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罗毕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内罗毕(英语:Nairobi),是肯尼亚的首都,位于肯尼亚中南部,总面积716平方千米。2023年内罗毕下辖11个县,总人口为475万人。 内罗毕的英文名称为“Nairobi”,其来自马赛语“EnkareNyrobi”,意思是“凉水”,指的是流经该地区的冷水流。 内罗毕最早是一片无人居住的沼泽。在前殖民时代,内罗毕人民生活在他们的部落的村庄中。当英国人于19世纪末来到内罗毕后,他们发现这里海拔高,...

内罗毕(英语:Nairobi),是肯尼亚的首都,位于肯尼亚中南部,总面积716平方千米。2023年内罗毕下辖11个县,总人口为475万人。

命名

编辑

内罗毕的英文名称为“Nairobi”,其来自马赛语“Enkare Nyrobi”,意思是“凉水”,指的是流经该地区的冷水流。

历史沿革

编辑

成为直辖市之前

内罗毕最早是一片无人居住的沼泽。在前殖民时代,内罗毕人民生活在他们的部落的村庄中。当英国人于19世纪末来到内罗毕后,他们发现这里海拔高,气候温和,并且位于蒙巴萨和坎帕拉之间的中心位置,于是打算将内罗毕建设为乌干达铁路的补给站,新建仓库、住宅等一系列设施,用来安置过来修铁路的印度劳工。

1898年,亚瑟·丘奇受委托为内罗毕设计了第一份城市规划方案,它包括两条街道,分别是维多利亚街和车站街,以及十道路、员工宿舍和一个印度商业区。1899年5月30日,乌干达铁路修建到了内罗毕,内罗毕取代马查科斯成为乌坎巴省的首府。

内罗毕的铁路修通以后,内罗毕开始迅速发展,从一个小镇发展为了一座繁荣的城市,许多酒店、商店和住宅拔地而起。然而内罗毕早年饱受疟疾问题的困扰,曾考虑过一次搬迁。在20世纪早期经历了瘟疫和火灾后,内罗毕进行了一次重建。 

1900年内罗毕镇区成立,由乌坎巴副专员进行管理,并授权副专员每年提名一些当地的居民或商人与他一起组建委员会来管理内罗毕。1905 年,内罗毕取代蒙巴萨成为英国在肯尼亚殖民地的首府,并围绕行政管理业务和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1908年,内罗毕再次爆发瘟疫,当时的英国官员认为瘟疫爆发的原因是印度人集市的卫生不过关。于是,政府官员将下层印度人和非洲土著人限制在特定的区域居住和做生意,开创了商业领域种族隔离的先例。1910年,内罗毕的人口从1902年的5000人增长到16000人,城市已初具规模。1902年至1910年间,该镇的人口从5000人增加到16000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内罗毕还吸引了许多欧洲殖民者来此定居。1919年宣布为自治市,内罗毕镇社区正式成为内罗毕市议会,城市的行政边界进一步扩大。

城市发展时期

1921年,内罗毕有2.4万居民,其中1.2万人是土生土长的非洲人。接下来的十年里,内罗毕的非洲土著社区不断增长,开始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城市内存在不同族群集聚区给内罗毕带来了一系列城市规划的问题,史称“内罗毕问题”。1926年内罗毕市议会任命了一名新的城市规划顾问,他解决了当时内罗毕面临的住房问题,并提出种植蓝花楹树来美化这座城市。

在英国和当地殖民政府的鼓励政策下,欧洲白人大量涌入。英国政府于1938年正式颁布法令确认归他们专用的土地称做“白人高地”,占当地良好土地的约20%。在引入白人移民的同时,英国殖民政府同时引入印度人作为廉价劳动力。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导致当地非洲人不仅被夺走了大片土地,还被赶出了世居的家园和牧地,被限制在多半是贫瘠拥挤的部族“保留地”内,而且必须负担沉重的捐税。

二战期间及结束后,英国政府在肯尼亚进行所谓“渐进主义的”政治改良,但英国政府的政策仍未根本改变当地非洲人所受到的压迫,这使得殖民政府的统治出现危机。1935 年,马坎·辛格 (Makan Singh) 创立了肯尼亚工会。 20 世纪 40 年代,弗雷德·库拜 (Fred Kubai) 成立了运输和联合工人工会,组织了1939 年的铁路工人罢工。1949 年,马坎·辛格 和弗雷德·库拜共同创立了东非工会大会(EAUTC)。1950 年春,东非工会大会(EAUTC)为反对授予内罗毕皇家特许状,在该市领导了为期9 天的总罢工,以争取国家独立。1950 年4 月,肯尼亚非洲人联盟与东非印度人国民大会联合举行群众大会,提出肯尼亚要“在三年内独立”。与此同时,内罗毕市区的不断扩张引发了市政当局与马赛人和基库尤人的矛盾,城市扩张侵占了他们的土地,并因此爆发了“茅茅”运动(Mau Mau Rebellion)。“茅茅”运动成为了肯尼亚人民开展反对英国殖民者的武装斗争运动的初次尝试。1952年,“茅茅”运动走向激化,不仅纵火伤害白人移民及其财物,还打杀了亲殖民政府的非洲人士,非洲人温和派也受到了波及。殖民政府于1952年10月20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随后又逮捕了乔莫·肯雅塔(后任肯尼亚首任总统)、卡吉雅、库巴依等近200名肯尼亚非洲联盟的领导人。从1952年到1960年间,多达15万人被殖民当局逮捕,这其中至少有1.2万人死亡,另有近8万人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毒打、阉割等非人折磨,使很多囚犯因此死亡。1956年10月,“茅茅”运动被英国当局镇压。随着当地人对英国殖民者反抗的愈演愈烈,肯尼亚最终于1963年实现独立,内罗毕成为新共和国的首都。

独立后

独立后,内罗毕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停电和缺水成为了独立初期内罗毕政府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不过随着新规划政策的逐步落实,使情况逐步好转。1964年内罗毕选出来了第一任非洲土著市长,此前市议会的主要成员主要是欧洲人和亚洲人。

1972年,世界银行批准了进一步扩建当时的内罗毕机场(即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的资金,包括一个新的国际和国内客运大楼,机场的第一个专用货物和货运航站楼,新的滑行道,相关的停机坪,内部道路、停车场、警察局和消防局等。 项目总成本超过2900万美元。

1973年9月11日,肯雅塔国际会议中心向公众开放,并在当天举办了开幕式,由肯尼亚国父肯雅塔总统主持。在七十年代建造的建筑物中,肯雅塔国际会议中心是最能体现环保精神的建筑物。它的主体结构采用当地的可用材料,包括砾石、沙子、水泥和木材。它有广阔的开放空间,能够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全体会议厅是长方体的构造,塔楼由几个长方体组成的圆柱体组成,圆形剧场和直升机停机坪都设计成了圆锥体形状。这座塔的主体由混凝土构成,在设计上它没有墙壁但有许多玻璃窗,这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然采光。而且它拥有东非和中非最大的会堂。

1978年3月14日,内罗毕机场的新航站楼完工,肯雅塔总统主持了开幕仪式。五个月后,肯雅塔总统去世,机场改名为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以此纪念肯尼亚第一任总统。

1984年,内罗毕市议会解散,由内罗毕市委员会负责管理该市。1992年内罗毕市议会获得了重组,并选出第一位多党市长。1998年8月7日,美国驻东非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大使馆同时遭遇汽车炸弹袭击,在内罗毕,有32名肯尼亚籍使馆工作人员和12名美国人遇难,随后"基地"组织宣布对两起爆炸案负责。

内罗毕

1973年的内罗毕

21世纪

2010年肯尼亚新宪法颁布,逐步废除省级政府,设立47个郡级政府,内罗毕根据该宪法选举了第一任郡长基德罗。2011年,锡卡高速公路开通,这是一条宽八车道,全长50.4 千米,修建有地下通道和立交桥的高速公路,极大缓解内罗毕的交通拥堵情况。2012年3月10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一公交车站遭手榴弹袭击,至少6人死亡,63人受伤。2014年5月16日,内罗毕发生两起连环爆炸,一起发生在一辆小型公交车内,一起发生在市场内,共造成至少10人死亡,另有70人受伤。

2013年,肯尼亚启动耗资145亿美元,在距内罗毕60公里的孔扎建造一个科技城,内有中央商务区、商务外包区、工业园和购物中心等,以软件开发、网络技术、呼叫中心、电话营销客服、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行业为主,辅以金融、会计、房地产、医疗、教育、餐饮等配套行业。2013年选举后,内罗毕市议会改为内罗毕市郡。内罗毕市郡于2013年3月选举了第一任郡长。2015年8月13日,来自非洲联盟54个成员国的两千多名代表齐聚肯尼亚,纪念1985年在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妇女大会召开30周年。2017年,连接内罗毕和蒙巴萨的标准轨距铁路通车,该铁路由中国援建,约90% 的资金来自中国,该铁路的第二阶段计划连接纳瓦沙并直达乌干达边境。2017年12月,入选2017世界春城十佳。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107名。2023年,非洲科技峰会和首届非洲气候峰会在内罗毕举行。

内罗毕

2020年的内罗毕

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内罗毕位于肯尼亚中南部,赤道以南140千米处,坎帕拉和蒙巴萨之间,毗邻东非大裂谷的东部边缘,西部是恩贡山,北部是肯尼亚山,东南部是乞力马扎罗山。在行政区划方面,内罗毕北临基安布郡,东接马查科斯郡,南靠卡加多郡,总面积716平方千米。

气候

内罗毕虽地处热带地区,但由于海拔较高所以相对凉爽,气候属亚热带高原气候,四季如春,季节性不明显。一年中有两个雨季,长雨季一般在3月至6月,短雨季在10月至12月。年平均气温17.8℃,年均蒸发量为1450~2200毫米。最热月为3月,平均气温21℃,极端高温32.9℃;最冷月为7月,平均气温15.6℃,极端低温1.1℃。年平均降水量1061毫米,主要集中在11月到次年5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3%。年平均湿度67%。年均日照总数为2492小时。

地质

内罗毕位于东非大裂谷东部,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地质活动历史久远,地质环境主要由粗面岩、凝灰岩、响岩和碧玄岩构成。内罗毕基岩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寒武纪时期,其岩石的主要成分为片麻岩,由古莫桑比克洋时期的沉积物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中新世时期内罗毕地区火山活动活跃,恩贡火山的喷发物在此凝固、沉积,形成了大面积的玄武岩、苏长岩、辉长岩。上新世时期内罗毕的火山活动依旧活跃,形成了许多带有气孔的火山岩。这些火山岩在经历了长期的风化作用后,变成了含有许多岩屑的玄武岩和苏长岩块。更新世时期内罗毕的火山继续活跃,隆戈诺特火山、恩贡火山、苏苏瓦火山的喷发物继续沉积形成大量火山岩,同时大裂谷的地质活动将这一时期的地层切割,形成了恩贡火山的现代形态。全新世时期大部分内罗毕地区的火山停止活动,仅有零星的隆戈诺特火山喷发物能够被发现。

在地层分布方面,中新世地层主要分布在内罗毕南部地区,主要由粗面岩构成。上新世地层主要分布在内罗毕全境大量分布,主要由响岩、粗面岩构成。更新世地层主要分布在内罗毕西北部,由粗面岩构成。

地形地貌

内罗毕地势西高东低,海拔在1500米-2300米之间,主要地貌包括平原、丘陵和山地。平原主要分布在内罗毕的南部和东部。山地则主要分布在内罗毕的北部和东北部,其间有河流穿过,形成了一系列陡峭且平行的山谷和山脊。内罗毕西部是恩贡丘陵,多陡坡,是内罗毕地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

水文水利

水文

内罗毕境内共有4条主要河流,分别是内罗毕河(Nairobi River)、马塔雷河(Mathare River)、阿西河(Athi River)、恩贡河(Ngong River)。其中马塔雷河与恩贡河均为内罗毕河的支流。

内罗毕河

内罗毕河发源于基库尤的翁迪里沼泽,穿越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市区河段长约23千米,是内罗毕盆地的主要河流之一。在当地马赛语中,内罗毕河的意思是“冰凉河水的河流”,由于位于海拔较高的地区,河水平均温度较沿海地区的河流更低,因而有此一说。内罗毕城就是得名于这条河流。内罗毕河有多条相互平行的支流,均自西向东,在内罗毕城的东边汇入阿西河,最终注入印度洋。这些河流多数比较狭窄,其中流经内罗毕城区北部市中心的内罗毕河主河段,部分被人工开挖的河道疏浚过。

内罗毕

内罗毕河

阿西河

阿西河发源于肯尼亚乞力马扎罗山东坡的阿西盆地,流经内罗毕南部和东部地区,最终穿过察沃国家公园(Tsavo National Park)后注入印度洋,全长390千米,流域面积达38170平方千米,是肯尼亚境内第二长的河流。

水利

内罗毕大坝(Nairobi Dam)是内罗毕境内的主要水利设施,建于1953年。大坝将莫托伊因河与恩贡和连接起来,使莫托伊因河成为内罗毕河的支流之一。大坝蓄水量为98000立方米,是一个多用途大坝,拥有灌溉、提供饮用水和休闲服务等多项功能,但由于管理不善,大坝存在淤积严重、水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多项问题,严重削弱了大坝的功能性。

内罗毕

内罗毕大坝

土壤

内罗毕的土壤主要由火山碎屑岩构成,主要包括黑棉土、红土、粉质土、铁矾土、冲积土和沼泽土。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内罗毕总土地面积716平方千米,其中共有农业用地面积189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6%,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和西南部;水体面积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0.5%;建设用地面积22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1%,主要分布在中部、东部和南部;森林面积9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草地面积20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7%,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部。

矿产资源

内罗毕矿产资源较少,缺少金属矿产,主要的矿产资源为各类石料,包括石英、长辉石、方钠石、霞石等。

森林资源

内罗毕森林覆盖率较低,仅为13%,其林地主要分布在城市北部和西部,人工林和天然林均有分布。2000年-2020年间,内罗毕森林面积减少了828公顷,主要集中在城市边缘。

水资源

内罗毕地表水资源匮乏,其供水主要依赖从周边郡进行调水,94%的用水来自肯尼亚中部的塔纳河流域,每天的供应量可达到48.4万立方米。内罗毕的地下水资源有限,大约每天可以从3000个钻孔中获取8.5万立方米的地下水,大规模的地下水开采使内罗毕地下水水位下降了46米,净地下水储存损失为15亿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内罗毕大约有411种各类植物,其中较为常见的植物包括金露花(Duranta erecta)、马缨丹(Lantana camara)、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等。共有12种濒危植物,包括蓝花楹(Jacaranda mimosifolia)、 小果咖啡也称小粒咖啡(Coffea arabica)、大花曼陀罗(Brugmansia suaveolens)等。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4422/

(19)
词条目录
  1. 命名
  2. 历史沿革
  3. 成为直辖市之前
  4. 城市发展时期
  5. 独立后
  6. 21世纪
  7. 地理
  8. 位置境域
  9. 气候
  10. 地质
  11. 地形地貌
  12. 水文水利
  13. 水文
  14. 内罗毕河
  15. 阿西河
  16. 水利
  17. 土壤
  18. 自然资源
  19. 土地资源
  20. 矿产资源
  21. 森林资源
  22. 水资源
  23. 生物多样性
  24. 植物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