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山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桐柏山,位于中国河南省、湖北省边境地区,其主脊北侧大部在河南省境内,属淮阳山脉(或广义大别山脉)西段。西北部以南襄盆地东缘为界,东南至武胜关与大别山相接,西南至湖北的应山县、枣阳市一线。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长达120余公里,海拔高度多在400~800米。河南省边境地带的桐柏山主脉可分东西两段,西段是桐柏山的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山脉北麓为河南省桐柏县、信阳市;南麓为湖北省随州市的随县、广水县和...

桐柏山,位于中国河南省、湖北省边境地区,其主脊北侧大部在河南省境内,属淮阳山脉(或广义大别山脉)西段。西北部以南襄盆地东缘为界,东南至武胜关与大别山相接,西南至湖北的应山县、枣阳市一线。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长达120余公里,海拔高度多在400~800米。河南省边境地带的桐柏山主脉可分东西两段,西段是桐柏山的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山脉北麓为河南省桐柏县、信阳市;南麓为湖北省随州市的随县、广水县和襄阳市的枣阳市);东段位于放马岭东南为四望山,呈北北西-南南东走向,一般宽约13公里。

名称演变

编辑

桐柏山,一名余山。名称最早见《禹贡》:“导淮自桐柏”。《山海经》:“淮出余山”。也曾称楚山,《尔雅》曰:“淮出楚山。”又称大复山,云蒙山

位置境域

编辑

桐柏山脉位于豫南山地的西段,河南、湖北两省的边境地带。其中河南占据其主脊北侧的绝大部分。

西北部以南阳盆地东缘为界(方城县境内七里岗以东山地、确山县、泌阳县及舞阳县山地,为桐柏山北延余脉),东南至武胜关与大别山相接,西南至湖北的广水市(原应山县)、枣阳市一线。山脉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长达120余公里,海拔高度多在400~800米,面积2341平方公里。

构成了淮河与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河南省边境地带的桐柏山主脉可分东西两段,西段是桐柏山的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山脉北麓为河南省桐柏县、信阳市;南麓为湖北省随州市的枣阳县、随县、广水市);东段位于放马岭东南为四望山,呈北北西—南南东走向。一般宽约13公里。

支脉山峰

编辑

南阳市境内

大别山的西段,西起南阳盆地东缘,沿唐河、桐柏两县与湖北省的交界地带延伸到桐柏县黄家湾一带,山脉走向为西北~东南向,海拔高度一般在400~800米之间,个别山峰达1000米以上。

桐柏山主脉位于桐柏县城南部、太白顶背斜的核部,由于受西北~东南向鸿仪河大断裂的影响,山体边界十分整齐,形成山坡陡、山脊窄、群峰高耸的地貌形态,如小仙垛海拔1053米、磨云山寨1053米、太白顶1140米、田王寨1018.3米。山体北侧为淮河及众多支流的发源地,河流横切山体,形成一系列深切河谷和近南北向的山岭,使山势更加雄伟壮观。

桐柏山主脉西段南侧低山,山体破碎,呈孤山状分布于丘陵之上,主要有蓼山海拔396.7米、三尖脑396米、龙山430米、石柱山576米、大寨山439米、四王山460米、圪又山546米、刘坡寨418米、玉皇顶778米、小山峰505米。

桐柏山主脉北部低山,由西南向东北呈雁形展布,构成南阳盆地与城盆地、黄岗~毛集盆地的分界线。

其山势和缓,顶部平圆,海拔高度600米以下,个别山峰达700米以上,相对高度200~400米。

山体受流水侵蚀剥蚀作用影响,呈孤岛状散布于波状起伏的丘陵中,主要山峰有太和寨海拔598米、老和尚帽636米、狗石岗623米、齐亩顶(又名七亩顶)758.8米、祖师顶(又名主石顶)813米。

桐柏县境内以浅山、丘陵为主,斜贯县境的桐柏山构成地貌骨架。桐柏山主脉由西向东,蜿蜒于县境南侧,为河南、湖北两省天然分界线。

余脉延伸至中部、北部和东北部,形成大面积浅山和丘陵。

共有山峰800多个,岗丘700余条。地势以南侧边缘最高,东北部顶端次之,南侧中部突起,东西两端渐低,北侧则由西向东呈总体渐次升高状。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为县境最高点。

太白顶,位于桐柏县城西十五公里的国营陈庄林场境内,是桐柏山主峰,海拔1140米,山势峻峭,景色奇秀,雄伟壮观,远近闻名。登顶远眺,北视中原,南阅楚天,万山俱下,极目千里。顶上有名刹云台禅寺,为佛教临济宗白云山系祖庭,堪称中原的布达拉宫。寺东侧有大淮井,是淮河源头;井东南30米远石壁间有张良洞,传说张良功成身退,辟谷于此;还有松月台、老虎洞、小淮井等景观。太白顶山顶四周林木遮天蔽日,1982年辟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1种,且南北兼容,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桐柏山

桐柏山太白顶

田王寨,在桐柏县西南的豫、鄂交界处。又名固城山。峰顶有石寨,俗称田王寨。海拨1018.3米,为桐柏山第二高峰。山体有9个山头。

桐柏山

田王寨

四望山,在信阳平桥镇西南,为豫,鄂边境界山。古时,每逢春秋季节,雨后初晴,站在山巅可俯瞰信阳、桐柏及湖北省的应山、随县四县,故名。西北——东南走向,最高峰云头,海拨906米。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此创建四望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建立苏维埃政府。

桐柏山

四望山

车云山,在信阳市区西北30多公里处。原名仰天窝。因雨后常见有白云绕山,状如车轮滚动,改名车云山。南北走向,长8公里,宽6公里。最高峰千佛塔,海拔579米。

桐柏山

车云山

天目山,在信阳西北部,信阳、桐柏、确山三县交界处。原名大木山。俗名天目山,因山上有池,时人号天目,故名。曾名士雅山,因晋车骑将军祖逖(字士雅),曾携家避乱居此而得名。东北——西南走向。长20公里,宽15公里。最高峰主石岭,海拔815.5米。另有小山顶、大石岭、乱八山诸峰。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此创建革命根据地,有“鄂豫边省委旧址”、“鄂豫边省委游击队诞生地”等纪念地。

信阳市境内

信阳市西部和南部是由桐柏山、大别山构成的豫南山地,面积近70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6.9%。两山首尾相接,连成一体,蜿蜒于豫鄂边界,是江淮两大流域的分水岭。桐柏山在信阳境内69公里,占豫南山地的20%,山势高峻陡峭。知名山峰有:

四望山,位于信阳西南豫鄂边界上,距信阳市40公里,为桐柏山脉进入本区第一高峰。呈南北走向,长25公里,宽10公里,立于主峰祖师顶上可俯瞰信阳、应山、桐柏、随州4县,故名四望山。受南北大断裂控制,周围群峰壁陡,沟壑纵横,又东临南湾水库,山水一色,景观特异。此山负革命盛名,1927年山上爆发农民武装起义,震动全国。抗日战争新四军五师以此山为根据地,坚持华中抗日斗争。

车云山,以山顶常有云如车盖而得名,又名仰天窝。位于信阳四望山以北,海拔578米,呈南北走向,长约8公里。山上土层肥厚,植物资源丰富,尤以茶叶最为有名,是信阳毛尖著名产地“五云山”之一。因清光绪年间拔贡程梯隐居于山中,见山上常有风云翻滚,状如车轮,遂名曰:“车云山”,作诗云:“云在青山上,云来青山白。白云只在山,常伴山中客”。山内风景亦佳,瀑布崖、鹦鹉石、千佛塔皆称奇观。

贤山,一名贤隐山,又名贤首山,以汉周磐隐居于此而得名。位于信阳市西郊,海拔仅270米,但突起于城垣之外,濒临浉河之上,成为信阳最醒目之景观。更兼西接笔架山,南湾水库大坝横卧其间,山水相映成趣。山中名胜南麓有贤隐寺,东端有梁王垒,即萧衍与北魏阵战之地。

驻马店市境内

为豫南桐柏山向西北延伸的余脉,主要分布于泌阳、确山、遂平、西平等县。山峰海拔高度多在300~700米之间,相对高度在200~400米之间,低矮的山峰呈岛状突出于波状起伏的丘陵之上。

枣阳境内

桐柏山余脉从桐柏县和随州市境伸向枣阳市,呈东西走向,向西延伸至唐梓山,向西南延伸至霸山。主要有:

玉皇顶,位于县城东北47公里处,东经113°02‘,北纬32°24’。海拔778.5米,为枣阳最高山峰。

桐柏山

大阜山,原名大父山,因明初在大父山西北麓建立“大阜驿”易名为大阜山。地处东经112°58′,北纬32°14‘,主峰海拔571.5米,面积9平方公里,矿藏资源丰富(金红石、钦、铁、硫子石、银、铅等),盛产草药,相传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曾来此山采药。山顶旧有药王庙,庙东有晒药台、洗药池,已辟为国营林场。

唐梓山,地处东经112°47′至112°48,北纬32°20‘至32°21′海拔382.7米。盛产大理石、耐火石、矾石等建筑材料,历来是鄂、豫边石碾、石磨、石碓、石槽、石碑、石佛、石狮、石瞪等石制品基地。明代嘉靖年间,安陆修兴献王陵,尚来此采石。据史料载,当时是林茂泉涌。明张三丰唐子山诗:“白石磷磷绕涧泉,苍松郁郁锁寒烟,碧桃花发朱英秀,别是人间一洞天”。后渐成秃山。新中国成立后植松、栋树1800余亩。

牛心山,在县东北45.6公里处,海拔570米。北与桐柏县交界;东北与大尖山相连。因山前有一巨石,形似牛心故得名。南麓有牛心寺,源泉喷薄。

枣阳境内海拔500米以下的山还有大尖山、十八盘、晃山、赤眉山、陡山寨、紫玉山、椒山、马鞍山、洞儿山、鸭子山、打石山、打磨山、黑石山、霸山等。

随州境内

桐柏山脉在随北有两支:一支由太白顶向东南至二妹山;另一支由七尖峰向东南至西九里山。

桐柏山,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地区,主脉自西北斜向东南。面积2341平方公里。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位于随州市新城镇境内。

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位于随州市新城镇境内。

二妹山,在殷店朱家店东6公里,海拔853.3米,地处北纬32度04分,东经113度41分。

鹦鹉冠(鹦鹉山),在二妹山西11.5公里,海拔612.4米,地处北纬22度6分,东经113度35分。

老尖山,在二妹山东北3.2公里,海拔832米,地处北纬32度05分,东经113度42分。

鸡冠垛,在二妹山东北3.6公里,海拔795米,地处北纬32度05分,东经113度43分。

桐柏山

大偏子山,在二妹山南3.2公里,海拔743.8米,地处北纬32度2分,东经113度41分。

车云山,在二妹山东北17.2公里,海拔578.9米。地处北纬32度12分,东经113度46分。产车云山名茶。

祖师顶(卓笔峰),在草店西北8.5公里,海拔815.2米,地处北纬32度15分,东经113度36分。

马鞍山,在淮河店西南,海拔713米,地处北纬32度14分,东经113度32分。

大迎风岭,在殷店朱店西南,海拔527米,地处北纬32度01分,东经113度36分。

桃花尖(桃花山),在祖师顶西南5.7公里,海拔757.4米,地处北纬32度14分,东经113度33分。

母猪寨,在祖师顶西13.6公里,海拔852米,地处北纬32度14分,东经113度29分。

鹰子石,在祖师顶西北7.8公里,海拔531米。地处北纬32度16分,东经113度32分。

玉皇顶,在祖师顶北6.8公里,海拔897米。地处北纬32度18分,东经113度34分。

女王寨,在上述玉皇顶西3.6公里,海拔560米,地处北纬32度18分,东经113度32分。

玉皇顶,也称新玉皇顶,在祖师顶西南14公里,海拔917米,地处北纬32度15分,东经113度27分。

天顶,在玉皇顶西2公里,海拔803米,地处北纬32度14分,东经113度27分。

狮子口(樱弩山),在祖师顶东3.2公里,海拔553米,地处北纬32度14分,东经113度35分。

金山(紫荆山),在祖师顶南2.8公里,海拔795米,地处北纬32度13份,东经113度36分。

韭山,在祖师顶西南5公里,海拔775米,地处北纬32度13分,东经113度34分。

孙家寨,在祖师顶西南12.9公里,海拔562米,地处北纬32度10分,东经113度31分。

小仙垛,在太白顶北2.8公里,海拔1053米,地处北纬32度23分,东经113度19分。

田王寨(固城山),在太白顶东南6.1公里,海拔1018米,地处北纬32度19分,东经113度19分。

大石尖,在太白顶东南0.4公里,海拔530米,地处北纬32度17分,东经113度19分。

三元寨,在太白顶东南16.9公里,海拔720米,地处北纬32度15分,东经113度23分。

冠子垛(冠子岭),在太白顶东南17.6公里,海拔846米,地处北纬32度16分,东经113度24分。

七尖峰(七峰山),海拔967米,地处北纬32度19分,东经113度10分。已开辟为森林公园。

鸡鸣山,在大仙垛西6.8公里,海拔612米,地处北纬32度14分,东经113度06分。涢水发源处于此。

栲栳山,在鸡鸣山东北3公里,海拔507米,地处北纬32度14分,东经113度0分。

白云寨,在吴山店东南,海拔501.1米,地处北纬32度06分,东经113度08分。

大岭,在大仙垛西北2.1公里,海拔936米,地处北纬32度15分,东经113度9分。

和尚帽子,在大仙垛北7.9公里,海拔548米,地处北纬32度17分,东经113度07分。

天宝寨,在大仙垛东5.4公里,海拔603米,地处北纬32度15分,东经113度13分。

佛山寨,在大仙垛东南21.2公里,海拔555米,地处北纬32度19分,东经113度21分。

晃山(紫架山),三合店东北,海拔878.4米,地处北纬32度19分。东经113度05分。

老王山,在大仙垛东南24.1公里,海拔539米,地处北纬32度04分,东经113度19分。

流星石,在大仙垛南28公里,海拔903米,地处北纬32度12分,东经113度10分。

扯白旗,在万和店西,海拔732米,地处北纬32度10分,东经113度11分。

白云寨,在大仙垛南114.4公里,海拔501米,地处北纬32度06分,东经113度08分。

香炉垛,在大仙垛南12.9公里,海拔566米,地处北纬32度07分,东经113度11分。

关宝山,在大仙垛西南5公里,海拔562米,地处北纬32度08分,东经113度06分。

草山,在天河口东北与殷店交界,海拔697米,地处北纬32度13分,东经113度28分。

广水市境内

广水市境内属桐柏山脉的有四望山支脉、大贵山支脉和中华山支脉,呈北西一南东走向和北东一南西走向。

四望山支脉,主要山峰有二妹山、偏头山、大头山(与曾都连界)、瞒箭垛、禹岭岗、四望山、把齿岩(与河南信阳连界),以及应山河以西,境内损水流域和飞沙河流域诸山。

大贵山支脉,主要山峰有虾子岭、荒田坪、兴旺寨、韭菜坡(与河南信阳连界),以及大贵山、芦茅寨、打锣包、黄土寨等小河流域诸山;有大贵寺,境内为大贵寺国家森林公园。

地质地貌

编辑

中华山支脉,主要山峰有牛脊山(与河南信阳连界)、中华山、擂鼓台、观音顶、刀把石、空山等应山河与广水河之间诸山;属地已建成中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桐柏山

桐柏山脉,属近代侵蚀作用十分明显的花岗岩变质岩中低山地。山地裸露岩石较多,表层土质松软,保水性能差于大洪山。

柏桐山脉和大别山脉因蜿蜒于河南、湖北两省边境,再向东伸展,进入安徽境内称为霍山,又因都位于淮河之南,通常又合称为淮阳山地。桐柏山脉呈西北—东南向延伸,主脊以浅中山和深低山为主,其中北部为连绵起伏的低山和丘陵。是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该区地质构造属于淮阳地盾的应山隆起,为近东西方向延伸的褶皱系,由不同变质程度而且具有混合岩化的片麻岩、片岩类组成。燕山运动期间岩浆活动和断裂活动强烈,形成了分布较广泛的花岗岩侵入体和规模较大的走向断裂,奠定该区地貌组合基本平面格局的基础。从新生代以后,该区一直处于差异抬升状态,特别是新构运动对于地貌高低起伏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是由花岗岩构成核部的倒转复式背斜,称为太白岭复式背斜。湖北省部分为其南翼,组成岩层以元古界变质岩系为主,倾向北东,倾角300~500。走向北西一一南东。这种地盾榴皱的骨架,又控制了次一级构造的形态及发展。该翼上的次一级槽皱颇为发育,轴向仍为北西一一南东。由140度~150度向东南延伸转为130,轴面均倾向北东,倾角较大,介于50~60之间。区内断裂变动未见直接出露地表,但根据基性岩侵入体的分布,第三纪盆地的存在,水系的发育形式等而论,有纵断层和横断层两种错动。全区基性岩侵入体均呈北西一一南东方向震布,多呈直线形,为沿纵断层活动侵入的结果。

第三纪砂页岩均以菱形状分布,菱形边缘平直,根据区域构造特征,当属断层所致,有北西与北东方向两组,为纵、横断层交互作用的结果。总的地势向南倾斜,以桐柏山脉为骨干,山文走向与构造线一致,为北西一南东向。

该区山地山势不高,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虽海拔1140米,但一般高度大都在500米上下。地势破碎,为花岗岩与变质岩构成的低山丘陵。但因位于平原地区,仍显得相当高峻,成为长江与淮河的天然分水岭。又因山地处于北亚热带范围,水热条件较好,不少地方生长着一些亚热带林木,野生动物资源也很丰富,是河南省自然保护区较多的地区。

水文特征

编辑

山区水文

桐柏山区,属淮河南部足水带。该区是河南多雨中心之一,水量为河南省之冠,年降雨量大部分地方在1000毫米以上。径流系数为0.3~0.5,年径流深300~600毫米,是河南省水量最丰富区,年径流变差系数为0.6左右。河流枯水季最小流量出现于12~2月,3月以后流量逐渐增加,4~5月出现梅汛,盛夏(7~8月)多雨时,汛峰频出。由于洪水导源干暴雨,且河流源短,坡陡流急,所以涨落迅速,历时较短。水蚀模数远逊于伏牛山区,为省境较少的地区之一,河水含沙量不大,一般每立方米水中只有1公斤。

桐柏山北部的低山丘陵区,其地势西部较高,海拔可达200米以上,东部平原,海拔在50米左右。区内年降水量在800~950毫米之间,夏季集中降水量的50%以上,径流系数为0.20~0.30,年径流深200~300毫米,年径流变差系数在0.6~0.7。径流量最大月出现于8月,河川径流量较紧邻的山地显著减少。地下水补给河流的比重增大,河道宽浅,多弯,排水不畅,区内有不少滞洪洼地。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的60%,由于地势低平,起伏不大,故水蚀模数较小,一般多在200吨/平方公里年以下。

河川径流

桐柏山北麓为淮河流域,是淮河的发源地。主要有:

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经河南、安徽至江苏省,一支至滨海县扁担港入黄海,一支南下至扬州市的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196米,平均比降为0.2‰。淮河上源称淮源(淮源河)(淮河源头),发源于桐柏山主峰太白顶北侧,经固庙镇、桐柏县城、月河镇、固县镇入信阳境。全长83公里,流域面积1669平方公里,其中境内面积1347平方公里。淮源支流主要分布在左岸,有月河、陈留店河、固县河、毛集河等。

游河,淮河上游支流,《水经注》称油水,上游称油溪,后人总称油河。发源于豫鄂界上鸡冠垛峰(桐柏山东段)北信阳境内的大红老峰北坡,向西北下山流3公里入湖北省随州市境内。西北流3公里出山至三道河,转东北流6公里至草店,再东北流12公里至新湾接信阳边界,北流2公里至陈家老湾全入信阳境。至蔡家畈又沿两省边界曲折北流2公里,至汪家湾全入信阳境。曲折北流6公里至柏树岭,转向东南流7公里至吴家店,再东南流12公里至游河集,出集转东北流3公里至左家庄人淮。河道长62公里,流域面积670平方公里。

浉河,淮河上游支流,古称浉溪,齐建武二年改称浉水,后名浉河。《水经注》称:源出大溃山,东北流,翼带三川,乱流北注浉水。说明其上游源出多处。大溃山现代地理名大贵山,土名大龟山,属桐柏山东端。其主源发自信阳西南与湖北省广水市(原应山县)交界的韭菜坡,峰的北侧和西侧各出一股细流,泻于峰下成为源头。北侧细流名浉河,自源头偏西流36公里,到老龙沟北注入南湾水库;西侧细流名飞沙河,自源头向西北方向流17公里到界河村,会合来自花山水库和飞沙河水库的水流,转东北向汇入浉河。然后由南湾水库大坝流出,东向穿过贤山脚下和信阳市区,沿龟山、琵琶山北坡脚下至市东南角的两河口,东双河及杜河来汇,注入南湾水库灌渠渠首枢纽。出渠首泄洪闸,仍东向过震雷山北坡脚下,流20公里至五里店转东北向流进罗山县境。流19公里,斜贯罗山县西北隅至岑围子西注入淮河。

桐柏山西麓临长江支流汉江的支流唐白河支流唐河,其支流多发源于此。主要有:

三家河,也称三夹河,古为澧水、西淮河,南宋始称名三家河。位于县城东部。上游有卢家、曹家、苏家三条河,故名三家河。其源头有二,其一发源于桐柏县太白顶,其二发源于湖北随州市的七尖山。于马振抚乡牛寨行政村北部入县境,自东向西至毕店乡的江河口村南江河注入,于城郊乡下湾村西南注入唐河。全长97公里,流域面积1491平方公里。县内河段长30公里,流域面积520平方公里。

滚河,古称白水。发源于大阜山(桐柏山枣阳境内山峰),向西南流经兴隆。再南与昆河水会流,又西流经吴店、梁集、琚湾、蔡阳在楸树井南出枣阳,经襄阳的张集、孟集,至唐店西注入唐白河。有9条支流,145条小溪,呈扇形由南北汇入干流。流域面积2317平方公里。滚河水力总蕴藏量1.5万千瓦,可开发0.78万千瓦。新中国成立后流域兴修大型水库两处,中型水库10处,小(一)型水库32处,基本上控制了洪水灾害。

桐柏山南麓为长江流域涢水支流的发源地。主要有:

厥水,长江支流府澴河上源涢水的支流。南流至随州西谓浮缨河,说为佛爷河,源有两支水,皆发自于桐柏山南麓鹰子咀。东、西两支于双河店(车水沟水库)汇为厥水主干,南流入厉山境,至厉山镇纳西来三道河水,南纳东来卸甲垱水,至两水沟纳七姑溪,南流入随州纳破山水(称合溪)。厥水及支流流经新城、万和、淮河(九獐河源)、天河口、殷店、高城、尚市、厉山、城郊等地和厉山镇。于随州西南两河咀(木瓜园南)注入涢水。全长105.3公里,流域面积1306.4平方公里。

漂水,长江支流府澴河上源涢水的支流。《水经注》作赐水,《太平寰宇记》作锡水,一名厉水,又名漂水。流经殷店境称客家河,南流高城、万店境称俄河,又南流至塔儿湾(古称龙斗塆)以下称五陂坷,其出口段称小淅河。漂水源分东、西两支,皆发自桐柏山南麓,西支为正源,发源于二妹山南八十疙瘩。上有平岩词、瓦舍沟2溪,于朱店汇为朱店河。西流至殷店纳忤水、楼子河而成西支,名客家坷。南流至高城纳杨家河,称俄河。南入万店境,至郭家咀于与东支合。东支上有2源,一名深冲,源于应山且;一名岩子河,源于迎风岭,皆入先觉庙水库。出库南流至先觉庙河,折西北流至万家店南,纳北来隋王河水,至郭家咀子合西支。南流于罗家井注入涢水。漂水流经殷店、高城、万家店、浙河、城郊(界)诸境,全长100.8公里。

溠水,长江支流府澴河上源涢水的支流。古称扶恭河,上游称鲁城河,源于吴山境内大仙垛(桐柏山南部山峰)南麓梨园岭。至鲁城寺纳西来大柴家河,南流纳唐王河水,至唐县镇西高林岗纳黑龙河,西南流至打木沟纳陈家河水,南流经新街、河源店,于安居镇上街(古称长庆堡)注入涢水。溠水流经吴山、唐县镇、新街、安居等地,全长91.7公里,流域面积513.6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

编辑

南阳地区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季风型大陆性半湿润气候,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区3月22日~5月20日为春季,5月21日~9月12日为夏季,9月13日~11月11日为秋季,11月12日~次年3月21日为冬季。冬、夏季较长,分别达130天和115天;春、秋季较短,各有60天。

冬季东亚大槽深厚且稳定,蒙古冷高压强盛并逐渐控制全区,盛行偏北风,天气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极端最低气温曾出现零下21.21℃(1955年1月11日南阳市)。

春季是冬夏的过渡季节,东亚大槽变平,低纬度副热带高压系统开始活跃,雨量增多,湿度增大,多连阴雨天气,同时带来大风、寒潮天气过程。

夏季冷空气势力明显北缩,副热带高压西伸北上,在西风带低槽与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下,形成明显降水,甚至酿成洪涝、大风、雷雨、冰雹等灾害。当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全区天气酷热、干旱少雨,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2.6℃(1962年7月13日淅川)。

秋季东亚大槽建立,副热带系统南撤,冷空气加强,温度、湿度开始下降,雨量减少,但当冷空气较弱,暖空气活跃时,出现秋雨,造成连阴,并有大风、寒潮天气出现。

植被生物

编辑

桐柏山区,位于河南淮河干流以南,北与淮北平原栽培植被相接,东和安徽相连,南与湖北接壤,西部为南阳盆地栽培植被片,包括新县、商城、固始、罗山、光山、潢川、信阳(市)全部和桐柏、息县、淮滨、泌阳、确山县的部分地区。属于中国北亚热带范围。水、热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

本植被区地形复杂,桐柏山呈西北、东南方向走向,海拔多在400~800米之间,个别山峰超过海拔1000米(太白顶海拔1140米)。在河南境内的东部有系列尖峭的山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由于纬度偏南,气温较高,年均温在15℃以上,东部略高于西部,一月均温1~2℃,≥10℃的年积温为4800~4900℃,个别地区达4900℃以上,无霜期达220天左右。年降水量900~1300毫米,春雨充沛。土壤主要为黄棕壤、黄刚土、黄褐土及水稻土。

该区亚热带植被类型占优势。如马尾松、马尾松及栓皮栎混交林、青刚栎与落叶栎类混交林、杉木林、化香林、毛竹林、桂竹林、枫香林、黄山松林、香果树林、油桐林、油茶林、茶园等,此处还有冬青、紫楠、浙江钓樟、柃木、木、野桐、金钱松、香榧、称锤树、金缕梅、蜡瓣花、大血藤、八角莲、构骨等多种亚热带植物。农业植被以水稻为主,占全省水稻面积的一半以上。

桐柏山及南阳盆地东侧的山地丘陵,包括新县、商城、桐柏全部,固始、光山、罗山、信阳、泌阳、确山县的部分地区。一般海拔在300~600米,部分地区700~800米,个别山峰在1000米以上,地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气候条件优越,年均温15℃左右,一月平均气温1~2℃,七月平均气温28℃,≥10℃的年积温4700~4900℃,无霜期230天以上,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雨量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有利于多种植物生长。山地、丘陵为黄棕壤、黄褐土,丘陵谷地、山间盆地及河流两岸为水稻土。

该片海拔400米以下为农作物区,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及豆类等。村落附近有大面积桂竹、刚竹林。山坡上有小片杂木林,常见树种有麻栎、栓皮栎、枫香等。河岸、路边有枫杨、河柳、乌桕、刺槐、梓树、合欢、槐、桑等。灌木有芫花、杜鹃、山胡椒、八角枫、灰木、野蔷薇、小果蔷薇、算盘子等。水生植物有芦苇、稗、浮萍、蘋、满江红、槐叶蘋、菱、芡实、荇菜、眼子菜、菹草等。

海拔800米以下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北亚热带地带性植被类型,主要有青刚栎、石栎、青栲、冬青、紫楠、栓皮栎、麻栎、茅栗、枫香、黄檀、香果树、野鸦椿等。马尾松林、马尾松与栓皮栎、枫香等混交林,另外还有栓皮栎林、化香林、枫香林等杂木林。多为天然次生林,伴生有黄檀、白栎、槲栎、五角枫、建始槭、红枝柴等乔木树种。林下灌木有芫花、山橿、八角枫、灰木、美丽胡枝子、木、野桐、紫金牛、崖花海桐。草本植物有荩草、委陵菜、苔草、乌头等。无林地山坡上有连翘、杜鹃、白鹃梅、野山楂、荆条等灌丛。此外还有人工栽种的杉木林、水杉林、毛竹林、油茶林、乌桕林、茶园等。溪沟两旁为江南桤木林、枫杨林等。

海拔800米以上气候凉爽,主要有槲栎、栓皮栎,或以栎类与黄山松组成的针阔叶混交林,或为黄山松的纯林。林下常见灌木有野山楂、湖北栒子、绣线菊、杜鹃、黄栌、榛子、山胡椒等。草本植物有黄背草、大油芒、野古草、白茅、委陵菜、含有多种华中及华东植物区系成分。

森林鸟兽鸟类,大别桐柏山区常见的有42科,213种。1984年调查,伏牛山北坡有39科148种,新发现有黄嘴角鸮、白喉针尾雨燕、灰眉岩鹀等9种。森林兽类,40年代山区有虎、豹、狼、狐狸、野猪、獐子、鹿、山羊等。80年代虎已绝迹,全省森林兽类约有30多种。

生态保护

编辑

桐柏太白顶自然保护区,位于桐柏县城西部、桐柏山的北坡,地理座标为北纬32°20′~32°28′,东经113°09′~113°24′。总面积7.3万亩,有林地面积5.2万亩,其中水帘洞、桃花洞核心林区面积4.4万亩,望花楼、尖山环实验区面积2.9万亩。该区于1982年经河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为南阳地区北亚热带景观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植被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天然森林大部分已遭破坏,仅少数地带残存有小片的马尾松、栓皮栎、化香等林木。

区内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据调查共有植物2000余种,其中乔木150中、灌木400余种、草本植物1400种。主要药用植物有桔梗、茯苓、柴胡等600多种,主要经济植物有油桐、漆树、猕猴桃、山楂、茅栗、山葡萄等120种,主要花卉植物100多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杜仲、天麻、金钱槭、青檀、香果树、天竺桂、厚朴、望春花、大叶玉兰、野大豆、八角莲等10多种。列入省重点保护植物有河南唐松草、河南翠雀、毛丝桢楠、乌饭树、莩草等。

区内动物属华中区系与华北区系的过渡地带,种类居区内各保护区之首。据初步调查有陆脊椎动物200余种,其中哺乳类40种、爬行类30种、两栖类20种、鸟类170多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鸳鸯、大鲵等;列为河南省重点保护动物有姬啄木鸟、发冠卷尾、八哥、菊头蝙蝠、水獭、三宝鸡、八色鸫等。

四望山省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隶属河南省林业局,序号:豫24,面积:140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森林生态系统,始建时间:2004年2月26日,保护区也是是著名的革命纪念胜地,早在1927年,这里就爆发了震撼中原的“四望山暴动”,在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陈少敏、危拱之、朱理治、刘子厚、文敏生等先后在四望山建立豫鄂敌后抗战指挥中心,组织和领导了抗日救亡运动。

此外,中华山、大贵山等地区还设有鸟类、森林自然保护区。

资源分布

编辑

森林资源

桐柏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南北物种兼容并蓄。共有维管植物178科、756属、1789种。脊椎动物5纲55科298种,其中鸟类200种。主要用材林有国外松、马尾松、栎类、杨树、泡桐等,主要经济林树种有板栗、油茶、茶叶、木瓜、银杏等,列入国家和省重点保护植物有香果树、水杉、青檀等52种,国家和省重点保护动物有斑羚、白冠长尾雉等36种,素有中原特大天然动植物资源宝库之称。

非金属矿产

豫南大别一一桐柏山区,发现的非金属矿产,经地质部勘查,矿床(点)有40余个,矿种有20多种,如化工和化肥原料矿产:天然碱、岩盐、化工灰岩、含钾岩石、石膏、蛇纹岩、磷.黄铁矿;冶金辅助原料矿产:萤石、自云岩、熔剂灰岩;特种非金属矿产:白云母、水晶;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大理行、花岗柯、珍珠岩膨润土沸石、蛭什、玻璃用凝灰岩矿、钠基膨润土、含碱玻璃原料、水泥配料用粘土矿、玻璃用白云岩、玻璃用砂矿等。

矿产资源较丰富,品种多,分布广,储量大。矿石质量高、品位富。矿产具有多时代、多成因的分布格局,为成矿远景区预测和成矿条件分析创造r前提。

金属矿产

2016年,桐柏金银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技术攻关。在整装勘查区内,新发现大量金、银、天然碱、铅锌矿产资源。桐柏地区金银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位于河南省桐柏山北麓,行政区划上隶属于桐柏县、唐河县、泌阳县,面积1649平方公里,是国土资源部2013年批准设立的第三批整装勘查区。在桐柏县老湾金矿深部及外围普查项目中,新发现金资源量104960千克,伴生银资源量122038千克。截至2016年,该项目投入勘查资金仅8000多万元,施工80个钻孔,钻探5万米,已控制84条金矿体,新增金金属量已达100吨,延长矿山服务年限80年,潜在经济价值250亿元。地勘一院预测该区金矿找矿潜力可达200吨~500吨,银5000吨。该区域也将成为河南省继小秦岭、外方山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黄金勘查基地。

关隘交通

编辑

平昌关,位于信阳西北隅淮河北岸的丘陵上,为淮北平原西越桐柏山、南向义阳三关的第一关。相传原名平常关,南宋时金兀术率军南侵,与宋军隔淮对峙。宋军在平常关西南侧设营防守,金兵在关东北侧建教场。金军名叫平长的将领将“平常关”改为。平长关”。金兀术来此视察,发现地位重要,便以自己的标号昌平王取而代之,金亡改名平昌关。古来为军事重镇,秦朝在此设置义阳乡,汉朝在此建安昌县,魏文帝设义阳郡治于此,遗址尚存。

平靖关,地属信阳,古称冥扼,又名恨这关、憾这关、石城山,为古代天下九塞之一。位于信阳西南豫鄂两省交界处,武胜关西,为桐柏山余脉之山口。春秋时期,与武胜关、九里关合称“义阳三关”,为中原九大要塞之一。时称冥厄,后称石城,又称固城山。宋时称行者坡,又称行者关。关底宽80~200米,海拔200米。东为五峰岭,西为凤凰山,双峰对峙,山势险峻,信(阳)应(山)公路经过关底,,历代为中原战略要地,南北交通要道,曾在此设驿站或巡检司。是重要战场,两侧山脊上留有数百米石墙遗址。吴楚柏举之战,军事家孙武曾率吴兵经此,夺关南下,几使楚国遭灭顶之灾。北伐战争时,国民革命军与吴佩孚军阀部队在此决战,1938年10月12日中国军队在此阻击由信阳南犯之日本侵略军,固守6日,日军伤亡惨重不能破关。关侧有北伐战争烈士墓

武胜关,古称直辕,又名礼山关、武阳关,与平靖关、九里关(大悟县境)并称“鄂北三关”,古代称“义阳三关”,号称“中南第一关”,为中国九大名关之一。地属信阳,在信阳南豫鄂两省交界处,桐柏、大别二山脉在此交汇,于义阳三关居中支撑,左右相顾,堪称关中之关。春秋时称直辕,秦时称澧山关、武阳关,南宋时更名武胜关。关底宽80~150米,海拔192米。周围群峰耸立,西侧山峰擂鼓台,海拔554米;东南侧的将军寨,海拔274米;主峰望父垴,海拔533.6米。皆坡陡难攀,唯有夺关破寨,方能南趋江汉,北逾淮水,故自古以来在此屡屡发生夺关之战。关南有狄将军寨,相传宋将狄青曾屯兵于此。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捻军数万人攻关南进,德安府(孝感)哨长左兴胜据关守卫,捻军强攻数日,伤亡惨重不能下,清室奖赏府兵,下令改关名为。大胜关”。1900年修筑卢汉铁路(京广铁路前身),于关下掘隧洞342米穿通,成为京汉线上最长的隧道。1972年修筑国道107线,穿越此关,关底修成沥青路面,与铁路隧道形成立体交叉状。

社会经济

编辑

北麓有:南阳市、信阳市,南麓有枣阳市、随州市。

南阳市,踞桐柏山西段北麓,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全市现辖2行政区、4个开发区、10个县。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素有“中州粮仓”之称,是全国粮、棉、油、烟集中产地。有6个县市区是国家商品粮、棉基地,3个县市区为国家优质棉基地。是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盛产山茱萸、辛荑、杜仲、桔梗、丹参、半夏、全蝎、血琥珀八大名产及其它名贵中药材2000多种。南阳是中国矿产品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已探明各类矿产84种、468处。其中天然碱、红柱石储量为亚洲之冠,蓝晶石、金红石居全国第一,矽线石、石墨、独山玉、银矿、铜矿储量居全省首位;金矿、石油储量居全省第二位;南阳独玉系中国四大名玉之一,色彩斑斓,素有“东方翡翠”之称。经济提速,实力增强。2019年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1%。

桐柏山东段北麓属信阳市,该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辖区内5个县区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新县荣获国家生态县称号,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森林覆盖率达42.19%;环境空气质量三项主要指标均居全省首位;是中部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处于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三个国家级经济增长板块结合部和京广、京九“两纵”经济带的腹地。信阳是中国毛尖之都,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2017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2020年信阳毛尖品牌价值达68.86亿元,位居全国第三位。盛产水稻、小麦、油茶、板栗、银杏、红黄麻等作物,粮食产量连续12年超110亿斤。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758.47亿元,增长6.3%。

枣阳市,位于桐柏山西麓,湖北省西北部,唐白河入汉水汇合处的东部,除农业外,有汽车、纺织、食品、化工四大支柱产业。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2.4亿元,可比增长9.1%。地方财政总收入36.8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46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7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87元。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8.1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4家。

桐柏山南麓的随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闻名于世的编钟出土于此,也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樊,北临信阳,南达荆州,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国务院于2000年6月25日批准设立的地级市。全市版图面积9636平方公里,总人口258万。随州市的产业体系以“两龙头”(汽车机械、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冶金建材、医药化工、电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055.5亿元。六大产业实现产值998.6亿元。

历史文化

编辑

桐柏山,自古为天下名山,最早的史书《尚书.禹贡》已载其事。古称楚山,《尔雅》曰:“淮出楚山。”又称大复山,云蒙山。千里淮河就发源于太白顶北麓,万涓成河,源远流长。明代文人何景明曾于此大发感慨:“东南自古衣冠地,桐柏山前淮水春。”

据古代典籍记载,盘古氏在此开天辟地,肇立乾坤,开启人类先河。古籍《艺文类聚》引三国史家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曰:“盘古死后……血为淮渎。”从而说明,人根之祖盘古不仅在这里肇始人类,还在临终之时将自己的血脉化为淮源,造福后世子孙。明朝江西提学副使李梦阳游历桐柏山之后,也写下了有名的《大复山赋》(古时,桐柏山亦称大复山),其文记载:“昔盘古氏作兹焉,用宅。”意思是说,很古的时候,盘古爷盘古奶曾发迹于此,并把这里当作他们的宅院。宋代编修的《元丰九域志》记载:“桐柏山淮水所出,有淮渎庙,盘古庙。”可见,唐朝或者再早一些时期,就已经在淮河之源建立了祭祀盘古的庙宇。在桐柏山区及其周边地区广泛流传着盘古创世神话,留下了大量与盘古神话传说相印证的遗迹,蕴积了丰富而深厚的盘古文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曾派专家组进行实地考察论证,于2005年5月发文命名桐柏县为“中国盘古之乡”。2006年9月9日重阳节在桐柏盘古祖殿隆重举行了首届世界华人祭祀盘古大典,并决定嗣后每年在这里举办盘古祭典活动。

桐柏山有积淀深厚的淮渎文化。大禹治水三至桐柏山,平复水患,功昭日月。史书记载,崤山以东大川二,曰济,曰淮。秦始皇二十六年东巡天下,封禅二年命官吏于淮源设立淮祠,设礼祭祀淮渎之神。嗣后历朝皇帝都要派员到此开展祭淮活动,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碑文和记载。

桐柏山的佛道文化影响深远。道脉资源蕴藉深厚,东周时期,王子乔、浮丘公于两千三百多年前,就曾相携游历并驻足桐柏山金庭观,讲经布道;鬼谷子王禅曾于水帘洞授徒,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皆出其门下,成为一代英杰;秦末,黄石公曾于毛集镇黄仙洞静修作《素书》,并授予张良辅佐汉刘邦成就灭秦兴汉的大业;南朝梁国的大学问家沈约曾到金庭观任首任道长,于此修真悟道,一代文宗就此发迹;唐朝时期,李筌也曾弃官到桐柏山参道,成为桐柏真人;明初,张三丰也于桐柏老君洞修道十余年,为他日后于武当山得道成仙奠定了基础。佛教于清朝乾隆时期进入桐柏,从五台山而来经过这里的华光德祖大德服众,于此创立临济宗白云系,名播天下,嗣后出现许多大德高僧,遍布海内外,影响很大,其祖庭太白顶云台禅寺、水帘寺等闻名遐迩,成为四方善男信女以及观光客朝拜、游览的胜地。

桐柏山诸岭郁盘,跨鄂豫两省,历来为军事要地。宋岳飞率部屡出桐柏,战信阳,阻金南下。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在此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

1936年1月,张星江、王国华、周俊明等人建立了桐柏山红军游击队,打击反动派,发展革命力量;同年5月,在成功举行平氏夺枪斗争之后,转移途中,豫鄂边省委书记张星江浴血姬岭寨,不幸壮烈牺牲。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等伟人转战桐柏山;1945年10月24日,新四军五师、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与河南省军区部队在桐柏山胜利会师,并组建了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行署,多少英雄风云际会,万千英才建立功勋。1947年12月15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十纵28旅84团2营攻占桐柏县城。

旅游开发

编辑

桐柏山主要山峰分布在河南省桐柏县(北部)、湖北省随州市(南部)境内,利用独特的地理资源,两地均围绕太白顶开发旅游。

北部河南省主要有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该景区位于于桐柏山脉中段的豫鄂两省交界地带,距桐柏县城三公里。坐标是:东经112°47′-113°11′,北纬32°17′-32°29′,景区总面积266平方公里,核心区为108平方公里,距桐柏县城3公里,内分淮源、太白顶、桃花洞、水帘洞四大各具特色的景区,各类景观一百余处。1982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又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文明景区。

南麓随州市主要有桐柏山太白顶风景区,1997年8月,湖北省政府批准为第三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宗教文化、革命遗址于一体,景点涵盖峻峰7座,峭壁8处,奇石10尊,异洞7个,有8寺1庙,4寨1殿,7壑3潭,尤以太白红叶、古寨城堡称二绝。景区有各类景点100余处,景物、景观1000余处。

唐梓山风景区,位于枣阳城北22公里、太平城镇北5公里,方圆4平方公里。唐梓山有唐子亭,山顶有祖师殿、圣公圣母殿、无量殿,山腰有灵官殿、乾銮殿、娘娘殿,有传说的刘秀聚将台、分金亭,山间有卧牛石、圣饮泉、仙人池、一人道等自然景点。

七尖峰森林公园(太白顶七尖峰景区),2007年,湖北省林业局批准同意随州市建立湖北七尖峰省级森林公园,公园规划总面积3869.7公顷,建设单位为七尖峰林场。公园集山、水、林、泉、奇、幽、险、特、古于一体,动植物达160多种之多。

中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水市广水办事处城北3公里。这里山水风光秀丽,奇峰怪石林立,寺庙历史悠久,古堡寨墙众多,是集森林旅游、疗养避暑、观光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中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于2002年12月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总占地面积80520亩,其中林地面积78127亩。主峰中华山海拔811.4米,中华山有祖师殿、观音寺、杨涟墓、平康寨、保安寨、三关寨等人文景观;有金牛溪、哈哈岭、金龙生态沟、太子沟、龙门潭、老龙沟、猴子石、金牛石、擂鼓台等自然景观;还有高峰寺、龙兴沟等中小型水库镶嵌其间。

大贵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北省广水市和河南省信阳市交界处,是湖北省避暑胜地之一,它也是野生动物繁殖和栖息的优良场所。有繁殖鸟类98种(夏候鸟32种、留鸟66种),非繁殖鸟类27种;古北种45种,东洋种62种,广布种19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0种(全为国家Ⅱ级),有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35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鸟类有21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有4种,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地协定》附录中的鸟类有30种,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地协定》附录中的鸟类有8种。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华龙网. 河南名山群览之二——桐柏山|桐柏山|名山|河南省.新浪新闻 . [2024-02-19].

[2]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 [2024-02-19].

[3]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 大美桐柏山,千年文化圣地 .微信公众号. [2024-02-19].

[4]淮源风景名胜区_旅游风景线.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2024-02-19].

[5]张振犁. 中原神话通鉴 第2卷[M]. 2017: 483. [2024-02-19].

[6]红色文化.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2024-02-19].

[7]桐柏山淮源风景区_自然景观.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2024-02-19].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1247/

(59)
词条目录
  1. 名称演变
  2. 位置境域
  3. 支脉山峰
  4. 地质地貌
  5. 水文特征
  6. 山区水文
  7. 河川径流
  8. 气候条件
  9. 植被生物
  10. 生态保护
  11. 资源分布
  12. 森林资源
  13. 非金属矿产
  14. 金属矿产
  15. 关隘交通
  16. 社会经济
  17. 历史文化
  18. 旅游开发
  19.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