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鼓,又称道筒、竹琴,属击乐器。渔鼓起源于唐代,南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在山东、广西、湖南等地都较为流行,常用于戏曲表演。因初时是用鱼皮制做而成,用手击之发出“砰、砰、砰”的声响而得名。
命名
编辑渔鼓初时是用竹筒和鱼皮制做而成,用手击之发出“砰、砰、砰”的声响,因此而得名。
此外,民间传说甚多。如湖北渔鼓艺人认为,唐朝道士吕洞宾在终南山酒醉中偶得奇竹,由张郎、鲁班择中段二尺九寸制成渔鼓,用以击节传道。因系渔得之物,故名。
还有相传“八仙”过海归来时,忽见一条金色鳌鱼在海上兴风作浪,浪花溅湿了汉钟离的的衣服。汉钟离非常恼怒,于是拔剑斩了鳌鱼,并抽出鱼骨,蒙上鱼皮,制成了一种管状乐器,取名叫“渔鼓”。后来王母娘娘寿诞开蟠桃会,“八仙”共赴天庭为王母娘娘的祝寿。韩湘子吹玉萧,吕洞宾击云板(简板),汉钟离拍渔鼓而歌。美猴王孙悟空恼怒王母娘娘没有请他参加潘桃会,便一个筋头翻到寿堂之上,举金箍棒就打,正好打在了汉钟离的渔鼓上,渔鼓被打了个粉碎。渔鼓碎后,汉钟离寻来一根仙竹,请名匠鲁班依样重新制做,鲁班取仙竹中间三尺九寸重新制做了渔鼓。为了防止鼓身炸裂,王母娘娘将她的两个手镯箍在渔鼓两头,从此,竹质渔鼓便取代于骨质渔鼓。
“八仙”过海绘画
历史流变
编辑渔鼓历史悠久,可以上溯至唐代的“道情”,也就是道士们传道或者化募时所叙述的道家之事和道家之情。道情在江苏、湖南、湖北、四川等地都曾广泛流传,是道士抒发情感胸怀布道的一种“道曲”和“道歌”,内容大多宣传一些贴近民众生活的离尘绝俗、劝世行善等,由游方道士或道情艺人在各地演唱。他们叙情的方式就是打渔鼓,唱道歌,所以“打渔鼓,唱道歌”是连起来说的,如唐代的《九真》《承天》(《唐会要》卷三十三)与《踏踏歌》(段常《续仙传》论蓝采和持拍板说唱者)。而唐宋时期,史料上便有关于渔鼓的文字描述。根据《中国音乐词典》中的记载,清代乾隆年间,渔鼓传入沔阳,之后经过不断地演变与发展,逐渐呈现出许多地方特色。
道情
后来,“道情”为民间艺人所习用,宗教内容便渐趋淡化,改唱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道情、唱歌”的方式也演变为一种说唱的艺术形式。在宋代,曾在桂林任通判的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平南乐》中记载了当地人能歌爱乐的情景:“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郊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盖日闻鼓笛声也。”渔鼓因其发音而拟声取“通同部”别称,宋代苏汉臣所绘《杂技戏孩图》中,一杂技表演者身上挂有许多乐器,其中就有渔鼓和简板。从这些记载来看,渔鼓、简板在宋代已较多使用,且不惟道情所独有。
《杂技戏孩图》
道情在唐宋时期诞生后,与道教依然有比较紧密的联系,到了之后的金代和元代,杂剧、散曲风行一时,道情艺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也开始和这些流行在民间的文艺形式建立起了些许联系,金元时期的杂剧和散曲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唱道情的情节。这一时期在中国北方活跃着全真道这样一个道教门派,有一些全真道的道士在演唱道情时就会运用散曲的一些形式来编写道情唱词进行演唱。从当时的文学作品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对当时道人唱道情的相关记载,例如:泰定中,有一道翁,自称古无极,不知何许人。携一竹笼,荷一付杖,来假居,葑门道堂后,架小室橼,栖息共中,四围上下,皆以白垩涂之,正中设小木榻,出笼中瓢笛、渔鼓之类愚壁间,以书一束为枕,市酒一瓮置于床头,自酿自饮,人有求饮,摇手弗许。饮竟复酿,日以为常。扁其室曰小小莲居,室中皎然如雪,不生一虫,蚊蝇无敢入者。通过这段文字的描写,可以了解到文中自称无极的年长道士在其隐修的时候已经会使用敲击渔鼓来作为自己的抒情和娱乐手段了。
逮至元代,随着元杂剧的盛行及全真教的兴起,“神仙道化戏”中出现了大量持渔鼓、简板唱道情的情节。元范子安杂剧《竹叶舟》第四折,写道士列御寇等执愚鼓、简板上场,声称要到长街市上,唱些道情曲儿,以警醒世人。明清时期,渔鼓已形成了“有板有眼”的完整唱腔。著名爱国思想家王船山(衡阳人)就作过《愚古词》(愚古即渔鼓)二十七首。“晓风残月,一板一槌,亦自使逍遥自在”(《船山遗书》第六十四册)之句。从此,渔鼓道情便由宣扬道教出世思想的工具完全过渡为富有娱乐性、知识性的民间说唱艺术。
在明清道情世俗化的过程中,渔鼓的使用范围也逐步走向民间。在《金瓶梅词话》第64回“玉箫跪央潘金莲,合卫官祭富室娘”一节:子弟鼓板响动,递上关目揭提帖。两位内相看了一回,拣了一段《刘智远红袍记》。唱了还未几折,心下不耐烦,一面叫上唱道情去:“唱个道情儿耍耍倒好。”于是打起渔鼓,两个并肩朝上,高声唱了一套《韩文公雪拥蓝关》故事。说明在丧葬仪式上,已经有了专业的道情演出活动,渔鼓不仅是宗教活动中的工具,而且已经作为说唱道情中的乐器承担了更多的音乐功能。清雍正元年,有人将说唱的渔鼓搬上舞台演出,并随着演唱内容和角色的不断扩充,逐渐衍化发展为独立剧种。到了清代嘉庆年间,出现了民间称为“三根半筒子”的著名渔鼓艺人们对渔鼓筒、简板进行的大胆改革,并用渔鼓来伴唱皮影戏。
在道情戏的发展历程中,渔鼓、简板被视为其主要的特色乐器。而在实际演出中,渔鼓和简板则处于一再被“边缘化”的地位。渔鼓和简板的“边缘化”现象,其实早在曲艺道情衰落之时,就已显露端倪。如1909年左右,开封有“活灵棚”之称的道情艺人雷明,因为行业不景气改拉坠子弦,曾被坠子艺人告到官府,此事在当时引起轰动,最后官府准许道情艺人改拉坠子。山西长子道情艺人,因为“渔鼓太笨重,不便携带,就改用小钹,有时干脆连箭(简)板也免去,只用一根筷子鼓击小钹伴奏”。而这种现象也影响到了道情戏中渔鼓和简板的使用。
近年来,改革制成可奏旋律的新渔鼓,称琴鼓,其前身为四川民间曲艺“竹琴”伴奏乐器。由十六根长短不同的毛竹筒构成,筒一端蒙牛皮或羊皮,用竹圈紧固,分两排置于木架上。
竹琴
基本构造
编辑图片 | 构造 | 简介 |
鼓身 | 鼓长65~100厘米,一端用皮蒙之。“渔鼓”的鼓身是用两端同等粗细的竹筒或塑料筒制作,筒两端镶两个铜箍,一是防止爆裂,二是美观 | |
鼓面 | 鼓面直径13~14厘米,是用蟒皮或猪护心皮、猪膀胱皮加工炮制而成 | |
简板 | 用檀木或红木制做,也可用竹篦替代。简板长45~65厘米,宽1.7~2厘米,一端轻微向外弯曲,两根为一副。 | |
参考资料: |
制作方式
编辑最早的时候,渔鼓用竹简制作,较长的渔鼓筒长近一米,鼓面直接十数公分。一端蒙以羊皮、猪皮或者猪膀胱膜等油性皮膜作为鼓面。近年来,改革制成可奏旋律的新渔鼓,称琴鼓,其前身为四川民间曲艺“竹琴”伴奏乐器。由十六根长短不同的毛竹筒构成,筒一端蒙牛皮或羊皮,用竹圈紧固,分两排置于木架上。传统的渔鼓鼓顶比较容易受空气影响,对空气湿度十分敏感,干燥的时候声音不响。所以渔鼓艺人在演奏前会有一个习惯动作:左手打板右手击鼓,用舌头舔舐一下手指使其湿润。这个动作就是为了保证渔鼓鼓顶的湿度,发出响亮的声音。现在有一些新式的量产渔鼓,不再使用传统材料,使用对湿度并不十分敏感的聚丙烯作为鼓顶,用现代的固定方法使用螺丝对其固定。
演奏
编辑音域音色
渔鼓的音高和音色会随着竹筒的大小、长度、皮膜厚度和气温的不同而改变。竹筒大、皮膜厚的渔鼓声音低沉,竹筒小、皮膜薄的渔鼓声音脆亮。近年来,改革制成可奏旋律的新渔鼓,音域D—f1。上海电影乐团和上海音乐学院研制成二十七音定音渔鼓。由苏州民族乐器三厂制作。音位按律吕式排列,音域f—g2。保持了传统渔鼓醇厚、文静的音色。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