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繁花》是作家金宇澄创作的长篇小说,原名《上海阿宝》,《花间一壶酒》,2012年连载于《收获》杂志,一经刊登,即受到文学评论界与读者关注。《繁花》单行本于2013年3月出版,6月印刻出了繁体字台版。2011年,第八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的召开以及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使得文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进一步彰显了文学的价值与力量。在这一背景下,长篇小说作为文学创作的核心,其地位得以巩固,影响愈发显著。诸多...

繁花》是作家金宇澄创作的长篇小说,原名《上海阿宝》,《花间一壶酒》,2012年连载于《收获》杂志,一经刊登,即受到文学评论界与读者关注。《繁花》单行本于2013年3月出版,6月印刻出了繁体字台版。

创作背景

编辑

社会背景

2011年,第八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的召开以及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使得文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进一步彰显了文学的价值与力量。在这一背景下,长篇小说作为文学创作的核心,其地位得以巩固,影响愈发显著。诸多实力派作家致力于长篇小说创作,从而使得该领域佳作纷呈,他们的作品或在进取中谋求突破,或在突破中实现创新,共同推动了长篇小说艺术的持续发展。然而,相较之下,城市写作长期处于劣势地位。正因如此,金宇澄创作《繁花》的初衷便在于重新审视城市书写,向这座伟大的城市(上海)致以敬意。金宇澄在《繁花》中描绘了上海在不同年代、不同阶层的市民生活中的流散和重聚。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捕捉日常中的小事情来展现时代的特色,侧面揭露了时代和生活的本质。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而特别的上海。

作者背景

《繁花》的创作是作者在无准备的状态下完成的,可以说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2011年,在一个以使用“夹生上海话”发帖为特点的论坛“弄堂网”上,金宇澄以“独上阁楼”的网名,开始采用上海方言进行写作。他以沪生、阿宝、小毛三位具有不同家庭背景的上海少年为主角,展现出60年代的斑斓记忆和90年代的声色犬,两个时空交替呈现。作者以匿名身份写下的一些市井事迹,促成了这部作品的诞生。这部小说诞生于城市背景之中,描绘和书写了城市生活中的故事或情感,这正是城市文学的典型特征。2012年,金宇澄发表了长篇小说《繁花》,通过描写数十位普通人的闲话,描绘了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上海在时局变迁及市场大潮下的物欲横流、活色生香。

作者金宇澄(共3张)

繁花

作者金宇澄

繁花

作者金宇澄

繁花

作者金宇澄自画像

书名来源

编辑

《繁花》一书的原名为《上海阿宝》或《花间一壶酒》。然而,如果将其简化为《花间》,放在上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背景下,“花间”一词则被解释为纺织厂棉花车间的含义,这与原书的内容大相径庭。最终为这部上海风情小说定名为《繁花》的契机,源于作者偶然翻阅时尚杂志时的一个“繁花似锦”成语。小说中的人物、语言、行动与色彩,都能被“繁花”一词所涵盖。繁花象征着万种颜色、万种风情和万种故事,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景象,才真正称得上是“繁”。这种特质与这部书的语写作风格一同构成了其“繁花”般热闹的镜像。

出版历史

编辑

中国出版情况

2011年5月起,作家金宇澄以网名“独上阁楼”在定位为上海人讲自家身边的故事的沪语杂谈网站——“弄堂网”发帖连载,至11月完稿时,连载故事暂定名为《上海阿宝》。2012年,原名《上海阿宝》的文稿删改为29万字的《繁花》并发表在《收获》杂志的长篇专号秋冬卷,后附有程德培和西题的两篇最早书评。《繁花》是以沪语风格描写了上海市民的生活和命运的一部长篇小说,于2013年3月通过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单行本。2020年11月,上海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繁花》的全新版本,这一版为作者金宇澄亲审勘定,修订多达20多处,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熔铸作者心血的权威正本。新版《繁花》在延续旧版经典风格的基础上,独家收录了作者亲拟的16页“人物小传”。另外,新版还增订了同名舞台剧“人物关系图”。千头百绪的情节线索,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拉页设计,一图即见分晓。2023年6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繁花:批注本》,这一版的《繁花》是有金宇澄著,沈宏非批注,姜庆共排版的。《繁花(批注本)》在原著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方言词汇、特殊表达、重点情节加以批注和鉴赏,解构《繁花》一书的精巧结构和艺术细节,带领读者深入感受《繁花》的美妙世界。

国际出版情况

2018年,小说《繁花》相继授权美国日本著名文学出版社,引起国际出版界瞩目。《繁花》授权代理经过评估后,这部作品最终被美国著名的文学出版社法勒-斯特劳斯-吉鲁出版社(FSG)签约,获得了全球英文版权。鉴于FSG在国际文坛的标杆地位,这一举动迅速引来了更多国际出版社的关注。除了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等国的出版社之外,意大利、芬兰、挪威等国也有不少出版社主动索要《繁花》的阅读资料和书稿。日本著名出版社早川书房更是迅速行动,在FSG签下版权的一周之内也成功签约了《繁花》的日文版权。2021年,金宇澄小说《繁花》法语版将由法国伽利玛出版社出版,译者为来自法国的凯瑟琳·夏尔芒和邓欣南。《繁花》的日文译本,于2022年1月25日由早川书房分上下两册同步发售。封面上的国泰电影院、上海街景,清晰标注了这部小说的上海都市属性。

已出版的小说《繁花》(共3张)

繁花

已出版的小说《繁花》

繁花

已出版的小说《繁花》

繁花

已出版的小说《繁花》

内容情节

编辑

故事背景

这部小说详细描绘了阿宝、沪生、小毛和蓓蒂的成长轨迹。这四位主人公诞生于新中国成立的初期,在那个相对宽松的社会氛围中,他们度过了童年的美好时光。阿宝的祖父曾是资本家,而蓓蒂作为阿宝的邻居,与年迈的绍兴阿婆相依为命,她热爱弹钢琴。沪生出身于军人家庭,而小毛则成长于普通家庭,他热爱阅读诗歌和练习拳术。

故事经过

在他们的童年记忆中,盛夏的屋顶上,阿宝和蓓蒂共同欣赏着黄浦江的波光粼粼;而在小毛造访沪生的家时,他们曾沉浸在诗歌的海洋中,讨论着辽阔的天空和大海。然而,随着时代的急剧变迁,文革的来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阿宝的家庭遭受了重创,他们被迫迁往苏州河畔的曹杨新村;蓓蒂的家也被抄家,她的命运变得未知,永远留在了历史的深处。沪生的父亲在“坠机事件”后受到牵连,家道中落;小毛在历史的大环境下成长,他在楼下的阿嫂玉凤事件中被误会,因此告别了少年时代。这些过去的经历导致了友情的破裂,阿毛误会了朋友们,从而与阿宝和沪生断绝了关系。此后,这些历史事件逐渐沉寂,被人们淡忘。当前生活的描绘则主要围绕阿宝、沪生、陶陶、李李和梅瑞展开。青年阿宝已经成为了宝总,混迹于各种社交场合,他的内心深处藏有某种情感,但小说直到结束也没有点明,不过很可能与活在历史记忆中的蓓蒂有关。沪生成了一名律师,他的生活平淡无奇,常用文革式的话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九十年代,种种荒诞现象并存。例如,一位香港富家子弟与梅瑞母女两人之间暧昧不明,自以为能游走于这段感情之间,却最终陷入困境,身陷囹圄[yǔ]。同样,在这个时代,中年女性们组团前往泰国,翩翩起舞、放声高歌。在声色场所,她们展现出与狭窄弄堂里截然不同的气质。然而,亦有令人惊诧之事发生。小琴与陶陶历经艰辛,终于度过了难关,却不料小琴意外从窗台跌落,留给陶陶的只是一地现实的琐碎。唯一令人感受到温情的故事,便是酒店女老板李李与贸易公司老总阿宝的爱情。他们经历了互相试探、互相依赖的过程,最终彼此交心,中年人的爱情在这段旅程中闪烁出微弱的火光。

故事结尾

沪生和阿宝两人身上承载着历史的印记。陶陶在生活的重压和家庭琐碎中选择了逃离,他与小琴的婚外情即将取得成果之际,却偶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谎言;梅瑞和汪小姐则是当下生活的写照,她们投机钻营、借助情色和裙带关系上位,最终却被生活所抛弃,一切都化为泡影。而李李和阿毛在历经沧桑之后有了新的领悟,李李最终选择在青灯古佛旁修行,而阿毛则在与沪生、阿宝的重逢后,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中安然离世。

角色介绍

编辑

主要角色

沪生小说的主角之一,出身空军干部家庭,处在大城市的他,家境优渥,优越感十足。后因父母受牵连入狱,与哥哥沪民搬到武定路一旧公房生活。他曾与姝华、兰兰、梅瑞、白萍等女性有过感情纠葛,最后与李李相恋。沪生的老婆背着他找了新欢,还要出国留学,岳母直接抛给他一张两万多的借据,让他还,他照单全收,立刻先拿出3000多元,并表示剩余的钱很快送到,这里鲜明的表现出一个被打击后变得窝囊的小男人形象。后来他从小厂工人转行为律师,后又做了国际贸易。阿宝小说的主角之一,也称宝总,少时与沪生、小毛交往,祖父为资产阶级,父亲曾是中共地下人员,后受审释放。他与沪生、小毛是童年好友,也是蓓蒂的青梅竹马。1966年随全家扫地出门迁至郊区工人新村,曾在里弄工厂上班,后从事非洲百货贸易,一直未婚,时代旁观者。小毛小说的主角之一,父亲是上钢八厂工人。他与沪生、阿宝是童年好友,也曾与银凤有过一段恋情。他先后在钟表厂、五金公司、门卫岗等地工作,喜欢炒股票和旅游。他与春香结婚后不久就失去了妻子和孩子,后来又与汪小姐假结婚。他在落魄之中病逝。

其他角色

蓓蒂阿宝的邻居和青梅竹马,绍兴阿婆的孙女。蓓蒂天真烂漫,喜欢蝴蝶,讨厌写字,长大后想当公主。喜欢收集电影说明书,因为她说她的爸爸妈妈就是因为共看一份电影说明书邂逅的。一个小学生,却喜欢看别人谈恋爱,自己也亲身实践,找了中学生当男朋友,还想跟着去串联,最后被绍兴阿婆很狼狈地抓了回来。她在1966年被绍兴阿婆带走失踪,后来成为了一名舞女,在上海、香港、台湾等地演出。她在1995年回到上海与阿宝重逢。绍兴阿婆:蓓蒂的祖母,原名陈淑娘,是一位传奇舞女。她在1966年带走了蓓蒂,并将她培养成舞女。她在1995年去世前将自己的遗产留给了蓓蒂。绍兴阿婆是一个非常迷信的人,她总是沉迷于一些我们现代人看来可笑滑稽的往事中。她常常念叨着那些带有超现实色彩的“道听途说”,以此来寻求安慰和满足自己的信仰需求。姝华:沪生的初恋女友,原名王秀华。姝华总是在谈诗词歌赋,聊人生哲学,标准的文艺青年似务虚。沪生带小毛去看姝华,姝华本来没兴趣应酬,但是看到小毛带来的诗集,态度有了转变,眼神也柔和起来。她在1967年去吉林之前与沪生有过一次亲密接触,并保持书信联系。她后来结婚生子,在1980年代回到上海与沪生重逢。最后姝华变得痴傻,被朝鲜族老公带回了吉林。银凤:小毛的邻居和初恋女友,原名王银凤。她在1972年夏天与小毛好上,并怀孕生子。她后来被家人强行带走,并改嫁给一个富商。春香:小毛的妻子,原名张春香。她是小毛母亲的教友,与小毛相亲后结婚。她在1977年初春难产而死,死前生下了一个女儿。白萍:沪生的妻子,原名白萍萍。她是沪生读法律时的同学,与沪生结婚后出国留学,再未回来。李李:沪生的女友,原名李丽,她是一名画家。她因弟弟自杀选择离家出走,结果被人出卖,被骗到了澳门做坐台小姐。之后,她结识了一位周先生,并在他的帮助下报了仇。后来,她和周先生分手后去了上海开了一家饭店。但是,在经历了这么多变故之后,她最终选择在1995年出家为尼,改名慈慧。大妹妹小毛的邻居,出身“奉帮”裁缝家庭,弄堂小家碧玉。她从小就展现出爱跳皮筋、调皮捣蛋的性格,还有偷吃的嗜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她逐渐形成了喜欢穿着漂亮的衣服带着兰兰招摇过市的独特风格。在众人眼中,她和兰兰两个人中,她显得更有主见、更大胆。1970年代初中毕业,在即将被分配安徽军工厂上班前短暂半年中,肆意游荡,甚至以吸引盯梢者为乐事。

作品特点

编辑

主题思想

市井生活的无奈

《繁花》这部作品,以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了宏观历史背景下,小人物们随波逐流的命运无常的无奈。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风云如何变幻,他们身上的市民传统始终如一,琐碎而精细,世俗而不失诗意。作者在文中将这种琐碎和精细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了生活的真实本质。

上海精神的内涵

《繁花》这部作品中独特的腔调和言说方式,凸显出平凡事物的“诗意”和“史意”。文章记录了日常生活中连续的变化,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上海精神及生活的理解变化过程。实际上,上海精神的真正内涵应该是一个丰富、充满内部紧张、动态的过程。正是在这个动态的、不同阶层共同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历史中真实的上海得以构建。

艺术特色

方言与短句

长篇小说《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突显其地域特征的不仅是它文中出现的20世纪上海某些代表性的地点,更为显著的是小说中保留的方言特色。比如《繁花》文中充满了大量的上海方言词语,如十三点、瘪三、滑头、吃茶等。在2012年,经过修订后的该作品被发表在《收获》秋冬长篇专号上。在此之前,除了市井娱乐小说之外,几乎没有正经的文学作品使用过南方方言。在这本书中,金宇澄巧妙地把握了传统官话与沪语之间微妙而又若隐若现的联系,并在这两者之间达到了一种奇妙而近乎浑然天成的平衡。《繁花》中使用沪语中独特的口语化短句,可以让人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这种短句是《繁花》中最为显著的语法特征,并且与上海话的口语习惯保持一致。钱乃荣指出,金宇澄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不响”这个短句是他进入沪语写作思维后的偶得。正是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使得《繁花》成为描写上海的传奇作品之一。此外,王家卫也深受《繁花》独特的小说语言吸引。

说书人的口吻表述

作者采用了丰富的人物对话和细致的故事情节,以冷静客观的叙述者口吻,生动地描绘了阿宝、沪生和小毛三位好友在上海的往日经历。全书以大量的人物对话与繁密的故事情节,像“说书”一样讲述阿宝、沪生、小毛三个童年好友的上海往事。从十岁的阿宝开始,作者巧妙地通过一件件事情的串联,自然流畅地引出另一事件,依次讲述张三、李四等人物的故事,使得每个角色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环境。同时,作者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各个人物的语言、行为和穿着,以及他们各自的生活和人际关系网络。作者采用说书人般的叙述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这种叙述方式既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又具有中国传统小说的风格。作者在表现人物情感时非常节制,只是将事件和人物进行有条不紊的铺陈,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展示而不剖析”的原则。这种表现方式既保持了故事的紧凑性,又使读者能够自行感受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两条线索穿插全文

《繁花》的叙事时间为上海的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全文加上引言、尾声共计三十三章。其叙事分为两条线,一条线从1960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另一条线则自1980年到21世纪初,讲述了阿宝、沪生、小毛三个童年好友的上海往事,以十岁的阿宝开始,以中年的小毛去世结束,起于六十年代,终于九十年代。随着时间推移,最终两条线合二为一,归入了“海上”。《繁花》一书中的明暗两条线索,描绘了过去岁月的细致规整、简单质朴,人们之间真心相待,可惜可叹;而现在的手笔则展现了剥离了虚伪外衣的人际关系,简化为逢场作戏,充斥着拜金和物欲,可悲可恨。

典型的城市书写

自金宇澄的《繁花》以来,上海怀旧在城市书写中崭露头角。文学作品中,经常浓墨重彩地描绘那些充满洋味的咖啡馆、酒店、租界年代的西式公寓楼、洋房和街巷,使得历史与现实相互交织,难舍难分。隐藏在90年代文学娓娓动人的叙述背后的,并非是中性的、无动于衷的视角。它既表达了对历史短暂繁华岁月的倾心思慕,又体现了对往昔遗迹的深情寻访,对正在进行的都市复兴的赞美歌颂。当然,同时也流露出对现代都市陷于衰败没落的惆怅与伤感。

关于女性的书写

金宇澄在其小说《繁花》中,对女性欲望进行了多维度的描绘。书中以说书人的写作姿态,以及上海话题、上海市民精神等方面,从“女性欲望书写”的视角出发,展示了女性在父权社会中性欲望的压抑和隐秘病态的性欲望的宣泄方式、女性在欲望追求背后主体的缺失和精神的虚空,以及该作品中女性欲望背后无处不在的男性凝望。通过这些揭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生存处境和生命体验。

日常叙事的手法

《繁花》这部作品,透过钢筋水泥的表面,摒弃了肤浅的描绘与迎合,以日常叙事的传统手法,紧密地扎根于城市之中,细腻地描绘那些长期被遗忘和忽视的普通市民阶层群体。它还原本真的世俗生活,回归日常,以其鲜明的特点,为城市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成就了一部特点鲜明的关于城市文学的长篇。

作品影响

编辑

奖项荣誉

2012年《繁花》发表于《收获》杂志,《繁花》被中国小说学会评为201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2013年《繁花》被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为2013年中国好书第一名,《繁花》获得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以及第一届鲁迅文化奖年度小说奖。2013年10月,《繁花》获得第二届施耐庵文学奖。2014年,《繁花》入选中宣部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2015年8月《繁花》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2018年9月,《繁花》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2019年9月23日,《繁花》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10月11日,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推介了25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网络文学作品暨2019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

社会影响

《收获》自发表以后,《收获》主编程永新第一时间就收到不少作家微信找他聊《繁花》,之后《繁花》成了口口相传的热门书,甚至许多娱乐圈的人都在阅读《繁花》。

已出版的小说《繁花》(共3张)

繁花

已出版的小说《繁花》

繁花

已出版的小说《繁花》

繁花

已出版的小说《繁花》

国际影响

在2018年,小说《繁花》成功地获得了英文和日文版权的输出。其中,日文版由早川书房负责出版,该出版社在日本出版翻译文学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也是出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的日本出版社。在科幻和推理小说领域,早川书房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品质而备受赞誉。

相关评价

编辑

山西大学教授、茅盾文学奖评委王春林谈论上海叙事时说:从白话小说流行起,直到《繁花》出版,有四位作家是必须提到的。他们按时间先后顺序是韩邦庆、张爱玲、王安忆和金宇澄。《繁花》一书确立了金宇澄的上海叙事白话小说的历史地位;《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认为:若《繁花》这本小说不运用方言风格,该小说不会成为经典作品。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认为:《繁花》这本小说应该放入海派文化作品的脉络里来考察。评论家程永新认为:《繁花》这本小说建立了一座与南方有关与城市有关的人情世态的博物馆。文艺批评家程德培认为:《繁花》这本小说恢复了小说的连载传统,是一部难得的、受上海各类人群喜爱的小说。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认为:《繁花》这本作品没有明确的主线,并将这种结构和《红楼梦》相类比,认为难言这种结构是好是坏。评论家李敬泽还有更高的评价:《繁花》延续了《红楼梦》《金瓶梅》的情感调子,它无限地实,又无限地虚,把人生比附于自然,万物荣枯,盛极必衰;现代以后的中国小说中,得到《红楼梦》真正精髓的不是很多,应该说金宇澄做到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认为:《繁花》生产初期的模式回归了小说发展初期读者和作者交流并影响故事走向的模式,且作品中少用带“的”字的形容词,和上海本地生活不存在隔阂。《收获》杂志编辑走走评:当时拿到稿子的时候,并不觉得这是一部地方方言小说,它吸引他们的是上世界60-90年代两根线索中的童年成长,所有的欢乐、伤悲、分离,以及背后的时代背景,甚至是其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元素。《繁花》是一本上海人情世态的博物馆,它的芜杂、泥沙俱下,甚至是人性中的犄角旮旯[lá]都不应该被回避。导演王家卫说:这部小说他是一口气读完的,补白了他六十年代来香港后的上海面貌。《繁花》是上海的《清明上河图》,它是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这座城市的发展写照,代表了上海的精气神。《繁花》是让全世界了解上海、上海人以及上海文化的一部辞典。沪语研究专家、上海大学教授钱乃荣先生评论说:《繁花》通过上海话(即使上海话的词语还用得不多)、上海人说话的口语风格,让地域风情更浓。而那种上海海派地域的神味,没有这些经历过近现代‘现代性’洗礼的上海母语词汇的闪光,各阶层百姓的不同风情是难以显现的。这就是《繁花》人人爱读的成功之处。

衍生作品

编辑

苏州评弹

长篇评弹《高博文说繁花》由小说《繁花》改编而成,《高博文说繁花》不仅在气韵上与《繁花》高度契合,而且大胆创新,打破了传统评弹中两个演员一坐到底的常规模式。在这部作品中,五个演员的说、唱、演都表现得非常精彩,他们既是说书人,又是剧中的角色。这种表现形式不仅丰富了评弹的艺术表现力,也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高博文说繁花》是上海评弹团近年来倾力打造的一部新作。在团长高博文和黄海华等优秀中青年演员的二度创作与调整磨合下,于2016年12月在上海大世界首演全长约一个小时。该演出兼具传统韵味与创新体验,自2016年首演后,《高博文说繁花》作为“让年轻人一听就会爱上”的都市评弹,演出不断,好评连连。国家一级演员高博文曾表示,这本小说当初一问世,就有很多朋友来告诉他,说它很适合改成评弹。《繁花》包含大量经过文学处理的沪语对话,非常适合改编为评弹。高博文曾经携带评弹《高博文说繁花》遍访上海各大文化标志性地点,甚至远赴香港,通过琵琶与三弦的演绎让这个具有海派特色的故事广为流传,引发了“追评弹”的热潮。这一现象尤其吸引了大量年轻粉丝,他们成为《繁花》的忠实拥趸[dǔn],构成了极具趣味的文化现象。

评弹《高博文说繁花》(共3张)

繁花

评弹《高博文说繁花》海报

繁花

评弹《高博文说繁花》演出

繁花

评弹《高博文说繁花》演出

舞台剧

根据金宇澄的同名小说《繁花》改编的舞台剧《繁花》,自2018年首演以来,便采用了“舞台连续剧”的创作理念,以三季的篇幅完成了这部巨著的舞台演绎。每一季彼此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相互呼应。截至2021年“封箱演出”,舞台剧《繁花》第一季四年时间累计演出56场,深受观众和市场的喜爱和欢迎。《繁花》舞台剧由温方伊编剧,马俊丰导演,孙之鸿、邵汶、杜光禕等主演。《繁花》舞台剧采用了“舞台连续剧”的编排方式,即通过三季的体量完成对作品的舞台演绎,三季之间彼此独立又互相勾连。第一季于2018年1月26日至2月2日在上海美琪大戏院首演,2019年舞台剧《繁花》第一季在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壹戏剧大赏"揭晓颁奖典礼上收获年度大戏、年度最佳编剧2项大奖。紧接着,第二季《繁花》舞台剧于2021年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上演,并邀请了著名演员潘虹加盟。第三季尚未公布具体内容,但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与上海五盟文化已明确表示,在成功打造《繁花》第二季后,他们已规划了第三季的制作计划。未来,他们有意愿将《繁花》的第一至三季进行集中呈现,并安排同期上演。《繁花》舞台剧全程以沪语念白,在作品风格上与原著保持一致,还原出金宇澄笔下有如说书先生的叙事风格,一段讲完讲另外一段,一个故事带出另一个故事。众多上海籍演员通过三季来完整呈现原著中所展现的城市精神文明与历史画卷图景。

《繁花》舞台剧(共3张)

繁花

《繁花》舞台剧第一季海报

繁花

《繁花》舞台剧表演

繁花

《繁花》舞台剧第二季海报

电视剧

2022年11月3日,由王家卫担任监制、总导演的电视剧《繁花》发布了海报以及“繁花似锦”预告。《繁花》该剧是由王家卫担任总导演、胡歌、马伊琍、唐嫣、辛芷蕾主演的当代都市剧。剧中还出现了和平饭店、外滩江海关大楼等场景。《繁花》自2017年开始筹备,2020年9月开机,随着最新预告曝光,总导演王家卫在微博发文:花影不离身左右,千呼万唤始出来。在2023年12月17日晚的腾讯视频星光大赏上,电视剧《繁花》官宣定档12月27日在腾讯视频开播。《繁花》由小说被改编为电视剧一事,在文艺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在《繁花》电视剧中饰演阿宝的演员、中国电视剧海外推广大使胡歌表示,像《繁花》这样的作品,以其深刻的视角和细腻的表现方式,突显了人民生活的真实面貌和时代的变迁。同时,这些作品也兼顾了国际化视听呈现,用丰富多样的题材和精湛的艺术水准,在国际平台上充分展示了上海视听产业的创作生产水平。这些作品不仅让“上海出品”的标签更加闪亮,而且进一步打响了上海文化品牌。

03:03

电视剧《繁花》经典片段(来源:随心8060)

电视剧《繁花》海报(共3张)

繁花

电视剧《繁花》海报

繁花

电视剧《繁花》海报

繁花

电视剧《繁花》海报

电影

电影版《繁花》与王家卫导演的电视剧《繁花》是同一系列的作品,演员同样为胡歌、马伊俐、唐嫣、辛芷蕾等。但电影版与剧版有不同的侧重点。电影版主要是穿插了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两个时空,记录了上海两个年代的不同,王家卫导演对这部电影要求特别高,里面的场景跟道具还原力求尽善尽美,预计将在2025年上映。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460/

Like (974)
词条目录
  1. 创作背景
  2. 社会背景
  3. 作者背景
  4. 作者金宇澄(共3张)
  5. 书名来源
  6. 出版历史
  7. 中国出版情况
  8. 国际出版情况
  9. 已出版的小说《繁花》(共3张)
  10. 内容情节
  11. 故事背景
  12. 故事经过
  13. 故事结尾
  14. 角色介绍
  15. 主要角色
  16. 其他角色
  17. 作品特点
  18. 主题思想
  19. 市井生活的无奈
  20. 上海精神的内涵
  21. 艺术特色
  22. 方言与短句
  23. 说书人的口吻表述
  24. 两条线索穿插全文
  25. 典型的城市书写
  26. 关于女性的书写
  27. 日常叙事的手法
  28. 作品影响
  29. 奖项荣誉
  30. 社会影响
  31. 已出版的小说《繁花》(共3张)
  32. 国际影响
  33. 相关评价
  34. 衍生作品
  35. 苏州评弹
  36. 评弹《高博文说繁花》(共3张)
  37. 舞台剧
  38. 《繁花》舞台剧(共3张)
  39. 电视剧
  40. 电视剧《繁花》海报(共3张)
  41. 电影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