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波斯(Parsa,公元前550年-公元651年),又称伊朗,是由居鲁士建立的王朝,经历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帕提亚王朝和萨珊王朝三个重要王朝,共经历了一千多年。 根据现代学者的观点,对于波斯这个名称的起源,有一种理论认为它源自古波斯语中的Parsa一词。在希腊语中,Parsa被翻译为Persis,也就是说,希腊人对Parsa(波斯)的称呼是Persis。因此,波斯一词既指波斯人民,也指波斯国家,还指它...

波斯(Parsa,公元前550年-公元651年),又称伊朗,是由居鲁士建立的王朝,经历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帕提亚王朝和萨珊王朝三个重要王朝,共经历了一千多年。

国号

编辑

根据现代学者的观点,对于波斯这个名称的起源,有一种理论认为它源自古波斯语中的Parsa一词。在希腊语中,Parsa被翻译为Persis,也就是说,希腊人对Parsa(波斯)的称呼是Persis。因此,波斯一词既指波斯人民,也指波斯国家,还指它的古都帕赛波里斯。

历史沿革

编辑

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0—前330年)

公元前559年,居鲁士二世统一了古波斯部落,建立了阿契美尼德王朝。他在前553年至前550年击败了当时统治波斯的米底亚王国,定都哈马丹,使波斯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前547年,居鲁士二世武力入侵并征服了当时小亚细亚西部的吕底亚王国,从而使阿契美尼德王朝崛起。接下来的几年间,居鲁士二世向东方发动了一系列军事征服。他征服了帕提亚、阿利亚、巴克特里亚、德兰吉亚那、格德罗西亚、阿拉霍西亚、马尔基安娜、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索格狄亚那)、乾陀囉和克兰斯米亚。前539年,居鲁士二世武力入侵并征服了美索不达米亚的新巴比伦帝国的首都巴比伦,奠定了波斯帝国亚洲的地位。然而,居鲁士二世在前529年时出征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的锡尔河谷地与马萨格泰人的战斗中丧生。

波斯

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创始人居鲁士大帝的陵墓。在伊朗帕萨尔加德

波斯

居鲁士二世入侵巴比伦之前约公元前540年

居鲁士死后其儿子冈比西斯继位,公元前526年,冈比西斯率军出征埃及,并在公元前524年征服埃及。公元前522年,冈比西斯在埃及逗留期间,波斯国内的庇里什瓦德地区爆发了政变,叛军领袖高墨达以冈比西斯的弟弟巴尔迪亚之名自立为王,冈比西斯把埃及交给阿里扬戴斯统治后匆忙回国,但于公元前522年死在回程途中。

冈比西斯去世后,由贵族大流士为首开始平定叛乱,大流士率军在米底的西迦耶胡瓦提堡杀死高墨达。公元前522年因平叛有功大流士登上皇位。公元前522年9月至前520年3月的两年时间里国内多个省份动乱不断,大流士投入到持续地战斗中,并逐渐平稳了局势。公元前518年大流士派兵远征印度,将印度西北地区纳入版图。公元前513年,大流士挥师北上进攻斯基泰人,但并未取得成功,随即撤退。公元前492年大流士的女婿马尔杜纽斯进攻希腊本土,但由于军队在阿托斯遭受风暴被毁无功而返。公元前490年大流士又派他的侄子阿尔特法兰和一名米底将军丹提斯攻占希腊,他们占领了在阿列塔里亚岛上的城市,雅典人和斯巴达人决定联手保卫希腊。双方的军队在马拉松平原交战,雅典军以少胜多战胜了波斯大军。公元前486年埃及爆发起义,大流士还没应对这场叛乱就去世了。

波斯

马拉松之战场景

大流士去世后他的儿子哈沙亚尔沙继位,哈沙亚尔沙以及之后的继任者们大都忙于镇压叛以及皇室权力争斗之中,直到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攻入波斯,大流士三世被巴赫塔尔总督巴苏斯等人杀掉,阿契美尼德王朝覆灭。

波斯

波斯王后阿托莎,居鲁士大帝的女儿,冈比西斯二世的妹妻,大流士大帝的妻子,薛西斯大帝的母亲

阿契美尼德王朝繁盛时,其疆域西起色雷斯、小亚细亚和尼罗河流域,东到帕米尔高原印度河平原,北抵黑海、高加索山脉里海咸海和锡尔河,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版图地跨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大帝国。

帕提亚王朝(前256-公元224年)

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帝国西部以后,继续征战多年,于公元前323年去世。此后,他的部下为争夺马其顿帝国的统治权展开斗争,导致帝国三分局面形成,前波斯帝国在亚洲的大部分领土上建立了塞琉古王国。塞琉古王国的主要精力在伊朗以西地区,使得伊朗各地独立倾向明显,公元前250年,希腊人巴克特里亚总督狄奥多塔斯和帕提亚总督安德罗戈拉斯宣布独立。

波斯

亚历山大的帝国和他的路线

波斯

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去世时的马其顿王国地图(浅蓝色),以及公元前431年存在的原始领土(红色轮廓)和附属国家(黄色)

阿尔沙克一世原是游牧民族帕尼人首领的儿子,他击败从塞琉古帝国分离的帕提亚总督安德拉戈拉斯,并征服了该地区,于公元前256年在叫阿尔沙克阿巴德的地方登基,并建立了阿尔沙克王朝,亦称阿什康尼王朝。波斯自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再次统一,被认为是第二个波斯帝国。阿尔沙克与希腊统治者和赛琉古王朝争夺土地,壮大疆域。公元前247年去世。

阿尔沙克去世后,他的弟弟提尔达德继位。公元前237年赛琉古王朝讨伐阿尔沙克家族,但最终阿尔沙克王朝取得战争的胜利,这帮助提尔达德树立了权威。提尔达德再长期执政后于公元前211年去世。

提尔达德去世后他的儿子阿尔德旺于公元前211年继位。他在即位之初就乘安提伍霍斯三世忙于处理家族内乱之际向米底进军,并占领了恭尔、雷伊和阿克巴丹。后来安提伍霍斯三世带兵讨伐阿尔德旺,最终双方议和,但承认了帕提亚国王的地位。阿尔德旺于公元前191年去世。

法尔哈德死后由他的兄弟梅赫尔达德继位,史称梅赫尔达德一世。他登基之际巴克特里亚和赛琉古王朝的领域出现的动荡不安的形势,公元前164年他将巴克特利亚的一部分国土并入统治,之后他屈服了土兰部族(中国人称他们为塞族人)。在西面,公元前164年梅赫尔达德占领了西至扎格罗斯山麓的全境。此后,他又平定了古尔冈的叛乱。叛乱平定后,他发兵苏撒和埃兰并控制该地。公元前147年他进军了巴克特里亚。公元前141年,梅赫尔达德恢复了波斯在巴比伦的统治。不久后,巴克特里亚发生暴乱,他又前去镇压并取得了胜利。他在位期间把阿尔沙克家族政权的领地扩展为一个大帝国。公元前137年左右梅赫尔达德病逝。

梅赫尔达德的去世后,他的儿子法尔哈德二世继位,但由于年幼其母亲协助执政。他在位期间,打败了赛琉古王朝,但是因为他执政经验的缺乏,做出了许多错误的决策,招致臣民的不满,这也导致原本统一的帝国,面临分崩离析的地步。公元前128年法尔哈德二世在镇压塞族人的反动时去世,他去世后,王位由梅赫尔达德的舅舅阿尔德旺二世继承,在位期间,无太大建树。

公元前124年,梅赫尔达德二世接过了父亲的王位,在位期间收复失地,统一国家,开创了帕提亚王朝的鼎盛时期。他先迫使巴克特里亚的一部分和锡斯坦归顺。公元前120年他把巴比伦和哈拉克斯重新纳入疆域。在亚美尼亚地区,他也进行了战争,最后双方议和并接受了对方的质子。阿迪亚、卡尔杜希和霍斯鲁旺的地方政权向他臣服。公元前94年,阿什康尼王朝收获了亚美尼亚和伊朗边境的“七十谷地”。前87年,梅赫尔达德二世去世。

梅赫尔达德二世去世后,出现了多个王位争夺者,帕提亚王朝开始处于与罗马等国家的战争以及不断的王权争夺之中。直到公元217年,瓦拉什五世被卫土所杀。公元224年,阿尔德旺五世在征讨法尔斯地区的造反者阿尔达希尔时被后者所杀。阿尔达希尔随后自封为王,正式开启了萨珊王朝的历史。

萨珊王朝(224—651年)

萨珊帝国的建立

阿尔达希尔·巴伯康在公元224年成为波斯萨珊王朝的国王。公元226年9月他在泰西举行了加冕典礼。自从登基之初,他就与罗马帝国在两河流域、亚美尼亚和叙利亚地区的边界上不断发生军事冲突。在公元238年,他进攻罗马在两河流域的据点,相继占领了纳赛宾、哈兰和杜拉伍鲁普斯。到了公元241年,阿尔达希尔已经年老七旬,他将王位交给了沙普尔,并在孤寂中去世。到阿尔达希尔去世时,几乎整个帕提亚王国的领土都归入萨珊王朝的版图。阿尔达希尔不但统一了伊朗,而且奠定了新帝国的基础。

波斯

萨珊王朝极盛版图

沙普尔在公元241年继承了父亲的王位。公元252年,原亚美尼亚国王霍斯鲁被杀,随后亚美尼亚的贵族和王公们自愿归顺了波斯萨珊王朝的国王沙普尔。接着,在公元253年,沙普尔派遣自己的儿子霍尔莫兹德担任亚美尼亚国王。然而,罗马帝国却接纳了霍斯鲁的年幼儿子提尔达德,为他提供庇护,并发起对沙普尔的进攻。到了公元260年,罗马帝国的年迈皇帝瓦里亚努斯被俘虏。此时,沙普尔所统治的领土除了萨珊家族的核心地区法尔斯之外,还包括埃兰、米尚、阿曼、阿迪亚本、阿苏里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高加索、阿兰、克尔曼、萨基斯坦、奠克兰、信德、贵籍、帕提亚、巴克特里亚、粟特和喀什噶尔等地。沙普尔于约公元273年4月去世后,他的儿子霍尔莫兹德继承了王位。

从270年到309年的40年里,萨珊王朝先后更换了六位国王,其中从270年到293年就换了四位。萨珊与罗马也发生过几次战争。公元283年,罗马军队甚至攻下了萨珊都城泰西封。萨珊东部也不时遭到匈奴和萨迦部落的袭击。298年,萨珊被迫与罗马缔约议和:规定萨珊割让两河流域北部5省给罗马;承认底格里斯河为两国边界;割让米底部分地区给亚美尼亚;罗马对伊比利亚拥有宗主权;尼比西斯为两国唯一通商城市。这个条约使两国间维持了40年的和平。

霍尔米兹德二世在309年死后,他的三个儿子中一个继位仅几个月就被大贵族们废掉,另一个被剜目失明,还有一个幸逃脱,避难于罗马。同年,大贵族又立霍尔米兹德二世死后才出生的一个儿子沙普尔二世为王,实权则由大贵族掌握。

萨珊王朝中期

沙普尔二世在公元310年继承了他的哥哥阿扎尔纳尔西的王位,继位后先解决了国内问题和惩罚了阿拉伯人,之后他以罗马帝国对波斯对基督教的迫害提出抗议为借口,向罗马发动了战争。沙普尔二世在统治伊朗长达70年后于公元379年去世。沙普尔二世是萨珊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他统治的时期是萨珊王国国力强盛的第一个高峰。

波斯

巴赫拉姆五世深受波斯文学和诗歌的喜爱。“黑阁里的巴赫拉姆和印度公主。”伟大的波斯诗人尼扎米(Nizami)对康萨(五重奏)的描绘,16世纪中叶萨法维时代

阿尔达希尔二世统治时期为公元379年至383年。他是沙普尔二世的哥哥,继承王位时已经年过七旬。权贵们之所以支持他的继位,是认为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不会对他们的干政产生太大影响。阿尔达希尔二世在宗教信仰上实行宽容政策,但后来他甚至努力限制上层贵族的权力,并惩处了一些干涉政事的贵族,这引起了贵族的不满,最终他被废黜了。

阿尔达希尔二世被废黜后,沙普尔二世的次子沙普尔三世于公元383年继承了王位,但实际上成为了权贵们的傀儡。在位期间,他忽视了祭司们对基督教的反对,并试图修好与罗马皇帝的关系,最后在公元388年被权贵们密谋杀害。

沙普尔三世之子巴赫拉姆四世于公元388年登上王位,在位11年。由于他之前曾统治过克尔曼地区,因此被称为克尔曼沙赫。公元390年他与罗马帝国就解决亚美尼亚问题达成了协议,这使得权贵们对他持较为接受的态度。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拜占庭)和西罗马(罗马)。在罗马分裂后,伊朗和东罗马仍在亚美尼亚领土上进行斗争。然而,直到萨珊王朝末期,伊朗和罗马在亚美尼亚的势力格局基本保持不变。双方的斗争并没有改变整体局势。但伊朗和罗马的协议阻止了祭司们对基督徒的迫害,引起了他们的不满。公元399年巴赫拉姆四世突然被称为"邪恶分子"的人所杀害。

此后的国王一直深陷王权与教俗封建主之间的斗争,大贵族与祆教祭司对王权产生极大影响,直到马兹达克运动之后,霍斯鲁继位情况才得到改善。

萨珊王朝后期

霍斯鲁在532年登基,他在公元539年使琐罗亚斯德教成为伊朗全国唯一的国教。公元540年他率领军队越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进军叙利亚地区。并对安条克城发起了攻击。在攻克安条克后,城市的居民遭受了大规模的屠杀和抢劫。随后,霍斯鲁凯旋而归,在泰西封附近建立了一座新城,安置了从安条克俘虏来的民众。公元557年,霍斯鲁夺取了阿姆河以西的地区,并将巴克特里亚并入了自己的领土。公元565年霍斯鲁与拜占庭开战,最终双方达成了和平协议,但在公元579年2月,霍斯鲁突然去世,导致和平谈判中断。

波斯

萨珊王朝国王狩猎公羊的盘子,可能是卡瓦德一世

其子霍尔莫兹德在公元579年登基后,中止了与拜占庭帝国的和平谈判。公元589年,国内爆发了反对霍尔莫兹德统治的势力。以巴斯塔姆和班达维为首的叛乱者成功推翻了霍尔莫兹德,并废黜了他的王位,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儿子霍斯鲁。

公元590年霍斯鲁二世登基,在他登位后不久,贵族巴赫拉姆·楚宾发动叛乱,霍斯鲁二世被迫逃往拜占庭帝国,并请求援助。拜占庭国王姆利库斯向他提供了军队支援。公元591年,霍斯鲁二世成功击败了叛乱者,恢复了他的统治。此后,伊朗和拜占庭帝国之间一度实现了和平相处。然而,公元602年,拜占庭帝国的新国王夫卡上台。公元604年,霍斯鲁二世向拜占庭发动了战争。在接下来的近20年间,伊朗军队在霍斯鲁二世的指挥下横扫了拜占庭帝国的全境,取得了重大胜利。然而,公元622年,拜占庭开始反击。公元626年,伊朗失去了对卡尔斯东的控制,而在公元627年,霍斯鲁二世失去了自己的行宫。最终,公元628年,霍斯鲁二世被废黜,结束了他的统治。

波斯

萨珊王朝疆域最大的时期公元620年

在霍斯鲁二世结束统治后的短短4年里(628年~632年),萨珊王朝更换了十几个国王。直到632年,大贵族拥立躲在乡间避难的霍斯鲁二世的后裔耶兹德卡尔德三世为王(632年~651年),入主泰西封,帝国在他的统治下得到最后一次统一。虽然耶兹德卡尔德名义上是国王,但实际上权力仍然掌握在贵族和祭司的手中。公元651年,阿拉伯军队对伊朗展开了进攻。面对强大的敌军,耶兹德卡尔德被迫逃亡,最终在木鹿城外的一个偏远磨房中被磨房主杀害。这一事件标志着萨珊王朝的解体。

内政

编辑

人口

波斯人是在公元前2000年代末至1000年代初来到靠近波斯湾地区,即现今伊朗法尔斯省,并定居下来的民族。他们与同样属于印欧语系的米底人国家保持联系。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波斯人分为10个部落,其中6个是农业部落,包括帕撒尔伽达伊人、玛拉普伊欧伊人、玛斯庇欧伊人、潘提亚莱欧伊人、戴鲁希埃欧伊人和盖尔玛尼欧伊人。另外还有4个是游牧部落,包括达欧伊人、玛尔多伊人、多罗庇科伊人和撒伽尔提欧伊人。这些部落在早期的伊朗高原上建立了居住和生活的社区。

中央行政

大流士在中央设立由国王直接领导的最高行政机构——王室办公厅,负责处理各项行政事务及沟通中央和地方的联系。从理论上说,波斯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实际上国王的权力要受贵族集团的限制。如与大流士一起参与政变的六位贵族就享有种种特权,可以参与讨论国家大事,充当国王顾问,获得大量封地和免税特权,可以不受宫廷礼仪约束,随时拜见国王等。

波斯

大流士的细节,带有希腊语标签(ΔΡΕιΟΣ,右上角),上面写着他的名字

帕提亚王朝时期,王位一般按父系原则继承,但国王的确立必须经贵族会议选举决定,国王的权力也要受贵族议事会的限制,这显然是游牧氏族制度的残余。这种具有贵族寡头政治性质的贵族议事会常常利用各种借口废黜不合自己要求的国王而另立新王;帕提亚宫廷中有宫廷主管、禁卫军长官、礼仪官、王家秘书等各种官吏管理宫廷事务。世家贵族和王室成员是国王依靠的主要力量,他们常常被国王派到附属国或某一地区充当最高统治者,甚至在紧急关头时,国王还任命高级贵族为国王的共同统治者。

萨珊王朝时期,王位的继承常常由祭司、武士和文士三个等级的代表选举产生,使萨珊王朝形成了一种类似于等级君主制的政治体制。国王之下,最高权力机构是御前会议,由王室成员、高级祭司和大贵族代表组成,他们有权选择王位继承人或从形式上确认国王所指定的继承人。御前会议的权力在4—5世纪时特别大,霍斯鲁改革后,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变。御前会议之下是中央行政机构。最高官员是首相哈扎尔帕特(意为“千夫长”),协助国王处理军政大事。首相之下有以地卑勃(意为“文士长”)为首的文士(即文官)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地方行政

帝国建立初期,面对被征服地区的居民,居鲁士实行一种比较宽松的民族自治政策。

大流士统治时期,波斯帝国实行了行省制度,帝国划分为20多个行省。行省首脑由国王任命,负责行政事务,另有国王任命的军事长官掌握行省军权,监察员负责监视行省的军政长官。行省制度与赋税制度密切相关,其目的是为了征税,并可能与征发劳役和兵役有关。通过划分行省,波斯帝国能够有效管理和征收各地的税收,以维持帝国的财政和军事需求。行省制度还确定了行省领导者总督的权力范围。这些行省的变动通常是由于政治、经济或军事的需要而进行的。波斯帝国根据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对行省进行调整和重新组织,以适应帝国的治理和管理要求。

帕提亚王朝时期对行省的控制相比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减弱,帕提亚王朝的行省多是接受帕提亚王国对其宗主权的地方统治者,自由度高,只要承认帕提亚王国的最高统治权,就享有铸币权和其他特权。

萨珊帝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主要是王城和省,历代国王在征服过程中建立的新城以及原有的旧城都直属王室,其统治者叫“沙赫尔阿勃”(意为“城守”),由国王任命,类似今日的直辖市,行政地位与省相同。省也叫王国,统治者称“王”。王朝早期主要是指那些归附的保持半独立的帕提亚小王朝。4世纪时,随着中央集权化的完成,王国逐渐改为由政府任命的总督(“维达赫”)统治的省。省以下有州(“欧斯坦”)和县(“洛斯塔克”)两级,分别有属于国家系统和祆教教会系统的官员。

波斯

描绘科斯罗一世的盘子

税收

在大流士统治之前,波斯人很可能已经开始对被征服地区实施赋税制度,但这一制度可能并不十分完备。然而,到了大流士时期,他制定了不同省份的税收标准,这涉及到人们需要缴纳货币税和实物税。征税的责任由萨特拉庇(总督)、诺马尔赫(古代埃及的地方行政长官)、市长和农村长老承担,而位于强国边境的行省则由部落领袖承担。值得注意的是,波斯人本身是免纳税的,除了波斯人以外,还有埃西欧匹亚人等一些特定群体,他们只需要在特定时期献纳一些礼物即可免除纳税义务。

法律

公元520年,大流士根据汉穆拉比法典编撰了属于波斯的法典,称为大流士法。这个法典体现了大流士对法官公正和廉洁的重视。对于受贿的法官,大流士制定了严厉的刑罚,包括剥皮的刑罚。

交通

波斯帝国大规模修筑了道路网络。一条道路被称为"御道",它从位于爱琴海东岸的以弗所出发,经过萨底斯和巴比伦,直至帝国都城苏萨。另一条重要的道路则从巴比伦经过巴克托里亚,通往印度河流域的城市。在道路的沿途,除了确保补给和组织防卫,还建立了驿站制度。例如,在全长超过二千四百公里的"御道"上,每隔二十五公里就设立一个驿站,以便提供骑手和马匹进行轮换。这样的驿站网络为帝国内的快速交通提供了便利。在专供驿传者使用的御道上各个地点都设有国王的驿站和设施齐备的旅舍。此外,在道路上还设置了许多关卡和要塞,所有经过的行人都要接受检查和询问。一旦有可疑情况,管理关卡的官兵会扣留相关人员。

度量衡

大流士还实施了度量衡制度的统一。在苏撒、波斯波利斯和埃及南境的考古遗址中,发现了波斯时期使用的度量衡实物和相关文书。在苏撒,人们发现了一根由黑石灰石制成的尺,长约18寸,上面还刻有大流士的王号。此外,还发现了大小不一的青铜和石制权衡。其中,一件青铜制的狮子形权衡重达460磅,铭文标注为7塔兰特。在波斯波利斯,发现了一个金字塔形的权衡,重量为22磅,铭文标明为120卡尔沙。此外,在埃及的埃列方丁纳地区的纸草文书中记载,当地的犹太雇佣军是按照国王的权衡来偿还债务的。大流士晚年时,"国王的量"已经取代了私人的度量衡。

对外关系

编辑

阿契美尼德王朝

与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广大疆域接壤的民族按其社会特点划分主要是西部的希腊工商业奴隶制城邦和南面、北面及东部的游牧部落集团。这种格局也构成了整个帝国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与希腊城邦的交往以战争为主,与游牧集团的交往以和平交往为主。

希波战争拉开了波斯帝国与希腊城邦战争交往的序幕,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则是这场交往的大结局。事实上,希波战争是东方和西方两大文明初次广泛接触后的深层次交往,它意味着到底哪一种文明在交往中要占优势,其结果是促进了两大文明交往的扩大。

希波战争之后,波斯帝国与希腊城邦仍不时产生摩擦,但总体上没有发生大的冲突。公元前487年,斯巴达派代表安太尔西达在苏萨与波斯签订了波斯国王强加给希腊城邦的《国王的和约》,规定:小亚细亚诸希腊城邦及塞浦路斯岛归波斯;其他希腊城邦则享有自主权。波斯终于在第3次入侵希腊失败90余年后,重新获得了对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控制。此后半个世纪,波斯和希腊城邦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冲突,直到马其顿崛起、亚历山大东侵,情况才发生了根本变化。

波斯和希腊也有广泛的文化交往,祆教关于智慧和几个世界的观点对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及米利都学派有重要影响。祆教祭司“麻葛”在希腊人眼里是精通学问的智者。波斯对希腊人来说就是繁荣和富足的代名词,希罗多德总是带头用很深的感情来描述波斯人。希腊文化对波斯的影响更加明显,希波战争中,波斯把大量的希腊战俘、居民迁往帝国各处,使这些人成为希腊文化的传播者。波斯帝国后期,希腊文化对波斯文化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波斯帝国出现了所谓“前希腊化文化”。

波斯帝国对外交往的另一翼是与游牧集团的交往,在波斯帝国的南、北和东北面分别是阿拉伯游牧部落,斯基泰游牧部落和中亚北部的马萨革泰部落及萨迦部落。阿拉伯部落游牧于阿拉伯半岛,地处巴比伦尼亚行省、河外行省(幼发拉底河以西)和埃及行省交汇处,对保障通往埃及的道路很重要。冈比西斯征服埃及时,通过与西奈半岛的阿拉伯人谈判,使其为波斯军队穿越沙漠提供帮助。从大流士时代起,阿拉伯部落与帝国基本上保持着一种互利关系:他们帮助波斯人发现穿越沙漠的安全通道,组织获利甚丰的在阿拉伯南端和波斯人控制的巴勒斯坦港口(如加沙)之间的商队贸易;作为回报,阿拉伯人不必纳税,但要定期向国王呈献表示恭顺的礼物,和其他游牧部落相比,阿拉伯人给帝国带来的麻烦很少。而对于其他几个部落,波斯帝国则多采用征服手段,与各个部落都有过战争经历。

帕提亚王朝

希腊化时期的帕提亚王朝对外贸易非常繁荣,公元前2世纪后半期,著名的丝绸之路正式开通,帕提亚王朝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介,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收入。在西部,公元前2世纪后半期塞琉古王国衰落后,罗马、东地中海的城市和幼发拉底河以西的一些小国逐渐代替塞琉古王国而成为与东方帕提亚、中亚和印度贸易的主角。如皮特拉和帕尔米拉就是巴勒斯坦和南叙利亚的两个重要商贸城市。希腊化末期,帕提亚与罗马也开始了战争、贸易和文化多层次的交往。

帕提亚时期,北方草原之路西段的主角仍是以斯基泰人和塞人(萨迦)为主的伊朗语部落,东段则是匈奴。帕提亚与北高加索草原有贸易交往的证据是在伏尔加河流域发现了帕提亚的钱币,北高加索后来为萨尔马泰人和阿兰人占据。在里海以东,塞人也经常南下与帕提亚发生战争交往和贸易交往。草原丝路东段的匈奴,也通过斯基泰人和萨尔马泰人与中亚、伊朗有间接交往,在匈奴墓中发现的大批丝织物、金银器皿即是通过贸易得自西亚与欧洲。匈奴本身也充当着把中国丝绸运往西亚、欧洲的中介。

在南方,帕提亚人以波斯湾为中心,与西方的罗马和东方的印度进行贸易。两河流域南部的斯帕希努·卡拉克斯成为对南阿拉伯和印度贸易的巨大中心,西亚各地的商人也云集于这座城市。帕提亚时期,伊朗的航海业非常发达,阿拉伯语和英语中的一些航海术语和地名都源于伊朗的古代语言,如锚、舵、船长、驳船、三角帆,地名如桑给巴尔、马拉巴尔等,由此可见帕提亚在海上丝路的西段亦很活跃。

萨珊王朝

从309年到531年的222年里,除了沙普尔二世在位后期和后来的卡瓦德第二次执政时期,萨珊王朝与罗马和拜占庭因基督教问题及军镇关隘问题在美索不达米亚与亚美尼亚有过多次大战和冲突外,其余时间两国基本上保持着较为和平的局面。耶兹德卡尔德一世时期(399~421年),萨珊与拜占庭的关系甚至相当友好。408年,拜占庭皇帝阿卡迪委托耶兹德卡尔德一世做他的儿子狄奥多西的监护人,以保证以后顺利继承王位。耶兹德卡尔德接受了这一请求,并在阿卡迪死后,扶持狄奥多西回国继位。409年,两国又签订和约,使波斯境内的基督教徒受到善待。耶兹德卡尔德一世还颁布敕令,修复被毁的基督教堂,允许基督教徒在波斯各地自由通行和进行宗教活动。410年,耶兹德卡尔德一世支持波斯的基督教徒在塞琉西亚召开宗教会议,正式接受尼西亚信条(承认阿里乌派为异端,圣父与圣子为一体),并在萨珊帝国建立了基督教会及各级组织,耶兹德卡尔德一世因此备受基督教徒的赞领。此后,萨珊与拜占庭虽然在基督教问题上不时发生摩擦并在亚美尼亚问题上经常失和,但总体上两国关系还算平静。而从巴赫拉姆五世起,萨珊王朝的东部边境却愈来愈受游牧民族的威胁。耶兹德卡尔德二世时(439~457年),首先于441年与拜占庭议和并镇压了亚美尼亚贵族的起义(451年),从443-453年,在东部与匈奴长期作战,取得了很大胜利,451年对贵霜的征讨也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在454年追击嚈哒人时中了埋伏,大败而归。皮鲁玆在位时(459~484年)先后三次(469年、475年、484年)被嚈哒击败,不仅失掉了大片土地,而且要交付大量赎金,还得让王子卡瓦德在嚈哒为质。皮鲁玆本人也于484年进攻嚈哒时被杀,随行的祆教祭司、后宫妃嫔及王室财宝皆为嚈哒所得,这是萨珊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失败。强大的萨珊王朝曾屡次击败强大的拜占庭帝国,现在却成了嚈哒的属国,每年要向嚈哒交纳贡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屈辱地位。

社会

编辑

服饰

波斯人无论男女,都穿着长袍。在男性服装方面,他们通常腰缠宽大的白布带,并且头戴厚重的头缠或筒帽,或者是尖顶帽。这些头饰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保护,还彰显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而女性则穿着宽大的连衣裙,并用头巾覆盖头部。头巾则是一种传统的饰品,用来装饰头发并保护头部。这些服装不仅体现了伊朗人民的审美观念,还反映了他们对传统价值和宗教信仰的尊重。

波斯

《孟买的帕西人》木版画,1873年

铸币

公元前517年,大流士颁布法令,统一了波斯帝国的货币制度。根据规定,波斯帝国的货币分为三种:金币称为"大流克",只有国王有权铸造金币。金币主要用于赏赐和作为贵重商品,而不是真正用于流通的货币。另一种货币是银币,称为"舍克勒"。每20个舍克勒相当于1个金币大流克。银币和铜币的铸造权下放给行省总督以及希腊和腓尼基的各城市进行制造。银币主要在小亚细亚地区流通,并用于支付雇佣军的军费。巴比伦、埃及和波斯大多采用银锭作为货币形式。

波斯

阿尔塔薛西斯二世的达里克

波斯

弗拉塔拉卡王朝统治者瓦德弗拉达一世(Autophradates I)。公元前3世纪。Istakhr(波斯波利斯)铸币厂

饮食

波斯人的日常生活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受祆教的清规戒律影响很大,二是生活讲究奢华排场。这似乎是两个极端,而波斯人却把两者统一起来。帝国的强大、富足和波斯人的优越地位更助长了这种倾向。

波斯人的主食有大麦、小麦和谷物。大麦和小麦一般是磨成粉用来烤饼或面包,谷物用来煮粥。动物性主食有牛肉、羊肉。饮料主要有果酒、啤酒、豪麻酒(祭神后饮用)和酸奶等。果品有无花果和椰枣等。波斯贵族生活豪华,经常宴饮美酒。而一般波斯人的饮食比较简单,据说他们一天只吃一餐,喝的是清水。

婚姻

古代波斯的婚姻制度初期存在对偶婚的状态,即每个人都会娶一个妻子,但妻子可以与其他男性发生性关系。此外,受到埃兰人的影响,古代波斯社会内部存在兄妹通婚的现象。古代波斯的王室为了保持家族的纯正血统、巩固王位继承权,兄妹间的内婚制度受到欢迎。

军事

编辑

军队组织

波斯王国有近卫军和地方军。大流士一世时期组建了一支精锐的近卫军,包括一千名矛手、平名骑兵和一万名被称为"不死队"的步兵。这只队伍的编制始终保持着一万人,即使在战斗中有伤亡,也会立即得到新的步兵补充。此外,还征集了大量来自被征服地区的军队,它们分散驻扎在各个郡。在紧急情况下,国王可以立即调动其他郡的军队来增援。帝国各地的军队归属于五个军区,每个军区的司令官由大流士一世直接委任和调遣。这些军区负责管理和指挥相应地区的军队。

波斯

阿契美尼德国王与重装步兵、海豹和海豹持有者战斗,西梅里安博斯普鲁斯海峡

兵种组成

波斯帝国的军队由多个兵种组成,包括步兵、骑兵、海军、工兵、骆驼兵、战车兵和勤杂人员。步兵是波斯军队中最常见的兵种,主要由弓箭手和枪兵组成。步兵在军队中人数众多,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波斯人本身,其他民族如印度人、米底人和利比亚人也为波斯军队提供骑兵部队。随着波斯帝国的扩张,他们从小亚细亚的希腊人那里获得了海军。这使得波斯军队能够在海上进行战斗和控制海域。工兵主要在战争时期承担修筑道路、架桥等工程任务,平时的活动相对较少。骆驼兵是波斯军队中特殊的兵种,他们骑乘骆驼进行移动和作战,适应沙漠地区的作战需求。战车兵在波斯军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期,波斯军队的战车兵对亚历山大的军队构成了巨大威胁。此外,还有勤杂人员负责军队后勤和日常事务。

经济

编辑

在波斯帝国广阔的领土内,社会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不平衡主要是由战争征服所引发的。战争交往直接促成了奴隶主阶级的队伍壮大和奴隶制大庄园的迅速增加。作为战争的直接后果,大量战俘被迫成为庄园内的奴隶劳工。在这些庄园中,存在着大量的农田和手工业作坊,主要依靠被称为"格尔达"的战俘奴隶进行劳作。这些战俘奴隶在庄园中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奴隶主阶级创造财富。这种奴隶制度的存在导致了社会经济的极端不平等。奴隶主阶级通过剥削战俘奴隶的劳动来积累财富和权力,而战俘奴隶则被剥夺了自由和权益,沦为社会最底层的阶层。

大流士改革促进了经济的纵向发展和横向交往。农业是社会生存的基础。波斯帝国的主要农业区集中在西部,尤其是小亚细亚那些古老的农业地区。从生产技术和工具来看,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帝国境内已普遍使用铁器,石制工具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但已退居次要地位。从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来看,大庄园制的出现是一个新现象。这种集体性规模经营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奴隶本身社会地位较好的状况有利于维持奴隶劳动生产的积极性。当时,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小块农田采取精耕细作的方式,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两河流域的椰枣种植则是大规模经营。而伊朗中部和东部,以及中亚的草原地带,仍然以游牧和畜牧业为主。波斯帝国的农业都属灌溉农业,一般来说,收成比较稳定。

波斯

埃及大流士一世雕像上有大流士时代隶属于阿契美尼德帝国的24个国家

波斯帝国的手工业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巴比伦、埃及、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因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而闻名。许多城市以其手工业产品闻名于世,如巴比伦、乌鲁克、尼善尔、萨第斯等地。叙利亚、腓尼基,以及地中海沿岸的希腊城邦,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手工业生产集中地。埃及手工业技术世代相传,而且工种专业固定化,手工业水平特别高超。在帝国统一的环境中,手工业产品和技术得到空前发展,最具典型性的是波斯国王苏萨宫廷的修筑。据大流士苏萨宫廷铭文记载,苏萨的宫殿建筑是帝国各族人民集体力量和智慧的结晶,集中体现了波斯帝国高超的手工业发展水平。

语言

自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开始,古代波斯帝国国王的铭文几乎都采用了多种语言的形式,包括埃兰语、阿卡德语、波斯语、阿拉美亚文和埃及语等。这些铭文有的双语、有的三语,甚至还有一些达到了四种语言。其中,埃兰语、阿卡德语和波斯语是使用最广泛的文字,因为它们是波斯帝国境内最主要的语言。

波斯

莎草纸上阿拉姆语贝希斯敦铭文的副本。阿拉姆语是帝国的通用语言

文化

编辑

神话

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波斯人逐渐摆脱游牧部落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早期的宗教活动。在当时的宗教活动中,最为古波斯人敬重的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祭祀仪式,这种仪式实质上是一种自然崇拜。在大自然的灾害面前,古波斯人迫切需要一种信仰来消灭他们内心的恐惧。于是,波斯神话中最古老的保护神产生了。古波斯人认为,世界上一切灾难和恩赐都由天上的神明来掌管,如果他们找到了合适的保护神,并且不断地向他供奉祭品以及虔诚地祷告,就可以免除一切灾害,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保护神产生后,一些关于保护神的传说也开始出现了,人们口头传播,在文字出现后,神话传说得到了更广泛的记载和传播。

波斯人对水和火表现出极度的崇拜,这源于他们曾是游牧民族的身份。水是游牧生活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因此波斯人对掌管江河的女神阿尔德维·苏拉·阿纳希塔怀有无限的崇拜。在波斯神话中,阿尔德维·苏拉·阿纳希塔被描绘为美丽的少女,戴着星辰做的皇冠、耳环和项链,手臂上佩戴着闪烁着太阳光芒的手镯,身着用金丝线制成的衣物。她不仅拥有美貌,还具有强大的神力,无论她到达何处,都能消灭那里的黑暗势力。善神阿胡拉·玛兹达对她充满信任,让她守护着世界之水。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与水同等重要的是火。火为牧民提供温暖,用于烹饪食物,同时也用来驱赶野兽。对于原始的波斯人而言,获得火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他们竭尽全力使火永不熄灭。因此,火也成为波斯人崇拜的图腾。波斯历史上最重要的宗教之一是琐罗亚斯德教,也被称为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的信徒将火神称为阿塔尔,并以三种物品进行祭祀:干净的树叶、干草和动物油。在火神的祭祀中,人们互相履行契约,这是为了与契约之神密特拉建立关系,有时他也被视为火神来祭祀。如果有人违反契约,就必须在火中穿行,只有安然无恙才表示密特拉没有怪罪,否则将被火烧死。光明与火的联系十分密切,因此波斯人最崇高的信仰是光明之善神阿胡拉·玛兹达,他也是宇宙的创造者。

宗教

祆教是波斯帝国时期波斯人信仰的宗教。它是由伊朗古代先知琐罗亚斯德创立的宗教,又被称为琐罗亚斯德教。这个宗教也因其主要的宗教仪式特征而被称为“拜火教”。祆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地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神教之一。它强调对光明和真理的崇拜,认为存在着善恶对立的二元宇宙观。祆教的核心教义包括崇拜阿胡拉·马兹达,即创造者神,以及追求良善、正义和道德生活。祆教的主要仪式是通过拜火来表达对神圣的崇敬。火象征着光明和纯洁,被视为与神灵相联系的神圣之物。祆教徒在火庙中进行仪式和祈祷,尊敬火焰并寻求神的保佑。阿胡拉·马兹达创造世间万物的同时,还创造了沃胡·玛纳、阿沙·瓦希什塔、赫沙特拉·瓦伊里亚、阿梅雷塔特、豪尔瓦塔特、斯朋塔·阿尔迈提六位从善神。其中,沃胡·玛纳、阿沙·瓦希什塔与阿胡拉·马兹达一起被称为“至高三联神”。阿胡拉·马兹达同时还是火的化身,所有的天界之水均为阿胡拉·马兹达的妻子。

文学

《阿维斯塔》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的占统治地位的宗教锁罗亚斯德教(祆教)的古经。《阿维斯塔》不仅是锁罗亚斯德教的经书,而且还可以视为波斯古代诗文总集,在历史和文学上都是珍贵的文献。据称在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只书写了两部《阿维斯塔》,以金汁写在12000张牛皮上。在亚历山大攻入波斯时,一部被付之一炬,一部被亚历山大带回希腊。在帕提亚王朝和萨珊王朝时期都曾进行《阿维斯塔》的重新搜集整理工作。到萨珊初期,工作告一段落。

帕提亚王朝时的典籍大多没有流传。传下来的只有少量铭文和地契。萨珊时期流传下来的巴列维语文献远比帕提亚时的丰富。但是7世纪阿拉伯人入侵时,萨珊巴列维语文化典籍遭到一次浩劫。阿拉伯人有意消灭一切波斯的文字记录和书籍,保存下来的典籍只有十之二三。主要包括:《本达赫什》《丁卡尔特》《阿尔达希尔·巴伯康的传记》《霍斯鲁与侍臣问答录》《阿尔达维拉夫集》等。

体育

帕提亚时期,人们引入了一种被称为"帕提亚人的体育"的正规锻炼方式。这些被称为帕提亚人的运动员在一个名为"泽哈南"(意为"实力宫")的圆形建筑中接受训练。他们的训练包括挥舞木棍等器械,旨在增强他们在骑马和格斗时的体力。在帕提亚人进行训练时,鼓手会敲打有节奏的鼓点,音乐家则唱起相应的诗歌。"泽哈南"中最出色的运动员因其强大的力量备受尊敬。

医学

波斯的医学史分为两大期,第一期包括在波斯《阿维斯塔》经文化中;第二期属于阿拉伯和穆罕默德文化。古文献《阿维斯塔》中记有古波斯帝国时期的医药文化,人们奉阿利曼为医神,崇尚洁净卫生,认为麻风病人不洁,故实行严格的隔离,使麻风病人远离健康居民。《阿维斯塔》规定,身体与心灵的洁净是同等重要的。治疗身体上的疾病时非常注重精神疗法和心理调理。

萨珊国王沙普尔喜欢通晓医学的希腊人。当沙普尔有病时,就请希腊医生诊治。萨珊王朝时的医药发达,许多药物传到国外,其品名有胡瓜、胡蒜、胡豆、胡椒、胡萝卜、蕃红花、茉莉、砂糖、菠菜、无花果、橄榄等。“底也迦”字源于波斯语tiryak,是一种可以解毒疗虫兽伤的丸剂药物,曾在波斯被广泛应用。《列王记》中追述了有关波斯医学的资料,如剖腹产,术前须以酒使病人“昏迷”而后施以手术。此外,记述了药疗,心理治疗,妇女及孕妇卫生等内容。波斯医学是欧洲、亚洲、非洲诸民族国家的医术和药物学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的产物。这种交流持续了上千年之久。

对外交流

波斯在对外交往中广泛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并包容吸收其文化。波斯吸收了美索不达米亚人的服饰风格和埃及的铠甲制造技术。波斯人积极融合了埃兰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元素,埃兰人在波斯政务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波斯人还接纳了兄妹通婚制度。在征服美索不达米亚王国后,波斯人吸收了其文化成就,包括使用羊皮纸和笔进行书写、勤俭持家、勇敢作战的道德观念,以及美索不达米亚的宗教和法律等。在大流士统治时期,波斯帝国不断扩张,其扩张推动了境内和境外民族之间的文明交流。在波斯帝国境内,楔形文字、希伯来文字、古波斯楔形文字和阿拉米文字等被广泛使用,地方政府使用当地语言起草文件。波斯帝国的统治者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尊重并保护境内各种宗教信仰,维持了宗教文化的多样性和地方稳定。

艺术

编辑

建筑

阿契美尼德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建筑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之一:大量使用巨大的石块作为建筑材料,使建筑显得宏伟壮观。建筑的骨架由石柱构成,屋顶和横梁则使用木材。壁面采用石块或干坯砌建。为了连接石块,使用了一种称为"细腰"的技术。在波斯波利斯时期的建筑中,石柱表面的沟槽比希腊建筑更为密集。柱顶流行着一种由两个动物背合式组合构成的形式,用于承托横梁。波斯帝王注重通过建筑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因此在装饰处理方面格外重视。这使得波斯波利斯的建筑充满了奇妙之感。例如,基坛和阶梯采用不规则的石块砌筑,细高的石圆柱支撑着木质的轻梁。门窗的设计使用了不规则的石块浮雕组合。所有这些复杂而繁琐的技法似乎忽视了建筑结构本身的合理性,而更多地用于展示帝国权威。

波斯

波斯波利亚遗址

帕提亚

帕提亚时期流行伊凡式建筑,其平面呈现矩形形状。这种建筑常采用穹顶形式,除入口部分外,其余三面由墙壁环绕,而入口则以半圆形拱门作为全开放式的入口。尼萨古城和哈特拉城是两个代表性的伊凡式建筑。

萨珊朝

萨珊王朝以拱形建筑为主流的趋势,继承了伊凡式建筑的主要形式。萨珊朝宫殿采用大规模的圆屋顶建筑,使得巨大的方形殿堂呈现出壮观的气势。这些王宫的拱穹高度达到30多米,跨度接近30米,展现出宏伟的风姿。高大的圆顶和围合的三面墙壁,以及一侧开放的伊凡式建筑方式,尽可能减少了梁柱的使用。对称的布局也是这些建筑的特色。正面的宏伟和对称的运用强化了以帝王为中心的观念。壁面上流行着浮雕和华丽的马赛克装饰,几何图案、植物纹样和动物图案成为热门主题。王权神授、王位继承和帝王的战胜成为建筑中经久不衰的主题。

雕刻

阿契美尼德王朝

波斯帝国的雕刻艺术在表现权威方面具有象征和纪念性的特点。其中,描绘帝王击溃猛兽的图像是波斯雕刻中常见的主题。在古代西亚,帝王战胜邪恶、保护臣民、祈祷丰收被视为神圣的责任。因此,帝王与猛兽搏斗的场景长期以来一直是波斯艺术中重要的表现内容。波斯的雕刻作品中出现了朝贡者、贵族和卫兵等各类人物,场面宏大,人物塑造严格侧重于个体的独立表现,成为波斯艺术的鲜明特征。人物形象上塑造能准确地再现了他们的面容、服饰、头饰和武器。动物的描绘基于出色的写实技巧,创造出了虚构的动物形象,即通过拼凑写实动物的不同部分,创造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奇幻生物,用以表达波斯人独特的观念。

波斯

狮子和斗牛的标志性浮雕,波斯波利斯的阿帕达纳

帕提亚

帕提亚王国以促进波斯民族文化复兴为其使命,然而在初期的美术方面,他们仍受到希腊化规范的影响。帕提亚王国的新造型艺术将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的人物表现原则改变为面部正面形象,确立了正面表现的模式。在雕刻人物形象时,几乎所有作品都采用挺直的身体、端正的面孔,表情呆板,毫无笑容。大多数作品都遵循将右手放在肩部的姿势,表示对神祇的敬畏或祈求和平的姿态。只有少量的雕像表现出丰富的表情变化和相对随意的姿势,这使得帕提亚艺术家能够展现他们的创作自由。对正面形象的追求还导致了左右对称的构图,即使是个体雕像,双手和双脚也遵循对称原则。

萨珊朝

萨珊王朝的历代帝王非常重视将自己的胜利和功绩刻在伊朗的山岩上。雕刻的主题通常涉及外部胜战、王位继承、王位神授、帝王的狩猎和谒见等政治事件,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萨珊王朝的雕刻艺术是亚述、阿契美尼德王朝和帕提亚艺术的集大成者,其中自然主义在雕刻中达到了高潮。初期受到帕提亚艺术的影响较大,盛期则吸收了希腊-罗马艺术的因素,流行具有立体感的高浮雕,尤其在雕刻的服饰表面展现出了肉体的感觉。晚期出现了更注重绘画性的作品,然而到了公元4世纪以后,雕刻艺术逐渐失去了活力,呈现出一种缺乏生气的状态成为主流。

工艺品

帕提亚的钱币与玻璃制品

帕提亚王国的货币符合希腊样式。为了在帕提亚征服的臣民中加强统治,帕提亚王米思里代蒂兹自称为亲希腊者,并在钱币上采用了希腊样式的肖像。此外,币面的背面纹样以希腊宙斯神和英雄赫拉克勒斯为主。帕提亚西部地区的货币呈现纯正的希腊风格,而波斯本土更具有东方特征和波斯风格。与巴克特利亚接近的东部地区的货币则展现出变化后的希腊风格。在帕提亚遗址中发现了各种形状的玻璃器物。其中,帕提亚时期的容器中的带把壶相对较小,高度大约在10厘米左右。这些带把壶具有圆形口、细颈、斜腹壁的特征,而器身的最大直径则出现在稍微偏下的位置,底部较大且平坦。

萨珊朝的银器与玻璃制品

萨珊王朝时期的工艺制品中,银器皿、银币和玻璃器具备重要地位。银器皿常见于女性形象,其中经常出现裸体或半裸体的阿娜希塔女神。站立鸟纹也是萨珊银器上常见的纹饰,有时鸟的颈部会佩戴项链,嘴中含有珠串。此外,各种植物纹样在古老的波斯美术中也展现出独特的创新风格。萨珊王朝的银币放弃了帕提亚钱币的风格,呈现出波斯文化的复兴。自首位国王阿尔达希一世开始制造银币以来,一直延续不断,并形成了独特的系统。萨珊王朝的玻璃制品是当时世界上重要的玻璃制造中心之一。由于广泛采用吹制技术,玻璃的产量相当丰富。著名的切割和磨花玻璃使得玻璃工艺制造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

帝王世系

编辑

朝代

称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阿契美尼德王朝

居鲁士大帝

居鲁士二世

公元前550—前529年

-

-

-

冈比西斯

公元前529一前522年

-

-

-

大流士

公元前522一前486年

-

-

-

哈沙亚尔沙(又称薛西斯)

公元前486—前466年

-

-

-

阿尔达希尔

公元前466—前424年

-

-

-

哈沙亚尔沙二世

为王45天

-

-

-

苏格特亚努斯

为王六七个月

-

-

-

大流士二世

公元前423—前404年

-

-

-

阿尔达希尔二世

公元前404一前358年

-

-

-

阿尔达希尔三世

公元前358一前338年

-

-

-

阿尔西斯

公元前338一前336年

-

-

-

大流士三世

公元前336—前330年

-

帕提亚王朝

-

阿尔沙克

公元前256一前247年

-

-

-

提尔达德

公元前247一前211年

-

-

-

阿尔德旺

公元前211一前191年

-

-

-

法里亚伯特

公元前191一前176年

-

-

-

法尔哈德一世

公元前176—前171年

-

-

-

梅赫尔达德一世

公元前171一前137年:

-

-

-

法尔哈德二世

公元前137一前128年

-

-

-

阿尔德旺二世

公元前128一前124年

-

-

-

梅赫尔达德二世

公元前124一前87年

-

-

-

古达尔兹

公元前87一前81年在位

-

-

-

阿尔德

公元前80—前76年

-

-

-

森特普克

公元前76—前68年

-

-

-

法尔哈德三世

公无前68一前57年

-

-

-

梅赫尔达德三世

公元前57—前55年

-

-

-

欧罗德

公元前56—前37年

-

-

-

法尔哈德四世

公元前37一前2年

-

-

-

法尔哈达克

公元前2—公元4年

-

-

-

欧罗德二世

公元4—8年

-

-

-

伍努斯

公元8-18年

-

-

-

阿尔德旺三世

公元18—40年

-

-

-

动荡时期,两个阿什廉尼家族的王子古达尔兹和巴尔丹轮流执政。公元46年,巴尔丹被杀,古达尔兹重新执政

-

-

-

伍努诺斯

公元51—52年

-

-

-

瓦拉什一世

公元52一78年

-

-

-

瓦拉什一世死后的30年,帕提亚爆发了数个王位争夺者的斗争,其中,正式的王位继承人帕库尔(公元78-108年在位)可能是瓦拉什一世的儿子。有记录的王位争夺者包括一位阿尔德旺四世和一位梅赫尔达德四世

-

-

-

霍斯鲁

公元108—130年

-

-

-

瓦拉什二世

公元130—148年

-

-

-

瓦拉什三世

公元148—190年

-

-

-

瓦拉什四世

公元191—208年

-

-

-

瓦拉什五世

公元208—223年

-

-

-

阿尔德旺五世

公元208—224年

瓦拉什五世的兄弟,控制着王朝西部领土

萨珊王朝

-

阿尔达希尔·巴伯康

公元224-241年

-

-

-

沙普尔

公元241—273年

-

-

-

霍尔莫兹德

公元273—274年

-

-

-

巴赫拉姆一世

公元274—277年

-

-

-

巴赫拉姆二世

公元277—294年

-

-

-

巴赫拉姆三世

执政时间极短

-

-

-

纳尔西

公元294—303年

-

-

-

霍尔莫兹德二世

公元303—309年

-

-

-

阿扎尔纳尔西

公元309—310年

-

-

-

沙普尔二世

公元310—379年

-

-

-

阿尔达希尔二世

公元379—383年

-

-

-

沙普尔三世

公元383—388年

-

-

-

巴赫拉姆四世

公元388—399年

-

-

-

耶兹德卡尔德一世

公元399—420年

-

-

-

霍斯鲁

执政时间极短

-

-

-

巴赫拉姆五世

公元420—438年

-

-

-

耶兹德卡尔德二世

公元438—457年

-

-

-

霍尔莫兹德三世

公元457—459年

-

-

-

皮鲁兹

公元459—484年

-

-

-

巴拉什

公元484—488年

-

-

-

哥巴德

公元488—532年

-

-

-

霍斯鲁·阿努希拉旺

公元532—579年

-

-

-

霍尔莫兹德四世

公元579—590年

-

-

-

霍斯鲁·帕尔维兹

公元590—628年

-

-

-

哥巴德二世(又称希鲁耶)

在位六七个月

-

-

-

阿尔达希尔二世

公元628—630年

-

-

-

贾旺希尔

执政时间极短

-

-

-

布朗

公元630—631年

-

-

-

布朗之后,一个名为皮鲁效的王子曾执取几个月。在同一时期似乎还有布朗的妹妹阿扎尔米社赫特在执政。阿扎尔米杜赫待登基之际,有军队在纳赛宾拥立霍斯鲁二世之孙为王,称霍尔莫兹德五世(公元631年)、从公元628到632年,伊朗换了10个国王

-

-

-

耶兹德卡尔德三世

公元632—651年

-

注释

编辑

展开[a]

干坯是指经过干燥尚残留少量水分的砖瓦坯体,也叫绝干坯或自由水含量为零的砖瓦坯体。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周启迪、沃淑萍著. 波斯帝国史[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4-7: 1.

[2](英)霍兰著. 波斯战火:第一个世界帝国及其西征[M]. 北京: 新星出版社, 2009-12: 8-18.

[3]〔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108-114.

[4]〔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139.

[5]周启迪、沃淑萍著. 波斯帝国史[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4-7: 17.

[6]于卫青. 波斯帝国[M].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1-10: 168-196.

[7]周启迪、沃淑萍著. 波斯帝国史[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4-7: 97.

[8]〔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431-447.

[9]周启迪、沃淑萍著. 波斯帝国史[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4-7: 4.

[10]〔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446-448.

[11]〔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267-270.

[12]〔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346-349.

[13]郭丹彤. 阿契美尼德王朝对波斯帝国的治理[J]. 历史研究, 2022-12-25

[14]周启迪、沃淑萍著. 波斯帝国史[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4-7: 195-197.

[15]龙沛. “希腊化”与“伊朗性”的反思——帕提亚帝国多元文化属性的合分之辨[J]. 西域研究, 2023-06-20

[16]安希孟. 伊朗历史上的萨珊王朝[J]. 阿拉伯世界, 1988-04-30

[17]徐晓旭. 波斯人的希腊祖先:
跨越族群边界的名祖神话[J]. 历史研究, 2019-04-25

[18]彭树智主编;王新中,冀开运著. 中东国家通史 伊朗卷[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04: 1-438. 7-100-03360-8.

[19][美]奥姆斯特德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17-1: 176-178.

[20][美]奥姆斯特德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17-1: 179-180.

[21]〔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123-124.

[22]〔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124-126.

[23]〔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126-127.

[24]〔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128-175.

[25](美)A.T.奥姆斯特德著;李铁匠,顾国梅译.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17-01: 1-745.

[26]〔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271-272.

[27]〔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272-273.

[28]〔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274-276.

[29]〔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276-280.

[30]〔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280-283.

[31]〔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284-336.

[32]〔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352-358.

[33]〔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370-374.

[34]〔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375.

[35]〔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375.

[36]〔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375.

[37]〔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399、407-410.

[38]〔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410-417.

[39]〔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417-428.

[40]周启迪、沃淑萍著. 波斯帝国史[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4-7: 106-114.

[41][美]奥姆斯特德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17-1: 122-133.

[42]周启迪、沃淑萍著. 波斯帝国史[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4-7: 83.

[43]李毅铭. 试析波斯帝国御道系统的路径[J]. 历史地理研究, 2022

[44]于卫青. 波斯帝国[M].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1-10: 141-142.

[45]刘振堂. 波斯风情——伊朗[M]. 上海: 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10: 130.

[46]于卫青. 波斯帝国[M].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1-10: 141.

[47]于卫青. 波斯帝国[M].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1-10: 26、74.

[48]于卫青. 波斯帝国[M].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1-10: 157-180.

[49]牛建军. 地跨三大洲的波斯帝国[M].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4-1: 2-24.

[50]张鸿年著. 波斯文学史[M]. 北京: 昆仑出版社, 2003-09: 1-454.

[51]〔美〕来夏埃尔·比尔冈 著. 古代波斯诸帝国[M]. 李铁匠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 151.

[52]李志庸主编. 中西比较医学史[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07: 25-26.

[53]于卫青. 论波斯帝国的交往性特征[J]. 人文杂志, 2001

[54]罗世平、齐东方著. 波斯和伊斯兰美术[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2.

[55]罗世平、齐东方著. 波斯和伊斯兰美术[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3-60.

[56]罗世平、齐东方著. 波斯和伊斯兰美术[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69-70.

[57]罗世平、齐东方著. 波斯和伊斯兰美术[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3-44.

[58]罗世平、齐东方著. 波斯和伊斯兰美术[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60.

[59]罗世平、齐东方著. 波斯和伊斯兰美术[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71.

[60]罗世平、齐东方著. 波斯和伊斯兰美术[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65-66.

[61]罗世平、齐东方著. 波斯和伊斯兰美术[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81-82.

[62]胡玉康. 波斯帝国政制中的希腊流亡者探析[J]. 民族艺术, 2023

[63]〔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著. 波斯帝国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7: 446-448.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4343/

(77)
词条目录
  1. 国号
  2. 历史沿革
  3. 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0—前330年)
  4. 帕提亚王朝(前256-公元224年)
  5. 萨珊王朝(224—651年)
  6. 萨珊帝国的建立
  7. 萨珊王朝中期
  8. 萨珊王朝后期
  9. 内政
  10. 人口
  11. 中央行政
  12. 地方行政
  13. 税收
  14. 法律
  15. 交通
  16. 度量衡
  17. 对外关系
  18. 阿契美尼德王朝
  19. 帕提亚王朝
  20. 萨珊王朝
  21. 社会
  22. 服饰
  23. 铸币
  24. 饮食
  25. 婚姻
  26. 军事
  27. 军队组织
  28. 兵种组成
  29. 经济
  30. 语言
  31. 文化
  32. 神话
  33. 宗教
  34. 文学
  35. 体育
  36. 医学
  37. 对外交流
  38. 艺术
  39. 建筑
  40. 阿契美尼德
  41. 帕提亚
  42. 萨珊朝
  43. 雕刻
  44. 阿契美尼德王朝
  45. 帕提亚
  46. 萨珊朝
  47. 工艺品
  48. 帕提亚的钱币与玻璃制品
  49. 萨珊朝的银器与玻璃制品
  50. 帝王世系
  51. 注释
  52.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