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县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迁西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唐山市下辖县,地处河北省东部,唐山市北部,县域面积1460.6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迁西县常住人口363532人。 1946年,析迁安县西部设立迁西县。迁西,因从原迁安县西部析出置县而得名。 从境内西寨、东寨、沙岭子、沙岭沟等地古代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属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证明,远在五、六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繁衍生息。 商朝,县地属孤竹国(分封的诸侯国),古孤竹...

迁西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唐山市下辖县,地处河北省东部,唐山市北部,县域面积1460.6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迁西县常住人口363532人。

名称由来

编辑

1946年,析迁安县西部设立迁西县。迁西,因从原迁安县西部析出置县而得名。

历史沿革

编辑

先秦时期

从境内西寨、东寨、沙岭子、沙岭沟等地古代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属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证明,远在五、六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繁衍生息。

商朝,县地属孤竹国(分封的诸侯国),古孤竹城在今卢龙县城南12千米处。西周,仍属孤竹国。春秋,属令支国地,为山戎(少数民族)属国。令支城在今迁安县城西,公元前664年被齐国所灭,并入燕国战国,仍属燕国地。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并六国,实行郡县制,分国为三十六郡,今县地属辽西郡令支县。西汉、东汉三国时期,今县地大部分属幽州辽西郡令支县,西北部汉庄一带属幽州右北平郡徐无县(县城在今遵化市城东)。西晋初,今境没于鲜卑族,右北平郡改为北平郡。令支县被鲜卑族(我国古代北部的一个民族)占领,南北朝,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令支县并入阳乐县(县城在今抚宁县西),属平州辽西郡,辖今迁西大部分地区,今县西北部属幽州渔阳郡徐无县。北齐,废辽西郡入北平郡,县地归入肥如县(县城在今卢龙县北)。

隋唐至宋元时期

开皇六年(586年),废肥如县,将今迁西、迁安一带又归入新昌县(县城在今卢龙县)。十八年(598年)改新昌县为卢龙县,县地属北平郡卢龙县。唐代,今迁西地属河北道平州卢龙县。五代十国,今迁西地被契丹占领。

辽代,辽太祖天赞二年(923年),辽国占领迁安、迁西一带,把从定州安喜县(今定州市)俘获的人口安置在这一带,仍名为安喜县(故城在迁安县城东北10千米),属南京道平州,并于境内置滦河县(故城在今滦阳),辖今迁西北部地区及口外部分地区,属中京道泽州。

金初,废滦河县入神山县(县城在今平泉县南),今迁西县北部地区属神山县,隶属北京路大定府。金灭辽后,疆域南抵淮河。为了避免与定州安喜县重名,于大定七年(1167年)下令将此安喜县改为迁安县。含义为:这里的居民迁自定州安喜县。县城同时移于今址,属中都路平州。今迁西县南部属迁安县。金承安二年(1197年),在神山县南部置滦阳县(故城在今汉儿庄),辖今迁西县北部地区及口外部分地区,属北京路大定府。泰和四年(1204年),滦阳县又并入神山县,仍属北京路大定府。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并迁安县入卢龙县后复置迁安县。今迁西县南部属迁安县,隶属中书省永平路。元初废滦阳县,于滦阳县故城(今汉儿庄)置惠州,并神山县入惠州。今迁西境内东至太平寨,西至遵化县界,南至夹河,北至喜峰口,大部地区皆为惠州地,属辽阳行省大宁路。

明清时期

洪武初(1368年),惠州并入迁安县,属京师永平府。今迁西县地属迁安县。不久,长城以外大部分地区被少数民族占据。清代,迁安县属直隶省永平府,长城以外部分地区属迁安县。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2年(1913年),载府州,一律称县,迁安县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渤海道改为津海道,疆域与清代相同。民国17年(1928年)6月,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同时废道,改为省、县两级制,迁安县直隶于河北省。民国19年(1930年),析出遵化、迁安等县的长城以外地区建兴隆县,又析出抚宁、迁安二县的长城以外地区置都山设治局(1933年改建为青龙县)。民国22年(1933年),日本侵略军进关,迁安县划入非军事区。民国24年(1935年),汉奸殷汝耕在通县建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迁安县属之。

民国18年(1929年)冬,在前韩庄村建立中共迁安县委。民国27年(1938年)8月,建立迁安县抗日政府,民国28年(1939年)10月解体,同时建立丰(润)滦(县)迁(安)联合县,民国31年(1942年)5月,因县长牺牲,县政府印章遗失,更名为“迁滦丰”联合县,辖今迁西滦河以南地区。

民国29年(1940年)12月,建立迁(安)遵(化)兴(隆)联合县,辖东至建昌营、冷口。西至遵化城,南至滦河,北至柴白河等地区。民国30年(1941年)12月,从迁遵兴县划出滦河以东地区,建迁(安)青(龙)平(泉)联合县。民国32年(1943年)7月,迁遵兴联合县撤销,遵化城东至滦河以西地区建承(德)青(龙)遵(化)联合县。民国33年(1944年)3月至10月,迁青平、承青遵两县合并,建迁遵青联合县。民国33年(1944年)10月至民国34年(1945年)2月,滦河以东属迁(安)卢(龙)青(龙)县,滦河以西属遵化县。民国34年(1945年)2月,划出迁卢青县滦河以北地区,重建迁青平县,隶属冀热辽区第十五专区。

1946年1月,撤销迁青平联合县和迁滦丰联合县,在今迁西境内建迁西办事处。辖境与今同。5月,迁西办事处并入迁安县,恢复迁安县制。9月,原迁西办事处七个区析出迁安县,建立迁西县(县佐),属冀东区十二专区。1947年4月正式建立迁西县,县政府驻地兴城。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迁西县划归河北省唐山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8年12月,撤销迁西县,滦河以东大部地区并入迁安县,滦河以西地区并入遵化县。1961年6月,以原辖区恢复迁西县,仍属河北省唐山专区,县辖境域自此至1986年无变动。1970年,唐山专区改称唐山地区,迁西县属之。1983年5月5日,撤销唐山地区,实行市管县,迁西县属唐山市管辖。

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迁西县位于河北省东部,唐山市北部,滦河中下游,北靠长城。地理坐标为东经118°6′49″~118°37′19″,北纬39°57′15″~40°27′48″。迁西东部连接青龙满族自治县迁安市,西部与遵化市相邻,南部连接丰润区,北部以长城中心线为界与兴隆县、宽城满族自治县连接。全境东西横距39千米,南北纵距51千米,县域面积1460.67平方千米。

迁西县

气候

迁西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湿季节明显,年均气温10℃,最热月是7月,历年平均为25.0℃,最冷月是1月,历年平均为-7.8℃,气温年较差为32.8℃,年均降水量804毫米,年无霜期183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多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700小时。迁西县最多风向为南到西南风,北到西北风次之。而大风则以西北风为主,其次是春末夏初的西南大风。全年平均风速1.67米/秒,春季平均风速大于其它三季,大风多出现在春季和夏季汛期的雷雨天。

春季降雨量75.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9.3%。夏季高温、降雨集中,季平均降雨量为604.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5.2%。北部沿长城一带降雨比境内南部地区较大,易造成山洪泥石流灾害。秋季降雨量平均110毫米,占年降雨量的13.7%,旱涝时有发生。冬季天气寒冷干燥,西北风较多,季降水量1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7%。

地质

地层

迁西县东北部擦崖子西北有少部分侏罗系及寒武系岩层出露,大部分为前震旦系地层;县南部出露以震旦系地层为主,其次是新集一带的第三系砾岩和火山岩地层;全县河床沟谷为第四系松散地层。前震旦系变质岩自上而下划为董家口组、上川组、三屯营组三个组,地层面积约808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56%。震旦系沉积岩地层出露主要有州村组、岭沟组和团山子组、大洪峪组、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侏罗系主要分布于县东北,出露面积狭小,岩性为砾岩、凝灰质砂岩。第三系分布在夹河、忍字口以南,新集、新庄子以北和莲花院、马家冲一带。第四系沉积物主要分布于滦河、还乡河两岸及三屯营、西岗等地。

地质构造

迁西县地质构造复杂,褶皱和断裂发育,整个区域为马兰峪-山海关复背斜中轴偏南,次一级的背斜和向斜发育,新集一带为一个较完整的向斜构造,其余主要为近东西向断裂,北、北东向断裂和北西向断裂构造及弧形构造。新集以南和以北的白云质灰岩向对倾斜,形成完整的向斜盆地,中间沉积第三纪砂砾岩和少量的薄层沙页岩,有植物化石,其上部沉积厚层火山砾岩和以片麻岩为主的砾岩、砂岩等。

地形地貌

迁西县位于燕山沉降带东段南缘,其地貌特征呈典型的低山丘陵景观。山地总面积为1219.52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84.75%,堆积地貌面积很小,仅219.48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15.25%。山地地貌中海拔大于500米的中低山占总面积的2.2%,主要有北部长城沿线的贾家山、青山口及西部的景忠山、南部的三山尖和东南部的孙家峪南山等;海拔300-500米的低山占22.4%,主要分布在北部边缘、东北部及南部边缘地区;海拔300米以下的丘陵占11.5%。迁西县地势为四周高、中间低、向中间倾斜,县内地势最高为海拔831.3米,最低为海拔70米,相对高度差761.3米。

水文水利

水文

迁西县境内的地表水主要是过境河流和境内河流形成的,河流以滦河、洒河、横河、长河、清河和还乡河六条河流为主,水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1.4%。滦河是迁西县最大的过境河流,境内长67.5千米,流域面积为1241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8亿立方米。 洒河是滦河主要支流之一,境内长16.8千米,流域面积13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8亿立方米。长河位于该县东北部,境内长50.5千米,流域面积289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亿立方米。清河位于境内东部,长18千米,流域面积13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亿立方米。还乡河发源于该县南部的泉庄村,境内长27.5千米,流域面积19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56亿立方米。

迁西县

滦河

水利

迁西县有84座大中小型水库,水面3000多公顷,其中潘家口、大黑汀两座为国家级大型水库。

潘家口水库1975年开工建设,位于唐山市迁西县与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承德市兴隆县交界处,是“引滦入津”的重要工程之一。它由一座拦河大坝和两座副坝组成,最大面积达72平方千米,最深处80米,水库总容量29.3亿立方米,库区水面105,000亩,平均每年调节水量19.5亿立方米。大黑汀水库位于迁西境内第一大河流-滦河的干流上,1973年开工建设,总库容3.37亿立方米,水面面积30平方千米,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

迁西县

潘家口水库

土壤

迁西县土壤分棕壤、褐土、风沙土3个土类,6个亚类,19个土属,44个土种。棕壤土类有生草棕壤1个亚类,3个土种,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2.5%,主要分布在海拔450米以上的北部高山区。褐土土类共有4个亚类,14个土属,40个土种,占全县总面积97.3%。其中褐土性土主要分布在山地的中上部;淋溶褐土遍及全县,土层较厚,多含砾石;石灰性褐土多分布于河流的冲积洪积物或古河道。风沙土土类有岗上风沙土1个土种,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0.2%,主要分布在沙岭子、河南寨一带。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迁西县境内地表水资源量3.0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68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3.30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768立方米,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34%,高于河北省和唐山市平均水平。

矿产资源

截至2023年7月,迁西县已发现固体矿产资源11种,有5种矿产资源形成63处重要矿产地(未上《河北省矿产资源储量表》5处),其中有色及贵金属矿产9处、黑色金属矿产54处;详查及以上矿区48处、占76.2%,普查矿区15处、占23.8%。主要矿种保有资源储量为金矿(岩金)17.0吨(金属量),铁矿1.91亿吨,锰矿8925万吨。

迁西县共有采矿权77个,金矿6个,铁矿70个,非金属1个,金属矿山主要分布在滦阳、洒河桥、汉儿庄、三屯营、白庙子、旧城、东荒峪、渔户寨、上营、金厂峪、太平寨、罗家屯和尹庄13个乡镇;非金属矿山分布在兴城镇。截至2023年7月,共有57个采矿权在有效期内,其中铁矿55个,金矿2个。

森林资源

迁西县是河北省林业资源大县,是全省32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有林地面积13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5%,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58.34万亩,以“围山转”工程为主的板栗经济林75万亩,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河北省森林城市。

生物资源

迁西县境内有药用植物280种,其中35种属于国家原统管药材,全县野生中药材分布较广、产量较高的优势品种有黄芩、远志、桔梗、丹参、葛根、酸枣、防风、知母、马齿苋、艾蒿等20余种。

生物多样性

动物

迁西县境内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33种,有哺乳动物32种,昆虫492种,鱼类14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26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鹳金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苍鹰、白尾鹞、红隼等2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羚;国家保护的三有陆生野生动物刺猬、草兔、岩松鼠、狼、赤狐等16种;三有两栖爬行动物蓝尾石子龙、黄尾石子龙等13种。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8893/

(17)
词条目录
  1. 名称由来
  2. 历史沿革
  3. 先秦时期
  4.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5. 隋唐至宋元时期
  6. 明清时期
  7. 中华民国时期
  8. 中华人民共和国
  9. 地理
  10. 位置境域
  11. 气候
  12. 地质
  13. 地层
  14. 地质构造
  15. 地形地貌
  16. 水文水利
  17. 水文
  18. 水利
  19. 土壤
  20. 自然资源
  21. 水资源
  22. 矿产资源
  23. 森林资源
  24. 生物资源
  25. 生物多样性
  26. 动物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