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称
- 2 历史
- ▪ 早期历史
- ▪ 斯威士兰王国的建立
- ▪ 恩格瓦内时期
- ▪ 索布扎时期(1815-1839年)
- ▪ 姆斯瓦蒂时期(1840-1865年)
- ▪ 国内纷争
- ▪ 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 ▪ 逐步入侵
- ▪ 国家沦陷
- ▪ 英国殖民时期
- ▪ 土地分割
- ▪ 经济复苏
- ▪ 斯威士兰王国独立
- ▪ 斯威士兰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 ▪ 独立后的斯威士兰
- ▪ 索布扎二世执政时期
- ▪ 姆斯瓦蒂三世执政时期
- 3 自然地理
- ▪ 位置境域
- ▪ 气候
- ▪ 地质
- ▪ 地形地貌
- ▪ 水文水利
- ▪ 水文
- ▪ 河流
- ▪ 大乌苏图河(Great Usutu)
- ▪ 恩瓜武马河(Ngwavuma)
- ▪ 姆布鲁兹河(Mbuluzi)
- ▪ 科马蒂河(Komati)
- ▪ 水利
- ▪ 马古加大坝(Maguga Dam)
斯威士兰王国(斯瓦蒂语:Umbuso weSwatini ;英语:The Kingdom of Eswatini),简称斯威士兰,为非洲东南部内陆国家,北、西、南三面被南非所环抱,东与莫桑比克为邻。国土面积为17,363平方千米,截止到2023年,斯威士兰人口为1216358人,官方语言为英语和斯瓦蒂语,首都为姆巴巴内(Mbabane)。
名称
编辑斯威士兰(Swaziland)由早期国家建设者姆斯瓦蒂二世(Mswati II)的名字英语化得来。直到2018年4月19日,为了纪念斯威士兰从英国独立五十周年,国王姆斯瓦蒂三世(Mswati III)将英语国名Swaziland改为本土斯瓦蒂语的eSwatini,即“land of the Swazis”(斯瓦蒂人居住的地方)的意思。名称中看起来异常的“e”起到一个地方或处所的前缀标记作用,大致意为“in”,使得“eSwatini”的字面意思更近似“in Swazi”。早期斯威士兰人由恩格瓦内三世国王(King Ngwane III)带领定居在部落南部的赫卢蒂地区,因此恩格瓦内亦是斯威士兰的别名。
历史
编辑早期历史
斯威士人的祖先是来自莫桑比克(Mozambique)的班图人(Bantu)南迁时分化的恩古尼(Nguni)种群分支。考古学家在斯威士兰东部发现了距今11万年前的人类遗骸。
斯威士兰人早期被称为恩格瓦内(Ngwane)或 巴卡恩格瓦内(bakaNgwane)。在进入斯威士兰地域之前,他们最初定居在今马普托附近的坦比河(Tembe)地区,后移居到了蓬戈拉河(Phongolo)东岸。直至15世纪后期,这些斯威士兰人由非洲中部和东非向南迁移,随之建立起斯威士兰部落。该部落的创建者德拉米尼一世骁勇善战,率领部落征服了卢邦博山的其他氏族。16世纪中叶,这支族群再度分裂为两个氏族,其中一个氏族向南移动后与祖鲁族融合;另一个氏族则由恩格瓦内三世率领,大约在18世纪初定居在蓬戈拉河北岸 (今斯威士兰南部)。
斯威士兰王国的建立
恩格瓦内时期
16世纪中叶,斯威士兰人与祖鲁人的持续冲突将族群进一步向北推进,恩格瓦内三世(Ngwane III)在氏族部落的基础上建立了斯威士兰王国,定都洛班巴,该举措为斯威士兰民族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受母系氏族的残余影响,斯威士兰王国在政治上实行双头统治,即由国王和王太后共同执政;在此阶段,斯威士兰王国的农牧业逐步发展,炼铁和锻造技术得到提升,已掌握炼铜技术;社会层次上产生了商品交换,交换的产品有畜产品、谷物、金属、盐及各种土特产。1780年,英格文亚马·恩登肯耶(Ingwenyama Ndvungunye)即位,恩登肯耶在位期间依然称恩格瓦内三世,直至1815年恩登肯耶被闪电劈中去世。
索布扎时期(1815-1839年)
恩登肯耶去世后,恩格瓦内四世(Ngwane IV)继任。恩格瓦内四世也被称为索布扎一世(Sobhuza I),索布扎一世在位期间创建了军队,逐步征服了北方诸部落,巩固了国家秩序,并在今斯威士兰中心地带的松博泽重新建立了首都,扩大了斯威士兰王国版图,设立了一套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同邻国祖鲁王国建立了睦邻关系。
姆斯瓦蒂时期(1840-1865年)
1840年,索布扎一世之子姆斯瓦蒂二世(Mswati II)继位。姆斯瓦蒂二世继承了斯威士兰北部延伸至今巴伯顿的地区的领土。在经过短暂的内部权力争夺后,姆斯瓦蒂将首都定在斯威士兰北部的霍赫霍,改善了斯威士兰军团的军事结构,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之后他开始对周围的氏族部落征伐以扩充自己的疆土,还通过袭击其他非洲部落来获取牲畜和奴隶。姆斯瓦蒂还善于抓住其他部落内部纷争的时机来获取利益,也正因如此,当时的斯威士兰版图是今天斯威士兰国家版图的两倍。在他统治时期,各氏族部落开始融合,形成统一的斯威士兰民族。直到19世纪60年代,斯威士兰都是非洲南部唯一的强国。直至姆斯瓦蒂于1865年去世,斯威士人才结束了他们的征伐和扩张。
国内纷争
在姆斯瓦蒂二世死后,卢德翁加继任,斯威士兰王国陷于纷争和内耗之中。姆斯瓦蒂的嫡长子英格文亚马·姆比利尼(wenyama Mbandzeni)未能顺利即位,之后他率领军队和随从离开了斯威士兰,投奔祖鲁酋长开芝瓦约,最终在1879年祖鲁反抗英国人的战争中被英国人击杀。卢德翁加继任后很快去世,之后姆班泽尼被斯威士兰民族委员会选中成为国王。此时,英国和布尔人殖民者在消灭祖鲁王国后,将征服目标指向了斯威士兰。斯威士兰在内忧外患下,国力渐微,最终沦为殖民地。
19世纪的斯威士兰容器,用木头雕刻而成
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逐步入侵
19世纪30年代,布尔人殖民者在大迁徙中侵入德兰士瓦。1844~1880年,斯威士兰先后遭到英国殖民者和南非布尔人的入侵。1881年,《普利托利亚公约》第二十四条确认了斯威士兰的独立性,这一点得到了英国和德国的承认。根据这项公约,斯威士兰的领土范围缩小,使得部分斯威士人成为如今南非姆普马兰加省的特兰斯瓦尔领土的居民。1884年,《伦敦公约》第十二条承认,斯威士兰是一个拥有国王的独立国家。1887年,布尔人对斯威士兰村庄进行袭击、抢劫牲畜的行为。而英国以当时在斯威士兰存在非英裔欧洲居民和由南非共和国控制的税收、邮政服务等领域的特许权为由,拒绝介入处理。
在此时期,姆班泽尼国王向欧洲人授予了许多特许权,并创建了一个复杂的土地所有权模式,该特许权用于土地的授予和租赁方面。1890年姆班泽尼去世后,斯威士兰成立了一个酋长法庭,以解决有关土地争议、矿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纠纷。同年,斯威士兰当地酋长与南非和英国组成三方“临时执政委员会”,使得斯威士兰处于南非和英国共同管辖之下。1894年,斯威士兰成为南非共和国的保护国。这一状态一直持续到恩格瓦内五世的统治期间,直到1899年10月第二次布尔战争爆发。1894~1902年,南非获得斯威士兰的行政管理权。
国家沦陷
1895年2月,100名布尔人骑警进入斯威士兰首都,将布努国王推举为最高酋长,斯威士兰就此失去了独立的地位。随后,布尔人与英国人联合,取消了斯威士兰国王的司法权。
随着欧洲移民的增多和大农场的出现,斯威士兰的经济生活状态开始改变,城镇开始出现。1885年,欧洲人鲍勃·罗杰斯在姆齐姆内恩河岸边首次搭帐篷当作栈房。后来的欧洲移民在此基础上建了商店和旅馆,随着移民的增加,居住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因曼齐尼·莫萨特酋长的管辖而被称为曼齐尼。1890年,英布殖民当局决定把第一个行政总局建在此地,取名为布雷默斯多普(Bredasdorp)。他们在这里建立了许多公共设施和图书馆,铺设了电报线路,此后该小镇逐渐发展为大城市。1936年,该城市正式定名为曼齐尼(Manzini)(现为斯威士兰第一大城市)。现在斯威士兰的许多城市,包括卡代克和首都姆巴巴内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英国殖民时期
土地分割
1903年,英国在第二次布尔战争中获胜后,斯威士兰成为英国“高级专员公署领土”之一,但由于没有与斯威士兰摄政王拉博西贝尼·姆德卢利达成协议,所以没有建立保护国。1903~1907年,英国接管了对斯威士兰的控制权,宣布斯威士兰为英国保护地。
1904年的《斯威士兰行政公告》发布,斯威士兰建立了委员会,负责审查所有的特许权并对特许权界定划分。《斯威士兰特许权分割公告》规定,需任命一个特许权分割专员,以划定专门供斯威士兰人使用和居住的区域。专员有权在不赔偿的情况下征用每部分居住区域的三分之一。截至1910年,该委员会共划定了163万余英亩的特许区域,约占斯威士兰总面积的38%。特许区域供斯威士兰人使用,鼓励斯威士兰人前往德国赚取资金或与欧洲人进行生意,以购买更多的土地。在此期间,该领土的许多早期行政工作(例如邮政服务)都是由南非进行的。1907年,英国对斯威士兰的区域进行土地分配,并将全国三分之二的土地划归几千名殖民者所有,而仅给数十万斯威士兰人保留了三分之一的土地。因此,缺乏土地的斯威士兰人被迫到南非矿山做工。
经济复苏
1921年12月,索布扎二世正式加冕为国王,同期他前往位于伦敦的联合王国特权理事会司法委员会,就土地问题提出异议。在1923年至1963年期间,索布扎二世建立了斯威士兰商业协会,该组织负责向斯威士兰保留地上的小企业授予官方认证,并成立了斯威士兰国立学校,以抵制教育中传教机构的主导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索布扎二世的地位逐渐提高,之后斯威士兰皇家领导成功地阻止了斯威士兰加入南非联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威士兰经济迅速发展,并建立了大型石棉矿和铁矿专供出口。当时,贸易输出额按人均计算居非洲前列。随后欧洲人继续迁入斯威士兰,总数达7000多人,控制了全部工矿和商业企业。英国于1963年11月颁布了独立的斯威士兰宪法,根据该宪法设立了立法和行政委员会。但该宪法遭到国王以及斯威士兰全国委员会(Liqoqo)的反对。尽管有反对意见,斯威士兰还是举行了选举,并于1964年9月9日成立了第一届斯威士兰立法委员会。
斯威士兰王国独立
斯威士兰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两次战争(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阔了斯威士兰人的眼界,他们开始接触到民族自由、自治以及自决的观念。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席卷了整个非洲大陆。1960年斯威士兰成立了斯威士兰进步党,它主张通过“一人一票”的普选实现民族独立,反对一切形式的种族歧视,并要求重新分配土地。1964年,最高酋长索布扎二世组织了一场“因博科德沃民族运动”。该党主张同南非保持友好关系,并有一定的反英情绪。20世纪60年代,各党派在宪法问题上未能取得一致意见。1965年,英国主张成立一个负责起草独立宪法的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主席是女王任命的专员,议会成员全部为“因博科德沃民族运动”成员及“斯威士兰联合进步党”成员,其他反对派成员一律被排除在外。1966年3月,该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经斯威士兰立法会议讨论后送交伦敦,最后在伦敦革拟了独立新宪法,并于1967年2月正式公布。按照新宪法,国王享有重要的权力。众议院议员的1/5由国王提名。12名议员组成的参议院中6名议员由国王指定,总理和大法官也由国王任命,全国矿产的所有权和收益金全部属于国王所有。1967年4月,斯威士兰举行独立大选。国王领导的“因博科德沃民族运动”再次包揽了议会的全部席位。1967年4月25日,宪法生效,斯威士兰获得自治。在斯威士兰首席法官主持下,索布扎二世宣誓就职,并宣布马赫希尼·德拉米尼亲王为第一任首相。17个月后,即1968年9月6日,斯威士兰正式宣布独立,索布扎二世从此成为斯威士兰的真正统治者。
独立后的斯威士兰
索布扎二世执政时期
1972年,斯威士兰举行独立后的首次大选,索布扎二世控制的“因博科德沃民族运动”获得胜利,夺取了议会的绝大多数席位,而反对党“恩格瓦内民族解放大会”赢得了姆富马兰加选区的3个议员席位。该选区位于斯威士兰东南角,与莫桑比克和南非接壤,是斯威士兰的主要制糖工业区,该地区发小资产阶级、工人以及合同制农场主势力强大,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随后,索布扎二世发动了政治反攻。1973年4月22日,索布扎二世在洛巴姆王室“牛苑”里举行的集会上宣布:国家紧急修宪,进入紧急状态,由国王本人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废除独立宪法,解散议会;禁止一切政党活动;建立一支由国王亲信组成的300人的王室卫队。这次行动逮捕了反对党“恩格瓦内民族解放大会”领袖兹瓦尼及另外3名成员。
经济上,斯威士兰实行自由开放的政策。在索布扎二世政治上走向专制的同时,他在经济上却极力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随着外资,主要是南非资本的流入,斯威士兰经济进入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在此期间,王室的经济实力得到迅速壮大。通过充当买办,王室基本上控制了采矿业和进出口业务。斯威士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脱贫成功,人均收入是邻国博茨瓦纳、莱索托的两倍。斯威士兰在石棉、制糖、纸浆等方面已建立起现代化工业经济。同时,与旅游业相关的旅馆、服务、博彩业也十分发达。外来投资也稳定增长。
此阶段的斯威士兰采取全方位外交。1968年9月,斯威士兰加入联合国,为融入国际社会跨出了关键的一步。斯威士兰独立后仍然留在英联邦,并于1972年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另外在同南非的关系中,斯威士兰在独立之初一方面努力消除南非对其的历史影响,另一方面,又与南非保持经济上的密切联系。1982年,为使得内陆国家斯威士兰打通通往海洋的通道,索布扎二世试图索要南非邻近地区(南非科伦贝和斯威士兰康瓜尼的部分地区)的计划宣告失败。
姆斯瓦蒂三世执政时期
1982年8月,历史上在位最长的国王索布扎二世因病去世。此后王室内部出现了长达4年的内斗局面,先后发生3次官廷权力斗争。在王太后泽莉维任摄政 (1982年8月~1983年8月在位) 期间,首相、外长、财长等多人下狱或逃亡国外。1983年,“王室委员会”立马科塞蒂韦王子为王储,由王储之母恩通比王后摄政。当权的泽利维王太后被废默。1986年4月25日,马科塞蒂韦王储登基,称姆斯瓦蒂三世(Mswati III)。
姆斯瓦蒂国王于1986年时登基
以姆斯瓦蒂三世为首的斯威士兰政府官员支持国家的传统体制,特别是酋长制度。而国内一部分新生势力主张改革传统制度,真正实行代议制和民主制度,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国际形势。1987年11月,斯威士兰举行新的议会选举。由于这次选举仍是在酋长会议的基础上进行的,激起了反对派的强烈抗议。1989年,大约40名持不同意见的代表被选进了议会。他们呼吁进行选举制度的改革,遭到首相德拉米尼和国王的坚决反对。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世界格局的变化,一党制纷纷瓦解,多党制席卷整个非洲。1989~1990年,反对党人民团结民主运动 (PUDEMO)和斯威士兰青年大会(SWAYOCO)在斯威士兰成立;1990年1月,恩格瓦内民族解放大会的创建者兹瓦尼博士在1973年被捕释放后的首次演讲中声称,他支持国家进行改革,并主张国家引进立法体系和实行直接选举的选举方法。与此同时,国内的罢工和游行示威活动频繁出现。在此形势下,姆斯瓦蒂三世采取了双重手段来控制国内局势。1990年11月,斯威士兰大学学生抗议活动被镇压。在1993年大选前夕,国王下令取缔政治组织,命令警察监禁所有反选举运动的组织者,随后有40多人被捕并受到审判。在此情形下,宪法开始改革,并于2005年取得进展,出台了斯威士兰现行宪法。但现行宪法并没有明确规定政党的地位。根据宪法进行的第一次选举于2008年举行,议员从55个选区中选出,议员的任期为五年。
2011年,南部非洲关税同盟(SACU)收入的减少造成了斯威士兰的经济危机。斯威士兰向邻国南非申请贷款,由于期间斯威士兰代表团单方面删除了姆斯瓦蒂国王所承诺的政治改革附则,南非未对斯威士兰施以经济援助。由于经济危机加重,斯威士兰政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同时该国民众也要求进行更多改革,民间组织和工会的公开抗议变得越来越普遍。从2012年开始,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的收入缓解并改善了斯威士兰政府的财政压力。2013年,通过选举产生了新一届议会,这是自宪法颁布以来的第二届议会。国王随后第三次重新任命西布西索·德拉米尼(Dr. B.S. Dlamini)为首相。
2018年9月,斯威士兰工人因工资过低开始举行反政府抗议活动。2021年6月,由于斯威士兰多年缺乏民主化改革以及政府禁止人民提交请愿书,全国各地爆发了支持民主的抗议活动,引发了骚乱、抢劫以及与警察和士兵的冲突。境内许多与国王姆斯瓦蒂三世有关的建筑物被抗议者烧为灰烬,警察袭击并逮捕了政治反对派相关人员。《纽约时报》将此次动乱称为“独立53年来最具爆炸性的内乱”,至少有20人被国家安全部队杀害,另有数十人受伤或被拘留。政府关闭了互联网(在移动服务提供商 MTN和斯威士兰移动商Eswatini Mobile 的配合下),使得人们难以获得来自该国的可靠消息。据说国王也已逃离该国,但政府官员对这些说法提出了质疑,并呼吁结束抗议活动。
非洲最后一个绝对君主制国家正在经历多年来最严重的动荡
自然地理
编辑位置境域
斯威士兰是非洲东南部内陆国家,北、西、南三面为南非所环抱,东与莫桑比克为邻,距离印度洋只有100多千米。斯威士兰经纬度范围为南纬25.5度到27度,东经31度到32度。国土总面积为17363平方千米,在非洲大陆仅大于冈比亚。大陆边界线长535千米,其中与南非的边界线长430千米,与莫桑比克的边界线长105千米。
斯威士兰政区图
气候
斯威士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因其四周多山以及地处南非高地,该国的年平均气温要比南半球同纬度其他国家低。斯威士兰西部年平均气温为16℃,东部年平均气温为22.2℃。斯威士兰东部平均年降水量可达700毫米,但由于降水集中,蒸发强烈,较为干旱,牧草不能全年生长。而西部由于地势较高,凉爽湿润,年降水量可达1000~2300毫米,适宜草本植物生长。斯威士兰中部属于过渡带,气候温暖,年降水量约为950毫米。斯威士兰雨量季节分配悬殊,全国雨季集中在10月~次年3月,一月降水量最多,可达260毫米,且雷雨较多。4~9月为该国旱季,月降水量仅有约20毫米。
1991-2020年斯威士兰年平均地表气温
1991-2020年斯威士兰年降水量
地质
斯威士兰位于非洲地台(African platform)南部边缘地区。非洲地台由20亿~25亿年前溢流的基性熔岩冷却后的前寒武系岩石组成,在一些低地、蓄水盆地中沉积了凝灰岩、页岩、石灰岩和其它沉积岩。斯威士兰西部的地层主要是前寒武纪时期形成的,为最古老地层;而东部则是卡鲁时代形成的,以沉积岩和火山岩为主的最新地层。
地形地貌
斯威士兰地处德拉肯斯山脉(Drakensberg Mountain)东部地带,从东向西地势逐渐升高,主要地形由山地、丘陵、缓坡平原构成,分为高维尔地区、中维尔地区、低维尔地区、卢邦博草原4个截然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全国海拔最高的地方是布勒姆布山峰(Bulembu),海拔1862米;海拔最低处则是乌苏图河(Usuthu),海拔21米。
高维尔地区(High Veld)平均海拔高度在1050~1862米之间,位于德拉肯斯山脉的上部,地势崎岖。首都姆巴巴内就位于此。
中维尔地区(Middle Veld)海拔在450~600米之间,是一个丘陵地区。这个地区由位置对称、起伏不大的丘陵组成:北部的洛马蒂河谷地、南部的戈德格冈一西拜德高地和中部的恩祖维尼一马尔肯斯一姆蒂莱恩组成了形如 “铁蹄形” 的地带。
低维尔地区(Low Veld)海拔在150~300米之间,地面呈波状起伏。全国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赫来恩野生动物保护区 ( Hlane game sanctuary ) 位于该地区。
卢邦博草原(Lubombo plateau)与东部地区紧密相连,海拔在450~825米之间,地形起伏不平。卢邦博草原西沿是一条界线分明的陡坡,从北到南形成带状;东部山脊是斯威士兰与莫桑比克的边界。
水文水利
水文
斯威士兰境内河流纵横。受德拉肯斯山脉的影响,从西向东有5条较大的河流贯穿全国大部分地区,即南方的恩瓜武马河(Ngwavuma), 中部的大乌苏图河(Great Usutu), 北方的乌姆布鲁兹河(Umbuluzi)、科马蒂河(Komati)和姆布鲁兹河(Mbuluzi)。这些河流均源于西部降雨丰沛的德拉肯斯山脉东坡(在南非境内),向东流经南非和莫桑比克。河流水量充足,流量随季节变化大,极少断流,河水流经处形成一段段沼泽。有利于利用河水发电,但不利于航运。
河流
大乌苏图河(Great Usutu)
大乌苏图河是斯威士兰最大的河流。它从南非的西部边界进入该国,并通过比格本德以东的卢邦博山脉流向印度洋。河流的下游地区是河马、鳄鱼和虎鱼的栖息地。在伊祖尔维尼谷,河流在这里穿越荒野的峡谷并蜿蜒穿过农村社区,河流沿岸拥有较多的岩石堆叠,以及相当数量的野生动物,包括一些小型鳄鱼。
莫桑比克的大乌苏图河
恩瓜武马河(Ngwavuma)
恩瓜武马河是非洲南部斯威士兰和南非科瓦祖卢-纳塔尔省的一条河流。它还被称为英瓜武马河,是斯威士兰五条主要河流之一。它源于斯威士兰西南部,向东流动,是彭戈拉河的支流。在斯威士兰沿着恩瓜武马河的主要城镇有恩朗加诺和恩索科。
从恩瓜武马河上的边界洞穴看
姆布鲁兹河(Mbuluzi)
姆布鲁兹河(Mbuluzi)在斯威士兰境内有两条支流,北为黑姆布鲁兹河,南为白姆布鲁兹河,流经莫桑比克,在马普托湾入海。年均径流量估计为37200万立方米。最高记录流量为68米/秒,而最低流量为1.1米/秒。目前的水资源供给预估为8.14米/秒,而不包括灌溉用水水供给在内的预测为8.5米/秒。因此现有的水资源供给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姆布鲁兹河上有四个水文测定站。其流域是农业活动、农村和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位于姆布鲁兹河上的水坝为姆巴班提供水源,河流水也被沿途社区以各种方式使用。
科马蒂河(Komati)
科马蒂河(Komati)又称为因科马蒂河(葡萄牙语:Rio Incomati),是南非、斯威士兰和莫桑比克境内的一条河流,发源于斯威士兰西北部,在德拉戈德湾入海。科马蒂河全长480千米,流域面积为 50,000平方千米,其年均流量在河口为111立方米/秒(3,920立方英尺/秒)。起源于斯威士兰西北部,在勒邦博山脉与鳄鱼河汇合,进入莫桑比克的边境城镇科马蒂波特下游,最终在距离马普托东北约24千米(15英里)的地方注入印度洋。科马蒂这个名称来源于siSwati语中的“inkomati”,意为“牛”,因其常年不竭的特性被比喻为“总是有奶的母牛”。
科马蒂河上游卡罗来纳州附近的峡谷
水利
斯威士兰在一些地方修建了小型水电站,利用河水发电为国内生产和生活供应所需要的电力。开发利用这些河流的水力资源,对于斯威士兰及其邻国南非、莫桑比克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述三国分别达成三边或双边分配水源协议,合理分配水源。20世纪末,科马蒂河与大乌苏图河上分别修建了蓄水大坝,其中以科马蒂河的马古加大坝(Maguga Dam)最为著名。
2023年5月5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与斯威士兰签订穆帕克尼大坝项目,该项目位于斯威士兰南部希塞卢韦尼地区,主要工程内容包括修建一座高67米的粘土心墙堆石坝、配套消力池、10千米永久进场道路、业主营地和大坝仪器安装等。
马古加大坝(Maguga Dam)
马古加大坝是斯威士兰科马蒂河上的一座大坝。大坝高115米,位于皮格斯峰以南约12千米处。该大坝是在南非、斯威士兰科马蒂盆地水务局(KOBWA)的联合主持下建造的,如今生产水力发电并为广大地区的农民提供灌溉。2001年完工后,它获得了南非土木工程学会国际类别“最杰出成就”奖。干旱对大坝造成了重大影响。2007年,大坝的容量下降到 37%。 2015年,大坝水位创历史新低,2016年2月20日,大坝测得蓄水位为31%。
马古加大坝(Maguga Dam)
土壤
斯威士兰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壤为棕色土壤,是非洲土壤最肥沃的地区之一。高维尔地区含有红壤和粘壤土,其间夹杂着较浅的沙土和沙壤土。低维尔地区西部为沙质壤土,东部为的红色和黑色粘土。卢邦博草原(Lubombo)和高维尔地区土壤差异很大,既有浅层沙土也有深层壤土。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斯威士兰国土面积为17363平方千米。森林面积达541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面积的31.5%,其主要为人造林,且为非洲最大的人造林。
矿产资源
斯威士兰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石棉、煤、铁、金、钻石等,集中分布于高维尔地区。赫夫洛克石棉矿是世界五大石棉矿之一,东部高原区地下蕴藏的烟煤和无烟煤总储量达10亿吨以上。煤矿和毛石矿是斯威士兰开发较多的矿产资源。在斯威士兰境内,尚未发现石油和天然气。因此,油气资源全部通过莫桑比克从南非进口。
生物多样性
综述
斯威士兰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拥有2400种植物,107种哺乳动物和507种鸟类。斯威士兰是《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署国。2014年至2021年,斯威士兰参与了“加强国家保护区系统”(SNPAS)项目。
植物
斯威士兰拥有2400多种植物。斯威士兰境内的植物分布由热带草原植物向温带植物过渡。全国均分布有须芒草属 ( Andropogon)、红苞茅属 ( Hyparrhenia)、鼠尾粟属 ( Sporobolus )、 画眉草属 ( Eragrostis )、羊茅 ( Festuca sp. )、 扁芒草属 ( Danthonia disticha )、 紫羊茅 ( Festuca rabra) 、 马唐属 ( Digitaria )、黍属 ( Paricum )、 狗尾草属 (Sctarca) 以及旋花属等草原植物。
动物
斯威士兰有107种哺乳动物和507种鸟类。斯威士兰西北部,毗邻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的地方,有猎豹、狮、水牛、非洲象、长颈鹿、角马(Gnu Antelope)等。该国羚羊种类较多,有侏羚(Ourebia ourebi)、高原小苇羚(Highland Reedbuck)等。斯威士兰猴类、禽类和昆虫都很多。根据测算,这里的白蚁多到每平方千米土地上有1000万只, 到处有白蚁修建的蚁冢。在斯威士兰被列为濒危动物的有尼罗鳄(Crocodylus niloticus),蝰蛇(Bitis arietans),非洲爪蛙(African Clawed Frog)、喷点变色龙 (Flap-necked chameleon)。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4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