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鼓,古时称“细腰鼓”,因鼓身腰细长而得名,后来又称为“花鼓”“杖鼓”“拍鼓”“魏鼓”或“风震第二鼓”等,是一种用带子背在肩上、束在腰间、用双槌击打的棰击膜鸣乐器,也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
构造与种类
编辑腰鼓主要由鼓框、前鼓面、后鼓面、前鼓环、后鼓环、背带、鼓槌等部分构成。常见的腰鼓长约34~40cm,鼓面直径约14~16cm,鼓框腰最宽处约18cm。腰鼓外形呈椭圆形,鼓框为木制,两端略细,鼓身中段稍粗,两端蒙上皮革为鼓面,在上下两端接近鼓面处的鼓框同侧位置各装有一鼓环,环上系背带,起装饰作用。鼓身通常涂成红、绿、黑等颜色,而有的则描绘纹饰。早期的腰鼓鼓腔内装有助音弹簧,击打时内簧弹动,使鼓声优美动听。
背带通常选用质地细软、色彩艳丽的纺织品,长约3.5m,宽约30cm,有红、黄、绿、蓝、花等多种颜色,根据鼓色、服色进行搭配;鼓槌多为木制,长约22~24cm,中间横断面直径约1.3~1.4cm,儿童使用的鼓槌稍短、稍细;槌缨多选用质地轻薄、色彩艳丽的纺织品,为正方形或菱形,长约30~50cm,少数使用长1m的飘带,槌缨的一角固定在槌的根端,根据鼓色与服色来搭配槌缨颜色,可同色,也可异色。
腰鼓形制大小各地不一,按照尺寸可将腰鼓分为3种类型。成人用鼓,鼓身长约32~34cm,鼓面直径约16cm;少年用鼓,鼓身长度不超过32cm,鼓面直径约14cm;幼童用鼓则更短更小;腰鼓根据不同的风格韵律可分为文腰鼓和武腰鼓两种类型;而根据表演形式则分为路鼓、场地鼓、舞台鼓三种类型。
演奏
编辑演奏方法
古代演奏时,将腰鼓横置,右手执鼓槌敲击一鼓面,左手手指拍击另一鼓面。而现代演奏时,将腰鼓的背带斜挎在右肩,腰鼓斜挂于左腰际,并用布条连同腰鼓的背带缠绕在腰间,适当调整,起固定作用,不妨碍演奏即可。双手各持一个鼓槌,右手握鼓槌时末端在小拇指稍下位置,末端鼓槌夹在无名指和小拇指之间外露,大拇指向上顶,其余三指自然握住;左手握时四指平压鼓槌,大拇指直扣。可同时双手敲一鼓面,或一手各击一面,并伴有舞蹈动作。
腰鼓的佩戴位置
演奏特色
腰鼓的鼓点变化繁多,有起点、止点、单点、花点、乱点、长点、流水、紧三槌等多种奏法。击打时,有时左、右手交替击鼓,有时双手同时前、后击鼓,有时也击鼓边,或用鼓槌互相敲击。腰鼓往往配合大鼓、大铙、大钣、镲等乐器行进时演奏,同时伴有踢腿、转身、踏步蹲、八字步蹲、走三步退一步、进二退二、横步、错步等舞蹈动作,形成粗壮豪迈,热情奔放的氛围。
腰鼓表现形式多样、技巧节奏丰富,文腰鼓,轻松愉快、潇洒活泼,动作幅度小;武腰鼓有较大的踢打、跳跃、旋转、腾空飞跃等欢快激烈、粗犷奔放的技巧动作,给人们以英武的感觉;路鼓是一种行进鼓,以行为主,行打结合,动作简单明了;场地鼓是在固定的场地内进行表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队形整齐,动作一致且灵活多变,英姿飒爽;舞台鼓则是集中在舞台上表演,时间短、内容精练、技术要求高。
历史发展
编辑关于腰鼓的起源,学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以林谦三、周菁葆等为代表的印度起源说,他们根据《东亚乐器考》《乐舞论》《唐代鲁山花瓷腰鼓之研究》中的记载,认为腰鼓来源于印度,并经由西域或直接传入中原;另一种说法是以牛龙菲、伍国栋等为代表的中国本土学说,他们根据《后 汉书·东夷列传》《荆楚岁时记》《后汉书·东夷列传》中的记载,认为腰鼓在中国古代已有制造,是本土既有的乐器。不过,腰鼓具体出现的时间、地点目前暂无定论。
腰鼓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鼓的出现,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中有许多相关的记载以及异名同器现象的出现。腰鼓名称首次出现在古籍《隋书·乐志》,但书中没有具体描述它的形制;《旧唐书》则记载了腰鼓的形制特征为 “广首纤腹”;唐代文献《通典·乐四》中提及了腰鼓的材质、大小,还提到了同为腰鼓的“正鼓”“和鼓”。而陈旸《乐书·八音》中也有同类的表述,还提及腰鼓在汉魏时期就已经在使用了;后周时出现了三种大小不同的形制,且演奏方式为右手持杖击奏、左手拍击,故而又有“杖鼓”“拍鼓”的叫法。《新唐书》中也有可考例证,但是演奏方法恰好相反;《梦溪笔谈》则记载了唐代的杖鼓是被称作双手持杖击奏的“两杖鼓”;明代之后,这种具有细腰含义的“腰鼓”名 称就基本上消失了;近代学者林谦三根据宋时译的《楞迦阿跋多罗经》在 《东亚乐器考》中认为,用乐器形制特征来命名的“细腰鼓”在隋代简称为 “腰鼓”之后,不仅作为统称使用,还用作专称。牛龙菲在《敦煌壁画乐史资料总录与研究》中也对以上这种变化进行了讨论;在敦煌北凉至西夏的壁画中,均出现了具有“广首纤腹”形制的鼓。这些壁画与文献中“细腰鼓”及“腰鼓”的描述较为符合,大部分都是以双手拍击的形式来演奏。从出土的“鲁山花瓷腰鼓”中可以看出腰鼓的材质和大小,它在唐代中期开始生产,兴盛于唐宋时期,而壁画中单杖演奏的细腰鼓也确实是在盛唐之后才开始出现的。敦煌壁画中的腰鼓图像不仅反映了以双手拍击演奏的腰鼓发展演变的 过程,还展现了唐代用杖演奏的“两杖鼓”和“汉震第二鼓”的真实面貌。
秦汉时期,腰鼓流行于陕西地区,这里战乱较多,战士们用腰鼓报警,传递讯息,交战时击鼓助威,获胜时又击鼓庆贺。后来,腰鼓在军事上用途渐渐消失,仅为舞蹈、演唱的伴奏乐器。秧歌的内容和形式则是以腰鼓为主逐步充实、发展起来的;宋代,秧歌和腰鼓十分兴盛,发展成为民间娱乐活动,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就有打腰鼓的记载;明清时期腰鼓传至关中平原,称为鸳鸯鼓;到民国时称为花鼓,现代腰鼓就是花鼓演变而来的。
20世纪50年代,腰鼓开始盛行于陕北革命根据地,当时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成为亿万军民欢庆胜利、庆祝解放的一种象征,并被誉为“胜利腰鼓”,使腰鼓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得到了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腰鼓开始在全国流行;20世纪80年代,腰鼓表演和扭秧歌、转灯、舞彩绸、跑竹马、耍扇子、踩高晓、霸王鞭等活动融为一体,既可集体表演,也可单独表演,不仅用于欢庆胜利,也成为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里的娱乐活动。并且逐渐将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等融为一体,形成了黄土文化中贯穿古今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技艺。
传承与发展
编辑腰鼓是中国古老的民族艺术,它来源于生活,又较好地表现了生活,它流行广泛,演奏技巧丰富。最初流行于陕北的安塞、横山、米脂、子洲等地,经过不断传承和发展,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风土文化和语言背景下,又将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等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安塞腰鼓、横山腰鼓等具有浓郁地域性文化的腰鼓流派,有着丰富的表演形式和较多的演奏技巧,散发着农民的质朴和壮汉的活力,较具民族风采和震撼力,因此在中国民间流行较为广泛,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
21世纪以来,腰鼓在中国许多大、中城市的居民中逐渐兴起,一些中老年人自发组织腰鼓队,用于自娱自乐,同时也丰富了业余生活;一些地方成立了腰鼓培训班,将腰鼓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引进校园,对腰鼓进行推广,为腰鼓爱好者提供一个方便可行的学习途径;腰鼓艺术团体、文艺工作者走出国门,进行演出交流活动,更是多次在德国柏林文化狂欢节中亮相,它所展现出的多元文化,不仅增进了不同族裔间的交流和友谊,也给柏林文化节带来了丰富的内涵;2006年,陕西安塞腰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刘延河、曹怀荣被指定为国家级相关传承人;2008年,陕西横山老腰鼓鼓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李成元被指定为国家级相关传承人。这不仅推动了腰鼓的传承与发展,也让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古老乐器受到更多关注。
陕西安塞腰鼓
陕西安塞腰鼓表演
民间传说
编辑相传在古代周文王时期,瘟疫流行,无法治愈。不知从哪里冒出一种说法,说瘟疫是一种怕震动、怕红色的妖魔鬼怪。于是就有人向周文王提出用鼓来解决瘟疫的计谋,周文王听后恍然大悟,于是命人设计了一种用绳子绑在腰间的小鼓,称为腰鼓。人们披红挂彩,背起腰鼓,扮演成各种“怪兽”,在战鼓的伴奏下,边打边跳、边喊边叫地闹起了驱疫震妖的活动,果然,瘟疫被制服了。后来,人们把这种驱疫震妖的活动称之为“青仪”,而腰鼓一直流传,并把用途扩展到助战、驱疫、震妖、歌舞伴奏等活动或仪式中。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赵沨. 中国乐器《赵沨全集》 附卷[M].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6-10: 154-155. [2023-02-16].
[2]刘小利. 传承腰鼓文化敲响激情鼓点[J]. 艺术科技, 2015-01-01, (7): 284-284. [2023-02-16].
[3]刘正兴. 说腰鼓,打腰鼓[M].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1-05: 7-8. [2023-02-16].
[4]赵志远. 音乐舞蹈彩图版[M].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4-05: 138. [2023-02-16].
[5]全景延安编委会. 腰鼓之乡 安塞县[M]. 朝华出版社, 2008-06: 101-103. [2023-02-16].
[6]安塞腰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2-18].
[7]鼓舞(横山老腰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2-18].
[8]刘正兴. 说腰鼓,打腰鼓[M].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1-05: 9-10. [2023-02-16].
[9]林继富. 中国民间游戏总汇 表演卷[M].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04: 307. [2023-02-16].
[10]四川绵阳1344人舞腰鼓 成功挑战吉尼斯纪录.中国新闻网. [2023-12-19].
[11]林继富. 中国民间游戏总汇 表演卷[M].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04: 308. [2023-02-16].
[12]周巍峙. 中国节日志 春节 山西卷[M].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4: 118. [2023-02-16].
[13]王秀萍. 中国民族乐器简编[M]. 新华出版社, 2013-12: 44-45. [2023-02-16].
[14]安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安塞县志[M].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3-05: 585-588. [2023-02-18].
[15]林继富. 中国民间游戏总汇 表演卷[M].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04: 308-309. [2023-02-16].
[16]顾小英,田彩凤. 山西民间舞蹈教程[M].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1-10: 53-54. [2023-02-16].
[17]郑雨菲. 敦煌壁画中的腰鼓图像研究[D].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1-01[2023-02-18].
[18]马业平. 历史音乐学视角下腰鼓研究评注[J]. 人民音乐, 2020-10-01, (10): 70-73. [2023-02-18].
[19]健身秧歌及健身腰鼓在欧洲当地受到热捧_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总局. [2023-02-18].
[20]华声在线. 腰鼓进校园.今日头条. 2018-06-06[2023-02-18].
[21]安塞腰鼓舞动柏林文化狂欢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23-02-18].
[22]陕西安塞腰鼓舞动柏林文化狂欢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23-02-18].
[23]全景延安编委会. 腰鼓之乡 安塞县[M]. 朝华出版社, 2008-06: 98-101. [2023-02-16].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