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e)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一个派别,代表人是美国建筑师F·L·赖特。这个流派认为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同样地每个建筑的形式、它的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素来思考,力求合情合理。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道法自然”(赖特十分欣赏中国的老子哲学),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
概述
编辑有机建筑是种崇尚自然并且有赋予生命的,自然是有机建筑基本和设计的灵感之源。任何活着的有机体,它们的外在型式与内在形式结构都为设计提供了自然且不破坏的思想启迪,有机建筑与造型理论由“自内设计”理念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每一次设计都始于一种理论、一种概念,由此向外发展,在变化中获得形式,不仅如此,建筑本身就是一个有机体,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人类也是属于大自然生态的一部份,也不能超越大自然的力量,所以在对自然生态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生态环境发展对未来的启示相当重要。赖特还认为住宅不仅要合理安排卧室,起居室,餐橱,浴厕和书房使之便利日常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增强家庭的内聚力,他的这一认识使他在新的住宅设计中把火炉置于住宅的核心位置(见图),使它成为必不可少但又十分自然的场所。赖特的观念和方法影响了他的建筑。 ww赖特的一生经历了一个摸索建立空间意义和它的表达,从由实体转向空间,从静态空间到流动和连续空间,在发展到四度的序列展开的动态空间,最后达到戏剧性的空间。布鲁诺。塞维说如此评价赖特的贡献:“有机建筑空间充满着动态,方位诱导,透视和生动明朗的创造,他的动态是创造性的,因为其目的不在于追求耀眼的视觉效果,而是寻求表现生活在其中人的活动本身
1 有机建筑是“活”的有生命的建筑
编辑赖特将建筑看成是有机生命的 ,与一切有机生命相类似 ,处在连续不断地发展进程之中。在建筑上独创性地使用这个词 ,指的是局部与整体和整体与局部一样 ,整体统一正是有机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内在的本质的含义。只有当一切都是局部对整体如同整体对局部一样时 ,我们才可以说有机体是一个活的东西。这种在任何动植物中可以发现的关系是有机生命的根本。所谓的有机建筑就是人类精神活的表现 ,活的建筑。这样的建筑必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种活的建筑是现代新的整体。他特别强调整体统一才是有机建筑的根本 ,完美的相互关系、整体才是生命 ,任何生长的事物的第一原理。就是说它不只是一种集合 ,最关键的是作为统一性的整体性 ,意味着任何事物的每一部分本身并不具有价值 ,除非它是和谐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整体与局部不可分割的特性是所有有机生命所固有的。赖特善于从这种自然界生物生长中的自然规律获得启发 ,寻求创作灵感 ,注意按使用者、地形特征、气候条件、文化背景、料特性、技术条件的不同情况具体分析 ,创作出能真实地体现建筑的基地环境 ,建造它的材料特性的建筑表达形式。2 有机建筑是“自然”的建筑这个观点表明了赖特对大自然的崇敬。自然的建筑即是适应其环境的建筑。对特定环境形成特定的建筑 ,它是环境天然的一部分 ,它应使环境增色而不是毁坏环境。认为事物的内在特性总包蕴着本身的解答 ,建筑应是基地环境的产物 ,土生土长 ,与环境融为一体 ,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他为自己设计的住所是二个塔里埃森 ,东塔里埃森(见左图)位于离山头顶部之下的斜坡上。他认为没有一座房屋应凌驾于山丘或任何事物之上 ,而应从属于这座山丘 ,只有这样房屋才能与山丘共生而相得益彰。西塔里森呈 45。倾斜的混凝土结构则是以当地的巨大园石头为骨料 ,加上木屋架和帆布蓬的有机结合体 ,使得该建筑与亚利桑那沙漠融为一体。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流水别墅(见下图),尤如植物一样从地上长出来似的 ,同周围的自然环境密切结合。这些建筑均是那些特定地点的特定建筑。3 有机建筑是由内到外的建筑 ,其准则是“形式和功能合一”建筑的目的和形式合一 ,它们是一体的。这与沙利文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不同 ,赖特提出的形式和功能合一是从更高层次来理解的 ,他认为建筑是为人的精神 ,为生命的 ,形式可以超越功能。建筑在精神上是可供居住的内部空间的围护 ,中间被围合的内部空间才是建筑的主体。后来发现这个观点竟与公元前 50 0年的中国老子的观点相同 ,即房屋的实在不是在四片墙和屋项而是在其内部居住的空间。取有机形式作为建筑物实体的内部空间则成为一种现代生活更高的精神秩序 ,通过运用地方材料和结构的自然方式 ,使建筑物成为整体。这种观点就是把人对房间空间本身的感觉看成是建筑的目的 ,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适合这一目的的建筑形式。有机建筑是由内到外的建筑 ,它的目标是整体性 ,即总体属于局部 ,局部属于总体 ,密不可分的。运用材料和建筑目标的本质 ,从这种本质出发 ,可确定出特定环境中建筑的性格 ,有机建筑自然地从特定的环境中产生 ,于是其独有的形式则表达了人的个性 ,而不应是那种毫无性格的僵死的建筑。4 有机建筑理论充分表现材料的内在性能和外部形态赖特泛神论信仰的深刻影响决定了他对材料天然特性的认识和尊重。对建筑材料的内在特性 ,如形态、纹理、色泽、力学和化学性能等都经过了研究 ,包括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他认为想要做好根本不了解的事情是不可能的。因此很有必要去深入了解木材、玻璃、金属板材、陶土、水泥、钢材、混凝土等 ,并且要了解怎样切合实际地、巧妙地使用那些材料的有效手段。他主张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 ,真实地体现材料的本来面目(见右图) ,而不能歪曲它。他曾经批评希腊、罗马和哥特式建筑 ,认为希腊人用石材模仿木结构是不了解石材的本性 ,滥用了石料 ,歪曲材料的性能。对于人工合成材料的出现 ,应努力创造出新的形式去表达新的材料 ;对于使用混凝土材料 ,他充分利用这种材料的可塑性 ,设计了不少有创新的建筑。赖特还认为应根据建筑特定的环境和目的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每一种不同的材料要求不同的处理 ,每一种不同的处理以及材料本身都有特别适合某一性质的使用可能 ,适宜于某种材料的设计不一定适合其他材料。他设计的建在沙漠上的西塔里埃森 ,大量使用了当地产的红木作房屋的上部结构。清水砖墙也常出现在他的设计作品中 ,都恰如其分地展现材料的纹理、色彩和工艺。5 有机建筑是整体的概念建筑从内到外 ,整体统一才是有机建筑的根本。有机建筑只有实现整体统一才是更高层次的理想。十八世纪末的美国大多数的古典主义、折衷主义、国际式住宅除了是“现代”的充满装饰的外壳之外 ,没有地域感、没有思想。因此赖特提出了有机简洁的概念 ,“有机简洁”的理想实际上就是完美整体 ,即所有建筑的组成部分包括装修、悬挂物、地毯、家具等都应保持同一类特征(见左图) ,雕塑和绘画同样也属建筑上的一部分 ,必须由画家、雕塑家与建筑师的合作完成 ,只有这样的建筑才真正有生命力。实现建筑整体性的手段是建筑的可塑性和连续性。连续性是作为美学原则应用于建筑设计中 ,一旦理解了建筑的连续性的充分意义 ,美学和结构就成为完整的一体。赖特的可塑性和连续性体现在建筑结构上 ,主张消除梁柱体系构件过于分明的做法。任何建筑都应是完整的 ,包括它内部的一切 ,墙、天棚、楼板不仅是各组成部分 ,同时它们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 ,互为连续的。赖特将美学上的连续性引入到建筑物的建造方法中去。如建筑结构中悬臂的运用(如图) ,板被加强后从支撑处悬挑 ,从而形成平行于地面的悬臂板结构 ,这在当时是一种新的结构 ,这种悬挑成为建筑形式的新特点 ,这也是赖特设计的东京帝国饭店的特点之一。这种连续性体现在空间处理上 ,则表达了赖特的空间观念——连续性和时间性。赖特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流动空间概念。他认为建筑是整体的 ,在整体的建筑中 ,房屋内部的生存空间应显示出来。建筑就是这样 ,不再有只作为外部的外部 ,内外不可分 ,外部可以进入内部 ,内部也可向外部发展 ,只有材料的特性以及方法和目的都一体化了 ,那么形式和功能在设计和建造中也就会成为一体了。赖特的作品具有连续的动态的空间形式的特征 ,他早期设计的住宅 ,采用 字形平面即向四个方面延伸走廊和平台 ,表现出空间的内外连续 ,在公共建筑设计中 ,将空间连续发展到垂直向的空间连续。如约翰逊制腊公司和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垂直空间的处理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效果。6 有机建筑论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赖特的有机建筑论的形成 ,是他泛神论自然观的反映 ,来源于他对自然界有机生物的观察和对自然界有机生命的深刻理解 ,他的大多数建筑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大自然 ,他的作品极富个性。但应该说明的是 ,赖特的有机建筑论 ,有其时代局限性 ,其观点中许多方面 ,在新的历史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在他以后的一些建筑师的建筑理论和建筑创作曾受到他的有限建筑观点和设计方法的影响。在人类进入现代高科技时代的今天 ,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生态的破坏 ,城市环境的污染 ,能源危机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到极大破坏时 ,我们重又提起赖特的有机建筑论 ,其目的加深我们对自然的理解 ,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从而反思我们以往的违背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建筑活动。去寻求自然生态的保护 ,人与自然的共生 ,建造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环境 ,从而建立有效的相应的建筑观。今天 ,人类已逐渐认识到环境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一旦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物质环境就会影响到自身的持续发展。人类在求其生存发展中都离不开与自然的关系 ,可以说建筑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它像有机系统一样 ,是一个具有生机的活性体 ,它必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保持可持续的生机和活力 ,随着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中的进化而进化。依照自然的启示 ,建立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正是有机建筑论的继承和发展 ,它主张动态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强调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要善待地球 ,尊重自然 ,重视有利于今后在生态、环境、能源、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虽然赖特已逝世四十多年了 ,但他的有机建筑论的影响十分深远 ,其观点也被后人继承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起源
编辑有机建筑是一种活着的传统,它正向一些新的、令人激动的方向发展,它并非一种统一的运动,而是具有多元、反常、矛盾和善变的特征。有机建筑总是容易引起争议又难以描述,或是加以定义,所以领略观感知一座有机建筑的最佳方法就是全面地进行实地考察。有机建筑有时也被称为“另类传统”,其历史长久而名声威吓,从古希腊一直延伸到新艺术运动时期。有机建筑根植于对生活、自然和自然型态的情感中,从自然世界及其多种生物多样性形式与过程的生命力中摄取营养。有机建筑中自由流畅的曲线造型和富有表现力的形式强调美与合谐,与人的身体、心灵和精神融为一体。在一个设计良好的“有机“建筑中,我们真正可以获得心旷神怡的感受。直线与直角构图的建筑模式之所以在 20 世纪占据了传统的地位,是由于大工业时代的维物主义价值观作用的结果。后工业带正在催生出一个新的世界,同时也是一种更为古老智慧的重现。有机设计观念的再生为思像带来了新的自由,也同时为未来带来了希望。有机设计将影向到设计行业的大多数领域,从工业产品到家具设计、照明与纺织品设计到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当这种情况发争的时候,有机设计就不再会是一种边缘性的设计风格。而是整体设计潮流的主流。有机建筑不是一种怀旧的风格,而是一种极度迷人和富有灵感的,并将以一场新的国际运动形式再生,这场运动把尊重自然和对自然形式、潮流和体系的美好和谐的赞美结合起来。在新千年里,一个更为整体有机的世界形象正在形成,它需要一系列新的形式来表达自然本身的多样性和创造性。这种新的且令人兴奋的变革,就像一场冲击波正在席卷全世界,并且渐渐在改变未来世纪的建筑与设计。
观念
编辑乡土建筑似乎生来就是有机的,它们挪用自然的形式与结构,简单开采用当地材料,更进一步,乡土建筑是人的生存、繁育以及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部份,它与土地和人类精神紧密相关。古埃及和希腊文明研究自然型态与人体,并将它们抽象为几何学。他们从圆、椭圆、三角形和矩形中得到和谐的比例已建造神和宇宙,并在他们自己及其自然、地球何宇宙之发展这种和谐关系,它们的主要成果包括发现各重几何型态、如黄金分割、对数螺旋形以及生命循环的基本曲线。
各国的有机建筑
编辑美国
到了美国,有机建筑才开始走向成熟。总归来说,外在表现传达内在的意图,事刘易斯‧沙利文对他著名的格言,形式追随功能的一种描述,这也是有机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理念。受到芝加哥 H.H 理察森的马歇尔抵押公司宏伟的罗马风格的影响,它发展出在芝加哥礼堂中首次使用的巨大圆拱体系,以及独特的羽毛状和植物纹样的新艺术装饰风格,起初,它在一栋功能单一的钢结构办公楼的细部装饰上十分保守,后来他的作品逐渐成熟,继而能够将功能与装饰有机融为一体。
有机建筑的遗产,对许多人来说,弗兰克·劳埃德·莱特是有机建筑之父。他不仅是一谓罕见的天才建筑师,而且也是一位魅力超凡的演说家、作家、教育家,并且鼓舞并带动许多年轻一代的设计师一同位设计理念加以创新。这种具有未来倾向的有机建筑将大量复染的元素融为一体。例如:俄克拉马荷州的巴维格住宅是一组连续的对数螺旋形开放空间平台,平台已索悬与中心立柱相联系。这些空间看起来像要公然反抗地心引力,彼此迭合,漂浮在室内水池上方,然而它们通过巨大的岩石砌体根植于大地上。
日耳曼
有机建筑传统的另一独立永络在日耳曼文化传统中奠定了根基。其中另一个重要的影响日耳曼来自雨果·哈林。尽管他设计过一些重要的建筑,如 1924 年建在吕贝克 (Lubeck) 附近的迦高 (Garkau) 农场规划 , 发现一些类似的表现性做法 : 斜屋顶造型与巨大的构成元素和磨圆的角落成对比。几年前韩林已在柏林跟比他年轻四岁的密斯·凡·德·罗 (Mies van der Rohe) 共同执业,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他们参加1921年著名的斐特烈街 (Friedrichstrasse) 办公大楼竞图作品, 他们将类似有机手法用在造型创作。他表达一种信念,即每一个场所,每一项任务都暗示了一种型态,他认为功能来自自然与生活而表达方式则来自人类的才智,同样功能的形式贯穿于整个世界和历史过程。
德国
在德国的有机建筑最主要的代表之为汉斯·夏隆 (Hans Scharoun) 一生设计过大量作品,包括为私人住宅、公寓大楼、学校到战后柏林及其它城市的大规模重建项目。他不仅成功的诠释了哈林的有机功能主义观念 (Orgnic functionalism) ,还将其应用于实践。进一步的通过对用地、功能需求以及更深远的社会意义所做的细致研究,他展出全新的空间体验与形式。在他最著名的柏林音乐厅中,全新的舞台设计将表演者置于大厅中心,四周是自由伸展的不对称的观众席,夏隆对于战后德国有相当大的影响,并且它的精神持续不断的延伸到世界各地。
设计宣言
编辑应当从自然得到灵感,它可持续、健康、环保和具有多样性。
像有机体那样,从种子内部发育直到开花结果。存在于现实连续和不断创新之中。跟随各种自然的力量并且附有灵活性和适应性。满足社会、身体和精神上的需要。强调此时此地和独一无二。要像年轻人那样有朝气、欢乐和惊喜。要表达音乐的韵律和舞蹈的力量。
未来
编辑对于有机建筑在未来设计的领域上,无论是什么样的设计方法,都必须将永续生态的概念应用于每一个设计中,让整个环境是个“活生生”的有机建筑,应用其当地文化特色的建材与大自然所赋予的能源,使其整个环境是在不破坏的状态下而生。除了考虑基本的环境因子与适应性,也要考虑建筑的整体造型设计,也必须包含基本概算、空间需求、气候环境、场地特征等等。在做任何设计之前,必须先对当地环境与基地做充分的了解,并实际深入观察而且针对这些条件进行分析,进而设计规划每一个空间。进一步建筑这个有机体的功能走向成熟,对建筑空间不同机能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也日渐显得重要。然而,基地场地中也必须考虑的各种自然因素,例如:太阳、风、水、气候、日照角等对建筑进行自外向内的分析,许多在地设计都要考虑到自身环境的影响,当整个有机体的结构确定之后,并将整体的美学造型融入于建筑设计之中,使有机建筑内外部都能达到自然共生与美感合谐的建筑作品,这就是一种有机的设计过程。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416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