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名来源
- 2 文明起源
- 3 历史沿革
- ▪ 前王朝时代(公元前5000-前3150年)
- ▪ 早王朝时代(公元前3000-前2625年)
- ▪ 大金字塔时代(公元前2625-前1539年)
- ▪ 古王国(公元前2625-前2130年)
- ▪ 第一中间期(公元前2130-前1980年)
- ▪ 中王国(公元前1980-前1630年)
- ▪ 第二中间期(公元前1630-前1539年)
- ▪ 帝国时代(公元前1539-前664年)
- ▪ 新王国(公元前1539-前1075年)
- ▪ 第三中间期(公元前1075-前664年)
- ▪ 古埃及后期(公元前664-前332年)
- ▪ 第二十六王朝(公元前664-前525年)
- ▪ 波斯占领时期(公元前525-前332年)
- ▪ 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32-前323年)
- ▪ 托勒密时代(公元前323-前30年)
- ▪ 文明终结期
- 4 疆域
- 5 人口
- 6 政治
- ▪ 政府机构
- ▪ 社会结构
- ▪ 神圣王权
- ▪ 法律制度
- 7 军事
- ▪ 军队体制
- ▪ 武器装备
- 8 经济
- ▪ 农业
- ▪ 渔牧业
- ▪ 手工业
- ▪ 商业
- ▪ 货币
- 9 宗教
- ▪ 宗教仪式
- ▪ 日常神庙仪式
- ▪ 节日仪式
- ▪ 神话体系
- ▪ 创世神话
- ▪ 其他神话
- 10 文化
- ▪ 语言文字
- ▪ 书写与收藏
- ▪ 教育体系
- ▪ 文学种类
- 11 艺术
- ▪ 雕塑
- ▪ 绘画
- ▪ 建筑
- ▪ 宗教建筑
- ▪ 城堡民宅
- ▪ 金字塔和陵墓
- 12 科学
- ▪ 数学
- ▪ 天文学
- ▪ 医学
- ▪ 工程技术
- ▪ 莎草纸制造技术
- ▪ 水利工程
- 13 社会
- ▪ 丧葬习俗
- ▪ 家庭婚姻
- ▪ 生活习惯
- ▪ 日常饮食
- 14 考古发现
- 15 后世影响
- 16 王朝世系
- ▪ 早王朝时代
- ▪ 大金字塔时代
- ▪ 前帝国时代
- ▪ 后帝国时代
- ▪ 托勒密时代
- 17 注释
- 18 参考资料
古埃及(英语:Ancient Egypt,古埃及语:Kemet,阿拉伯语:مصرالقديمة,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30年),位于非洲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称尼罗河谷文明、法老时代或法老埃及。
国名来源
编辑现代英语中通常使用的“埃及”(Egypt)一词是现代人对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简称,来自中世纪法语词Égypte,法语中使用的该词来自拉丁语Aegyptus,而拉丁语Aegyptus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人说的Aigyptos。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人统治埃及之后,他们把位于埃及古都孟斐斯城内的一座古埃及人最重要的神庙“普塔神灵之家”(Hwt-Ka-Ptah),按照希腊语的习惯转译称为Aίγυπτoς,后来希腊人逐渐使用Aigyptos来称呼埃及。直到公元7世纪古埃及文明覆灭,古埃及人或征服古埃及的阿拉伯人都不曾使用过“埃及”一词。非洲古埃及人的肤色是黑色,因此他们把自己称为“黑色的”,同时因为他们附近的尼罗河冲积层具有肥沃的黑色土壤,因而称自己的国家称为“黑色的土地”,用古埃及语说就是Kemet(凯美特)。现今西方流行的Egypt一词,通常认为是由拉丁语演变而成的;也有人认为埃及Egypt一词起源于腓尼基人的毕布罗斯城的君主对埃及的称呼。而阿拉伯人将埃及称为Mist(米斯尔),指开罗,意为“辽阔的国家”,来源于公元前2000年代亚述的楔形文字。
文明起源
编辑远古时代的尼罗河河谷面积狭小,不适宜人类生存繁衍,但经常有猎人于此捕猎鱼类和鸟类。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随着气候的迅速变化,原本寒冷潮湿的尼罗河谷和其周围的沙漠逐渐炎热干燥,峭壁顶部沙石高地上的一些地方全年干燥。大约公元前5000年,当地的土著居民开始全年生活在尼罗河河谷,而亚洲部分先民由于气候干旱而放弃家园和农业、畜牧业等固有的生存方式,来到非洲东部的尼罗河河谷。
历史沿革
编辑前王朝时代(公元前5000-前3150年)
前王朝时代的古埃及人居住在尼罗河河岸附近干燥的隆起土地上小规模的、自给自足的村落里,村落靠近狩猎场和捕鱼场以及他们耕种的土地。大约公元前5000年,古埃及进入巴达里文化时代,大约十万人生活在尼罗河河谷地带,发展至阿姆拉文化时代,古埃及的人口增加到25万,他们为繁衍更多的人口而逐渐将村落聚集起来,在强大首长的领导下形成区域性的聚落组织,后来演变成前王朝时代埃及的常设行政区。他们驯养成群的动物,他们用纸莎草和芦苇编织篮子和席子,他们种植小麦和大麦,把谷物储存在芦苇席子围起来的坑里,他们用磨石和碾石将谷物制成面粉,他们有简单的烹饪设备,他们用"眼部化妆品”阻止强烈阳光对眼睛的伤害,他们从野生虎麻中压榨清沽油。公元前3400年,埃及形成两个王国——位于三角洲周围的下埃及塔-麦胡、上埃及狭长峡谷中的塔-舒穆,两个王国之间经常因为争夺土地而爆发战争。之后塔-舒穆王国的地方首领那尔迈统一上埃及地区。大约在公元前3150年-前3100年之间,那尔迈统一塔-麦胡和塔-舒穆王国,后他将胜利描绘在那尔迈调色板上,此外在前王朝晚期古埃及人发明出象形文字。
那尔迈调色板
早王朝时代(公元前3000-前2625年)
那尔迈之后不久塔-麦胡和塔-舒穆两地仍爆发冲突,进入早王朝时代,古埃及分为零王朝、第一王朝、第二王朝和第三王朝,并且古埃及的艺术、文化、宗教和政治传统逐步发展并丰富,早期王国实行人殉制度,国王去世后,其仆人和家族成员会被杀死来进行殉葬。第一王朝国王美尼斯(霍尔-阿哈)在尼罗河三角洲南端修建首都孟菲斯城(意思是“白色城墙”),之后逐渐发展为古代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美尼斯在首都孟菲斯建立高度集权的官僚政府,政府雇佣大量书吏、税务收集者、会计、工程师和建筑师,书吏的工作是写下所有重要记录,他们将那种以图画为基础的象形文字转变为书写便捷的僧侣体文字(一种速记性质的象形文字),并在薄板或纸草卷上书写。
早王朝时代的古埃及人口不断迅速增长,直到第二王朝末期已经达到约100万。第三王朝早期的国王们面临着严峻的国内政治问题,他们将丰盛的物产资源和地方权力授予亲信贵族,贵族承诺保持地方安宁,然而强大且独立的地方贵族对国王构成威胁。国王们为维持自己的物质资料和奢侈品供给,开始在南方的努比亚矿井开采黄金,并且攻击西奈半岛的贝都因人以大规模地开采铜矿石和绿松石。第三王朝国王左塞把上埃及边界推进到第一瀑布(今埃及阿斯旺的附近),以确保南方贸易路线的安全,左塞任命担任维西尔(首席政府官员)的伊姆霍特普设计自己的坟墓,伊姆霍特普在萨卡拉设计出世界上第一座金字塔——阶梯金字塔。
下埃及
大金字塔时代(公元前2625-前1539年)
古王国(公元前2625-前2130年)
古王国是横跨第四王朝到第八王朝的历史时代,国王亲自担任最高祭司,掌控者巨大的权力和财富,左塞王之后历代的国王也试图建筑金字塔,比如在第四王朝的开国国王斯尼夫鲁在达赫舒尔(今距离开罗南部约40公里的代赫舒尔)修建弯曲金字塔、红色金字塔,斯尼夫鲁的儿子、第四王朝第二位国王胡夫的金字塔是所有金字塔中的最大的金字塔,他花费25年的时间在沙漠边缘(今开罗西南吉萨高地的西北角)修建他的金字塔和大墓地,此外还有小型祭仪金字塔、三个为王后准备的小金字塔,胡夫的儿子哈夫拉在他父亲的金字塔附近修建稍小的金字塔复合体,并增加独特的大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
第五王朝的前几位国王逐渐意识到国家其他事务的重要性,后第五王朝国王乌塞尔卡夫为太阳神建筑第一座神庙,之后的国王将部分权力放弃使得地方贵族愈加强盛,这些贵族将诸多地方职位世袭化,并将权力和免税地产传给子嗣。在埃及总体和平且国库税收正常的情况下,国王们一般默许地方贵族的半独立状态。利比亚袭击者从西部沙漠反复攻击埃及,因此古埃及士兵被派往努比亚以保护贸易路线,因此埃及不得不征募雇佣兵以补充军队和警察力量,并在第二瀑布附近的布亨建立重要堡垒。
法老壁画
第五王朝结束之后,虽然第六王朝的首任国王泰悌平息动乱,但国王的权力和影响严重衰落,地方贵族不再认为葬于国王附近是一件自豪的事情,反而在自己的辖区内修建坟墓。古王国时代第六王朝的国王珀辟二世于年幼时登位,在他统治的94年间,国王和中央政府的权力持续下降,与此同时地方统治者的权力增强。第七王朝和第八王朝并没有明确的史料流传于世,但此期间完全独立的豪强贵族纷纷反抗国王权威,而尼罗河低水位又造成大规模的谷物歉收和饥荒,社会因此动荡起来。
第一中间期(公元前2130-前1980年)
古王国时代的末期,阿比西尼亚高原雨季降雨方式发生变化,尼罗河水位持续降低且农田干燥,致使食物产量迅速降低,近东地区的饥民逃往埃及边境并消耗大量的食物和水供给。在这种背景下国王无力掌控局势,埃及很快分裂成很多由强大首领统治的小王国,这些小王国将主要精力集中于保卫土地和抵御侵略,所以在此期间艺术等事业陷入停滞。珀辟二世去世20年以后,埃及北部的尼罗河三角洲受到从近东的埃及东北部、巴勒斯坦一直到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河谷的难民和游牧部落的入侵,埃及政府被迫逃向南方。第九王朝和第十王朝统治期间,统治三角洲和中埃及部分地区的希拉康坡里斯人暂时停止战争,同时沿着埃及东部边界建立城堡、改善灌溉系统并把孟菲斯重建为地域首都,而统治底比斯的家族经常与希拉康坡里斯人因领土、贸易等方面发生冲突。
中王国(公元前1980-前1630年)
经过多年战斗,孟图霍特普二世领导底比斯家族战胜希拉康坡里斯王朝,再度统一埃及并建立第十一王朝,同时他采用“他是把心给予两土地的人”的国王头衔。孟图霍特普二世统治的第14年,他将阿拜多斯的大叛乱镇压以确保控制上埃及,他又将自己的国王头衔改为“白冠的领主”。公元前1980年,即孟图霍特普二世统治的第39年,他统一上埃及和下埃及并将国王头衔改为“两土地的统一者”。孟图霍特普二世将底比斯作为首都,并在戴尔·埃尔-巴哈里的城市西部为自己建筑一座神庙-坟墓。他的儿子孟图霍特普三世即位后古埃及已恢复和平繁荣,但其之后的统治者们不能集中财力修建巨大坟墓,所以这个时代的金字塔没有古王国的巨大。同时为养育逐渐增多的人口,他们集中精力发展贸易和农业,修复建筑物、排干土地、灌溉和建筑港口,加强边境防御并反击利比亚人和贝都因人。
孟图霍特普二世
第十一王朝统治期间,国王重新建立之前荒废的外交和贸易关系,他们派遣大使和商团到腓尼基人的拜布罗斯城、努比亚和蓬特等近东其他城市参观,期间独立职业者、工匠与商人等中间阶层逐渐发展壮大,世俗文学也因此逐渐繁荣。很多农民也拥有自己的土地,这使得地方贵族的势力削弱。古老的底比斯神阿蒙与赫利奥坡里斯太阳神拉结合成阿蒙-拉神,底比斯国王为阿蒙-拉神的祭司集团和神庙提供财政支持和丰富的礼物。之后孟图霍特普四世的维西尔不满其统治,于是联合南方的统治者推翻底比斯国王,随后即位成为阿蒙尼姆赫特一世并建立第十二王朝,他为期29年的统治为古埃及第一个超过两百多年的稳定和安全时期奠定基础。首先阿蒙尼姆赫特一世乘船巡游尼罗河以监督诺马尔赫并镇压来自亚洲和努比亚的游民,之后在孟菲斯以南20英里的伊提-塔威建立新首都,采用“共治制度”(国王与他的儿子分享权力)以便加强王位继承和消弭动乱。
阿蒙尼姆赫特一世与他的儿子森沃斯瑞特分享王位达十年之久,森沃斯瑞特掌管军事以保持边境和平,并在南方第三瀑布的地方修建要塞城市和商站。阿蒙尼姆赫特一世去世后,森沃斯瑞特一世继续采取军事活动,在第二瀑布用13座堡垒确保埃及南部边境的安全,后他又派遣采矿远征军到努比亚、叙利亚和西方绿洲,并在赫利奥坡里斯修建巨大的太阳神庙。森沃斯瑞特一世之子阿蒙尼姆赫特二世统治古埃及34年间狩猎、捕鱼和农业持续发展。国王拓宽和加深了从尼罗河通往法尤姆的水渠,促使与地中海的克里特岛的商业贸易繁荣。直到森沃斯瑞特三世在位期间,国王创造出以地域为基础(北方、南方和埃勒凡塔/努比亚)的新政府结构,致使诺马尔赫的权力和特权消除,同时森沃斯瑞特三世也进行一系列军事战斗以保卫努比亚贸易路线,此外还开通第一瀑布附近的运河,修缮古王国时代建筑起来的古老运河。阿蒙尼姆赫特三世之后的统治者是中王国时代的最后两个统治者,他们分别是阿蒙尼姆赫特四世和女王索布克尼弗鲁,后世关于他们的事迹比较稀少。
第二中间期(公元前1630-前1539年)
中王国时代末期气候变化导致尼罗河泛滥的不稳定,而且定都伊提-塔威的第十三王朝和在西三角洲实施统治的第十四王朝王位更迭迅速,同时两个王朝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来自东部权力基地尼罗河三角洲的阿瓦里斯、具有闪米特血缘的希克索斯人逐渐控制古埃及,他们迁入东三角洲并以逸待劳。希克索斯人把较高级的青铜时代技术介绍到古埃及,同时他们引入新军事战略、战术和装备,包括战车和马匹、良弓和箭、鱼鳞盔甲、改进的匕首和短剑。公元前1674年之后,希克索斯人在埃及建立了第十五至十六王朝,直到公元前1567年第十六王朝灭亡。在希克索斯人的影响下,古埃及第十七王朝的底比斯王族首次建立一支正规军和职业军,他们控制了底比斯北部从埃勒凡塔到阿拜多斯的上埃及。后希克索斯人和努比亚人结成联盟并围困底比斯近一百年之久,底比斯国王赛肯内拉·陶率军发动对希克索斯人的激烈战斗,他去世后其子卡莫斯率领军队继续战斗,大约在卡莫斯的儿子雅赫摩斯为期26年统治的一半时间之际,他率领埃及军队攻克希克索斯人的两个主要城市阿瓦里斯和孟菲斯,雅赫摩斯最终将希克索斯人打回巴勒斯坦。
帝国时代(公元前1539-前664年)
新王国(公元前1539-前1075年)
公元前1539年,底比斯王族的雅赫摩斯一世建立第十八王朝,雅赫摩斯一世稳定埃及边境后着手处理内政,他赋予诺马尔赫和省贵族大权、土地和丰富的礼物以换取其对中央政府的支持,同时他开始在全国进行大神庙建筑工程。在雅赫摩斯一世之后,阿蒙霍特普一世、图特摩斯一世和图特摩斯二世先后在位,期间他们在努比亚和叙利亚地区继续进行军事行动。图特摩斯三世幼年即位而他的姨妈哈特舍普苏特担任摄政王实施统治,两年之内哈特舍普苏特篡夺王位而成为女法老。她在位期间建筑和修缮了很多神庙,但不太关心军事事务,反而经常派遣远征军到西奈开采绿松石矿,同时到蓬特或沿非洲海岸往下走进行贸易。图特摩斯三世对哈特舍普苏特篡位感到不满,于是暗中在军队中学习军事战略,谋划反攻并成功夺回王位。
帝国时代的古埃及
图特摩斯三世每年夏季都发动对叙利亚的战斗,他先后征服从埃及东北边境到幼发拉底河的近东地区三百五十多座城市。后他集中兵力攻打北部叙利亚的米坦尼帝国并将其吞并。图特摩斯三世奢侈糜烂,在他统治的54年时间里先后拥有几百个妻子(包括很多外国公主),并集中财富为自己修建高规格坟墓,图特摩斯三世死后帝国内部发生叛乱,但很快被其子阿蒙霍特普二世平息,不久他又诛杀之前俘虏的七个努比亚王子,并使古埃及帝国维持26年的和平稳定。图特摩斯四世在位期间与米坦尼王国达成协议并将一位米坦尼公主娶回,而之后的阿蒙霍特普三世很少进行军事行动,他转而建筑庞大神庙并在其庞大的宫廷中享受奢侈高昂的生活。
阿蒙霍特普四世即位后的第一年,由于崇拜阿吞神而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埃赫那吞,之后他集中精力发展新宗教而对军政大事不上心。他死后8岁的图坦卡蒙登基,而图坦卡蒙的权力被资历丰富的官员操控,在位期间古埃及的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进行了大规模的建筑工程,图坦卡蒙未及进行军事改革即于18岁时去世,他的妻子安柯森阿蒙致信相邻的赫梯国王,请求赫梯国王将他的一个儿子送至埃及与自己结婚,并许诺赫梯国王的儿子成为埃及国王。赫梯国王轻信安柯森阿蒙的故事,致使其派往埃及的这个儿子在边境被伏击谋杀,于是赫梯国王对古埃及发动战争。老官员阿伊于图坦卡蒙去世后统治古埃及四年,后战功卓著的将军郝列姆赫布趁阿伊死去之际攫取王位,郝列姆赫布集中精力恢复和巩固帝国,并进行内部改革和重写历史,同时修缮和重开被埃赫那吞关闭的神庙,恢复阿蒙-拉神庙的财富和威望,他任命对他忠诚的军队官员出任首席祭司。
郝列姆赫布死后,他的维西尔、职业军官拉美西斯一世即位并创建第十九王朝,两年后其子塞梯一世资助建设阿蒙-拉神庙,并开始在卡尔纳克神庙修建辉煌的多柱大厅以及其他神庙,同时他也重新开始在努比亚和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期间他还在帝王谷为自己修建大型坟墓。约公元前1279年,塞梯一世去世后其子拉美西斯二世继位,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期间是埃及帝国时代的顶峰,他也被成为拉美西斯大帝。他掌握王位之后不久就率领两万军队在叙利亚的卡迭什与赫梯人交战,战斗未分胜负但拉美西斯二世返回埃及后却宣布胜利,之后赫梯国王和拉美西斯二世签订和平条约,拉美西斯二世收到赫梯国王丰富的礼物并娶走赫梯公主。此外拉美西斯二世还热衷于修建神庙等建筑,他先后在底比斯塞梯坟墓旁边、阿布·辛拜勒等地建筑神庙,在阿拜多斯为自己建筑另一个神庙拉美修姆,同时将神庙复合建筑嵌入卡尔纳克和卢克索,在埃勒凡塔附近修建小神庙以纪念他最喜爱的妻子涅菲尔泰提和女神哈托尔,后他在尼罗河三角洲修建新城培-拉美西斯(“拉美西斯的领地”)。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拉美西斯二世的第十三个儿子美楞普塔继位后国家陷入动乱,美楞普塔先后多次挫败利比亚入侵,镇压努比亚的叛乱并将大群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难民赶回。公元前1186年,第二十王朝的第二位国王拉美西斯三世于混乱中继位,来自地中海周围的难民向南侵入尼罗河三角洲,拉美西斯三世率军猛烈抵抗从陆路和北海岸侵入埃及的难民,最终将他们赶回近东地区。公元前1155年4月,拉美西斯三世的第二任皇后泰伊企图为儿子彭塔瓦尔夺取王位继承权,于是勾结大臣策划宫廷谋杀拉美西斯三世,但皇后和王子彭塔瓦尔等人失败被捕。宣判死刑之际皇后下落不明,而彭塔瓦尔自杀身亡,其他相关人员则被割掉耳朵和鼻子。拉美西斯三世之后的拉美西斯四世到拉美西斯十一世被称为拉美西斯国王,但都与拉美西斯大帝没有血缘关系,他们统治期间古埃及的边境逐渐萎缩,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愈加混乱。
第三中间期(公元前1075-前664年)
拉美西斯十一世统治末期,底比斯阿蒙-拉神的高级祭司、南方维西尔和努比亚的总督赫利霍尔反叛国王,并在底比斯的战斗中获胜,最终他宣布自己为国王,赫利霍尔和拉美西斯十一世统治的最后六年处于同一时期,两个国王默许彼此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实施统治。拉美西斯十一世去世后,底比斯祭司的一位亲戚在北方即位并建立第二十一王朝。公元前1075年,古埃及历史进入第三中间期,第二十一王朝国王斯门德斯把首都从培-拉美西斯迁到东三角洲的塔尼斯,而原来的塔尼斯国王只统治三角洲,双方国王互相尊重彼此的权力并通过王室婚姻的方式巩固关系。公元前945年,第二十一王朝最后一位国王普苏森尼斯二世的儿子舍尚克一世建立第二十二王朝,由于该王朝的国王是利比亚入侵者的后裔,因而被称为利比亚王朝或布巴斯提斯王朝。
舍尚克一世采用“麦什伟什利比亚人的大首领”的国王头衔,他曾领导过一次攻打巴勒斯坦的军事行动,并将耶路撒冷的所罗门神庙毁坏,之后再度统一上埃及和下埃及。在第二十三王朝时期,上埃及和下埃及再次分裂,约公元前727年,努比亚人建立的库施国国王皮安希趁古埃及内乱之际侵入北方,占领底比斯以及三角洲地区。直到第二十四王朝时期,国王泰夫那赫特在三角洲的舍易斯进行统治,他尽力组织上埃及和下埃及的统治者形成统一力量,对抗努比亚人的入侵,但在希拉康坡里斯被努比亚军队击败并被迫投降,努比亚国王皮安柯允许他们充当城市的管理者。公元前716年,努比亚国王沙巴克在南方都城纳帕塔的库什王国统治者皮安希早年奋斗的基础上建立了第二十五王朝,并开始占领埃及,努比亚国王采用新王国大法老的头衔,保持埃及传统宗教和文化,但努比亚法老塔哈尔卡与近东的亚述帝国矛盾激化。公元前671年至公元前667年,亚述人开始攻击埃及,埃及在塔哈尔卡和他的继任坦沃塔玛尼的防守下获胜,但最终亚述人将努比亚赶走并占领孟斐斯,后又洗劫底比斯神庙。
古埃及后期(公元前664-前332年)
第二十六王朝(公元前664-前525年)
公元前653年,舍易斯国王普萨美提克一世在希腊雇佣兵的帮助下驱逐亚述人,建立第二十六王朝(也被称为后期埃及),并在希腊人的帮助下建立埃及的第一支海军,又重新统一上下埃及。舍易斯王朝在地中海周围进行大规模贸易,国王尼科二世开通运河将尼罗河与红海连接起来,该王朝允许外国人居住在民族社区并建立“自由贸易区”,即三角洲的诺克拉底斯城,希腊商人在这里享有很多特权和权利。舍易斯王朝的国王还恢复古代埃及宗教、艺术和文化传统,任命国王的长女为阿蒙神的妻子,负责主持宗教仪式并控制大量财富和大地产,但不允许其结婚却允许其收养继承人。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在冈比西斯二世率领下开始征服埃及,最终在贝鲁西亚之战中俘虏法老普萨美提克三世,于是冈比西斯二世采用法老称号,但却远在苏萨的家中进行统治,并将埃及划为总督区,古埃及第二十六王朝在混乱中崩溃。
波斯占领时期(公元前525-前332年)
公元前525年之后,波斯皇帝冈比西斯二世、大流士二世先后统治古埃及,该阶段被称为第二十七王朝时期,古埃及与塞浦路斯、腓尼基被一同划入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下的第六总督区。公元前402年,埃及人推翻波斯人的统治,阿米尔泰奥斯建立第二十八王朝并只维持十年的统治,第二十九王朝国王哈克尔在希腊雇佣兵的帮助下他击退波斯人多次进攻,后第三十王朝的国王奈克塔尼布一世(纳赫特奈贝夫一世)击退波斯和希腊联军的攻击,十九年的统治期间他修缮了整个埃及的神庙,他的儿子纳赫特霍勒布(奈克塔尼布二世)是在未来两千三百多年里最后一个统治埃及的本土埃及人。公元前343年,波斯统治者阿塔薛西斯三世再次征服埃及,他把埃及雕刻家和工匠送到波斯首都波斯波利斯装饰宫殿,波斯人短暂地恢复对埃及的统治,也被称为第三十一王朝。但在公元前332年,波斯国王大流土三世任命的埃及总督马扎乌斯将埃及拱手让给亚历山大大帝。
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32-前323年)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在埃及的孟菲斯被加冕为法老,古埃及的第三十二王朝由此开启。亚历山大大帝尊重埃及神祇,修复包括卢克索神庙在内的诸多神庙。他建立新政府并在埃及停留六个月后,任命一个总督和六位政府官员管理埃及,亚历山大大帝按照希腊模式重塑埃及的财政、税收和官僚制度,同时在尼罗河西口的地中海沿岸建立新亚历山大城,并将其作为埃及的新首都、希腊学术和文化的中心、整个东地中海的商业中心。亚历山大大帝离开埃及之前,他还留下部分军队驻扎在孟菲斯和东部边境的派琉修姆,并令自己的军官掌握尼罗河舰队。
托勒密时代(公元前323-前30年)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病逝,其手下的高级将领托勒密获得埃及的统治权,之后于公元前305年被加冕为托勒密一世,由此建立第三十二王朝(托勒密王朝)。托勒密一世仿照埃及模式建立政府机构并定都亚历山大港,后将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建为文化和学术的中心,并迎娶最后一个埃及本土国王奈克塔尼布二世的女儿。大约在公元前283年,他的儿子托勒密二世派遣建筑师索斯塔特(Sostrate)在亚历山大港对面的法罗斯岛上建成亚历山大灯塔,以此保证城市间贸易的畅通,之后的托勒密统治者优先发展商业和创收行业,例如纸莎草纸的制造业,此外还在登德拉、埃德福、菲拉、埃斯那和考姆翁布修建神庙。
克娄巴特拉七世雕像
托勒密王朝统治期间宫廷内部混乱且国王生活奢侈,公元前51年,托勒密十二世去世后,他18岁的女儿克娄巴特拉七世即位成为最后一个托勒密国王,父亲遗诏安排她嫁给她的哥哥但她哥哥却试图杀掉她,于是她逃亡罗马并在尤里乌斯·恺撒的支持下率领一支军队返回埃及,克娄巴特拉七世先后和尤里乌斯·恺撒、罗马将军马克·安敦尼暧昧不清。公元前31年9月,恺撒的继承人屋大维在希腊海岸亚克星的海战中击败马克·安敦尼和克娄巴特拉的海军,公元前30年8月,屋大维攻入埃及并宣布将埃及纳为罗马帝国的行省之一,克娄巴特拉七世自杀身亡,古埃及的王朝历史至此终结。
文明终结期
罗马人攻占埃及之后,屋大维为强化统治而向埃及派驻3个军团的军队,每军团大约6000人,并配有一定数量的步兵辅助部队驻扎在亚历山大城和尼罗河沿岸。公元前29年,罗马人平定古埃及底比斯地区的起义反抗,之后和占据努比亚地区的麦罗埃王国达成和平协议,但麦罗埃军队撕破协议于公元前25年袭击上埃及,罗马军队为报复麦罗埃而攻入努比亚并洗劫那帕塔城,之后罗马人将驻扎在埃及的军队减至2个。此后埃及作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特殊行省被直接置于罗马皇帝的控制之下,罗马皇帝任命相当于总督的官员常驻埃及以代表其管理埃及,并担任中央机构的最高首脑,同时该官员可以罗马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掌管埃及的行政、财政、法律和军事等事务;中央政权机构的全部官员都须有罗马骑士身份且由罗马人直接任命,诺姆和村镇地方政权机构的官员从埃及的希腊人中挑选。此外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埃及继承法老统治时代的传统习惯,以罗马帝国皇帝的朝代纪年。
罗马帝国在埃及的严酷统治,包括对埃及农民征收苛捐杂税,致使埃及农民被迫逃出王田以反抗压榨。从公元2世纪以来,埃及人不断起义反抗罗马的残暴统治,公元152年埃及人民起义持续一年多,致使罗马帝国的粮食供应受到威胁,迫使罗马皇帝安东尼·庇乌斯不得不亲临埃及镇压起义。3世纪中期之后,伯莱米斯人、帕尔米拉人先后入侵埃及,之后上埃及的科普托斯、布塞里斯以及亚历山大相继爆发人民起义。由于埃及人民起义的影响,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在埃及的统治到6世纪末趋弱。公元608年,迦太基总督赫拉克利乌斯起兵进攻僭主福卡斯,他于次年占领埃及并处死僭主福卡斯,同时由赫拉克利乌斯的儿子小赫拉克利乌斯担任皇帝,之后不久拜占庭与波斯人反复争夺埃及。公元639年,已经统一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在大将阿慕尔·伊本·阿斯的率领下进军埃及,相继攻陷法尤姆、巴比伦要塞,公元641年9月14日,拜占庭皇帝小赫拉克利乌斯将大臣西鲁斯召回埃及并与阿拉伯人签约放弃对埃及的统治,至此古埃及文明彻底覆灭。
疆域
编辑古埃及的疆域位于非洲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跨亚、非两大洲,北临地中海,南濒努比亚,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隔红海与阿拉伯半岛相望,尼罗河西岸是撒哈拉沙漠,东岸是干燥多山的荒地。古埃及的人口居住中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埃及地理环境特征的影响,前王朝时期的城镇和村庄沿尼罗河呈带状分布,地方的基本行政单位是诺姆,三角洲中的一些诺姆相当大,而在南方的诺姆很小,上、下埃及加起来大约有二十个诺姆。
古埃及地区
人口
编辑古埃及国家的婴儿死亡率很高,平均寿命很短,同时他们使用避孕的方法来限制家庭的规模,前王朝时代的埃及人口在35万至87万之间,在古王国时代达到160万人,新王国时代达290万人,后埃及晚期已达490万人,埃及人口在其高峰期曾达到500万到700万。现代科学家通过不同时期3具木乃伊(公元前2000~公元30年)样本中,获得的3组个体的全基因组数据阵列和90个线粒体基因组对比分析,这三人Y染色体单倍群分别为中东常见的J系和北非常见的E系,分别是J(mt-J1d)、J(mt-M1a1)、E1b1b1a1b2(mt-U6a2),古埃及人种和现代的埃及人种在基因序列比对上完全一致,都是EJ,几乎没变,所有这三个埃及古代样本组都在超过3000年的时间跨度内保证了基因连续性。按照解剖学分类,古代埃及人与今天的埃及人,以及整个北非、阿拉伯地区的人一样,是以“高加索特征”为主,“尼格罗特征”为副,而且多样性很强的人群。不同个体、不同地域之间的尼格罗特征强度不同,比如从下埃及往南走,经过上埃及,一直到今天苏丹北部的努比亚,会发现“高加索特征”越来越淡,“尼格罗特征”越来越明显。现代埃及人整体而言,无论是埃及穆斯林还是科普特基督徒,均为古代埃及直系后裔,总结来说“埃及人”是文化概念绝非人种概念,埃及文化影响下的民族及人种普遍都叫“埃及人”。
政治
编辑政府机构
法老是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皇室居所内部的官员组成中央官吏体系,其中包括有谷仓、农业与耕作、建筑、军队、船只、边疆、贸易远征、对外关系、司法、监狱和健康等部门,神庙和富有地主也有自己独立或半独立的行政部门,而中央阶层之下的地方长官负责管理每一个行政区的管理机构。维西尔(Vizier,即tjaty)也就是大臣们负责行政管理机构和司法体系,维西尔通常从书吏阶层任命,他负责向国王提出建议并直接听命于国王,有时古埃及南北方各设一个维西尔,维西尔的职位从第四王朝设立一直存在到公元前4世纪。古埃及政府由国库和贸易支撑,皇家政府部门独营出口贸易,并严格限制来访的外国商人;税收机构的官员每年会对地方的田地、牧群和金子进行农业普查,派人测量可耕地并编撰一个土地机构和个人拥有者的名单,以此估算出土地的年产量和可能的赋税;此外古埃及政府还雇佣巡捕队保护农民权益并驱逐祸乱者,同时劝说或用武力确保农民交税。
社会结构
埃及的社会结构诞生于前王朝时期散乱的共同体,后来共同体逐渐演变成主要的地方行政区划“诺姆”,直到古王国时期埃及社会结构的模式正式出现,国王是整个社会结构的核心并被看做是半神,国王之后最重要的位置由维西尔(总理大臣)把持,维西尔是最高司法官、皇家首席建筑师和国家档案的总管;政府的最高层由庞大的官吏体系组成,他们负责处理国库收入和支出、谷仓和公共事务,部分地区的行政管理以地方为基础组织并设立官员;政府官吏之下是手艺人和工匠阶层,他们居住在靠近工地的特别建造的城镇里,在都城、中心城市、神庙作坊等地工作,负责制造家具、珠宝、化妆品、陶器和纺织品,以及从事皇室丧葬地的准备和装饰工程;约占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的耕作农民在社会最底层,他们负责为整个国家提供食品、原料和人力并以此满足自己有限的需求,还通过赋税供养社会的其他阶层并为陵墓和神庙供应祭品,同时可能在河水泛滥无法耕种时受雇于皇室丧葬工地,此外农民无条件尽劳役并在石矿、金矿、建筑工地上工作或被送往军队服兵役。
国王赫列姆赫布由他的战士抬着
神圣王权
古埃及国王的角色来源于最初前王朝埃及的部族首领,在古王国时期被看作是绝对的君主,并被视为神的化身以及国家主要神祇的后裔,在世之际即拥有皇家荷鲁斯神的头衔,其神圣的出身赋予其行使王权并在神和人之间充当媒介,在神庙中为神举行仪式,同时按照神王观念的理论国王拥有资源和人民,国王在决策和行动之时必须服从真理女神玛阿特所代表的平衡与秩序的法则,但主神和祭司往往对王权构成威胁。古王国早期,国王采用“拉神之子”的头衔并建造太阳神庙以显示推崇拉神崇拜,中王国时期新的统治者用奥西里斯神取代拉神,并在国王就职加冕时表演相关的神圣仪式,直到新王国时期阿蒙一拉神被提升到国家主神的地位。
法律制度
古埃及的法律制度受宗教原则支配,他们相信法律由神(女神玛阿特)创立并在创世时刻传给人类,在女神玛阿特之下的国王是古埃及司法体系的最高长官,而作为国王代表的维西尔则是法庭的首席法官,国王及司法官员都是玛阿特的祭司,直到古王国时期出现现存最早的法律文书,其法律体系才逐渐发展起来。从司法方面,古埃及的法律分为皇家法律和私法,财产案件常常是通过私法来处理,其他大部分案件根据先例裁决,主席之下的地方高官组成的地方法庭负责处理大部分案件,而由维西尔领导设在都城的高等法庭审判重案尤其是死刑案件;从刑罚方面,古埃及的处罚方式较为严厉,轻罪则罚一百鞭、监禁或强迫在矿上做劳工,如果囚犯试图逃跑则被处以割掉耳鼻,法庭官员在审讯嫌疑人时对其使用酷刑直到认罪,死刑包括被鳄鱼吃掉、放在荆棘床上烧死等,而其他刑罚包括男人犯有强奸罪会被割掉生殖器、官员不诚实会被割去双手、泄露军事机密者割去舌头、男女通奸则男人要接受一千次鞭打,而女人要被割鼻或被解除婚姻甚至被烧死;从法律观念上,古埃及法律规定所有阶层实行男女平等,同时强调保护社会中的家庭、女人和孩子的经济地位以及奴隶。
军事
编辑军队体制
古埃及人起初一直不喜欢军事作战和对外侵略,因此古埃及本土并没有专门的职业化军队,早在古王国时期古埃及就开始雇用外国士兵或从当地人口中征募士兵作战,国内有一支组织松散的非职业军队,同时国王喜欢亲自率领军队作战,将自己的英雄功绩刻在壁画和铭文里,古埃及周围有许多潜在的敌人包括希克索斯人、利比亚人、努比亚人、海上民族、埃塞俄比亚人、亚述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米坦尼人和赫梯人,并且时常与他们面临冲突和交战的危机。
阿布辛贝神庙反映卡迭石之战的浮雕,拉美西斯二世在战车上携带弓箭围攻叙利亚堡垒
第十八王朝统治时期,埃及国王阿摩西斯一世为驱逐统治埃及的希克索斯人而决定建立专职的国家军队,规定国王担任总司令官并在重大战役中率军作战,维西尔(总理大臣)担任作战部长并配以军队顾问委员会辅佐,古埃及的军队则分成5000人的师,每个师都以主神的名字命名,都受国王或王子的指挥,战前国王听取年长大臣的建议任命作战顾问。军队中从低到高的指挥者依次为“五十人中的最伟大者”、负责200人的扛旗人、负责250人的指挥员、指挥一个旅或几个团的部队统帅、卫戍部队的指挥、要塞指挥、副指挥(总行政长官和军队的指挥)、向国王报告的军队总指挥官。
古埃及军队的师中包括步兵和车兵,中王国时期古埃及军队的步兵包括老兵和新兵,此后逐渐演变成包括新兵、受训兵和特殊部队的团体;车兵可能出现于希克索斯人统治埃及之后,车兵的基本建制单位是队,“驻地战车御者”指挥拥有二十五辆战车的队,两匹马拉着一驾两个轮子的战车,战车上只有御者和战士,战士有弓和箭、一张盾牌、一把剑和一支标枪,“陛下第一御者”可能为国王驾车且权力很大。此外御者还负责出国去挑选种马以增加存栏,对外战争期间埃及人还缴获敌人的马匹,虽然古埃及设有皇家马厩总管以训练皇家马匹,其他马厩管理者负责喂马和驯养马匹,但埃及没有骑兵。
武器装备
前王朝时代,古埃及的战争舞蹈中曾经出现过投掷棍,但只是用来在三角洲的沼泽里狩猎,直到古王国和中王国时期,古埃及的士兵使用投石器或一个弯的弓进行远距离作战,而近战武器包括用锻铜或石头加木柄制成的矛、剑、杖和斧,同时使用木头裹上皮革、表面有弧度的长方形盾牌作为防具,以及在短裙上穿皮制的三角形围裙作为铠甲,其中古埃及士兵所用的斧子是带有一个凸起的斧刃由柄角装在斧柄上,箭竿用芦苇制造而箭头则多用青铜制成;新王国时期,古埃及人用他们的传统武器将统治埃及的希克索斯人驱逐,他们最终接受希克索斯人的军事装备以及金属加工工艺,包括从迦南引进的马拉战车、亥俳仕剑和复合弓等武器。拉美西斯四世之后的国王开始要求士兵穿皮制、布料的覆盖金属鳞片的束腰外衣,埃及后期的外国雇佣兵舍尔丹人佩戴头盔并装备长剑和圆盾,并得到埃及人的允许。此外古埃及人的军事装备还有云梯、攻城锤等。
经济
编辑农业
古埃及人很早就知道通过控制和调节尼罗河水以有效灌溉三角洲地区,修建土堤并将土地不均等划分,当尼罗河水位升高之际水通过沟渠系统引进三角洲,水流至黑淤泥沉淀后以待耕种庄稼。埃及的主要庄稼是谷物,农民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从近东引进耕作技术,其耕作的顺序是秋种春收,农业工具包括木锄、播种前用来平整土地的耙子、收割用的镰刀、从打谷场上选种的扬场铲,他们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包括斯佩耳特小麦、二粒小麦和大麦,这些作物可为埃及人制作主食面包和啤酒;亚麻是古埃及的主要经济作物,农民收割亚麻之后剥取纤维并用以纺线编织,产出的亚麻布纺织品广泛应用于制衣等家庭用途以及木乃伊的徽章;古埃及人还经营蔬菜农场,并且在靠近自己房子的园子里和堤坝上种植豆角、扁豆、鹰嘴豆、葫芦巴、萝卜、洋葱、黄瓜、生菜、草药、矢车菊、菊花、莲花、调味品油料植物、橄榄树、无花果、葡萄、小无花果和枣以及石榴等作物。
古埃及十八王朝图特摩斯四世时期纳赫特墓壁画,反映该时期的农业劳作场面
渔牧业
虽然土地耕种非常重要,但埃及人口数量很小使他们不必要过度耕种土地,他们通常在大片的沼泽地用各种陷阱和罗网狩猎和捕鱼,大部分用来满足皇室和贵族们的食欲,剩余的也可以自己享用。但上层社会的贵族用鱼叉来捕鱼,飞去来棒和灵猫、猫鼬和野猫则用来捕捉鸟类,而大拍网用来捕捉成群的鹅和野鸭。渔业发展繁荣且有法尤姆等地的养殖水产、饲养基地。古埃及境域内存在大量的动物,农耕生活开始之后他们狩猎动物转变为驯化动物。古埃及人在前王朝时代驯狗以狩猎和保护牧群,到古王国时期他们驯化驴、奶牛、公牛和绵羊以完成农业等任务,后来他们驯化猪以踩踏播种过的土地,此外古代埃及还有散养在草地上的奶牛和公牛,其他用于肉食、奶和皮革或牺牲而饲养的动物有山羊、瞪羚和羚羊,饲养鹅、鸭子、鹤和鸽子等禽类以补充食物。
手工业
古埃及国家的工业与其宗教紧密相连,坟墓和神庙等宗教性建筑都需要采石业、石雕工艺、采矿业、金属制造业和木工业等行业配合,但手工劳动者包括特殊工匠地位不高且都受到官员阶层的鄙视,其自身的独立性较弱,一般是被雇用在作坊或分别隶属于富有的工场主,在神庙等地的工场生产必需品和奢侈品。制陶业方面,古埃及人生产质量较好的彩釉陶器、用尼罗河泥土制成的普通陶器,一般用作碗、碟、大浅盘、高脚酒杯、锅、酒罐、牛奶罐、油罐和化妆瓶等,前王朝时期已经出现最早的彩釉陶器,彩陶被用来作珍珠、珠宝、镶嵌物、护身符、容器、小雕像等;玻璃制造业方面,目前发现的玻璃制造工场最早处于阿蒙霍特普三世统治时期,到第十八王朝时期玻璃的制造工艺达到较高水准,古埃及人将沙子和碱于低温中变成玻璃原料,并在高温下将原料在熔炉里化为玻璃。
古埃及十八王朝官员内巴蒙之墓壁画,反映工场中的工匠正在协同工作
食品加工业方面,大部分古埃及人的主要食物是面包、啤酒、葡萄酒和一些蔬菜以及捕捉的鱼,用大麦小麦和奶油等制作面包的面包师在古埃及受人尊重,而用精选的优质大麦酿造啤酒也是古埃及人于中王国之初就形成的习惯;纺织业方面,由于埃及的气候原因致使亚麻成为当地人受欢迎的日用织物,亚麻布制造也成为古埃及重要的制造业之一,他们用简单的手工纺纱和三种锭子纺纱并用织布机织布;皮革制造业方面,古埃及人利用驯化的牛和山羊以及猎捕到的野生动物的皮毛生产皮具,皮革和皮毛是生产皮件的不同材料,身上带斑点的漂亮动物皮非常珍贵,没有条状的毛发被制成座套、护罩、箭筒以及特殊的用具,相对价值较小的皮如公牛和小羚羊的皮就做成皮革、皮纸或腰带等。
商业
古埃及的商业起源很早,古埃及人在涅伽达文化时期已经开始和西亚有贸易往来,前王朝时期古埃及的商业贸易逐渐发展,他们曾经在西奈半岛开采铜矿和绿松石并与埃塞俄比亚交换黄金,同时还与克里特岛、爱琴海地区以及腓尼基的部分城市进行过贸易交流;古王国时期古埃及的商业因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而逐渐繁荣,谷物、食品和手工业制品等成为国内贸易市场的重要交换商品,谷物和牲畜等逐渐演变为商品交换的等价物,古埃及的海外贸易也拓展至东非及地中海东部沿岸,象牙、黄金、香料和木材等珍贵原料成为古埃及的重要进口产品;中王国时期卡呼恩城等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出现,同时农民用少量的农产品交换城里的食盐和皮革等,此外还对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进行过简单的贸易;新王国时期古埃及的商业开始用铜、青铜、白银、黄金等金属作为市场的流通手段,同时真正意义上的零售商人正式出现,民众开始将土地视为商品并频繁买卖,但此时物物交换的情况比较普遍,对外贸易的范围也拓展至两河流域;后期埃及的商业仍在不断发展,商业化城镇明显增多,与小亚细亚和希腊半岛等地的贸易活跃,许多外国商人选择移居埃及,而此时原始的物物交换模式逐渐衰落,市场流行以银条作为等价物的做法,是后来埃及国家铸造钱币的萌芽。
货币
古埃及早期的历史中只是谷物、家禽的物物交易,并没有出现真正的货币。新王国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传统的货物交换被包括金、银和铜在内的金属块所代替,而黄金和白银的价值比率为1∶2或2∶1,而铜仅仅为银的价值的百分之一,通常以德本为单位,但这些金属块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公元前6世纪之后,波斯帝国统治埃及期间向希腊雅典学习制造钱币,但主要是用来支付雇佣军的报酬,市场流通范围有限。埃及真正进入货币时代是亚历山大占领埃及之后的希腊化时代,当时埃及出现刻着亚历山大名字和头像的雅典金币、银币以及四德拉克马银币,后托勒密一世早期的钱币与希腊其它钱币相似,经过一段时间后阿提卡硬币逐渐为腓尼基硬币所代替,货币中金与银的比率达到12∶1。公元前3世纪之前,货币换算都是以银本位制为基础,单位则分别是德拉克马(drachmae)、奥波尔(oblos)和查库斯(chalkoi),从托勒密四世开始铜币逐渐进入市场流通,但同时由于铜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通货膨胀,托勒密王室的信用危机逐渐加深,直到托勒密九世和托勒密十世时期货币贬值发展到顶峰。托勒密王朝后期无力再打造金币或银币,但是货币币制基本固定下来并延续至罗马占领埃及后,直到古埃及文明灭亡。
刻有托勒密一世头像的银币
宗教
编辑宗教仪式
日常神庙仪式
日常神庙仪式是以戏剧化的方式为圣坛上神像进行洗漱、穿衣和进食等凡世的生活活动,每天早晨祭司代表国王步入圣坛,从神龛中取出神像并置于前面的祭坛上,之后为其除去前日的服装,再用不同香料熏神像并将其放在泡碱球中,然后拿出再由祭司给神像换上新衣服,为神像的脸重新化妆并戴上珠宝和徽章,最后祭司在神像放回神龛之前为其提供早餐,然后放回圣坛之后也要提供午餐和晚餐。每日神庙仪式结束时,祭司从神坛上取下食物并放到神庙的另一区域,经过一些初步的仪式之后表示食物被献给祖先,最后带出神庙作为日常薪俸在祭司中间分配。
节日仪式
古埃及不同的神庙有不同的节日仪式举行顺序,通常是每年一次定期举行以庆祝神生命中的特殊事件,最为流行的是庆祝亡灵之神和另一个神祇结婚的奥西里斯年度死亡和复活节、其他大神之间婚姻的节日等,大多数在神庙内或神庙的围墙外进行,祭司们将装饰好的神像放入神舟圣船中,在民众中抬着游行并自神庙送到尼罗河及连接的运河上巡行,民众在游行路线的旁边狂欢,类似的节日包括有天狼星节(Sothis Feart)、瓦格节(Wag Festival,纪念死者)、赛德节(Sed Festival)、奥佩特节(Opet Festival)和奥西里斯祭典(Worship of Osiris)等,其中最盛大的节庆是一年一度的奥佩特节,这也是古埃及的新年节日,一共持续27天才结束。
节日游行
墙壁浮雕(卡纳克神庙)
神话体系
创世神话
古埃及人的创世神话众说纷纭,流行于赫利奥波利斯、孟斐斯、赫尔摩波利斯、底比斯、埃斯奈五大地区,大多出自古埃及各个祭司的编造,其中有一个共同点是天地初创之前亘古即存的瀛海(瀛水)是大神努恩的化身,以太阳和光明为形态的造物主出自原始瀛水并造就世界万物,每个地区的造物主又各不相同,赫利奥波利斯的造物主为拉、孟斐斯的造物主是普塔赫、底比斯的造物主是阿蒙、赫尔摩波利斯的造物主是八联神(“奥格多阿达”)、埃斯奈的造物主是赫努姆及奈特。
荷鲁斯
其他神话
古埃及神话可追溯至公元前6000年代至前4000年代期间,每一地区或每一诺姆都其所奉之神和相应的神话,随着古埃及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某些地域性的神逐渐升级为全埃及之神,比如赫利奥波利斯地区的太阳神——拉于古王国第五王朝建立后成为埃及的主神,中王国时期底比斯的太阳神——阿蒙被奉为主神等。古埃及人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异常众多,且大多与自然界的天地、日月星辰、沙漠、山峦、原野、道路等相关联,同时社会生活的范畴大多也有相应之神,比如生育、哺乳、成长、婚姻、疾疫、福运、丧葬、伦理道德、农事、工艺、王权等,阿蒙为众神之王、蒙特(蒙图)为战神和法老的保护神、赫努姆为丰饶之神或尼罗河之神等。除上述神之外,古埃及人还实行动物崇拜并将其神化,比如鳄鱼、鹰、朱鹭、猫、牛等动物,其中鹰被视为荷鲁斯、蒙图等神乃至法老的化身。
阿蒙神
文化
编辑语言文字
因时代久远,古埃及语言和文字体系的起源较为模糊,根据后世流传下来的铭文推知,早在公元前3100年前已经出现被称作“埃及象形文字”或“圣书体文字”书写埃及语言的最早文稿,埃及语言体系诞生于简单描绘自己身边看到和熟悉的事物的象形图画中,虽然象形图画能够表达具体事物的意思,但它们不能表达更抽象的思想,因而早期的古埃及人为开拓自己的语言能力,而建立将表音符号和表意符号相结合的体系,其中表音符号包括三种——只有一个字母的符号,一个象形文字(图画)代表一个单独的辅音或读音;两字母的符号,一个象形文字代表两个辅音;三字母符号,一个象形文字代表三个辅音。埃及字母中有二十四个象形文字符号且都是最常用的表音符号,但由于象形文字没有单独的字母系统,这些符号通常放在两字母或三字母符号以及表意符号旁,而表意符号由于经常放在词的末尾以澄清词的意思而被称为限定符号。
在古埃及的后续历史发展中,从象形文字符号中发展出两种快速书写的草写体——约公元前800年出现的僧侣体和公元前700年产生的世俗体,分别应用于宗教文献和贸易、法律及文学文献。古埃及变成基督教国家之后,埃及的基督教居民科普特人保留了他们的语言并使其融如古埃及语的方言,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后,希腊语取代古埃及语言和文字成为官方语言地位。文艺复兴之后科普特语的手稿开始传入欧洲,圣阿萨内修斯·基尔舍等学者开始尝试研究破译象形文字,但并没有取得显著的进步和成就,直到拿破仑远征埃及并在尼罗河三角洲发现罗塞塔石碑之际,学者西尔韦斯特·德萨西、托马斯·扬先后对破译石碑上的象形文字提出看法,最终由法国学者让·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FrançoisChampollion)成功破译,他认为象形文字实际上是真正的表音符号。
书写与收藏
大约公元前3400年,古埃及人从美索不达米亚引进书写的观念,直到约公元前3200年埃及象形文字的书写体系已经非常成熟,建筑物的外墙、丧葬用品、草纸等材料上常书写有象形文字、僧侣体文字或世俗体文字文献。从书写材料上看,象形文字书写的埃及文献刻在石头、木头并写在草纸上,僧侣体和世俗体的文献则写在草纸、木头、皮革和陶片上,草纸生产由于比较昂贵而一般用于宗教和重要世俗文件的书写,其中为后世保存下赞美诗和祈祷、智慧教谕、民间故事、爱情诗、教育和科学文献、魔法和医疗处方、法律和行政记录等文字;最普通也最便宜的书写材料是陶片和木片,一般用于学校的练习材料,而雕刻工具是凿子和石头,工匠用黄铜或青铜凿子为墙壁凿切石头并在硬石上刻写象形文字。古埃及人建有私人或城镇图书馆,比如皇家工人城镇卡珲、底比斯等地,而神庙中也有写书和藏书的图书馆,“生命之屋”一直是神庙中充当图书馆、书房和高级教学机构的地方。
带有象形文字的壁画
教育体系
埃及的教育体系记载于草纸文献中,男孩和女孩在一定的年龄都要接受一定的教育,四岁之前他们的生活受母亲的管教,而父亲监督他们的教育,但孩子一般要从事自己父亲的职业,女孩的正规教育到一定年龄结束,而男孩会进入乡村学校或特殊职业学校学习,贵族子弟和皇家后代有专门的皇家教师教育,未来的内政和外交官员则进入特殊培训学校。学校的课程有游泳、划船、摔跤、球赛、射箭等体育课程和书写(用来训练人)、数学等其他正规的教育,贵族和上流社会的学生所受的高等教育侧重于智慧教谕,包括道德规范和伦理观念,直到新王国时期他们增加书吏训练的教育,学校孩子的练习书写材料包括草纸、陶片、刻有文字的木板和书板,其中的内容有老师鼓励学生努力工作拒绝过度享乐、赞美并劝说学生从事书吏职业、要求学生感恩尊重和祝福教师等。
文学种类
古埃及的文学包括宗教文学和世俗文学,古埃及最早的文献记录就是与宗教有关,包括之后古王国时期的金字塔文、智慧教谕和创世神话,中王国时期被称为“中埃及语”的象形文字古典形式,以及新王国时期描写阿蒙一拉神崇拜的埃及文学,都受到宗教信仰和宗教仪式的深刻影响。公元前2000年,埃及人创造出与宗教、政治和商业目的无关的“娱乐文学”,比如记载驱逐希克索斯、拉美西斯统治者抗击赫梯人等军事战绩的历史铭文,保存在维斯特卡草纸中的流行故事,以及记载于切斯特·比梯四世草纸、哈里斯草纸、都灵草纸和开罗博物馆陶罐的“短歌”爱情诗,其中流行故事的主题包括神话故事《荷鲁斯神和塞特的故事》、历史故事《约帕的占领》、自传文学《辛努亥的故事》,《辛努亥的故事》被后世称为埃及文学的最伟大的杰作,而爱情诗每一首都有乐器伴奏并可以供人吟唱,基本上都以一个男人或女人独白的形式抒发情感,诗中爱人常常通过互相称呼“我的哥哥”或“我的妹妹”以表达朴素的爱意。
艺术
编辑雕塑
古埃及从前王朝时代的初期起就存在石块和象牙的雕刻艺术,中王国时期着衣戴假鬓的雕像取代古王国时代的半裸象,新王国时代及以后跪像和蹲坐像逐渐流行,埃及晚期的许多小雕像都是用范制造的。古埃及的雕刻大多是用石材凿成的,保留长方体或立方体岩石块朴素严峻的特点,以直线为主缺乏动感,以按模法和直接写生法将雕刻做到逼真且神情庄重肃穆,写生法和按模法直接影响到后来的希腊罗马雕塑;同时古埃及人为凸现法老显赫的地位,在雕刻中处理国王和随从人员的关系时,故意扩大法老的身形比例并缩小普通人以造成强烈对比。古埃及比较著名的雕像不少,包括存于意大利都灵博物馆并用黑花岗石制成的拉莫斯二世像、现存于开罗博物馆并用绿色玄武岩制成的托特莫斯三世像、现存于开罗博物馆和柏林博物馆的阿肯那顿和王后尼弗尔太提像等。
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
绘画
古埃及的绘画最早可追溯到前王朝时代器皿上画的人物、动物、船等,他们的绘画作品常见于庙宇、陵墓与王宫里,绘画用的大部分颜料都是把天然矿石磨成粉末后使用,比如将碳酸铜磨成蓝色、孔雀石粉末磨成绿色、石灰或石膏磨成白色等,同时用哈尔法草或棕榈纤维扎成画笔,早期壁画的杰作是美杜姆第4王朝(约公元前2613—前2498年)的一位王后墓室墙壁上的《美杜姆的六鹅图》;中王国时代地方绘画打破宫廷绘画中的严格限制,表现出真实性和自由化的风格以及现实主义倾向,最好的绘画是第12王朝海摩波利斯派的作品,构图精巧且色彩生动美丽;新王国时期是古埃及绘画艺术创作的黄金时代,主要以彩色墓室壁画为主,线条细腻优美,比如纳赫特墓室壁画酒宴图中的《三位女乐师》、第18王朝法老霍连姆赫布的墓室壁画等。但从新王国末期开始古埃及的绘画艺术逐渐趋于衰落,埃及后期绘画艺术一度在仿古的基础上复兴,但模仿的作品居多缺乏创新,直到托勒密王朝出现希腊化埃及艺术风格。罗马统治古埃及时期出现日渐繁荣的法尤姆画像,此外古埃及绘画中主要的特征是正面律,即人物的头侧面、眼睛正面、肩及身体正面,腰部以下又是侧面。
法尤姆画像
《美杜姆的六鹅图》
建筑
宗教建筑
古埃及的宗教建筑包括神庙庙宇和国王享殿,庙宇一般是用石材建造而成,有的用一种石头建成,有的用石灰岩和沙岩等不同的石头建成,而庙宇的柱子、横樑、立架和门楣一般用花岗石、雪花石膏和玄武岩建造,石头之间常用厚泥胶、干接头或无花果木作细腰形接榨来接合。古埃及的庙宇分为祭祀已故国王的祠庙和礼拜某个神的神庙,神庙呈长方形并由塔门、露天庭院、柱子大厅、库房和神殿组成,里面还有古埃及比较特殊的方尖碑,主要建造于古王国时期、新王国时期以及托勒密时代,比如卢克索尔神庙、卡纳克神庙、拉莫斯三世庙等;国王的享殿距离其坟墓较远,但朝向墓所坐落的方向,一般都在尼罗河西岸的城市,其中以拉美西姆、提埃尔巴哈利和美提内哈布比较有名,比如第18王朝王后哈脱舍普苏特的提埃尔巴哈利享殿、第19王朝拉莫斯三世的美提内哈布享殿等。
卡纳克神庙
城堡民宅
古埃及大多数的城堡或市镇围墙高大,同时为防止敌人挖地道夺城而于城外不设置沟壑,平原上的城市会设计成长方形,天然要塞完全按照土丘或山丘的轮廓建立,市镇街道长度从60尺到900尺不等,宽度从10尺到60尺不等,街道的中央有石头沟道以方便排水,同时街道上并没有车辆往来,而住宅规模大致相当。广大底层人民都住在用砖头造成的简易房子内;店主、官员和工头等中产阶级除住宅之外还拥有小庭院,其住宅是排在长走道两边的房间,有的庭院的三边都是房间,房子分为两层且楼房与外面的楼梯相通,其中底层房间没有窗户而二层建有两窗一阳台;上层社会或富人的住宅面积较大,房子建造在花园的中央且周围庭院里栽种树木,整体呈长方形且有围墙围着住宅,须通过正门或两旁的边门才能进屋,住宅的房间数由4间到60间不等,其中包括中央室、侧室、柱子餐厅、库房、卧室、小庭院、厨房、烤房等。
金字塔和陵墓
金字塔是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的代表性国王陵墓建筑,古王国初期第三王朝的法老昭赛尔修建了埃及第一座金字塔,是由前王朝时期贵族原始坟墓“玛斯塔巴”发展而来,其外观改为台阶形并改用石头砌筑,共有6层台阶,层层缩小,总高度达60m,底边是126m×106m;之后的国王麦登和达舒尔还修建出折角金字塔,后来第四王朝的胡夫、哈夫拉和孟卡拉陆续在尼罗河西岸的吉萨建造方锥形的金字塔,最后成熟的金字塔为正四棱锥体,平面正方且四个斜面接近正三角形,其形状寓意古埃及法老“升天”的阶梯或对太阳神的崇拜。但古埃及国王的坟墓并非全部是金字塔的形制,中王国时期曾出现崖墓的墓葬形式,国王将古埃及统治中心迁至多山谷的底比斯,他们在该地带以西的山谷里开天然山岩凿造崖墓,由于其中埋葬着很多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的国王,于是被后世称为“帝王谷”。
古埃及卡夫拉金字塔
科学
编辑数学
古埃及人善于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用他们处理数字的技术以解决现实问题,比如会计、记账、土地测量和土地边界的设定等,会计等人知晓确定财产边界、以土地面积为基础计算作物产量、计算建筑工程所需劳力和材料、以人口为基础计算一个特殊的区食物消耗量、计算巨大石块、方尖碑和雕像等最短的运输途径等的数学方法。古埃及人通过重复累加的方式获得倍数,并通过重复的减法来实现除法;他们使用分数但分子只用一个1比如1/2、1/3和1/4,而且他们不知道0的概念;他们用象形文字表示十进位制度,用成排的垂直竖杠表达基本单位,比如一个螺旋线代表100、一根手指代表10000、一个蝌蚪代表100000、一个神和高举的双臂代表100万等;他们擅长绘制平面图并使用原始经纬仪设计建筑复合体,古埃及人现存的主要数学文献是数学问题和其解决方案的汇编——林德纸草。
林德纸草
天文学
古埃及人的天文学也讲究实际应用,他们主要用恒星定位建筑物和记录时间,他们发现包括鳄鱼座、牛腿座(现代的大熊星座)和手持拐杖的奥西里斯(现代的猎户星座)等宇宙中的五个星座;埃及天文学家将他们在夜空中看到的星星分成“不疲倦之星”(行星)、“不朽之星”(总在视野范围内的星星)和“不灭之星”(那些不移动的星星),他们知道木星、土星、火星、金星等行星,可能还知道水星;他们把他们使用沙漏、阴影钟和水钟并通过测量阴影或滴水来确定时间;古埃及人发明出365天的历法,但他们实际上使用三种历法:与季节紧密相连的太阴(以月亮的同期为基础)农历、以一年365天为基础的民用历、以月亮为基础的太阴宗教历;古埃及的年份分为农业年和民用年,农业年有三个季度包括阿克特季(泛滥季)、派瑞特季(生长季)和舍穆季(温暖季、收获季),每个季度四个月,其中阿克特季的第一天是新年,而民用年有360天,分成12个月,每个月30天,每个月有三个星期,每个星期10天,每天分成24小时,每个小时的长度因季节而不同,其余5天用来庆祝五个神的节日。
医学
古埃及人的医学知识与技术较为发达,大约是公元前1600年,外科医生将手术案例记载于史密斯纸草上,当时的外科医生将头和胸的伤害与机能失调分为可治愈之病、不可治愈之病和“可能治愈之病”,一般的医生治疗常见的疾病包括硬伤、关节扭伤、挫伤、骨折、万伤、烧伤和皮肤病,他们使用夹板(一种帮助碎骨复原的木棍)、绷带和止血敷布(挤压伤口阻止流血的绷带),他们也砍掉胳膊和腆,用诺、万千、钻、钩子和被称为钳状夹子的抓握工具治疗简单的外伤。由于古埃及人对人体的内部机理并不了解,并且认为尸体神圣而不对其进行解剖研究,公元前3700年到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开始队尸体进行防腐处理,挖去内脏并在腹腔填以香料,缝合后以干燥泡碱覆盖遗体,经35天取出再裹上麻布并涂上树脂,就制作成后世所知晓的木乃伊。此外魔法咒语和护身符是埃及医生治疗大多数健康问题的药方,药物包括树叶、药草、水果汁、海枣和无花果、蜂蜜、单宁酸、松香、蓖麻油、人奶、动物脂肪和血、动物毛皮、蛇油和鹅油的混合物。
记载古埃及医学文献的艾德温·史密斯纸草文稿
工程技术
莎草纸制造技术
古埃及人拥有独特的莎草纸制作技术,他们把纸莎草伐断取回,去头去尾除去根叶,削去硬质绿皮,留茎,用小刀将浅色的内茎切成40cm左右的薄片;切下的薄片要在水中浸泡六天,去除多余的糖分;之后将这些薄片交错并排放成一层,然后在上面覆上另一层,两层互相垂直;边浇水边用石头击打,利用从薄片内流出来的糖质粘液,使草片间彼此粘连起来,并排地铺开直到适当的宽度;再把一个个大石块紧压在上边,经过一段时间被风吹干,用手按住象牙或贝壳磨光其表面,最后加工成为莎草纸。
水利工程
古埃及水利灌溉工程的组织和管理始于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国家当局为保证灌溉的畅通而采取措施开凿新的水渠,并责成个别的官员监督水利灌溉工作,当时古埃及人进行人工水利灌溉的方式有:盆地灌溉、沙杜夫和沙奇亚高地灌溉、复杂渠道网灌溉和对尼罗河水水位的测量,其中沙杜夫是古埃及人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引进的最早提水工具,但只适应于小规模灌溉。
社会
编辑丧葬习俗
古埃及人的人格观念较为复杂,他们认为丧葬地是灵魂之家,死者和生者具有同样的需要,即一个房屋、财产和餐饮,卡(灵魂)是人格的生命力量,卡在人弥留之际离开身体,从而变成死者不朽的精神,人头鸟形象的巴(心灵)也会随着死亡而不朽,生者为死者提供冥世生活的必需品——衣物、食物、珠宝、工具、武器、家庭用具等其他东西。很早以前棺椁开始被用来保护死者,前王朝和早王朝时期的墓葬中出现芦苇席和陶“箱”棺椁,之后到约公元前3400年古埃及开始出现矩形木棺,直到中王国时期棺椁才被广泛应用,大多数中产阶层的墓葬通常要有两副棺椁,而新王国时期的一组两个甚至三个人形棺椁成为风尚;在古王国非皇家陵墓里的内墙上有一份祭品清单和一篇自传,自传总结他的生平和事迹,包括他的职位和头衔,祭品清单代表死者在冥世寻求恩惠;此外奥西里斯神、汉梯阿蒙梯戊、荷鲁斯神都与古埃及人的丧葬信仰有关。
盛放木乃伊的棺椁
家庭婚姻
埃及人的家庭是一个包含父母和孩子的独立小单位,有时也包括未婚或寡居的女性亲戚。男人一般在拥有财产后于20岁开始筹划结婚,古埃及并不流行包办婚姻,而是由老人将单身男性介绍给年轻女性,男女的订婚仪式可能属于法律仪式并有礼物的交换,结婚之后男人自动成为一家之主,由于古埃及法律保护妇女和孩子的经济地位,妻子成为“家庭主妇”后享有同等的法律权利,妇女婚后或者离婚仍然保留财产所有权,但古埃及重婚、一夫多妻以及近亲婚姻的现象少见,夫妻双亡后财产要按照遗嘱在孩子当中分配,他们的孩子都没有姓氏而只有名字,一般在正式的文献中孩子的名字要加上父亲的名字(X,Y之子)。从生育角度来说,如果妻子不能生育,有时会带女奴隶回家,而如果女奴隶于她的丈夫死前有孕,女奴和孩子完全拥有合法的继承权,虽然奴隶可以被自由出租、转让和买卖,但不会被完全剥夺法律权利并且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和财产。
生活习惯
古埃及的上层社会生活相当讲究,他们雇用仆人进行家务管理,并且拥有自己的屠宰场和面包房,男管家为主人料理餐饮,同时还有厨师、面包师、守门人、园艺师和其他仆人;古埃及人喜欢植物、鲜花和鲜花的装饰物,鲜花用来装饰住房、聚会和宴会的桌子,上层社会也有私人的家庭花园和苗圃种植园,里面种有不同的树木、灌木丛和鲜花,鲜花则种植在方形的花坛或田埂上,花园里常有一池浇树和养鱼的水塘、一把椅子、凉亭和成行的树荫;此外古埃及人将蜡用植物纤维蘸在香油里以照亮房屋,也用熏蒸球改善或掩盖房间里的气味,可能还在房间里烧香味油。古埃及人热爱动物并在家中蓄养宠物,包括鸭子、猴子、狗和猫,其中家猫是由非洲的西部和南方带到埃及的,可以帮助主人驱除害虫并陪伴主人在沼泽地捕猎,因而在古埃及人的家中比较受宠。
古埃及人对猫的崇拜始于古埃及人三位神祗之间的联系,首先古埃及的创世之神——太阳神拉·哈拉克提在《死亡之书》中化身为猫,其次是战争女神赛克迈特和欢愉女神贝斯特,赛克迈特是类似于猫的狮子脸,而贝斯特是猫首人身,猫身上的令人恐惧厌恶的残暴特性被古埃及人赋予到赛克迈特上,之后在第二十二王朝时期猫神贝斯特上升为国家神,此后400年间古埃及人对猫神贝斯特的崇拜达到顶峰。古埃及的普通民众往往将猫精心养育在家中,作为猫神贝斯特女神的化身,他们认为猫可以念动咒语帮助自己的家庭免灾消难,同样猫作为神明的象征也被豢养在寺庙中享有神圣崇髙的地位。
日常饮食
古埃及人用手指吃饭,用完餐之后会拿大口水罐将水倒在他们的手上,水自然流到饭堂架子上的水盆里,一般穷人会蹲在矮矮的桌子或架子旁吃饭,而在桌子下或另一个架子上放置盛装饮品的碗,但富人坐在高椅子上等仆人伺候进餐;古埃及人的食物也丰富多样,穷人的主食有面包、啤酒和洋葱,并通常以种植的水果和蔬菜来弥补食物的不足,其中制作面包是古埃及家庭的重要任务,用碾碎大麦制造的啤酒也是埃及人喜欢的饮品之一,此外还有不同地区酿造的葡萄酒,但富人阶层除面包和啤酒外,还有享用肉和禽比如牛肉、羊肉、鹅肉、鱼肉和鸽子肉等,但只有在宴会或特殊场合食用;从食物的烹饪方面,古埃及人通常用火炭插烤的方式烤鹅或烤鱼,他们还有石头炉或金属火盆,小锅放在上面;大锅由两个支架架在火上烹制食物。
考古发现
编辑目前考古学家已在帝王谷中发现了62座坟墓,但无从考证最早发现帝王谷的人,而第十八王朝到二十王朝的32位法老中的大多数坟墓都已找到并得以确定,只有图特摩斯二世、埃赫那吞、哈特舍普苏特、拉美西斯八世和斯门卡拉等的坟墓未能发现,62座坟墓中大约有24座已确定属于法老的坟墓,另有6座国王儿女的坟墓、1座王后墓、5座王室工作人员或坟墓建筑工人等非王室成员的坟墓、3座只存有动物的木乃伊。而其中比较著名的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WV22、阿伊的WV23墓、图特摩斯一世的KV20号墓等。1813年,瑞士探险家让·布尔克哈德(Jean-Burckardt)在阿布辛拜勒游玩时偶遇阿布辛拜勒石窟庙入口处的巨大坐像,四年后意大利人贝尔佐尼(G.Belzoni)开始从沙堆下面挖掘石窟庙,直到1909年,阿布辛拜勒石窟庙才最终被考古学家清理完毕。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拯救古代遗址而于20世纪60年代发起“拯救努比亚遗址国际行动”,又和埃及政府共同制定使神庙遗址免遭淹没的计划,最终由51个国家出资、22个国家派出工程师、考古学家等参加这场国际考古,直到1970年共十年时间,联合考古队抢救发掘出阿布辛拜勒两座石窟庙、伊西丝神庙等23座神庙,还有几座较小的神庙被捐赠给在拯救努比亚古代遗址运动中做出贡献的国家。
古埃及尼斐尔泰丽石窟庙入口
后世影响
编辑古埃及是世界古国中的古国,有着旷古悠久而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绚烂多彩,其自古以来的民族认同就是看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内占有重要地位,地理位置、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传统艺术形式有诗歌、雕塑、绘画等,古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古希腊、古罗马、犹太等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此外古埃及文明被后世遗忘和逐渐衰落之后,学者对于研究古埃及文明的兴趣却逐渐浓厚,于是世界各地形成专门研究古埃及的学科“埃及学”。“埃及学”最早由法国学者让·商博良于1822年创建,后经过几代学者长期努力,已发展成为门类齐全、分工精细的综合性大学科,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有埃及学研究的机构或学者,规模最大的是美国、法国、英国和德国,其次是俄罗斯、瑞士、意大利、以色列、波兰、荷兰等国,语言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文献学、碑铭学、艺术学、宗教学、建筑学与科学技术等分支都是埃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14年,英国考察基金会于英国伦敦出版埃及学的权威性刊物《埃及考古学杂志》(TheJournalofEgyptianArchaeology,简称JEA),1922年埃及的独立尤其是图坦卡蒙陵寝的发现,民族主义者要求在埃及学领域实现非殖民地化,这促进埃及学在埃及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图坦卡蒙随葬品环球展”在美国和日本掀起“埃及热”,之后的“大英博物馆馆藏古埃及艺术珍品展”和埃及博物馆的“埃及国宝展”都推动古埃及文明在全世界的传播,甚至寻访古埃及的名胜古迹的游客带动埃及的旅游业发展,使其成为埃及国民经济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王朝世系
编辑早王朝时代
王朝 | 世系 | 君王名字 | 统治时间 |
第一王朝 | 第一任 | 美尼斯 | 不详 |
第二任 | 阿托提斯 | 57年或27年 | |
第三任 | 哲尔 | 大约50年或47年 | |
第四任 | 杰特 | 不详 | |
第五任 | 乌吉姆(登王) | 大约在55-60年 | |
第六任 | 阿涅德吉布 | 26年或7年 | |
第七任 | 塞麦尔凯特 | 18年或9年 | |
第八任 | 夸阿 | 25年 | |
第二王朝 | 第一任 | 亥特普塞海姆威(亥特普) | 38年 |
第二任 | 拉涅布 | 39年 | |
第三任 | 尼涅特捷尔 | 约38年 | |
第四任 | 不详 | ||
第五任 | |||
第六任 | 帕里布森 | 不详 | |
不详 | 哈塞海姆 | 21年 | |
末代 | 哈塞海姆威 | 17年 | |
第三王朝 | 第一任 | 萨那克特(扎那克特) | 19年 |
第二任 | 左塞 | 29年或19年 | |
第三任 | 塞凯姆凯特 | 不详 | |
第四任 | 卡阿巴 | ||
第五任 | 胡尼 | 24年、33年或34年 | |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
大金字塔时代
王朝 | 世系 | 君王名字 | 统治时间 |
第四王朝 | 第一任 | 斯尼弗鲁 | 24年或29年 |
第二任 | 胡夫(胡夫威、克诺姆胡夫威) | 25年或63年 | |
第三任 | 拉杰德夫(杰德夫拉、狄杜弗勒) | 25年或8年 | |
第四任 | 哈夫拉(塞福林) | 56年 | |
第五任 | 孟考拉(门契里斯、米塞里努斯) | 18年或28年 | |
第六任 | 舍普塞斯卡夫(塞比尔契里斯) | 4年 | |
末代 | 塔姆普提斯 | 不详 | |
第五王朝 | 第一任 | 乌塞尔卡夫(乌塞尔契里斯) | 7年 |
第二任 | 萨胡拉(塞斐里斯) | 14年 | |
第三任 | 尼斐利尔卡拉(卡凯) | 至少10年 | |
第四任 | 舍普塞斯卡拉(伊塞) | 7年 | |
第五任 | 尼斐勒弗拉(尼斐尔卡拉) | 约7年 | |
第六任 | 纽塞拉 | 30年以上 | |
第七任 | 孟考霍尔(阿考霍尔) | 8年 | |
第八任 | 杰德卡拉(伊塞西) | 28年或31年 | |
第六王朝 | 第一任 | 特悌(奥奏伊斯) | 至少12年 |
第二任 | 麦利拉·珀辟(尼斐尔索霍尔、麦利拉) | 53年或40多年 | |
第三任 | 实际上麦利拉·珀辟是第三任君王,但马涅托记录为第六王朝第二任君王 | ||
第四任 | 麦然拉(安提姆塞夫、尼姆提姆塞夫) | 14年 | |
第五任 | 珀辟二世(尼斐尔卡拉) | 约94年(古王国时期统治时间最长的国王) | |
第六任 | 麦然拉二世(安提姆塞夫二世) | 1年 | |
末代 | 尼托凯尔悌(尼托克丽丝) | 约2年 | |
第一中间期 | 第七王朝至少有九任君王 | 大约在公元前2181-前2173年 | |
第八王朝有六任君王 | 大约在公元前2173-前2160年 | ||
第九王朝至第十王朝共计十八任君王 | 大约在公元前2160-前2040年 | ||
第十一王朝 | 第一任 | 孟图霍特普一世 | 不详 |
第二任 | 安太夫一世(安姚太夫一世) | ||
第三任 | 安太夫二世 | 至少延续50年 | |
第四任 | 安太夫三世 | 8年 | |
第五任 | 孟图霍特普二世(尼布赫帕特位) | 14年 | |
第六任 | 孟图霍特普三世(珊克卡拉) | 12年 | |
第七任 | 孟图霍特普四世(尼布托威拉) | 7年 | |
第十二王朝 | 第一任 | 阿蒙尼姆赫特一世(塞赫太帕布拉) | 公元前1991年-前1962年 |
第二任 | 塞索斯特里斯一世(森沃斯瑞特) | 公元前1971年-前1928年 | |
第三任 | 阿蒙尼姆赫特二世(努布考拉) | 公元前1929年-前1895年 | |
第四任 | 塞索斯特里斯二世(卡凯帕尔拉) | 公元前1897年-前1878年 | |
第五任 | 塞索斯特里斯三世(卡考拉) | 公元前1878年-前1843年 | |
第六任 | 阿蒙尼姆赫特三世(奈马特拉、尼马拉) | 公元前1842年-前1797年 | |
第七任 | 阿蒙尼姆赫特四世(马凯鲁拉) | 公元前1842年-前1797年 | |
第八任 | 索布克尼弗鲁(索布克卡拉) | 公元前1789年-前1786年 | |
第十三王朝 | 第一任 | 索布考特普一世 | 公元前1783~前1779年 |
第二任 | 阿蒙尼姆赫特五世(塞凯姆卡拉) | 有可能是第四任君王,在位时间不详 | |
第六任 | 阿蒙尼姆赫特六世 | 在位时间不详 | |
第九任 | 赫特帕布拉 | ||
第十一任 | 索布考特普二世(索布考特普·侃克拉) | ||
第十二任 | 伦塞尼布 | 4个月 | |
第十三任 | 荷尔(阿维布拉) | 在位时间不详 | |
第十四任 | 阿蒙尼姆赫特七世(塞杰弗卡拉) | ||
第十五任 | 库托威拉·乌戈夫 | ||
第十七任 | 肯杰尔(乌塞尔卡拉) | ||
第二十一任 | 索布考特普三世 | 3年零2个月 | |
第二十二任 | 尼斐尔霍特普一世 | 约公元前1741年-前1730年 | |
第二十三任 | 索布考特普四世 | 约公元前1730年-前1720年 | |
第十四王朝 | 据马涅托记载,第十四王朝由克索伊斯的76王组成,统治184年(一说484年) | ||
第十五王朝(希克索斯统治) | 第一任 | 萨里梯斯(舍列克) | 23年 |
第二任 | 雅库布赫尔(麦卢塞拉) | 8年或18年 | |
第三任 | 希安(修塞连拉、伊安那斯或斯坦恩) | 约50年 | |
第四任 | 阿波斐斯一世(阿塞拉) | 至少在40多年以上 | |
第五任 | 阿波斐斯二世(阿昆内拉) | 不详 | |
末代 | 阿塞拉 | 1-2年 | |
第十六王朝 | 第十六王朝总共32任君主,共统治518年 | ||
第十七王朝 | 第一任 | 拉霍特普 | 在位时间不详 |
第二任 | 安太夫五世 | ||
第三任 | 安太夫六世 | ||
第四任 | 索布凯姆塞夫二世 | ||
第五任 | 图悌(塞凯姆拉·塞蒙托威·图悌) | ||
第六任 | 孟图霍特普六世(桑肯拉) | ||
第七任 | 尼比利拉维特一世 | 6年 | |
第八任 | 尼比利拉维特二世(尼斐尔卡拉) | 在位时间不详 | |
第九任 | 塞乌塞林拉 | 12年 | |
末代 | 安太夫七世(努布凯帕尔拉) | 在位时间不详 | |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
前帝国时代
王朝 | 世系 | 君王名字 | 统治时间 |
第十八王朝 | 第一任 | 雅赫摩斯一世(阿摩西斯一世、尼布帕赫悌拉) | 公元前1570年-前1546年 |
第二任 | 阿蒙霍特普一世(阿蒙诺斐斯一世、杰塞尔卡拉) | 公元前1546年-前1526年 | |
第三任 | 图特摩斯一世(图特摩西斯一世、埃赫帕尔卡拉) | 公元前1525年-前1512年 | |
第四任 | 图特摩斯二世(埃赫帕连拉) | 公元前1512年-前1504年 | |
第五任 | 哈特舍普苏特(玛阿特卡拉、摄政王) | 公元前1503年-前1482年 | |
第六任 | 图特摩斯三世(蒙凯帕拉) | 20年 | |
第七任 | 阿蒙霍特普二世(阿凯普鲁拉) | 公元前1450年-前1425年 | |
第八任 | 图特摩斯四世(蒙凯普鲁拉) | 公元前1425年-前1417年 | |
第九任 | 阿蒙霍特普三世(尼布麻拉) | 公元前1417年-前1379年 | |
第十任 | 阿蒙霍特普四世(埃赫那吞、尼斐尔凯普鲁拉) | 公元前1379年-前1362年 | |
第十一任 | 斯门卡拉(安克凯普鲁拉) | 公元前1363年-前1361年 | |
第十二任 | 图坦卡蒙(尼布凯普鲁拉) | 公元前1361年-前1352年 | |
第十三任 | 阿伊(阿亚、凯帕尔凯普鲁拉) | 公元前1352年-前1348年 | |
末代 | 郝列姆赫布(杰塞尔凯普鲁拉) | 公元前1348年-前1320年 | |
第十九王朝 | 第一任 | 拉美西斯一世(门帕提拉) | - |
第二任 | 塞提一世(门玛拉) | - | |
第三任 | 拉美西斯二世(乌塞尔玛拉) | 公元前1304年继位 | |
第四任 | 美楞普塔(拜恩拉) | - | |
第五任 | 阿蒙美西斯(门玛拉) | - | |
第六任 | 塞提二世(乌塞尔凯普鲁拉) | - | |
第七任 | 西普塔(埃赫拉塞泰帕拉·美楞普塔) | - | |
第八任 | 特沃丝拉(西特拉·美丽塔蒙) | - | |
第二十王朝 | 第一任 | 塞特那克特(乌塞尔考拉) | - |
第二任 | 拉美西斯三世(乌塞尔玛拉·美里阿蒙) | - | |
第三任 | 拉美西斯四世(乌塞尔玛拉·塞泰帕那蒙) | - | |
第四任 | 拉美西斯五世(乌塞尔玛拉·塞凯帕楞拉) | - | |
第五任 | 拉美西斯六世(尼布麻拉·美里阿蒙) | - | |
第六任 | 拉美西斯七世(乌塞尔玛拉·美里阿蒙·塞泰帕拉) | - | |
第七任 | 拉美西斯八世(乌塞尔玛拉·埃赫那蒙) | - | |
第八任 | 拉美西斯九世(尼斐尔卡拉·塞泰帕拉) | - | |
第九任 | 拉美西斯十世(凯帕尔玛拉·塞泰帕拉) | - | |
第十任 | 拉美西斯十一世(门玛拉·塞泰帕普塔) | - | |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
后帝国时代
王朝 | 世系 | 君王名字 | 统治时间 |
第二十一王朝 | 第一任 | 斯门德斯(聂斯伯尼布德) | 不详 |
第二任 | 普撒塞尼斯一世 | 46年或19年 | |
第三任 | 阿蒙涅姆尼苏(尼斐尔契里斯) | 不详 | |
第四任 | 阿蒙尼摩普(阿蒙诺福提斯) | 9年或49年 | |
第五任 | 西阿蒙(奥索考尔) | 17年 | |
第六任 | 普撒塞尼斯二世 | 在位时间不详 | |
第二十二王朝 | 第一任 | 舍尚克一世 | |
第二任 | 奥索尔康一世 | ||
第三任 | 塔凯罗特一世 | ||
第四任 | 奥索尔康二世 | ||
第五任 | 塔凯罗特二世 | ||
第六任 | 舍尚克三世 | 52年 | |
第七任 | 皮迈王 | 6年 | |
第八任 | 舍尚克五世 | 在位时间不详 | |
第九任 | 奥索尔康四世 | ||
第二十三王朝 | 第一任 | 帕杜巴斯特一世(帕图巴特斯) | 公元前819年-前793年 |
第二任 | 舍尚克四世 | 公元前793年-前787年 | |
第三任 | 奥索尔康三世 | 公元前787年-前759年 | |
第四任 | 塔凯罗特三世 | 公元前764年-前756年 | |
第五任 | 鲁达蒙 | 约公元前757年-? | |
第六任 | 尤普特二世 | 在位时间不详 | |
第七任 | 舍尚克六世 | ||
第二十四王朝 | 唯一一任 | 博克霍里斯王 | ?-公元前715年 |
第二十五王朝 | 第一任 | 夏巴卡王 | 公元前716年-? |
第二任 | 夏巴塔卡 | 在位时间不详 | |
第三任 | 塔哈尔卡 | ||
第四任 | 塔努塔蒙 | ||
第二十六王朝 | 第一任 | 普萨美提克一世 | - |
第二任 | 尼科二世 | - | |
第三任 | 普撒美提克二世 | - | |
第四任 | 瓦希布拉 | - | |
第五任 | 阿赫摩斯(阿玛西斯) | - | |
第六任 | 普撒美提克三世 | 公元前525年 | |
第二十七王朝 | 由8名波斯王组成,从公元前525年冈比西斯征服埃及至大流士二世的公元前404年为止,共计120年 | ||
第二十八王朝 | 唯一一任 | 阿米尔塔伊俄斯二世 | 公元前404-前399年 |
第二十九王朝 | 第一任 | 尼发鲁德 | 公元前398年-前393年 |
第二任 | 普塞穆特 | 公元前393年-前392年 | |
第三任 | 哈克尔 | 公元前392年-前380年 | |
第四任 | 尼斐利提斯 | 4个月 | |
第三十王朝 | 第一任 | 奈克塔尼布一世 | 公元前380年-前362年 |
第二任 | 杰郝 | 公元前362年-前360年 | |
第三任 | 涅克塔尼布二世 | 公元前360年-前343年 | |
第三十一王朝(波斯占领时期) | 第一任 | 阿塔薛西斯三世(奥库斯) | 公元前343年-前338年 |
第二任 | 阿尔塞斯 | 公元前338年-前336年 | |
第三任 | 大流士三世 | 公元前336年-前332年 | |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
托勒密时代
托勒密王朝 | 第一任 | 托勒密一世(索塔尔) | 公元前305年11月7日-前283年或前282年 |
第二任 | 托勒密二世(菲拉德尔弗斯) | 公元前285年-前246年 | |
第三任 | 托勒密三世(奥厄葛提斯) | 公元前246年-前221年 | |
第四任 | 托勒密四世(菲洛帕托尔) | 公元前221年-前205年 | |
第五任 | 托勒密五世(埃庇法尼斯) | 公元前205年-前180年 | |
第六任 | 托勒密六世(菲洛麦托尔) | 公元前180年-前145年 | |
第七任 | 托勒密七世(尼奥斯·菲洛帕托尔) | 公元前145年-前144年 | |
第八任 | 托勒密八世(奥厄葛提斯二世) | 公元前170年-前116年 | |
第九任 | 托勒密九世(索塔尔二世) | 公元前116年-前80年 | |
第十任 | 托勒密十世(亚历山大一世) | 公元前107年-前88年 | |
第十一任 | 托勒密十一世(亚历山大二世) | ?-公元前80年 | |
第十二任 | 托勒密十二世(奥列提斯) | 公元前80年-前51年 | |
第十三任 | 托勒密十三世(提奥斯·菲洛帕托尔) | 公元前51年-前47年 | |
第十四任 | 托勒密十四世(提奥斯·菲洛帕托尔二世) | 公元前47年-前44年 | |
第十五任 | 托勒密十五世(小凯撒,克娄巴特拉七世与凯撒私生子) | 公元前44年-前30年 | |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
注释
编辑展开[a]
埃及学家们称这些区为诺姆,称他们的领导者为诺马尔赫。
[b]
“眼部化妆品”是混合着植物油的矿物质,在石板上研磨搅拌而成
[c]
又称那尔迈石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埃及考古发现,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1世纪,含有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象形文字铭文,文字描述那尔迈国王统一上下埃及的故事。调色板分为两面,一面描述戴着上埃及王冠的那尔迈,王冠为球根状;另一面描绘了戴着下埃及王冠的那尔迈,王冠为平头状呈红色。埃及学家鲍勃·布莱尔把那尔迈调色板称为“世界上第一件历史文件”,现存于埃及开罗博物馆。
[d]
阶梯金字塔是用几块小马斯塔巴(这是一个阿拉伯语单词,意思是“长凳”;马斯塔巴是一个小长方形坟墓,有斜坡和平墓顶)连续堆积起来的,一个小马斯塔巴堆积在另一个的顶部。它的底部长467英尺,宽 393英尺。它的高度是200英尺。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用石头建造的建筑物
[e]
(非宗教文学)—— 故事、诗歌、颂歌、谚语和智慧文学(谚语、智慧言论的集锦、道德故事、寓言和长者对年轻人的建议)
[f]
帝王谷是新王国时代法老和贵族的墓地。它位于底比斯的尼罗河西岸,塞梯一世的坟墓是帝王谷中最大、最好的
[g]
克娄巴特拉七世·费洛巴托,中文圈亦称其为“埃及艳后”,是希腊化时代埃及托勒密王国末代女王。也译作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克莱奥巴特拉七世、克利奥巴特拉七世、克利欧佩特拉七世
[h]
古埃及军队中有两个要塞指挥,一个负责努比亚边境,一个负责地中海沿岸
[i]
用土坯建造的,形象模仿当时的贵族住宅,但墙壁有收分,即向上收小,好像一座长方形的台子,里面有一些小房间,地下深处再挖出一间空室作墓室,木乃伊就存放在里面,这种坟墓被阿拉伯人称为“玛斯塔巴”。
[j]
“帝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又称“王陵谷”“毕班·穆拉克王陵”,是古埃及18至20王朝埋葬国王的山谷,位于底比斯西岸的荒山峡谷的丘陵地毕班·穆拉克。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江晓原. 12宫与28宿:世界历史上的星占学[M]. 辽宁: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05: 45-64.
[2](美)温迪·克里斯坦森著, 约瑟夫·维戈内尔顾问. 古代埃及帝国[M]. 郭子林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 1-16.
[3]杨洪强编著. 电子书:古埃及文明——全球史之四[M]. 2005: 第一章.
[4](美)温迪·克里斯坦森著, 约瑟夫·维戈内尔顾问. 古代埃及帝国[M]. 郭子林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 21-25.
[5](英)罗莎莉·戴维. 探寻古文明丛书·探寻古埃及文明[M]. 李晓东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319-333.
[6](英)罗莎莉·戴维. 探寻古文明丛书·探寻古埃及文明[M]. 李晓东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479-483.
[7]令狐若明. 古埃及的建筑形式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 史学集刊, 2000-01-01, (1): 55-58,36.
[8](英)罗莎莉·戴维. 探寻古文明丛书·探寻古埃及文明[M]. 李晓东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191-202.
[9](英)罗莎莉·戴维. 探寻古文明丛书·探寻古埃及文明[M]. 李晓东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165-170.
[10](英)罗莎莉·戴维. 探寻古文明丛书·探寻古埃及文明[M]. 李晓东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432-449.
[11]许海山主编. 古埃及简史[M]. 北京: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07: 240-245.
[12](英)罗莎莉·戴维. 探寻古文明丛书·探寻古埃及文明[M]. 李晓东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340-346.
[13](英)罗莎莉·戴维. 探寻古文明丛书·探寻古埃及文明[M]. 李晓东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219-221.
[14](美)温迪·克里斯坦森著, 约瑟夫·维戈内尔顾问. 古代埃及帝国[M]. 郭子林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 147-149.
[15](英)罗莎莉·戴维. 探寻古文明丛书·探寻古埃及文明[M]. 李晓东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349-351.
[16]令狐若明. 埃及的埃及学 世界的埃及学[J]. 大众考古, 2017, (02): 84-88.
[17]王海利. 埃及通史[M].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4-03-01: 1-10.
[18]Rosalie, David. Pyramid Builders of Ancient Egypt: A Modern Investigation of Pharaoh's Workforce. [M]. Routledge. p. , 1997: 18.
[19](英)罗莎莉·戴维. 探寻古文明丛书·探寻古埃及文明[M]. 李晓东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98-105.
[20](美)温迪·克里斯坦森著, 约瑟夫·维戈内尔顾问. 古代埃及帝国[M]. 郭子林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 19-46.
[21](英)罗莎莉·戴维. 探寻古文明丛书·探寻古埃及文明[M]. 李晓东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106-122.
[22]许海山主编. 古埃及简史[M]. 北京: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07: 24-170.
[23]Shaw, Ian. The Oxford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24-225.
[24](美)温迪·克里斯坦森著, 约瑟夫·维戈内尔顾问. 古代埃及帝国[M]. 郭子林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 47-64.
[25]Menu, Bernadette. 拉美西斯二世:最偉大的法老王[M]. 周明佳译. “台北”: 时报文化, 2003-08-20: 42.
[26](埃)阿·费克里著. 埃及古代史[M]. 高望之等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3: 83.
[27](英)罗莎莉·戴维. 探寻古文明丛书·探寻古埃及文明[M]. 李晓东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94.
[28]Shaw, Ian. The Oxford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3: 345-358.
[29]Shaw, Ian. The Oxford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3: 383-385,422.
[30](美)温迪·克里斯坦森著, 约瑟夫·维戈内尔顾问. 古代埃及帝国[M]. 郭子林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 65-82.
[31](埃)阿·费克里著. 埃及古代史[M]. 高望之等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3: 98-114.
[32]Edith Flamarion. 埃及豔后:女法老王克麗歐佩特拉[M]. 杨智清译. “台北”: 时报文化, 2003: 17.
[33]许海山主编. 古埃及简史[M]. 北京: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07: 200-226.
[34]许海山主编. 古埃及简史[M]. 北京: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07: 226-237.
[35]郝海迪. 古埃及货币史刍议[J]. 中国钱币, 2008, 101(02): 59-63.
[36]A. Stevanovitch, A. Gilles, E. Bouzaid, R. Kefi, F. Paris, RP Gayraud, JL Spadoni, F. El-Chenawi, and E. Béraud-Colomb. 埃及人口样本中mtDNA控制区序列的调查.NCBI 文献资源. 2013年7月30[2023-10-15].
[37](英)罗莎莉·戴维. 探寻古文明丛书·探寻古埃及文明[M]. 李晓东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363-368,376-378.
[38]朱龙华著. 世界史·上古部分[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72.
[39]马月禾著. 世界古代史选编[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0: 190.
[40]朱寰主编. 世界上古中古史(上)[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 40.
[41]朱龙华著. 世界史·上古部分[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99.
[42]崔连仲主编. 世界史·古代史[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3: 68.
[43]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古代史[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52.
[44]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古代史[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122.
[45]崔连仲主编. 世界史·古代史[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3: 76.
[46]朱寰主编. 世界上古中古史(上)[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 34.
[47]令狐若明. 古埃及五花八门的宗教活动[J]. 大众考古, 2021, (01): 80-87.
[48]魏庆征编. 古代埃及神话[M].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9-04: 183-185.
[49]魏庆征编. 古代埃及神话[M].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9-04: 270-283.
[50](英)罗莎莉·戴维. 探寻古文明丛书·探寻古埃及文明[M]. 李晓东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335-339.
[51](埃及)穆斯塔法·埃尔·埃米尔. 埃及考古学 埃及古代建筑与绘画[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9: 50-57.
[52]邱紫华. 古埃及雕塑艺术的美学特征[J]. 东方丛刊, 1996, (第1辑 总第十五辑): 54--67.
[53]令狐若明. 色彩鲜明的古埃及绘画艺术[J]. 大众考古, 2019, (03): 80-86.
[54](埃及)穆斯塔法·埃尔·埃米尔. 埃及考古学 埃及古代建筑与绘画[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9: 58-64.
[55]王宁. 古埃及雕刻的程式化法则——正面律[J]. 艺术家, 2020, (08): 153.
[56](埃及)穆斯塔法·埃尔·埃米尔. 埃及考古学 埃及古代建筑与绘画[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9: 33-45.
[57]王乾蕴. 宗教礼制影响下的古埃及城市建设艺术[J]. 四川建筑, 2012-06, 32(03): 45-47.
[58](埃及)穆斯塔法·埃尔·埃米尔. 埃及考古学 埃及古代建筑与绘画[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9: 28-32.
[59](埃及)穆斯塔法·埃尔·埃米尔. 埃及考古学 埃及古代建筑与绘画[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9: 6-26.
[60]沈姝华. 古埃及木乃伊的制作[J]. 科学大观园, 2008, (24): 53-54.
[61]刘仁庆. 由“莎草纸”引起的联想[J]. 天津造纸, 2011, (02): 44-48.
[62]李玉香. 古代埃及的水利与灌溉[D]. 吉林大学, 2007-04: 1-77.
[63](英)罗莎莉·戴维. 探寻古文明丛书·探寻古埃及文明[M]. 李晓东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255-280.
[64](英)罗莎莉·戴维. 探寻古文明丛书·探寻古埃及文明[M]. 李晓东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485-489.
[65]王睿. 古埃及文化中猫的神话与历史[J]. 文明, 2015-08-01, (08): 20-40.
[66]C.N.里乌斯. 帝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M]. 伦敦和纽约, 1990: 14-15.
[67]郭子林, 李宏艳. 古埃及“帝王谷”考古的新发现[J]. 世界历史, 2004, (01): 128-134.
[68]令狐若明. 推动世界文化遗产事业诞生的重要考古遗存:古埃及阿布辛拜勒石窟庙[J]. 大众考古, 2016-03, (03): 80-87.
[69]袁指挥. 埃及的本土埃及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 古代文明, 2014, (04): 34-44.
[70]许海山主编. 古埃及简史[M]. 北京: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07: 170-200.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4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