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罗拉多河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科罗拉多河(ColoradoRiver)是美国西南方、墨西哥西北方的河流,全长约2333千米。它是北美洲主要河流之一,发源于科罗拉多州中北部的落矶山脉,由大面积厚雪融化提供水源。科罗拉多河流经多个州和墨西哥,最终注入加利福尼亚湾。科罗拉多河是加州淡水的主要来源,也是4000万人的主要供水来源。科罗拉多河以其壮阔的峡谷和汹涌澎湃的激流而闻名,流域内有11座美国国家公园。由于河流水量丰富且河道陡峭,科...

科罗拉多河(Colorado River)是美国西南方、墨西哥西北方的河流,全长约2333千米。它是北美洲主要河流之一,发源于科罗拉多州中北部的落矶山脉,由大面积厚雪融化提供水源。科罗拉多河流经多个州和墨西哥,最终注入加利福尼亚湾。科罗拉多河是加州淡水的主要来源,也是4000万人的主要供水来源。 科罗拉多河以其壮阔的峡谷和汹涌澎湃的激流而闻名,流域内有11座美国国家公园。由于河流水量丰富且河道陡峭,科罗拉多河非常适合发展水力发电,主要用于电力尖峰时的调节供电。然而,由于人们大量消耗水资源,科罗拉多河下游的河道经常干涸,自1960年代以来很少有河水能够注入海洋。 科罗拉多河流域有着悠久的历史,美洲原住民已在此定居至少8000年以上。在1000年至2000年前,北美原住民在这里发展出高度农业文明,但后来受到干旱和土地使用不当等因素的影响而消失。欧洲人于16世纪首次来到科罗拉多河流域,开始绘制地图并建立殖民地。科罗拉多河流域的探险和开发工作在19世纪中叶开始,其中一支由约翰·威斯利·鲍威尔率领的探险队是第一个穿越大峡谷急流的队伍。 20世纪初,科罗拉多河流域开始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水务机构参与其中。为了有效管理水资源,各州和美墨两国制定了一系列国际条约和协议,形成了主要开发方针《河流法》。大多数主要水坝建于1910年至1970年之间,其中胡佛大坝是整个河系水利系统的基石。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河流生态和自然景观造成了威胁,引发了环保运动的反对声音。 尽管科罗拉多河的水资源管理非常严密,但随着河岸地区对供水需求的增加,对河流开发和管理的争议仍在持续。塞拉俱乐部等环保组织反对在科罗拉多河继续建造分流导水设施和筑坝。科罗拉多河的未来发展仍面临挑战,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地理位置

编辑

科罗拉多河(Colorado River)是一条位于美国西南部、墨西哥西北部的河流。长度大约有2333公里(1450英里),其流域涵盖美国七个州及墨西哥两个州。

科罗拉多河

整个科罗拉多河河系大部份位于美国境内,主要发源于美洲大陆的分水岭——洛矶山脉西部,干流源于科罗拉多州洛矶山国家公园,部份支流源于怀俄明州、内华达州及新墨西哥州,少部份源于墨西哥索诺拉州。干流从科罗拉多州流经犹他州、亚利桑那州,然后成为亚利桑那州—内华达州及亚利桑那州—加州的界河。流到美、墨边境,成为亚利桑那州与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的界河,往南流向墨西哥境内后则成为下加利福尼亚州与索诺拉州的界河,最后汇入加利福尼亚湾。1540年,西班牙探险家梅尔西奥·迪亚斯(Melchior Diaz)是第一个探索并纪录了科罗拉多河的探险家。

科罗拉多河

河流流域

编辑

流域面积63.7万平方千米,流经7个州——怀俄明州、科罗拉多州、犹他州、新墨西哥州、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有27千米河道构成美国亚利桑那州与墨西哥之间的国界。该河流经北美洲辽阔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经大力开发,有“西南部的生命线”之称。

科罗拉多河

水文特征

编辑

上游水量较丰,支流较多;中、下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水量渐少,支流不多,近河口处年平均流量311.5立方米/秒。水位季节变化大,4-5月洪水期与冬季枯水期流量相差近30倍。

科罗拉多河河流泥沙含量高,水呈暗褐色。“科罗拉多”即西班牙语“红色”之意。每年泥沙入海量1.63亿吨,有“美洲尼罗河”之称。干支流多峡谷,河床比降大,富水力资源,开发后主要用于灌溉和发电。

河流开发

编辑

分配协议

科罗拉多河流域较早应用立法开发和管理水资源。

科罗拉多河1922年,流域内的7个州签订了第一份水资源分配协议。协议以立佛里为界将科罗拉多河流域人为地分为上下两个区,并以流域径流量控制站立佛里站的年径流量为基准进行水量分配。首先满足下科罗拉多河区分配水量92.5亿立方米,然后满足上科罗拉多河区分配水量92.5亿立方米。之后,在水量允许的情况下,再多分配给下科罗拉多河区12.3亿立方米,以保证下科罗拉多河区10年移动平均分配水量不小于92.5亿立方米(当时计算的年平均径流量为215.8亿立方米)。

干流水库

干支流上已建的较大水库有:歇尔福特特拉维斯(MarshallFordLakeTravis)、双峰(TwinButtes)、费希尔(O.CFisherLake)、布坎南(LakeBuchanan)、布朗伍德(LakeBrownwood)、科尔曼(LakeColeman)等。这些水库主要用于灌溉和防洪。

科罗拉多河

流域地貌

编辑

峡谷区(1)科罗拉多河和绿河的交接口,也就是美国西部的峡谷区,可说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河谷景观之一。由于长久以来,地层在不同气候下被强风风化、被水侵蚀,两者切割出最后色彩缤纷的广大地貌,使它倍受世人的喜爱。在帕里亚高原(Paria)上,科罗拉多河的河景一开始是比较温驯的,直到进入大理石峡谷Marble Canyon之后,总长约96千米,剧烈落差则将近1524米。(2)绿河到了大理石峡谷南端之后,开始叫做小科罗拉多河。在帕里亚高原上一共有11条河流加入了这个河系,一起切割出险峻的峡谷系统。小科罗拉多河在快要到科罗拉多河时的最后4.3千米,将帕里亚高原深切至548.64米。最后以海拔800米消失在科罗拉多河中。

科罗拉多河

科罗拉多河风光

(3)自此科罗拉多河突往西转,斜穿过高原上的地层皱折和断层,切入了大峡谷,全长约349千米,宽度从河谷到上面的高原边缘约有6到32千米。所切割出来的峡谷断面,约有1219-1828米的高度。其中152-488米的切割面是连续的大斜面,这些斜面充满了蜿蜒、壮丽的色彩,以V字型向下缩窄,谷底是阴暗的,狭窄的科罗拉多河。(4)接下来科罗拉多河与一条来自内华达州的维京河汇流,并突然转向了南方,形成了今日内华达州与亚利桑那州的部分州界;与加州与亚利桑那州的州界。黑峡谷之后,科罗拉多河梯度状的变小,河系高度也大幅降低,从Yuma市有Gila河加入之后,就开始形成了宽广的沉积河谷平原。这一段宽广的沉积河谷平原形成了有如沟渠般的水路,洪水来时,就从较小的细流淹没出来,最后将美国的南加州区域切割出知名的沉积地形河系,如Salton Sink或是CoahuilaVallery,这些区域的落差甚至比Yuma市河床到海湾的落差还要大上很多。

水系组成

编辑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得克萨斯州西部拉米萨以西,源流称萨尔弗(Sulphur)河,干流向东南流,最后在贝城以南40千米处,注入墨西哥湾。河流全长1387千米,流域面积10.9万平方千米。霍顿(Wharton)站控制流域面积7.9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76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比尔斯河、佩德纳莱斯河、巴永河、拉诺河、皮坎河、圣萨巴河、孔乔河等。

科罗拉多河

地形地貌

科罗拉多河流域边界三面环山,东、北为构成大陆分水岭的山脉,西为落基山脉,整个流域地势为北高南低。源流所在地两岸山地海拔均在4270米以上,从发源地到利斯费里(Lees Ferry,海拔高940米)为上游段,河道蜿蜒,长约1030千米。由于地势较高,终年积雪,水量较多,河水下切明显。

科罗拉多河中游从利斯费里至比尔威廉斯河河口(帕克坝哈瓦苏水库内),流经科罗拉多高原,由于该地区多为干旱地区,增加的径流不多,河谷不易展宽,形成许多峡谷地形,上中游合计长达1600千米,约占科罗拉多河总长2/3以上,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科罗拉多大峡谷,该峡谷东起小科罗拉多河入汇处,西至内华达州界附近的格兰德瓦什岸,全长350千米,最大深度1740米,河流曲折蜿蜒,河床坡降1.5米/千米,水流湍急,流速高达6.9米/秒,水深10-15米。科罗拉多河下游地势低洼,有山脉、盆地、沙漠等。

气候

科罗拉多河上游受海拔和地形的影响,气候变化较大,最低气温-46.7℃,最高气温达42.8℃,年均降水量为200-500毫米。秋冬春各季降水量多为降雪,春末夏初当气温升高时,积雪迅速融化,河道流量大增,年径流约70%集中在4-7月。由于落基山区降水较多,并有冰雪融水补给,因此科罗拉多河上游干、支流水资源极为丰富。据利斯费里站统计,该站多年平均实测径流量为186亿立方米,最大径流量为296亿立方米(1917年),最小径流量也有69亿立方米(1934年)。

科罗拉多河中、下游地区大部分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加上蒸发量大、渗漏、灌溉等耗水,水量逐渐减少。各年之间及各季之间丰枯相差很大,4-5月洪水期流量可达1982-3115立方米/秒(最大洪水流量达8500立方米/秒),枯水期流量仅为85立方米/秒(最小枯水流量仅20立方米/秒),相差23-26倍。春末夏初洪水泛滥,秋冬河水干涸。

含沙量

科罗拉多河中、下游泥沙很多,含沙量高,河水混浊,呈暗褐色,河流年均含沙量达27.5千克/立方米。在科罗拉多大峡谷处测得年均输沙量为1.81亿吨,平均含沙量11.6千克/立方米。科罗拉多河所携带的泥沙大部分沉积在河口下游附近,形成一个横跨加利福尼亚湾北部的大三角洲,并向南发展,占据了该湾头部的水域面积。有些支流的含沙量更大,如小科罗拉多河,每平方千米平均每年要冲刷688吨泥沙,平均含沙量高达120千克/立方米。

河流利用

编辑

科罗拉多河流经人烟稀少的美国西南部地区,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谷深水急,适宜筑高坝建大水电站,为开发水电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资源开发

科罗拉多河是美国进行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即每个工程具有发电、灌溉、旅游、防洪与航运等综合效益)的第一个流域,是美国水资源开发最充分的流域,也是争议最多的流域。该河第一次大规模的开发活动始于1928年,当时通过了兴建鲍尔德峡(即胡佛坝)工程的法令,该工程于1931年开工,1936年建成,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及城乡供水等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此后,在科罗拉多河流域兴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干流上已兴建水库11座,支流上修建水库95座,干、支流水库总库容约为872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超过524万千瓦。另外,还规划在干、支流上分别兴建5座大水电站,其中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的电站有2座。这些水电站建成后,科罗拉多河流域的水能资源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灌溉工程

由于美国西半部干旱缺水,科罗拉多河流域的绝大部分水量用于农业灌溉(约95亿立方米),城市给水和工业用水约需28亿立方米,因此,在科罗拉多河干、支流上兴建了许多大型引水工程。上游有:弗赖因潘河-阿肯色河引水工程(Fryimg Pan-Arkansas Project)、圣胡安河-查马工程(San Juan-Chama Project,灌溉农田3.7万公顷)、纳瓦霍印第安人灌溉工程(Navajo India Irrigation Project,灌溉4.5万公顷)、科罗拉多河-大汤普森河工程(Clolrado-Big Thompson Project)。

科罗拉多河

下游有:南达科他工程(South Dakota Project)、科罗拉多河引水工程(Colorado Aqueduct)、全美灌渠(All American Canal)、中央亚利桑那工程(Central Arizona Project,可灌溉农田14.9万公顷)、索尔特河工程(Salt River Project,灌溉10.7万公顷)和希拉河工程(Gila Project,可灌农田4.3万公顷)等。科罗拉多河-大汤普森河调水工程于1938年开工,1959年完工,将科罗拉多河上游格兰比水库、影山湖威洛河水库和格兰德湖的水量经21.1公里长的隧洞,穿过落基山脉调往东部,每年可调水3.8亿立方米,其中城市用水800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28万公顷。该调水工程建有水库10座(总库容超过12.25亿立方米)、泵站4座(总扬程187.5米)、发电站7座(总装机18.4万千瓦,年发电量7.59亿千瓦·时)。经多年运行,该工程实际调水量为2.84亿立方米。

河流治理

编辑

1905~1907年,加利福尼亚州南部英皮里尔河发生特大洪水,致使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人们呼吁对河流进行治理。通过多年的开发和综合治理,基本上控制住了洪水和泥沙,同时也控制住了水污染与土地盐碱化。

治理背景

(1)科罗拉多河的地表水,绝大部分用于农业灌溉,每年引水量约为95亿立方米,灌溉7个州的土地。由于科罗拉多州的满科斯页岩风化层隆起外露并含有大量盐碱,河水反复地被引来灌溉,灌区土壤中大量盐类被河水溶解后又排入河中。由于河水含盐量不断增加,致使被浇灌的土地盐碱化,给流域内的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带来巨大危害和经济损失,含盐量高的水用于灌溉,排水管道受到腐蚀,使作物组成被迫改变,导致作物减产,生活用水的处理费用相应增加。据估计,科罗拉多河水的含盐量每增长1毫克/升,每年所引起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为10.8万美元。(2)科罗拉多河的水质恶化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遭受严重影响的是位于河流最下游的墨西哥,含盐量在国境线处从年平均800毫克/升猛增至1500毫克/升,致使墨西哥灌区的农作物枯死。过去上游多余的水下泄,有利于稀释咸水,近20多年来,由于上游水库拦截,使墨西哥境内科罗拉多河水量骤减。

治理计划

(1)计划概况1974年开始实施"科罗拉多河盐碱控制计划",主要是采取渠道衬砌以减少渗漏;鼓励采用喷灌和滴灌,提高灌溉效率;减少咸水排泄量;拦截地下咸水;对灌区排出的含盐量很高的水,经淡化水厂处理;以及把灌区的排水道延至加利福尼亚湾直接入海等。(2)计划实施按该计划,在英皮里尔坝以上,初期拟修建4项工程,引水入太阳蒸发池,减少大量的盐分流入科罗拉多河;或进行渠道衬砌,以减少渗漏并提高灌溉效率,使灌区的咸水排泄量减至最少。在英皮里尔坝下游,经墨西哥同意,拟修建6项工程:①科阿切拉衬砌渠道;②彭特拉克坝;③尤马·梅萨井群;④净化水厂;⑤威尔顿-摩霍克灌区管理工程;⑥威尔顿-摩霍克排水渠扩建工程,其中最大的工程是尤马以西的大型净化水厂,日处理咸水48.8万立方米,可以恢复灌区排水量的70%,去其杂质90%。从威尔顿-摩霍克灌区排出的水含盐量很高,经尤马净化厂处理后,可直接排入科罗拉多河,并按两国协议向墨方提供。

治理技术

编辑

美国在进一步加强科罗拉多河本身已建工程的科学经营管理的同时,还努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和城市及工业节水技术,不断调节沿河各段用水,以缓解需水量超过河流及工程供水能力的矛盾。

最早开发

编辑

科罗拉多河是美国最早进行水资源开发的河流。1936年胡佛大坝的修建标志着河流大规模开发的开始。此后又有很多水利工程和调水工程投入运行,干支流总库容已经达900亿立方米以上。河流水资源的近80%用于农业灌溉。科罗拉多河流域的农田土壤中含有大量盐碱,由于河水被反复使用于灌溉,灌溉退水使河流的含盐度增大,为了解决土地盐碱化问题,美国在1974年启动了盐碱控制计划,主要是衬砌渠道、发展滴灌和喷灌、淡化处理、盐度过高的水用管道直接输送入海等。

生命之河

编辑

科罗拉多河是美国西部的生命之河,是科罗拉多河的水资源支撑了西部城市、灌溉和发电等经济事业的快速发展。过度的水资源利用已经使曾经生机勃勃的河口自1993年以后就没有再看到河水,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海水入侵。

调控最好

编辑

从法律和水文意义上来讲,过去科罗拉多河是世界上调控得最好的河流。但今天看来,法律和水文在这条河不再协调。一个世纪以前,每年约有250亿立方米的水流进加利福尼亚湾。1922年,就在大坝建设的前夕,律师们把科罗拉多河的水进行了分配,但自分水协议签订以来,河川径流一直在减少,年均径流量只有160亿立方米。

分水争议

编辑

(1)争议概况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科罗拉多河水的分配,再次在美国西部7个州引发一场争论。这场争论的焦点是,在发生严重旱情的季节,各州到底用多少水。由于事关各方利益,不仅各州官员参加会议磋商,印第安人土著部落也派出了代表。那些未能参与会议磋商的环保机构,也代表河流,纷纷发表主张。甚至内政部长出面参与调停,并下了2月份由7州自行达成协议的最后通牒,否则联邦政府将提出一个分水协议。(2)争议原因事实上,这场争论因水短缺而起,因水短缺而分歧严重。我们知道,科罗拉多河担负着向科罗拉多、怀俄明、犹他、新墨西哥、内华达、亚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亚州等美国西部7个州、34个土著部落以及墨西哥2个州的供水任务,服务人口3000万。据预测,到2020年,由科罗拉多河负责供水的区域,人口将达到3800万。流域内人口在增长,经济在发展,对水的需求也在增加,水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位于内华达州南部的赌城——拉斯维加斯,得邻近科罗拉多河之利,时下90%饮用水取自该河。但据南内华达州水管理理事会批准的2006年水预算,拉斯维加斯地区用水需求快速增长,即便考虑节水和审慎用水因素,到2007年,用水仍可超出科罗拉多河的分水配额。水管理理事会的官员也认为,对内华达州南部地区来说,依赖科罗拉多河配额来满足供水,是不会持久的。其实,浏览一些媒体的报道,喊渴的又何止拉斯维加斯。科罗拉多河既是这一地区的生命源,又是引发争议的导火索。(3)争议现状在拉斯维加斯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来自7个州负责管水的官员,希望制订一项协议,目的是在河流水量少、水库不能向各州正常供水的情况下,据此协议分配科罗拉多河水。但7个州未能就这一干旱管理计划达成协议,原因还是在对水的分配上。如果发生干旱,用水被迫削减的话,亚利桑那州将同意减少引水,内华达也已同意减少一些用水,但是两个州希望其他的州也要减少一些配额。科罗拉多和其他上游州提出了一项建议,将实施一项计划,对干旱年份停止种植一些作物的农民给予补偿。亚利桑那州和内华达州的官员们希望,通过使用人工增雨、节水措施甚至在亚利桑那州西南部建设一座海水淡化工厂,淡化海水,作为农业用水,以增加河流流量。南内华达州水理事会提出了备用水源方案,以防万一,包括使用储存于拉斯维加斯峡谷的地下水、与加州共同储蓄起来的水等。此外,水理事会已制定了计划,计划花费20亿美元,建设一条输水管道,从内华达乡村地区的流域抽取地下水,官员们还希望使用维尔京河和姆迪河的水。看来,在分歧的背后,各州都有自己的算盘和打算。(4)争议结果这次会议虽未达成协议,但是讨论总是有益的。亚利桑那州中部工程总经理威尔逊说,这次讨论是迄今为止最为公开坦率的一次讨论,虽然不能说这次会议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但是各方取得了进展。需要值得一提的是,环境组织虽未被邀请参加用水户会议,但却希望在制定解决水资源短缺的计划中,有更多的发言权。来自环保机构的一位高级分析人员詹尼弗指出,为了寻求一个正确的、持久的解决方案,这些州需要向其他利益群体敞开大门,将那些利益团体包含在内,并拿出一个能对每个人都有帮助的方案。根据联邦规定的最后期限,管理人员同意再次坐下来,在2月份制定出一个干旱年份科罗拉多河供水计划。

科罗拉多

编辑

主要信息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阿根廷与智利交界的安第斯山脉东坡,流经智利和阿根廷注入大西洋,为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北边界。正源叫格兰德(Grande)河,河流自西向东流淌,在布兰卡港以南200千米处流入布兰卡湾,最后汇入大西洋。

科罗拉多河流域位于南纬28°05′-39°03′,西经62°05′-70°20′。上游段(包括格兰德河)河长920千米,流域面积2.5万平方千米,在南纬38°49′、西经64°57′处注入科罗拉多河。如果从支流萨拉多(Salado)河算起,河流全长1430千米,流域面积11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35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42.6亿立方米。科罗拉多河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西边为海拔4000米以上的安第斯山脉,东边为海拔10-250米的一望无际的潘帕斯平原。

主要支流

科罗拉多河上游主要支流有巴兰卡斯(Barrancas)河等。中游主要支流为萨拉多河,该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东坡、阿根廷境内卡塔马卡省与拉里奥哈省交界处的塞罗博内特(Cerro Bonnet)山附近,源流叫贝尔梅霍(Bermejo)河,其支流主要集中在右岸:桑洪(Zanjon)河(该河还有2条支流:哈查尔(Jachal)河和布兰科(Blanco)河)、圣胡安(San Juan)河(该河也有2条支流:里奥——德罗斯帕托斯(Rio De Los Patos)河和门多萨(Mendoza)河)、图努扬(Tunuyan)河、迪亚曼特(Diamante)河、阿图埃尔(Atuel)河等。左岸支流主要有金托(QuInto)河等。萨拉多河各段名称不一,圣胡安河口以上叫贝尔梅霍河,圣胡安河口以下至迪亚曼特河口叫德萨瓜德罗(Desaguadero)河,迪亚曼特河口以下至圣伊萨贝尔叫萨拉多河,再往下至与科罗拉多河汇合处称作库拉科(Curaco)河。

水利资源

由于科罗拉多河干流流量较小,落差不大,水能资源不很丰富,水能资源主要蕴藏在各支流上。到目前为止,只集中在各支流上进行了开发与利用,干流开发得较少。

河流影响

编辑

2021年8月,美国联邦政府历史上首次宣布科罗拉多河缺水,约有4000万人将受到影响。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416747/

(854)
词条目录
  1. 地理位置
  2. 河流流域
  3. 水文特征
  4. 河流开发
  5. 分配协议
  6. 干流水库
  7. 流域地貌
  8. 水系组成
  9. 地形地貌
  10. 气候
  11. 含沙量
  12. 河流利用
  13. 资源开发
  14. 灌溉工程
  15. 河流治理
  16. 治理背景
  17. 治理计划
  18. 治理技术
  19. 最早开发
  20. 生命之河
  21. 调控最好
  22. 分水争议
  23. 科罗拉多
  24. 主要信息
  25. 主要支流
  26. 水利资源
  27. 河流影响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