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Anser cygnoides)是雁形目鸭科雁属的一种鸟类,别名大雁、黑嘴雁,无亚种分化,属单行种。鸿雁可在中国黑龙江省、吉林省以及西伯利亚南部、中亚等区域繁殖;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山东、江苏以及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越冬。鸿雁主要栖息于宽阔草原的湖泊、河流、沼泽及其近岸草地中,特别是水生植物茂密的地区。
形态特征
编辑整体特征
鸿雁是大型水禽,体长90cm左右,体重2.8~5.0kg。嘴黑色,脚橙黄色。前额靠近嘴基处有一白色细环纹,颈部颜色一分为二,前颈白色、后颈棕褐色。上体大致为灰褐色,尾上覆羽及尾端白色,胸、腹淡黄褐色,肋有暗色横斑,下腹至尾下覆羽白色。
鸿雁大小量度一览表
- | 体重 | 体长 | 嘴峰 | 翅 | 尾 | 跗蹠 |
2850~4250g | 821-930mm | 89~99mm | 442~468mm | 128~156mm | 77~97mm | |
2800~3450g | 800~850mm | 75~95mm | 375~445mm | 103~134mm | 75-85mm |
成幼差异
成鸟
雌雄相似。雌鸟略较雄鸟为小,两翅较短,嘴基疣状突亦不明显。雄鸟上嘴基部有一疣状突。成鸟从额基、头顶到后颈正中央暗棕褐色,额基与嘴之间有一条棕白色细纹,将嘴和额截然分开。头侧、颏和喉淡棕褐色,嘴裂基部有两条棕褐色颚纹。背、肩、腰、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暗灰褐色,羽缘较淡或较白,形成明显的白色斑纹或横纹。尾上覆羽暗灰褐色,但最长的尾上覆羽纯白色,尾羽灰褐色。前颈和颈侧白色,前颈下部和胸肉桂色,向后逐渐变淡,到下腹则全为白色。尾下覆羽亦为白色,两胁暗褐色,具棕白色羽端;翼下覆羽及腋羽暗灰色。嘴黑色,虹膜红褐色或金黄色,跗蹠橙黄色或肉红色。
幼鸟
全身被以绒羽,额和两颊淡黄;眼周及眼先灰褐;额基无白色狭纹围绕着;上体灰褐,羽轴黄色;下体亦黄色,向后渐淡。嘴黑色,上、下嘴尖端淡黄色,虹膜淡黄色。
分布与栖息
编辑分布范围
中国:鸿雁主要繁殖于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越冬在长江中下游和山东、江苏、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偶见于台湾,也发现少数在辽宁和河北省越冬;迁徙时见于新疆北部阿尔泰山脉、西部天山、青海柴达木盆地、河北和河南等省。
世界:鸿雁繁殖在西伯利亚南部、中亚,从鄂毕河、托博尔河往东,一直到鄂霍次克海岸、堪察加半岛和库页岛;越冬在朝鲜半岛和日本。
鸿雁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宽阔草原的湖泊、河流、沼泽及其近岸草地中,特别是水生植物茂密的地区。有时也栖息于山地的河谷。冬季栖于湖泊、水库、海滨、河口沼泽及附近农田。在换羽或幼鸟没有飞行能力时,多在河、湖、水库的水域或芦苇丛中活动,遇惊扰时向深水或芦苇中游去。
生活习性
编辑节律行为
鸿雁毎年9月下旬至10月末即开始大量从繁殖地迁往越冬地,有的早在9月初至9月中旬即开始迁徙。迁徙时常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鸿雁迁徙是逐步分批进行的,从9月下旬一直持续到10月末至11月初。常常是迁走一批再来一批,每批的迁离与迁来,常与气候的突然变冷有关。每当寒潮来临,停留的鸿雁突然迁走,不久另一批又迁来。春季鸿雁迁徙出现在3月中旬至4月末,持续约一个多月。但春季迁徙群明显较秋季小,通常十几只至几十只。
迁徙
觅食行为
觅食多在傍晚和夜间。通常天一黑即成群飞往觅食地,清晨才返回湖泊或江河中休息和游泳,有时也在岸边草地上或沙滩上休息。主要以各种草本植物的叶、芽,以及芦苇、藻类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食少量甲壳类和软体动物。鸿雁在秋冬季节也经常飞到人迹罕至的麦地、农田寻找农作物果实食用。
社群行为
鸿雁性喜结群,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即使在繁殖季节,亦常见4~5只或6~7只一起休息和觅食。善游泳,飞行力亦强,但飞行时显得有些笨重。警惕性强,行动极为谨慎小心,休息时群中常有几只“哨鸟"站在较高的地方引颈观望,如有人走近,则一声高叫,随即而飞,其他鸟也立刻起飞。鸿雁飞行时成“一”字或“人”字形,边飞边叫,声音洪亮、清晰、单声,但拖得较长,似“嗯-嗯”声,数里外亦可听见。
飞行中的鸿雁
换羽行为
鸿雁的换羽期是每年的6、7月份,持续将近一个月左右时间。对于鸿雁来说,换羽期是它们最危险的时期。因为换羽时它们的羽毛几乎同时全部脱下,在这段时间里它们丧失了飞翔能力,人兽很容易就能捕捉到它们。所以换羽时本来警惕性极高的雁群大多集中在人兽难以靠近的地方,以确保本身的安全。
生长繁殖
编辑求偶与交配
鸿雁在每年3月下旬、4月上旬飞回中国东北地区繁殖。雌雄成对大多是在迁徙途中和进入繁殖地后形成的,也有很少部分是在南方越冬地形成的。雄雁先在在雌雁面前激动欢快的游动,同时垂直竖起尾部,反复的把头浸入水中,马上出水,反复这样运动,很像觅食动作。交配时雄雁张开双翅,雌雁开始鸣叫,雌雁雄雁都引颈张翅,雄雁上跳到雌雁后背上进行交配。
筑巢与繁殖
鸿雁常成对营巢繁殖。巢多筑在草原湖泊岸边沼泽地上或芦苇丛中,亦有在靠近山地的河流岸边营巢的。营巢地方通常植物茂密,环境偏僻,难于进入,很少在开阔而又裸露的荒漠平原上营巢。巢材为干芦苇和干草,巢中心呈凹陷状,内垫以细软的禾本科植物、干草和绒羽。繁殖在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繁殖期4-6月。鸿雁每窝产卵4-8枚,多为5~6枚,卵呈乳白色或淡黄色,大小为76~89mm×53~59mm,平均重130.5g。
鸿雁的巢和卵
孵化与育雏
鸿雁卵随着孵化而颜色逐渐变深,呈浅褐色,孵化后期卵表面有黄色的小斑点。雌鸟单独孵卵,雄鸟通常守候在巢附近警戒。如有入侵者,它们常常伪装成跛脚或一只翅膀塌下,装成受伤的样子将入侵者从巢附近引诱开,然后又偷偷回到巢前,孵化期28-30天。雏鸟孵出后,由双亲带领着游水,或在湖边沙滩和草地上休息和觅食。发现危险,双亲中一只发出惊叫,同时护送小鸟隐蔽于附近草丛中或游至远处。幼鸟2~3年性成熟。
雏雁
人工繁殖
编辑鸿雁属于易危的鸟类,可采取对鸿雁建立饲养种群,在其种群扩大后,逐步释放野化以恢复野生种群,以及通过进行野外招引,进一步扩大野生种群,以解决种群的易危状况,进而摆脱单纯对野外个体开展保护的被动局面。鸿雁已被纳入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禁止以食用鸿雁为目的的养殖活动,除适量保留种源等特殊情形外。鸿雁在圈养条件下,平均寿命通常为20年,截止2014年,人工饲养的鸿雁寿命最长可达40年。
场舍与管理
根据野生鸿雁生物学特性,其饲养场选建在农田排水沟边,排水沟为其自然水上运动场。在沟岸干燥、平坦的陆地部分建造背风、向阳的半开方式雁舍和具向排水沟—侧倾斜的缓坡陆地运动场。
种用雁采取放养与地面平养舍饲相结合,即夏季主要利用水草丰盛的自然条件,以放牧为主,适当补饲;冬天,气候寒冷,牧草枯竭,故除游水外,主要由人工提供适宜环境条件舍饲。
繁殖与产蛋
鸿雁性成熟晚。种雁平均开产日龄为266天,具有明显的繁殖季节性和极强抱性。母雁产蛋期一般在每年秋末至次年春末,以每年4~5月份为产蛋高峰期。每间隔2~3天产1枚蛋,每产4~6枚卵便开始做窝。
为适应鸿雁水中交配陆上产蛋的繁殖习性,人工养殖时设有一定面积和深度的水域,是确保发挥其生产性能的必要条件之一。集约养殖鸿雁,在其繁殖季节还应采取有效的醒抱措施,以提高产蛋性能。
孵化与采食
采用人工机器孵化,自动控温、自动翻蛋,分批上蛋,机孵温度37.2~38℃,湿度为58%~68%,孵化期约30天。刚出壳的鸿雁为身着灰色绒羽的早成鸟。一般出壳6~12个小时即可开食,先喂给清洁的饮水,24小时后教其觅食,将切碎的青菜叶撒在雏雁身上,让其他雏雁觅食。几只会觅食的会带动群体觅食。2~3天后将菜叶放在盆中,再加少量的玉米粉或粉料,粉料中适当拌有矿物质和维生素。
防疫与消毒
雏雁出生7日龄左右注射小鹅瘟疫苗,0.4ml/只。3周龄左右可根据情况在饲料中拌入适量土霉素、痢特灵以及磺胺类、氟哌酸等药物,可预防禽霍乱等疾病发生。每隔10~15d将大蒜切碎放入饮水中,连喂5d,停10~30d。每周定期对养殖场地、用具用百毒杀、高锰酸钾进行喷雾消毒。禁止带病禽、蛋及其他动物进入养殖场,杜绝参观,必要进入时需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防止传染病发生。
物种保护
编辑物种现状
鸿雁曾拥有很大的种群数量,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估计种群数量在10万只以上,但在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鸿雁变为全球易危(VU)鸟类,种群处于下降趋势。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鸿雁的总数量约为6万-9万只。其中在韩国,大约有50-1000只迁徙个体,大约50~1000只越冬个体;中国长江湿地大约87544个体,总体而言,鸿雁种群数量正在减少。
致危因素
滥捕滥猎:鸿雁体型大,且肉嫩味美,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重要的狩猎鸟类。鸿雁羽绒又是十分理想的填充材料,可用于羽绒服加工等。飞羽可作为装饰品或制成工艺品,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所以对鸿雁的捕猎一直屡禁不止。
食物来源减少:湿地附近工业生产、矿业开发和旅游开发产生的工业和生活垃圾在没有得到恰当处理的情况下排放到湿地中,导致水域污染日益严重,也直接影响了渔业生产能力,更是长期威胁到当地有限的淡水资源,使鸿雁食物来源减少,觅食困难。
栖息地破坏:不合理的水利工程修建,使湿地水源遭到破坏而使湿地萎缩,或者改变湖泊原有的水位线使原本适宜鸿雁生存的湿地被淹没。
地区性干旱:由于受气候暖干化的影响,鸿雁主要繁殖分布区域降雨量减少,造成部分湿地呈萎缩状态,不少湖泊由于水位过浅,周边芦苇沼泽干枯,直接影响鸿雁的繁殖种群。
保护级别
在2021版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鸿雁被列为二级保护物种。
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鸿雁经评审专家评估,评估等级为易危(VU)。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鸿雁在2016年10月1日被列为易危物种(VU)。
保护措施
2000年,鸿雁被中国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20年9月30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将鸿雁纳入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规定禁止以食用鸿雁为目的的养殖活动,除适量保留种源等特殊情形外,引导养殖户停止养殖。
中国已经加入了《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和《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湿地保护公约》(Ramsar Convention),并先后与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和新西兰签署了双边候鸟保护协定,加入了东亚-澳洲迁徙水鸟保护合作伙伴关系(EAAFP),并通过建设自然保护区、加强栖息地维护巡护与野外救护、打击盗猎及非法贸易、积极开展跨国保护合作等措施,扎实推进野生动物迁徙物种的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工作。
据2014年资料统计,中国在各省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中,有鸿雁分布的自然保护区共计68个,其中3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市级自然保护区,如:江西潘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黄河湿地保护区等。
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俄罗斯也建立多个保护区,如在俄罗斯达乌利亚国际自然保护区就发现过鸿雁。
自2007年以来,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会同蒙古国家中央兽医实验室和蒙古科学院开展了蒙古水鸟环志。2008年,在蒙古中部与北部为水鸟安装彩色无线电项圈的研究项目中,有151只鸿雁被安装了环志,为研究鸿雁的迁徙路线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价值
编辑生态价值
鸿雁在觅食过程中,喜欢在浅水中或松软的泥滩上挖掘食物,会将一些直立茎植物连根拔起,不仅为新的草籽发芽和生长提供了空气、水分和空间,也为浅水生草类增加了阳光照射。同时鸿雁在迁徙途中,也会成为猎物被其它捕食者的捕食。
经济价值
鸿雁已被列为中国二级保护动物,但由其驯化而来的鹅,则作为重要的经济动物被广泛饲养。中国鹅各地方品种中,除伊犁鹅外,其他品种均由鸿雁驯化后,经漫长的选育历程进化而来。成年鸿雁家鹅头部有肉瘤,公鹅较母鹅发达,颈较细、较长,呈弓形。中国鹅常年存栏量达到3.5亿只,年出栏量在6亿~7亿只,占世界总出栏量的70%左右。鹅肉鲜嫩味美,营养丰富;鹅绒保暖性能强,是加工羽绒制品的优质填充料;鹅头、鹅掌、鹅翅、鹅胗等别具风味,鹅肥肝也成为国际食品市场上的抢手货。
药用价值
鸿雁为中国保护二级动物,需合法合规,禁止滥捕。鸿雁肉及脂肪具有药用价值,在《千金·食治》《日华子》《本草求真》等书中都有与药性及功能主治相关的记载,鸿雁肉及脂肪药性为味甘,性平。其中鸿雁肉具有祛风,舒筋壮骨的功能,主治诸风麻木不仁,筋脉拘挛,半身不遂。鸿雁脂肪具有益气补虚,活血舒筋的功能,主治中风偏枯,手足拘挛,腰脚痿弱,耳聋,脱发,结热胸痞,疮痈肿毒。
文化
编辑书信
古人以鸿雁代书信,有所谓“雁帛”“雁书”“雁足”等。史载,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禁后威武不屈,徙居北海牧羊十九年。后以雁足系帛书,告知汉室自己的处境,终于得归故国。由此,人们就将书信与来去有时的鸿雁联系了起来。唐王勃《采莲曲》诗有云:“不惜西津交配解,还羞北海雁书还。”元王实甫《西厢记》亦云:“自别颜范,鸿稀鳞绝,悲怆不胜。”便是借鸿雁代书信。
邮票
中国邮政的徽志就是一只鸿雁。“鸿雁”是书信的代称,有时亦代指邮递员。为加强海峡两岸邮政、集邮合作与交流,2014年5月中国邮政和台湾邮政部门特别各以《鸿雁传书》为主题发行特种邮票1枚。
鸿雁传书邮票
吉祥物
鸿雁来去有时、行止有序,与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原则吻合,被赋予丰实的文化内涵,也就成了吉祥物。此外,“鸿”字有“巨大”的意思,鸿文、鸿裁、鸿恩、鸿图、鸿儒等词汇中的“鸿”,都是这个意思。这无疑也给鸿雁增添了一些正方向的积极意义。唐代科举新进士有题名雁塔之举,后世则以“雁塔题名”为科考高中的祝吉之语。
诗词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如借鸿雁表达思乡怀亲之情,谢榛的《秋日怀弟》中就有“遥想故园挥涕泪,况闻寒雁下江湖”的句子,除此之外,鸿雁还有怀念故国的意思,例如庾信的《重别周尚书》中也有“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的句子。
物种对比
编辑鸿雁、豆雁都是雁形目鸭科雁属鸟类,都为大型水禽,且有一个共同的别名:大雁,在喙、外形羽毛、身体颜色等多处比较相似。
中文正式名 | 鸿雁 | 豆雁 |
学名 | Anser cygnoides | Anser fabalis |
别名 | 大雁、黑嘴雁 | 大雁、东方豆雁 |
图片 | 豆雁 | |
鉴别特征 | 嘴黑色,额、头顶至后颈暗褐色,前颈近白色,与后颈呈鲜明对照。身体灰褐色 | 头颈棕褐色,背灰褐色;下体羽象牙白色;嘴黑褐色,嘴端具黄橘色斑带 |
物种现状 | 易危,6万-9万只 | 无危,全球估计为68万-80万 |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鸿雁.物种2000中国节点网站. [2023-09-26].
[2]旭日干. 内蒙古动物志 第3卷 鸟纲 非雀形目[M]. 2013: 129-131. (3)
[3]赵正阶. 中国鸟类志-上卷[M]. 2001-06: 155-157. (3)
[4]Swan Goose.The Red List Partnership. [2023-10-20].
[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 [2023-10-20].
[6]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 - Report.ITIS. [2023-10-28].
[7]杜强, 陈木亮, 费友发, 韩卫杰. 鸿雁血液生化及免疫指标测定[J]. 湖北畜牧兽医, 2022-09-25, 43(3): 16-17,24. [2023-10-28].
[8]侯银续. 安徽省鸟类分布名录与图鉴[M]. 2019-03: 70.
[9]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管理处. 黄河湿地鸟类-三门峡[M]. 2012-07: 40.
[10]Anser cygnoides(swan goose).Animal Diversity Web. [2023-10-21].
[11]何大乾,卢永红. 鹅高效生产技术手册[M]. 2004: 1.
[1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本草(第九册)[M]. 1999-09: 450-451. (2)
[13]乔继堂. 中国吉祥物. 2021: 79-80. (2)
[14]2014年特种邮票《鸿雁传书》.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2023-10-21].
[15]梁丽华, 蒋海洋, 高红梅. 浅谈中国古诗词中的鸿雁意象[J]. 中国文艺家, 2020, (04): 57.
[16]丛璐璐. 鸿雁研究概述[J]. 科技资讯, 2010-01-01, (6): 140,142. [2023-10-21].
[17]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_其他_中国政府网.www.gov.cn. [2022-07-06].
[18]李丁男. 中国受胁雁鸭类的地理分布及保护状况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14
[19]郑作新.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二卷 雁形目[M]. 1979-02: 28.
[20]李剑志. 洞庭湖鸟类图谱. 2012-01: 38.
[21]王丛民. 鸿雁生物学特征及其文化的研究[D].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5-06-14[2023-10-28]. (4)
[22]马志军,陈水华. 中国海洋与湿地鸟类[M]. 2018: 282.
[23]张林媛. 鸿雁卵泡的组织学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6-01[2023-10-28].
[24]卜楠龙. 雁鸭类野化放归与招引技术研究[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6-01[2023-10-26].
[25]张春珍, 张琦. 鸿雁人工饲养效果观察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5-01-01, (9): 73-75. [2023-10-21].
[26]陈云霜,沈钧. 家庭养鸟与驯鸟技术. M. 2002: 62.
[27]Swan Goose.ANIMALIA. [2023-10-21].
[28]物种评估与保护.国家保护物种名录. [2023-10-20].
[29]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国政府网. [2023-10-21].
[30]“关于我国早日加入《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的提案”复文(2017年第1803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 [2023-10-21].
[31]上万只天鹅抵达鄱阳湖核心保护区-江西文明网.江西文明网. [2023-10-21].
[32]正北方网. 数千只候鸟飞抵呼伦湖保护区.今日头条. 2020-04-10[2023-10-21].
[33]大河网. 孟津黄河湿地保护区鸟类增至271种.今日头条. 2021-05-13[2023-10-21].
[34]潇湘晨报. 飞向北极|达乌利亚保护区手册记下中国学者的名字.今日头条. 2023-05-29[2023-10-21].
[35]环志监测,破解众多鄱阳湖候鸟之谜--江西新闻网.中国江西网. [2023-10-21].
[36]杨庆, 段海滨. 仿鸿雁编队的无人机集群飞行验证[J]. 工程科学学报, 2019-12-16 : 1599-1608. DOI:10.13374/j.issn2095-9389.2018.12.18.001.
[37]王守江. 浅谈鹅肥肝生产现状、生产关键技术及生产注意事项[J]. 家禽科学, 2023-01-10, 45(1): 54-56. [2023-10-21].
[38]豆雁.物种2000中国节点. [2023-10-26].
[39]田秀华,丁君.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志[M]. 2007: 56-57. (2)
[40]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 郑州黄河湿地鸟类[M]. 2017: 39-41. (2)
[41]Bean Goose(Anser fabalis).IUCN. [2023-10-28].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4月2日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6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