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县,古称丰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金华市辖县。浦江县地处浙江省中部,金华市北部,境域总面积920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浦江县下辖7个镇、5个乡、3个街道,常住人口46.3万人,有苗族、布依族、壮族等41个少数民族成分,县政府驻浦江县浦阳街道人民东路40号。
名称由来
编辑浦江县因境内浦阳江而得名。浦阳江得名于东汉《越绝书》中载的“浦阳者,勾践军败失众懑于此。”浦江有1800多年历史,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建县时称丰安。
历史沿革
编辑先秦至南北朝
浦江县境域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为越地,后属楚。秦、西汉时为乌伤、太末、诸暨县地,隶属会稽郡。
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孙策据有江东,分太末、诸暨部分境地立丰安县,为浦江建县之始。时属扬州刺史部会稽郡,历三国、两晋及南朝,丰安曾改属东阳郡、金华郡。
隋唐至明清
隋开皇九年(589年),并省江南州县,废丰安县,其地并入吴宁(今金华),立为戍镇,属吴州总管府东阳郡。
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析义乌、兰溪、富阳地置浦阳县,以境内浦阳江得名,属江南东道东阳郡,县治在今浦阳镇所在地。五代时属吴越国之婺州,吴越王钱镠因与吴王杨隆演之父杨行密相仇,上书梁太祖凡郡县名称与杨字同音者都予奏改,遂于后梁开平四年(吴越天宝三年,910年)改浦阳县为浦江县,沿用至今。
宋时浦江为上县,辖7个乡,属婺州东阳郡;淳化元年(990年),属两浙路。
元时属江浙行省浙东宣慰司婺州路;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属浙东海右道。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张士诚部将李伯升率20万众攻诸暨,驻严州的吴将李文忠急遣军进屯浦江、诸暨边境的五指山下,筑新城拒守。张士诚军越浦江,围新城,李文忠驰抵龙潭口,大败之。
明时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浙东道金华府。清时属浙江行省金衙严分守道金华府。康熙十三年(1674年)七初一、八月初九和九月初九,“三藩"之一的耿精忠的兵将3次占领浦江,此后又两次入域劫掠,十二月十八日耿精忠部队被清军歼灭于步虚岭。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初,属浙江省金华道,后直属浙江省。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所部从皖浙边境入浙,向浙赣铁路线挺进。5月6日凌晨,二野三兵团十二军三十五师渡过富春江向兰溪进军,拉开了金华全区解放的序幕。至5月8日兰溪、金华、义乌相继解放,国民党浦江县政府和县自卫总队宣布改变所辖部队番号,翌日夜在学塘角集合弃城南逃。11日下午3时,金萧支队支队长蒋明达和政治处副主任唐镕率第二大队从桐庐赶到浦江,开进浦江县城,浦江宣告解放。浦江解放后隶属浙江省金华专区(初称第八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60年1月7日,撤销浦江县建制,除梅江人民公社(相当于区)行政区域划归兰溪县外,其余行政区域并入义乌县。1966年12月22日,恢复浦江县,并入义乌县的原行政区域复归浦江,县城在浦阳镇,属金华地区。1985年5月,撤销金华地区,金华市升为地级市。浦江县属金华市。
地理环境
编辑位置境域
浦江县地处浙江省中部,金华市北部。位于东经119°41'51"~120°06'24",北纬29°21'14”~29°41'03"。东与绍兴市诸暨市相连,东南与义乌市接壤,西南与兰溪市毗邻,西、西北、北与杭州市建德市、桐庐县交界,东北仍与绍兴市诸暨市相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9.5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6.6千米,总面积920平方千米。
气候
浦江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多雨,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多年平均气温16.8℃,1月平均气温4.6℃,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1.1℃;7月平均气温28.6℃,极端最高气温41.4℃。最低月均气温0.0℃,最高月均气温31.4℃。平均气温年较差24.0℃。0℃以上持续期356天(一般为1月9日~12月30日)。多年平均降水量1470.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55.5天,最多达183天,最少为131天。极端年最大雨量2140.2毫米,极端年最少雨量984.9米。降雨集中在每年3~9月,6月最多。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762.1小时,年总辐射108.8千卡/平方厘米。生长期年平均333.4天,无霜期年平均248天,最长达272天,最短为219天。年均风速1.6米每秒,月平均风速1.4米每秒—1.7米每秒,3月和8月最大。风向除7月多偏西风外,其余各月均以东南偏东风和东风为主。
地质
浦江县境内大地构造属于浙西构造体系,处在华夏古陆南岭淮地槽杭州湾复向斜的西北翼。在漫长地质年代中,经受多次构造运动,地层发育较齐全,境内除未发现志留、泥盆、石炭、二迭纪等上古生代地层外,自元古界至第四纪地层均有出露。成陆时间较早,古老地层多分布于东北的嵩溪、金光坞、红火烧一带,岩性以寒武系的石灰岩、石煤、磷灰岩、震旦纪和元古界的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等组成。由于燕山运动强烈褶皱,全县有大量中生代火成岩分布。白垩纪的断裂升降运动,形成了浦江断陷盆地,盆地内堆积了断块山前相方岩组紫红色砂岩,上有第四纪覆盖,溪流两岸堆积了近代冲洪积地层。
地形地貌
浦江县地处金衢盆地北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分为低山丘陵和盆地两种类型,其中低山丘陵占总面积的81.66%,河谷盆地仅占18.34%,属于浙西丘陵山区。境域桐庐边境的朝天门山,海拔高1050米,而白马镇合济桥海拔仅28.8米,相对高差1021.2米。
浦江县主要山脉分为三支。北支为龙门山脉,山高岭陡,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众多,最高山峰为朝天门山。中支山脉由芙莱山、八角尖、鸡冠岩组成,也称北山,横贯于浦江县中部,是浦阳江流域与壶源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山区与盆地两个地貌区的天然界线,主峰八角尖位于杭坪、礼张、虞宅交界处,海拔806.3米。南支山脉由雷山尖、草大坪、百药尖、朱云尖组成,也称南山,坐落于浦江、兰溪、义乌交界地带。
水文水利
浦江县境内河道属钱塘江流域,流域面积918平方千米,河流总长度1018.1千米,河网密度1.1千米/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级河浦阳江、壶源江2条,总长98.4千米;二级河有白马溪、蜈蚣溪、朱宅溪、中余溪等47条,总长379.5千米;三级河和四级河528条,总长540.2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浦阳江,长49.6千米,流域面积516.1平方千米,从西南流往东北,流经花桥乡、前吴乡、浦阳街道等地,经诸暨到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汇入钱塘江,其支流主要有岭脚溪、东溪、石马溪、巧溪等34条。此外,金狮湖是浦江中心城区唯一的天然湖泊,素有浦江“小西湖”之称,水域面积达368亩。
截至2021年12月,浦江县有63座水库、326座山塘、19座小水电站。包括仙华水库、通济桥水库、金坑岭水库等中型水库,其中的金坑岭水库位于县西北部壶源江上游至东部金坑溪中游,兴建于20世纪50年代。水库大坝高49米,坝顶长300米,宽6米。正常水位170.32米,总库容量2150立方米。金坑岭水库灌溉渠由东、西两条干渠组成,灌溉下游7.09万亩农田。水库是以灌溉、供水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也是20世纪70年代末浦江“西水东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坑岭水库
金坑岭一级水电是金坑岭水库配套水电站,为坝后式。水电站于1986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1520kW,并置一台320kW生态机组,实行长年不间断发电。其已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自动化管理,并达到了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标准。
土壤
浦江县土壤分为红壤、黄壤、岩性土、潮土和水稻土等5大土类11个亚类31个土属54个土种。红壤为浦江县地带性土壤,广泛分布于山地、丘陵和缓坡岗地。黄壤为垂直地带性土壤,分布于海拔600米以上土地。岩性土依存于含石灰性的母岩而存在,分布于中余佛堂店、白马嵩溪以及郑家坞、朱桥一带红紫砂岩地区。潮土零星分布于大小溪流冲击滩地。水稻土分布于水热条件较优的浦江盆地和山间谷地。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浦江县有耕地8604.32公顷。其中水田6980.73公顷,占81.13%;园地7958.39公顷。其中果园4769.97公顷,占59.94%;茶园1386.25公顷,占17.42%;林地61902.76公顷;草地489.20公顷;湿地全部为内陆滩涂,有12.91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172.38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950.70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869.49公顷。
森林资源
浦江县有森林面积928541.40亩,其中乔木林地802800.60亩,竹林地61873.05亩,灌木林地55080.30亩,森林覆盖率71.12%,林木绿化率71.41%;全县活立木总蓄积3932741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3902456立方米,占99.23%。其中松林面积45万亩,以马尾松为主的纯松林面积21.8万亩。境域内北支山脉是浦江县主要的林业基地。
矿产资源
浦江县矿产资源较为贫乏,已发现矿产21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7种;非金属矿产11种。主要有石灰岩矿、煤及石煤矿、萤石矿、铜矿、磷矿等。其中,铜矿资源量有1175吨,煤炭108.9千吨,磷矿矿石2717.96千吨。具一定储量规模的甲类矿床较少,一般为矿点和矿化点。
水资源
浦江县域内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工程型”“资源型”缺水兼而有之。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7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1597立方米,是金华市平均水平的93%、浙江省平均水平的90%、中国平均水平的70%。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4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