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一字法主,出生于京兆郡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祖籍是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省辽阳市),是西魏名将李弼的曾孙,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 李密,字玄邃,祖籍辽东襄平县。他的曾祖父是西魏司徒李弼,祖父是李曜,在北周官至太保、封邢国公。父亲李宽,在隋朝官至上柱国,封蒲山公。李密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在文学和武功方面都有一定造诣,并且善于出谋划策。同时,少年时期的...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一字法主,出生于京兆郡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祖籍是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省辽阳市),是西魏名将李弼的曾孙,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

人物生平

编辑

年少时期

李密,字玄邃,祖籍辽东襄平县。他的曾祖父是西魏司徒李弼,祖父是李曜,在北周官至太保、封邢国公。父亲李宽,在隋朝官至上柱国,封蒲山公。李密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在文学和武功方面都有一定造诣,并且善于出谋划策。同时,少年时期的李密就将救世济民作为自己的责任,他有着远大的抱负。开皇年间(581~600),李密继承了父亲李宽的蒲山公爵位。此后他用财物接济亲朋好友、礼敬贤才、收养门客。李密喜好阅读兵书,常能背诵。李密师从国子助教包恺,在他讲解《史记》《汉书》时都会专注地听讲,他的才能也在其他弟子之上。

由于父亲李宽的功绩,李密被安排在宫廷警卫队里工作,作为左亲侍。李密工作时被隋炀帝注意到,隋炀帝认为他顾盼的神态很不寻常,于是要求许公宇文述把李密调走。因此宇文述以宫廷警卫是个琐碎差事,李密应该凭才学获得官职为理由劝说李密离职。之后李密便借病辞职,专心致志读书。李密曾经还准备去拜访包恺,骑着一头黄牛,牛背上盖着一块蒲草坐垫,将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他一边牵着牛一边翻阅书籍。有一次,越国公杨素经过李密的住处时,看到他在读书,于是称赞李密勤奋好学。杨素经过询问后知道李密阅读的是《项羽传》,他对此感到惊异。之后杨素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和李密交谈得非常愉快,于是二人之间便有所往来,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也因此和李密倾心相交。

参与谋反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带兵攻打高句丽,命令杨玄感前往黎阳负责护卫军队物资的运输队伍。这个时候的杨玄感因为政局混乱已经产生了举兵谋反的想法,于是他私下请人将李密从长安带过来,让李密为他出谋划策。李密见到杨玄感之后提出了三条计策,上策是突击攻下涿郡,把控要道,将隋军拒之关外,使其溃散;中策是进犯长安并且驻扎在此地,凭借关中来抵御隋炀帝;下策的是占领洛阳。杨玄感表示李密说的下策才是最好的,路过城池却不攻打不能显示军队的威力,并且朝廷官员的家属也都在洛阳,可以借此影响世人。最终杨玄感选择了采纳李密占据洛阳的计策。

杨玄感占据洛阳之后战事接连告捷,于是他变得自负,自认为他受到所有人的认同,获取天下也只是时间问题。之后杨玄感将机要事务交给被俘虏的隋朝内史舍人韦福嗣,李密就和韦福嗣共同负责征战大事的讨论与决策,韦福嗣原本就不支持杨玄感,因此他每次在讨论事务时都含糊其辞,并且在被要求起草布告文书时坚决拒绝了杨玄感。于是李密以韦福嗣抱着观望态度,不能将奸细留在身边为由,请求杨玄感斩杀韦福嗣来安定人心,可杨玄感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李密因此私下对亲信表示杨玄感无法成事,他们将会变成俘虏。最终,韦福嗣在杨玄感准备向西进军时逃回洛阳。隋朝的左武卫大将军李子雄由于判处了罪名,因此要前往面见隋炀帝之后接受刑罚。李子雄在路途中将押送官员杀死后投奔杨玄感,然后时常向杨玄感进言请求他称帝。杨玄感有所意动,于是向李密询问称帝的事情。李密用张耳因劝阻陈胜称王而被赶走和荀彧制止曹操要挟天子而被疏远的事迹来告诫杨玄感,表示杨玄感应该身先士卒来使得州郡响应,而不是称帝来展现自己狭小的器量,使杨玄感放弃了称帝的想法。

兵败逃亡

隋朝将领宇文述、来护儿带领部队来讨伐杨玄感,此时杨玄感的兵力不足以与隋军抗衡,于是他询问自己的属下有什么对策。李密在这时出来献计,表示可以假称陇右的元弘嗣要造反并迎接杨玄感,然后以此为由顺势带领部队进入潼关。杨玄感带领军队向西撤退到陕县,到达陕县后想要围攻弘农宫,李密以追兵将至,若无法及时攻下会使得部队落入困境来劝阻杨玄感。但杨玄感没有听从他的意见,依旧选择带领部队围攻弘农宫,花费了三天依旧未成功将其攻克。于是杨玄感这才带领军队撤退,但在到达阌乡县时被追兵赶上。最终杨感玄战败,李密秘密逃往潼关,但还是被人捉住。因为当时隋炀帝在高阳县,所以李密要被押送到高阳遭受酷刑,他为了逃走,说服同伙一起用金钱来贿赂押送他的官员使其放松戒备。离开潼关后,押送他的官员逐渐松懈,李密等人请求官员买来酒菜,每天吃喝以迷惑官员。一天夜里,李密带领众人趁机通过被他们弄破的墙壁之后偷偷逃走。李密逃走之后选择跟随平原县的叛军头目郝孝德,之后李密由于没有受到应有的对待,选择了离开。之后李密在淮阳郡定居,用刘智远的假名生活,还收了几个当地人作为弟子。由于心情不好,他选择写诗抒发感情,诗名为《淮阳感怀》。但是有人对他起了疑心,把李密的异常行为告诉了当地的太守赵佗,赵佗就在自己的管辖区域和周边寻找抓捕李密,但李密还是逃脱了追捕。

加入瓦岗

大业十二年(616年),翟让在东郡发起农民起义,举兵反抗朝廷,这支军队由于根据地在韦城瓦岗寨,所以被叫做瓦岗军。李密前来投奔时,知道他曾经效忠过杨玄感的人暗中唆使翟让将其杀死,于是李密被翟让关押在军营。于是李密通过王伯当用献计的方法说服了翟让,后被释放。翟让命令他前往其他地方游说其他的小股义军,被李密游说的义军都投靠了瓦岗军。之后李密向翟让进言,表示可以通过攻克荥阳获得粮草,使得部队实力得到进一步增长。翟让采纳了李密的建议,在占领金堤关后接连攻克荥阳等地。因此荥阳太守杨庆和通守张须陀带领军队前来征讨翟让,而翟让因为曾经被张须陀打败而想要退让,李密劝阻了他并主动献计。于是翟让带着主力部队将张须陀引入李密的埋伏圈中,二人两面夹击。最终张须陀的军队被击溃,张须陀也当场被砍下头颅。

之后李密受到了翟让的提拔,从此自己单独统率了一支队伍。不久后李密又向翟让进言,表示攻下兴洛仓后分发粮食给百姓可以得到民心,使得更多人前来投奔。次年,李密和翟让指挥七千名士兵组成的军队越过方山,从罗口向兴洛仓发起进攻。成功夺取兴洛仓之后,李密等人将仓门打开,让百姓们随意拿走粮食。之后虎贲郎将刘长恭受到越王杨侗的命令,带着步兵骑兵一共二万五千人来攻打李密,但被李密直接击溃,只身逃离。李密也因此被翟让推举成瓦岗军的首领,称作魏公。

割据一方

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李密在郊外设置祭坛祭天登基,称为永平元年,并下发落款为行军元帅魏公府的文书,授予翟让司徒官衔,封为东郡公,任命单雄信为左武侯大将军,徐世勣为右武侯大将军,房彦藻为左长史等。并将都城定为洛口,驻扎在围绕洛口四十公里的区域。不久,长白山贼孟让,巩县长柴孝和侍御史郑颐,隋朝虎贲郎将裴仁基着儿子裴行俨先后归顺于李密,柴孝和和郑颐献出了巩县,裴仁基献出了武牢。李密授予裴仁基上柱国官衔并封为河东郡公,让他和孟让带领三万人的部队前去攻打回洛仓,攻克后进入东都(洛阳),抢掠居民,焚烧天津桥。后洛阳隋军乘机反攻,击溃裴仁基等人,使得他们只身逃脱。

于是李密亲自上阵指挥三万大军攻打洛阳,与隋朝的将军段达、虎贲郎将高毗、刘长林等人带领的七万大军在洛阳老城对抗,最终将隋军击溃。接着李密就将回洛仓攻打下来,并且驻扎军队进行守卫。然后在回洛仓建造掩体,制造对洛阳的威胁与压迫。同时让祖君彦起草了讨伐隋炀帝的檄文,檄文中以犀利的文笔斥责了隋炀帝的十大罪状,宣扬了起义军的声威,并且劝说隋朝的官员降服于起义军。之后,李密将这篇文章散布到全国各地。

壮大势力

不久后,郑德韬、杨德方相继去世,李密任命郑颋为左司马,郑虔象为右司马。之后柴孝和向李密进言,表明可以让裴仁基镇守回洛仓,翟让镇守洛口仓,李密则带领军队攻占长安。在长安养精蓄锐后再回头攻下洛阳,这样就可以平定天下。但李密出于杨广的威胁和部下不愿进关就地称王的忧虑,拒绝了柴孝和的提议。之后李密仗着自己的部队勇猛善战,于是带领队伍多次进入皇家园林同隋军交战。李密在一次交战中被乱箭射中,而隋军趁其养伤时发起突袭,使得李密的部队被打散,于是李密放弃了回洛仓,将兵力集中于洛口仓。隋炀帝派遣王世充带领五万士兵前来讨伐,李密被打败,柴孝和也在战斗中溺亡。之后王世充在洛口仓西边驻扎,双方对峙了一百来天,一共进行了六十余次战役。在此期间,武阳郡丞元宝藏、洹水义军首领张升、清河义军首领赵君德等人都归顺于李密,还联合攻占了黎阳仓。永安的富豪周法明将自己位于长江黄河之间的封地全部献出并投靠李密,齐郡的义军首领徐圆朗、任城县的大侠客徐师仁、淮阳郡太守赵佗也相继归顺了李密。

同时,翟让的部将王儒信进言,想让翟让职掌大冢宰并率领百官,将大权从李密的手中转移到翟让手中,一起劝说翟让的还有他的哥哥翟宽。李密知晓后就谋划杀死翟让,这时王世充带领军队向瓦岗军发起进攻,翟让带领军队迎战,李密和单雄信等人在翟让落入下风时前去增援,击退王世充。战斗结束后,翟让来到李密的营帐中饮酒作乐。李密拿出一把好弓给他鉴赏,翟让刚刚把弓拉满,李密指使的勇士在这个时候从背后砍下了他的头。同时将翟让的哥哥翟宽以及部将王儒信杀死。而徐世勣则在混乱中被砍成重伤,在李密的制止下才免于死亡。

单雄信等人跪在地上向李密磕头,希望李密可以原谅自己的过错,李密都消去了他们的罪责并且让他们宽心。后来李密下令让徐世勣、单雄信、王伯当三人瓜分翟让的兵众各自带领。不久后,王世充夜袭李密失败,将营地转移到洛北。之后王世充下令在洛水上建造浮桥,带领士兵向李密发起进攻,李密兵分三路回击,王世充的军队因为退却而导致数万人掉入洛水中淹死。王世充带领剩下的部队回到河阳,由于天气寒冷,其部队人数锐减。李密趁机攻下了偃师县并在此修建金墉城,带领三十万军马在此驻扎。之后李密在上春门打败了东都留守的韦津并将其活捉,将作大匠宇文恺叛出隋朝后投奔李密,众郡县也望风投降。窦建德、朱粲等人顺势请求李密称帝,但被李密以未平定洛阳为由拒绝。

逐鹿中原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起兵于晋阳,写信招抚李密。李密认为自己实力雄厚,于是在回信与李渊称兄道弟,想成为盟主。他还要求和李渊来到河内郡,他要当面和李渊订立盟约,并且只让李渊携带几千名士兵。李渊却认为李密过于自负,于是让温大雅在回信中表示自己是平庸的人,而李密才有能力管理这群义兵,愿意推举李密为天下之主。李密见到回信很是高兴,认为李渊真的愿意推举他为天下之主,并且还将信给僚佐们看。从此,双方的信使往来不绝。次年正月,李密指挥三十万士兵向金墉城发起攻击,占据金墉城之后将城门、城墙等防御建筑恢复起来,并且在邙山驻扎军队,快速地靠近上春门,洛阳城处于危急之中。

不久之后,宇文化及将隋炀帝杀死,他指挥十万士兵从江都向北进军。东都洛阳的朝廷得到消息之后就把越王杨侗推举为帝,将年号改为皇泰。并且下诏任命李密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之后派遣使者传递消息,表示李密将宇文化及打败之后就可以成为隋朝的臣子,并且掌握大权。李密害怕陷入两面夹击的局面中,于是表示顺从。大业十四年(618年)七月,李密带领军队前去讨伐宇文化及,双方在黎阳相逢。由于宇文化及队伍粮草不足,李密没有选择与其作战,而是带领军队将其围困起来。同时李密派遣徐世绩带领军队在仓城驻扎,防范宇文化及攻占仓城获得粮食。双方军队在河对岸对峙,李密斥责并激怒了宇文化及,因此宇文化及下令加快制作攻城武器。但宇文化及遭到了李密部队和仓城守军的袭击,其武器全部被烧毁。

等到宇文化及部队的存粮即将消耗完之后,李密假装要和宇文化及合作,并且欺骗他自己会送来粮食接济他的军队。宇文化及对此没有任何怀疑,还高兴地命令军队不用再缩减吃食,后来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宇文化及觉得很生气,于是在卫州的童山又跟李密大战了一场,把李密打成重伤。但也导致自己精疲力尽弹尽粮绝,他的士兵们也多半逃跑了,于是宇文化及在组织了一次对汲县的进攻之后,立马向北方出发达到魏县。宇文化及的部下陈智略、张童仁也先后归顺了李密。王轨也献出东郡投降了李密,李密带领军队西进后,派遣使者将杀死隋炀帝的于弘达献给越王杨侗,之后受命前往朝廷。但李密抵达温县后得知王世充会对其发难的消息后,选择返回金墉城。

兵败投降

当时李密部队缺少衣服,王世充部队缺少粮食,王世充请求和李密交易。李密最初拒绝了他,但邴元真出于私欲多次劝说李密使其最终答应下来。李密虽然占据了仓城但没有财物,底下的士兵多次作战后未能收获封赏,但最初追随他的士兵却能得到赏赐,于是众人逐渐开始埋怨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九月,王世充带领五千人突袭瓦岗军,李密让王伯当留守金墉城,自己则带领精兵前往偃师驻扎。双方交战后李密败退,裴仁基和祖君彦被王世充俘获,李密则带着万余人返回洛口。之后王世充下令将偃师围困起来,守城的士兵反叛,向王世充献出城池投降。李密在即将进入洛口仓城时得知邴元真将他的行踪暴露给王世充后假装不知情,想要等王世充半渡洛水时袭击他。但李密所派出的斥候未察觉王世充部队已经到达附近,等李密带领军队迎战时,王世充及部队已经渡过了洛水。

李密自知不是王世充的对手,于是逃到武牢,但武牢已经被邴元真献给王世充。于是李密继续逃亡至黎阳,但这时有人进言表示徐世勣在翟让被杀时差点死去,如果去投奔他的话可能不安全,所以李密选择前去投奔王伯当。此时的王世充已经重创瓦岗军,整顿部队后返回朝廷。而王伯当将金墉城舍弃,带领军队撤退到河阳县。李密找到他之后,表明是自己造成了这次失败,想要自杀以请求将士们的宽恕。王伯当伤心地抱住李密并且高声哭喊,围观的人都泪流满面。李密向众人表示要前往长安投靠李渊,王伯当用萧何追随汉高祖的事来表明自己追随李密的决心,在场的人听了都感慨激动。后来跟随李密进入关中的,有超过2万人数。唐高祖李渊派遣使者前来迎接李密等人,李密为此感到开心并表明自己的忠心。等到了长安之后,李密对自己受到的礼遇感到不平,又因为执政者要求李密贿赂他而感到不平。之后李密被封为光禄卿,受赏邢国公。

叛变被杀

同年年底,唐高祖李渊命令李密带着他的部队前往黎阳,安抚聚集原本跟随他的人们,想要杀死王世充。李密带领部队在桃林县突然收到李渊将其召回的消息并对此感到恐惧,想要叛逃。当时作为副将的王伯当极力劝阻他,但李密不听,王伯当还是决定跟随李密。李密命令手下伪装成女人带上面罩后将这些人带入桃林县,一进城便去掉伪装并成功占领县城。之后李密及其下属带着在县里找到的牲畜和财物直奔南山,冒着风险东进,李密还派遣人手通知张善相出兵接应他们。右翊卫将军史万宝指挥他的副将盛彦师赶到陆浑县并设下陷阱,等到李密经过时发起攻击,最终打败了李密,将他斩首。

李密死时三十七岁,王伯当也为他而死,与李密的首级一起被送到长安。之后在李渊的命令下,李密的头颅被送到黎阳用来让他的部队服从朝廷。之后徐世勣主动将黎阳献出投诚,但请求李渊让自己收葬李密,李渊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下令归还了李密的尸体。徐世勣发出讣告后按照君臣的礼仪举办了李密的葬礼,把他安葬在黎阳山以南五里处。而邴元真投奔王世充后,被任命为行台仆射,镇守滑州。李密旧属杜才记恨邴元真背叛李密一事,以会面的借口约出邴元真后将其杀死,然后把邴元真的头颅放在李密墓前作为祭奠。

人物关系

编辑

关系

简介

曾祖

李弼,为西魏司徒,北周太师、魏国公

祖父

李曜,为北周邢国公

父亲

李宽,为隋上柱国、蒲山公

人物评价

编辑

越国公杨素曾经称赞李密,说李密的风度和见识不是他儿子杨玄感能比的。

隋朝末年起兵的群雄之一王世充曾经评价李密,说他性格明达有决断,为人行事既可以像龙一样的光明正大,又能像蛇那样的阴险狠毒,实在是难以预料。

南宋学者徐钧曾经称赞李密说他泥封函谷策略的确神奇。

《隋书·列传·卷三十五》评价李密擅长谋划,文武双全,志向远大,常常以救世济民为己任。

《旧唐书·列传·卷三》评价李密精于练兵,并且愿意接济贫苦百姓。

《新唐书·列传第九》评价李密论雄才大略比不过项羽,论礼贤下士,跟陈涉比起来差远了。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叶适认为,李密的谋略,气量,不是唐朝初年的皇帝所能相比的。

历史争议

编辑

世系争议

关于李密当世系争议主要在于其世系首位是谁,《周书》和《北史》中所记载的李密世系首位为李振,《新唐书》则记载李密世系首位为李根,接下来就是李宣、李贵、李永、李弼、李曜、李宽再到李密。根据《新唐书》记载,李根曾经于公元386年为官,李弼于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出生。因此学者杨开建推断出从第二代李宣到第四代李弼出生之间相差了至少107年,合理性不高。杨开建还以《壶关录》中则记载李密世系的首位人物为“獯”,后魏时为东城令的记载,提出其可信度比正史要高,主张李密世系首位为“獯”。

族属争议

关于李密的族属问题,史学界提出与正史不同的看法较少,主要争议在于西魏恭帝的赐蕃姓是否为恢复旧姓。学者王桐龄根据南宋文学家洪迈的说法进行考证,最终在《杨隋李唐先世系统考》中提出西魏恭帝时“赐蕃姓”这一举措就是准许恢复原姓,李密族属为胡人。学者汤开建结合新旧唐书、周书和北史等相关史籍中对于后周时期李弼被赐姓“徒何氏”的记载,以及《壶关录》中李密原本姓氏为屠何,并且为胡人的记录,而提出了“徒何氏”是李密一族的原本姓氏,其族属是少数民族的观点。而学者陈寅倍先生《李唐氏族之推测》一文中否定了恢复旧姓的说法,还通过隋朝周摇原姓普乃氏,改姓周氏,后被赐姓为车非氏一事作为例子进行佐证,认为如果赐姓是恢复旧姓,那么周摇应该被赐姓普乃氏而不是车非氏,因此认为赐姓就是恢复旧姓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墓葬信息

编辑

1969年在浚县城关公社罗庄西对卫河进行清淤时,在大伾山西南约2公里处发现《李密墓志铭》一块。墓志用青石料做成,高63、宽81厘米。新发现的《李密墓铭》有铭盖、铭文两方,上面刻有《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刻书有39行,每行有31字,共1202字。铭盖上面大部分字体清晰可见,墓志铭为魏征所写,他在铭文中对于李密的生平和功绩进行了介绍,并且肯定了李密的才能。

李密

李密墓于1974年河南省浚县出土,当时卫河清淤,在浚县城关乡罗庄附近卫河河床内被挖出。

李密

影视形象

编辑

时间

体裁

剧名

扮演者

1987

电视剧

《大运河》

黄日华

1996

电视剧

《隋唐演义》

程东海

1996

电视剧

《隋唐群英会》

伍卫国

2000

电视剧

《乱世桃花》

栾汝新

2003

电视剧

《隋唐英雄传》

冯进高

2004

电视剧

《大唐双龙传》

艾威

2005

电视剧

《开创盛世》

李振起

2008

电视剧

《隋炀帝》

徐敏

2011

电视剧

《大唐双龙传之长生诀》

杨维奇

2012

电视剧

《隋唐英雄》

洪武

2012

电视剧

《隋唐演义》

卓翰

注释

编辑

展开[a]

《新唐书·李密传》中记载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

[b]

《淮阳感怀》: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旧唐书·列传·卷五十三·列传第三·李密传》. 晋朝: 刘昫.

[2]许嘉璐主编;黄永年分史主编. 二十四史全译 旧唐书 第3册[M]. 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01: 1737-1757;卷53. 7-5432-0887-3.

[3]隋书·列传第三十五·李密. 魏徵. 唐代: 魏征.

[4]陶懋炳著. 窦建德 李密 杜伏威评传[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12: 69-74.

[5]姚家余主编. 中华政治家百杰传 第12卷 李密 魏征 房玄龄 武则天[M]. 延吉: 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6-03: 1-81. 7-5634-2193-9.

[6](宋)司马光著;金涛编. 资治通鉴[M]. 汕头: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18-01: 234-236;卷一八三至一八五. 978-7-5658-3273-4.

[7]许嘉璐主编;黄永年分史主编. 二十四史全译 旧唐书 第3册[M]. 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01: 1757-1764;卷54. 7-5432-0887-3..

[8](宋)欧阳修(宋)宋祁撰;陈焕良,文华点校. 新唐书[M]. 长沙: 岳麓书社, 1997-09: 2248-2254. 978-7-80520-746-9.

[9]司马光. 《资治通鉴 · 隋纪 · 隋纪八》. 北宋: 一百八十四卷.

[10](清)阮元辑. 《宛委别藏》[M].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8-02: 104集 史咏集 . 7805190739.

[11]《新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九:李密传》. 北宋: 宋祁、欧阳修.

[12]汤开建. 《唐韩笠《壶关录》之史料价值》[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92年, (第3期).

[13]陈寅恪. 李唐氏族之推测[J].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1931, (第1期).

[14]任思义. 李密墓地的发现及其学术价值. 郑州大学学报, 1986第四期

[15]任思义. 《李密墓志铭》及其历史价值[J]. 《中原文物》, 1986, (1).

[16]王水照. 传世藏书.集库.总集 7-12 全唐文 1-6[M]. 海口: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1995: 1023-1024.

[17]朱明堂, 张九占. 浅谈《李密墓志铭》与李密墓[J]. 考古与文物, 1989, (第1期).

[18]大运河 大运河 (1987).豆瓣电影. [2023-07-24].

[19]隋唐演义 (1996).豆瓣电影. [2023-07-24].

[20]隋唐群英会 隋唐群英会 (1996).豆瓣电影. [2023-07-24].

[21]乱世桃花 (2000).豆瓣电影. [2023-07-24].

[22]隋唐英雄传 (2003).豆瓣电影. [2023-07-24].

[23]大唐双龙传 (2004).豆瓣电影.[2022-7-6]. ., .[2022-07-06].

[24]开创盛世 (2006)..豆瓣电影.[2022-7-6]. ., .[2022-07-06].

[25]隋炀帝 (2008)..豆瓣电影.[2022-7-6]. ., .[2022-07-06].

[26]大唐双龙传 (2011).豆瓣电影. [2023-07-24].

[27]隋唐英雄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 [2023-07-24].

[28]隋唐演义 (2013)..豆瓣电影.[2022-7-6]. ., .[2022-07-06].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7720/

(31)
词条目录
  1. 人物生平
  2. 年少时期
  3. 参与谋反
  4. 兵败逃亡
  5. 加入瓦岗
  6. 割据一方
  7. 壮大势力
  8. 逐鹿中原
  9. 兵败投降
  10. 叛变被杀
  11. 人物关系
  12. 人物评价
  13. 历史争议
  14. 世系争议
  15. 族属争议
  16. 墓葬信息
  17. 影视形象
  18. 注释
  19.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