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维德,奥古斯都时期的具有较高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全名普布利乌斯·奥维德乌斯·纳索(Publius Ovidius Naso,公元前43-公元17或18年)。
人物生平
编辑早年经历
奥维德于公元前43年3月出生于意大利苏尔莫(Sulmo)(现称为苏尔莫纳),的一个古老家族,为骑士阶层(equites)出身。此时正是罗马内战进行时期,直到诗人十四岁的时候,恺撒的义子屋大维(Octavianus)(盖乌斯·屋大维,公元前62年一公元14年)独揽了政权,罗马共和国宣告终结,罗马帝国开始。所以,奥维德生活的时代是奴隶主统治巩固、内战平息、帝国最强盛的时代。
奥古斯都(盖乌斯·屋大维)
在奥维德幼年时,父亲把他和他的哥哥送到罗马就学,想培养他们成为诉讼师。学校设有辩论术和修辞学的专修课,为未来正式的公职生涯(cursus honorum)打下基础,然而与长于修辞辩论的兄长不同,小奥维德颇感厌倦,自少时起便热爱作诗。
创作经历
成年后,奥维德尽管听从了父亲的劝告,从担任低阶地方官职做起,尝试走上公职之路,但性情不爱政治,自此便违背父亲的意愿,致力于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他自己说,凡他所写的一律采取诗歌的形式。他积极学习前人古典文学作品的精彩章节,探查其富于吸引力的原因,归纳其思想方法和表现方法,有时也常常参加社会活动和文学活动,与提巴拉斯(约前54~前18)、普洛帕西阿(约前50~前15)等诗人结为好友,期间也与诗人维吉尔(前70~前19)见过一次。20岁后,奥维德访问了小亚细亚的许多名城,期间凭吊了古希腊十年战争所在地特洛伊城的遗迹,他博览希腊、罗马诗卷,在诗人的年轻时期(公元前2年至公元8年)就写下了不少作品,主要有《女杰书简》《爱的艺术》《爱的医疗》和《变形记》。其中《爱的艺术》和《变形记》是奥维德诗歌的优秀代表作,《爱的艺术》所揭示的是罗马上层社会的一些腐朽生活,《变形记》所暗示的则是罗马“神圣”皇帝与贵族、奴隶主们的伪善面貌和丑恶灵魂。而在放逐前,奥维德除完成了他的代表作神话诗《变形记》外,还创作出了哀歌体的《罗马岁时记》六卷,其时记按岁月(从正月到六月)记载了本月的天文现象、历史事件、宗教节日以及风俗传说等,抒发了热爱乡土的情绪,肯定并歌颂了罗马的各种典章制度。奥维德很早就结了婚,年月不详,但不久就离了婚。后来,第二位夫人也和他分手了,不知是什么原因。大约近40岁,才得到一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第三夫人,生了一个女孩子,名叫枇丽拉。也是因为奥维德的这位妻子出身名门,使他有机会进入上层社会,过了一段时期的自由创作生活。
早年的奥维德
流放经历
公元8年,罗马当时的独裁者屋大维的女儿朱丽亚与人有私,皇帝觉得大为丢脸,把女儿和她的情夫都处以流刑。后来,他的孙女也与人有私,屋大维正狼狈不堪,消息传来,说奥维德已知小朱丽亚的丑事了,于是以诗人为替罪羊,在未经元老院评议及法庭审判之下,罗马帝国元首奥古斯都(屋大维)亲自下令,将诗人奥维德(Publius Ovidius Naso)流放到黑海之滨的托米斯(Tomis)(今罗马尼亚康斯坦察),罪状是冒犯天神,践踏社会道德,有《爱的艺术》为证,屋大维深信奥维德在托米斯不可能活得太久,因此显然这是一个杀人灭口的主意。同时,屋大维将奥维德的诗歌作品全部清除出公共图书馆。公元9年至17年间,奥维德共留下两个重要诗集——《哀怨集》,共5章,和《黑海书简》,共4章,《黑海书简》,大多是书信体,内容都是与他的流放有关的,如罗马的诀别,海上行程,托米斯的生活、景物,对人的痛切怀念等。托米斯的环境恶劣,这使得奥维德的生活困苦,甚至在前2年奥维德都是在病痛中度过的,但在如此环境中他也不放弃写作,将写诗视为镇痛药,艰苦挨过流放生活,而他这一时期的诗也表现出深沉而亲切。
晚年经历
奥维德在流放期间曾热切希望得到奥古斯都的宽恕,让他回到罗马,但始终未能如愿,甚至是他的妻子和有势力的朋友的斡旋都无效,终于,3年后,奥维德病死在异乡(托米斯),享年60或61岁。
主要作品
编辑奥维德是古罗马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个诗人,他一生中所作诗歌的内容丰富,作品也因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他的作品不仅是罗马文学史上的伟大的著作,更加重要的是反映了罗马颓废时期的社会现象,映射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引人深思。 虽然他本人遭受了很多的非议甚至是诋毁性质的言论,但是毫无疑问他在罗马诗歌甚至是整个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爱的艺术》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爱的艺术》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可能是他遭受流放的原因之一。此书以性爱指导的主题,诗人把求爱写成一种学问,反映出罗马奴隶主精神上的堕落颓废。全书分为3卷,第一卷为《如何获得爱情》,第二卷为《如何保持爱情》,第三卷为《女人的良友》。前两卷从社会学、心理学角度指导青年男女如何处理爱情问题;第三卷则专为妇女说法,他肯定妇女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赞扬妇女的才智并不低于男子, 并鼓励妇女要主动地对待爱情,同时给了女人很多的忠告。本书与印度的《爱欲经》、中国的《素女经》被并称为“世界情爱文化的三大宝典”。奥维德在书中以诗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一个个精妙绝伦的爱情寓言,向人们传授着爱的哲学与技巧。同时,它也是古罗马文学史上一部颇为独特的书,既被斥为不道德的淫书,又被誉为天才的著作。而诗人的傲人才华和思致情趣,也都悉数体现在这部作品中。但由于违反了当时统治者屋大维“重整道德”的政策,因而曾引起他的不满,间接成为诗人遭受流放的原因之一。
奥维德流放插图
古代神话宝库——《变形记》
奥维德的《变形记》完成于公元七年,它是“奥古斯都和平"的产物,是奥维德诗歌生涯的巅峰之作,这本书也被称为神话词典,充分体现了诗人在创作理想、流派多元性、写作技巧以及政治态度等各个方面的成熟。整篇《变形记》是六音步的叙事诗,以“变形”为主题,汇编了古希腊罗马神话和英雄传说。全诗15卷共包括大大小小250多个故事。从开天辟地写到屋大维统治。以人由于各种原因变形为动植物、星星石头等这一线索贯穿全书,以创世之初叙述到凯撒之死与成神,以时代顺序、神的谱系、人物的相互关系等线索把他们串联起来,组成一个内在联系的整体,成为古希腊罗马神话和英雄传说的总集,是古代神话的汇编,显示了古代丰富多彩的神话世界。同时书中描写出各天神无尽的情欲与占有欲,嫉妒、复仇、乱伦、同性之爱,甚至人兽间的“杂交”等,将尊贵的天神剥去一切庄严与尊贵的伪装,将至善与至恶的本性真实地展现于世人面前,这也是对当时贵族生活的曲折反映。此外,诗中也有不少地方对劳动人民的生活作了绘声绘色的描写,极具感染力。因此这部作品为后世许多作家(如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等)所喜爱,并成为他们的创作素材。
《Circe Poisoning the Sea瑟茜下毒》故事来源于奥维德的《变形记》
《变形记》插图
宗教天文长诗——《岁时记》
奥维德应该是在同一时期创作《岁时记》和《变形记》的,也就是公元2年到8年之间。《岁时记》是一部用诗体写成的历书。原计划写12卷,每月1卷。但只写了6卷。因被流放而中断,只对第1卷进行了修改。每卷中分三栏: 天文、历史、 宗教、对星体的升降、气候的变化都有详细的说明,对于同某日有联系的传说和历史事件都有扼要解释,还记载了与各天相联系的节日和宗教仪式以及有关的资料。这是一部研究罗马神话、宗教和风俗的重要著作。《岁时记》经常被认为是一部歌颂国家的作品,是三十余年奥古斯都和平下的产物。它不仅在主题方面同奥古斯都恢复古代宗教和把古代理想化的政策相吻合,而且通过在叙述过程中突出那些与尤利乌斯氏族或皇室有联系的节日,使这部作品符合官方思想意识要求, 颂扬奥古斯都,把奥古斯都同罗马的历史发展联系起来,借以证明奥古斯都统治的合法性,从而使得《岁时记》比《变形记》具有更明显的政治倾向性,这表明作者这一时期已有意识地把自己的创作纳入官方思想意识的轨道。而《变形记》和《岁时记》, 相比于以前的论述,比如各种各样希腊风格的关于变形故事的作品集,或者普洛佩提乌斯论述罗马仪式的四本哀歌,在范围上都有着巨大的突破,也是从《岁时记》开始,奥维德的诗歌变得更为严肃和成熟。
流放诗歌
《哀歌》和《黑海书简》是奥维德流放期间的代表性作品,在西方文学史上第一次对流放生活予以系列书写,开西方文学流放诗歌题材之先河。《哀歌》共有五卷五十首诗。《黑海零简》共计四卷46首,为诗人流放期间致妻子,友人或罗马的一些达官贵人的信件,前3卷由作者自己收集,第4卷在作者死后由友人收集发表。这两部作品的内容相近,主要描写流放途中的感受、流放地的风土人情和艰苦的生活,表达作者被蔡锢异乡时孤独、痛苦的心境和对罗马的卷恋之情。
创作特点
编辑主题特点
奥维德从约23岁开始发表诗直到中年,其作品主要围绕爱情这一主题。早期其作品有《恋歌》三卷、《名女书》三卷,接着是引起争议的戏拟教谕诗三部曲《爱的艺术》三卷、《美容品》(仅存片断)和《爱的医治》。此后奥维德转入他的创作成熟期,写下了两部代表作——《岁时记》和《变形记》。而这些作品无不拥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爱”。同时他的诗歌风格思想也是温柔轻快,结合他的诗歌主题,使他的形象更像一位老者,用他的诗歌给那些不谙世事的人讲解爱情的艺术,因此他也被读者赋予“爱情艺术的导师”的称号。
叙述特点
重视传统
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传统以及奥古斯都时代早期的文学的勃兴为奥维德的诗歌创作培植了肥沃的土壤。从18岁左右奥维德开始写诗起,其诗在题材和技巧方面深受亚历山大里亚诗派的影响,他特别敬仰该诗派代表人物卡利马科斯,同时除了继承希腊诗歌遗产,罗马文学自身的发展对奥维德一生的诗歌创作也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奥维德所作诗歌内容丰富,既有反映生活和爱情的哀歌体抒情诗,也有反映罗马宗教文化和民间风情题材的诗歌,更多的也有作者自己真实情感的表达和社会现实的反映。
兼容并包
奥维德强调:“在罗马取悦各种各样的品味是极好的,我的诗歌是包罗万象的。”兼容并包是奥维德诗歌创作最显著的一个特征。这种包容性是奥维德独有的创新形式,强调的是从已有的材料中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他对古代文学传统并不是盲从地承袭和模仿,而是在创造性地理解和吸收古代文学传统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具有鲜明奥维德风格和特色的罗马诗歌。同时奥维德的这种包容性还表现在他并没有完全将自己定性为一个爱情哀歌诗人,他的诗歌总是杂糅[róu]着各种流派的风格。这种全方位视角早在《烈女志》中就可以看出来。而《变形记》是最能体现奥维德的这种兼容并包,描写中作者采用了不同的叙述手法,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着力于人物的心理描写,使许多著名的古代神话传说得到精彩的揽述,同时还将希腊和拉丁文学的所有主要形式都纳入一个独特且变化的综合体中。例如,在讲述波吕斐摩斯伽拉忒亚求爱的故事时,奥维德便加入了忒奥克里托斯和维吉尔的田园诗、爱情哀歌、以及荷马和维吉尔式史诗的诗歌元素。
偏重修辞
不同于维吉尔崇高的爱国情怀,贺拉斯深刻隽永的哲思,奥维德的诗歌风格更为随性直率,但在修辞上又更加精雕细琢。又因早在奥维德创作前,修辞学就发展较好,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奥维德的文学创作。奥维德的《烈女志》最明显地表现出这位年轻诗人对各种修辞技巧的喜爱。其在文字方面偏重修辞,宛如行云流水,清爽,和谐,宁静。看来有些虚饰,然而,那种虚饰却是大有魅力的。
背道德性
奥维德具有独特的道德性。在创作诗歌时,他只听命于语言的命令,而不听从君王的命令,他不会让世俗的利害算计妨碍艺术情境自身的逻辑,因为对他而言,语言比政治更真实。比如奥维德的爱情诗《爱的艺术》内容轻佻,被帝国元首奥古斯都以冒犯天神,践踏社会道德的罪状流放,甚至将奥维德的诗歌作品全部清除出公共图书馆。但作者仍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面貌,揭露上层社会的种种丑恶行径,暗示罗马“神圣”皇帝与贵族、奴隶主们的伪善面貌和丑恶灵魂。
人物影响
编辑文学影响
奥维德的诗歌著作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流传和接受,无论在内容还是在艺术技巧上对罗马诗歌史乃至整个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的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因此他也被后世人们授予“古罗马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的称号。其代表作《变形记》(Metamorphoses),也被称为“希腊罗马神话的宝库”。
“奥维德热”
最初在中世纪,由于基督教的影响,奥维德的著作被视作是艳情诗,因此被大众忽视,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奥维德诗歌中的世俗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奥维德时代”也随之到来,当时的文坛巨匠如马洛(Marlowe)、莎士比亚、乔叟、斯宾塞等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到十七世纪的弥尔顿等人,他们都通过奥维德的著作获得了自己的创作热情和灵感,其中马洛和莎士比亚都曾借用奥维德《变形记》中的故事框架作为诗歌再创作的母题,并且在16世纪90年代,诗人们纷纷把《变形记》中的故事改编为颂扬艳情和人神之恋的小史诗,使得一种新的诗歌文类“艳情小史诗”(epyllion)兴盛起来,这种小史诗代表了一种时代精神,张扬人类自然情感,采用文字游戏和艳丽描写,与当时欧洲大陆的人文主义互为呼应,构成了16世纪末英国文坛的文学代表类型。只是小史诗只兴盛了十多年,随后就被嘲讽诗替代了。但到十八世纪这种影响却减弱了,十九世纪时可以说是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然而两千年后的今天,奥维德热再度兴起。人们在又一个世纪之交重新开始研究起这个世纪之交的伟大诗人,评论他的作品、他的诗歌技巧以及他对后来作家的影响。
文学研究
学者对奥维德的作品的研究分为三种板块。早期轻佻色情的爱情哀歌,历来是奥维德最有争议的作品。斯蒂芬·哈里森的《奥维德和流派:一 个哀歌诗人的发展》以及艾莉森·沙洛克的《性别与性》对其早期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变形记》和《岁时记》是奥维德诗歌创作的巅峰,也是历代学者研究的重点。卡罗尔·纽兰斯的《岁时记中的 政治和诗歌权力》、卡尔·加林斯基的《奥古斯都文化》以及加雷斯·威廉姆斯的《变形记中的政治和故事》等作品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但在流放时期奥维德的作品曾长期受到低估。而进入20世纪后,对流放诗歌的学术研究评论不断涌现,加雷斯·威廉斯的《奥维德的流放诗:哀歌,黑海零简和伊比斯》、尼可拉斯·霍兹伯格的《奥维德的文学之爱》等是其中的代表之作。但在中国关于奥维德以及作品的研究还是十分贫乏,中国学者对奥维德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他最为著名的作品《变形记》上,如薛敬梅的《“变形”的生态解读——从奥维德到卡夫卡》,刘遥的《奥维德<变形记>的空间性》,龙阳的《奥维德<变形记>爱的主题》。这些研究比较片面,还没有学者对奥维德的创作主题、背景等进行深入研究。
文学翻译
20世纪西方文学翻译的热潮,让奥维德成为受益最深的古典作家之一。这一时期涌现出的奥维德作品的英译本,最著名的就是《奥维德之后》以及英国桂冠诗人泰德·休斯的《奥维德的神话故事》,前者可以说是奥维德在英语世界复兴的一个里程碑,是大批诗人对《变形记》翻译的集成之作,而正是这些译作将奥维德从文学边缘重新带回主流地位。同时奥维德的多部作品,如《变形记》《爱经》《列女志》等都被引入中国,经戴望舒、施蛰存、艾青、周良沛、黄建华、曹元勇等学者翻译,受到广泛的欢迎,并有多个版本问世。
政治影响
在屋大维统一的罗马帝国期间,他巧妙地借助文化政策,拉拢文人,为其宣传。所以这一时代文学领域的作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摆脱政治权力的控制。但在奥古斯都时期长大的奥维德,一生都在争取达成保持艺术独立性的目标。以至于后来他被流放本该向皇帝示弱时候,却以直白、甚至有侵略性的方式为自己辩护,他向皇帝和世人宣告:诗歌不受道德审查的约束,不能作为惩罚诗人的罪证;诗人选择何种诗歌,取决于个人的才能和性情,而非统治者的意愿和利益;将诗人的作品与诗人本身、或者说将艺术与生活混为一谈。《哀歌集》第二部也隐含着一个逻辑推论,外部的力量(包括皇帝的干预)不能主宰读者对作品的阐释,这一条对大一统的奥古斯都文学秩序构成了挑战。虽然奥维德艺术自治的政治思想没有在当时造成较大影响,但却给后世的诗人带来了影响,如英国诗人王尔德便是其中的一位继承人,他就在《道林·格雷画像》的序言中写下:“没有所谓道德的或不道德的书。书要么写得好,要么写得不好。”除此之外,后世学者如杰里米·迪米克在《中世纪的奥维德:权力和诗歌》、托马斯·哈比尼克在《奥维德与帝国》等作品中探究奥维德的政治属性,各种观点不一,也体现出奥维德与奥古斯都时代政治复杂的关系。
艺术影响
在艺术史上,有学者认为,奥维德的《变形记》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还是一本古代文明的导览手册。它不仅是后世诗人们的“圣经”,也是艺术家们的“文艺复兴手册”,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波提切利、提香和勃鲁盖尔,到巴洛克、洛可可时期的鲁本斯、普桑、贝尔尼尼、委拉斯贵兹、伦勃朗、布歇等,直至罗丹、毕加索等现代主义艺术家,都不断从奥维德的字里行间获得创作的灵感。甚至考古发现,早在罗马时期,奥维德关于希腊神话的叙述就成为壁画创作的主要文本依据,在已经发掘的庞贝2000处住所遗址中,共有184处有神话题材的装饰画,都是以奥维德的描写作为样式依据,譬如伊卡洛斯的坠落、珀尔修斯拯救安德罗墨达等题材的处理,都具有奥维德《变形记》的描写特点。
人物评价
编辑正面评价
奥维德在《变形记》卷十五中,曾这样估价自己:“我的作品将世代传诵下去 ……我呢,也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俄国著名文学家普希金曾高度评价奥维德的诗歌创作,说他“从小就蔑视军中生活的动乱”,“惯于以玫瑰花冠覆盖自己的头”,“在安乐之中让无忧的时光流走”。英国文学评论家麦考莱曾说:“《变形记》和《爱的艺术》都是高度想象力的天才作品,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正如《唐璜》是拜伦的最伟大的作品一样,《爱的艺术》是奥维德最伟大的作品。他运用韵律和辞藻的才能已达到了顶峰,他的观察力的生动、精细是无可比拟的。”20世纪诺贝尔桂冠诗人布罗茨基如此形容他:“他的想象自由翱翔,不受他自己的洞见约束,也不受传统学说影响。只受六音步诗体左右,更确切地说是受双行哀歌体左右。
负面评价
对奥维德文学成就的评价并非总是正面,而且几经起落。如罗马时代的塞内加视奥维德诗作为淫词艳曲。修辞学家昆体良虽然认为奥维德的部分作品值得称赞,但还是对他作品中的戏谑不羁颇不以为然。到20世纪初,斯托巴特在他那本有名的《罗马之荣耀》中仍称奥维德为“世界书架上最邪恶(wickedest)的作家,他的《爱的艺术》无非是一部通奸手册”。
后世纪念
编辑为纪念奥维德去世两千周年,导演Michael Wood拍摄了《奥维德:诗人和皇帝》这部纪录片,通过考证古代文献和遗迹,还原了奥维德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深入研究他的生平和创作,向观众介绍这位伟大诗人的精神世界和艺术成就,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思想和影响力。
衍生作品
编辑音乐作品
布里顿《六首变形》
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是20世纪古典音乐的重要人物,也被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双簧管独奏曲《六首变形》,灵感就取自于奥维德的诗集《变形记》,于1951年完成,是20世纪水平较高的双簧管独奏作品,其中每一首曲子的标题:《潘神》《法厄同》《尼俄伯《酒神巴克斯》《那耳喀索斯》《阿瑞图萨》就代表着一位古希腊神话人物。
美术作品
文艺复兴大师提香曾以奥维德《变形记》中的故事为主题,为西班牙菲利普二世创作了七幅作品——《达那厄》《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珀耳修斯和安德洛墨达》《抢夺欧罗巴》《戴安娜与阿克泰翁》《戴安娜和卡利斯托》《阿克泰翁之死》,分别收藏在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英国国家美术馆、苏格兰爱丁堡国立美术馆等处。提香有意识地将这一系列绘画作品称为“诗画”,旨在表明一种鲜明的态度:绘画借由自身的本体语言,可以获得和诗歌一样的表达品质。
戏剧作品
导演康纳·道尔执导的沉浸式戏剧《纳西索斯》,是对奥维德经典作品《变形记》中《森林女神与水仙花》故事的当代重塑,讲述了一个有关盲目的爱情、蜕变、软弱与勇气的故事。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415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