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巴锡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渥巴锡(1743年~1775年),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第七代首领阿玉奇汗曾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东归民族英雄”。1771年,为摆脱沙皇俄国的欺辱和压迫,渥巴锡毅然率领本部17万人东归,回到祖先的家园,受到清朝的欢迎。乾隆皇帝册封他为乌讷恩素诛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卓里克图汗。 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1月21日敦罗布喇什逝世,承袭汗位,成为土尔扈特汗国汗王。 1762年...

渥巴锡(1743年~1775年),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第七代首领阿玉奇汗曾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东归民族英雄”。1771年,为摆脱沙皇俄国的欺辱和压迫,渥巴锡毅然率领本部17万人东归,回到祖先的家园,受到清朝的欢迎。乾隆皇帝册封他为乌讷恩素诛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卓里克图汗。

人物生平

编辑

早年生涯

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1月21日敦罗布喇什逝世,承袭汗位,成为土尔扈特汗国汗王。

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8月12日俄国正式承认为土尔扈特蒙古汗。

1765年(乾隆三十年)后俄国政府“屡征土尔扈特兵与邻国战”,使全部落“苦于征役”,“人人忧惧”,忧心如焚。

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春正式发动武装起义,分三路向祖邦中国进发。5月26日所率领的土尔扈特部起义军经历八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之后,与前来迎接他们的清军相遇。9月初8傍晚,在木兰围场伊绵峪觐见了乾隆。

人物逝世

1775年1月9日(乾隆三十九年)因病逝世,终年33岁。长子策凌那木扎勒袭位。

主要成就

编辑

率部东归

至迟在1767年初已开始酝酿东返的大胆计划。正如渥巴锡自述:“自古以来,土尔扈特人没有像今天这样负担过如此沉重的捐税,所有的人为此感到动荡不安,这就是为什么不愿再受俄国的统治,而希望看到自己的遵守共同法规的同胞和自己原来的故乡”。

1770年已就绪。这一年秋天,从高加索前线回来后,随即与亲信王公越过伏尔加河左岸,在维特梁卡(阿斯特拉罕省叶诺塔耶夫斯克以北处)召开了一次绝密会议,为了不再把计划泄漏出去,参加会议的除渥巴锡和策伯克多尔济外,仅有舍楞、巴木巴尔(渥巴锡族弟)、达什敦杜克和大喇嘛罗卜藏丹增等4人,“没有通知其他任何一个贵族”。会上经过庄严宣誓,“通过明确决议,离开俄国”,返归祖国,并“决定在1771年开始行动”。以渥巴锡为首的参加这次秘密会议的6名上层贵族,形成了实际的领导核心,在以后领导起义与东返祖邦的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

渥巴锡率部东归

1771年7月8日策伯克多尔济率领的前锋部队在伊犁河流域的察林河畔与前来相迎的清军相遇。6月初5(阴历)清军总管伊昌阿、硕通在伊犁河畔会见了刚抵达的渥巴锡和舍楞,以及土尔扈特部的主力和大队家属。

安置部民

返归祖邦后的渥巴锡仍面临重重困难和众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土尔扈特蒙古部众经过长途跋涉、残酷斗争,损失惨重,处境艰难。来自察林河畔清军的现场记述:“其投来者内,皆为老弱孤独,妇女幼儿甚众,摇晃行走而来。至其游牧处观之,则饥馑疲惫者甚多。……看来已是甚为窘迫”。而“策伯克多尔济所率近百人,驼混骑,驼上亦有双人骑者,马驼膘疲,多露疲惫不堪之貌”。其次,如何消除清政府的疑虑,是渥巴锡面临的又一难题。还面临来自土尔扈特蒙古领导集团内部矛盾的干扰,其表现则是策伯克多尔济的争权和舍楞的离心。为争夺土尔扈特蒙古的汗权。

在与清军相遇第一天就派舍楞通知伊昌阿等,表示可以随时动身前往伊犁会见舒赫德,次日即初六起程奔赴伊犁,十三日抵达伊犁会见舒赫德。渥巴锡等一行于六月二十五日在舒赫德陪同下离开伊犁,取道乌鲁木齐、巴里坤,经兰州、凉州、大同、宣化、过怀安,进张家口直奔承德。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九月上旬一行在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陪同下,如期抵达木兰围场的伊绵峪。

九月初八傍晚在木兰围场伊绵峪觐见了乾隆,乾隆在行帷中亲自“以蒙古语垂询渥巴锡”。据乾隆自撰的诗文和清政府档案记载,他们除了向乾隆进献“七宝刀”、“银鞘刀”外,还有弓箭、腰刀、手枪,钟表等物多件,表明他们投归清朝的诚意。渥巴锡等在承德的活动,到了九月三十日,已近尾声,遂先后启程离开承德。

由于东返征程损失过重,元气大伤,安居之初,仍困难迭生,特别是所属部众。据返归之初清政府的实地调查,渥巴锡所属部众有8251户35909人,加上附牧于渥巴锡的其他旧土尔扈特部众,人数不下4万余众。占了东返部众的大多数,他们暂居于斋尔地区,仍遇到极大的困难。

为摆脱困境,多次力求移地放牧,终于获准,几经协商,选定了气候适宜、水草丰美的珠裕都斯草原作为新的游牧地,并派人会同清廷官员一起踏勘,认为该处“冬夏牧场,可耕之地,足够种植放牧”。

乾隆三十八年七、八月之交,率领部众分六队在“厄鲁特兰翎伊斯麻里及熟悉道路之回子噶杂那奇伯克买麻特克里木”响导下,向裕勒都斯草原移牧,至此,土尔扈特牧地基本确定,一直沿结至今。

家族成员

编辑

关系

人物

备注

(曾祖父)

阿玉奇汗

-

(祖父)

沙克都尔扎布

-

(父亲)

敦罗布喇什

-

(长子)

策凌那木扎勒

-

人物评价

编辑

乾隆帝

土尔扈特部,昔汗阿玉奇,

终焉怀故土,遂尔弃殊伦。

弗受将为盗,俾安皆我民,

从今蒙古类,无一不王臣。

德尼赛:“从有最早的历史记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上个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鞑靼民族跨越亚洲草原向东迁逃那样轰动于世,那样令人激动的了。”

后世纪念

编辑

纪念碑

土尔扈特部归顺记石碑:乾隆三十六年(1771)六月,乾隆皇帝为了纪念土尔扈特部归来,特命在仿西藏布达拉宫而建的普陀宗乘庙前,竖立《御制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石碑,并以此歌颂清廷的政绩。

渥巴锡像

土尔扈特蒙古与渥巴锡民族英雄纪念碑:位于和静镇街心公园。

艺术形象

编辑

影视形象

年份

电视剧

饰演者

2003

《渥巴锡汗》

鄂布斯·勇林

2005

《东归英雄传》

马景涛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蒙古族历史人物肖像集. 2017.06 : 163. (2)

[2]蒙古族. 2012.01 : 177. (2)

[3]渥巴锡 简历 - 名人简历.名人简历. [2022-02-17].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5162/

Like (9)
词条目录
  1. 人物生平
  2. 早年生涯
  3. 人物逝世
  4. 主要成就
  5. 率部东归
  6. 安置部民
  7. 家族成员
  8. 人物评价
  9. 后世纪念
  10. 纪念碑
  11. 艺术形象
  12. 影视形象
  13.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