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作栋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吴作栋(英文名:GohChokTong)新加坡华人政治家,是继李光耀之后的第二任新加坡总理。1941年5月20日出生于新加坡,祖籍中国福建。1990年11月至2004年8月担任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于1941年生在一个普通华裔家庭。他的祖籍是中国福建省永春县吾岭村,到其祖父一代,因生活所迫,携带全家人飘洋过海,定居于新加坡。与新加坡几乎所有华裔子弟一样,吴作栋一到上学年龄,即进入华文学校上学。但读了两...

吴作栋(英文名:Goh Chok Tong)新加坡华人政治家,是继李光耀之后的第二任新加坡总理。1941年5月20日出生于新加坡,祖籍中国福建。1990年11月至2004年8月担任新加坡总理。

人物经历

编辑

早年经历

作栋于1941年生在一个普通华裔家庭。他的祖籍是中国福建省永春县吾岭村,到其祖父一代,因生活所迫,携带全家人飘洋过海,定居于新加坡。与新加坡几乎所有华裔子弟一样,吴作栋一到上学年龄,即进入华文学校上学。但读了两年之后,他就转入英文学校学习,他学成了一口纯正、地道的英语,为日后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基础。1960年,吴作栋从中学毕业,顺利地进入新加坡大学经济系。但他在中学酷爱文学,曾立志当个记者。所以,他在专心学习经济学知识的同时,仍偏爱文学和写作。4年之后,他圆满地完成经济学专业的学业,又获得了文学学士的学位。后来,他又到美国深造,在麻省威廉斯学院攻读发展经济学。1969年获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供职于财政部,任经济发展组经济计划协调员。1970年,吴作栋进人新加坡国营船务公司工作,担任公司下属海皇轮船公司的财务主任。上任后,他事必躬亲,迅速建立了严格而明确的财务制度,堵塞财务漏洞,形成高效、有序的财务工作秩序。不久即因出色的工作而被提为公司财务董事。1973年,吴作栋又升作公司的董事经理,主持公司日常事务,参与公司大政方针的讨论和决定,成为公司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和实际负责人。在吴作栋的努力下,这家一度经营不善、亏损严重的国营企业在短短几年内就奇迹般地扭亏为盈,不仅还清了债务,转入了正常有序的运营,而且为新加坡的国家财政和运输事业做出了贡献。

踏入政界

在新加坡国营船务公司工作期间,吴作栋得到新加坡的老资格政治家、理财能手、财政部长韩端生的觉识、培养与擢[zhuó]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李光耀等新加坡的第一代领导人,开始培养年轻人才,确保国家繁荣。吴作栋在财政部工作时,韩端生发现了他,并鼓励他弃商从政。经过韩端生多次劝说后,在1976年,吴作栋抱着姑且一试的态度,参加议员选举,最终成功当选新加坡国会议员。1977年,李光耀筹组新内阁,提拔和任命了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长期的基层锻炼,又年富力强的党内技术型官员进入内阁担任各级重要职务。吴作栋被任命为财政部政务副部长。当时他刚满36岁,是内阁中最年轻的部级官员。经过两年的考察,李光耀对吴作栋的才学、能力和品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全面的了解。1979年,吴作栋被任命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行委员会第二助理秘书长兼第一组织秘书,从此进入党的12人核心决策集团,执掌组织、人事大权。1979年3月,为加速新加坡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内阁增设了工业和贸易部。这是一个权力大、责任重、利益集中的部门。入阁仅一年半的吴作栋众望所归,被认为是最佳人选,最终被任命为新加坡第一任工业和贸易部长。吴作栋一上任,即主持制定国家年度预算和经贸发展计划,为李光耀的“经济重组〞战略,担负起从策划、制订方案到组织实施的全过程中最主要的责任。作为李光耀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助手之一,他为新加坡的持续高速增长做出了贡献。此后,吴作栋还担任过新加坡国家统计委员会主席、内阁卫生部长兼国防部副部长,后又改任国防部长兼卫生部长,不仅身挑两部首长之重任,而且得以参与国家外交和国防政策的研讨和决策。1984年12月,吴作栋在人生事业的阶梯上又向上迈进了一大步,他被任命为人民行动党执委会的秘书长,负责主持日常党务工作,实际上成为仅次于李光耀的党内第二号人物。当时,他年仅43岁。1985年1月1日,吴作栋被任命为内阁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在法律和实际上正式确立了他作为李光耀接班人的地位。此后,李光耀倚吴作栋为股肱,凡是大政方针、重要决定,无不事先与吴作栋商议,听取吴作栋的意见,进行修正与完善,然后作出决策。从1989年开始,李光耀进一步放手,让吴作栋对大政方针作出决断并组织实施,自己则主要起到监督、检察的作用。一年多的过渡时间过去后,李光耀对吴作栋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才干不仅满意而且放心,终于正式退居二线,担任新加坡政府资政,将党、政大权全部交给了吴作栋。

当选总理

1990年11月26日,李光耀正式向新加坡总统黄金辉提交辞呈。总统随后即命吴作栋组织新内阁,新加坡领导人的更新换代正式完成。吴作栋就任总理后,为了赢得其执政地位,1991年8月14日宣布提前二年解散议会,并在17天内举行大选。这次大选被称作是“闪电式”大选。反对党措手不及,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在无竞选对手情况下获胜。这就使吴作栋赢得了组阁和继续执政五年的资格。9月7日新内阁宣誓就职,吴作栋继续任总理。1991年8月大选后,总理吴作栋曾作出在18个月内举行补缺选举的承诺。1992年12月19日,新加坡举行自1988年以来的第一次中期补缺选举,以吴作栋为首的4名人民行动党候选人以72.9%的得票率获胜。

卸任总理

吴作栋于2004年8月辞去总理职务,由时任副总理的李显龙接任。2004年8月至2011年5月,吴作栋仍留任内阁,担任国务资政。同时出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主席。卸下内阁职务后,获委任为荣誉国务资政及金融管理局高级顾问。2017年4月:吴作栋出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理事会主席。2020年,吴作栋宣布退出政坛,不参加即将于7月10日举行的新加坡的第13届大选。

施政举措

编辑

政治

吴作栋在内外政策上基本上延续前总理李光耀的一套治国思想方针。他认为“选贤与能加上机会平等”是推动新加坡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动力。他既反对“个人主义挂帅”,又反对实行“全民福利制度”。他强调“人人只关心自己将使社会动荡不已”,而“完全平等分享财富则是使共产主义国家陷入困境的平均主义思想”,将使人民失去冲劲,分享的则是贫穷而不是繁荣。他认为政治稳定是繁荣经济的基础,在竞选时提出的口号是:“维护安全与稳定、齐心共创幸福年”。反对搞多党制,主张一党优势制。他针对新加坡多种族、多宗教的特点强调种族和谐、信仰自由,同时防止宗教介入政治。他提出了稳定政治的四项措施:

  1. 推行共识的政治,不是争执不休的讨论;
  1. 保留长期政治稳定的制度和政策,也就是诚实的政府、有效率的文官制度、公正的法院、‘廉价的房屋、全民教育和强大的国防;
  1. 继续网罗诚实和能干的人才领导国家;
  2. 寻找新的更佳途径实行民选总统制,进一步确保新加坡人民的利益。

社会

吴作栋强调了确保新加坡社会素质的重要性,他认为这是实现国家繁荣的关键。他主张通过建立优质的教育体系、健康的生活方式、高效的军队、有效的政府机构以及团结互助的社会精神来达成这一目标。吴作栋强调这些基础要素能够使新加坡在逆境中坚持,同时在顺境中取得成功。他警戒人们不应重蹈科威特的覆辙,认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不仅取决于经济繁荣,还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来确保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因此,他倡导加强国防力量。吴作栋的成长经历在家庭中受到了传统华人价值观的影响,这使他对华语有着特殊的情感。他倡导保留华族风俗和传统文化,并鼓励新加坡华人吸纳那些有助于国家进步繁荣的儒家思想。为了提升国家的文化水平和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吴作栋亲自着手改革教育。他深刻认识到知识即力量,教育是通往成功的途径。他坚信只有通过掌握现代科学和文化知识,民族才能自力更生,不被时代的潮流抛弃。1996年的国际数学与科学调查报告证实,新加坡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成绩平均为71分,排名世界第一。这足以印证新加坡国民教育的程度高低,以及吴作栋对提升国家素质的努力取得的成果。

经济

吴作栋出任总理后,继续推行李光耀的经济政策,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在竞选纲领《新的起点》中,提出要在今后25年内使新加坡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而且动用100亿新元作为国家储备金设立保健、教育、住房基金,帮助低收入者和其他困难户。为了提高新加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他主张采用削减成本和扩大投资办法。一方面抑制工资的增长,降低公司税和提高产业税回扣率等;另一方面重视提高人民的教育水平,增加有关提高人的素质的投资。为鼓励外资,他主张放松限制,让外国投资者自行选择投资行业,并尽量改善投资环境。

外交

吴作栋

00:27

吴作栋相关采访视频(来源:东方网)在外交理念和对外政策上,吴作栋强调,为了生存与发展,新加坡必须在独立自主的原则基础上与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从地缘的角度看,首先是与东盟各国在集团框架内发展全方位的友好关系,同时也注意在亚太大国之间保持等距离的“均势外交”。他认为,新加坡不是一块从欧亚板块上脱落的残片,在地球上应有自己的确定位置。为了促进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吴作栋首创“经济增长三角”的概念和经济合作模式。即由地理位置接近的不同东盟国家的不同地区开展次区域的经济合作。这一构想提出后,得到东盟各国的响应,各国之间纷纷组合成多个“增长三角”,使之成为东盟集团内部扩大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个人生活

编辑

吴作栋体高稍瘦,但身体健康结实,每天早上打网球或高尔夫球。而星期六下午通常是吴作栋与他的一对孪生子女打网球的时间。吴作栋与陈珠玲结婚,育有一子一女,是双胞胎。他不愿给自己的子女假洋名,向其岳父求教,给他们取名吴仁轩和吴仁婷。

相关争议

编辑

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2001年发表的言论触发了与邻国马来西亚之间的一场新争执。吴作栋表示,在新加坡的来人所受到的待遇比在马来西亚的马来人要好。随后马来西亚执政巫统党的资深政客希沙姆丁抨击了吴作栋的这番话。他指责吴作栋诋毁马来西亚的马来人所取得的成就。

人物评价

编辑

吴作栋作为新型领导人,深知传播媒介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他一方面利用各种传媒频频亮相,表现出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形象,争取民众的亲近感、认同感。另一方面提出名为《新的起点》的执政宣言和国家发展纲要,将自己治国的构想向人民公开,以民主的作风,争取民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他改变以往权力高度集中、主要领导人说一不二的决策机制和权力运作模式,突出了“集体领导”与“民主作风”,尽可能地增加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实行民主开放、平等协商的领导方式。政府则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创造出与民协商、全民参与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所获荣誉

编辑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416769/

(416)
词条目录
  1. 人物经历
  2. 早年经历
  3. 踏入政界
  4. 当选总理
  5. 卸任总理
  6. 施政举措
  7. 政治
  8. 社会
  9. 经济
  10. 外交
  11. 个人生活
  12. 相关争议
  13. 人物评价
  14. 所获荣誉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