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jiù](学名:Aegypius monachus),又名狗头鹫、座山雕、狗头雕等,是鹰科秃鹫属鸟类,也是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体形较大,体全长约110厘米,体重7~14千克,翼展约2米,宽0.6米,成年秃鹫浑身呈黑褐色。头部为褐色绒羽,后头羽色稍淡,颈裸出,呈铅蓝色,皱领白褐色。胸、腹具淡色纵纹。幼年秃鹫羽色深,头部生有黑色短绒羽,喙、蜡膜和腿呈粉红色。
形态特征
编辑秃鹫是大型猛禽,也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体形较大,体全长约110厘米,体重7~14千克,翼展约2米,宽0.6米,成年秃鹫浑身呈黑褐色。头部为褐色绒羽,后头羽色稍淡,虹膜呈褐色,嘴端呈黑褐色,蜡膜呈浅蓝色,颈裸出,呈铅蓝色,皱领白褐色。上体、翼上覆羽及下体呈暗褐色,初级飞羽黑色。胸前具绒羽,两侧具矛状长羽,胸、腹具淡色纵纹,尾短,呈楔形,尾羽黑褐色,尾下覆羽呈白色,覆腿呈黑褐色。
幼年秃鹫羽色深,头部生有黑色短绒羽,喙、蜡膜和腿呈粉红色。
秃鹫形态
秃鹫的头部形态
分布栖息
编辑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秃鹫通常在欧洲、中东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繁殖,包括西班牙、土耳其、俄罗斯、伊朗、阿富汗和中国等地。它们在中东、亚洲和非洲地区越冬,包括伊朗、巴基斯坦、朝鲜和韩国等地。
秃鹫分布图
中国分布
秃鹫在中国的分布较广泛,存在于北方地区至青藏高原东部,为留鸟或冬候鸟,华东、华南偶尔可见。
栖息环境
秃鹫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高山荒原、山谷溪流、林缘地带、树木繁茂的山区与森林中的荒岩草地。秃鹫通常存在于海拔10~2000米之间的地区,在西班牙,秃鹫存在于海拔为300~1400米的森林地区,在亚洲一些地区,秃鹫也存在于海拔高达4500米的灌木丛和高山草原中。
生活习性
编辑觅食行为
秃鹫主要以狩猎造成非自然和自然死亡的一些野生或家养有蹄类动物(如牛、羊、兔和猪等)的腐肉为食,偶尔也捕捉小型兽类等活体动物,以及一些速度慢或因疾病致残的动物。秃鹫有时也在西班牙的“穆拉达尔(muladar)”(倾倒牲畜动物尸体的地方,以便食腐鸟类能够吃掉它们)地区觅食。
秃鹫在寻找食物时甚至会飞行75千米。秃鹫具有强大的喙,使其能够将坚硬的肌肉和肌腱撕成碎片进行食用。
迁徙行为
秃鹫在西班牙、保加利亚、土耳其等地繁殖,并在伊朗、巴基斯坦和韩国等地越冬。如许多幼年秃鹫(约5岁)于11~12月从蒙古迁徙,途经中国和朝鲜,抵达韩国过冬,并会在3月~4月返回蒙古避暑。
飞行行为
幼年秃鹫在刚长出羽翼这段时间,即可进行短暂的飞行练习。在羽化初期,幼年秃鹫的速度和高度逐渐增加,速度6.9~69千米/小时,在海拔2340~3733米飞行。秃鹫有节奏性地飞行,速度慢,但动作幅度大,可高空翱翔达几个小时。白天活动,常在高空悠闲地翱翔和滑翔,有时也低空飞行。翱翔和滑翔时两翅平伸,初级飞羽散开成指状,翼端微向下垂。休息时多站于突出的岩石上、电线杆上或树顶枯枝上。
飞行的秃鹫
鸣叫行为
秃鹫的叫声很少见,但它们在捕食尸体时会发出呱呱声、呼噜声和嘶嘶声,在繁殖季节还会发出愤怒的喵喵声、大声的尖叫声或咆哮声。
活动特点
秃鹫几乎不与其它个体一起生活,独自生活或生活在小群体中,也可与高山兀鹫(Gyps himalayensis)混群。当它们在外觅食结束后,无论多远就都会飞回巢穴。
生长繁殖
编辑秃鹫为“一夫一妻制”,经常会进行“游行结婚”,成对的雌雄秃鹫一起飞行,爪子相互碰撞并做一些同步的动作。每年10月~11月进行交配,通常发生在其筑巢的地方,持续30~60秒,且交配现象从筑巢到完成产卵过程中都很常见。
秃鹫在远离人类干扰的裸露的高山地区筑巢,通常位于山脉中上部的斜坡或树上5~20米处,偶尔也在悬崖边岩石上筑巢。巢用树枝筑成,内铺小树枝和兽毛,并喜用旧巢,巢外径130~140厘米,巢高60厘米。秃鹰的筑巢期通常持续90~120天。
每窝产卵1-2枚,卵呈白色具深红棕色条纹和斑点,卵的大小约为910.3毫米×68.2毫米。雌雄秃鹫均参与孵卵,孵化期在1~4月,为50天左右。雏鸟晚成性,雌雄秃鹫轮流完成育雏,育雏期持续到8月,为90~150天。雏鸟在巢中的停留时间为100~120天,但即使在羽化后,幼秃鹫仍然依赖成年秃鹫觅食,甚至也会定期回巢休息。雌雄秃鹫在喂养和照顾雏鸟时,离开巢的时间几乎相同。
秃鹫的寿命对于鸟类来说比较长。一般在野外,若有合适且足量的食物,它们至少能活到20年,圈养的秃鹫已知最长的寿命是40年。
物种保护
编辑物种现状
欧洲秃鹫数量在1990~2000年间经历了大幅度的增长。2004年,亚洲共有5500~8000个秃鹫繁殖对。截至2020年,欧洲部分地区的秃鹫种群数量正在增加,但亚洲的秃鹫数量持续减少,全球人口估计为8400~11400个繁殖对,其中欧洲有2900~3400个繁殖对。
保护等级
2020年,秃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2021年,秃鹫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威胁因素
造成秃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兽医应用非甾[zāi]体抗炎药双氯芬酸,易造成印度和欧洲秃鹫死亡(2020年,欧洲一只秃鹫死于兽用双氯芬酸);二是人类(意外或故意行为)造成秃鹫直接死亡,包括被毒饵捕杀,被人类枪击和巢穴被破坏;三是秃鹫所捕食的猎物受狩猎和严冬的影响数量逐渐减少;四是栖息地的丧失;五是全球气候变化。
保护措施
2006年,尼泊尔禁止生产和进口兽用的双氯芬酸,并鼓励制药公司推广一种安全的替代药品美洛昔康。尼泊尔具两个秃鹫保护行动计划,方法主要包括:进一步禁止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并持续监测;用美洛昔康代替双氯芬酸;确保秃鹫安全饲养场所不断扩大,并进行相关运营和维护。
截至2015年,在尼泊尔46个地区建立了无双氯芬酸区,总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西班牙和法国已经启动了补充喂养计划,以确保为秃鹫提供安全、无毒的食物来源;保加利亚和韩国也在冬季为繁殖秃鹫补充一些食物。
许多地区都有人造秃鹫栖息地和觅食地,人造栖息地主要由橡树和山毛榉树[shān máo jǔ shù]组成,周围还有许多其他树木。
主要价值
编辑经济价值
秃鹫的许多栖息地都是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也是动物园常见的观赏鸟。除此之外,秃鹫的羽毛也可制成工艺品。
生态价值
秃鹫的存在对其他物种至关重要。一方面,秃鹫通常能够消化尸体中含有的细菌和其他寄生虫而不至于伤害自己。另一方面,若秃鹫种群数量减少,通常由秃鹫食用的尸体会被其他动物捕食,这些腐烂的尸体中含有的细菌和寄生虫,可能传递给较小的机会主义食腐动物,这可能会增加生态系统中疾病的发病率。
相关文化
编辑天葬是藏族较为普遍的一种葬俗,亦称“鸟葬”。用于一般的农牧民和普通人。人死后把尸体卷曲起来,把头屈于膝部,合成坐的姿势,用白色藏被包裹,放置于门后右侧的土台上,请喇嘛诵超度经。择吉日由背尸人将尸体背到天葬台,先点“桑”烟引起来秃鹫,喇嘛诵经完毕,由天葬师处理尸体。然后,群鹫应声飞至,争相啄食,以食尽最为吉祥,说明死者没有罪孽,灵魂已安然升天。如未被食净,要将剩余部分拣起焚化,同时念经超度。藏族人认为,天葬台周围山上的秃鹫,除吃人尸体外,不伤害任何小动物,是“神鸟”。
秃鹫的飞翔姿态优美,常常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在产地也常被誉为“神鹰”。近代国画中常有画秃鹭,尤以潘天寿之秃鹭最著名。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Aegypius monachus.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2023-05-24].
[2]Aegypius monachus.Animal Diversity Web. [2023-05-24].
[3]曾庆杰. 铁岭常见鸟类[M]. 沈阳: 沈阳出版社, 2017: 57.
[4]大不列颠百科全书.britannica. [2023-05-24].
[5]曲利明. 中国鸟类图鉴 上[M]. 海峡书局, 2013: 278.
[6]万冬梅. 国家生态保护丛书 国家保护动物卷[M].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237-239. (3)
[7]中国鸟类.zoology. [2023-05-24].
[8]Aegypius monachus.oiseaux. [2023-05-24].
[9]Aegypius monachus.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redlist. [2023-05-24].
[10]Aegypius monachus.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forestry. [2023-05-24].
[11]王魁颐, 高仲元, 于秀魁等. 中国自然保护辞典[M]. 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76. (2)
[12]李湘涛. 生命的支撑[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231.
[13]Moreno-opo R,Margalida A,Arredondo A,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esence of the cinereous vulture Aegypius monachus at carcasses: food preferenc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upplementary feeding sites[J]. Wildlife Biology, 2010, 16(1): 25-34. [2023-05-24].
[14]David K, Young-Jun K, Hansoo L, et al. Blood lead levels for Eurasian black vultures (Aegypius monachus) migrating between Mongolia 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J]. Journal of Asia-Pacific Biodiversity, 2015[2023-06-09].
[15]Maming R,Li J W,Liu X,et al. Behaviour of a young Cinereous Vulture Aegypius monachus for one hundred days after leaving the nest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China[J]. Vulture News, 2019, 75(1): 39-44. [2023-05-24].
[16]赵正阶. 中国鸟类志 上 非雀形目[M]. 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80-281. (3)
[17]Del Juan C,De la Javier,Alfredo S M. Buitre negro – Aegypius monachus. En: Enciclopedia Virtual de los Vertebrados Españoles. Salvador, A., Morales, M. B. (Eds.). Museo Nacional de Ciencias Naturales, Madrid, 2017: 5+21. [2023-05-24].
[18]Reading R P,Amgalanbaatar S,Kenny D,et al. Cinereous Vulture nesting ecology in Ikh Nartyn Chuluu Nature Reserve, Mongolia[J]. Mongolian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2005, 3(1): 13-19. [2023-05-24].
[19]Swan G, Naidoo V, Cuthbert R, et al. Removing the Threat of Diclofenac to Critically Endangered Asian Vultures[J]. Plos Biology, 2006, 4(3): e66. [2023-05-24].
[20]天葬.藏族丧葬习俗. [2023-05-24].
[21]陈全庆. 中国濒危珍稀鸟类国画集 爱鸟 护鸟 绘鸟[M]. 2007: 56.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31日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9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