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焦镜头(英文 Telephoto Lens或Long Lens),又称“长距焦镜头” 。它是相对于标准镜头而言的,是指比标准镜头的焦距长的摄影镜头,通常135mm到300mm之间为长焦镜头,它的利用率比较高,能够捕捉更远距离的景物或主体。它的影像特征是虚化前景和背景,强化主体被摄物,摄影影像的主观意图十分明显。
发展历史
编辑起源
为了满足户外摄影以及军事方面的需求,1891年,英国眼镜制造商托马斯·鲁道夫·达尔迈耶以及德国科学家阿道夫·米特两人几乎同时制造了长焦镜头,一个拥有英国专利,另一个拥有德国专利。
发展
旁轴135相机一经推出就因为携带和使用方便而在新闻用户中流行开来,一些纪实摄影的大师也应运而生,不过旁轴相机限于结构,使用焦距超过135mm的镜头非常困难,而为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需求,各大镜头厂都纷纷推出了长焦镜头,比如Zeiss的Olympia Sonnar 180mm f/2.8就是典型代表。在这种情况下,便于携带,同时又能够方便的搭载长焦镜头的单反相机就应运而生了。佳能在1963年推出了R55-135mm F3.5,这是他们首款35mm画幅的变焦镜头,虽然光圈并非恒定的F2.8,但可以被视为长焦镜头的先驱。到1985年,美能达推出了世界上首台自动对焦单反相机AF7000,引领了自动对焦的新时代,厂商开始研发自家的自动对焦机身和镜头。在这个时期,日系厂商中只有尼康在手动对焦时代推出了F2.8光圈的长焦镜头。尼康的Ai-S 80-200mm F2.8 ED是第一款F2.8光圈的长焦大三元,适逢自动对焦技术兴起,这支镜头也成为标志性的产品。在此期间,腾龙与适马在1992年推出了70-210mm F2.8的长焦大三元镜头,共同开启了70-200mm镜头的时代。佳能则于1995年推出了首款70-200mm F2.8L“小白”镜头,这标志着这一焦距和光圈的变焦镜头类型首次获得专业级认可。随后,尼康和美能达也跟进,在2002年分别推出了70-200mm焦段的长焦镜头,为这一焦距的镜头发展奠定了基础。2016年,索尼发布了首款微单系统的长焦镜头FE 70-200mm F2.8 GM OSS。这些创新使得索尼的镜头在近距离拍摄、呼吸效应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更适合视频制作的需求。随后,2019年,各大厂商陆续推出了各自无反相机系统的长焦镜头。这些镜头不仅采用了双浮动对焦设计和非球面镜片,每家还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和创新点,以满足不同摄影爱好者的需求。
产品规格
编辑长焦镜头是指焦距85mm以上的镜头,因为长焦镜头的视角较窄,所以可以拉近远处的景物。与广角镜头相反,长焦镜头可以压缩场景中的距离感,让物体看起来离得更近。这也是为什么长焦镜头更加适合特写,以及拍摄主体距离较远的题材。85~135mm一般称为中焦距镜头;135~300mm一般称为长焦距镜头;300mm以上的称为超长焦距镜头。长焦镜头的视角一般小于28。长焦镜头的特点与广角镜头的恰好相反,压缩了近处和远处物体间的透视距离,从而也压缩了空间的透视关系。
产品分类
编辑普通远摄镜头
镜头焦距从85毫米-300毫米的摄影镜头为普通远摄镜头。在远距离拍摄风光人物、旅游摄影、人物肖像摄影(在拍摄贴证件用的标准照片时,通常用100毫米左右的普通远摄镜头拍摄,以减少影像畸变,如果用105毫米的镜头效果最好)。
尼康(Nikon) AF-PDX70-300mm f/4.5-6.3G EDVR
佳能EF 70-200mm f/4L IS II USM
超远摄镜头
300毫米以上的为超远摄镜头。使用300毫米以上的超远摄镜头拍摄,还难以将各色光聚于一点,因而产生副光谱问题。基于上述情况,所以,有时所拍摄的作品的成像质量不高。
EF 400mm f/2.8L IS III USM
SONY FE 400mm F2.8 GM OSS
一般远摄镜头
一般的远摄镜头的光圈值,要比超长焦距的远摄镜头光圈值大些。使用时需要重视快门速度问题。
倒置远摄镜头
倒置远摄镜头,其前部镜片组具有如同凹透镜一样的负面作用,后部镜片组具有如同凸透镜一样的正面作用,因此对焦距离越近,镜头延伸度越大,像差也就越多。
倒置远摄镜头 结构图
佳能 FL 19/3.5R镜头
反射式远摄镜头
折反镜头(Reflex)又称反射式镜头、反射远摄镜头,是超远摄镜头的一种特殊形式。折反射镜头是一种利用凹面的反光镜位于镜头筒的末端、距离照相机最近,光线到达反光镜抛物线形状的表面后向其焦点反射,并经一片较小的反光镜再向相机反射。
折反镜头 结构图
工作原理和特点
编辑长焦镜头的原理
长焦镜头是指焦距85mm以上的镜头,因为长焦镜头的视角较窄,所以可以拉近远处的景物。与广角镜头相反,长焦镜头可以压缩场景中的距离感,让物体看起来离得更近。
长焦镜头的技术特点
长焦镜头能够捕捉更远距离的景物或主体。它的影像特征是虚化前景和背景,强化主体被摄物,摄影影像的主观意图十分明显。
产品特点
编辑优点
虽然使用长焦距镜头要受到不少因素的影响,一般用于远距离拍摄风光人物、旅游摄影、人物肖像摄影(在拍摄贴证件用的标准照片时,用105毫米左右的普通远摄镜头拍摄),以减少影像畸变。另外还被经常应用于在看台拍摄舞台、体育比赛等照片,在动物园拍摄动物,在野外拍摄禽兽等。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一般应用快速感光胶片及快速快门,如使用200毫米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其快门速度应在1/250秒以上,以防止手持相机拍摄时照相机震动而造成影像虚糊。在一般情况下拍摄,为了保持照相机的稳定,最好将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超远摄镜头一般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使用,使用进不能单用普通的三脚架固定照相机,否则,超重的镜头会将固定在三脚架上的照相机底座弄坏。
视角小
所以,拍摄的景物空间范围也小,在相同的拍摄距离处,所拍摄的影像大于标准镜头,适用于拍摄远处景物的细部和拍摄不易接近的被摄体。
景深短
所以,能使处于杂乱环境中的被摄主体得到突出。但给精确调 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在拍摄时调焦稍微不精确,就会造成主体虚糊。
透视效果差
这种镜头具有明显的压缩空间纵深距离和夸大后景的特点。长焦距镜头在使用时,一般都是用来拍摄较远的景物。由于空气的吸收及漫散射光线的影响,所以,拍摄的影像反差较小,加之尘粒消光较严重,要达到十分精确的调焦是不容易的。使用300mm以上的超远摄镜头拍摄,难以将各色光聚于一点,因而产生副光谱问题。基于上述情况,有时所拍摄的作品的成像质量不高。
缺点
- 长焦距镜头在使用时,一般都是用来拍摄较远的景物。由于空气的吸收及漫散射光线的影响。所以,拍摄的影像反差较小,加之尘粒消光较严重,要达到十分精确的调焦是不容易的。
- 使用300毫米以上的超远摄镜头拍摄,还难以将各色光聚于一点,因而产生副光谱问题。基于上述情况,所以,有时所拍摄的作品的成像质量不高。
应用领域
编辑长焦镜头焦距越长,越容易发生光学畸变,在此我们称之为“枕形失真”。枕形失真与桶形失真所产生的效果恰好相反,枕形失真使图像中的线条从中心向外弯曲。这是因为,视场比传感器要小,所以它看起来会“拉伸”以适应环境。通常长焦镜头的拍摄,建议如下:70mm–200mm 镜头:相当常见的长焦镜头系列,非常适合拍摄人像,可以强调山脉或城市天际线等大背景元素;200mm–500mm 镜头:此焦距范围可帮助摄影师捕捉远处的野生动物、体育摄影镜头以及其他需要一定放大倍数的情况;300mm及以上:任何超过300mm的镜头都是超长焦镜头。这些为最小或最远的物体(例如飞行中的鸟类)提供最大的放大倍率;如果是拍摄野生动物照片,则至少需要 400 毫米,甚至可能更多。”
注意事项
编辑长焦距镜头使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天气条件: 光线对于所有摄影都至关重要,但对长焦镜头的影响更加显著。在阳光好光线充足时拍摄,色彩饱满,细节清晰。而在暗淡的光线条件下,照片可能会失去清晰度和对比度。
- 透视效果: 长焦镜头可以压缩远近景物,创造视觉上的压缩感和聚焦效果。这种视觉效果是长焦镜头的特点之一,利用它可以创造独特的画面效果,将遥远的景物呈现得更加紧凑。
- 使用高速快门: 长焦镜头会增加相机晃动的敏感度,因此需要更高的快门速度来避免模糊。一般建议快门速度高于焦距的倒数,例如,200毫米焦距的镜头,快门速度应在1/250秒以上。
- 选择高感光度胶卷或高ISO设置: 由于长焦镜头的最大光圈较小,需要更高的曝光速度。因此,考虑使用高感光度的胶卷或将相机设置为较高的ISO值。
- 增加曝光量: 对于200mm以上的焦距,由于光线衰减,需要适度增加曝光量来弥补光线损失。200至400mm的镜头需要增加半档曝光,400mm以上的超长焦镜头则需要增加一个档次的曝光。
- 使用滤镜: 对于远景拍摄,添加偏振镜、紫外滤镜等滤镜可以消除紫外线干扰和反射,提高图像质量和清晰度。
- 使用三脚架: 由于长焦镜头的重量和焦距,抖动会导致照片模糊不清。使用三脚架或其他稳定支架可以帮助稳定相机,确保清晰度,尤其在需要较慢快门速度和小光圈的情况下更加重要。同时,三脚架也能提供更精确的对焦和构图。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41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