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铢钱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流通时间最长的一种铜制货币。五铢钱制,自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开始,至元鼎四年(前113年)正式确立,最后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废五铢钱,铸“开元通宝”钱,通行七百多年之久。五铢钱奠定了中国通货铸币圆形方孔的传统。五铢钱制从两汉时期的鼎盛时期,经由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演变,逐渐衰落,到隋唐时期终结。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货币改革方面规定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并对黄金和铜钱进行...

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流通时间最长的一种铜制货币。五铢钱制,自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 开始,至元鼎四年( 前113年) 正式确立,最后于唐武德四年(621年) 废五铢钱,铸“开元通宝”钱,通行七百多年之久。五铢钱奠定了中国通货铸币圆形方孔的传统。五铢钱制从两汉时期的鼎盛时期,经由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演变,逐渐衰落,到隋唐时期终结。

发行背景

编辑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货币改革方面规定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并对黄金和铜钱进行了价值规定。在刘邦还未称帝时,开始对货币进行改革,减轻了重十二铢的半两钱的重量,并允许民间自行铸钱。然而,私铸的泛滥导致钱币质量下降,物价剧烈上涨。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吕后试图整顿币制,推行八铢钱,但由于钱重价高,民众不愿使用,四年后改行五分钱。文帝时期,货币流通更加混乱,中央妥协并颁行四铢钱,允许民间铸钱,为七国之乱埋下隐患。直到景帝时期,再度禁止私铸,只允许官府铸钱。汉武帝即位后,改变了无为的治国方针,开始内兴功利,外事四夷并开拓疆土,这导致国家财政需求大幅增加,不久后便耗尽了之前积累的社会财富。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汉武帝在元狩四年(前119年)进行了第三次币制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销毁半两钱,铸造三铢钱;二是发行大额虚币皮币和白金币,但这些皮币和白金币成为朝廷聚敛财富的工具。因白金币是银与锡合金制造的铸币,且政府并未规定银锡比例和成色,导致铸造成本明显低于实际价值,从而带来了巨大的铸币收入。这也引发了大规模的盗铸行为,尽管汉朝严禁盗铸,但依然有许多人违法盗铸。因三铢钱始终存在轻小的问题以及白金皮币的弊病,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进行了第四次币制改革,在改进三铢钱的基础上,铸造了五铢钱。这种钱币在形制上有外郭,并在背面铸有内郭。但由于地方郡国仍然有铸币权,因此郡国铸造的五铢钱质量不一,出现了轻钱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汉朝廷在元鼎二年(前115年)进行了第五次货币改制,规定只有京师铸造的赤仄钱可以用于赋税,一枚赤仄钱相当于五枚郡国五铢钱。后因赤仄钱容易被盗铸,且使用不便,最终又被废除。经过多次币制改革,汉武帝发现进行币制改革无法消除盗铸钱币的问题。因此,其在元鼎四年(前113年)进行了第六次币制变革,此次改革实现了铜料国有政策,废除了赤仄钱与郡国五铢之间的比价,规定各种五铢钱都平价流通。此外,私人铸钱和郡国铸钱也被禁止,铸币权完全收归中央。这样的改革基本上避免了盗铸问题,中国货币进入了五铢钱时代。

五铢钱

02:01

五铢钱的介绍(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

流通过程

编辑

铸造历程

元狩四年(前118年),汉武帝下令废半两钱,各郡国均铸五铢钱,又称“郡国五铢”和“元狩五铢”。五铢钱沿袭半两钱的形制,为圆形方孔钱,面背有周郭,面文为“五铢”。直径约2.5厘米,标准重3.5克,美观实用,便于流通,且正背两面均铸外郭,可起保护钱文作用。因“郡国五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钱币的工艺、形制不同,导致五铢钱的质量、造型不规范;二是私铸钱币可能再次形成诸侯国尾大不掉的局面。为解决这些问题,汉武帝在元鼎二年(前115年)进行了货币改革,铸造了“赤仄五铢”,其中一枚当做“郡国五铢”五枚。这些“赤仄五铢”由京师钟官铸造,用精纯的纯铜,经过加工锉[cuò]磨,重量与“郡国五铢”相同。然而,因币值超出实际价值太多,很快贬值。

西汉发展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废止了“郡国五铢”和“赤仄五铢”,专令上林三官铸造五铢钱,且规定不是上林三官五铢钱不能流通。上林三官所铸造的五铢钱比较规范,钱文严谨规矩,钱型整齐,铸工精细,币材颜色为红色,含铜量在70%以上,含铅量约20%,物理性能好。此后, 五铢钱在武帝时期未没发生大的变化。昭帝、宣帝时,也大致沿用了“上林三官五铢”的标准。除此之外,汉武帝时期还铸造了小五铢和磨郭五铢。汉朝宣帝统治时期共铸造了25年的五铢钱。在这段时间里,汉朝的官方货币制度和铸钱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其中一项主要改进是在铸钱母范上印刻技工的名字,甚至在神爵年后,母范上还会印刻铸造开始至完工的时间日期。从元始二年(公元2年)十月份开始,钱模上的文字排序从主浇道两侧相向排列改为相对排列,这项设计的改进使制作母范的质量效率大大提高,并一直沿用到汉朝末期。汉朝宣帝时期的五铢钱正背面的内外郭略显宽绰,“五”“铢”两个字的笔画结构秀逸挺拔。“五”字交笔弯曲,上、下的两个横画在两侧出头;“铢”中的“金”字旁上端三笔多作等腰三角状,且稍低于“朱”字。汉元帝统治时期共铸造了15年的五铢钱。元帝五铢在制作工艺及钱文风格上多延续前代的“宣帝五铢”,面文“五铢”二字立体感极强,背面外郭修饰精整、内郭方圆有致。

东汉钱型

东汉五铢钱的“五”字在书写特征上体现出前后一致性,而在“铢”字的书写特征上则展现出时代的变化性。根据“铢”字的变化,结合钱币的结构和纹饰,可以将东汉五铢钱分为六期。东汉时期,货币经济呈现衰退的趋势。自王莽开始实行黄金国有政策后,黄金的作用进一步减弱。东汉时期的百姓更倾向于使用实物如谷物和丝绸进行交换和支付。官员的俸禄一半以钱、一半以米发放,皇帝赐予的礼物也逐渐取代了黄金的地位。东汉初期保留了王莽的货币,并进行了铸造。刘秀非常相信谶纬,他起兵于舂[chōng]陵的白水乡,而货币上的泉字象征着白水真人。援建议恢复五铢钱,但没有被采纳,直到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朝廷才开始铸造五铢钱。东汉五铢钱的钱径2.5厘米,重3.4-3.5克,外郭较窄,五字交叉弯曲;金字头比西汉五铢的大,四点较长,朱字头圆折,中间直笔,两头较细。桓帝时打算铸大钱没有实现。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灵帝时铸行一种背有特殊记号的钱,叫作“四出五铢”,即钱背有四道斜纹,由穿孔四角直达外郭,又称为“角钱”。形制质量与东汉五铢同。东汉末年,私铸钱币泛滥,被称为“榆荚猖獗[jué]”。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一种名为“剪凿五铢”的钱币。董卓于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铸造了小钱。东汉晚期,由于长时间的战乱和经济萧条,统治阶级开始采取“放民铸钱”的政策,用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五铢钱

五铢钱

五铢钱

五铢钱

持续减重

汉唐时期,钱币减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五铢钱制衰落的主要标志。汉代至唐代以前,流通的一文钱重量一般保持在一铢上下,超过二铢接近五铢的较少,所占比例较小。因此学者刘建国认为在整个汉唐时期,一文钱的基本标准是浮动在二铢上下的减重钱。这些减重钱在流通中受到认可和欢迎,并成为长期流通的货币。例如,东晋时期的沈郎小钱虽然是民间铸造,但仍占有重要地位,至唐代仍然是诗人们反复咏叹的主题。《隋书食货志》和《钱谱》中也记载了梁时期仍在流通的各种减重古钱,例如五铢雉钱、五铢对文、五铢女钱等。这些事实说明,汉末、三国、两晋时期产生的许多重约一铢至二铢的减重钱持续流通了两、三个世纪,并且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重约二铢的各式减重钱无碍于社会的发展,但是这一时期也多次产生过超限度的减重货币,如鹅限钱,以及变象减重的虚价大钱和铢钱等。由于它们的出现,往往致使“商货不行”,破坏了货币流通的正常秩序,给人民带来痛苦和灾难。

走向衰落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裂,只有西晋短暂统一,其他时间都处于分裂状态。北方战乱频繁,经济生产受到破坏,商品经济落后。南方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大,商品经济活跃。但不论南北,货币领域内钱币形制杂乱,大小轻重不一,传统的五铢钱制受到干扰和冲击,逐渐衰落。

三国时期

魏钱只有五铢,曹操恢复了五铢后,当时京畿[jī]一带旧五铢存量不多,需要重新铸造。这时的五铢应该是仿照东汉五铢制作的。蜀钱有两种五铢。第一类是蜀五铢,其文字制作与汉五铢完全不同,容易辨认。它们几乎都出土于四川,文字制作或多或少类似于直百五铢,可以认为是在四川铸造的。然而,蜀五铢也有几种不同的样式。其中最大的一种重约三公分七八,没有内圆,有时穿上有一横画。另一种也是大样,但较薄,重约二公分,较宽,也没有内圆,穿上有时也有一画,但钱文风格明显与第一种不同。五铢两字与直百五铢最相似,特别是犍为铸造的直百五铢。第三种较小样,重约两公分半,也有轻到两公分以下的,那是减轻重量的结果,并非另一种类型。它的特点是有内圆,字体较小,笔画紧缩。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蜀五铢,历来被钱币学家称为蜀五铢。第二类蜀钱是直百五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光背,成都铸造;另一种背面穿着一个“为”字,这是犍为铸造的。犍为当时是一个商业中心,也是通往西南的门户,西汉武帝设立了郡,张骞曾计划从这里出发去寻找印度。这两种直百五铢的文字笔画稍有不同:成都铸造的朱字较为圆润,上下间距较大;犍为铸造的则相反,朱字较为方正,上下间距较小。然而,犍为铸造的直百五铢也有光背样式,最初可能只在初期铸造时存在,后来在流通中并不局限于本地,因此不再刻写“为”字。孙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可能已开始铸造钱币。史书记载的孙吴钱币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大泉五百,第二种是大泉当千。此外,还有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但只有少数被发现,没有出现在正式的记载中。大泉二千的大小和重量与初铸的大泉五百相似,而大泉五千只发现了两枚,大小和重量与初铸的大泉当千相近。

两晋南北朝时期

两晋时期,沿用了魏五铢钱,并没有进行什么创新。南朝时期,刘宋改革了钱币,铸造了“四铢钱”,其轮廓形制与五铢钱相同。《文献通考·钱币考一》中记载:“宋文帝元嘉七年,设立钱署,铸造四铢钱,钱文上写着‘四铢’,重量与文相符。” 萧梁时期,武帝时期铸造了梁五铢钱。《文献通考·钱币考一》中记载:“武帝开始铸钱,钱币形制完美,上面写着‘五铢’,与钱币文案相符。此外还铸造了不同类型的钱币,去除了钱币的轮廓,称之为女钱。这两种钱币同时流通。民间有人私自使用古代钱币进行交易,有直径为百五铢的钱、五铢钱、女钱、太平百钱、定平一百,以及五铢稚钱、五铢对文钱等不同名称的钱币,重量大小不一。天子经常发布诏书,禁止使用新铸造的这两种钱币。”陈朝时期铸造过五铢和六铢两种钱币,最后废止六铢只行五铢。《隋书·食货志》中记录:“初始,继承梁朝的混乱之后,铢钱不再使用。最初,梁朝末期有两柱钱和鹅眼钱,当时人民混用这两种钱币,两柱钱比鹅眼钱重。到了文帝元嘉五年(公元428年),改铸了五铢钱。最初发行时,一枚五铢钱等于十枚鹅眼钱。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又铸造了大货六铢钱,一枚六铢钱等于五铢钱的十枚,并与五铢钱同时使用。不久之后,废止了六铢钱,只流通五铢钱,一直延续到陈朝灭亡。”北魏时期,开始铸造“太和五铢”,后来改铸为“永安五铢”。北齐铸造并改革了北魏的五铢钱,铸造了“常平五铢”,并多次铸造五铢钱。北周期间,虽然没有铸造五铢钱,但市场上流通的合法货币之一是“五铢钱”。初期使用的是西魏的大统五铢,后来又连续铸造了布泉之钱和“五行大布”钱。然而,由于布泉渐渐贬值,后来被废止。直到北周宣帝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又铸造了永通万国钱。这种钱币的价值是一当十,与五行大布和五铢钱共同流通。据统计,汉唐之际与五铢名号不同的钱币有18种,如直百、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太平百钱、定平一百、凉造新泉、汉兴、丰货、四铢、孝建四铢、永光二铢、景和二铢、太货六铢、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等。

隋唐时期

五铢钱在隋朝时仍然沿用,隋朝制开皇五铢。《隋书·食货志》记载:“高祖既受周禅,以天下钱货轻重不等,乃更铸新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文曰‘五铢’,而重如其文。” 这时的五铢钱已经进入了它的末期。到了唐朝建立时,五铢钱迎来了它的终结。《旧唐书·食货志》中记载:“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废止五铢钱,开始流通开元通宝钱,直径八分,重量为二铢四累,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 从此以后,五铢钱被废止不再使用。

主要形制

编辑

影响

编辑

五铢钱的铸造和使用,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钱币在秦始皇统一货币后的又一次伟大变革。由于五铢钱大小、重量比较符合规范,符合汉代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符合当时市场对货币的要求,因此自汉武帝元狩五年至唐初长达700 余年里基本沿用不废。五铢钱流通范围广阔,从五铢钱的出土情况来看,从汉朝的中心关中地区成圆形往外辐射,东边到达大海,西边到达新疆,北部越过长城,南部到南海,可以说整个汉帝国都有五铢钱在流通。不仅如此,五铢钱在国外也大量发现,日本朝鲜越南伊朗、土耳其等地都有五铢钱的出土。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415347/

(506)
词条目录
  1. 发行背景
  2. 流通过程
  3. 铸造历程
  4. 西汉发展
  5. 东汉钱型
  6. 持续减重
  7. 走向衰落
  8. 三国时期
  9. 两晋南北朝时期
  10. 隋唐时期
  11. 主要形制
  12. 影响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