本星系群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本星系群是由银河系和相邻的50个星系组成的一个规模较小的集团,包括银河系在内的一群星系。这些星系覆盖了一个直径大约1000万光年的区域,其质心位于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之间的距离。本星系群的波速频散为61±8km/s。本星系群中两个质量最大的成员是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它们各自拥有一个自己的卫星星系系统。仙女座星系的卫星星系系统包括M32、M110、NGC147、NGC185、仙女座I、仙女座II、仙女...

本星系群是由银河系和相邻的50个星系组成的一个规模较小的集团,包括银河系在内的一群星系。这些星系覆盖了一个直径大约1000万光年的区域,其质心位于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之间的距离。本星系群的波速频散为61±8 km/s。本星系群中两个质量最大的成员是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它们各自拥有一个自己的卫星星系系统。仙女座星系的卫星星系系统包括M32、M110、NGC 147、NGC 185、仙女座I、仙女座II、仙女座III以及仙女座IV。三角座星系是本星系群中第三大的星系,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仙女座星系的伴星系,但LGS 3可能是它的卫星星系。本星系群的其他成员的质量都远远小于这几个大的子群。本星系群又属于范围更大的室女座超星系团。

星系介绍

编辑

本星系群(Local Group of Galaxies)是一个典型的疏散星系团,没有明显的向中心聚集的趋势。成员星系约50 个。银河系和仙女星系是本星系群成员星系中最大的两个,它们大体上位于本星系群的中心。除银河系和仙女星系外,绝大部分成员星系是矮星系。本星系群的半径约 1百万秒差距,质量约 6.5×10^11 太阳质量,其中的绝大部分集中在银河系和仙女星系。群内的气体不多,约占总质量的2%。

本星系群

次群

编辑

本星系群有两个次群:由银河系和大小麦哲伦云组成的银河系次群及以仙女星系为中 心、包括 M 32 、NGC 205 、NGC147、NGC185、仙女矮星系和三角星系(M33)在内的仙女星系次群。本星系群是本超星系团的一个成员。所谓本星系群指的即是包括地球所处之银河系为中心,半径约为百万秒差距(300多万光年)的空间内的星系之总称,也有人把本星系群的中心定义为银河系和仙女星系(M31)的公共重心。已知本星系群的成员星系和可能的成员星系有50个左右。本星系群中的全部星系覆盖一块直径大约1000万光年的区域(希望对这个距离有个详细概念请参见1E23米). 本星系群又属于范围更大的室女座超星系团.

典型成员

编辑

本星系群中两个质量最大的成员是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 这两个旋涡星系又都各自拥有一个自己的卫星星系系统. 银河系的卫星星系系统包括Sgr DEG(人马座),大麦哲伦星云,小麦哲伦星云,大犬座矮星系,小熊座矮星系,天龙座矮星系,船底座矮星系,六分仪座矮星系,玉夫座矮星系,天炉座矮星系,狮子座I,狮子座Ⅱ以及杜鹃座矮星系. 仙女座星系的卫星星系系统包括M32,M110,NGC 147,NGC 185,And I(仙女座),And Ⅱ(仙女座),And Ⅲ(仙女座)以及And Ⅳ(仙女座). M33是本星系群中第三大的星系. 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仙女座星系的伴星系; 但LGS 3可能是它的卫星星系. 本星系群的其他成员的质量都远远小于这几个大的子群. 本星系群是一个巨大的疏散群,没有向中心集聚的趋势。但其中的成员三、五聚合为次群,至少有以银河系和仙女星系为中心的两个次群。本星系群的总质量为六万五千六百万亿太阳质量,银河系和仙女星系二者质量之和占了绝大部分。

本星系群

本星系群-三角座星系

近距离星系团的空间分布表明,有一个以室女星系团为中心的更高一级的星系成团现象,大小约为1亿光年,长径约为30~75百万秒差距,包括500个左右星系团和星系群,称为本超星系团,本星系群是它的一个成员。据推测,本星系群的主要成员仙女座星系与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不久后也会落入合为一体的命运。不过,由于这两个星系的距离有250万光年远,因此两个星系要合为一体恐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在数十亿年后的遥远未来,两个巨大的星系将会合为一体并长成更为巨大的星系。与仙女座星系和我们的银河系合并一样,其他的星系或许也会相互接近并合为一体。随着数十亿年的时光流逝,本星系群的所有星系会互相合并,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星系。星系的旋转运动会随着合并的发生慢慢消失,最终会出现一个巨大的椭圆星系。

典型星系

编辑

棒状星系银河系 -SB类型星系旋涡星系仙女座大星系 (M31,NGC 224) - 仙女座 Sb类型星系三角座星系(M33,NGC 598) - 三角座Sc类型星系椭圆星系M110 (NGC 205) - 仙女座 E6p类型星系M32 (NGC 221) - 仙女座 E2类型星系KKs3 - 水蛇座 E7类型星系不规则星系Wolf-Lundmark-Melotte (WLM,DDO221) - 鲸鱼座 Ir类型星系IC 10 - 仙后座 KBm或Ir类型星系小麦哲伦星云(SMC,NGC 292) - 杜鹃座 SB(s)m pec类型星系双鱼座矮星系(LGS3) - 双鱼座 Irr类型星系 IC 1613 (DDO 8) - 鲸鱼座 IAB(s)m V类型星系

本星系群凤凰座矮星系- 凤凰座 Irr类型星系大麦哲伦星云 (LMC) - 剑鱼座Irr/SB(s)m类型星系狮子座A (狮子座Ⅲ) - 狮子座 IBm V类型星系六分仪座B (DDO 70) - 六分仪座 Ir+Ⅳ-V类型星系NGC 3109 - 长蛇座 Ir+Ⅳ-V类型星系六分仪座A (DDO 75) - 六分仪座 Ir+V类型星系NGC 147 (DDO 3) - 仙后座 dE5 pec类型星系GR 8 (DDO 155) - Im V类型星系Sgr DIG (人座矮不规则矮星系) - 人马座 IB(s)m V类型星系NGC 6822 (巴纳德星系) - 人马座 IB(s)m Ⅳ-V类型星系宝瓶座矮星系 (DDO 210) - 宝瓶座 Im V类型星系IC 5152 - 印第安座 IAB(s)m Ⅳ类型星系飞马座矮星系或飞马座不规则矮星系 (DDO 216) - 飞马座 Irr类型星系球状矮星系鲸鱼座矮星系 - 鲸鱼座 dSph/E4类型星系仙女座Ⅲ - 仙女座 dE2类型星系NGC 185 - 仙后座 dE3 pec类型星系仙女座I - 仙女座 dE3 pec?类型星系玉夫座矮星系(E351-G30) - 玉夫座 dE3类型星系仙女座V -仙女座dSph类型星系仙女座Ⅱ -仙女座dE0类型星系天炉座矮星系 (E356-G04) - 天炉座 dSph/E2类型星系船底座矮星系 (E206-G220) - 船底座 dE3类型星系唧筒座矮星系 - 唧筒座 dE3类型星系狮子座I (DDO 74) - 狮子座 dE3类型星系六分仪座矮星系 - 六分仪座 dE3类型星系狮子座 Ⅱ (狮子座 B) - 狮子座 dE0 pec类型星系小熊座矮星系 - 小熊座 dE4类型星系天龙座矮星系 (DDO 208) - 天龙座 dE0 pec类型星系Sag DEG (人马座椭圆矮星系) - 人马座 dSph/E7类型星系杜鹃座矮星系 - 杜鹃座 dE5类型星系仙后座矮星系(仙女座Ⅶ) - 仙后座 dSph类型星系飞马座球状矮星系(仙女座Ⅵ) - 飞马座 dSph类型星系大熊座矮星系 - 大熊座 dSph类型星系类型不明确的星系仙女座Ⅳ - 仙女座不规则星系或星云(Irr?类型)UGC-A 86 (0355+66) - 鹿豹座不规则,椭圆或透镜状星系(Irr,dE或S0类型)UGC-A 92 (EGB0427+63) - 鹿豹座不规则或透镜状星系星系(Irr或S0类型)可能并非本星系群成员的星系NGC 404 - 仙女座椭圆或透镜状星系(E0或SA(s)0-类型)NGC 1569 - 鹿豹座不规则星系(Irp+ Ⅲ-Ⅳ类型)NGC 1560 (IC 2062) - 鹿豹座漩涡星系(Sd类型)鹿豹座 A - 鹿豹座不规则星系(Irr类型)船底座矮星系 - 船底座不规则星系(Irr类型)2318-42 - 天鹤座不规则星系(Irr类型)UKS 2323-326 - 玉夫座不规则星系(Irr类型)UGC 9128 (DDO 187) - 牧夫座不规则星系(Irp+类型)摩羯座矮星系 (Palomar 12)是一银河系球状星团,先前被分类为摩羯[jié]座球状星系原先大熊座矮星系(Palomar 4)是一银河系球状星团,先前被分类为大熊座球状矮星系六分仪座C以银河系为中心,半径约为百万秒差距(300多万光年)的空间内的星系之总称。也有人把本星系群的中心定义为银河系和仙女星系(M31)的公共重心。已知本星系群的成员星系和可能的成员星系有500个左 右。其中有两个巨型旋涡星系(银河系和仙女系),一个中型旋涡星系(三角星系),一个矮型棒旋星系(大麦哲伦云),可能还包括一个透镜型巨星系(马菲1),其余都是矮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本星系群是一个典型的疏散群,没有向中心集聚的趋势。但其中的成员三、五聚合为次群,至少有以银河系和仙女星系为中心的两个次群。

本星系群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415290/

(356)
词条目录
  1. 星系介绍
  2. 次群
  3. 典型成员
  4. 典型星系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