荇菜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荇菜(拉丁学名NymphoidespeltataKuntze),睡菜科(Menyanthaceae)荇菜属(Nymphoides)植物,又名凫葵、水荷叶、莕菜等。为多年生水生草本,茎圆柱形,多分枝;叶片近圆形,叶基部深裂,裂片几闭合;花常多数,花冠金黄色;蒴果无柄,椭圆形;种子褐色,边缘密生睫毛状结构。荇菜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地区,中国绝大多数省区均有分布。荇菜喜充足光照,一般生长于不甚流动的池塘、湖...

荇菜(拉丁学名Nymphoides peltata Kuntze),睡菜科(Menyanthaceae)荇菜属(Nymphoides)植物,又名凫葵、水荷叶、莕菜等。为多年生水生草本,茎圆柱形,多分枝;叶片近圆形,叶基部深裂,裂片几闭合;花常多数,花冠金黄色;蒴果无柄,椭圆形;种子褐色,边缘密生睫毛状结构。荇菜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地区,中国绝大多数省区均有分布。荇菜喜充足光照,一般生长于不甚流动的池塘、湖边及河边,以根状茎着生于水体底质淤泥中。

形态特征

编辑

荇菜茎圆柱形,多分枝,密生褐色斑点,有时从节处生根。

荇菜上部叶对生,下部叶互生;叶片飘浮,近革质;叶片圆形或卵圆形;叶基部深裂,裂片几闭合;叶片正面深绿色,有不明显的掌状叶脉;叶背紫褐色,有小腺点。

荇菜

荇菜的叶

荇菜花常多数,簇生节上,5数;花萼分裂近基部,裂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花冠金黄色,冠筒短,喉部具5束长柔毛,裂片宽倒卵形。

荇菜

荇菜的花

果实

荇菜蒴果无柄,椭圆形。长1.7-2.5厘米,宽0.8-1.1厘米。

种子

荇菜种子大,褐色,椭圆形,边缘密生睫毛状结构。

物种分布

编辑

荇菜原产于欧亚大陆温带地区,模式标本采自中欧。现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地区,如苏联蒙古朝鲜日本。在中国,荇菜分布于除海南、青海和西藏外的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如湖北、福建等地。此外,荇菜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构成植物入侵。

生长习性

编辑

荇菜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适生于池塘或不甚流动的河溪中。喜充足光照,喜多腐殖质的微酸性至中性的底泥和富营养的水域,以根状茎着生于水底淤泥中。再生力强,生长适宜温度为16℃-30℃。花果期4-10月。

荇菜

荇菜及其生境

繁殖方式

编辑

自然繁殖

荇菜的自然繁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繁殖速度快,常聚集分布,形成单优势群落。其通过横走根茎进行快速无性繁殖。同时特殊的种子形态使得荇菜能进行远距离种子传播,便于其快速占领水域。荇菜的花分长花柱和短花柱两种类型,即花柱二型性,同时演化出了不育类型,以平衡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

荇菜为日间开花物种,花在一天内会枯萎,其繁殖策略是加大开花频率及延长花期,同时提供花蜜以吸引传粉昆虫。花后32-60天内果实成熟开裂,成熟种子散落。种子数量大,种子每平方米可超过3000粒。

为了有效地将种子传播至其他水域,荇菜形成了特殊的种子传播机制。荇菜种子比水重,通过一层相对较弱的疏水性外壳保持漂浮,并通常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种子团在水面上移动。种子边缘睫毛状结构可帮助种子粘附在载体上,如鸟类的裸露位置等。一般荇菜以水鸟为媒介进行远距离传输,一些两栖动物可能也参与其中。粘附在载体上的种子会随着逐渐干燥脱落,当外界对水体有扰动后种子快速下沉以定植。

无性繁殖

荇菜在野外可大面积生长,主要依靠其横走的根茎进行繁殖。荇菜根茎及匍匐茎均能产生大量不定根,越冬后,根茎或匍匐茎中断,荇菜脱离底部基质后,叶片会长出不定芽并漂浮,以期再次扎根,并由芽独立生长发育成新株。

人工繁殖

荇菜再生能力强,繁殖容易。种植方法包括播种繁殖法及块茎分割繁殖法。

播种繁殖

每年6-10月份收集种子,摘下成熟果实的花序并对其进行消毒处理,低温保存。次年4-8月份切开果实,取出种子,湿培法令其发芽,待种植水域水温达到15-30℃范围时将已经发芽的种子抛洒至水体中。

块茎繁殖

4-9月份捞取荇菜的块茎,去除茎叶,将块茎分割成2-3份,直接抛洒至需要种植的水体中。

物种危害

编辑

荇菜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构成物种入侵。在美国,它已经广泛入侵了静止或流动缓慢的水域,取代了原生植物群落,改变了生态过程,并干扰了人们的航海和娱乐活动。在加拿大,即使冬日完全排水,水域底部淤泥冻结,荇菜的短根状茎仍能越冬。在英国,英格兰等地区也存在入侵现象。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采取手动清理、使用除草剂以及通过法规规范人们行为等手段进行防治,其中,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有效性尚不明确。

功用价值

编辑

观赏价值

荇菜是美丽的水生观赏植物。其叶片形似睡莲,漂浮于水面,鲜黄色花朵挺出水面,花大而美丽,宜用于水流较缓的静水区大片种植,同时也是庭院点缀水景的佳品。

食用价值

荇菜根茎及嫩叶可食用,可煮食做蔬菜汤,也可浸酒做腌菜,称之为菹,是古人常见时蔬。如今人们已经很少食用荇菜,但中国南部还保留着食用荇菜或其近缘种的习惯。

生态价值

荇菜具有保护湿地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等作用,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荇菜通过过滤、截留及加强有机物降解转化的作用,可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对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水华的发生。同时,荇菜对金属镉、锌、铜等有较强的耐受性,可以通过根系的吸收和分泌物的吸附作用固定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对含镉、锌、铜等的污水有较高的净化能力。

延伸文化

编辑

药用文化

《唐本草》《开宝本草》《医林纂要》《肘后备急方》等专著中有记载,荇菜的茎、叶均可入药,具有发汗、透疹、清热、利水、解毒的的功效。。

荇菜考证

有学者对荇菜进行了释义考证,综合《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说文解字》《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等的相关释义,认为“荇菜”与古文中“荇菜”指同一种植物。《关雎》中“荇菜”是否为今植物学所称荇菜尚存争议。

荇菜意象

《关雎》是《毛诗·国风》开卷第一篇,“荇菜”作为《关雎》中反复三次吟咏的唯一一个植物,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地位。“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关雎》中的这一系列动作,描绘了美好女子与众人采集荇菜,准备祭品拜神灵、飨祖先的生动风俗画。其中荇菜作为一种水草,蕴含着古人对生殖的崇拜以及对水的崇拜等意象。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荇菜 Nymphoides peltata|iPlant.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 [2023-01-02].

[2]朱静. 睡菜科睡菜与莕菜的发育形态学研究及其分类学意义[D].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

[3]王勇. 花柱二型性水生植物莕菜的繁殖生态学研究[D]. 武汉大学, 2004

[4]丁小余,金飞宇,张如志,施国新,陈维培. 荇菜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及生态适应性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03): 71-78.

[5]赵利杰. 《诗经》中的蔬菜研究[D]. 郑州大学, 2016

[6]陶明煊,吴国荣,顾龚平,陆长梅. Cd对荇菜光合、呼吸速率和ATPase活性的毒害影响[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94-98.

[7]杜凤凤,刘晓静,陈少周,李乃伟,姚东瑞. 盐胁迫下荇菜的耐受性和光合特性实验研究[J]. 湿地科学, 2022, 20(04): 565-572.

[8]汪丽, 王国祥, 唐晓燕,等. 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抑制效应及其机制[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0, 26(3): 7.

[9]郭亚平,晓芙,胡曰利. 湿地植物在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作用特性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 32(02): 141-146.

[10]雷泽湘. 太湖大型水生植被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 暨南大学. 2006

[11]Darbyshire, Stephen, J, et al. The biology of invasive alien plants in Canada. 10. Nymphoides peltata (S. G. Gmel.) Kuntze[J].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 2008, 88(4): 811-829.

[12]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观赏园艺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编.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观赏园艺卷[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96: 第459-460页.

[13]王斌. 水生植物 荇菜[J]. 园林, 2012, (03): 66-67.

[14]Van D , Van D . The floral biology and seed production of Nymphoides peltata (GMEL.) O. Kuntze (Menyanthaceae)[J]. Aquatic Botany, 1981, 10: 261-293.

[15]None. An update of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classification for the orders and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APG IV[J].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16, 181(1).

[16]Cook C. The number and kinds of embryo-bearing plants which have become aquatic: a survey[J]. Perspectives in Plant Ecology Evolution & Systematics, 1999, 2(1): 79-102.

[17]Seed dispersal of Nymphoides peltata (S.G. Gmelin) O. Kuntze (Menyanthaceae)[J]. Cook C. Aquatic Botany, 1990, 37(4): 325-340.

[18]陈开宁,黄蔚,柏祥. 种植莕菜属植物恢复湿地水生植被的方法[P]. 江苏, 2009-10-07. CN101548616.

[19]Nymphoides peltata. iucngisd, 2003[2023-01-02].

[20]杜福祥. 餐厅创新菜宝典[M]. 北京: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2020: 第762页.

[21]林慧, 梅全喜. 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荇菜"的考证[J]. 时珍国医国药, 2016, 27(9): 2.

[22]邢世瑞. 宁夏中药志[M]. 2006: pp.160-162.

[23]唐慎微.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M].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7

[24]赵丽萌. “荇菜”考论[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8(04): 12-16.

[25]诗经译注[M]. 程俊英 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26]冉苒. 经学大义与文化意蕴——《关雎》的文化解读[J]. 华夏文化, 2020, (02): 37-43.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4月2日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7712/

(15)
词条目录
  1. 形态特征
  2. 果实
  3. 种子
  4. 物种分布
  5. 生长习性
  6. 繁殖方式
  7. 自然繁殖
  8. 有性繁殖
  9. 无性繁殖
  10. 人工繁殖
  11. 播种繁殖
  12. 块茎繁殖
  13. 物种危害
  14. 功用价值
  15. 观赏价值
  16. 食用价值
  17. 生态价值
  18. 延伸文化
  19. 药用文化
  20. 荇菜考证
  21. 荇菜意象
  22.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