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军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戚家军,又称义乌兵、浙兵、南兵等,为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组建统率的军队,主要由浙东义乌一带农民及矿工组成。 元世祖忽必烈东征日本失败后,日本政府便禁止与中国交流,但私人经商无法断绝,日本商船往来于中国及朝鲜海岸,同时也兼做海盗。日本南北朝时代(1333-1392年)私商逐渐盛行,南朝衰落后,南朝的遗民武士结合商人海盗,最先向朝鲜半岛侵扰,后来转入中国沿海,甚至占据一些小岛。元末时期,方国珍、张士诚被...

戚家军,又称义乌兵、浙兵、南兵等,为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组建统率的军队,主要由浙东义乌一带农民及矿工组成。

创建背景

编辑

政治因素

元世祖忽必烈东征日本失败后,日本政府便禁止与中国交流,但私人经商无法断绝,日本商船往来于中国及朝鲜海岸,同时也兼做海盗。日本北朝时代(1333-1392年)私商逐渐盛行,南朝衰落后,南朝的遗民武士结合商人海盗,最先向朝鲜半岛侵扰,后来转入中国沿海,甚至占据一些小岛。元末时期,方国珍、张士诚被朱元璋击灭后,部分部属逃亡海外,勾结倭寇进犯山东沿海地区,进而转向浙江、福建沿海地区。明太祖朱元璋曾利用战船追捕倭寇,并修建卫所防守山东到福建沿海,使得倭寇不敢前来侵犯。后朱元璋允许日本国王正式朝贡,设立宁波市舶提举司,专门管理朝贡事务。朝廷为独占全部的贸易利益,允许外国利用朝贡名义定期带来额外的货物,然后由市舶司评定价值。为了获得更大利益,日本屡次请求增加贡船,但明朝规定贡船不得超过三艘,因此两国之间合法商贸受到阻碍。而明朝因日本贡使礼貌不恭,欲通过停止贸易迫使日本恭顺,于是嘉靖皇帝朱厚熜(cōng)裁撤市舶司。

此外,嘉靖皇帝继位后,针对正德年间明朝海禁松弛的局面,重新严格执行海禁政策,废市舶司,驱逐葡萄牙人,甚至暂停广东地区的朝贡贸易。经过林富上疏后,广东地区的朝贡贸易得以恢复,使得海禁政策有所放松,但因为葡萄牙人在广东被驱逐,于是北上前往福建和浙江一带,使得福建、浙江一带的私人海外贸易迅速发展起来。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因为日本商船经常出没沿海地区,于是明世宗朱厚熜任命朱纨巡抚浙江,兼管福建军务,朱纨上任后,下令实施海禁,禁止商民通商下海,禁止建造两桅之上的大船,私自与倭寇结交的人,一律斩首。但此举得罪浙江、福建依靠“走私”获利的豪绅,最终朱纨在陷害中自杀,海禁废弛。于是豪绅掌控“走私”贸易,欺压日本商人,使得部分日本商人破产,便与中国失业商人汪直、徐海等人占据海岛,聚众劫掠沿海地区,形成了倭患。

戚家军

朱纨画像

经济因素

沿海地区的贫瘠的土地不适合农业生产,田不足养,百姓只能向海洋进军,靠海洋生存。当时私人海外贸易可以获得高昂利润,由于明朝对去日贸易一直十分严格,使得去日贸易利润特别高,而海禁政策的推行,完全不顾及沿海百姓的生活,彻底断绝当地百姓的生活,使得大量百姓被朝政推向“倭寇”。而明朝中后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已经出现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成为中国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提供大量可供交易的商品,也培养了当地百姓的商品意识,进而促使海外贸易繁荣起来。但海禁政策却限制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因素萌芽的桎梏,尤其是江浙两省尤其明显。海禁政策本意在于防倭患,但它也将一切正常贸易全部都禁掉了,造成商货不通的状况,此外政府官员默许地方豪绅从事走私贸易,独占巨大利益,却不允许中小商人进行合法海外贸易,他们为追求利益也选择加入走私贸易。同一时期,北方蒙古威胁明朝边疆的安全,明朝政府为增加军费,加重赋税,也使得部分江南百姓生活负担达到极限。

抗倭战争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浙东、福建沿海的“倭患”惊动了明朝政府,于是任命朱纨出任浙江巡抚,同时兼管福州、兴化、漳州和泉州等地的军事。朱纨死后,浙江巡按御史董威请求放宽海禁,并得到朝廷支持,但因走私力量强大,明朝海防工事年久失修,士兵缺乏训练,面对倭寇只能被动防御,这便使得倭寇四处蔓延,胡宗宪担任直浙总督后,先后诱杀“倭寇”头目徐海、汪直(一说王直),引得其同党的疯狂报复,福建、浙江、江苏(明朝为南直隶)、广东等地受压迫的百姓,跟随倭寇作乱于东南沿海地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主要侵扰的地区由此前的江浙一带扩展到山东地区,在沿海局势紧张时,戚继光被调到抗倭前线。

戚家军

戚继光画像

同年,倭寇在汪直、徐海等人联合下,进犯台州、攻破黄岩(今浙江台州黄岩区)、侵掠象山、定海等地,主要侵扰浙东、浙西及长江南北一带。这年秋天,王忬奉命提督军务,巡视浙江及福州、兴化、漳州、泉州四府,并重用俞大猷等人与倭寇激战,但因东南沿海一带地方官纵敌“养寇”,严嵩党羽赵文华排挤爱国将士,使得明军虽然与倭寇不断激斗,但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秋,戚继光调任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和台州三府。后戚继光率部于龙山所三战三捷,大败倭寇,明军乘胜追击,倭寇且战且退。但明军追到雁门岭时,误中倭寇的埋伏,明军却显得不知所措,抛下武器四散而逃。戚继光和谭纶指挥部队保持阵型,这才震慑倭寇不敢进攻,而这也是三大抗倭名将谭纶、俞大猷和戚继光第一次并肩作战。

发展历程

编辑

上疏练兵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10月,戚继光与俞大猷、谭纶率部于龙山之战(一作龛山之战)中三战三捷,打败倭寇。虽然此战取得胜利,但戚继光认为明军存在缺乏训练,临阵畏缩的弱点,遂向胡宗宪上疏《任临观请创立兵营公移》,提出练兵的建议。戚继光从创立兵营、选兵和练兵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其练兵主张,但因抗倭战事吃紧和练兵费用筹措困难等问题,戚继光的练兵建议未引起胡宗宪的重视。

次年春,戚继光再次向上司胡宗宪提出练兵建议,除继续重申第一次的练兵建议外,增加立足浙江,招募当地百姓的建议。此次练兵建议,虽然未被全部采纳,但得到浙江巡抚和浙直总督胡宗宪的同意,后胡宗宪将兵备佥事曹大佑麾下三千士兵划拨给戚继光操练,练兵开始不久,便因沿海战事紧张暂时停止了。

此后戚继光率部取得岑港和温州、台州之战的胜利,但胜利未能掩盖明军暴露出来的问题。胡宗宪划拨给戚继光训练的三千士兵,虽然经过训练,在战场上获得不少战绩,但依旧暴露出军纪涣散、骄惰怯懦的问题。于是戚继光在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第三次提出练兵的建议,在谭纶支持下,胡宗宪同意戚继光自行招募新兵,而此时义乌知县赵大河也建议招募当地矿工当兵,于是胡宗宪便派遣赵大河协助戚继光办理募兵之事。

义乌募兵

嘉靖三十八年九月(1559年10月),戚继光前往义乌县募兵,当募兵告示贴出去后,却无人应募。戚继光了解情况后,发现竟是带领义乌人与外县人争夺八宝山矿权的陈大成从中阻挠,于是他亲自前去劝说,最终陈大成带领族人前来投效,经过宣传,大量农民和矿工前来应募。戚继光根据应募者的出身、武艺等方面,经过严格选拔,剔除浮滑的、在官府服役过、沾染坏习气的人,组建起三千人的新军。

戚继光根据新兵的年龄、身材,分别分配不同的军械后,便展开军事训练,教授他们武艺及长短兵器的使用方法,同时因为南方多湖泊水泽,不利于军事作战,便根据地形制作阵法,配备精良的战舰、火器及兵械。由于这支义乌兵多为农民和矿工,组织严密,经过一个月时间便已经入门,两个月后军事训练便取得显著成绩,足以以一当百。

戚家军

戚家军鸳鸯阵

台州大捷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大举进犯浙江,象山、奉化、宁海、瑞安和乐清等地先后遭到倭寇的攻击,后倭寇由象山至奉化西凤岭登岸,接着攻向宁海,欲将明军牵制在宁海,以便乘虚攻打台州。戚继光在台州府留下部分兵力,然后带着新晋编练的“戚家军”赶赴宁海。几日后,倭寇分别由桃渚(位于今浙江临海市)、新河(位于今浙江温岭)、健跳(位于今浙江三门)登陆,戚继光分析敌情,认为新河情势更加危急,但进攻新河的倭寇较少,攻打宁海的倭寇人数较多,于是他亲率主力在宁海正面攻打倭寇,派遣唐尧臣率领部分军队去救援新河。因新河守备森严,倭寇攻城未能成功,后在明军围攻下向乐清一带逃走。

攻打桃渚的倭寇却趁戚继光主力前往宁海的空隙,欲取道花街攻取台州府城。戚继光获悉消息后,亲率戚家军前往台州支援,戚家军抵达台州城下后,在花街与倭寇展开大战。戚家军面对倭寇的“一字阵”,直接以火器攻击,朱钰连续斩杀七个倭寇先锋,于是倭寇分为左右两路攻打戚家军的左右哨,这时戚家军变阵,全军出击杀向倭寇,在戚家军的强大战斗力下,倭寇大败而逃。戚家军右哨陈大成、王如龙率部追杀到瓜陵江边,而左哨丁邦彦等人也率领戚家军追杀倭寇四十余里。此战戚家军斩杀倭寇三百零八级,生擒倭寇首领二人,其余倭寇全部淹死在江水中。

花街之战发生三天后,位于健跳卫所的倭寇欲南侵台州府城,后行至台州东北的大田,威胁台州的安全,此时戚继光身边只有戚家军一千五百人,在经过一番士气激励后,戚继光率部抵达大田,欲设伏倭寇,后因大雨所致,双方未能交战。倭寇知晓台州不易攻取,便从小路逃走,打算由仙君转攻处州。戚继光料定倭寇一定会经过上峰岭,于是率领戚家军走近路提前设伏,待倭寇队伍行过一半时,戚家军居高临下冲出,陈大成为先锋,陈子銮、王如龙为左右翼,陈京、童子明为后应,使用“鸳鸯阵”发动攻击,倭寇全线溃退,死亡无数。残余倭寇逃往小山继续抵抗,但在戚家军四面围攻下,倭寇继续逃往上界岭,因上界岭仅有一条小路,戚家军手持盾牌、长矛猛攻,最终倭寇被戚家军包围在白水洋朱家院落,全部被烧死。台州大捷期间,戚家军连战连捷,先后共斩杀倭寇一千四百余人,焚死、溺亡四千余人,后戚继光因功升任都指挥使,而戚家军也彻底名闻天下,随后戚继光又新增义乌兵三千人,使得戚家军数量达到六千人。

台州大捷前后,戚继光著成《纪效新书》,这是他根据在浙江沿海抗倭的经验总结而成,并作为训练和教育戚家军的教本。他主张重视古法,通晓古法,但又反对迷信古法,墨守古法,同时《纪效新书》也吸收同时代其他人的经验。戚继光以《纪效新书》中的军事理论和行军作战方式方法训练军队,提升戚家军熟悉各种行军作战方法,以及自身武艺及胆量等方面的能力。

戚家军

台州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

福建御倭

收复横屿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因倭寇进犯福建沿海,于是胡宗宪派遣戚继光率领六千戚家军及都司戴冲霄部一千六百人入闽征剿倭寇。戚继光率部由温州出发,走海路抵达平阳(今浙江平阳),后由平阳走陆路入闽,当时宁德已被倭寇多次攻陷,而横屿岛(位于今福建宁德)便是阻挡在戚家军前进道路上第一个目标。横屿岛位于宁德县东北二十余里,距离海岸约为十里,岛上被倭寇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地势险要,明军攻打十分困难。当时横屿岛上有倭寇一千多人,外加散在宁德周围的倭寇一万多人,实力不容小觑,戚继光先是了解地形,分析倭寇的实力,然后激励士气,制定作战计划,他主张先攻横屿,攻破横屿后,再乘胜救援福清。

张湾位于宁德县城十里处,为横屿岛倭寇在大陆上设置的重要据点,戚继光率领戚家军率先攻取张湾。进军张湾前戚继光县张贴招抚告示,戚家军兵临张湾时,一千多敌人选择投降。占领张湾后,戚家军便趁凌晨退潮时越过兰田渡,距离海岸五里处,戚继光派王如龙率部据守路口,防止倭寇逃走,然后戚继光亲率戚家军主力,每人背负一把草,结成“鸳鸯阵”前进,遇到烂泥便将草铺上去后爬行过去。抵达横屿岛岸边后,面对倭寇的严密戒备,戚家军奋勇冲杀,惟忠率部攻打木城,陈子銮、童子明攻打倭寇南线,陈大成沿山麓攀登到山顶从背后包抄,而王如龙看到对岸戚家军与倭寇相持不下,便指挥部队渡过海滩投入战斗。在戚家军的猛烈攻势下,仅花费三个时辰便收复横屿岛,取得斩杀三百四十余人,淹死六百余人的战绩。

牛田大捷

戚家军在宁德度过中秋节后便行军南下,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9月27日抵达福清县城。戚继光将进军目标定为倭寇在福建最大的巢穴牛田(今福清市龙田镇),出发前他将军队分成三路,一路由都司戴冲霄带领,由仓下进攻,一路由戚继光亲自带领,由锦屏山进攻,另外一路分成两部分,一部于林木岭设伏,一部扼守田原岭等处,阻断倭寇退路。次日戚家军趁夜轻装袭取杞店,击杀哨兵后将倭寇包围,趁倭寇熟睡之际,攻取并消灭全部倭寇。战斗结束后,戚继光带领戚家军来到锦屏山扎营,后获悉倭寇欲来偷袭,便设伏再次大败倭寇,继而戚家军乘胜直取牛田,王如龙居中猛攻,连破牛田、上薛等倭寇巢穴,后与戴冲霄部汇合,击破倭寇取得大胜,但因扼守田原岭的明军大意,未能实现全歼倭寇的战绩。

林墩大捷

牛田之战结束后,倭寇余部据守林墩,戚家军再次出击,在戚继光带领下攻打林墩(今福建荔城黄石镇)。10月10日,戚家军经过急行军,抵达兴化府(今福建莆田),当天夜晚,戚家军便轻装向林墩出发,天亮之际逼近倭寇巢穴时,才被倭寇察觉,于是展开激烈战斗。因地形令戚家军无法展开兵力,初攻不利,部分倭寇绕到戚家军阵后展开夹攻,戚家军阵势动摇,后队退却。戚继光亲自堵住路口,手刃退缩兵士十余人,才令士兵重新鼓起勇气拼杀,在戚家军的勇猛拼杀下,倭寇四散而逃,打死或淹死一千余名倭寇,并解救出两千多百姓。戚家军在福建作战多有伤亡,外加水土不服,有很多士兵都生病了,于是戴冲霄率领部分戚家军在牛田之战后返回浙江,戚继光麾下的戚家军仅有三千余人,因此戚继光决定先回浙江补充新兵,于11月中旬也返回浙江,后戚继光因功升任分守台、温、福(州)、兴(化)、福宁中路等处副总兵官。

战平海卫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冬,倭寇再次包围兴化府,后于次年攻陷兴化府及平海卫(位于今福建莆田秀屿区)。2月,新任福建总兵俞大猷赶至福建,招收漳州农民武装六千多人,在平海卫与刘显会师,驻守秀山等候戚家军到来。5月初,戚家军抵达福清,后福建巡抚谭纶汇合戚继光、俞大猷与刘显三人,商讨作战计划。戚继光统率中路军,以哨兵胡守仁为前锋,趁夜行至五党山,天亮后展开战斗,戚家军猛攻敌营,面对倭寇的分道出击,先以火器猛烈射击,后展开恶斗,最终三路明军合力大败倭寇,倭寇余部逃往许家大巢死守,于是戚家军等明军追至许家大巢,并将倭寇包围后放火攻破巢穴,最终明军收复平海卫,歼灭倭寇二千二百余人。战后谭纶上报军功,戚继光居首,其次为刘显和俞大猷。戚继光因平定横屿之功,晋升为都督佥事,后再被授予都督同知,获封世系千户之职,并取代俞大猷担任福建总兵官。

解围仙游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11月21日,二万余倭寇围攻仙游,戚继光麾下仅有六千余人,在谭纶支持下展开军事部署,派遣守备胡守仁和把总蒋伯清率部县城附近的铁山,牵制倭寇,同时挑选勇士伺机偷袭倭寇,而戚继光大营以鸣炮的方式迷惑倭寇。12月20日,仙游被围困一个月时,倭寇再次发动猛烈攻势,集中攻打西北的水关,爬上城墙,在守城勇士的拼死血战下,打退倭寇的进攻。次年1月6日,浙江换防的明军抵达后,戚继光展开军事部署,准备解救仙游之围,戚继光派遣守备王如龙率领中左路,代理守备胡守仁率领中右路公共攻打倭寇南巢,把总陈濠率领右翼攻打倭寇东巢,游击李超率领左翼攻打倭寇西巢,把总金科率领大营正兵策应,指挥吕崇舟与副总兵金文秀率部在铁山牵制倭寇北巢,而代理把总傅应嘉统率本部从背后抄袭倭寇西巢。

1月8日,明军分道出击,当夜大雨不息,次日黎明后各路明军乘雾摸索前进,倭寇采用“吕公车”攻城,仙游城万分危急时,明军从东、南两路赶到,双方展开激烈战斗。明军中左路猛冲倭寇南巢,中右路配合猛攻,大破倭寇南巢,后中右路汇合右翼夹击倭寇东巢,虽然童子明中伏牺牲,但未影响明军攻势,很快东巢被明军攻破,随后中左路乘胜攻取西巢。戚继光亲督中军大破北巢,在各路明军的英勇战斗下,倭寇全线崩溃,至此被围困近两个月的仙游全部解围,戚继光统率戚家军等明军取得仙游大捷。此后戚家军先后两次大败倭寇,使得倭寇余部逃往广东,福建境内倭寇全部肃清。

清缴吴平

吴平原是福建漳州诏安县梅岭人,起初跟随倭寇劫掠广东潮州一带,后自立党羽不断壮大。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夏,广东总兵官俞大猷消灭潮州和惠州一带的倭寇,后招降处于孤立无援的吴平,但没过多久,吴平再次反叛,于是次年春,戚继光联合俞大猷征讨吴平。戚家军水师由浯(wú)屿(今福建龙海港尾镇)出发,陆军由漳浦出发,水陆汇合后攻占梅岭,吴平率领余部逃往广东。五月,戚继光部将傅应嘉与俞大猷部将汤克宽合兵再次击败吴平余部,后吴平占据南澳岛(位于广东南澳县),修筑堡垒营寨,并派人四处劫掠。八月,戚家军聚集于漳州,等待俞大猷部前来配合,次月戚家军不等广东兵到来,率先抵达南澳,并将南澳岛彻底封锁起来。

十月,戚家军率先进攻南澳岛的龙眼沙,这里距离吴平“老巢”大约为三十里。戚继光将军队分为中、左、右三路进攻,每路戚家军都配备冲锋正兵与策应奇兵,此外还设置“老营”,监督后阵,于是各路戚家军按照次序出发。十月十五日凌晨,飓风平息后,戚继光亲自监督陆兵渡海登岸,并成功抢滩修建木栅城。次日,吴平派遣两千部众设伏诱战,在戚家军猛烈攻击下,敌人弃甲而逃。十八日,吴平亲率部众反攻,戚家军正面迎敌,戚继光命人将事先准备好的檄文当众散布,劝告胁从部众放下武器,由此吴平部众军心动摇,戚家军乘势猛攻,最终大获全胜,吴平潜入深林隐藏起来。

俞大猷部众与戚家军会师后,重新制定了下一步作战计划。二十七日,飓风停息后,戚家军与俞大猷部众便于次日凌晨全力进攻南澳岛。戚家军陆兵中路率先登陆,并直取吴平本寨,左右两路攻取后巢与土围,最终几乎全歼吴平部众,而吴平仅率八百余人驾驶四十艘小船逃脱。吴平逃出南澳岛后,流窜于潮州与饶平一带,后遭到当地人民抵抗,并逃往雷州(今广东雷州市)、廉州(今广西合浦)一带,又被戚继光部将傅应嘉与俞大猷部将汤克宽击败,最终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被俞大猷部将和戚家军彻底消灭,而吴平也选择投海自杀。

北上镇蓟

隆庆元年(1567年),戚继光北上被任命为神机营副将,后新任蓟辽总督谭纶举荐戚继光前往蓟州,征调三千浙兵由其负责训练,得到朝廷的准许。次年,经谭纶推荐,戚继光以都督同知的官职负责蓟州、昌平和保定三镇练兵事宜,后戚继光向朝廷上疏建议改修长城,在谭纶支持下,主张从两个方面加强长城防御力量,一是加高、加厚城墙,并于两面设垛口,二是沿长城线修筑敌台(也叫空心台),最终戚继光的建议被采纳。隆庆三年(1569年)春天开始,戚继光便调配士卒修筑长城,但因北方士兵缺乏严格纪律训练,很难完成任务,于是调募三千浙兵北上蓟州。三千浙兵抵达蓟州后屯兵郊外,当时天降大雨,从早晨下到午后,但三千浙兵全部丝毫不动,此举震慑北方明军。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戚继光率领浙兵修筑完成全部敌台,期间他还增加蓟州镇的兵力,使浙兵由三千增至九年,后又续增至二万,经过整顿,增强了蓟州明军的战斗力。

镇守蓟州期间,戚家军也多次战胜蒙古。隆庆二年十二月(1569年1月),蒙古朵颜部酋长董狐狸及其侄子长昂联合图们汗,欲侵扰蓟州镇,戚继光获悉消息后,率兵奔赴青山口(位于今天津市蓟州区东北),击退敌军前哨,后引兵追击,将董狐狸和长昂赶跑。隆庆五年(1571年),戚继光著成《练兵实纪》,成为他在蓟州镇训练士兵的教本。戚继光对于训练士兵,强调平日训练的重要性以及练兵需要循序渐进,此外对于将领的培养,也提供了理论支持,认为优秀将领,必须德、才、识、艺四者兼备,尤以德最重要。万历元年(1573年)春,董狐狸和长昂在喜峰口索赏不得,便大肆抢掠,并在长城附近活动,欲引诱明军出战。戚继光出兵再次击败董狐狸的蒙古军队,后董狐狸再次侵扰桃林,长昂率部侵犯界岭,戚继光出兵又击败他们,最终董狐狸请降。万历三年(1575年),董狐狸与长昂逼迫长秃(董狐狸弟弟)进攻董家口关城,戚继光督军分路出击,活捉长秃,迫使董狐狸与长昂请降,并保证不再劫掠汉族百姓,最终朵颜部与明朝恢复通贡互市关系。万历七年(1479年),图们汗统率四万骑兵进犯辽东,明朝从俺答汗处获悉消息,于是命令辽东镇总兵李成梁坚壁清野,令图们汗无法劫掠物资,同时命令蓟州镇出兵声援,于是戚继光亲率精锐赶赴山海关外,分别于狗儿河、石河墩击败鞑靼,最终图们汗主动撤退。

东征朝鲜

万历十一年(1583年),首辅张居正去世后,受到反对派的攻击,戚继光因受到张居正支持受到牵连,于是被调任广东,后于万历十三年(1585年)因病请辞回乡养老,最终在万历十五年(1587年)十二月突发疾病去世。蓟州军民曾请求朝廷留任戚继光,但未获得允许,此后“戚家军”依旧镇守北疆。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因日本入侵朝鲜,明廷下诏李如松提督蓟、辽、保定和山东诸军东征朝鲜,“戚家军”随军出征。明军抵达朝鲜平壤后,便在李如松指挥下攻打平壤,游击吴惟忠率领“戚家军(史书上称为南兵)”攻打迄北牡丹峰,此战吴惟忠身先士卒,在攻城时中弹受伤,血流不止,但吴惟忠仍旧指挥部众作战,在包括“戚家军”在内的明军的奋勇拼杀下,攻克平壤,战斗吴惟忠率部镇守庆州,此战朝鲜人都被“戚家军”折服,认为南兵(即戚家军)不顾生死,一直向前冲杀,这其中吴惟忠的战功最高,后吴惟忠驻守庆州期间,因在安康积极迎战日军,遭遇埋伏致使明军有所损失,违背上司的意图而被处罚。

石门增饷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戚继光曾经招募的蓟州镇三协“南兵”,从朝鲜战场上撤回到石门时,因不满朝廷的饷银发放,于是集体请求增加月饷,却被王保诱骗到演武场,以“南兵”谋反为借口,击杀数百人。事后给事中戴士衡、御史汪以时认为“南兵”并未谋反,是王保纵容手下击杀的,请求朝廷惩罚王保。但巡关御史文卿庇护王保,认为“南兵”犯下十条大逆之罪,尚书石星也认同“南兵”谋反,于是王保因平定蓟镇兵变而晋升官职。

浑河落幕

天启元年(1621年),巡抚袁应泰欲派兵攻打清河与抚顺,于是商讨明军分成三路出击。清军还未出发,八旗军已经逼近沈阳,于是童仲揆和陈策率部紧急驰援,大军抵达浑河时,获得沈阳已经被八旗军攻破的消息。于是周敦吉请求与石砫都司秦邦屏率部渡河镇守桥北,而童仲揆、陈策及副将戚金、参将张名世统率三千浙兵(即戚家军)镇守桥南。秦邦屏等人还未完成结阵,八旗军便以反动进攻,最终周敦吉和秦邦屏等明军全部战死。副将朱万良、姜弼见死不救,八旗军再攻桥南的三千浙兵,浙兵利用火器杀敌,后因火药耗尽,陈策战死,童仲揆欲逃走,但遭到戚金的阻止,最终童仲揆、戚金、张名世、袁见龙、邓起龙等人全部战死,“戚家军”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军制

编辑

营制

戚家军是由水师、步兵和骑兵等几个兵种混合组成的,而水师和步兵师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是倚重的两大主要兵种。为加强沿海防务,戚继光亲自督造大量战船,主要有福船、海沧和大苍山船。为更好发挥各种类型船只的作用,进行协同作战,戚继光以福船二只、海沧船一只、大苍山船二只,编成一哨,设立哨官一人;左右二哨官为一营,设立领兵官一人。同时戚继光在松门官设立右、后二营,在海门关前设立前、左二营,分别设立指挥一人,这便是戚家军的水师系统。

而戚家军的步兵设置为兵士十二名为一队,分为火器队和杀手队,其中火器队设有队长一人,鸟铳手十名,火兵一人;杀手队设立队长一人,长枪二人(枪手兼弓箭),钯二人(钯手兼火箭),大棒二人(大棒手兼弓箭)和火兵一人。三队为一旗,设立旗总一人,每旗37人,而三旗为一局,设立百总一人,每局共有112人。鸟铳二局加杀手二局为一司,设立把总一人,每司共有449人,而二司为一部,设立千总一人,每部共有899人。三个千总为一营,设立将官一人,中军一人,每营共有2699人。

车营是戚继光在蓟州练兵时设计而出。每车以四人推行,战时便结成方阵,马军和步兵放在中央。此外利用拒马器遏制敌军骑兵,等到敌军临近时,以火器压制,待敌人靠近便以拒马器排列在前,中间摆放长枪和狼筅。每座车营拥有战车一百二十八辆,每辆双轮长辕使用两头骡子,车上安装大佛狼机二架,每车拥有军士二十名,分为奇正二队。每队正兵,有军士十名,两人专门管理骡车,六名负责两架佛狼机,每架三名,车正一名,负责掌管旗子,舵工一名,专管运车。而每队奇兵,有旗士十名,鸟铳手四名仍兼长刀,藤牌手二人,镋钯手二人,火兵一名,专管各队伙食。

训练方式

戚继光训练“戚家军”,主要从思想、武艺、阵营和纪律四大方面进行系统训练。首先,戚继光从思想上训练部队。他认为练兵最重要的便是锻炼心性,他的“练心”与俞大猷的“练胆”主张不谋而合。戚继光认为只有士兵训练出同仇敌忾之心,才能在战场之上勇猛杀敌,因为他向士兵进行爱国教育,宣传军队是为保障民生,捍卫地方的工具。

其次,戚继光重视武艺和阵法的操练。戚继光认为武艺训练,是为使士兵学好本领,防身杀敌,立功报国,他主张练习真武艺,反对练习花枪之类的武艺。进行武艺训练时,按照士兵年龄、身材、体质不同,分别授予不同的兵械,如年少敏捷者教授藤牌,年富力强、老成持重者教授狼筅,有勇气、精神的健壮者教授长枪,其他条件稍差者教授叉、棍等短兵器。士兵不仅要进行单个武艺训练,还要结合营阵练习,做到个人与集体战斗的统一。此外戚继光还重视士兵的体格锻炼,平常训练士兵要身穿重物训练体力,要使用重于作战时的兵械训练手力,要脚裹沙囊练习跑步训练足力。

戚继光认为阵法训练时营阵特别重要,在阵法训练上要注重实效。为了适应江南水乡和倭寇的作战特点,戚继光有针对性地演练了“云里月阵”“蝴蝶阵”和“鸳鸯阵”等阵法,在诸多阵法中,尤其以“鸳鸯阵”最为著名,是戚继光针对江南多湖泊沼泽,不便于驰骋的地形特点创造发明的一种全新阵法。“鸳鸯阵”要求各种长短兵器俱用,每队由十二人组成,队中共有长牌、藤牌手各一人,狼筅兵二人,长枪手四人,短兵手二人,火夫和队长各一人。要求在作战时,两名牌手并列,随时根据地形变化变换阵法,如果路窄时将并列队形变成纵队,路宽时又要变成横队,将“鸳鸯阵”灵活演变成为“两仪阵”“大三才阵”和“小三才阵”。

戚家军

鸳鸯阵及其演变阵法

赏罚条例

临阵连坐军法

戚家军针对各种行为都有明确的赏罚规定,如临阵退缩者,甲长处罚士兵割耳,队长处罚甲长割耳,哨长处罚队长割耳,把总处罚哨长割耳,回营后,处斩无耳者,不肯割耳者,处罚不肯割耳者。外出埋伏敌人时,遇敌不起或早起者,处斩伏兵队长,士兵扣除工食。阵亡一人,本甲没有敌人首级,全部扣除一月工食,优恤亡者家属。对敌作战一人先退,斩杀甲长,如果甲长不退而士兵后退,甲长阵亡后加重优恤,剩余士兵全部斩首,如果甲长退走,或者各甲全部退走,斩杀队长等等。

军中禁令

戚继光认为军中要紧的第一件事情,便是不许喧哗说话,并制定一系列军中禁令。如无令开口说话者,加重处罚;士兵逃走,同队之人全部受罚,分一半坚守,另外一半去捉拿逃走的士兵,如果未能抓获,全部监禁一年,扣除工食;征住地方时,每队十二人全部在一家休息,时刻不许分离,如果一家不能全部住下,分对门或者隔壁房间居住,不允许间隔多间房屋,如果不跟随本队一起居住,队长与士兵全部军法处治等等。外出作战时,戚继光也有明确军令禁约。如行军途中,遇到疾病,由把总检验,然后禀报并送公文前去调拨医士治疗,伤愈后,要立刻前往部队,如果诈病推脱,以军法惩罚。分兵多路时,临行前要做记号,如果与敌人相遇,不论昼夜,各队互相以记号辨别真伪等等。他教导官兵不得侵扰百姓,对践踏庄稼、烧毁房屋、奸淫作盗和妄杀无辜者,都制定了严格的军法,同时还做到“赏罚分明”,在戚家军中,赏和罚都有严格的标准。戚继光认为武艺训练与纪律训练同等重要,经过这套训练法则,戚家军在较短时间内,被训练成为一支纪律严明、组织良好、勇敢善战的常胜军。

比武赏罚

比较武艺,初试评定为上等三级,中等三级,下等三级。再次比较,仍平定为原等级者,不赏;增加一级,赏银一分,增加二级,赏银二分,增加一等,赏银五分。一次评定仍为原等,免责,二次评定仍为原等,处罚五棍,三次仍为原等,处罚十棍,五次以上者,处罚四十棍,并直接开除。鸟铳三枪打中一枪者,无赏罚,三枪打中两枪者,赏银一分,三枪全中者,赏银五分,此外一次不中者,打三棍,两次不中者,打六棍,三次不中者,打九棍,五次不中者,打四十棍,然后开除等等。

武器使用

马兵的武器有弓矢、鎲(tǎng)钯、线枪、大棒(马兵也可用,但不能双手齐打)、腰刀,其他如斧、钺、锤、挝、大刀、钩镰之类的武器,胆量大武艺高强,能够独自骑马出入军阵的士兵,可以使用,但不可以教给普通士兵。步军武器有狼筅、藤牌、长枪、线枪(也可用于步兵)、大棒、夹刀棍(大棒加入利刃)、无敌大将军(又名神飞炮)、佛狼机(能连续发炮)、虎蹲炮、鸟铳等。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6783/

(38)
词条目录
  1. 创建背景
  2. 政治因素
  3. 经济因素
  4. 抗倭战争
  5. 发展历程
  6. 上疏练兵
  7. 义乌募兵
  8. 台州大捷
  9. 福建御倭
  10. 收复横屿
  11. 牛田大捷
  12. 林墩大捷
  13. 战平海卫
  14. 解围仙游
  15. 清缴吴平
  16. 北上镇蓟
  17. 东征朝鲜
  18. 石门增饷
  19. 浑河落幕
  20. 军制
  21. 营制
  22. 训练方式
  23. 赏罚条例
  24. 临阵连坐军法
  25. 军中禁令
  26. 比武赏罚
  27. 武器使用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