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答腊岛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苏门答腊岛(英语:Sumatra,印尼语:Sumatera)位于印度尼西亚西部,东北隔马六甲海峡(SelatMelaka)与马来半岛(SemenanjungTanahMelayu)相望,西濒印度洋,东临南中国海,东南与爪哇岛(Jawa)为邻,南北长约1790千米,东西宽约435千米,面积47万多平方千米,约占印度尼西亚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印度尼西亚第二大岛,世界第六大岛屿。 关于苏门答腊岛名称来...

苏门答腊岛(英语:Sumatra,印尼语:Sumatera)位于印度尼西亚西部,东北隔马六甲海峡(Selat Melaka)与马来半岛(Semenanjung Tanah Melayu)相望,西濒印度洋,东临南中国海,东南与爪哇岛(Jawa)为邻,南北长约1790千米,东西宽约435千米,面积47万多平方千米,约占印度尼西亚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印度尼西亚第二大岛,世界第六大岛屿。

命名

编辑

关于苏门答腊岛名称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岛名来源于梵文Samudra Dvi-pa,samudra意为“海”,dvipa意为“岛屿”,故苏门答腊古时曾叫苏瓦纳布米(Sumutrabhumi),意为“光辉绮丽的乡土”。另一种苏门答腊岛名称来源是在中国古籍《元史·世祖纪》记述了公元1282年,苏木都刺国遣使来朝,苏木都刺即是中国史籍中对该岛的最早译名。在《元史·世祖纪》中则译作速木都刺,到了清代改译名为苏门答腊,近代图书沿袭这一译名至今。

阿拉伯地理学家在十世纪到十三世纪期间将该岛称为拉姆里岛(Lamri、Lambri或Ramni),指的是现代班达亚齐附近的一个王国,该王国是商人的第一个登陆地。该岛还有其他名称,包括安达拉斯或Percha岛。13世纪末,马可·波罗将这个王国称为“萨马拉”,而他同时代的意大利旅行家同伴波代诺内的奥多里克则使用“苏摩尔特拉”的形式。14世纪后期,由于Samudera Pasai王国和随后的亚齐苏丹国的崛起,当地形式“苏门答腊”在国外流行起来。从那时起,后来的欧洲作家大多使用苏门答腊岛或类似形式的名称来称呼整个岛屿。

位置境域

编辑

苏门答腊岛位于印度尼西亚西部,经纬度范围为南纬6.0°至北纬5.5°,东经95°至东经106°。苏门答腊岛东北隔马六甲海峡与马来半岛相望,西濒印度洋,东临南中国海,东南与爪哇岛为邻,南北长约1790千米,东西宽约435千米,面积47万多平方千米,约占印度尼西亚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印度尼西亚第二大岛,世界第六大岛屿。

苏门答腊岛

苏门答腊岛地理位置

历史成因

编辑

印度尼西亚位于欧亚大陆、印度—澳大利亚太平洋—菲律宾海三大主要板块的交界处。苏门答腊岛所处的西印度尼西亚主要是由大陆地壳支撑,3亿年前,冈瓦纳大陆超大陆块与欧亚俯冲边缘相撞,裂开的地层片段重组形成了印度尼西亚群岛。

古生代时期,东苏门答腊岛位于冈瓦纳超大陆南缘,与古特提斯洋相接;西苏门答腊岛位于冈瓦纳超大陆与华夏古陆北部的中印地体之间。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时期,古特提斯洋向中印地体俯冲,在中印地体边缘形成增生体,其组成包括蛇绿岩、火山岩以及中印地体边缘海洋沉积物。早二叠世时期,冈瓦纳超大陆开始向南移动,导致古特提斯洋与冈瓦纳边缘交界处发生扩张,并伴有东苏门答腊岛的火山和岩浆活动。东苏门答腊岛从冈瓦纳大陆分离,并构成滇缅马苏地体的一部分。三叠纪时期,西苏门答腊岛沿苏门答腊中央构造带发生走滑运动,并逐渐与东苏门答腊地体拼合。晚三叠世一早侏罗世时期,中特提斯洋沿西苏门答腊岛边缘开始俯冲,形成Woyla增生体和大陆边缘火山岩-岩浆岩岛弧带。随着俯冲作用的继续,中特提斯洋早期形成的一系列大洋岛弧最终与Woyla增生体拼合,该期俯冲作用即停止。白垩纪时期,中特提斯洋的俯冲作用重新开始,在Woyla增生体和西苏门答腊岛边缘形成新的火山岩-岩浆岩弧。

地理特征

编辑

气候

苏门答腊岛气候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有明显干湿两季。年平均气温26℃,由于常年高温,各地温差不大,降水则有明显差异。西海岸年降水量3000毫米,山区可达4500—6000毫米;山脉东坡至沿海平原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岛的南北两端年降水量1500—1700毫米。

苏门答腊岛

地质

地质构造

在苏门答腊岛可以分出三个带:北带为第三纪盆地的宽缓褶皱带;中带为巴里散带,由结晶片岩及强烈褶皱的石炭一二叠系所组成,上覆中等褶皱的第三系,这一带第四纪的火山弧可向东延伸至爪哇岛;南带为海沟及外岛弧,外侧深海沟深达5500米,向东南延伸,则为深达7000米的爪哇海沟。

苏门答腊岛主要由北西-南东向的西苏门答腊和东苏门答腊两个地体组成,二者以中央构造带为界。东苏门答腊地体位于中央构造带以东,占据苏门答腊岛的大部分,主要由石炭纪一三叠纪粉砂岩页岩和灰岩组成,大部分被新生代沉积物和火山岩覆盖。西苏门答腊地体位于中央构造带以西,主要由早石炭世一中二叠世灰岩和火山岩组成,与华夏地体具有亲缘性。中央构造带为一条纵贯苏门答腊岛的走滑剪切带,由高度变形的片岩和片麻岩组成,沿该构造带西苏门答腊地体于中三叠世通过右型走滑运动与东苏门答腊地体拼合,大致形成苏门答腊岛当今的大地构造格局。

苏门答腊岛另一重要构造单元为位于西苏门答腊地体以西的卧依拉推覆体,该推覆体由印度洋向欧亚板块俯冲形成,主要由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蛇绿岩套组成。新生代以来,苏门答腊岛主要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作用控制,发育完整的沟-弧-盆体系,除位于苏门答腊岛西部的巴里散山脉发育较老的岩石地层单元外,苏门答腊岛大部分为新生代火山岩和沉积物覆盖。

地层特征

苏门答腊岛岩浆侵入岩以酸性一中性岩为主。酸性岩可划分为两种特殊岩石类型:I型和S型花岗岩。中基性岩见有辉长岩、闪长岩。古生代岩浆活动以海西期花岗岩侵入和基性火山喷发为特征。东、西苏门答腊地体皆有海西期花岗岩侵入,表明苏门答腊岛皆具有前古生代结晶基底。印支期以前苏门答腊岛的岩浆侵入可明显地划分为I型和S型两类花岗岩。西苏门答腊地体的实武牙花岗岩为海西期以后多期活动的I型花岗岩复合岩体。麻拉西邦基花岗岩位于苏门答腊大断裂以东,岩石类型为小型的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印支期侵入岩分别分布于西苏门答腊地体实武牙一苏利特河一带的花岗岩带。其为印支期花岗岩侵入带,没有明显的火山活动的痕迹,以板内活动走滑和拼合为特征。S型花岗侵入岩主要分布在东苏门答腊地体范围内,与锡相关的花岗岩具有S型的亲和性,它们广泛分布在苏门答腊岛,但很少出露。它们相当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锡群岛主山脉内的花岗岩。

东苏门答腊岛二叠纪火山岩作为Mentulu和Bohorok的夹层出现,主要由凝灰岩、变质凝灰岩、凝灰质黏土岩、斑状安山质-玄武质凝灰岩和结晶凝灰岩组成。早一中二叠世火山岩及几个相关的深层花岗岩体出露在西苏门答腊岛,形成一条不连续的岩浆岩一火山岩带,并多被平行于苏门答腊岛的苏门答腊断裂系统切穿。该带具有大陆边缘岛弧背景,安山质-英安质火山活动始于早二叠世早期,并在二叠纪晚期达到顶峰。

三叠纪火山岩主要分布在西苏门答腊岛,作为Cubadak组的夹层出现,主要包括凝灰岩、火山泥。侏罗纪一白垩纪岩浆岩—火山岛弧这一时期,苏门答腊岛上的火山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深成岩作用比较复杂,主要与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Woyla群形成有关。

古近纪和新近纪火山岩沿巴里散山脉和苏门答腊岛西海岸分布,主要由四期火山岩组成,分别为古新世(64~50Ma)火山岩、中晚始新世(46~40Ma)、晚始新世一晚渐新世(6~1.8Ma)。相关的侵入岩表现出大陆边缘I型岩浆岩的特征。苏门答腊岛第四纪火山岩沿巽他一班达弧分布,形成于1.8Ma以来,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火山岩的组成包括钙碱性玄武岩至安山岩和英安岩,具有大陆火山岩的典型特征。

矿产资源

苏门答腊岛矿产资源丰富,矿产主要有煤炭、油气、锡、铝矾土、铅锌、金和铁矿等。截至2012年,苏门答腊岛煤储量约为524亿吨,约占印度尼西亚总储量一半,其中南苏门答腊省(Sumatera Selatan)占90%,年开采量约2000万吨,占印度尼西亚总开采量的10%。苏门答腊岛的邦加-勿里洞省(Kepulauan Bangka Belitung)为印度尼西亚最大锡生产区,年产约9万吨,占印度尼西亚锡产量和出口量约90%。此外,铝土矿、金矿、铜矿和铁矿亦有一定储量,但矿产分布不均匀,且有不少伴生矿。廖内省(Provinsi Riau)的杜迈(Dumai)地区有若干印尼境内较高产的油井;亚齐特区、巨港(Palembang)和庞卡南-布郎丹(Pangkalan Brandan)亦有油气田开发。

地形地貌

苏门答腊岛呈西北—东南走向,在中间与赤道相交叉,由两个地区组成:西部巴里散山脉和东部的沼泽地。苏门答腊西南部为构造复杂的巴里桑山脉,呈西北一东南走向,绵延1700多千米,断层、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共有火山90余座,其中活火山12座,最高峰葛林芝火山,海拔3805米。山脉西坡陡峻,沿海平原狭窄而不连续,加以印度洋风浪大,港口不多;山脉东坡和缓,山麓地带轻微褶皱的沉积岩系含优质石油和煤,自北向南,有三大油田带。东北部为海拔约30米的广大冲积平原,宽约100多千米;沿海地区沼泽广布,南北绵延约1000千米,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有些沼泽深入内陆达240千米,是东南亚最大的沼泽地带。

苏门答腊岛

苏门答腊岛地形图

水文

河流

苏门答腊岛河流众多,总共有17条,源自巴里桑山脉,西坡河流短小湍急,多浅滩与瀑布,不利航行;东坡河流较长,河床坡度小而流速迂缓,携带大量泥砂及腐殖质,三角洲广大,主要河流穆西河(Sungai Musi)、巴当哈里河(Sungai Batanghari)、因德拉吉里河(S. Inderagiri)、甘巴河(Kampar)、罗干河(Rokan)等皆能通航,与西北一东南走向的铁路和公路衔接成重要通道,阿萨汉河建有全国最大的水电工程,装机容量52万千瓦。

  • 穆西河

穆西河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的干流,长约525千米,流域面积为63500平方千米。它发源于巴里桑山脉的卡巴山(Gunung Kaba),是德干高原(Deccan Plateau)克里希纳河(Krishna River)的主要支流。穆西河先是东南偏南,然后向东北流,穿过巨港上区的山脉,进入特宾廷宜的第三纪丘陵区。穆西河在巨港附近汇入奥根河和科梅林河,下游50英里,穿过一个大三角洲,然后进入塞拉特(海峡)邦加。它的深度足以容纳巨港下方的远洋船只。

苏门答腊岛

穆西河

湖泊

苏门答腊岛有47个面积在0.04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境内湖泊主要受苏门答腊岛大断层影响而形成,主要湖泊有拉瑙湖、辛卡拉克湖、劳特塔瓦湖、迪巴瓦湖、多巴湖(Danau Toba)等。

  • 多巴湖

多巴湖是印度尼西亚最大淡水湖,位于苏门答腊北部的马达高原,为断层谷中的火口湖。湖面海拔906米,湖长约87千米,最宽处26千米,面积1300平方千米,最深处529米。湖心有沙摩西岛(约占全湖面积1/3),岛上有250年前建造的巴塔克王西达布塔尔的陵墓。环湖有新老火山多处,海拔2000米以上的有西巴亚活火山和森纳布活火山,火山口时有轻烟喷出。

苏门答腊岛

多巴湖

海洋

苏门答腊岛三面环海,东北、东南、西南分别与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和印度洋相邻。

  • 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Strait of Malacca)连接着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与泰国湾、南海,北有克拉地峡,南靠苏门答腊岛,是连接两洋的交通要冲。马六甲海峡水道狭长,从东部的皮艾角(Tanjling Piai)到西部的韦岛(Pulauweh),长1080千米,如果包括东部的出口处新加坡海峡(Singapore Strait),全长1188千米。海峡呈喇叭形,西北部宽370千米,东南部较窄,并分布有很多小岛,皮艾角和小卡里蒙岛(Karimun Kecil)之间最窄,仅37千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对海峡享有主权。海峡底部平坦,水深约25—113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增,一般可供20万吨巨轮出入。

苏门答腊岛

马六甲海峡

地下水

印度尼西亚四分之三面积为新生代的沉积物和火山堆积,其中苏门答腊岛主要的含水层为第三纪和更新统砂岩。

土壤

苏门答腊岛土壤类型主要有铁质强淋溶土、腐殖质强淋溶土、灰壤、暗色土、潜育土、有机土等,灰壤分布于邦加和勿里洞岛等地。

生物多样性

苏门答腊岛占印度尼西亚土地总面积的1/4,拥有25000平方千米的热带雨林,热带森林覆盖率为60%。从亚齐特区到楠榜的广大地区分布着娑罗双属和坡垒属(Hopea);在北苏门答腊的湿地和低地,有马印漆树属(Melanorrhoea)和楸子(Malus prunifolia)组成的混交林;由娑罗双属和婆罗洲铁木组成的低地雨林分布在南部地区;南亚松人工林集中在亚齐特区中部和多巴湖附近。

动物

苏门答腊岛上有超过200种的哺乳动物和580多种鸟类,在哺乳动物中,22种是亚洲特有的,15种是印尼地区特有的,如苏门答腊猩猩、苏门答腊犀牛等;大约有300种淡水鱼;已知的有93种两栖物种,其中21种是苏门答腊特有的。其中苏门答腊虎、苏门答腊犀牛、苏门答腊象、苏门答腊猩猩等都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9032/

(17)
词条目录
  1. 命名
  2. 位置境域
  3. 历史成因
  4. 地理特征
  5. 气候
  6. 地质
  7. 地质构造
  8. 地层特征
  9. 矿产资源
  10. 地形地貌
  11. 水文
  12. 河流
  13. 湖泊
  14. 海洋
  15. 地下水
  16. 土壤
  17. 生物多样性
  18. 动物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