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称
- 2 历史
- ▪ 史前历史
- ▪ 早期国家(4世纪-9世纪)
- ▪ 波兰王国(9世纪-16世纪)
- ▪ 皮雅斯特王朝(9世纪-11世纪)
- ▪ 封建割据(11世纪-13世纪)
- ▪ 重新统一(14世纪)
- ▪ 雅盖隆王朝(14世纪-16世纪)
- ▪ 波兰-立陶宛联邦(16世纪-18世纪)
- ▪ 三次瓜分波兰
- ▪ 起义时代(19世纪-20世纪初)
- ▪ 第二共和国(1918年-1939年)
- ▪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4年)
- ▪ 人民共和国(1944年-1989年)
- ▪ 第三共和国(1989年至今)
- 3 地理
- ▪ 位置境域
- ▪ 气候
- ▪ 地质
波兰共和国(波兰语:Rzeczpospolita Polska;英语:The Republic of Poland),是位于欧洲中部的议会民主制国家,共有16个省级行政区,首都为华沙(Warsaw),波兰官方语言为波兰语。波兰国土总面积312705平方千米,领海面积为8783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1月,波兰总人口为3774.9万人。
名称
编辑“波兰”(波兰语:Polska;英语:Poland)这个名字的起源来自公元1世纪德国东部、波西米亚、斯洛伐克地区当地斯拉夫民族的自称Polania,意为田野居民。而polska起源于pole,代表平原或者空地的意思。英语中的Poland一词由德语中对波兰的称呼Polen与表示民族或国家的后缀-land组合而来,在16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
波兰还有一个古称为Lechia,该古称在许多语言中仍在使用,比如匈牙利语、立陶宛语和波斯语等。关于Lechia的来源,说法有两个,一种说法是来自于莱希特人的传奇统治者Lech的名字,另一种说法是来自居住在波兰东南部边缘的西斯拉夫部落伦迪亚人(West Slavic)所居住的部落名,他们的部落名起源自古波兰语单词lęda(意为平原)。在中世纪时期,Polania与Lechia都可以指代波兰。
历史
编辑史前历史
大约在50万年前,第一批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和直立人已经在今天的波兰境内定居。据考证,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今日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谷东北部便有尼安德特人居住。在公元前2万年到公元前8000千年,则是克罗马努人在此活动。在青铜时代,如今的波兰境内形成了两支新文化,分别是东部的齐奇涅茨文化和西部的前乌日茨文化。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400年间,乌日茨(Łużyce)文化便是古斯拉夫文明的代表。在公元前的最后几个世纪里,古斯拉夫人分为东西两支:居住在第聂伯河中游的属东斯拉夫人,居住在奥得河、维斯瓦河和易北河流域的属西斯拉夫人,其中的西方斯拉夫人便是波兰人的祖先。在公元前后的几个世纪里,西方斯拉夫人的社会组织由氏族公社向农村公社过渡。由于战争的需要,个别地区出现了更大的社会组织,即部落。
早期国家(4世纪-9世纪)
公元4~7世纪,为躲避东方匈奴人的入侵,许多西方斯拉夫人部落向西迁移,占据了易北河、捷克、斯洛伐克、巴尔干半岛等地。小部落大多统合为大部落(部落联盟)。公元6~9世纪,波兰境内的农村公社开始瓦解,地方领主开始修建木制堡垒和要塞,西斯拉夫进入了封建社会。公元9世纪中叶,一个巴伐利亚地理学家记载了西斯拉夫部族和部落联盟在今天的波兰地区形成的一批早期“国家”,其中主要有:奥得河上游的格温希策(Gołęszyce)和奥波莱(Opolanie)、奥得河中游的切博维亚(Trzebowianie)和齐多沙(Dziadoszanie)、维斯瓦河上游的维斯瓦(Wiślanie)、维斯瓦河中游的马佐夫舍(Mazowszanie)、瓦尔塔河流域的波兰(Polanie)、波莫瑞地区的沃林(Wolinianie)和佩日策(Pyrzyczanie)等,其中波兰是最强大的。
波兰王国(9世纪-16世纪)
皮雅斯特王朝(9世纪-11世纪)
大约公元9世纪,波兰地区的皮雅斯特王朝(Piast Poland)建立,并在9世纪下半叶到10世纪初向周围快速扩展,陆续兼并了其他斯拉夫部落,最终占据了与今天波兰面积相近的领土。10世纪中叶,皮雅斯特王朝出现于西班牙旅行家的记载中,这是波兰国家首次出现在有价值的文献记载中。965年,皮雅斯特王朝为避免被新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入侵,梅什科一世(Mieszko I)和波西米亚的公主杜布拉娃(Doubravka)联姻,并在次年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波兰从此成为基督教国家,并与神圣罗马帝国结成合作关系。同时大量德意志地区的神职人员涌入波兰境内。大约在公元990年左右,梅什科一世将自己一手建立的国家交给了罗马教廷管辖。992年,梅什科一世去世,其子波列斯瓦夫(Bolesław)战胜竞争者成为继任者,即波列斯瓦夫一世(Bolesław I)。
波列斯瓦夫一世登基之处继续延续其父亲与神圣罗马帝国合作关系。1002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三世(Otto III)去世,波列斯瓦夫一世与奥托三世的继任者亨利二世(Henry II)关系开始恶劣起来,并发生了几次战争。1025年,在波兰统一其他部落联盟后,波列斯瓦夫一世得到教皇的许可,加冕为波兰国王(第一位波兰国王),此时波兰为封建王国,首都仍为格涅兹诺。
1025年,波列斯瓦夫一世去世,其子梅什科(Mieszko)即位,为梅什科二世(Mieszko II)。梅什科二世延续其父亲继续扩张的政策,引起了周边国家的抵抗。梅什科二世的兄弟贝兹普林(Bezprym)、奥托(Otto)利用波兰与周边国家的矛盾,引入德意志和基辅罗斯军队入侵波兰。梅什科二世战败,逃亡它国。
封建割据(11世纪-13世纪)
1034年,梅什科二世逝世,其子卡齐米日一世于1037年返回波兰并试图继承王位,却被分裂势力逐出波兰,自此波兰中央政权消失,国家分裂;1039年卡齐米日(Casimir)回到波兰,并迁都克拉科夫,经过多年对外战争,到了1050年,波兰基本上重新一统。1058年,卡齐米日一世逝世。波列斯瓦夫二世(Bolesław II Śmiały,1058~1079年在位)继任。在任期间他未能平定贵族的叛乱,被逐出了波兰。他的弟弟、大贵族拥戴的瓦迪斯瓦夫一世(Władysław I Herman,1079~1102年在位)继位。在瓦迪斯瓦夫一世统治期间,波兰权贵们提出了削弱中央政权和要求各个区域独立的正式纲领,1098年,波兰分裂为三部分,分别属于瓦迪斯瓦夫一世和他的两个儿子。
1102年,瓦迪斯瓦夫一世逝世,其次子波列斯瓦夫三世击败了兄长,成为波兰大公。在任期间他为了防止波兰分裂,确立了长子继承制。但此时波兰王室已经衰弱,封建割据是大势所趋。在其死后波兰被分为四个公国,并在1157年的神圣罗马帝国入侵中被征服,波列斯瓦夫四世宣誓效忠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进入13世纪,波列斯瓦夫三世所立下的长子继承原则被彻底破坏,由于皮雅斯特家族各支系的分裂,波兰又分成更小的诸多公国,共有100多名领主管理着这个国家。地方分权制取代了早期的封建君主制。伴随着皮雅斯特王室的衰落,其领土先后受到来自西面的条顿骑士团和东面的蒙古军队的入侵。
重新统一(14世纪)
1320年,瓦迪斯瓦夫一世(Władysław I Łokietek,1320~1333年在位)在克拉科夫被加冕为波兰国王,重建了“波兰王国”。为解决外部威胁,瓦迪斯瓦夫一世通过联姻建立了波兰-匈牙利与波兰-立陶宛的同盟。经过数年征战,除了西里西亚、波莫瑞等地区之外,瓦迪斯瓦夫一世收复了波兰大部分领土。
1333年,瓦迪斯瓦夫一世之子卡齐米日三世(Kazimierz III Wielki,1333~1370年在位)成为波兰国王。卡齐米日三世致力于波兰的统一事业,但最终未实现波兰的完全统一。1348年,黑死病席卷欧洲,并由此引发了中世纪规模最大的排犹浪潮。这些遭到排挤的犹太人大部分向东方迁移,并在波兰定居生活。1364年卡齐米日三世建立了克拉科夫大学。这是中欧第二座高等学府,要早于维也纳和海德堡的大学。1370年,卡齐米日三世病逝。因为无男嗣继位,皮雅斯特家族的王统中断。国王路易一世(Louis I,1370~1382年在位)被加冕为波兰国王。1374年,在波兰贵族的压力下,路易一世在科希策颁布法令,规定世代相传的波兰国家领土完整不可分割,并规定即使国王本人也没有交易领土的能力,这在历史上被称为《科希策法案》。
雅盖隆王朝(14世纪-16世纪)
1382年路易一世去世后,贵族们拥立其10岁的女儿雅德维加(Jadwiga)为国王,并提出让她与立陶宛大公雅盖隆联姻,约盖拉则出于遏制条顿骑士团的威胁接受了这一请求。1386年约盖拉抵达克拉科夫受洗成为基督徒,并获得瓦迪斯瓦夫的教名,于2月18日与海德维希结婚,并在3月4日加冕为波兰国王。波兰与立陶宛进入联合统治长达150年,并进入雅盖隆王朝。
1409年,萨莫吉希亚(Samogitian)爆发了反抗条顿骑士团的起义,史称“萨莫吉希亚起义”。波兰-立陶宛联盟支持这场起义,进而与条顿骑士团爆发战争。1410年,波兰-立陶宛联军在格伦瓦德(Grunwald)与条顿骑士团交战,取得了胜利,1422年9月,双方在梅乌诺(Jezioro Mełno)湖畔签订《梅乌诺和约》(Pokój melneński),彻底解决了萨莫吉希亚地区的归属问题,并划定了普鲁士与立陶宛的边界。
1454年2月,普鲁士爆发了反对条顿骑士团的起义。同年3月,卡齐米日四世(Kazimierz IV)宣布将普鲁士并入波兰,并向条顿骑士团宣战,史称“十三年战争”。1457年,卡齐米日四世的内弟,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国王拉斯洛五世(Ladislaus V )病故,无男嗣,其王位分别被两国的摄政者篡取。卡齐米日四世利用亲戚关系,积极安排其子夺取波希米亚和匈牙利的王位。1466年,条顿骑士团无法再与波兰抗衡,此时的波兰已基本实现了重新统一,仅西波莫瑞和西里西亚地区还在波兰王国的版图之外。
1471年,卡齐米日四世的长子瓦迪斯瓦夫二世(Władysław II ,1471~1516年在位)被加冕为波希米亚国王,1490年又接任匈牙利和克罗地亚国王。1492年,卡齐米日四世逝世,其三子扬一世(Jan I 1492~1501年在位)继任波兰国王,其四子亚历山大一世(Aleksander I ,1492~1506年在位)继任立陶宛大公。扬一世逝世后,亚历山大一世继任波兰国王(1501~1506年在位)并兼任立陶宛大公。
波兰-立陶宛联邦(16世纪-18世纪)
1501年亚历山大一世上位时,波兰贵族迫使国王颁布米耶尔尼克条令,规定波兰国王由波兰和立陶宛两国高级官员选举产生,并且国王必须服从参议院的决定。1505年,波兰贵族在腊多姆(Radom)组织议会通过一部新宪法,确认了由两院组成的议会制度,国王未经过两院一致同意不得颁布新法律,波兰由王国时期进入贵族共和国时期。
1506年,西吉斯蒙德一世(Zygmunt I ,1506~1548年在位)继承兄长亚历山大一世的王位。西吉斯蒙德一世在位42年,几乎占了雅盖隆王朝四分之一的时间。1526-1528年间,他颁布了一系列改革货币、增加财政收入的政策,建立了以兹罗提(Złoty,意为“黄金”)为本位的货币制度。1548年,西吉斯蒙德一世逝世,他的儿子西吉斯蒙德二世(Zygmunt II August,1548~1572年在位)继位。
1569年,波兰与立陶宛在卢布林签订了“卢布林联盟条约”。根据该条约,波兰和立陶宛合并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波兰-立陶宛联邦(史称“波兰贵族共和国”或“波兰第一共和国”)。波兰贵族共和国实际上是一个包括今天的波兰、立陶宛、乌克兰、白俄罗斯和部分俄罗斯等在内的多民族国家,领土面积达到55万平方千米。波兰成为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幅员辽阔的大国。齐格蒙特二世死于1572年7月,由于他无子,贵族开始选择在波兰缺乏影响力的外国人当国王,催生了贵族寡头政治。
整个17世纪是波兰贵族共和国由盛转衰的时期。1648年5月,乌克兰贵族博格丹·赫梅尔尼茨基(Bohdan Zenobi Chmielnicki)联合克里米亚汗国(Chanat Krymski,又称“克里木汗国”)和当地农民,发动了波兰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哥萨克暴动”。1651年波兰境内又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1652年,波兰议会议员获得了“自由否决权”(Liberum veto)。贵族通过行使自由否决权与国王对抗,致使议会长期处于半瘫痪状态。中央政府无所作为,国家逐渐丧失了防御能力。1654年,俄国介入波兰境内的哥萨克暴动,引发了“俄波战争”(1654~1667年),使波兰丧失了第聂伯河东岸的大片土地,让俄国在波俄对立中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1655年,瑞典利用波兰内外交困的局面,大举入侵,有历史学家称其为“第二次北方战争”(1655~1660年)。1660年5月,波兰与瑞典签订《奥利瓦和约》(Pokój oliwski),使波兰失去了立沃尼亚的大部分地区和对普鲁士的宗主权。至1667年,波兰境内有数百座城镇被战争摧毁,总人口减少了约1/4。这段惨痛的岁月被后人称为“大洪水时代”。
1700年,萨克森、丹麦和俄国对抗瑞典的“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史称“第三次北方战争”)爆发。在“大北方战争”中,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Charles XII)率军侵入波兰,废黜奥古斯特二世,扶持斯坦尼斯瓦夫一世(Stanisław I Leszczyński,1704~1709年在位)为波兰国王。1709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Peter I)率军在波尔塔瓦(Połtawa)彻底打败瑞典军队。“波尔塔瓦战役”成为欧洲历史的转折点。1709年,奥古斯特二世在俄国的帮助下夺回王位,并于1709~1733年在位。尽管如此,波兰已元气大伤,逐渐成为俄国的附庸。1721年,俄国和瑞典在芬兰签订《尼斯塔德条约》(Pokój w Nystad),波兰虽为战胜国,却被拒之门外。
三次瓜分波兰
波兰被三次瓜分的示意图
1733年,奥古斯特二世在华沙病逝。在俄国的支持下,其子奥古斯特三世(August III,1734~1763年在位)被选为波兰国王。而同年,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则在法国的支持下再次被选为国王。一国不容二主,最终斯坦尼斯瓦夫一世被俄国和萨克森联军赶出波兰,奥古斯特三世成为波兰唯一的统治者。尽管在位长达30年,奥古斯特三世并不关心波兰事务,宫廷宦官篡权,行贿受贿、里通外国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外国军队可以在波兰畅通无阻。
1763年10月,奥古斯特三世逝世。1764年9月,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Eкaтеpинa II)把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Stanisław August Poniatowski)扶上华沙的王座。1768年,波兰国内反对势力成立巴尔联盟(Konfederacja barska),举兵对抗国王和俄国,史称“巴尔联盟战争”。联盟军获得了法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支持。1772年,战争以国王军的胜利告终。而俄国、普鲁士和哈布斯堡君主国处于自身外交战略的需求,分别占领了波兰的部分领土,其中普鲁士获得3.6万平方千米土地和56万人口,并掌握了维斯瓦河,控制了波兰通往外界的生命线;哈布斯堡君主国获得8.3万平方千里土地和265万人口;俄国获得9.2万平方千里土地和130万人口。史称“第一次瓜分波兰”,这次瓜分令波兰失去了其1/3的土地和人口。
1788年9月,斯坦尼斯瓦夫二世成功组建波兰联邦议会。该议会开展活动前后约4年,故被称为“四年议会”(Sejm Czteroletni)。1791年5月3日,在国王的支持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四年议会”通过了波兰第一部成文宪法——“五三宪法”,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取代了贵族民主制。“五三宪法”的出台,激怒了叶卡捷琳娜二世,并引发了欧洲封建保守势力的普遍恐惧,他们担心波兰成为法国大革命向东方传播的源头。1792年5月,波兰国内的反对派伙同俄国政府镇压波兰国内的革新运动,俄波战争爆发。7月,俄军在普鲁士军队的帮助下突破布格河防线,波兰国王在外部军事压力下选择停止抵抗,侵略军成功占领波兰全境并组建了傀儡政府,“五三宪法”也被废除,波兰国内的革新运动宣告失败。1793年,俄国与普鲁士联合夺走了波兰30.8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普鲁士夺得5.8万平方千米土地,俄国夺得25万平方千米土地,波兰失去了大波兰和小波兰的大部分地区,史称“第二次瓜分波兰”。
1794年,外国军队对波兰的占领和瓜分引发了波兰国内的经济危机,银行破产、商贸活动混乱,在俄国政府想要进一步裁撤波兰军队时,波兰将领塔德乌什·柯希丘什科在克拉科夫发动了反抗俄国和普鲁士的起义,史称“柯希丘什科起义”,但这场起义最终在俄、普、奥三国的联合镇压下失败。1795年,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签订新的协议,彻底将波兰全境瓜分,斯坦尼斯瓦夫二世被迫退位,波兰从欧洲版图上彻底消失,史称“第三次瓜分波兰”。
起义时代(19世纪-20世纪初)
为了复国,流亡海外的波兰人组成的波兰军团跟随拿破仑·波拿巴南征北战,损失惨重。1807年,拿破仑进军东欧,在当年波兰的领土上建立了一个面积约为10.3万平方千米的小国——华沙公国(Księstwo Warszawskie),由萨克森国王弗里德里克·奥古斯特一世(Fryderyk August I,1807~1815年在位)兼任华沙公爵。但随着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华沙公国随之覆灭。俄国在所获领土上建立了波兰王国(Królestwo Polskie),沙皇亚历山大一世(Alexander I)在华沙被加冕为波兰国王。同年11月,亚历山大一世签署了“波兰王国宪法”,波兰王国成为君主立宪制的自治国家。
1848年,革命风暴席卷欧洲,史称“人民之春”。以波森(Posen)为中心,波兰人在普鲁士占领区再次展开武装斗争,并波及到了奥地利境内的克拉科夫,大波兰起义(Powstanie wielkopolskie)爆发。但随着德意志地区国际自由主义革命热情的退潮,普鲁士军队和奥地利军队最终成功镇压起义。
19世纪50年代后期,波兰王国出现了由青年学生组成的革命小组。1861年秋,波兰形成了两个寻求独立的政治团体,一个是代表农民和工人阶层的主张武装斗争的“红党”(Czerwoni),另一个是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主张使用外交手段获得独立的“白党”(Biali)。“红党”于1862年5月在华沙建立了中央民族委员会。1863年1月22日,中央民族委员会发动起义,史称“一月起义”。除波兰王国外,在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和俄罗斯西部等地也纷纷爆发了起义。2月,沙皇开始派遣增援部队围剿起义军。1864年,起义最终失败,大批起义者被处决,上万人被流放至西伯利亚。同时,波兰王国被并入俄国,地位降为行省,并更名为“维斯瓦边区”(Kraj Nadwiślański),由沙皇任命的总督管理。俄语成了边区的官方语言,政府、法院和学校皆禁止使用波兰语。
1901~1903年的经济衰退和1904年开始的日俄战争,使波兰人民的生活条件急剧恶化。华沙、罗兹等地的工人纷纷举行罢工。从1905年1月起,当时的工人政党开始组织波兰各地工人举行游行示威。同时期波兰农民也加入到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在学校与法院争取使用波兰语的权利。5月1日,华沙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五一总示威”,俄国政府使用武力镇压游行,最终引发总罢工。6月23日,罗兹工人正式发动了武装起义,史称“罗兹六月起义”。工人占领工厂,构筑街垒,与军队和警察进行直接冲突。但起义最终还是被镇压。1905年8月,沙皇政府为了平息革命,宣布国家杜马召开会议,实行民主。10月25日,莫斯科铁路工人罢工发展为全俄总罢工,波兰工人也紧随其后举行了大范围罢工,波兰各地的农民也加入了反抗的行列。提出进行大赦、推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口号,并解除了当地警察和军队的武装。1月10日,沙皇宣布“维斯瓦边区”进入战时状态,大批工人被强杀,“波兰王国”陷入白色恐怖中,为了减少伤亡,工人政党不得不停止罢工。12月1日,沙皇政府宣布取消战时状态。
第二共和国(1918年-1939年)
1918年11月社会革命党人伊格纳齐·达申斯基在卢布林宣布成立临时波兰政府,波兰第二共和国成立。随后毕苏斯基返回华沙,摄政委员会将全部权力交于毕苏斯基。毕苏斯基期望建立一个波兰、立陶宛、乌克兰的联邦国家,恢复往日波兰—立陶宛联邦的荣光。因此他于1920年干涉俄国内战,进攻乌克兰,于5月7日占领了基辅。但随后苏俄红军击败了波兰和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的军队,并攻入波兰,想要将革命向西扩展。不过毕苏斯基最终在8月份的华沙战役中击溃红军,占领了白俄罗斯和波多利亚大片领土。10月16日,苏波双方签署停战协议,在协约国的压力下,毕苏斯基最终放弃自己的联邦构想,保持38.86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其中混居着白俄罗斯人、日耳曼人、犹太人等少数民族。
波兰共和国
新建立的波兰共和国政局混乱,政府因各式小问题而频繁倒台,在刚成立的7年时间内倒台了14届政府,民间对强力政府的呼声强烈。1926年,毕苏斯基发动军事政变,解散了刚刚成立的新政府,自己成为波兰共和国的总统,并大幅增强了总统权力,建立了名为“萨纳奇”(本意健全)的政治制度,运用军队和警察的力量以恐吓、逮捕等方式打压议会中的反对派力量,以保证自己能够把持议会,成为实际上的独裁者。1935年毕苏斯基去世后,权力转移到雷兹·希米格维元帅身上,他进一步修改宪法增强限制议会权力,打压政治反对派从而巩固其独裁统治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4年)
1939年9月1日凌晨,纳粹德国从北(东普鲁士)、西(德国本土)、南(斯洛伐克)三个方向对波兰发动了闪电式的进攻,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帷幕。9月3日,英法向德国宣战,但却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援助。至9月17日,波兰大部分军队已被德国击败,政府已无力阻止大规模抵抗。同日苏联以保护俄罗斯和乌克兰居民为理由,出动约60万红军越过波苏边境,迅速占领了1921年被并入波兰版图的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和维尔纽斯地区,并在11月将其并入苏联内部。10月5日,德国占领布格河以西的波兰领土,苏德双方共同瓜分了波兰,波兰共和国灭亡。
德国占领波兰后,纳粹军队在波兰建立了6个集中营,包括奥斯维辛集中营、马伊达内克集中营等。德国纳粹将神父、地主、律师、教师等精英或枪决或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意图消灭波兰的上层阶级,抹去波兰这一概念。在德国统治的5年里,约有33万波兰人被处决,280万人被作为奴工输出到纳粹统治的其他的地方,并建立2000多座集中营来关押波兰人和欧洲各地被纳粹逮捕的人。自1942年起,纳粹在波兰境内开始实施犹太人灭绝政策,在特雷布林卡、马伊达内克、索比布尔等地,共有270万有犹太血统的波兰公民被杀害。而在苏联占领区,当局施在占领最初几个月将170万居民送往西伯利亚或俄罗斯极北地区劳改,并在1940年秘密将2.2万战俘及其家属在卡廷森林处决,史称卡廷惨案。
人民共和国(1944年-1989年)
1944年7月,在苏联组建的波兰军队配合苏联红军攻入波兰境内。7月22日,全国人民代表会议在海乌姆(Chełm)成立了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Polski Komitet Wyzwolenia Narodowego, PKWN),并发表《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宣言》(亦称“七月宣言”),宣告波兰流亡政府为非法政府,同时废除了“四月宪法”,确定“三月宪法”为波兰唯一有效的宪法,实行共和整体的议会内阁制。1944年8月1日,在国家军的领导下,华沙军民发动起义,试图夺回华沙。“华沙起义”共持续了63天,战斗异常惨烈,共有1.8万名波兰官兵和近20万平民阵亡。由于孤立无援,“华沙起义”最终被德军的反攻扑灭。德军遂对华沙进行了全面清洗,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但很快苏联军队和波兰军队便发动强大攻势,收复华沙。从1944年9月起,波兰实行土地改革,没收了德国政府、德国公民和叛国者的土地和财产,以及面积在50公顷以上的波兰地主的耕地。
1944年12月31日,波兰共和国临时政府成立。波兰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成立后不久,便得到苏联政府的承认。次年4月,收复几乎全部波兰领土,但与二战前相比,波兰领土总面积依然减少了近8万平方千米,人口比战前少1100万,并由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占三分之一的国家变为单一民族国家。
1948年,执政的波兰工人党内部“国内派”和“莫斯科派”围绕战后波兰发展模式的争斗公开化,在苏联的操纵下,“莫斯科派”占了上风,坚持“走波兰道路独立建设社会主义”的哥穆尔卡(Władysław Gomułka)被戴上“右倾民族主义”的帽子而锒铛入狱。从1948年起,波兰开始全面“接受”苏联模式,其多党政治发生变化。波兰工人党和波兰社会党于1948年12月合并成为波兰统一工人党(Polska Zjednoczona Partia Robotnicza, PZPR)。随后,波兰其他政党均遭到改组或解散。至1949年,波兰只剩下统一工人党、统一农民党和民主党三个合法政党。波兰统一工人党已控制了政权,形成了形式上波兰统一工人党领导下的三党联合执政而实际上“一党集权”的局面。
1955年,波兰和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苏联等7个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又称“华沙条约”),结成政治军事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组织”或“华约”)。
1956年10月,哥穆尔卡上台。他主张改变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并实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下放中央权力,扩大地方自主权和企业自主权。但因遭到国内外保守势力的攻击,特别是来自苏联的“警告”,哥穆尔卡的改革于1959年被迫停止。
1959~1970年称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第二个阶段,这12年包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两年(1959~1960)》和第二个五年计划(19611965)、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的十年。第二个阶段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给波兰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工人阶级成为全国人数最多的阶级,劳动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扩大,但是脑力工作者的工资下降了,同体力劳动者的工资趋于相等。这种工资制度使知识分子和大学生中间的不满情绪滋长,进而导致了1968年3月大学生游行示威(被称为“三月事件”)。
1980年九月,在工人们争取到建立工会的自由后,独立自治团结工会成立,当年年底便发展到了900万会员,包括波兰30%的成年人,记者、出版业者、教师、农民纷纷加入,成为波兰国内重要的政治力量。随后团结工会成为波兰国内要求解除党禁、反对苏联干涉他国内政的代表。苏联方面对此时的波兰局势相对不满,但由于此时苏联在外交上的孤立,并未对波兰局势直接干预。1981年12月,波兰政府宣布波兰进入战时状态,广播电视系统被关闭,国家暴力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将团结工会的主要领导层全部抓获,至12月28日,共计有5000名团结工会成员被捕,15万人被拉到警察局进行谈话。
从1982年11月1日起,波兰开始实行全面的政治经济改革。由于改革政策的失误,1988年波兰国内政治和经济形势恶化。为稳定局势和挽救濒临崩溃的经济,雅普泽尔斯基于6月提出举行由各政党和群众组织及教会代表参加的“圆桌会议”,共商对策。12月20日,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十届十中全会,会议就承认波兰团结工会合法地位和实行政治多元化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第三共和国(1989年至今)
1989年1月18日,波兰统一工人党十届十中全会第二阶段会议结束,并通过了两个文件,即《党内改革是革新和改革战略取得成功的条件》和《关于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问题的立场》。2月6日至4月5日,圆桌会议召开并达成协议,同意团结工会重新注册登记。4月,波兰议会通过了团结工会合法化、改行总统制和实行议会民主等决议。同年6月,波兰举行全国大选。此次选举还未实行自由选举,而是实行众议院议席按比例分配和参议院议席自由竞选的原则(故此次选举被称为“半自由选举”)。波兰统一工人党仍掌握政权。8月24日,波兰议会以压倒多数选举团结工会顾问、《团结》周刊主编塔多伊什·马佐维耶茨基(Tadeusz Mazowiecki)为政府总理。9月12日,以马佐维耶斯基为首的联合政府成立(亦称团结工会第一届政府)。这样,40年来东欧国家中首次出现了由非共产党人领导的政府。从此,波兰开始实行社会市场经济,并着手改变其整个社会政治制度。12月29日,波兰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了宪法中关于波兰统一工人党在国家中起领导作用的条款,并将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为波兰共和国。波兰第三共和国成立。
1990年1月27日,波兰统一工人党停止活动,并在原有的基础上组建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至此,执政40多年、曾拥有200多万成员的波兰统一工人党退出了政治历史舞台。7月,波兰通过政党法草案,它为多党制奠定了法律基础。
1997年4月,波兰议会通过新宪法一《波兰共和国宪法》,并于5月25日就新宪法举行全民公决。结果,新宪法以52.71%票赞成、45.89%票反对通过,并于1997年10月正式生效。新宪法规定波兰实行以议会一内阁制为特征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和以社会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制度。新宪法严禁那些纲领中带有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活动实践的政党和组织在波兰进行活动。1999年,波兰加入北约。
2000年10月8日,克瓦希涅夫斯基在总统选举中获胜。2001年9月23日,波兰举行第五届议会选举。民主左派联盟-劳动联盟(Sojusz Lewicy Demokratycznej - Unia Pracy, SLD-UP)获胜。10月19日,以民主左派联盟党主席莱谢克·米莱尔(Leszek Miller)为总理的新一届波兰政府宣布成立。2004年5月,由于深陷腐败丑闻,米莱尔被迫辞去总理职务,由马雷克·贝尔卡(Marek Belka)继任。同月,波兰加入欧盟。2005年9月25日,波兰进行第六届议会选举。法律与公正党(Prawo i Sprawiedliwość, PiS)取胜。10月23日,卡齐米日·马尔钦凯维奇(Kazimierz Marcinkiewicz)被选为新总理。2005年10月,法律与公正党候选人莱赫·卡钦斯基(Lech Kaczyński)击败公民纲领党(Platforma Obywatelska, PO)候选人唐纳德·图斯克(Donald Tusk),当选波兰总统。2006年7月,马尔钦凯维奇辞去总理职务,总统的双胞胎兄弟、法律与公正党领袖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Jarosław Kaczyński)继任。2007年,波兰加入申根区。
2010年4月10日,时任总统莱赫·卡钦斯基在赴俄罗斯参加“卡廷”事件70周年纪念活动时,所乘专机在俄西部城市斯摩棱斯克附近坠毁,包括总统夫妇与波众多高官在内的96人全部遇难。2011年,执政的公民纲领党赢得了议会选举。2014年9月,图斯克辞去总理职务,出任欧洲理事会主席。众议院议长埃娃·科帕奇(Ewa Kopacz)继任波兰总理。2015年,法律与公正党推举的候选人安杰伊·杜达当选总统,并在2020年总统大选中胜选连任。2015年、2019年,以法律与公正党为首的右翼联盟连续两次在波兰议会大选中获胜并独立组阁。2017年12月起至今,马泰乌什·莫拉维茨基(法律与公正党)任总理。
地理
编辑位置境域
波兰地处欧洲中部,介于北纬49°00′—54°50′,东经14°07′—24°09′之间;北临波罗的海,南接捷克、斯洛伐克,东邻白俄罗斯,西接德国,东北和东南部则与俄罗斯、立陶宛以及乌克兰接壤,边界总长3538千米,其中海岸线长528千米。国土总面积32.26万平方千米,领海面积为8783平方千米,居欧洲第九位。波兰首都华沙时区属于东一区(UTC+1),每年3月26日至10月29日实行夏时制(UTC+2)。
波兰地图
气候
波兰地处中纬度地区,亚欧大陆西部,气候介于东欧大陆性气候和西欧海洋性气候之间,全境基本上属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热。
年均气温为6℃~6.8℃。最冷的1月份全国平均气温为-5℃~-1℃,极端低温-40.2℃;最热的7月份全国平均气温为17℃~19℃,极端高温36.9℃。平均年降水量为600毫米,南部丘陵地区和山区降水量最多,为1200~1500毫米;中部平原地区降水量最少,约为450~550毫米。一年之内降水量最多的季节为夏季(5~9月),约占年降水量的40%,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降水量最少的时节为春夏之交,主要出现在中部地区。冰冻期因地区不同而各异,东北部长达65天,山区超过130天。平原地区寒冷期长达90~130天,山区超过200天。
地质
波兰土层大都由厚层的第三、第四系覆盖,其地质结构是由今天的欧洲与非洲以及北欧第四纪冰川相互形成的。西里西亚的炭脉资源便分布在海西造山带北侧前陆盆地中,地质学家认为,这是由造山带坍塌,岩石圈拆沉造成的。凯尔采市(Kielce)和圣十字(Świętokrzyskie)山脉相交,其中的希利霍维奇(Ślichowice)地质保护区受到圣十字山的代表构造——海西构造的影响,呈现出典型的波状石灰岩地貌。在波兰东北部的中生代沉积物下面着包含下古生代至上古生代的岩石。而西南部的苏台德山脉中,下古生代岩石则在瓦里斯喀期被花岗岩侵入,富含矿物。南部地区,在高塔特拉山的东部,下古生界片麻岩被赫尔西纪的花岗岩侵入。其古生代岩石被中生代地层覆盖,主要包括上三叠统和下白垩纪沉积物。波德拉谢低地和下西里西亚地区分布着波兰境内最古老的岩石,它们是下奥陶统和志留纪时期的黑色页岩,含有一些低品质的铀矿。
地形地貌
波兰地形图
总体上看,波兰地势平坦,平原广阔,地势南高北低,北部和中部为平原和坡地,占全国总面积的92%:南部有少部分丘陵和山区,占全国总面积的8%。全国平均海拔为174米,75%的国土在海拔200米以下(低于欧洲平均海拔300米的高度),仅有3%的地区超过海拔500米。北部埃尔布隆格地区为全国最低点,海拔1.8米;西南部喀尔巴阡山的雷西山峰为全国最高点,海拔2499米。波兰仅北部濒临波罗的海,其海岸线并不长,仅有528千米,占边界总长的14.9%。海岸线也较为平滑,沿岸多为平原地带。主要的港口有格但斯克。
全境大致可分为6个地貌区域。北部沿海平原区,海拔约50米,从西向东有什切青平原、维斯瓦河平原、普鲁士平原等,属于从荷兰延伸到波罗的海沿岸平原带的一部分;以冰碛地形为主要特征的波罗的海滨湖区,海拔150~300米,包括波莫瑞和马祖尔斯基地区的低山丘陵。该地区因维斯瓦河贯穿而被分割为西部滨海湖泊区和东部马祖尔湖泊区;中部平原区,海拔50~200米,主要平原为马索维亚一波德利亚西耶平原和大波兰一库亚维亚平原:中南部高原区,海拔200~500米,主要高原为苏台德山麓高原、西里西亚高原、小波兰高波兰原、卢布林高原和罗兹托切高原;北喀尔巴阡盆地区,海拔200米左右,最大的盆地是散多梅希盆地、西里西亚盆地;南部苏台德和西南部喀尔巴阡山区,海拔一般为500~2000米,两条山脉构成了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的天然边界。
水文水利
水文
波兰境内的河流大多为南北流向,最终注入波罗的海,均属于波罗的海流域。主要的河流有维斯瓦河(Wisła)、奥得河(Odra)、瓦尔塔河(Warta)等。波兰同时也是一个多湖国家,享有“千湖之国”的称号。湖泊多分布在北部地区,水域面积达到1公顷以上的湖泊有9300余个,总面积32万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其中最大的湖泊是希尼亚尔德韦湖(Śniardwy),面积达11340公顷;最深的湖泊是汉查湖(Hańcza),水深达108.5米。
维斯瓦河
维斯瓦河为波兰第一大河,发源于西南部喀尔巴阡山脉,流经波兰东部并在此形成一个大型盆地,经过华沙后在格但斯克附近注入波罗的海。全长1022千米,流域面积约为国土总面积的56%。其东部支流布格河在一定程度上定义了波兰与白俄罗斯、乌克兰两国的东部边界。
奥得河
第二大河是奥得河,发源于南部的苏台德山脉,位于捷克境内,流经下西里西亚盆地,最终在什切青注入波罗的海。全长840千米(波兰境内长726千米),流域面积约为国土总面积的34%。奥得河的主要东部支流瓦尔塔河流经了波兰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并和其支流吕西托尼萨河(Lusitian Nisa)构成了波兰与德国的西部边界。
瓦尔塔河
第三大河是瓦尔塔河,是奥得河的支流。发源于克拉科夫-琴斯托霍瓦•汝拉高地,在穿过米罗峡谷后向北流动,在拉多姆斯科又转向西边,最后汇入奥得河,全长795千米,流域面积为5.37万平方千米。
希尼亚尔德韦湖
希尼亚尔德韦湖是波兰境内最大的湖泊,横跨姆拉戈沃县和皮什县,面积达11340公顷。最大长度22.1千米,最宽13.4千米,平均深度5.8米,最大深度23.4米,连通着Jegliński运河与Wyszka河。湖上原有八个岛屿,但现在只剩下两个,即斯泽罗基奥斯特鲁夫岛和卡佐尔岛。
希尼亚尔德韦湖
汉查湖
汉查湖是波兰最深的河流,位于苏伐岛基湖区(东北部的波德拉谢省),平均深度39.1米,最大深度深达108.5米,水面面积2.9平方千米,是一个洼地湖。湖底地形复杂,布满着陡峭的斜坡、沟渠、深坑、丘陵和峡谷。
汉查湖
水利
在波兰,容量超过100万立方米的水库约有140座,可储存6%的地表径流,主要的水库有11座,大部分分布在奥得河流域和维斯瓦河流域。其中最大的水库为索利纳水库(Solina Dam)。而波兰境内主要的运河则有格利维采运河(Kanał Gliwicki)。
索利纳水库建于1960年,位于波兰南部的波德卡尔帕奇省。大坝高81.8米,长644米,是波兰最高的大坝。水库水面面积为22平方千米,最大蓄水量474万立方米。格利维采运河建于1939年,位于上西里西亚地区,其功能是将上西里西亚的工业城镇与奥得河连接起来,长40千米,平均深度约为3.5米。
索利纳水库
土壤
波兰全境共有12种土壤类型,其中沙质土壤(20%的颗粒直径小于0.2毫米)占总面积的约50%,包括占总土地面积34.6%的弱壤沙土和占总土地面积10.2%的深壤沙土和上覆松散沙土,它们同时也是波兰的主要农用土壤类型。其他的主要土壤还包括沼泽卵石壤土,占总面积的4.2%;有机和矿物有机沉积土,占总面积的8.5%;砂质粘土,占总面积的8.5%。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20年,波兰总土地面积31.25万平方千米。农业用地面积为19.20万平方千米,占61.44%,其中耕地面积13.60万平方千米;林地面积9.53万平方千米占30.49%;建设及城市用地面积1.75万平方千米,占5.6%;水面面积0.65万平方千米;其他用地面积0.12万平方千米。
矿产资源
波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硫磺、铜、银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截至2019年底,已探明硬煤储量为643.3亿吨,褐煤232.6 亿吨,硫磺5亿吨,铜银19.5亿吨。铜矿区长60千米,宽20千米,分布于波兰东南部的鲁宾到西北部的拜托姆·奥扎斯基。其它资源还有锌、铅、天然气、盐、琥 珀等。铅锌矿床产于波兰南部上西里西亚煤盆地的北部和东北部边缘地区。波兰天然气储量约为1419.7亿立方米。另外,据波兰地理协会评估,页岩气储量为3460亿立方米至7680亿立方米。
波兰是产煤大国,其硬煤开采量占整个欧盟的97%,拥有丰富的硬煤资源与褐煤资源。波兰硬煤矿床属于石炭纪欧美煤区。其石炭纪煤炭沉积物分布于3个盆地,分别是上西里西亚煤盆地、卢布林煤盆地,以及下西里西亚煤盆地(LSCB)。上西里西亚煤盆地是波兰的主要煤盆地。除博格丹卡 (Bogdanka) 1 个煤矿外,所有还在运营的硬煤煤矿均位于该区域,其波兰部分的总面积约为 5600 平方千米,其中已记录的矿床面积超过3049平方千米,预期硬煤资源约占波兰国内硬煤资源的80.05%。波兰的褐煤主要分布在波兰西部的下西里西亚省、大波兰省和卢布斯卡省等地,其中以贝尔哈图-波莱什切尔丘夫(Bełchatów-pole Szczerców)矿床的产量最为丰富,占全国产量的70%。2022年波兰硬煤总产量为4705.3万吨,褐煤总产量为5767.9万吨。
生物资源
波兰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广阔的原始森林和人造森林,生长着众多的树木,如栎、椴、梣、山毛榉、冷杉、云杉、紫杉、雪松、落叶松等。截至2021年底,波兰森林(绿地)面积为946.7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 30.9%,经济林木约占40692千立方米,其中针叶树约占32073千立方米,非针叶树约占8618千立方米,木材及木制品出口额达28370.4 百万波兰兹罗提;可狩猎物种有驼鹿、鹿、狍子、野猪等。
波兰水生动物资源丰富,鱼类品种繁多,渔业分为远洋渔业、近海(波罗的海)渔业和淡水渔业。波罗的海生长着众多海洋经济鱼类,如鳕鱼、鲱鱼、黍鲱等;而在维斯瓦河、奥得河和数千个淡水湖泊中,可以见到鳗鱼、梭子鱼、鲷鱼、鲈鱼和鲑鱼等50余种淡水鱼。
水资源
波兰在欧洲属于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600亿立方米,在干旱季节可以下降到40亿立方米以下。地表水年平均流量为57.2立方千米,人均水资源量为1.5立方米,远低于欧洲多数国家人均5立方米的水平。波兰的地表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配不均,河流会周期性地水过剩或水不足,导致部分地区供水困难。特别是在波兰南部,工业和人口增长导致用水量增加与当地水资源禀赋不足的情况造成当地供水困难的局面。
风能
截至2015年12月,波兰共有1016个风力发电装置,总功率为5100 兆瓦,风力装置容量排名位于全球第12,欧洲第6位。根据波兰“国家可再生能源行动计划”,未来小型风力发电和海上风力发电将得到快速发展。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波兰约有超过25000种植物,常见的树种有椴树和橡树。共有415种植物(其中包括270种种子植物)和232种真菌在波兰被列为严格保护物种,包括无茎刺苞菊(Carlina acaulis)、沙棘、甸生桦等。而根据波兰植物红皮书数据,波兰共有315种濒危植物。
波兰的植被类型可以被分为针叶林、阔叶林、河岸森林、桤木森林、草场和牧场、田野、人造绿地等7种。针叶林在波兰全国都有分布,占所有森林面积的70%,包括卢布林森林、图丘拉森林、下西里西亚荒野等林区,松树为主要树种,还包括云杉、冷杉等。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波美拉尼亚湖区、马祖里湖区和小波兰高地,占总森林面积的8%,主要树种为欧洲角树(Carpinus betulus)、橡树。河岸森林分布在波兰各处的河谷中,包括奥得河河谷、维斯瓦河河谷等,常见的树种为柳树、杨树等。桤木森林主要通常位于积水、池塘、沼泽附近,以黑桤木、桦树为主。草地和牧场遍布波兰全国。最大的草场位于马祖里 (Masuria)、波莱西 (Polesie) 以及乌斯特罗姆泰勒 (Urstromtäler)。其中绝大多数是在森林砍伐后的地方被人工创造的。而天然的草场仅在一些山区得到保留。田野是因人类活动而产生的人造植物群落。它们是波兰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占该国面积的 45% 以上。人造绿地则集中于人类的城市聚落当中。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6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