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麝(学名:Moschus moschiferus),是生活在中国北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及朝鲜半岛的一种麝,栖于海拔1000~2000米的阔叶林、针叶林或真阔混交林中,以树叶、草和地衣为主食。全身呈深褐色,背上有许多淡黄色斑点,下颌白色,有两条白色条纹从颈部延伸到肩部,雄性具发达的上犬齿,露出唇外。头体长65~90厘米,体重8~12千克。与其他麝类一样,雄麝生有麝香囊,麝香囊是扩大的包皮腺,紧贴阴茎开口的前方。麝香则是囊内腺体细胞的分泌物,属于雄性外激素产物,在野麝个体之间起化学通讯作用;可制香料或入药。
分类及亚种
编辑原麝是麝科(Moschidae)麝属(Moschus)下的一个物种,是最早被命名的一种麝,命名者是著名的瑞典动植物学家、分类学家卡尔·冯·林奈(Carl Linnaeus)。在20世纪,曾有部分学者认为原麝是麝科麝属的唯一有效物种,将麝属其他类型如林麝、马麝、喜马拉雅麝等均视为原麝之亚种,使原麝这一物种概念十分庞杂。随着DNA研究手段的进步,麝属分类问题才逐渐厘清。截至202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麝属分为7个物种。其中原麝分为5个亚种:指名亚种(Moschus moschiferus moschiferus,又称西伯利亚亚种)、远东亚种(Moschus moschiferus parvipes)、锡霍特亚种(Moschus moschiferus turovi)、北极亚种(Moschus moschiferus arcticus)和萨哈林亚种(Moschus moschiferus sachalinensis)。
形态特征
编辑原麝头体长65~90厘米,肩高56~61厘米,颅全长13~16厘米,尾长4~6厘米,体重8~12千克。雌雄均无角,头骨粗壮,鼻骨较短。耳长直立,耳尖较林麝宽圆。后腿比前腿长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因而呈臀高肩矮之体态,前后肢蹄甲较其他麝发达,尾极短。雄性原麝与其他麝类一样,具发达的上犬齿,露出唇外。
雄性个体
原麝全身毛色呈均匀的深棕色,体背具淡黄色斑点,呈4~5纵行排列,愈向体后斑点愈明显,幼麝斑点较成麝更为显著。唇和面颊棕灰色,额部毛色较深,耳背和下颌呈白色。颈部两侧有两条白色带纹延至腋下,颈背处有一模糊的淡黄色半圆环纹。四肢内侧和臀部周围毛发呈浅棕灰色,四肢外侧深棕色,尾浅棕色。
雄性原麝阴茎开口前方具扩大的包皮腺,特化为麝香腺,雌麝无麝香腺,不可分泌麝香。分泌麝香区域由香腺和香囊两部分构成,香囊为一椭圆形的盲囊。香腺分泌香液,香囊则是储存香液的场所。
分布栖息
编辑地理分布
原麝广泛分布于俄罗斯联邦(西伯利亚和远东)、哈萨克斯坦东部、中国北部、蒙古、朝鲜及韩国。指名亚种在中国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地区、内蒙古东部和黑龙江西部,还见于西伯利亚和蒙古。远东亚种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长白山地区)、辽宁、山西和陕西(黄龙山区),其中在河北和北京已经灭绝,还分布于朝鲜半岛。锡霍特亚种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北极亚种分布于东俄罗斯维科扬斯克地区。萨哈林亚种分布仅限于萨哈林岛(库页岛)。
原麝分布图
栖息地
原麝属林栖动物,在中国生活在海拔1000~2000米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郁密度较差的阔叶林中,常见于以桦树和落叶松为主要树种的林地。在俄罗斯主要栖息于中海拔地区灌木稠密、多裸露岩石的暗针叶林中。原麝能轻易地沿着陡坡和峭壁走动,属于典型的山地动物,常活动在山腰和高山地带。一般雄麝多栖息在山势险峻地段,而雌麝和幼仔生活于地势较缓的密林坡地。
生活习性
编辑食性
原麝对食物的取食倾向有三个特点:1、爱啃食枝叶;2、嗜苦味,对含有苦味和发涩(含单宁)的植物甚喜食,如杨柳、苦菜、小檗等;3、喜食花蕾和花。
原麝以多种灌木嫩叶为食,主要吃双子叶植物,几乎不食禾本科及其他单子叶植物,取食植物多达90种以上。在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原麝食物中以地衣最为常见(在冬季,地衣在原麝食物中占比达99%),食性存在季节性变化,10月至翌年4月主要取食各种地衣,也食西伯利亚松、落叶松的枝叶和拣食阔叶树凋落的枯叶,5至9月,原麝则转而采食大量绿色植物和各种浆果与蘑菇。在山西,原麝食蓝花棘豆、蒙古胡枝子、披碱草、紫花苜蓿、苔草5种植物最多,且全年均可采食。
行为
原麝多在清晨、傍晚和深夜活动,如遇阴雨天,白昼也可外出活动采食。性孤僻,以独居为主,只在繁殖季节可见雌雄一起活动。跳跃能力强,跳跃高度达1.8米,亦具备攀爬能力,可爬上3~4米高的倾斜树干。听觉特别发达,可以听到100米外撞动树枝的声响。嗅觉也较灵敏,能够用嗅觉辨别出自身和其他个体活动过的迹象。雌雄原麝都有蹭尾标记领地的习性,蹭尾多在树干、树桩、岩石上,或两只麝对臀蹭尾。在雄麝活动的路线上可以看见麝蹭尾的树桩,被猎人称为“油桩”,除蹭尾行为外,也常通过粪便标记领地。
原麝有较固定的生活区域,活动、采食和休息均有固定的路线和地点,周而复始形成清晰的麝道,便溺和栖居往往也都在特定地点进行,若受惊吓后当即离开,不久后又会回到原处。
一只原麝活动区域内,往往有十个左右的麝窝,窝结构很简单,用前蹄刨出浅土坑,内无铺垫物,仅由自身脱落的毛和落入的灌木枝叶等组成。有主窝和临时窝之分,主窝宽30~40厘米,长50~65厘米,深5~10厘米,隐蔽于浓密的灌丛之中,不易发现,难于接近,有两个出入通道。临时窝相对主窝简陋,隐蔽条件差,是原麝短时栖居歇息形成的窝。原麝早晨在阳坡草地觅食后,就在临时窝休息,但黄昏觅食后回到阴坡主窝。
雄性个体
种间关系
编辑原麝的天敌有猞猁、豹、虎、狼、熊、貂熊、黄喉貂、草原雕等。1987~1990年在吉林的调查结果显示,发现猞猁、黄喉貂和狼是原麝的主要天敌,特别是对幼崽危害最大,在山崖石上常见到被狼吃掉的麝残骸,其周围有狼的足迹和粪便。据猎民讲,常常两只猞猁彼此合作,山顶和山谷各一只,发现麝就上下夹攻。东北地区春、夏时期产出的仔麝,约有20~25%成为黄喉貂的猎物。
繁殖及生命周期
编辑原麝是一种季节性多次发情动物,在一个发情季节,可出现3~4次发情周期,雄麝在发情季节里可以随时发情交配,发情期一般为10月下旬至次年2月末结束,最高峰为11~12月份,发情周期为13~20天,每次发情持续12~36小时。发情期内雄麝为争夺配偶,常发生追逐打斗,其锐利的上犬齿可在争斗中创伤对手、撕裂皮肉。
雌麝妊娠期约6个月,通常在5~6月产崽,第1胎多为1仔,第2胎起多为2仔,最多可产3仔,但一般只能成活2仔,哺乳期约2个月,幼麝与雌麝共同生活实际达2年。雌麝出生后2年性成熟,雄麝则需3年至性成熟,饲养条件下雌麝生育期约10年,寿命10~15年。
物种保护
编辑种群现状
1999~2001年中国全国野生原麝资源专项调查表明,中国原麝资源储量仅4057~4895只。2006年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吴家炎教授估计,黑龙江省原麝数量不超过1000只,吉林省约150余只,辽宁省约80~100只,内蒙古自治区约450~500只,山西省约100~150只。至2015年,估测黑龙江省原麝数量仅存400~600只。陕西省于2017年估计数量约636~1062只,但这一估测仍需讨论与验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布的原麝长年缺乏数量估测,原麝在这一地区分布范围狭窄,数量十分稀少,2020年在新疆阿尔泰山的调查显示,原麝在该地区可能已局部灭绝。2014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原麝在中国的数量整体而言呈下降趋势。
蒙古国于20世纪70年代估计本国原麝数量约60000~80000只,至1986年下滑至44000只,1990年至2000年间,该国原麝观测密度由每5平方千米6个个体下降至仅1个个体,种群数量无疑正快速下滑。
在朝鲜半岛,原麝种群数量缺乏可靠估计,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一地区的原麝数量被认为处于下降状态。
俄罗斯是野生原麝数量最多的国家,至2011年,俄罗斯原麝主要产地——西伯利亚联邦区估计原麝总数量约为11万只。
保护级别
1983年,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原麝列入附录II。
由于野生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自1996年至2014年最新版IUCN红色名录发布,原麝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评定为易危(VU)。
2021年版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原麝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致危因素
过度捕猎是导致原麝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过去猎人使用猎枪捕猎,当原麝数量减少密度降低时,狩猎强度由于收获减少而降低,尚不至于导致原麝绝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埋设猎套普遍取代持枪狩猎,使原麝生存危机进一步加重。猎人在林中到处设套,导致大量原麝被猎套捕捉。这种绝灭性的猎具迅速扩散,对野生麝保护产生巨大威胁。
麝香贸易是促使野生麝遭偷猎的重要原因,由于人工饲养数量不足以供应市场,偷猎者会大量猎杀野生麝,并取下整个香囊。国际上麝香价格上涨,导致偷猎者乱捕滥猎现象日趋严重。
保护措施
根据201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报道,原麝在中国、俄罗斯和蒙古均被列为保护动物,狩猎遭到禁止。中国、俄罗斯和蒙古均建立了一些保护区,保护原麝的栖息地,例如中国建立的吉林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开展了人工养麝技术和人工麝香合成研究,用人工制造香替代自然麝香,并对麝香制品严格管理,凡未经许可使用野生麝香,一律视为非法行为。
主要价值
编辑麝香香味浓郁,是一种上等的定香剂,为四大动物香料(灵猫香、河狸香、龙涎香、麝香)之一。在现代日用品化学工业中,麝香可用作香水、香皂、香烛和有些食用香精的定香剂。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Nyambayar, B., Mix, H. & Tsytsulina, K. Moschus moschiferus[EB/OL]. iucnredlist, 2015[2023-03-07].
[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G].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 2021
[3]AndrewT.Smith, 解焱. 中国兽类野外手册[M].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9: 465.
[4]杨博辉. 中国野生偶奇蹄目动物遗传资源[M].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119-123.
[5]高耀亭. 麝和麝香——我国重要动物资源[J]. 动物学杂志, 1986, (04): 43-46.
[6]郑程莉, 赵润怀, 孟智斌,等. 我国人工养麝现状分析及展望[J]. 中国现代中药, 2022, 24(9): 9.
[7]吴家炎, 王伟. 中国麝类[M].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49-71,310-354.
[8]王淯, 姜海瑞, 薛文杰,等.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研究概况和进展[J]. 四川动物, 2006, 25(1): 6.
[9]盛和林, 刘志霄. 中国麝科动物(精)[M].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7: 31.
[10]裴俊峰, 车利锋, 汪青雄,等. 陕西黄龙山区原麝种群数量与分布的初步研究[C]. // 第十三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 2017-10-27: 186.
[11]王应祥. 中国哺乳动物种和亚种分类名录与分布大全[M].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117.
[12]梁风锡, 崔松元. 东北原麝的生态调查[J]. 中药材, 1992, 15(3): 5.
[13]Jeremy Mulder. "Moschus moschiferus" (On-line)[EB/OL]. Animal Diversity Web, 2023-3-7[2023-03-07].
[14]青海省生物研究所生态研究室. 青海省生物研究所丛刊 第1号 生态学文集 第一集. 青海省生物研究所, 1977: 154.
[15]鲍悦, 孙佳明, 张辉. 原麝的资源现状及养殖保护对策[J]. 吉林中医药, 2015, (7): 4.
[16]崔绍朋, 陈代强, 王金宇, 等. 新疆阿尔泰山喀纳斯河谷鸟兽物种的红外相机监测[J]. 生物多样性, 2020, 28(4): 435.
[17]李宇新, 任信在. 韩国原麝分布区50年间的变迁 (英文)[J]. 林业研究: 英文版, 2002, 13(2): 135-136.
[18]陈立彩. 浅谈吉林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问题成因及整改成效[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7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