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柯尔克孜族(英语为Qirghiz,阿拉伯字母书写的柯尔克孜语族名为جۇڭعوقىرعىزدارى,中国标准罗马字母拼写法为Kirgiz),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柯尔克孜,其含义有“四十部落”“四十姑娘”“草原人”等不同解释。国外同源民族汉译称作吉尔吉斯族,也被称为吉尔吉斯人,他们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主要民族。柯尔克孜族多数聚居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少数散居于新疆各地和黑龙江富裕县。使用...

柯尔克孜族(英语为Qirghiz,阿拉伯字母书写的柯尔克孜语族名为جۇڭعو قىرعىزدارى,中国标准罗字母拼写法为Kirgiz),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柯尔克孜,其含义有“四十部落”“四十姑娘”“草原人”等不同解释。国外同源民族汉译称作吉尔吉斯族,也被称为吉尔吉斯人,他们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主要民族。柯尔克孜族多数聚居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少数散居于新疆各地和黑龙江富裕县。使用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柯尔克孜语,有左书横行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居南疆者通维吾尔语,居北疆者通哈萨克语,居黑龙江富裕县者通汉语和蒙古语。2020年,中国境内的柯尔克孜族人口数为204402人。

族称来源

编辑

柯尔克孜作为中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与生活在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吉尔吉斯,是存在同源关系的跨国民族。在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族名是不同的,中国叫作柯尔克孜,吉尔吉斯斯坦叫作吉尔吉斯。柯尔克孜族是操突厥语的民族,突厥语族名为本民族自称,意思为“四十个姑娘”;另可解释为“四十个部落”或“草原人”“草原游牧人”等,汉文史书中的鬲昆、隔昆、坚昆、结骨、纥骨、契骨、护骨、黠戛斯、辖戛斯、纥里迄斯、吉利吉斯等,均是不同历史时期对柯尔克孜族的称呼。厄鲁特蒙古人称之为“布鲁特”,意为“高原人”“高山居民”,清代沿袭此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始定今译名。

族源传说

编辑

在历史文献、民间传说、民族史诗中散见柯尔克孜族的不同起源传说。《周书·突厥传》中提到,柯尔克孜族与突厥本为同源。民族史诗《玛纳斯》关于柯尔克族起源的传说流传有三种,其中著名的“四十个姑娘”的故事,在中国古文献典籍《元史》当中,也有着相关的记载。虽然有关柯尔克孜族的起源,在中国与外国的相关书籍与口头讲述中,存在有不同的讲法,但其共通之处都是围绕“柯尔克孜”这个词语所展开的不同阐释,比如分别从历史起源、生活环境、或是本族人民的外貌特征等不同方面的解释而形成的起源故事。

与突厥同源的传说

柯尔克孜族的历史与突厥紧密相连,《周书·突厥传》中提到,突厥的祖先来自索国,位于匈奴之北。其中的一个族群,阿谤步和他的兄弟们,被描述为性格愚痴,导致国家破灭。伊质泥师都是阿谤步的一个兄弟,有神奇能力,能够召唤风雨,并娶了夏神和冬神的女儿。他的四个儿子中,一个成为白鸿,另外三个分别建立了契骨、处折水和践斯处折施山的国家。契骨,即古柯尔克孜,被认为是突厥的一个部分。在柯尔克孜族中流传着他们的始祖名为柯尔克孜巴依,他与突厥(吐尔克)、契丹(克塔依)、何尔孜和秦(汉人)都是同一个祖先的亲兄弟。

山川河流传说

柯尔克孜族的历史中传承下来的其中一则传说中将口语中的“柯尔克孜”这一族称的来源,解释为在很久之前,北方曾有两座大山,其中一座大山中流淌出10条河流,另一座大山中流淌出30条河流,这40条河流共同汇合成了一条大河,流入当地人称为“艾乃赛河”的这片大海之中。于是人们逐渐就将居住在这座大山与这些河流岸边的人们称为“柯尔奥古孜人”。其中“柯尔”意为“大山”的意思,而“奥古孜”则意为“大河”。后来,慢慢口语中就将这一群人称为了“柯尔克孜”人。这一则族源传说就是从“生活环境”的角度,对于“柯尔克孜”这一族称的解释。

四十个姑娘传说

传说在中原地区的古国的王宫中,生活有40个宫女,由于不堪忍受深宫中那种寂寞的生活,克服困难最终逃出王宫,来到了中国北方的大草原上。在草原上她们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结识了原来就居住在这里以狩猎谋生的40名青年猎手,于是这40位宫女与40个猎手就结为40对夫妻,过着相亲相爱的生活,在当地的语言中,“柯尔克孜”有着“四十个姑娘”的含义。这一则族源传说就是从历史起源方面来解释“柯尔克孜”这一族称的来源。这也是柯尔克孜族流传较广泛的族源传说。

另一个版本主要流传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相传圣人夏依克满素尔与妹妹阿那尔相依为命,苦度日月,国王听人议论他们有不正常的男女关系后,大发雷霆,便下令将夏依克满素尔处死,强娶阿那尔为妃。阿那尔不从,自尽身亡,国王大为震怒,下令将兄妹二人的尸体烧成灰烬,抛进河里,河面上随即浮起一个个亮晶晶的泡沫,并且发出“阿那尔是清白的,我也是清白的”的声音。河水流进弯弯曲曲的渠道,流进国王的花园,王宫里的40个公主正在花园中游玩,她们十分好奇,争着喝下了水泡,不久一个个都怀孕了。国王命令将她们统统处死,因为她们是国王的女儿,在王后和大臣们的哀求下,国王下令将她们赶进深山老林,由她们自生自灭。40个姑娘历尽千辛万苦,生下了20个男孩,20个女孩,这些孩子长大以后,结为夫妻。后来,人们便把他(她)们繁衍的子孙称为柯尔克孜(“四十个姑娘”的意思)。

历史沿革

编辑

先秦时期

最早的柯尔克孜族发源于南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的区域,中国的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的区域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黑龙江省。柯尔克孜族沿革的历史,也是民族本身不断活动迁移,并且与不同的民族相互交流交往与交融发展演进的历史。南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在很早的时候就生存有许多柯尔克孜的土著部落,在商周时期,曾经住在鄂尔多斯的“狄人”不断向北、向东迁徒,向北迁徒的狄人有一部分人就进入到了柯尔克孜所居住的原始森林,与南西伯利亚的柯尔克孜的土著先民们逐渐融合,在《史记·匈奴列传》中,就有“隔昆”与“隔昆之国”的记载,隔昆即柯尔克孜族的祖先,指的是发端于杭爱山以北和贝加尔湖以西的古老的游牧民族。这也是中国正史中对于柯尔克孜族最早的文献记载。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约公元前3世纪末,即秦朝时期,匈奴征服的北方诸族中,就有“鬲昆”,“鬲昆”即是当时对柯尔克孜族称呼。从《史记》的记载看,当时的“鬲昆”居住在匈奴以北,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以北的吉尔吉斯湖周围,其活动地区为阿辅水(阿巴根河)与剑水(叶尼塞河)之间。柯尔克孜族的先民们,最初在中国北方的叶尼赛河上游,过着游牧的生活,秦朝时期的柯尔克孜族还是一个不隶属地任何的政权以及互相并不统辖的一个游牧的部落。

汉朝时期的历史文献《汉书》中,将柯尔克孜族的先民称为“隔昆”。在汉朝,柯尔克孜族曾被匈奴冒顿单于征服,此后又先后为鲜卑、柔然等族所统治。魏晋北朝时期,即公元5、6世纪时,柯尔克孜族又曾受到突厥汗国统治,柯尔克孜族在当时曾使用过古突厥文。两汉至南北朝时期,柯尔克孜族的先民还只是一支游牧的部落。这一时期柯尔克孜族的先民,先后隶属于匈奴、鲜卑、柔然、高车、突厥等民族,这些民族与中原的关系也一度起起伏伏。因此柯尔克孜族的先民最初是以匈奴、柔然等民族所属的部落而被记载在汉文历史典籍中的。

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之际,柯尔克孜族曾被称为“契骨”,最早受突厥的统治并与突厥有姻亲关系。唐代是柯尔克孜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黄金时代。公元684年,唐朝政府在结骨地区,设立坚昆都督府。贞观初,突厥被唐太宗击破,契骨最初归附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薛延陀。在薛延陀汗国统治时期,部落事务由论悉辈、居沙波辈和阿米辈三位酋长分治,薛延陀派一名颉利发监治。于贞观末年,唐朝又消灭了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薛延陀汗国,并在大漠南、北各设立都督府州,柯尔克孜族先民的首领随唐代所设立的各部归入朝廷,唐太宗册封当时柯尔克孜族先民所在的土地为“坚昆府”,使当时柯尔克孜族的首领为都督,在唐太宗时期隶属于燕然都护府。此后数十年中,柯尔克孜与北方各族、与唐朝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到唐肃宗乾元(758-760)年间,契骨被回纥打败,臣服于回纥,此后被称为黠戛斯。在唐代,汉文史书称黠戛斯君长为“阿热”(后突厥汗国、回鹘汗国称之为可汗),阿热之下,有宰相、都督、职使(刺史之误)、长史、将军、达干等官职。9世纪20年代,黠戛斯在阿热的领导下,逐渐强盛,并发动了反抗回鹘统治的斗争。这场斗争坚持了二十多年,公元840年,阿热趁回鹘汗国统治集团发生内讧及遭受灾荒的时机,在回鹘大将句录莫贺引导下,发十万大兵侵袭回鹘汗国,杀可汗诛掘罗勿,迫使回鹘各部离开故土,南下或西迁。以阿热为首的黠戛斯统治集团在原回鹘汗国领土基础上,建立起了强大一时的黠戛斯汗国,建都于牢山(约今叶尼塞河上游萨彦岭)以南赌蒲(约今图瓦)地区。

隋唐时期柯尔克孜除了生活在叶尼塞河上游外,开始有一部分迁到了中国新疆天山北部地区,柯尔克孜与唐朝关系密切,曾援助唐朝政府与突厥作战。此外由于柯尔克孜族与中原王朝的交往日益密切,在后来宋代的汉文历史典籍中,开始出现了专门记载柯尔克孜族先民的专门文献,其中包括大量其与唐王朝交往的情况。例如《新唐书·黠戛斯传》《太平寰宇记·黠戛斯》等。

辽宋元时期

辽国建国之后,柯尔克孜降服于辽国。《辽史》中黠戛斯作辖戛斯。至10世纪初,契丹族兴起,黠戛斯成为契丹政权辽的属国,辽在辖戛斯设“辖戛斯国王府”。在公元931年,辖戛斯成为契丹国的属国。1124年耶律大石西逃,经过辖戛斯地区时,肆意劫掠,遭到辖戛斯人的截击和驱逐。元代称柯尔克孜族为乞儿吉思或吉利吉思。12世纪末,蒙古兴起时期,柯尔克孜族也曾受到蒙古的侵袭,1206年,铁木真称成吉思汗,将包括柯尔克孜在内的百姓分封给自己的弟弟豁儿赤。元亡之后,柯尔克孜族的近邻西蒙古瓦剌部强盛起来,柯尔克孜族又成为瓦剌的属部。

明清时期

明朝之后,柯尔克孜族成为了蒙古族的属部,其与蒙古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学者认为柯尔克孜族的史诗《玛纳斯》其内容,主要描写的内容则是柯尔克孜人被瓦剌(厄鲁特蒙古)首领从阿尔泰驱赶至楚河及塔拉斯河流域的情景。15世纪前期,随着瓦剌首领也先的死亡,瓦剌势力衰弱,逐渐西迁到额尔齐斯河一带,柯尔克孜从此摆脱了瓦剌(厄鲁特蒙古)的统治。16世纪时,在叶尼塞河一带的柯尔克孜族分成四个部分,被称为四个王国,即图瓦王国、叶泽尔王国、阿勒蒂尔王国和阿勒蒂萨尔王国,阿勒蒂萨尔王是四王之首。16世纪末、17世纪初,准噶尔部逐渐强大,柯尔克孜族大部分成为准噶尔的属部和属地,同时也是准噶尔汗和阿勒坦汗争夺的重要地区之一。此时,沙皇俄国向东侵略扩张的矛头也伸到了柯尔克孜地区,但沙俄的侵略扩张遭到了柯尔克孜的反抗。17世纪到18世纪初期,沙俄的扩张导致柯尔克孜族被迫整个部落迁往天山。18世纪初,布鲁特人处于封建农奴制阶段,以游牧畜牧业为主。为了反对准噶尔的掠夺,布鲁特与哈萨克、维吾尔一起进行了长期的反对准噶尔贵族奴役、掠夺的斗争。清朝时期,柯尔克孜族一直处于准噶尔蒙古的统治之下。柯尔克孜族也是在清朝时期,其中的一部分被清政府迁移到黑龙江地区。

清朝满族政权在入关后迅速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并逐步将统一扩展到未完全统一的地区和民族。准噶尔雄踞西北,虽曾向清朝朝贡,但也有与清朝抗衡的野心。清高宗弘历继承了前代皇帝的事业,于1755至1757年平定了准噶尔,俘获了达瓦齐,阿睦尔撒纳最终逃亡俄罗斯。清朝将柯尔克孜族称为“布鲁特”,分为东布鲁特(天山北部)和西布鲁特(天山南部)。清朝平定准噶尔后,哈萨克、布鲁特等族群纷纷返回故地。1758年,清军将领兆惠宣布清朝政策,东布鲁特萨雅克、萨拉巴哈什等部落表示归属。同年,西布鲁特额德格纳部落头人阿济比代表归属。随后,浩罕汗国以东及帕米尔等广大柯尔克孜地区归属清朝。清朝对布鲁特实行特殊政策:一方面保持其原有社会结构和风俗,实行优惠贸易政策;另一方面,加强政治控制,布鲁特部落头人需由清政府任命。布鲁特成为清朝西北边疆的屏藩,既受保护也为清朝效力。清朝对布鲁特采取奖励和镇压相结合的策略,维护秩序并巩固统治。

1762年,浩罕征服了费尔干纳盆地的布鲁特地区,之后清朝要求其归还侵占地区。两年后,乌什起义爆发,一部分布鲁特人被卷入。1783年及之后,布鲁特地区多次发生叛乱或逃亡事件。1815年,孜牙敦事件导致布鲁特卷入南疆冲突,清朝对部分布鲁特头人处以极刑。1820年,张格尔入侵新疆,部分布鲁特头人追随其行动。1824年,张格尔再次侵扰南疆,清朝采取军事行动应对。1828年,张格尔之乱平息。随后,玉素普入侵南疆,但未获布鲁特广泛支持。1831年,浩罕对布鲁特发动侵略,迫使其臣服。沙皇俄国的威胁开始显现,对布鲁特人构成更大的威胁,引发布鲁特人的武装抵抗。

资本主义入侵

自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和俄国等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行为在中国愈发猖獗。这些列强试图将新疆从中国分割出去,打造成自己的殖民地。沙皇俄国在19世纪初开始对中亚的柯尔克孜族进行侵略,特别是在叶尼塞河上游地区。1824-1825年,俄国尝试将其在哈萨克草原实施的统治条例推广到柯尔克孜族地区。此后,沙俄在该地区建立了若干侵略据点,包括“科帕尔”“列普辛斯克”和“阿里玛图”。1856年,沙俄军队入侵伊塞克湖地区,遭到柯尔克孜族的强烈抵抗,最终被迫撤退。1860年,沙俄进一步侵犯楚河上游,并占领了多个柯尔克孜族地区。为了合法化其对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广泛侵略,沙俄与英、法等殖民国家勾结,施压清朝政府。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使清朝被迫承认沙俄对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哈萨克、柯尔克孜地区的统治。《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沙俄在其占领区镇压反抗,并继续扩大其侵略范围,侵占更多清朝领土。1862年,沙俄在伊犁西北建立军事工事,次年在伊犁西南发起攻击,均遭到清军和柯尔克孜族的反击。

1864年,在太平天国和其他内乱的影响下,新疆各族人民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反清起义。起义首先在库车爆发,随后迅速蔓延至整个新疆地区。然而,起义的领导权很快被地方的封建主窃取,新疆地区因此出现了几个相互对立的封建“王国”。同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大部分柯尔克孜族部落被划入俄国。在喀什噶尔地区,最初是托合提·马木提·艾来姆掌权,但不久后被思的克伯克所取代。思的克伯克掌权后,他与金相印联手,将张格尔之子布素鲁克和阿古柏引入新疆。阿古柏与英国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得到了英国的支持。他迅速将思的克伯克等地方封建主排挤出去,并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阿古柏的统治极为残暴,他依靠本地封建主维持秩序,并强征大量柯尔克孜族青年参军,修建城堡,对人民进行横征暴敛。阿古柏的统治与英国的侵略目标密切相关,英国通过他对新疆的掠夺,获取了大量物资。

柯尔克孜族人民不断地反抗阿古柏的统治,包括逃离自己的牧地、举行武装起义等。在阿古柏排挤思的克伯克时,一些被征召入伍的柯尔克孜人已经发起了兵变。随后,在哈拉俊地区爆发了起义,但被阿古柏的军队镇压下去。柯尔克孜族人民积极支持清军,在左宗棠的带领下,清军西进,收复新疆失地。另一方面,沙俄在中亚的南下行动很快与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在南疆的势力相遇。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1876年消灭浩罕汗国,逐渐逼近柯尔克孜族地区。清朝政府在收复新疆后强化了对帕米尔地区的管理,增设卡伦并委派官员。到1878年,清军最终彻底消灭了阿古柏的反动政权,新疆各族人民重新回归中国的怀抱。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导致中国失去了伊犁以西的大片土地,包括柯尔克孜族地区的一部分。尽管如此,清朝政府仍加强了对帕米尔地区的控制,部署官员和军队,继续在该地区行使中国的主权。

新疆建省后

在粉碎了阿古柏反动政府之后,左宗棠向清廷提出将新疆改为行省的建议。1882年,清朝政府正式批准设立新疆行省,并于1884年任命刘锦棠为新疆巡抚,从而结束了之前的军府制度与伯克制度,实行道、府、厅、州、县的制度,对柯尔克孜族传统的阿寅勒氏族部落体系造成了冲击,变成了单纯的生产组织。同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导致帕米尔柯尔克孜地区的大部分被沙俄占领,许多柯尔克孜族人被迫迁移到俄罗斯帝国的统治之下,留在清朝版图内的柯尔克孜族人只剩下当时人口总数的二十分之一,柯尔克孜族因此成为了跨境民族。1883年,属于布胡尔特部落的八十多户柯尔克孜人从俄国返回新疆,在乌什县山区游牧,后于1888年迁到伊犁地区。同年,沙俄侵略军非法占领伊尔克什坦西北的铁列克大坂和屯木伦等地,引发了当地柯尔克孜族的反抗。

1891年,俄军再次侵入帕米尔,占领苏满、六尔阿乌、郎库尔、阿克塔什等地区。清政府虽然多次交涉,但俄军未撤退。1895年,英俄两国私分帕米尔,进一步侵占柯尔克孜族地区。许多柯尔克孜族人民为逃避俄国统治,向东逃至新疆。此后,清政府对英俄的行为提出抗议,但未能有效阻止领土丧失。清朝末期,柯尔克孜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变化不大,保留了乡约、比、千百户长等职官制度。沙俄的持续侵略行为激起了柯尔克孜族人民的反抗,但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未能有效保护领土完整。

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新疆宣布共和,封建军阀杨增新开始统治新疆(1911-1928)。尽管新疆建省后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该地区的控制,但杨增新继续实行清朝的统治政策,未能带来实质性的变化。1916年,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因不堪忍受沙俄的专政统治而进行反抗,遭到残酷镇压,大约15万柯尔克孜族难民迁到北疆伊犁、南疆阿克苏、乌什、喀什、伽师等地。此后,柯尔克孜族人民又经历金树仁(1928-1933)、盛世才(1933-1944)以及国民党的统治。期间,抗日战争爆发后,柯尔克孜族人民积极参加抗日活动

人口与分布

编辑

人口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境内的柯尔克孜人口数为204402人,占中国总人口的0.01%,其中新疆的柯尔克孜人口为199264人,其余各省,如黑龙江1186人,广东495人,江苏382人。

柯尔克孜族历史人口

人口普查

人口数量

第三次

112973人

第四次

141549人

第五次

160823人

第六次

186708人

分布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11年,中国境内的柯尔克孜族人口中,占比98%的人口都生活居住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集中聚居于中国新疆南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占据新疆柯尔克孜族人口的78.4%。除此之外,柯尔克孜人口在新疆喀什、和田、阿克苏、伊犁、塔城等地区也都有分布,除此之外,在中国黑龙江的富裕县,也散居有少量的柯尔克孜人民。

语言文字

编辑

柯尔克孜语是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原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新中国成立后,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在新疆地区的一些柯尔克孜族通用维吾尔语文和哈萨克语文,在黑龙江省富裕地区通用汉语和蒙古语。具体来讲,柯尔克孜族本民族为语言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与哈萨克语为亲属语言,在发音特点、词汇、语法等方面十分相似。

柯尔克孜语的使用人群集中在中国新疆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在中国的使用人口约有十五万人左右。柯尔克孜语虽然使用人口较少,分布也相对集中,但是在历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其内部也产生了方言的差异。柯尔克孜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语支克普恰克语组,是一种粘着型语言。它具有34个音位,包括20个辅音和14个元音(8个短元音和6个长元音),其中长元音的存在是其显著特点。柯尔克孜语遵循严格的元音和谐律,这在词汇的构成和变化中尤为明显。其音节结构形式与其他突厥语类似,词汇重音通常位于最后一个音节,但不具有区别词义功能。在词形变化方面,名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动词均有各自的变化规则。构词方法主要是通过在词干上加附加成分或采用复合形式,标准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柯尔克孜语的词汇主要源自突厥语,特别在描述畜牧业方面词汇丰富,反映了其文化背景。

现代柯尔克孜语分南方言与北方言,而柯尔克孜族的书面语主要以北方言为标准语。文学语言主要是以北部方言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柯尔克孜族在公元8世纪时曾使用过古突厥文(即鄂尔浑—叶尼赛文)。一直到17、18世纪,柯尔克孜族信仰伊斯兰教之后,就用阿拉伯字母来书写自己的语言,但并没有形成定型的柯尔克孜文。中国柯尔克孜族生活的区域也居住着大量的维吾尔族群众,在长期的杂居过程中,柯尔克孜语受维吾尔语的影响较为严重,除生活于乡村牧区的柯尔克孜族群众外,大部分城镇柯尔克孜族居民兼通维吾尔语,甚至存在维吾尔语水平要高于其母语的现象。生活在北疆伊犁特克斯县地区的柯尔克孜族由于长期与哈萨克族群众杂居相处,其语言受哈萨克语影响的现象也比较明显。黑龙江的柯尔克孜族有语言没有文字,但其语言保存了柯尔克孜语言的特点,但与新疆的柯尔克孜语有所不同的是,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的语言同俄罗斯国境内哈卡斯语较为接近。

宗教信仰

编辑

腾格利教(萨满教)

柯尔克孜人在历史上最初的信仰主要腾格利教,即天神教。据柯尔克孜族传说,腾格利教又称“萨满教”,“萨满”的意思是“因兴奋而狂舞的人”。腾格利教(萨满教)的核心信仰是对自然界中的多种神灵的崇拜,包括蓝天神(阔克腾格利)、日神(昆腾格利)、月神(阿依腾格利)、星神、土地神、水神、山神、树神、蛇神、鸟类神等,这些神灵被认为主宰着自然界的不同方面。腾格利教的宇宙观包括天界、人间和阴间三个层次。萨满在这一信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人类与神灵之间的中介,通过仪式和祭祀与神灵沟通。腾格利教徒通过祭祀活动祈求神灵的保佑,这些活动通常包括祷告、歌唱、舞蹈和动物祭品。

腾格利教虽无统一经典和宗教组织,但其对相关地区的文化和民俗有深远影响。黑龙江省富裕县的柯尔克孜族仍保留着萨满教的传统,进行诸如祭祀活动、请萨满跳神等仪式。族人在遭到各种自然灾害或生病、死亡以及祈求生女生儿时,要请萨满跳神,举行祭祀活动。在他们看来,萨满是腾格利和人之间起媒介作用的人。他们还在"风水最好"的地方或过路之处,用石头和木杆垒起“放敖包”,作为祭祀仪式举行之地,据说“敖包”是神灵所居和享祭之处。祭祀仪式一般在阳历8月28日举行。祭祀时人们在木杆上悬挂马鬃、马尾等,要宰牲、献酒、献钱财。

在遭到干旱时信仰腾格利教的人要举行祭祀树神仪式。这种仪式一般在一些古怪的树木或“敖包”周围举行。首先宰牲供神,然后萨满跳神。仪式结束后,人们相互泼水,认为这样会感动龙王爷,使它招来雨水。在每年公历10月25日,还举行祭祀星神仪式,用荞麦面制作佛灯一千只,供奉星神。这种习惯很可能受了佛教的影响。此外他们还用布块做成蛇形物,祭祀蛇神。

喇嘛教

喇嘛教,又称藏传佛教,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主要流行于西藏、蒙古、不丹、尼泊尔以及印度和俄罗斯的某些地区。在额敏县,受蒙古族影响,大部分柯尔克孜族信仰喇嘛教,有专门的喇嘛庙和喇嘛职业者。柯尔克孜族称喇嘛庙为“库日也”。在认门、婚礼、认亲等大小仪式中,都请喇嘛念经,祭天拜佛。葬礼、七天祭和四十天祭都要宰牲举行仪式,请喇嘛念经祈祷。而在黑龙江省富裕县,柯尔克孜族既保留着传统的萨满教信仰,也信仰喇嘛教,有关于太白金星和北斗星等的祭祀活动。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主要的一神教之一,创立于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由先知穆罕默德传播。柯尔克孜族群体,普遍信仰伊斯兰教。13世纪,与柯尔克孜人有血缘关系的葛逻禄部和部分曾在8世纪就接受了伊斯兰教的高车部加入了柯尔克孜族共同体中,而柯尔克孜族的牙格玛部早在10世纪上半叶就信奉了伊斯兰教。在这些部落的影响下,柯尔克孜族的其他部落也相继开始转奉伊斯兰教,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17世纪。此后,柯尔克孜人结束了迁徙生涯,大部分柯尔克孜人接受了伊斯兰教。大多数柯尔克孜族信仰的伊斯兰教属于逊尼派的哈乃斐派。他们的宗教活动有独特性,如阿洪(宗教职业者)不强迫人们宗教活动,其地位低于维吾尔族的阿洪。礼拜寺较少,牧民通常在户外进行宗教仪式,且对阿洪的敬畏不如对世俗统治阶层的敬畏。

民族文化

编辑

社会组织

解放前的柯尔克孜族社会,虽然已进入游牧封建阶段,但仍保留着部落组织的划分。大部落包括克孜勒苏地区的穷巴噶什、克普恰克等,及北疆地区的布库部落。这些部落下分为更小的族群。北部的部落如穷巴噶什被称为“色尔特克勒克”(外部人),而南部如克普恰克则被称为“伊其克里克”(内部人)。这些部落有左翼与右翼之分,但彼此间关系松散,无统属关系。柯尔克孜族的传统社会结构主要在清朝时期形成,其基本架构包括:鄂托克、爱曼、阿寅勒和户。

“鄂托克”是柯尔克孜族传统社会组织的核心单位,相当于一个较大的家族群或部落。一个“鄂托克”通常由若干个“爱曼”组成,涵盖了数十到数百个家庭。这个组织单位不仅在物质资源共享、社区决策、以及文化传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社会秩序和结构的重要体现。每个“鄂托克”都有自己的领袖或首领,称为“比”,通常是世袭的。被统治阶级,即广大的牧民、农民等劳动者,被称为“阿拉巴图”,他们对“比”有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这种关系让统治者能够对“阿拉巴图”进行任意的剥削和压迫。牧主占有大量牲畜和土地,而牧工和贫苦牧民无牲畜或仅有少量。牧主雇用牧工,施行雇工剥削、无赏劳役和代牧关系。牧工受到经济和政治压迫,工钱低,往往全家要为牧主干活。牧主通过高利贷和不等价交换进一步剥削牧工和牧民。

“爱曼”是位于“鄂托克”下一级的社会组织单位,指的是一个由血缘关系紧密联系的家族群体或小型社区。每个“爱曼”通常包括数个至数十个阿寅勒,头人称“阿合拉克齐”。阿寅勒在柯尔克孜族的社会组织中扮演着基础和关键的角色。它是部落和氏族成员共同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单元,通常由5到7户家庭构成。每个阿寅勒都有自己独特的名称,并拥有固定的牧场用于畜牧业。在这个小型社区中,成员们在农牧业生产以及狩猎等活动中互相协作和支持。阿寅勒的组织和运作由一个被称为“巴什”的头人负责,如阿克沙哈尔(南疆)和阿克拉合奇(北疆),他们有很大权威,主持议事会,处理各种事务。这些人群拥有社会和经济上的权力,掌握着大量的生产资料,如牲畜和土地。户或牧户(帐户)是构成阿寅勒的基本单位,相当于社会的细胞,这些户代表了最小的家庭单位。

经济生产

畜牧业

柯尔克孜族主要居住在克孜勒苏自治州的西部和北部山区,这里山脉壮丽,河流众多,如慕士塔格山、公格尔山等。这些山脉和河流,如克孜尔河、卡克玛克河等,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适宜的牧场。这些天然牧场非常适合放牧牲畜,如驴、驼、绵羊、山羊等。牧民们根据季节的变化在不同的牧场进行游牧,夏季在草原上放牧,秋季收获牧草,冬季则迁移到低地的“冬窝子”以避寒。解放后,牧业逐渐实现农牧结合和相对定居,采用了更为科学的饲养和管理方法,提高了畜牧业的生产效率。

农业

柯尔克孜族的农业主要集中在自治州的一些河谷平原地带,主要农作物包括冬麦、春麦、青稞等。由于地形的复杂性,柯尔克孜族居住区的气候变化较大,西部和北部高山地区气候寒冷,而浅山区域则相对温暖。解放后,农业生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不仅品种多样化,如引入水稻、高梁等新作物,还大力推广新的耕作技术和农业机械,显著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药材、特产如阿图什无花果、阿克陶西瓜、阿合奇沙棘等也非常著名。

狩猎业

柯尔克孜族的狩猎传统是其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生活在丰富的野生动物栖息地。狩猎不仅为牧民提供了额外的食物来源,也是获取珍贵毛皮和其他动物产品的重要方式。牧民们使用的狩猎工具包括火枪、捕枪、网晋、猛禽和猎犬等。他们狩猎的动物种类繁多,如野羊、鹰、熊、狼、狐狸、豹等。在某些情况下,牧民还能猎获大角鹿,其角是非常珍贵的药材。

林业

森林资源在柯尔克孜族地区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解放后,林业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植树造林活动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对天然森林的保护培育和有计划的采伐,林业产值得到了显著增长。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还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珍贵野生动物。

工业

柯尔克孜族地区,位于中国西部的山区,尽管拥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如煤、铁、石油等,但在解放前这里的工业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当地的石油和煤矿资源,虽早有开采,但大多被反动军队占据,开采无序,导致矿床遭到严重破坏,当地居民并未从中获益。工人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工作,矿区流传着“下窑三分灾,不是早上死,就是晚上埋”的悲惨说法。由于当地缺乏工业,广大牧民的生产和生活用具非常简陋,原材料多为木头或皮毛,部分还需要远赴城市购买。

1950年,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苏两国在乌恰县柯尔克孜族地区共同创办了“中苏有色稀有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这是该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化企业。1954年该企业正式投入生产,1955年苏联将其移交给中国。此后,柯尔克孜族地区逐渐兴建了机械、化学、木材、煤炭、炼焦、采矿、发电、建材等多个工业企业,大大促进了当地工业的发展。

商业

在商业方面,解放前的柯尔克孜族地区交通闭塞,商业不发达。畜产品难以销售,牧民所需物资难以购得,使得奸商在牧区横行。解放后,在政府的领导下,交通和商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商业网点遍布农牧区和城镇,极大地帮助了牧民改善经济生活。供销合作社和贸易公司成立后,积极服务于生产和消费,通过流动贸易小组和定期集市,将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送至牧区,同时以合理的价格收购畜产品。畜产品的价格比解放前提高了多倍,牧民收入大幅增加,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风俗习惯

居住

柯尔克孜族的毡房叫勃孜吾。在天山以北的柯尔克孜族人住的是圆锥形高顶帐篷;天山以南的柯尔克孜族人住的是半球形矮顶帐篷。毡房门则多向东南方或正南方开,以避北风。进门靠右边是放炊具和食品的地方,外面用芨芨草帘盖上。右后角是父母和年幼子女的铺位,左角是儿子、儿媳的铺位。门对面上方有木架,上面放有装衣服的箱子,木箱上放有枕头、被褥、毛毡等物。木箱前的地方铺有毡毯,是客人的位置。在靠门左角是放鞍具的地方,有时也将病弱的小牲畜拴在这里。毡房顶部有一个直径约1米的天窗,天窗上用一块方形的毡盖上,白日揭开,雨雪天、夜晚盖上。在毡房中央,对准天窗的地方,支有生火做饭的三角锅架。用畜粪为燃料,以羊皮囊或葫芦汲水。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的毡房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毡房内部精美的刺绣装饰

饮食

柯尔克孜族传统的饮食习惯中,其主食是肉,经常吃的肉有子肉、黄羊肉、牛羊肉等。他们传统的吃肉方式,主要喜欢吃手把肉,不煎、不炒、不烹、不炸。但近年来,除年节外,平时吃菜多,吃肉少,吃肉的方法也较之前传统的方式更为讲究。如今每年春节前夕他们依然还保留吃手把肉的习惯,较之从前,更为注重佐料搭配,味道更鲜美。

柯尔克孜族常用的饮料主要是奶茶,这一民族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饮用“砖茶”。他们所饮用的用茶是先将茶叶放在水壶中煮沸,然后在茶叶中加入奶与食盐,这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料。他们除早餐为馕和茶或奶茶之外,午餐与晚餐大多以面食与肉类为主。其中马肉与绵羊肉在柯尔克孜族的食俗文化传统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柯尔克孜族在招待尊贵的客人时,宰马驹成为他们待客的最高的礼仪。此外,发酵的马奶“克米兹”是柯尔克孜族最推崇的饮品。“克米兹”是将马奶装进熏制好的山羊皮囊当中,再加入陈奶发酵剂制作而成。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的面食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的肉食

中国柯尔克孜族人民十分好客和重视礼节。凡有宾客来访,不论相识与否,都给予热情招待,拿出家中最好的饭食,如肉、抓饭、奶油甜米饭、肉片面条等款待,其中以羊头肉表示最尊敬。在请客人吃羊肉时,须先请吃羊尾油,再请吃胛骨肉及羊头肉。客人也要先分出一些给主人家的妇女和小孩,表示回敬。在迁居时,邻居互相招待,以示告别和迎送。

柯尔克孜族

阿克陶县布伦口乡柯尔克孜民俗村

服饰

柯尔克孜族的衣着服饰中最典型、普遍的特点,就是一年四季当中经常佩戴由羊毛毡制成的白毡帽。这一民族崇尚的颜色是白色,白毡帽就成为了人们联想柯尔克孜族的一重要标志。白毡帽的佩戴方面柯尔克孜族有存在一定的讲究,一般老年人所白毡帽不绣花也不缀璎珞,一般以素净的白毡帽为主;中年男子的白毡网上帽则配有一定的图案装饰,例如红色璎珞,蓝色素花或简单图案;未婚青年男子的白毡帽往往在顶缀用金色丝线高高束起火红的璎珞,在帽檐还乡有红色的花朵或美丽的图案;孩子们则戴顶缀满各种珍珠玛瑙的大红璎珞,图案也绣有各种自然山水与花鸟图案;未婚女子一般头上佩戴的是红色金丝绒圆顶小花帽,或是用各种獭皮做的红色大圆顶帽;年轻已婚妇子,则喜欢扎红色、绿色的头巾,中老年妇女则多披着白色的长头巾,辫子上也系有各种银制的发饰。

服装有上衣下裳和连衣裙等,也罩小坎肩。柯尔克孜族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穿着坎肩。若是新娘,则在连衣裙外再罩一件长及裙边的绣花对襟长衫。反映其讲究图案对称、醒目,意在突出外部装饰的服装审美风格。柯尔克孜族的服饰特点,不仅具有本民族的独特风格,还兼具草原游牧民族的一些共同特性,其服饰所采用的材料大都是牲畜的皮毛,服装的样式男士以袍式为主,女士则以裙装居多。柯尔克孜族服饰色彩则尤其偏爱红、蓝、白三种颜色。

婚俗

婚姻形式的发展

柯尔克孜族婚姻的习俗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有所变化,当下,柯尔克孜族已经由古老的婚姻形式而逐渐发展为新的形式。但其婚俗中自众古至今都实行族外婚,并且禁止七代之内的亲属通婚。但古今有所不同的是,在古代的柯尔克孜先民,曾经实行指腹婚、幼年订婚、抢婚等形式,而现当代,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这些婚恋的形式已经被自由恋爱所取代。现而今柯尔克孜族主要是以自由恋爱,或者父母指定的方式作为主要的婚恋形式。柯尔克孜族在解放以后,旧时的包办婚姻,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逐渐被遗弃。

婚姻仪式的过程

婚俗过程一般经过订婚和结婚两步。

  • 订婚

订婚时,男方用马驮着给女方家的礼物,一般马头上要扎着一块棉絮。而有些地方马头上的棉絮由女方来扎,表示同意将女儿嫁给男方,女方的父母一般要热情款待来提亲的男方。男方会带来丰富的礼物赠送给女方家,订婚的主要礼物有食品和衣料,以及马、牛、羊等订婚礼。

  • 结婚

柯尔克孜族人结婚的日期一般会选择在月底,婚礼一般在妇方的家中举办,在婚礼结束的时候,新娘的亲嫂嫂和若干新娘的女性朋友陪伴着新娘去往新郎家中。在正式举行仪式之前,新娘的亲友都会将新娘与新郎双方绑在一起,拴在门口,而这时,新郎的父母要向这些亲朋友好友赠送礼物,请求为新娘与新郎松绑“释放”。结婚仪式按伊斯兰教规进行,往往双方父母会在信仪式上主办一系列类似赛马、摔跤、角力等文体娱乐活动,对于优胜的人,婚礼仪式的主人会赠送礼品,在结婚仪式完毕之后,新娘会带着嫁妆和半只羊肉,以及日常用品,衣服,用马或骆驼驮送着随新郎回家。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婚礼

关于离婚

柯尔克孜族认为离婚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并且夫妻离婚也会受到当地社会舆论的非议,所以在柯尔克孜族离婚的情况较为罕见。在柯尔克孜族的传统婚俗中,如果夫妻关系确实不和,确要离婚,则需要经过双方阿寅勒(阿寅勒即村庄庄)、氏族、部落头人以及宗教人士的裁决。如果是丈夫主动提出离婚,那么女方可以带走出嫁时带过来的全部财产;如果是女方提出的离婚,则只能不带走任何财产孤身也不开。不论哪一种离婚方式,子女都归男方。年轻寡妇如果要求改嫁,则不得嫁给亡夫的哥哥,要嫁给亡夫的弟弟,如果亡夫没有弟弟,则要嫁给近亲或是本氏族、本部落的人。寡妇不得离开其亡夫本家族的范围。

节日

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是柯尔克孜族的主要节日。这两个节日的日期是以伊斯兰教历为准,柯尔克孜族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以新月每出现一次为一个月。这十二个月分别由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鸡、狗、猪等十二生肖代表。当每年第一次新月出现时便过诺茹孜节,过诺茹孜节时各家各户相互拜年,请客人吃克乔饭(用七种谷物做成的饭)。节日傍晚,燃起火堆,人畜先后从火堆上跳过,以求祛病除灾。每年收获时,过杜希曼节,过此节时人们互相送礼,以示吉利。婴孩满一周岁时要设宴庆贺,男孩满七岁时要请阿訇进行“割礼”。从宗教角度来说,受礼人已正式成为穆斯林,“割礼”是男子一生中的大礼,届时将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

丧葬

柯尔克孜族的丧葬习俗与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柯尔克孜族人中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另外还有一些柯尔克孜族人民信仰藏传佛教。其在柯尔克孜族的丧葬仪式中,主要的形式有土葬与火葬两种形式。其中火葬主要用于无儿女的死者,或是孕妇死于难产或是得恶疾而死去的人。

柯尔克孜族的葬仪,大多数遵循信仰伊斯兰教诸民族的丧葬礼俗程序。当人死后,首先将尸体洗净(男尸男人洗,女尸女人洗,16岁以下的人由长辈洗),用白布将头和全身包缠(女尸并要缠手和胸部),然后用白布遮盖上,将头朝西放在屋内,丧主家的妇女则面向西,唱哀歌,以颂死者的功德。吊唁者进屋后首先诵经,以示哀悼,死者的儿子们在屋外唱哀歌,以向吊唁者致意,阿訇在屋里诵经,为死者祈祷。柯尔克孜人的葬俗是人亡故后速葬,或当日下午,或翌日,最迟不过三日,一般就近埋葬。只有男性才能送葬,死者的家属唱《送葬歌》。送葬时,用抬尸的木架(塔卜特)或骆驼将尸体送往坟地,墓穴是一个垂直的坑,再在坑底侧面挖出一穴,将尸体以头北脚南、面向西的姿势放入侧穴内,然后以土块封侧穴门,再把垂直的坑填满,修起坟堆。每个送葬的人抓一把碎石粒,念一段《古兰经》,将石粒洒在坟堆上,同时,在坟堆周围放一些石块。他们认为坚硬的石头具有抵御外力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死者的灵魂免遭任何外力的骚扰。在一年之内,如家中来客,丧主家须唱丧歌,在服丧的四十天内,死者的妻子的头巾和衣服要用黑色或蓝灰色的,并以巾掩面,腰系白布带;子女不理发、不梳头、不穿新衣、不参加文娱活动。人死后三日、七日、四十日、周年都要进行祭奠,其中以周年祭仪式最为隆重。发现到当下,柯尔克孜人的葬仪习俗逐渐趋于简略。

另一些信仰藏传佛教的柯尔克孜族家庭,在人死后要请喇嘛诵经,在死者入葬后的第五天,会带着酒、钱和死者生前所使用过的贵重物品,前往大喇嘛家中,请大喇嘛为家中死去的人念“指路经”。人死后会停灵数天,用以让亲友们前来吊唁,送葬时,信仰藏传佛教的柯尔克孜族也会请喇嘛前来选风水,同时还还会举行“求坟地”的仪式。

禁忌

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民族一样,柯尔克孜族忌讳猪,也禁食驴肉、狗肉和自死牲畜的肉及凶禽猛兽的肉。禁食包括羊血在内的一切动物的血。也有忌晚上从家里往外拿白色的东西(包括奶、面粉等),忌从餐布上跨过;踏踩盐和食物,被认为是极大的罪过;忌坐在毛绳上;忌踢打牲畜的头部,忌骑马从羊群穿过;忌当着主人追打他的狗;忌客人策马奔向毡房,并在门口下马(这意味着报丧)等。这些禁忌现在已不大严格。在诸多忌讳中,最忌讳欺骗、撒谎和其它种种不诚实行为。柯尔克孜族的习俗中,部分与柯尔克孜人信仰伊斯兰教之前的萨满教信仰有关,如以水、火、山岭、大地、空气、星宿等为对象的自然崇拜,和因此而产生的一些禁忌,如不准向火中泼水,不准向火中吐唾沫,不准在月光下诉说自己的烦恼和不幸,忌在星光下裸体等。

文学艺术

民族文学

神话和传说

在柯尔克孜族的神话和传说中,常见的主题包括宇宙和人类的起源、部落和民族的起源、历史英雄的事迹,以及与外来侵略者、自然界和“鬼怪”之间的斗争。这些故事往往富有幻想色彩,有些带有宗教元素。例如,流传的故事包括关于人类最早祖先阿达姆阿塔(亚当)和阿瓦艾奶(夏娃)的传说,以及努赫(诺亚)的故事,描述了大洪水、人类的生存挑战和重建。柯尔克孜族的神话传说还涉及到各个部落的起源和发展。例如,克普恰克部落的传说讲述了乌古思汗和他的将军、以及部落发展的故事。此外,柯尔克孜族的文学作品中还包含了关于自然现象、英雄人物的传说,如“苏莱卡乌奇坎套”的故事,描绘了勇敢、爱情、牺牲和抵抗外来侵略者的主题。

口头文学

英雄史诗《玛纳斯》有20多万行口词(有的认为达60余万行),与《江格尔》、《格斯尔》同称为中国游牧民族三大史诗,丰富了祖国的艺术宝库。《玛纳斯》长期流传于民间,世代口头传诵,为专门演唱史诗的民间歌手——玛纳斯奇集体创作而成。其形成年代有8至9世纪(叶尼塞·鄂尔浑时期)、9至11世纪(阿勒泰时期)、16至18世纪(准噶尔时期)等说。主要通过玛纳斯家庭几代的活动和业绩,反映古代柯尔克孜人团结抗击异族劫掠和争取自由的斗争,自始至终贯穿着玛纳斯家庭反对异族侵略,维护柯尔克孜人安宁和幸福的主题。为格律诗,每一诗段大都押脚韵,有一部分也押头韵、腰韵,每行多为7个或8个音节组成,唱述时,尚有数种乃至十几种乐器伴奏。现已初步整理,陆续出版,并翻译成多种文字。除了《玛纳斯》之外,柯尔克孜族还有许多其他叙事诗和神话诗,如《库尔曼别克》、《库鲁米尔扎》等,这些作品同样展现了柯尔克孜族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传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柯尔克孜族

《玛纳斯》汉文全译本问世

故事

柯尔克孜族的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可分为大型故事和普通故事两大类。大型故事如《玛纳斯》《库尔曼别克》《考卓加什》等,通常以散文形式讲述,涵盖了史诗和叙事诗的形式,具有广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普通故事则规模较小,多种类样式,包括生活故事、动物故事、鬼怪故事、习俗故事、讽刺故事和笑话故事等。这些普通故事如《金丝鸟》《自作自受》《聪明的穷娘娘》等,通过简单的情节和角色塑造,传达了深刻的道德和文化价值。这些故事不仅娱乐性强,而且富含教育意义,反映了柯尔克孜族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民歌

柯尔克孜族的民歌,称作“额尔”,展现了其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多样性。这些民歌包括劳动歌、情歌、习俗歌、哭歌、怨歌、反抗歌和新民歌等多种类型,每种由七至八个音节的诗行组成,并伴随独特的曲调。劳动歌描绘了牧业、农业、手工业和狩猎生活;情歌表达青年男女间的爱情,通常即兴创作,情感深刻;习俗歌涉及迎客、赞颂、婚礼等传统活动;哭歌和怨歌反映了人们对亲人离世或个人遭遇的感怀;反抗歌则歌颂了民族反侵略和反剥削的斗争。柯尔克孜族的“约隆歌”是一种流行于帕米尔地区柯尔克孜族聚居区的民间礼仪歌,具有多种形式,如劝嫁约隆、迎客约隆和谜语约隆等。这种歌曲可以无伴奏清唱,也可以用传统乐器库姆孜伴奏。目前,已收集到的“约隆歌”约有10种以上,总共800多首。2008年6月,“柯尔克孜族约隆”被确认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谚语

柯尔克孜族还有不少谚语,如“有了太阳就有百花盛开的花园,有了毛主席草原变成了幸福的乐园”、“山师柯尔克孜族人民的父亲,水是柯尔克孜族人民的母亲”、“从马群里挑出骏马的人,才算真正的牧人”等。

民间艺术

工艺美术

柯尔克孜族拥有丰富而悠久的手工艺术传统。考古资料显示,早在几千年前,居住在叶尼塞河流域和阿勒泰山一带的柯尔克孜人(坚昆人)已具备发达的雕刻和刺绣技艺。他们在岩石、木头、骨骼、金属、陶制品、皮毡等物品上,创作了众多动物、人物、花木和天文图像的艺术作品。近几十年,考古学者在叶尼塞河左岸和阿勒泰地区发掘出成千上万幅岩画,其中包括狩猎、放牧、牲畜饲养、动物对抗、战争、舞蹈、争夺牧场、弓箭射击等场景,以及对日月星辰和神秘生物的崇拜图像。阿勒泰地区的狮头人身像和叶尼塞河流域的绣花毡毯等作品,尤其展示了古柯尔克孜人的高超艺术水平。

柯尔克孜族的艺术品主题多为自然和日常生活元素,例如草木、山水、天象、动植物、武器和几何图形等。色彩运用以黑、白、红、蓝、绿为主,褐色和棕色较为少见。不同颜色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如黑色代表顽强和大地,白色象征纯洁和冬季,红色表示快乐和夏季,黄色代表智慧和秋季,而蓝绿色则象征青春和春季。柯尔克孜族非常重视首饰,常用黄金、白银、红铜制作耳环、手镯、项链、戒指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首饰形状和装饰多样,常见的有环形、半月形、三叶形、花冠形、葡萄形等。这些首饰不仅是装饰品,也是社交和文化活动中的重要元素。此外,柯尔克孜族也擅长金属工艺,制造各种餐具、工具和生活用品,如茶壶、锅、刀剑、盒子和铃铛等。这些物品上通常刻有动物、花卉、几何图案等。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银镶宝石胸饰

在毡制品方面,柯尔克孜族以其精巧的手工和丰富的图案而闻名。他们制作的拼花毡毯(希尔达克或鄂勃朵)、压花毡毯(阿拉克依孜)等,不仅美观大方,还非常耐用。柯尔克孜族的毛织品也同样富有艺术特色,使用驼绒、羊毛等材料制作成各种日用品和装饰品,如大衣、毛呢、毯子、包袋等,色彩鲜艳,图案独特。壁毯(吐什杜克)是柯尔克孜族特有的墙上用品,以其复杂的纹样和鲜艳的色彩而闻名,常用于装饰土房和木房。柯尔克孜族妇女擅长刺绣,使用彩色毛线、棉线、麻线和金丝线创作“凯什台”(绣织)或“突尤尔”(贴花)工艺品。这些工艺品包括绣花丝绒和天鹅绒毯、围帘、壁帘等,具有丰富的图案和艳丽的色彩。柯尔克孜族的穿戴用品,如衣领、袖边等,也经常绣有精美的花纹,展现了他们的审美和工艺技巧。柯尔克孜族刺绣工艺,正式于2008年6月7日,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于2018年5月15日,柯尔克孜刺绣又被入选为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柯尔克孜族

阿克陶县柯尔克孜族刺绣非遗工坊产品“绣花布单”

柯尔克孜族的革制工艺品以其独特的美学和精湛的工艺著称,主要包括金银镶嵌、珠宝装饰和各种图案雕刻的靴鞋、腰带、刀鞘、钱包、鹰帽、乐器套和马具等。刀鞘以其古雅的纹样和精良的工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根据刀形,刀鞘分为直式、鸽嘴式、箭式等种类。钱包、鹰帽、乐器套通常由红、黄、绿色的熟皮革或鞣革制作,表面装饰有金银圈、红铜扣、宝石、玛瑙、硬铁,并雕刻有雄鹰、鸽子、布谷鸟等图案,其中鹰帽的造型尤为美观,顶部常镶有明珠。柯尔克孜族的革制腰带(凯麦尔)表面装饰华丽,似金环带。革面上镶嵌着战戟、雄鹰、流水漩涡和环山等金属形状,种类包括镶红铜弹壳环的腰带、镶金扣的腰带、镶珠宝的腰带等。带扣通常为方形,由红铜或硬铁制作,铸有星辰、禽类翅膀和花冠等图形。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马鞍

马具的装饰尤其受到柯尔克孜族的重视和喜爱。他们在用粗细皮革制作的鞍面、马鞍带、马尾带等上镶嵌、铸造和雕刻各种形象和图案,如飞禽走兽、流云卷风、流水漩涡、丛草花木等。马具的装饰品丰富多样,富裕者还在鞍头、马羁鼻梁带、马鞍带上镶嵌红宝石。柯尔克孜族的马鞭工艺精细,鞭条由细皮条编制,鞭把用硬红柳条制作并包皮革,装饰有珠宝、金属和各种纹样。马鞭被视为男子的重要象征,常被咬在嘴中,表示真诚和决心。

音乐

柯尔克孜的民族音乐主要歌颂山川河流、森林大地、草原牧场。具有游牧民族的鲜明特点。柯尔克孜的民族器乐曲主要以库姆孜弹奏为主,另外也有一些其他的乐器演奏的独奏曲。柯尔克孜的声乐主要为民间长诗与民歌配合音乐进行弹奏与演唱。柯尔克孜民族音乐的主要特点在于音乐旋律形式变化多样,柯尔克孜的民族乐曲又分为古典与现代两大类,其中古一典乐曲进一步分另“乌般”与“股衣”。“乌般”指的是歌调的“小调”之意,以弹唱歌曲为主;“股衣”则为多声部即兴性的无标题音乐,柯尔克孜的音乐取材于生活与生产劳动,以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内容丰富多变。

柯尔克孜族的民间乐器亦很丰富,有考姆兹(三弦口琴)、奥孜考姆兹(吹奏乐器)、克雅可(二弦拉琴)、帕米尔考姆兹(铁三弦)、却奥尔(牧笛)等。

柯尔克孜族代表性的乐者有:阿肯(歌手、即兴诗人)、伊尔奇(民间歌手)、“库姆孜奇”(琴手),“玛纳斯奇”则专门指从事创作及演唱《玛纳斯》的民间歌手,他们是这部民族史诗的创作者、加工者和传播者。

舞蹈

柯尔克孜族称舞蹈为“比依”,其舞蹈的内容大多也以反映他们的牧业、农业、手工业与狩猎等生产生活的情况为主,其中尤以反映牧业生活和生活的舞蹈较普遍。柯尔克孜的民族舞蹈节奏较快,其舞蹈伴奏的音乐也主要以欢快跳跃的旋律为主要基调。柯尔克孜族舞蹈的舞步复杂,有碎步、移步、磋步、躲步、跳跃、腾空、转身、拉手、翻滚、上蹲、屈膝、两臂上举、手掌内外和上下快速抖动等多样化的动作。其舞蹈形式主要分为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男女对舞以及合舞等形式。其代表性的传统舞蹈作品如反映勇士生活的《剑器舞》,赞颂骑士生活的《喀拉卓尔部》等作品。

体育游戏

柯尔克孜族的民族体育活动独具本民族的特色,也是柯尔克孜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与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运动项目。较有代表性的本民族的民间体育项目有“追姑娘”“猎鹰”“叼羊”等特色的运动项目。

追姑娘

追姑娘不仅是柯尔克孜族传统的民间体育项目,同时也是柯尔克孜族的订婚仪式。“追姑娘”这项运动是采用男女混合的方式进行跑马比赛的活动。这一运动形式的来源于古代40位小伙子营救被洪水围困的40名姑娘的一则柯尔克孜族的民间传说。这一运动项目是在特定的场地中,先由参赛的姑娘选择一名男性的对手,比赛开始后,一对年轻人首先骑马慢行,在行程中,小伙子可以自由地向姑娘表达爱慕或逗趣讲笑话,当到达约定的地点时,姑娘骑马跑在前方,现场观众则在一旁助威,最终以小伙子能否追得上姑娘作为判定输赢的最终标准。

猎鹰

作为游牧民族的柯尔克孜族人民,养鹰与猎鹰是他们传统的一种生活方式。位于新疆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柯尔克孜族自治地方,在柯尔克孜自治州当中,人口相对集中的四个县中,目前仅有阿合奇地区的柯尔克孜族人民还依然延续着最为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余下的三个县已经逐渐从游牧传统转向了农耕。如今的阿合奇较多地保有柯尔克孜族人民传统的游牧与狩猎文化的传统生活方式。柯尔克孜的牧民们将野外抓来的幼鹰进行驯养,到每年的冬季,柯尔克孜族的牧民就会带着自己驯养的数百只猎鹰聚集起来,开展长达数日的猎鹰比赛。场景非常壮观。英国著名的驯鹰专家安德鲁·米勒曼迪通过考察柯尔克孜族的猎鹰活动技艺,将阿合奇县的苏木塔什乡命名为“世界驯鹰之乡”。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的猎鹰捕猎活动

飞马拾银

柯尔克孜族的“飞马拾银”是本民族的一项马上的综合性竞技运动。这一竞赛的场地是在一片平坦一切阔的地面上挖几个小坑。承随即将银币、铜币等一系列的贵重物品,用红绸包好后放置于坑中,参加比赛的骑手,从50米左右的位置,飞马穿越过坑前短促的一瞬间,俯身将坑内放置的贵重物品拾拣起来。清点参赛骑手拾起贵重物品的多少,进行计分,这一运动连续重复三次,以总分的多寡排取名次,评判胜负。这一民族体育竞赛分为个人与团体两种形式,任一形式都以总分多少进行排名,这一比赛的要求就在于拾取坑中的贵重物品时,不得减速。“飞马拾银”这一民族竞技运动来源于柯尔克孜族的一个传说,传说中的部落首领,有一个聪明美丽的女儿,这位姑娘在10岁时就骑马如飞,成了当时闻名草原的骑手,这位首领的女儿在挑选她的如意夫君时,就是将她的耳环摘下用红绸包好放入小坑里,将这一耳环作为出嫁的信物,首领将此事通知给了草原上所有的未婚小伙儿,云集而来的小伙子有千余人,第一千零一个骑手,终于将耳环拾起,最终赢得了道领女儿的芳心,首领的美丽女儿最终嫁给了这位小伙子。

娱乐活动

柯尔克孜族有多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如荡秋千、夜游、捉迷藏、“欧运”等等。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民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演出现场

发展现状

编辑

1949年9月25日,柯尔克孜族人民与各族人民一道迎来了新疆和平解放。1954年7月14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宣布成立,自治州包括阿图什市、乌恰县、阿合奇县、阿克陶县。新中国成立以后,柯尔克孜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获得了巨大发展。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有关“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在广泛听取各界人士意见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1954年7月14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区成立。

政治进步

民族自治地方建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柯尔克孜干部队伍有了迅速的发展,自治州历任州长、人大常委会主任均由柯尔克孜族担任,各级人大、人民政府中都按比例配备了本民族的干部,柯尔克孜语言文字在公共管理和教育领域的地位也得到了保障,国家在招工招干、各类学校招生中,都对柯尔克孜族给予了一定的照顾。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柯尔克孜族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农牧业生产发展迅速,地方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遍布全州。其中畜牧业发展迅速。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柯尔克孜族聚居地区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主要从事畜牧生产。农业经济突飞猛进。新中国成立前,农业生产极其落后,农具只有二牛抬杠、砍土曼,有些边远地区还使用木犁。农业耕作原始、粗放,不施肥、不锄草,产量很低。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进行了开荒造田、兴修水利等基本建设,改变了粮食、饲料都要依靠外地供应的状况。工商贸易从无到有。随着农牧业生产的发展,柯尔克孜地区的地方工业也从无到有兴建起来。现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已经建立起煤铁、机械、水泥、电力、有色金属、造纸以及食品、皮毛加工等工矿企业。以阿图什市为中心的公路网络已经建立起来,贯穿各县、乡、镇。国营和私营商业机构分散到各个居民点,方便了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吐尔尕特口岸和伊尔克什坦口岸充分利用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地缘优势,对外贸易开展得很有起色。广大柯尔克孜族人民最喜爱用“绵羊脊背上也能孵出百灵鸟来”的生动语言来形容今天生活的安定和幸福。

柯尔克孜族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GDP生产总值2000至2022年经济运行趋势图

生活改善

人民生活日新月异。在柯尔克孜地区,千百年来人随畜走的生活方式已发生了巨大改变,绝大部分牧民实现了定居或半定居,牧区已建立了许多新的村落和城镇,牧民们从毡房搬进了明亮温暖的平顶屋。定居生活带来了许多新事物、新变化,牧民们在自己住宅的周围种上了蔬菜、瓜果,大大丰富了食品的种类,传统的以肉、奶制品为主的饮食习惯,现已改为以面食为主。服饰受到周围民族的影响,渐趋多样化。传统的民族服装虽依然存在,但多为老年人的喜好,中青年人平常多穿中式或西式服装,但在节日或重要场合仍穿着民族服装。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民族服饰 柯尔克孜族 全部.http://biftmuseum.com/. [2023-11-21].

[2]刘文霞主编. 柯尔克孜族[M]. 2010: 111.

[3]历史沿革.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2023-07-06].

[4]Multilingualism in China: the politics of writing reforms for minority languages, 1949–2002.Vol. 89 of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2023-12-15].

[5]拓万亮, 薛剑莉. 柯尔克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与现状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7): 33-35.

[6]《中国统计年鉴-2021》.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1: 2-22.

[7]秀梅. 从柯尔克孜宗教信仰谈其民族文化变迁[J]. 塔里木大学学报, 0568

[8]钱木尔·达瓦买提主编;那顺巴特尔,夏米西丁,莫福山副主编.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99: 第179页.

[9]余太山,陈高华,谢方主编. 《新疆各族历史文化词典》. 1996: 262-263.

[10]汪玢玲,张志立主编. 《中国民俗文化大观》. 1999: 第561页.

[11]杨圣敏:回纥史[M].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5: 5-23.

[12]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中国政府网. [2023-07-05].

[13] 石泉长总主编;何军,李会昌,高忠谦. 《中华百科要览.》.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3: 37.

[14]《柯尔克孜族简史》编写组. 柯尔克孜族简史[M]. 1986-05: 160-161. (2)

[15]贺继宏 张光汉主编.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民族志[M]. 1992: 1. (3)

[16]《民族词典》编辑委员会编;陈永龄主编;宋蜀华,金天明,李毅夫等副主编. 《民族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 第774页.

[17]《柯尔克孜族简史》编写组. 柯尔克孜族简史[M]. 1986-05: 94-100. (7)

[18]《柯尔克孜族简史》编写组. 柯尔克孜族简史[M]. 1986-05: 106-113. (8)

[19]杜荣坤、安瓦尔. 柯尔克孜族[M]. 民族出版社, 1991-1: 15-22. (8)

[20]杜荣坤、安瓦尔. 柯尔克孜族[M]. 民族出版社, 1991-1: 117-121. (5)

[21]余太山,陈高华,谢方主编. 《新疆各族历史文化词典》. 北京: 中华书局, 1996: 第266页.

[22]韦荣慧主编. 丝路霓裳 中国卷[M]. 2020: 160.

[23]刘钖淦. 少数民族民俗资料 (中册)存录《新疆青年》杂志《柯尔克降族习俗简介》[M]. 1981: 200.

[24]王鐘翰主编. 《中国民族史 》.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 下册.

[25]首届柯尔克孜民间文学“约隆”演唱会在新疆师大举行.中国民俗学网. [2023-12-15].

[26]拓万亮, 薛剑莉. 柯尔克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与现状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7): 33-35.

[27]揣振宇 华祖根主编 李彬 邸永君副主编. 中国民族研究年鉴 2003[M]. 2004: 270.

[28]李琪. 历史记忆与现实侧观:中亚研究. 2016-4: 333. (2)

[29] 高文德主编;卢勋,史金波,白滨等副主编.. 《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长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5: 1571-1572.

[30]纪大椿主编. 《新疆历史词典》.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4: 454-455.

[31]《柯尔克孜族简史》编写组. 柯尔克孜族简史[M]. 1986-05: 12-13. (2)

[32]马学良等主编.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 上[M]. 2001: 215.

[33]《柯尔克孜族简史》编写组编写. 柯尔克孜族简史 修订本[M]. 2008: 20.

[34]金开诚主编.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M]. 2011: 60.

[35]那木吉拉著. 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比较研究[M]. 2010: 305.

[36]贺继宏著. 帕米尔上的牧人[M]. 1986: 32.

[37]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传说故事大辞典》编委会编. 《中国传说故事大辞典》.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2: 538.

[38]马欣.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与经验探析——基于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的调查[J]. 马欣. 青海民族研究, 2021.12: 40-45.

[39]艾莱提·托洪巴依. 柯尔克孜族:历史与现状[J]. 新疆社科信息, 2009, (3): 21-30.

[40]王晶主编. 新疆世居民族民俗文化概览[M]. 2014: 149.

[41]郑天挺,泽,杨志玖主编;翁独健,蔡美彪,李学勤等副主编. 《中国历史大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 第2125页.

[42]张京丹. 柯尔克孜族史学初探[D]. 兰州大学, 2013: 19.

[43]贺继宏 张光汉主编.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民族志[M]. 1992: 1.

[44]本社编. 杨建新文集 1[M]. 2013: 402.

[45]张京丹. 柯尔克孜族史学初探[D]. 兰州大学, 2013: 21.

[46]马欣.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与经验探析——基于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的调查[J]. 青海民族研究, 2021, 32(4): 40-45.

[47]马欣.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与经验探析——基于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的调查[J]. 青海民族研究, 2021, 32(4): 40-45.

[48]张京丹. 柯尔克孜族史学初探[D]. 兰州大学, 2013: 21.

[49]马欣.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与经验探析——基于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的调查[J]. 青海民族研究, 2021, 32(4): 40-45.

[50]马欣.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与经验探析——基于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的调查[J]. 青海民族研究, 2021, 32(4): 40-45.

[51]《柯尔克孜族简史》编写组. 柯尔克孜族简史[M]. 1986-05: 77-84. (8)

[52]《柯尔克孜族简史》编写组. 柯尔克孜族简史[M]. 1986-05: 100-106. (7)

[53]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国家统计局. [2023-12-15].

[54]《柯尔克孜族简史》编写组. 柯尔克孜族简史[M]. 1986-05: 1.

[55]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3号).国家统计局. [2023-12-15].

[56]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国家统计局. [2023-12-15].

[57]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国家统计局. [2023-12-15].

[58]李琪. 历史记忆与现实侧观:中亚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332.

[59]贾平安,郝树亮主编. 《统战学辞典》.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 476-477.

[60]胡振华. 柯尔克孜文[J]. 民族语文, 1981, (1): 79-80.

[61]《柯尔克孜族简史》编写组. 柯尔克孜族简史[M]. 1986-05: 2-3. (2)

[62]《柯尔克孜族简史》编写组. 柯尔克孜族简史[M]. 1986-05: 1-3. (3)

[63]吴占柱. 黑龙江省柯尔克孜族历史文化特征研究[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1, (2).

[64]易苗苗. 中国柯尔克孜民族装饰纹样艺术的文化解析[J]. 染整技术, 2018: 49.

[65]《柯尔克孜族简史》编写组. 柯尔克孜族简史[M]. 1986-05: 88-93. (6)

[66]杜荣坤、安瓦尔. 柯尔克孜族[M]. 民族出版社, 1991-1: 23-26. (4)

[67]杜荣坤、安瓦尔. 柯尔克孜族[M]. 民族出版社, 1991-1: 27-31. (5)

[68]《柯尔克孜族简史》编写组. 柯尔克孜族简史[M]. 1986-05: 115.

[69]杜荣坤、安瓦尔. 柯尔克孜族[M]. 民族出版社, 1991-1: 31-32. (2)

[70]柯尔克孜族建筑文化.民族文化资源库. [2023-11-21].

[71]王志艳主编. 西域文明 走进新疆文明[M]. 2006: 115.

[72]赵荣光著. 中国饮食文化史[M]. 2006: 479.

[73]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曼拜特·吐尔地, 古丽巴哈尔·胡吉西著. 柯尔克孜族民间信仰与社会[M]. 2009: 25—27.

[74]行摄新疆【柯尔克孜族】.太平洋电脑网. [2023-11-12].

[75]陈瑛,许启贤主编;于忠智,李长工,徐少锦副主编. 《中国伦理大辞典》.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9: 第489页.

[76]阿克陶县布伦口乡柯尔克孜民俗村.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3-11-12].

[77]马莉主编. 西北少数民族风俗风情[M]. 2013: 107-108.

[78]林同华主编;孔寿山,李英健,张廷玉等副主编. 《中华美学大词典》.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 第1451页.

[79]鲁桀, 王燕编. 新疆美术概论[M]. 2013: 239.

[80]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编著;杨宏峰主编:中华民族全书 中国柯尔克孜族[M]. 2012.5: 232.

[81]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编. 当代中国民族问题资料·档案汇编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及其档案集成 第4辑 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第38卷[M]. 2005: 520.

[8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 国家图书馆地方馆藏特色资源[M].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2013年5月: 1.

[83]姜伯奎著. 中华民族婚礼[M]. 2020: 228.

[84]刘文霞主编. 柯尔克孜族[M]. 2010: 119.

[85]刘文霞主编. 柯尔克孜族[M]. 2010: 220.

[86]杜荣坤、安瓦尔. 柯尔克孜族[M]. 民族出版社, 1991-1: 72-75. (4)

[87]杜荣坤、安瓦尔. 柯尔克孜族[M]. 民族出版社, 1991-1: 75-82. (8)

[88]史诗《玛纳斯》如何从民族走向世界.天山网. [2023-11-13].

[89]杜荣坤、安瓦尔. 柯尔克孜族[M]. 民族出版社, 1991-1: 82-84. (4)

[90]杜荣坤、安瓦尔. 柯尔克孜族[M]. 民族出版社, 1991-1: 84-88. (5)

[91]维吾尔 哈萨克 柯尔克孜族谚语选[M].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78-05: 87-90. (3)

[92]杜荣坤、安瓦尔. 柯尔克孜族[M]. 民族出版社, 1991-1: 104-111. (8)

[93]柯尔克孜族银镶宝石胸饰(圆形).民族服饰博物馆. [2023-12-15].

[94]阿克苏好地方·人文篇——《柯尔克孜族刺绣》飞出天山的非物质文化名片.中国日报网. [2023-11-19].

[95]【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柯尔克孜族刺绣:“绣”出锦绣前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11-12].

[96]柯尔克孜族马鞍制作传承人:濒临失传的技艺要延下去.中国新闻网. [2023-12-15].

[97]李德洙, 毕桪主编. 中国民族百科全书 14 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卷[M]. 2015: 319.

[98]张彦平著. 柯尔克孜民间文学探幽[M]. 2012: 140.

[99]刘文霞主编. 柯尔克孜族[M]. 2010: 82.

[100]王晶主编. 新疆世居民族民俗文化概览[M]. 2014: 172.

[101]王晶主编. 新疆世居民族民俗文化概览[M]. 2014: 172.

[102]廖嵘著. 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M]. 2010: 17.

[103]中国猎鹰之乡.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官网. [2023-11-12].

[104]中共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史志办公室 经济工作部. 对外开放的克孜勒苏[M]. 1993: 197.

[105]玛纳斯文化集中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官网. [2023-11-12].

[106]发展现状.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2023-12-15].

[107]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数据开放资源下载.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3-11-19].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2437/

(91)
词条目录
  1. 族称来源
  2. 族源传说
  3. 与突厥同源的传说
  4. 山川河流传说
  5. 四十个姑娘传说
  6. 历史沿革
  7. 先秦时期
  8.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9. 隋唐五代时期
  10. 辽宋元时期
  11. 明清时期
  12. 资本主义入侵
  13. 新疆建省后
  14. 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
  15. 人口与分布
  16. 人口
  17. 分布
  18. 语言文字
  19. 宗教信仰
  20. 腾格利教(萨满教)
  21. 喇嘛教
  22. 伊斯兰教
  23. 民族文化
  24. 社会组织
  25. 经济生产
  26. 畜牧业
  27. 农业
  28. 狩猎业
  29. 林业
  30. 工业
  31. 商业
  32. 风俗习惯
  33. 居住
  34. 饮食
  35. 服饰
  36. 婚俗
  37. 婚姻形式的发展
  38. 婚姻仪式的过程
  39. 关于离婚
  40. 节日
  41. 丧葬
  42. 禁忌
  43. 文学艺术
  44. 民族文学
  45. 神话和传说
  46. 口头文学
  47. 故事
  48. 民歌
  49. 谚语
  50. 民间艺术
  51. 工艺美术
  52. 音乐
  53. 舞蹈
  54. 体育游戏
  55. 追姑娘
  56. 猎鹰
  57. 飞马拾银
  58. 娱乐活动
  59. 发展现状
  60. 政治进步
  61. 经济发展
  62. 生活改善
  63.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