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满族自治县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青龙满族自治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秦皇岛市下辖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秦皇岛市北部。全县总面积3510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常住人口43.1万人,辖13个镇,11个乡。县政府驻燕山路267号。 青龙县因青龙河自北向南贯穿全境而得名。 夏、商、周时期,这里属商朝孤竹国,其区域在冀东和辽西一带,国都在今卢龙县境内。春秋时期,属山戎国地,春秋末期,被东胡吞并。战国时期属燕国右北平郡。 秦朝置辽西郡,...

青龙满族自治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秦皇岛市下辖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秦皇岛市北部。全县总面积3510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常住人口43.1万人,辖13个镇,11个乡。县政府驻燕山路267号。

名称来历

编辑

青龙县因青龙河自北向南贯穿全境而得名。

历史沿革

编辑

先秦至隋

夏、商、周时期,这里属商朝孤竹国,其区域在冀东和辽西一带,国都在今卢龙县境内。春秋时期,属山戎国地,春秋末期,被东胡吞并。战国时期属燕国右北平郡。

秦朝置辽西郡,郡治在今辽宁省的义县,青龙属辽西郡离支县(县治在今迁安镇西)。西汉时期,沿用秦制仍置辽西郡,改离支县为令支县,青龙即属辽西郡令支县。东汉时期,沿用西汉郡制,青龙仍属辽西郡令支县。东汉末年鲜卑族摆脱对东汉的依附,占据北方,县城为其统治范围。

三国曹魏时沿东汉制,青龙属令支县,归幽州辽西郡,为鲜卑族所建北燕国统辖。东晋时期,鲜卑慕容建前燕后,西境属州北平郡(驻今遵化县东),东境属辽西郡(驻今抚宁县西)。前秦、后燕、北燕无改动。北魏时,撤令支县,并入阳乐县(县治在今辽宁省锦州义县),属平州(州治在今河北省卢龙县境内),青龙遂属阳乐县。隋代,青龙先属卢龙郡(郡驻现卢龙县),后属柳城郡(郡驻现辽宁省朝阳)。

唐至明清

唐代,青龙属河北道(全国十道之一)营州总管府柳城县(府县治均在今辽宁省朝阳市)。辽代,青龙西北部属泽州神山县(治所在今河北省平泉县境内),因神山得名;东南部属平州安喜县(县治在今河北省迁安市境内)。金代,改安喜县为迁安县,属中都路(路治在今北京市大兴区)平州。元代,青龙西北部属北京路(路治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泽州神山县,东南部属中都路平洲迁安。明太祖兴起之后,击退关外蒙古人,沿长城以北100千米建立“中立地带”。青龙即成为荒无人烟的“边外空地”,无人居住。清朝时期,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县境属直隶省永平府。高宗乾隆二年(1737年),在山海关设临榆县,县境分属临榆、抚宁、迁安3县。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2年(1913年),临榆、抚宁、迁安属直省海道,改属津海道。1928年改直隶省为河北省。1931年,从抚宁县、迁安县析出长城以北区域,成立都山设置局,驻地双山子,属河北省,临榆县所属不变。1933年,都山设治局解体,建立青龙县,驻地大杖子(今青龙镇),属伪满洲国热河省。1941年,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县西境王厂、凉水河、三拔子、小马坪等地为迁(安)、青(龙)、平(泉)联合县第四总区,属中共晋察冀第十三地委(简称冀东地委),直至1945年8月。1942年,东境为临(榆)、抚(宁)、凌(源)、青(龙)、绥(中)联合县辖区,属冀东地委。花厂峪是临抚凌青绥联合县工委机关所在地,是挺进东北的最前沿根据地。1943年,改为凌青绥联合县,属中共冀热边特委第三地委。1945年5月,改称抚青联合县。1944年,七道河、肖营子、白家店、大杖子等地属迁(安)、卢(龙)、青(龙)联合县。1945年9月,青龙临时行政委员会成立,驻地大杖子(今青龙镇),属中共热河省。1946年,改青龙临时行政委员会为青龙县人民政府,驻地双山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9月,因水患,县政府驻地迁址大杖子。1955年改青龙县人民政府为青龙县人民委员会,属河北省承德地区。1967年废除旧制,设青龙县革命委员会,实行“一元化”领导。1981年,撤销青龙县革命委员会,恢复青龙县人民政府。1983年,青龙县从承德地区划出归由秦皇岛市管辖。1986年12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青龙县,建立青龙满族自治县,仍属秦皇岛市。1987年5月10日,青龙满族自治县正式挂牌成立。

自然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青龙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秦皇岛市北部。县域东界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建昌县相邻,南界隔明长城与抚宁区、卢龙县、迁安市相望,西界、西北界与唐山市迁西县、承德市宽城接壤,北界与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交界。地处东经118°33′31″~119°36′30″,北纬40°04′40″~40°36′52″。总面积为3510平方千米。

青龙满族自治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地理位置

气候

青龙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的燕山山地气候。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光照充足,气温较高,降水充沛,无霜期长。全县多年(1957-2022)年平均气温9.4℃,一月为最冷月,全县平均气温-8.3℃;七月为最热月,全县平均气温24.4℃。

青龙县年平均降水量693.1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月至9月,7月最多。春季,降水少,蒸发量大,气温回升快,多风沙,多春旱,季平均降水量为80.6毫米;夏季,雨、热同季,季平均降水量为473.3毫米;秋季,昼夜温差大,降温快降水量明显减少,冷暖适中,季平均降水量为97.2毫米;冬季,空气干燥,风速大,气温低,降水量少。季平均降水量为9.3毫米。日照时数平均为2740.7小时,日平均日照时数为7.5小时。日照时数最多年份1981年是2923.2小时,日照时数最少年份2003年是2259.5小时,

地质

地质构造 “燕山运动”为县境构造的主要形成时期,褶皱构造较为明显,断裂构造极为发育。褶皱构造主要是双山子紧闭同斜复式褶皱,位于茨榆山一双山子一大巫岚一带,长约40公里、宽5公里~10公里。卷入地层包括双山子群、朱杖子群,构成两向、背斜的褶皱格局,褶皱北端在栅栏杖子一带紧闭扬起。褶皱的特点是轴迹基本平行,褶皱紧闭,均呈同斜倒转形态。褶皱层系为层理,褶皱转折端部均已强平行化。褶皱形成于早元古代,为双山期一吕梁期构造运动的产物。大断裂主要有两条:密云一喜峰口大断裂,位于北纬40°31'左右,西起密云,向东经喜峰口、木头凳,延入辽宁,全长220公里以上,其中青龙境内80公里。青龙—滦县大断裂,北起栅栏杖子,向南沿青龙河谷经卢龙、滦县,隐入华北平原,全长150公里以上。此外,还有草碾—马圈子断裂带,抚宁一牛心山断裂带、冷口断裂带等几条一般断裂。

青龙县地层分布及岩性。境内地层出露较为齐全,除奥陶系上、中统、石炭系下统、二迭系上统和三迭系上、中、下统缺失外,自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太古界地层中有迁西群、单塔子群和双山子群。其中迁西群为出露地层最老、变质程度最深的地层;单塔子群为一套中浅区域变质作用地层;双山子群自下而上分为茨榆山组和鲁杖子组;元古界地层有朱杖子群、长城系和蓟县系。朱杖子群堆积于双山子群褶皱之上,为一套变质砾岩为主夹薄层斜长变粒岩、浅粒岩、云母片岩。长城系和蓟县系为一套未变质或轻变质的地台型海相富镁碳酸盐及碎屑岩、黏土岩组成;古生界地层缺失较多,境内仅在花厂峪、清河沿出露寒武系中统张夏组徐庄组并层及奥陶系下统冶里组、奥陶系中统亮甲山组,在山神庙北沟一带出露石碳系下统本溪组、石碳系上统太原组和二迭系下统;中生界地层缺失三迭系和白要系上、中统。侏罗系为一陆相火山岩沉积地层,分为上、中、下三统四组;白垩系为一套陆源碎屑及中性火山岩地层;新生界地层境内仅见第四系更新统和全新统,主要分布于山间盆地、河谷边缘、丘陵山口,以次生黄土类壤土,亚砂土及洪冲积层为主。

境内岩体主要为侵入岩,各类侵入岩遍布全县,约占总面积的30%~40%。太古代侵入岩,主要有三合店变质花岗岩体和茨榆山变质闪长岩体,其岩性主要为橄榄岩、辉石岩、蛇纹岩等。燕山回旋早侏罗世侵人岩,岩性以斑状花岗岩为主,其次为斑状花岗闪长岩;中侏罗世侵入岩,主要有肖营子岩体、杨杖子岩体、水胡同岩体等,岩性以中、粗粒花岗岩为主,其次为细粒花岗闪长岩、碱性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角闪闪长岩等;晚侏罗世侵入岩,为呈岩基状产出的斑状花岗岩、正长斑岩体,分布于东南边缘地带;早白垩世侵入岩,以中酸性侵入岩为主,主要有响山岩体、楼子山岩体、歪顶山岩体、牛心坨岩体、大阴坡岩体等,其岩性多为花岗岩、闪长岩等,其次为正长斑岩、石英正长斑岩、斑状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境内火山岩出露较少。境内脉岩有太古代脉岩和中生代脉岩两大类,中生代脉岩有辉绿岩、花岗斑岩、正长斑岩、石英斑岩、石英正长斑岩,其次为伟晶岩、细晶岩、煌斑岩、正长岩、石英脉花岗岩、流纹岩等。

地形地貌

青龙满族自治县位于秦皇岛北部,地处燕山山脉东段,燕山山脉蜿蜒盘亘,其分支沿东西向延伸,中低山起伏错落,沟谷纵横其间,丘陵散状分布。都山位于西北境,与东南境的老岭对峙,地形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青龙县境内地貌分为山地、丘陵、谷地3种类型。各类型面积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25.1%、67.2%、7.7%,其中以丘陵为主。

青龙县境内地形趋势为东、西、北三面高,只有南面较低,似扁形漏斗,桃林口为漏斗出口。县境最高点为位于西北境的都山主峰,海拔1846.3米,最低点为县境东南的桃林口水库坝基处,海拔仅80米,海拔相对高度差为1766.3米,全县平均海拔250米。境内山地主要由中山和低山组成,面积约880平方千米。有海拔1000米~2000米的中山9座,500米~1000米的低山122座。中山大多数分布于都山、祖山周围。丘陵在山地之间分布,呈波浪切割状,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面积约2359平方千米。谷地由河床、漫滩、古河道和河流与山脚之间的平地组成。较大的宽谷有南北走向的青龙河川、沙河川,东西走向的都源河川、星干河川、起河川、南河川。盆地主要有大巫岚盆地和土门子盆地,约271平方千米。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境内有主要河流10条。最大河流青龙河从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境,成为青龙县的大动脉。另有沙河、星干河、起河、都源河、南河汇入青龙河,形成了密度较大的水系河网。独流出境河流有青龙河、沙河、白羊河、清河、石河、洋河6条河流,境内总长230.3千米,流域面积1902.77平方千米。境内青龙河支流有起河、星干河、都源河、南河4条河流,总长195.6千米,流域面积1595.6平方千米。

青龙河

青龙河自北向南穿越青龙全境,境内总流域面积2692.67平方千米,目前已成为集农业灌溉、发电和供秦、唐两市生产生活用水功能为一身的重要河流。青龙河是滦河的第二大支流,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流域面积 6340平方千米,占滦河流域面积的 14%。青龙河支流众多,其中大于 100千米 的支流有 6 条,即沙河、起河、都源河、星干河、南河、三岔口河。这些河流大都发源于青龙县境内,属山溪性河流,雨季河水暴涨暴落,水量较大,其它时期水量较小。

地下水

地下水储存深度70-300米,永水量正常水位70-130米,PH值7.0-7.3之间,属弱碱性水,并且含有钙、镁、锶、钾等多种微量元素。现有6家饮用水生产企业,年产各类包装饮用水100万吨左右。地下水主要有三种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其中基岩裂隙水矿化度一般在300-600毫克每升之间。普查发现共有7处矿泉水资源出露点(靛池子、都山、丁家河、八道岭、钱杖子、窑上、核桃沟),其中,七道河乡靛池子村矿泉水,经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矿泉水及环境监测中心检测,偏硅酸高达30-45毫克每升、锶含量为毫克每升,水质达到国家矿泉水标准,接近医疗用水标准,水量充沛,属含偏硅酸,锶型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

水利

青龙县山区河道多峡口,地形、地质条件适宜水库、塘坝的兴建。截至2016年,桃林口水库大型水库1座、水胡同水库中型水库1座、和16座小型水库,塘坝60座。其中大型水库桃林口水库,是“八五”“九五”时期水利部、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坝址位于原南杖子乡大暖泉村附近青龙河上,因临近长城关口桃林口而得名,总库容8.59亿立方米,截至2022年,蓄水量6.26亿立方米。2014年,青龙县基本实现滴灌和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全覆盖。

青龙满族自治县

桃林口水库

土壤

青龙满族自治县土壤有3个类(棕壤、褐土、薪积土)、6个亚类、22个土属、73个土种。棕壤分棕壤和棕壤性土2个亚类,主要分布在北部都山海拔600~650米以上,向南向东逐渐下降到山神庙海拔350~400米以上的中山、低山区。褐土分褐土性土、淋溶褐土、潮褐土3个亚类、14个属、56个种,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的山坡、山脊。新积土只有洪冲积新积土1个土属,分布在全县的各个河流上。青龙县土壤多为片麻石岩发育的褐土,土壤保肥保水,通透性好。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截至2023年青龙县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6亿立方米(地表水6.3亿立方米、地下水2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水量1.7亿立方米)。现有6家饮用水生产企业,年产各类包装饮用水100万吨左右。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耕地面积259.49万亩。园地面积189.85万亩,林地面积416.93万亩,草地面积84.17万亩,湿地面积4.84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128.89万亩。交通运输用地面积24.38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43.51万亩。

矿产资源

青龙满族自治县已发现矿产资源40多种,铁、金、花岗岩已实现规模开发利用,其中铁矿探明储量15亿吨,远景储量50亿吨以上,是冀东主要铁矿集中区之一;黄金探明储量20多吨,远景储量110余吨;花岗岩储量26亿多立方米,是华北地区主要石材集散地。

生物资源

药材资源

青龙满族自治县具备各类中药材生长的良好环境,被誉为“北方天然药库”。中药材品种主要有北苍术、五味子、黄芩、黄芪等。较出名的中药材品种有:都山人参、都山党参、金丝黄芩、燕山黄芪、青龙山杏仁、青龙小枸杞、老岭柴胡、都山葛根,被称为“燕山八味”。种植药材品种有枸杞、知母、远志、板兰根、黄芩、黄芪,牛夕、防风、桔梗、忖草、柴胡等20多个品种。

林果资源

林果资源量多质优。林木有油松木、柞木、椴木、桦木、杨木、桑木等百余种。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全县遍布山楂、安梨、苹果、栗子树等各类果树。

畜牧资源

畜牧资源充裕,截至2019年饲草总储量28万吨,载畜量可达90万个羊单位。牛、羊、猪年饲养量分别达到4.5万头、52万只、51万只。

生物多样性

植物

青龙植物区系,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系的中国—日本植物亚区,是第三纪植物区系的直接后代,具有典型的北温带植物区系的特点,境内植物有94科,331属。天然分布的主要乔灌木有油松、桦树、山杨、柞树、核桃楸、籽椴、糠椴、五角枫、荆条、胡枝子、三裂绣线菊、酸枣等;人工栽培乔灌木主要有杨树、落叶松、柳、刺槐、榆树等。境内主要草本有蒿类、羊胡子、白羊草、黄北草等。其中受国家保护的植物种有核桃楸、黄檗、刺五加、野大豆等4种,均为国家Ⅱ级保护植物。

青龙满族自治县

核桃楸

动物

青龙境内有各类野生动物200多种,主要动物共11纲112科234种。其中有豹、豹猫、赤狐等19种为珍稀动物,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有黑鹳、金雕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1种,如大鲵、豹猫等。河北省重点保护动物16种。

青龙满族自治县

黑鹳

境内兽类约60多种,主要有狼、狍、鹿、狐狸、山狸、松鼠等。境内鸟类约60种,候鸟主要有苍鹭、杜鹃、家燕、红角鸮、戴胜、太平鸟、棕眉柳莺、田鹀灰等。留鸟主要有环颈雉、野鸭、石鸡、山斑鸠,灰斑鸠,金雕、雕鸮、灰喜鹊、大嘴乌鸦、大天鹅、虎斑地鸫,白眉鸫,北灰鹟、白眉鹀等。鱼类近20种,有鲤鱼、鲫鱼、白鲢、红鳟鱼等。爬行类约20多种,有蛇、龟、穿山甲、壁虎、蝎子等

生态功能区

河北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于2015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开展试点创建。项目位于青龙河下游,规划总面积8400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3567公顷,湿地率42.46%。规划区湿地类型分为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3类,其中河流湿地222.5公顷、沼泽湿地63.5公顷、人工湿地3281公顷。具体包含有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草本沼泽和库塘4个湿地型。湿地野生动物386种,特别是湿地水鸟种类多、数量大、保护级别高,中华秋沙鸭、鸿雁、黑鹳、大天鹅、金雕、乌雕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公园内均有分布。

青龙满族自治县

河北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自然灾害

青龙满族自治县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洪涝、风雹灾害、大雾、寒潮、暴雪等。其中干旱、暴雨、洪涝、冰雹等灾害的影响最大。

暴雨洪涝:暴雨洪涝多发生于7月至8月。青龙县平均每年出现暴雨日数为2.13天。1979年7月28日全县普降暴雨,其中三拨子公社7小时降雨超过400毫米,引发泥石流。1984年8月9日-11日,全县普降暴雨,平均降雨343 4毫米。全县发生泥石流12070起,冲毁农田3420公顷,工矿企业停电,交通、广播电话全部中断,大部分乡村停电。

干旱:干旱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气象灾害,春旱多发生于4月初至5月上旬,出现几率为57%,由于山区较多,灌溉抗旱能力差,对春播生产影响极大。伏旱多发生于7月中旬至8月上旬,出现几率为35%。1983年6月中旬至7月20日无雨,河流全部断流,20个公社的人、畜饮水发生困难。1999年,春旱接伏旱。年降水量387 6毫米,为1979年~20()4年降水量最少年份,农业收成减5成年景。

风雹灾害:主要发生在5月至10月,以春夏之交最多,其特点是灾害发生时间短,预测难度大,对农业生产极具破坏性。2003年7月20日,平方子等5个乡镇出现特大暴风雨和冰雹。因冰雹灾害农作物累计受灾34354公顷.果品减少5680吨.毁坏房屋406间,砸死牲畜数十头(只)。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3年,全县辖13个镇、11个乡,396个行政村,2215个自然村,辖3659个村民小组。县政府驻燕山路267号。

名称

行政区划代码

下辖镇乡街道数目

下辖政区详情

青龙满族自治县

130321

11个乡

凤凰山乡、官场乡、安子岭乡、平方子乡、大石岭乡、三星口乡、干沟乡、朱杖子乡、草碾乡、三拨子乡、凉水河乡

13个镇

青龙镇、祖山镇、龙王庙镇、隔河头镇、双山子镇、茨榆山镇、土门子镇、大巫岚镇、木头凳镇、马圈子镇、肖营子镇、八道河镇、娄杖子镇

-

-

统计时间2023年11月25日

资料来源

政治

编辑

主要领导

中国共产党青龙满族自治县委员会

书记

李耀滨

青龙满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傅兴超

青龙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县长

张义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龙满族自治县委员会

主席

马立峰

备注: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3年11月8日

人口

编辑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县常住人口为431138人,2020年内人口出生率7.27‰,死亡率4.1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7‰。共有家庭户152291户,集体户2452户,家庭户人口为415873人,集体户人口为15265人。男性人口为223425人,占51.82%;女性人口为207713人,占48.18%。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7.56。0-14岁人口为86837人,占20.14%;15-59岁人口为238358人,占55.29%;60岁及以上人口为105943人,占24.5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70682人,占全县常住人口16.39%。全县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35890人,占31.5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95248人,占68.48%。

民族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青龙满族自治县主要为满族、汉族。其中满族人口占74.7%。其中青龙河以东,南至三岔口、官场,北至大石岭、木头凳一带多为满族正蓝旗,包括庄园和功勋地,青龙河以西,西至擦岭、南至冷口、草碾,北至张杖子一带,多为内务府汉军正白旗,所圈为一般旗地。汉族多为沿边居住,一部分随满族人而居。截至2004年汉族人口163607人,占总人口的31.58%。

语言

青龙语言属北方方言,特点主要体现在方言词汇和大量词汇儿化韵两个方面。在方言词汇中,有些是满语音译词汇、满语后缀词汇、满汉语言复合派生词汇、赋予义项词汇及汉语别称词汇,使青龙方言充斥着满语痕迹。儿化韵的词汇有名词、动词、形容词,还有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大量的儿化韵词汇,使青龙方言更具鲜明的地方特点。

最显著的特点是无卷舌韵母,而将普通话中的卷舌韵分别读成“gul、aul、isul、iaul、uaul、ugul、yaul、youl”8韵。故在语言交流中显得音色生硬。其次,部分地域舌尖前音ts、ts、s与舌尖后音tg、tg'、S不分,且不能辨字。虽然满语作为一种民族语言在青龙已不存在,但一些满语词汇却融于汉语中,如:萨其玛[sa*tc'”ma](一种点心)、 祸[mama⁵¹](父亲)、喝咧[xglie](招呼)等,构成青龙方言中独具特色的土语。

宗教信仰

青龙县境内宗教活动有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今道教、佛教不复存在,天主教、基督教尚有组织,有活动。天主教遇大型宗教活动,则去建昌县天主教聚居区。基督教在马珍祥家设有活动点。

天主教

1990年底统计,青龙县共有天主教教徒91人,主要分布在三拨子乡胡杖子村,其次为干沟乡庞杖子村、东沟村。胡杖子村天主教为修女胡兰英五代世祖传入。因邻迁安县,宗教生活常与黄金寨天主教组织发生联系。1983年,在修女胡兰英和教徒刘忠两家设立两个家庭活动点,由胡兰英领导,定期开展活动。庞杖子、东沟天主教,受姻亲关系影响,于清朝末年从建昌县碱厂等地传入。庞杖子村天主教由真女罗秀珍领导,一般不进行定期祈祷,遇大型宗教活动,则去建昌县天主教聚居区。东沟村教徒,基本无活动,与外地亦无交往。

基督教

基督教亦称耶稣教。青龙基督教的活动范围是大杖子、王营子和双山子。日伪时期大杖子曾设“安息日基督教支会”,其余两处曾设“安息日基督教分支会”。支会设有教堂、教会小学。神职人员有长老、牧师、传道士、执事长、执事、执事会计。分支会设教堂,有分支会主任、传道士。教会最兴盛时期,教徒曾达300余人。现在只大杖子范围尚有教徒18人,其中马杖子村9人,前庄村2人、西双山村6人、庙上村1人。马杖子村信教人员的宗教活动比较经常,在马珍祥家设有活动点。1941年5月,袁乃宽受命于伪满“热河省承德安息日基督教会”,先后发展到王营子、高丽铺、肖营子一带,教徒达100余人。1942年,青龙县协和会查封了青龙县基督教会,1945年8月青龙解放,基督教支会、分支会解体。

经济

编辑

综述

青龙满族自治县以文化旅游、农村电商、农村物流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新能源项目、畜牧、林果、中药材为主导产业。

截至2022年末,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419228万元。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64727万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24310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30192万元。截至2020年末三次产之比为39.1:19.7:41.2。人均生产总值29188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56162万元,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6%,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389万元,全县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0573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222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1595元。

第一产业

青龙满族自治县以畜牧、林果、中药材为三大主导产业。青龙满族自治县形成设施蔬菜、精品杂粮、桑柞蚕三大特色产业,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8家(省级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959家(国家级示范社5家)、家庭农场179家、省级著名商标9个,先后被认定为全国出口板栗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国家级枸杞标准化示范园区和全省肉鸡养殖示范县。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64727万元。

青龙满族自治县大力发展板栗产业,目前,全县板栗栽植面积100万亩,居全国县区首位。截至2022年全县板栗产量4.8万吨,产值11亿元,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500余元。食用菌栽培规模达5000万棒,总产量2.6万吨,产值2.7亿元。精品杂粮种植面积常年产量达1.4万吨,年产值0.8亿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087公顷,总产量达到10.96万吨;油料播种面积1122.9公顷,总产量4282.8吨。林果产业全县总规模130万亩,年产量约30.1万吨,产值13.8亿元。截至202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004165万元,增加值完成602677万元。

截至2022年末畜牧产业规模达4600万头(只),产值达28亿元,其中肉鸡养殖与屠宰加工是畜牧业中的优势产业,全县肉鸡养殖规模较大。青龙县共有规模化养殖厂2875家,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14家,省级畜牧养殖龙头企业1家、市级14家。畜禽产业以中红三融、前岭蛋鸡、鑫海种猪等企业和合作社为龙头,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和生态养殖。

截至2023年,中药材产业全县种植面积达10.5万亩,年产量2万吨,产值2.5亿元。青龙满族自治县已成为河北十大道地药材“北苍术、黄芪”产业大县,成功创建千亩以上省级中药材种植示范园2家。中药材品种主要有北苍术、五味子、黄芩、黄芪等,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北苍术种植繁育基地。龙头企业满药本草药业主要从事道地中药材种植、优良品种开发、野生药材采集及初级加工、销售、出口等业务,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同盛医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工厂化育苗、中药材销售、中药饮片加工等业务,扶持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873户13163人。依托同盛医药、满药本草,建设药食同源示范区,打造中药材深加工产业集群。

第二产业

工业经济发展迅猛,主要发展以铁金石为主框架的工业项目、农产品加工业、新能源项目。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24310万元。

铁矿采选兴旺发达,黄金年产多。石材加工已具规模,年产量花岗岩荒料15万立方米,板材366万平方米,开发了长城红、祖山红、芝麻黑等20多个花色品种。截至2022年末钢铁企业实现超低排放,培树标杆铁选企业10家,创建省级绿色矿山2家,兴马、聚隆成功转型非矿产业。庙沟铁矿等重点企业生产稳定,年产铁精粉450万吨。

农产品加工业,青龙县围绕板栗、食用菌、杂粮、果汁饮料、肉鸡等板块,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截至2021年末,全县食品加工企业达到15家。截至2023年青龙满族自治县建设青龙现代香菇产业示范园。年产菌棒1500万棒、菌种300万个,年产香菇1.5万吨,增加产值3.6亿元,年种植香菇5000万棒。

发展新能源项目。截至2022年青龙满族自治县有8个光电风电项目并网发电。三峡光伏发电、华能风力发电竣工投产,新增发电规模173兆瓦。峰港创业木制品加工项目正在进行生产中,3个新建材项目也在实施中。

第三产业

青龙满族自治县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一大主导服务业以及农村电商和农村物流产业,持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30192万元。

青龙满族自治县获评2022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2022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县境内拥有1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旅游产业,以“一心、两带、四片区、五线路”为路线进行全域旅游空间布局,截至2021年末,制作县域旅游资源宣传片2部,发展农家乐310家、采摘观光园25个。全年接待游客1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76亿元。26个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石长城、花果山、神石沟等乡村旅游日益兴起。成功举办生态旅游节,“生态青龙、青龙甘栗”广告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

青龙县设置河北青龙经济开发区和河北物流产业聚集区2家省级园区,以钢铁、现代农业、文旅、电商、新建材、新能源等主导产业。截至2022年末物流业,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逐步健全,都源湖电商物流园即将运营,物流平均费用降至2.8元/公斤,签约“盒马县”“盒马村”,发展网络活跃店铺3872个,网络零售额突破18.68亿元,获评河北省“数字生态”十强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2021年完成绝对额7.06亿元。

经济功能区

青龙满族自治县设置省级经济园区2个。分别为河北青龙经济开发区和河北青龙物流产业聚集区。

河北青龙经济开发区

河北青龙经济开发区前身是大巫岚循环经济工业园,始建于2006年11月。2011年2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2年2月,经省编委批准组建开发区工委和管委,机构规格为副处级。2012年6月,河北青龙经济开发区管理机构正式挂牌成立并进入实体化运作。规划总面积38平方千米,批准建设面积(起步区)9.98平方千米。目前,区内已入驻湖南郴电集团、龙汇工贸集团、德龙铸业开发有限公司、龙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首秦龙汇矿业有限公司、安胜矿业有限公司、河北利通电缆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形成了金属压延、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2023年,河北青龙经济开发区入园企业410家,营业收入189亿元,增长36%。

河北青龙物流产业聚集区

河北青龙物流产业聚集区位于肖营子镇,2012年10月被批准为省级物流园区。园区规划总面积9.48平方千米,建成区0.5平方千米,主要发展现代服务、现代农业和战略新兴产业。2014年聚集区内共有各类企业120多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5亿元。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

截至2020年,青龙满族自治县有1所中等专业学校,拥有教职工56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生11197人;普通初级中学21所,在校生18603人,其中民办1所,在校生2184人;小学45所,在校生38149人;全县幼儿园204所,其中民办68所,在园人数1248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36人。青龙满族自治县3岁以上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5892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2112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5508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4389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截至2004年末2004年底,全县共有小学教师2139人,初中教师1791人,高中教师507人。

青龙满族自治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卫生

截至2019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14所,其中公立医疗卫生单位36所。县直公立医疗卫生单位共6所、乡镇卫生院(含分院)30所、其中中心卫生院8所、乡镇卫生院16所、乡镇卫生院分院6所;村卫生室396所;社会办医疗机构282所,其中社会办医院23所、门诊部及个体卫生室及诊所共259所。全县各级医疗单位总床位2110张,其中公立医疗机构(含基层医疗机构)1539张,社会办医疗机构571张。全县床位为3.72张/千人口(公立医疗机构2.71张/千人口,社会办医疗机构1.01张/千人口)。截至2018年,全县共有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513人,其中县直314人,乡镇199人;注册护士979人,其中县直878人,乡镇101人。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为0.91人/千人口,注册护士为1.73人/千人口。

青龙满族自治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

青龙满族自治县境域内主要医院

名称

等级

通讯地址

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

二级甲等

青龙镇康乾街174号

青龙满族自治县中医院

二级甲等

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燕山路149号

科技

截至2021年末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1%。新增省级星创天地 2 家、县级众创空间1 家,培育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 85 家、高新技术企业 2 家。与河北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4 家院校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与 23 所省内外院校建立了紧密联系。将特色农业、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互联网+”等领域 95 名知名专家学者纳入到科技专家人才库。现科技专家库专家100名。截至2023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8家(省级5家)。

文化

县内有青龙满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广场、民族文化宫、民族博物馆。配置有23个乡镇文化站,396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青龙满族自治县文化馆是专门从事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设有影剧院、多功能厅、排练厅、展览厅、培训教室、舞蹈教室、办公室、录音室、器材室、服装室等10个厅室。2023年县文联在文化馆三楼组织召开全县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暨书画交流创作笔会。

青龙满族自治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广场

青龙满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馆内布局一层为规划展厅和民俗、书画展览馆。共有沙盘模型、县域挂板等9个展区。民俗展览馆展出以满族为主的民族服饰、生产生活用品、婚育习俗用品以及民间艺术品300多件;书画展厅收藏县内外当代书法美术作品70多幅。二层为文物展览馆,分为石器时代等4个展厅,共展出远古至新中国成立各时期历史文物250多件。三层为游客服务中心和旅游纪念品展厅。四、五层为高档茶馆和会馆。

青龙满族自治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

体育

截至2023年,青龙县城新建的南河步游路,全长3172米的健身步游路依山傍水而建,与原有山路相连接形成环路。县内有青龙满族自治县陀螺和蹴球场。青龙满族自治县全民健身中心免费开放。6月份参加秦皇岛市全民健身大会篮球和陆地冰壶比赛,荣获篮球第二名,陆地冰壶乙组第二名、丙组第二名。

人居环境

截至2023年,青龙满族自治县实施空气质量提升行动,PM2.5平均浓度26微克/立方米,全年优良天数306天。严格落实河长制,县域主要河流、桃林口水库水质稳定达到功能区要求。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草局验收。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恢复治理矿山迹地1257公顷,申报省级绿色矿山3家、钢铁A级企业1家,兴马铁矿、聚隆铁矿综合治理经验全省推广。深化林长制,新增造林绿化11.7万亩。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建设高标准农田8000亩。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2020年完成3个青龙河沿岸村庄及1个桃林口饮用水二级保护区内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安装了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建立临河傍湖村庄垃圾分级负责体系。县城建成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0%以上,全年共清理河道垃圾1.5万立方米。

截至2020年4月,青龙县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经过前期创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4.83%,累计投入各类创森资金2.8亿元。2022年,青龙县强力推进农村问题厕所“歼灭战”,改造农村户厕4221座、公厕25座,排查整改农村问题厕所8006座。

截至2022年末,青龙县完成八旗街南段、康乾街、燕山路及地下管网改造,推进东部新城、南山森林体育公园项目,改造老旧小区6个。开展城市体检行动,维修升级路灯1600盏、修缮桥梁20座,补划停车位825个。

社会保障

截至2020年末,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572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652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323324人;全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登记人数达到29848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42072人,参保率95.3%;下岗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逐渐向失业保险制度过渡,到年底,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8751人,其中:企业单位参保人数7362人,事业单位参保人数10582人,其它行业参保人数807人,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1822人月数。失业保险金、医疗补助金、取暖费等支出392.7万元。

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0235.2万元,保障困难群众21.8万人次,实施临时救助532人次。为全县143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163.1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65.61万元、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340.31万元。全县居家适老化改造759户完成;采集10个社区日间照料机构和5726名社区老年人基本信息接入省级平台,实现服务设施全覆盖149个小区。

交通

编辑

综述

青龙满族自治县距北京220千米、天津260千米、秦皇岛港90千米、曹妃甸港130千米,处在京津冀3小时经济圈和唐承秦1小时经济圈内、京唐秦发展轴和秦唐沧沿海经济隆起带,是华北与东北、内陆与沿海物流通道的重要节点。承秦高速公路横贯东西,7条国省干道纵横交错、联线成网,农村公路网通达城乡。

公路

境内承秦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有9条国省干道,农村公路网通达城乡。截至2023年,青龙农村公路建设改造1300余千米,桥梁修筑200余座。2020年,县内共有高速公路69.8千米,高速公路连接线66.79/8条,省级公路229.671千米/9条(包括高速连接线),县级公路289.147千米/8条,乡级公路379.335千米/31条,专用公路8.232千米/2条,村级公路1564.412千米/563条,总计2607.383千米。全县高速隧道15个,11573延米,高速桥梁45座23615延米;省级公路隧道16个,长7067.6延米;全县公路桥梁总长45002.84延米,其中国省干线9214.04延米,村村通工程已贯穿全县396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达563条,1564.412千米

铁路

截至2023年,青龙满族自治县正在推进承秦铁路一期青抚铁路、山神庙铁路延伸项目,使青龙铁路网络连接大秦线、京山线。3条铁路线地方铁路杨抚线、山神庙铁路延伸、迁青宽铁路。迁安至青龙地方铁路全长79.4千米。杨抚铁路,线路全长约200千米。县内有山神庙火车站。

公共交通

青龙满族自治县全县已投入运营60辆公交车,开通了19条班线,东至广茶山,西至逃军山汽博城,北到县医院北沟、水泉沟、拉马沟,南到山水雅园,站点覆盖城区居民居住点,实现县城周边与中心区域的无缝接驳。青龙满族自治县有4个汽车站。青龙汽车站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燕山路,每日发送秦皇岛,抚宁,山海关,北京,昌黎等地汽车。青龙满族自治县有一处客运站是青龙客运站。出租车88辆。

人文

编辑

综述

青龙满族自治县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奚族文化、满族文化、红色文化和白酒文化交相辉映,属红山文化的外围部分。红石岭上遗址、铁瓦乌龙殿遗址、古戏楼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拥有满族舞蹈猴打棒、满族寸子秧歌、青龙皮影戏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砖瓦烧制技艺、奚琴演奏记忆、满族语言文字、青龙水豆腐、青龙剪纸、白酒酿造技艺等1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青龙县被评为是中国奚族文化之乡、河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文物古迹

青龙满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有红石岭上遗址、铁瓦乌龙殿遗址、古戏楼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批次

名称

时代

地址

Ⅳ-1-5

红石岭上遗址

旧石器

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黄杖子村

Ⅳ-1-6

铁瓦乌龙殿遗址

青龙满族自治县祖山镇牛心山村

Ⅱ-3-6

古戏楼

青龙满族自治县祖山镇牛心山村

表格最后更新日期:2023.12.23

参考来源:

铁瓦乌龙殿

这箭笴山就是当今的祖山。铁瓦乌龙殿便是辽代六部大王、奚族领袖回离保在此称帝时所建,因用铁瓦建成,且传说回离保是个黑壮大汉,故称铁瓦乌龙殿。铁瓦乌龙殿面积约二千平方公尺,现存三座大殿遗迹及盘龙碑额、塔林遗址和两个大型赑屃。盘龙碑额长约一百五十公分、高约一百公分,两条盘龙栩栩如生,碑阴、碑阳上的文字为“无宾主道院碑”。相传,“靖难之役”后朱允炆曾在京东名寺无宾主禅寺削发为僧。

青龙满族自治县

禅院碑额

青龙满族自治县

禅院杵臼

青龙满族自治县

禅院台阶

青龙满族自治县

禅院赑屃

三岔口古戏楼

三岔口古戏楼位于原南杖子乡三岔口村街中心,嘉庆九年(1804)建,占地面积81平方米。系单体结构。单层单檐山顶,高台砖木结构。戏楼的平面布局为“凸”字形,突出的部分是舞台,由两根明柱支撑顶盖。前两根是不规则八棱石柱,后两根是方形石柱,阑额下有木雕彩绘。后台墙用小青砖垒砌,前后设有网窗。用门把前台和后隔开。台高117米,前楼建筑高7米,后楼建筑高4.5米。整个建筑高低搭配,布局紧凑。戏楼前方50米处树碑两通,并列,东西相距20米。东侧碑高70厘米,宽45厘米,厚17厘米,为创建戏楼而立,碑阳记载筹建单位。西侧的碑是青龙河义渡记事碑。碑额篆书“为善最乐”。1995年,因修建桃林口水库,

被文物部门落架拆除。2003年,在祖山景区按原样复建。

习俗

青龙满族曾有悠久和独具特色的风俗。在和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中,演变成了满族特色的青龙风俗。

诞生习俗

婴儿出生第三天,举行三朝礼。出生第五天,产妇娘家送衣、裤、鞋、帽、尿布、小被子等婴儿用品“捂风”。男婴出生第九天,做“九日”,女婴出生第十二天办“十二日”。男婴出生第三十天、女婴出生第二十九天称“满月”,出生第一百天做“百岁”。“九日”“十二日”当天,婴儿家庭设账桌,请账房先生登记礼金。亲朋乡邻以赠送礼金方式前往新生婴儿家庭祝贺。婴儿家庭或在自家或在饭店大摆喜筵答谢宾朋。

春节习俗

春节期间,乡间盛行扭秧歌,放鞭炮,节日气氛浓厚。秧歌类型多种,扭法多样,演唱老词老调。少男少女更喜荡秋千,捉迷藏。元宵节有些秧歌会闹“灯馆“,还有些村镇举办灯会。近年县城又出现放烟花活动。

殡葬习俗

青龙民间丧葬礼仪有装老、送行、下葬、圆坟、做“七”、做“百日”、做周年等习俗。病人临死穿装老衣服,咽气后停放在俗称“排子”的灵床上,往死者手里塞放打狗饽饽,点长寿灯,供倒头饭,送倒头纸,向亲友报丧。死亡至出殡一般停灵三日。此间,请鼓乐、糊纸扎、备棺木,亲友邻里进行吊祭,儿女披麻戴孝,早、午、晚三次送纸哭庙,夜间守灵。出殡前一天傍晚,举行人殓、领魂、送行、装库、行礼等仪式。出殡后请人“净室”,埋葬第三天圆坟,死亡七天为一祭日,直至五七。百日、周年为大祭,亲友吊祭除带“烧纸”外,还为丧主送些糕点、挂面、面粉之类,乡邻吊祭只带烧纸。

居住习俗

青龙民间建房与居住保持着浓厚的满族风俗。80年代之后,居住风俗虽然发生深刻变化,但在许多方面仍然留存着满族人口居住风俗的烙印。青龙区盛产木材、山草、石料,旧时建房均为木石结构。因贫富差异,房屋类型大体分两种:一是毛草房。柱、柁、檩、椽做骨架。二是砖瓦房。传统格局,房屋多坐北朝南,北房为正房,3-5间不等,东西房为厢房,2-3间不等,南房为门房。上时贫困户只盖正房,富户讲究五正三厢(东西厢房均为三间)或“四合院”。神祇供奉也有一定位置,灶间北墙设“祖宗龛”,锅灶与火炕的墙上设“灶王龛”。在农村,这些习俗沿袭至今。

服饰习俗

历史上,青龙满族服饰具有鲜明特点。80年代后,青龙满族虽然还有许多自己的服饰特点,随着民族的融合已朝多民族服饰文化发展。旗袍,满语称“衣介”,是满族最具代表性的服装之一。在清代,满州、蒙古、汉军八旗男女都喜欢穿旗袍,旗袍的样式以“箭袖、盘领、开衩”为多,并经历了漫长的岁月。40年代后,满族男性旗袍已废弃,女性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筒变紧身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及踝逐渐形成今日各色各样讲究色彩装饰和人体线条美的旗袍样式。如今,青龙县服装适应气候变化,冬着棉衣,夏着单衣,春、秋着夹衣。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龙满族自治县是中国奚族文化之乡、河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丰厚的满族文化。青龙剪纸、青龙水豆腐、满族黏饽饽、青龙皮影雕刻等8项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舞蹈猴打棒、满族寸子秧歌。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批次

传承人

青龙猴打棒

传统舞蹈

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马玉辉

皮影戏

传统戏剧

第一批省级名录扩展项目

邵清

满族猴打棒

《猴打棒》流传于青龙满族自治县西南部长城沿线满族聚居的乡村,在三拨子、凉水河、白家店、肖营子等乡镇尤为盛行。满族人民认为孙悟空降妖捉怪、除恶扬善胜过他们所信奉的萨满,还认为穿黄布衣敲花椒木棒能驱魔逐妖,因而扮成戏曲中的孙悟空模样表演猴打棒,以此驱兽降妖避邪。猴打棒是和地秧歌一起表演的一种表演形式,但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表演风格。其表演形式可以分为入室猴打棒、庭院猴打棒、过街猴打棒三种。“猴打棒”的道具木棒规格长约45厘米,直径约为3.5厘米。木棒选用木质细、硬、耐磨、声响清脆的桑木、花椒木和苦榴木。其中,花椒木对人身体好。猴打棒还会用到的一种木头叫色(shǎi)木,这种木头一般不易打断,打出来的声音清脆响亮,木头长一般都是48-50厘米。2006年6月,青龙猴打棒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龙满族自治县

满族猴打棒

满族寸子秧歌

寸子秧歌又称踩寸子、小高跷秧歌。根据清代满族宫廷和民间生活加工改编而成,是青龙满族自治县典型的民族艺术之一。据传,满族进关后,满族女人既想模仿汉族女人裹足后的小脚,又不愿改变自己的天足习俗,就在鞋底上安装襄足小假脚,用长裤将其掩盖,这种鞋称为旗鞋。因旗鞋不易制作,演员穿上又不便扭动,人们便用不足1尺的小高跷代替旗鞋,这样就产生了寸子秧歌,清末民初流行于县南部和西部的满族聚居区,具有浓郁的满族特色。寸子不过尺,一般为6寸、8寸,还可以根据演员的身高放长或缩短。但脚下不能超1尺。着寸子秧歌的队形分两路、四路,队形变化有“二龙出水”“双剪子股”“单剪子股”“摆阵”等。在扭法上,有“转扇”“逗扇”“逗绢”,还有一些表现民间生活的小出子《救罕王》《摸花轿》《婆媳和》等。音乐伴奏有《满堂红》《反串》《大姑娘美》《五匹马》等。

青龙皮影戏

皮影戏在青龙被俗称为“驴皮影”,是个古老的戏种,于清朝末年开始出现在青龙。到民国初期,青龙开始有人建立影戏班,随后开始迅速扩展并很快普及全县。皮影戏影剧剧目繁多,共有60多部,多为祖辈流传至今的,常见的剧目有《万宝阵》《五峰会》《长寿山》和《蒋朋征西》等,内容多是以古论今,惩恶扬善为主题。青龙人每逢庆祝节日和嫁娶、寿诞、丰收等喜庆日都请皮影戏班子演戏表示庆贺,习惯把为庆贺喜庆而演出的皮影称为“喜影”。此外遇到天灾或盼求儿女和祈求福寿时发下的誓愿,事后唱影以表心愿,被称为“愿影”。

青龙满族自治县

青龙皮影戏

饮食

受满族风习影响,人们喜食粘食,如粘干饭、凉糕、切糕、元宵、粽子、粘馍馍等,也吃发糕、散壮子、煎饼。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食还有夏季喜吃水饭,或热汤,或凉浆,因爱好而定。逢节令或待客喜做水豆腐、干饭伴水豆腐。

青龙县的满族特色饮食文化作为直省驻防满族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其在继承传统满族饮食文化的基础上,更具地方特色与发展性。水豆腐特色在于其利用了青龙优质水资源;黏饽饽的发展性体现为馅料和外皮的丰富化发展;秫米水饭亦得势于独特的水资源;布缩结(酸菜)则保持其传统正宗的制作技艺并追求酸菜的品质完美。

青龙水豆腐

青龙水豆腐在青龙满族自治县的地方特色名吃中是居第一位的。青龙水豆腐历史悠久,早在清朝康熙年间,水豆腐就随满族人一同来到青龙县,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水豆腐在随满族人进入青龙县之后,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做出了创新与改变。其创新与改变从其自身名字中便可见端倪。水豆腐,顾名思义,就是含水量多。青龙水豆腐含水量一般在85%~88%之间,青龙水豆腐之所以深受欢迎与喜爱。虽然豆腐食物并非满族始创,但是满族人对豆腐的喜爱非同一般。豆腐是满族特色饮食中重要的副食之一。

青龙满族自治县

青龙水豆腐

青龙黏饽饽

黏饽饽是满族正宗的传统饮食。满族先民是渔猎民族,由于长期在野外捕猎和征战,故携带黏食类饽饽,这样既方便又抗饿。后来这一饮食习惯流传下来,慢慢地养成了在居家日常饮食中也吃饽饽的习俗。现在的青龙县人民,不仅是满族人,汉族人也会在每年冬季一定的时期制作黏饽饽,称为“淘米”。青龙黏饽饽发展至今也延伸出了多种馅料和外皮。内馅通常为红豆馅或白豆馅,少数也有菜馅;外皮多用秫米面和黄米面,且均会在饽饽顶端盖上红点,以添色彩。“淘米”是个不小的工程,表现在制作饽饽的人数众多、饽饽数量庞大等方面。蒸熟的黏饽饽需要放在特制的帘子上冷冻,待其完全冷冻后装进“饽饽缸”,以便日后食用。这样的盛况也成为青龙满族自治县的特色风俗景象。

青龙满族自治县

青龙黏饽饽

布缩结

即酸菜。酸菜作为满族的传统饮食,自其产生一直流传至今,不只是满族人,各族人民都在食用。青龙满族自治县作为满族人口聚集地,酸菜的传承与食用也就不足为奇。青龙县,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有一口大体积酸菜缸,每年的一定时期,家中较年长的妇女就会腌制酸菜,不仅作为日常饮食,也是宴请亲朋好友的必备菜肴。传统正宗的满族酸菜的腌制也是有时令要求的,多为秋冬季白菜收获后,此时的大白菜保持了较好的完整性与新鲜度。腌酸菜是一项技术活,成功腌制的酸菜不仅味酸,白菜还要保持一定的硬度与完整性,不烂叶不烂芯。

青龙满族自治县

布缩结

青龙秫米水饭

秫米水饭是青龙满族自治县夏季的日常饮食。满族人喜食高粱、玉米、小米等粗粮,而秫米(高粱)水饭因其颗粒分明、水分高、清凉爽口,适合炎热的夏季食用。尤其是在辛苦劳作后,农民急需补充水分和降温,秫米水饭就十分适合这种情况。除秫米水饭外,玉米碴水饭、二米水饭、小米水饭等均是青龙满族自治县夏季的主要特色饮食。当然,这离不开青龙优质的水资源。夏季的水饭饮食习惯与冬季以黏、甜为特征的饮食习惯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满族传统特色饮食文化季节性特征的有力体现。

青龙满族自治县

秫米水饭

特产

青龙板栗

青龙满族自治县位于冀东燕山腹地北纬40度的“黄金农业生产带”,独特的温带立体气候、土壤、温湿度和矿物质含量造就了独特的农产品品质。青龙板栗历史悠久,现有百年以上板栗树2000多棵,现存最早的板栗树树龄1000年以上。果形饱满而端正,色泽紫红而亮丽,果仁入口细腻、软糯香甜。

青龙满族自治县

青龙板栗

青龙苹果

青龙满族自治县是“中国苹果之乡”,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为该县发展苹果产业提供了优势。

为确保苹果产业向纵深发展,青龙全力推进山地苹果产业集群建设项目,现已建成规模化、绿色化精品示范基地3100亩。青龙苹果具有果实均匀、果肉松脆、颜色艳丽、不套袋、耐存储、采摘时间长等特点。

青龙满族自治县

青龙苹果

青龙安梨

安梨属秋子梨系统,俗称酸梨,是梨属植物中最抗寒的品种,抗病性极强,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东北及华北地区的古老品种。安梨,既可鲜食,又可干食、冻食和熟食。目前,青龙满族自治县境内主要在官场乡、凉水河乡和八道河乡集中种植,官场乡是著名的“梨乡”,现有盛果期梨树近16万株,年产鲜梨6000吨。青龙安梨具有个大皮薄,耐贮存等特点。

青龙满族自治县

青龙安梨

风景名胜

编辑

综述

青龙地处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和京承秦旅游金三角,紧邻北戴河,生态环境良好。青龙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可分为山水生态型、休闲度假型、民俗风情型和人文风景型。祖山风景区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称号。截至2021年末,青龙县制作县域旅游资源宣传片2部。发展农家乐310家、采摘观光园25个。全年接待游客1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76亿元,同比增长15%。

青龙满族自治县旅游景区名录

等级

景区名称

地址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祖山景区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祖山镇

未评级

冷口温泉

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镇

未评级

花果山景区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花果山村

未评级

黄金溶洞景区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石山沟村

截至2023年9月26日

主要景区

祖山景区

祖山景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境内,渤海北岸,燕山南麓,距秦皇岛市区仅25千米,最高海拔1428米,规划面积118平方千米,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稀有植物及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区。清代《永平府志》称其“祖山”。此外,史志还有“临榆山”“茶盘山”“老岭”“黄崖”等别名。

祖山共分五大景区,画廊谷景区,飞瀑谷景区,乌龙谷景区繁,望海寺景区,天女峰景区。人文遗迹丰富。辽代奚族六部大王兼诸军都统回离保曾在祖山自立为“奚国皇帝”;明代魏国公徐达曾组织人夫在祖山修筑长城,蓟镇总兵戚继光为长城加筑战台;金代和明清僧人曾在祖山建有多处寺院。自然风光十分优美。祖山有四绝:云海、佛光、奇石、木兰。云海在夏季经常出现;佛光近十年来发生三次;奇石遍布各个景区;天女木兰花有五片之多。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9184/

(71)
词条目录
  1. 名称来历
  2. 历史沿革
  3. 先秦至隋
  4. 唐至明清
  5. 中华民国时期
  6. 中华人民共和国
  7. 自然地理
  8. 位置境域
  9. 气候
  10. 地质
  11. 地形地貌
  12. 水文水利
  13. 水文
  14. 河流
  15. 青龙河
  16. 地下水
  17. 水利
  18. 土壤
  19. 自然资源
  20. 水资源
  21. 土地资源
  22. 矿产资源
  23. 生物资源
  24. 药材资源
  25. 林果资源
  26. 畜牧资源
  27. 生物多样性
  28. 植物
  29. 动物
  30. 生态功能区
  31. 自然灾害
  32. 行政区划
  33. 政治
  34. 人口
  35. 人口数量
  36. 民族
  37. 语言
  38. 宗教信仰
  39. 天主教
  40. 基督教
  41. 经济
  42. 综述
  43. 第一产业
  44. 第二产业
  45. 第三产业
  46. 经济功能区
  47. 河北青龙经济开发区
  48. 河北青龙物流产业聚集区
  49. 社会事业
  50. 教育
  51. 卫生
  52. 科技
  53. 文化
  54. 体育
  55. 人居环境
  56. 社会保障
  57. 交通
  58. 综述
  59. 公路
  60. 铁路
  61. 公共交通
  62. 人文
  63. 综述
  64. 文物古迹
  65. 铁瓦乌龙殿
  66. 三岔口古戏楼
  67. 习俗
  68. 诞生习俗
  69. 春节习俗
  70. 殡葬习俗
  71. 居住习俗
  72. 服饰习俗
  73. 非物质文化遗产
  74. 满族猴打棒
  75. 满族寸子秧歌
  76. 青龙皮影戏
  77. 饮食
  78. 青龙水豆腐
  79. 青龙黏饽饽
  80. 布缩结
  81. 青龙秫米水饭
  82. 特产
  83. 青龙板栗
  84. 青龙苹果
  85. 青龙安梨
  86. 风景名胜
  87. 综述
  88. 主要景区
  89. 祖山景区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