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联盟(英文: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缩写:ASEAN),简称东盟,是一个由东南亚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联盟,1967年8月8日成立于泰国曼谷,总部设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总面积约44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62亿。截止2023年4月,东盟共有10个成员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2022年11月11日,东盟各国原则上同意接纳东帝汶为成员国。东盟总经济体量(GDP)为3.6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比重的3.6%(2022年数据)。在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背景下,东盟经济因其凸显增长优势、加速内部整合、引领区域合作、提升国际地位而越来越成为为数不多的新亮点。
发展历史
编辑联盟前身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3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英文: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缩写:ASA),其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共同防御共产主义势力在东南亚的蔓延,并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保持密切关系,避免东南亚成为大国竞争的牺牲品。但由于成员国内部的矛盾,尤其是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之间对沙巴主权的争端无法协调且不断激化,这一组织在成立后不久便被迫停止了活动。1963年,在印度尼西亚的推动下,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一起成立的“马菲印联盟”(又称“马菲印多”,Maphilindo),但该联盟仅生存了三个月就因马来西亚和印尼冲突而解体了。这一时期,东南亚国家内部的冲突是其联合的主要障碍。虽然1966年菲马关系改善后,东南亚联盟曾一度恢复活动,但随着东南亚地区局势的变化,特别是马来西亚与菲律宾和印尼关系的缓和以及新加坡的独立,在东南亚地区成立一个新的规模更大的区域合作组织被提上了东南亚有关国家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新的联盟成立后,东南亚联盟自然结束了其存在。
成立伊始
60年代中期,随着东南亚地区形势的变化,特别是马来西亚与菲律宾和印尼关系的缓和,以及新加坡的独立,成立一个新的东南亚地区合作组织被提上了东南亚相关国家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自1965年末开始,相关国家为此开始了积极的穿梭外交。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政府就恢复东南亚联盟进行了交流和磋商,并游说印尼加入东南亚联盟。但是,印尼期望建立一个规模更大的地区合作组织。1967年3月,印尼外长亚当·马利克(Adam Malik)公开声明,印尼将于3个月内发起一个有若干个东南亚国家参加的会议,以讨论东南亚的地区合作问题,得到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的积极响应。
1967年8月5—8日,印尼外长马利克、菲律宾外长拉莫斯(Narciso R. Ramos)、新加坡外长拉惹勒南(Rajaratnam)、泰国外长科曼(Thanat Khoman)以及马来西亚副总理兼外长敦·阿卜杜勒·拉扎克(Tun Abdul Razak)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讨论区域合作问题。会上,与会者围绕着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地区合作组织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人的讨论,最终达成了共识,决定建立“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地区性合作联盟,即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盟创始国五位外交部长拉莫斯、马利克、科曼、拉扎克、拉惹勒南(从左至右)
8月8日,会议发表了《东南国家联盟宣言》(简称《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立。《宣言》声明,“东盟的宗旨是‘本着平等和合作的精神,通过共同努力来加速这个区域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以加强建立一个繁荣、和平的东南亚国家共同体的基础,在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科学和行政方面共同关心的问题上促进积极的合作和互助。’”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这东南亚五国为东盟的创始国。
1967年8月8日,曼谷宣言签署现场
磨合时期
东盟成立以后,并没有快速地促进成员国间的友谊。1968年10月,独立不久的新加坡为维护本国主权,绞死了制造麦唐纳大厦爆炸案的印尼海军陆战队士兵,这一事件引发了印尼“反新加坡”暴乱。同年,菲律宾企图派人潜入沙巴进行渗透和破坏的阴谋暴露。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就沙巴主权问题产生的持续紧张关系,导致原定于1970年在马尼拉举行的第四届东盟外长会推迟。与此同时,美国在东南亚地区进一步收缩,苏联加紧向东盟各国渗透,积极推行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美苏在东南亚地区展开新的争夺。在此背景下,东盟于1971年达成《和平、自由和中立区宣言》(英文:Zone of Peace,Freedom and Neutrality,又称《吉隆坡宣言》)。根据其序言,该宣言“受联合国崇高宗旨和目标的指引,特别是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权利平等和人民自决以及不干涉别国内政等原则”。五个创始成员国宣布,东南亚应成为“一个不受外部强国以任何形式或方式干涉的和平、自由和中立地区”。这是东盟在国际社会上展示中小国家团结力量的一次实践,不过,在此之外,东盟早年在各领域的合作仍处于“磨合期”。
发展扩充
1976年2月,东盟成员国领导人在巴厘岛举行首次峰会,并取得两项主要成果,即《东盟协调一致宣言》(或称《巴厘宣言》)和《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TAC)。《巴厘宣言》宣布:“成员国遵循东盟团结精神,在解决区域内部分歧时完全通过和平方式”,规定“在必要时”召开领导人会议。成员国在《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2条中宣布放弃使用武力,承诺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或争端。这两份文件指明了东盟国家加强合作的目的,即“消除颠覆活动对国家稳定的威胁, 增强各成员国和东盟的抗御力”。1976年是东盟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一年东盟在雅加达设立了秘书处,完善了组织结构。此后,东盟成员国加强了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合作,并实施了经济发展战略,推动经济迅速增长。东盟逐步成为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组织。尤其是通过1979年在和平解决柬埔寨问题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东盟显示出了其重要的国际影响,为自身赢得了声誉。这一时期,东盟在政治上趋于高度统一,“东盟意识”进一步增强。此外,在1984年1月7日,东盟正式将文莱吸收入盟,东盟成员国由5个增加至6个。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在东南亚地区的争霸也随之消停。在此背景下,印支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与东盟国家(印尼、菲律宾、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相互接近,从对抗走向合作。1994年5月,东南亚10国非正式会议召开,签署《建立东南亚十国共同体设想的声明》,决定吸收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加入东盟。从1995年7月到1999年4月,越、老、缅、柬先后加入东盟。东盟的扩大,显著提高了其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增强了其在国际问题中的发言权和与大国磋商中的“议价权”。
面对世界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东盟也采取了相应的经济一体化策略。1992年1月,东盟第四次首脑会议确立了“从1993年起的15年内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的目标,并批准了《共同有效优惠关税计划》(CEPT),取代1978年开始实施的《特惠贸易安排协定》,这标志着东盟内部的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东盟国家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1998年12月,第六次东盟首脑会议上,各成员国认识到必须加强区域合作来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困难。会议以“为了一个和平、稳定和均衡发展的东盟而团结合作”为主题,集中讨论了东盟各国协调化解危机,恢复国内经济,稳定宏观经济和寻求均衡发展的有关措施,通过了《河内宣言》、《河内行动计划》和《大胆措施声明》三个文件,决定加快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东盟投资区建设的进程。
在安全合作方面,东盟于1993年7月召开的第26届东盟外会议后续会议(PMC,即东盟与对话伙伴会议)上决定建立由东盟主导,世界各主要大国参加的“东盟地区论坛”(ARF),邀请其主要对话伙伴加入论坛,讨论东南亚地区安全问题。论坛设立了推进“建立信任措施”“开展预防性外交”等议程,以期达到解决地区内争端和冲突的目的,此举将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安全合作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在外交上,东盟寻求增加对话伙伴,将东盟外会议后续会议制度化,加强了其大国平衡外交的份量,东盟的对话伙伴从70年代的7个共21国,增加至90年代末的10个24国。同时,东盟在1993年成功在曼谷主办了第一届亚欧会议,并使之制度化,成为又一个重要的“国际论坛”,推动了东盟外交战略的发展。
21世纪
进入21世纪,伴随着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浪潮,东盟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制定和调整区域发展与合作战略,加速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一体化建设
1997年,因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东盟10国分别与周边国家建立起“10+3”(东盟与中、日、韩)及多个“10+1”(东盟分别与中、日、韩、印、澳、俄等)的对话合作机制,在促进区域和平稳定、区域一体化合作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得到广泛认可。2003年10月,第9次东盟首脑会议通过了第二个《东盟国家协调一致宣言》(Ⅱ),提出了在2020年建立东盟共同体(ASEAN Community),该共同体包括东盟安全共同体(ASEAN Security Community,ASC)、东盟经济共同体(ASEAN Economic Community,AEC)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ASEAN Socio-Cultural Community,ASCC)三大支柱,推进区域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领域的合作。2005年,在东盟推动下,首届东亚峰会于12月14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东亚峰会由此启动。2007年1月,东盟通过了《东盟提前在2015年建立共同体宿务联合宣言》,确定将实现东盟共同体的时间表从2020年提前至2015年。随后,东盟相继出台了东盟共同体的蓝图、路线图和行动纲领,标志着东盟共同体进程正式启动。
2007年,第13届东盟首脑会议签署了《东盟宪章》,作为东盟共同体的法律框架。这是东盟历史上首次以法律形式来框定一体化的进程、目标和路线图。2008年11月15日,《东盟宪章》生效。这是东盟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表明东盟由一个松散的国家合作机制转向一个具有法律地位的区域共同体实体。2009年,为应对美国退出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重返亚太”政策,并维护东盟在区域一体化中的“中心地位”,东盟主导推出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2015年底,东盟宣布建成以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为三大支柱的东盟共同体,成为亚洲地区第一个次区域共同体。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东盟共同体”并非欧盟那样的高度一体化组织,其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东盟共同体”既是目标也是过程,是两者的结合体。“东盟共同体”建成后,东盟又宣布将继续推动东盟共同体建设,制订了《后2015东盟共同体愿景》文件,通过了《东盟迈向2025年吉隆坡宣言》,规划了未来十年东盟共同体建设的路线图。由此可见,“东盟共同体”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东亚峰会
在全球和地区经济自由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东盟也意识到需要同外部合作,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早在1990年12月,因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失败,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的马哈蒂尔(Mahathir Mohamad)便提出了成立“东亚经济集团”的倡议,但由于美国的反对,该倡议于1991年改成了非正式的“东亚经济共策会”,但最终还是流产。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再次使东亚各国认识到地区合作的必要性。
1997年12月第一次东盟-中日韩首脑非正式会议在吉隆坡召开(柬埔寨加入东盟以后也称之为“10+3”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东亚合作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开创了东亚地区合作进程。2000年11月,第四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晤时决定去掉“非正式”一词,改为领导人正式会议,表明“10+3”模式走上制度化轨道。经过多年摸索和经验累积,在2004年11月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的“10+3”峰会上,与会国家确定召开首届东亚峰会。“东亚峰会”构想确定后,吸引了区域外众多国家的关注,并纷纷提出希望加入峰会。东盟为加入“东亚峰会”制定了三条标准:必须是东盟对话伙伴、必须与东盟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必须与东盟有“实质性”的关系,东盟因此掌握了主导权。印度、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于2005年先后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拿到了首届东亚峰会的“门票”。2005年12月,首届东亚峰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首届东亚峰会最终确定为“10+6”格局。
经过多年发展,东亚峰会成员从“10+3”“10+6”发展到“10+8”,东盟的国际地位也由此大幅提升:2011年,美国和俄罗斯加入东亚峰会,东亚峰会机制由此扩大至“10+8”。东亚峰会机制创立后,在不少领域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东亚峰会的扩容,特别是美国等域外大国的加入,东亚峰会不仅成为推动东亚合作的大平台,也成为了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合作的大桥梁。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贸易自由化已成为时代趋势,而倡导全球贸易自由化的WTO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各国纷纷转向参与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实现贸易自由化的新选择。不过,东亚在这方面的进展比较缓慢,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东盟在建设自贸区的方案上犹豫不决,其一是包括东盟10国和中日韩在内的东亚自贸区(EAFTA),其二是日本提出的包括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共计16国的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EPEA),而TPP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2009年,美国推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重返亚太”政策,意在重掌亚太区域一体化主导权。由于美国只让四个东盟国家(新加坡、文莱、越南和马来西亚)加入TPP,其他六国均被排除在外,东盟表示了强烈不满,认为TPP分裂了东盟,威胁了东盟在区域一体化中的“中心地位”。为此,东盟主导推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以捍卫其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导权。
2011年,东盟启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构建进程。2012年,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6国达成共识,开启RCEP谈判。2020年11月15日,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会后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亚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2023年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对菲律宾生效。至此,RCEP对15个成员国全面生效,全球最大的自贸区将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
联盟成员
编辑东盟目前共有10个正式的成员国,另外还有一个候选国和一个观察员国:
成员国 | 首都 | 面积 | 人口 | GDP | 人均GDP | 政体 | 加入时间 |
印度尼西亚 | 雅加达 | 1913578.68平方公里 | 2.76亿(2022年) | 1.29万亿美元(2022年) | 4783.9美元(2022年) | 总统内阁制 | 1967年 |
马来西亚 | 吉隆坡 | 约33万平方公里 | 3300万(2023年) | 3435亿美元(2022年) | 12040美元(2022年) | 君主立宪制、议会内阁制 | 1967年 |
菲律宾 | 大马尼拉市 | 29.97万平方公里 | 1846万(2020年) | 4042.8亿美元(2022年) | 3498.5美元(2022年) | 总统制、共和制 | 1967年 |
新加坡 | 新加坡 | 733.2平方公里(2022年) | 564万(2022年) | 4671.8亿美元(2022年) | 8.3万美元(2022年) | 议会共和制 | 1967年 |
泰国 | 曼谷 | 51.3万平方公里 | 约7170万(2022年) | 4952亿美元(2022年) | 6,908.8美元(2022年) |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 1967年 |
文莱 | 5765平方公里 | 45万(2023年) | 140.1亿美元(2022年) | 37152.5美元(2022年) | 君主专制 | 1984年 | |
越南 | 河内 | 329556平方公里 | 9847万(2022年) | 4090亿美元(2022年) | 4110美元(2022年)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995年 |
缅甸 | 676578平方公里 | 5417万(2022年) | 593.6亿美元(2022年) | 1095.8美元(2022年) | 总统制、共和制 | 1997年 | |
老挝 | 万象 | 23.68万平方公里 | 733.8万(2021年) | 157.2亿美元(2022年) | 2088.4美元(2022年) | 人民代会大会制度 | 1997年 |
柬埔寨 | 约18万平方公里 | 1676.8万(2022年) | 300亿美元(2022年) | 1785美元(2022年) | 君主立宪制 | 1999年 |
候选国:东帝汶
观察员国:巴布亚新几内亚
注:2020年7月19日,东帝汶总统奥尔塔(José Manuel Ramos-Horta)访问印尼时表示,东帝汶希望能于2023年印尼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时正式加入东盟。2022年11月11日,东盟国家领导人在第40届和第41届东盟峰会上宣布,东盟“原则上同意”接纳东帝汶为第11个成员国,目前东帝汶以观察员地位参与所有东盟会议。
组织机构
编辑根据《东盟宪章》,东盟组织机构主要包括:
东盟峰会
东盟峰会是东盟的最高决策机构,根据《东盟宪章》第31条规定,东盟主席国每年由成员国轮流担任,根据成员国国名英文字母排列。主席国负责主持东盟峰会及其他相关峰会,2023年主席国是印度尼西亚。按照惯例,东盟首脑会议每年举行两次,每次由东盟首脑会议主席与其他东盟成员国协商确定,由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的东盟成员国主办。
东盟协调理事会
东盟协调理事会由东盟各国外长组成,是综合协调机构,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其主要工作在于筹备东盟峰会的各项会议及协调各东盟共同体理事会。
东盟共同体理事会
东盟共同体理事会包括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理事会、东盟经济共同体理事会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理事会,协调其下设各领域工作,由东盟轮值主席国相关部长担任主席,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
东盟领域部长会议
由成员国相关领域主管部长出席,向所属共同体理事会汇报工作,致力于加强各相关领域合作,支持东盟一体化和共同体建设。
东盟秘书长和东盟秘书处
东盟秘书处是服务于东盟10个成员国的行政机构,监督和落实由这一区域组织制定的计划和纲领,于1976年2月成立,设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东盟秘书长是东盟首席行政官,向东盟峰会负责,由东盟各国轮流推荐资深人士担任,任期5年。现任秘书长高金洪(Kao Kim Hourn,柬埔寨前首相助理大臣),2023年1月就任,任期至2027年底。
东盟历任秘书长 | |||
任次 | 姓名 | 国籍 | 任期 |
1 | 哈托尼奥·雷索·达尔松(Hartono Rekso Dharsono) | 印度尼西亚 | 1976年6月7日—1978年2月18日 |
2 | 奥马尔亚迪·约托韦约诺(Umarjadi Notowijono) | 印度尼西亚 | 1978年2月19日—1978年6月30日 |
3 | 阿里·阿卜杜拉(Ali Abdullah) | 马来西亚 | 1978年7月10日—1980年6月30日 |
4 | 纳西索·雷耶斯(Narciso G. Reyes) | 菲律宾 | 1980年7月1日—1982年7月1日 |
5 | 陈启佑(Chan Kai Yau) | 新加坡 | 1982年7月18日—1984年7月15日 |
6 | 潘·瓦那密提(Phan Wannamethee) | 泰国 | 1984年7月16日—1986年7月15日 |
7 | 容英发(Roderick Yong) | 文莱 | 1986年7月16日—1989年7月16日 |
8 | 鲁斯林·诺尔(Rusli Noor) | 印度尼西亚 | 1989年7月17日—1993年1月1日 |
9 | 丹斯里·达图·阿吉特·辛格(Tan Sri Dato’ Ajit Singh) | 马来西亚 | 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
10 | 鲁道夫·塞维里诺(Rodolfo Certeza Severino Jr.) | 菲律宾 | 1998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 |
11 | 王景荣(Ong Keng Yong) | 新加坡 | 2003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 |
12 | 素林·比素万(Surin Pitsuwan) | 泰国 | 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
13 | 黎良明(Lê Lương Minh) | 越南 | 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 |
14 | 林玉辉(Lim Jock Hoi) | 文莱 | 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 |
15 | 高金洪(Kao Kim Hourn) | 柬埔寨 | 2023年1月1日—至今 |
东盟常驻代表委员会
由东盟成员国指派的大使级常驻东盟代表组成,代表各自国家协助东盟秘书处、东盟协调理事会等机构开展工作。
东盟国家秘书处
东盟在各成员国的联络点和信息汇总中心,设在各成员国外交部。
东盟政府间人权委员会
负责促进和保护人权与基本自由的相关事务。
东盟基金会
与东盟相关机构合作,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
东盟附属机构
包括各种民间和半官方机构。
宗旨与原则
编辑2007年11月19日,《东盟宪章》完成起草并提交各成员国。这是东盟成立40年来第一份具有普遍法律意义的文件。这份长达31页的文件确立了东盟的目标、原则和地位。2008年12月,《东盟宪章》正式生效。
宗旨
东盟的宗旨在于:
(一)在本区域维持和加强和平、安全与稳定,并进一步强化以和平为本的价值观;
(二)通过促进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更强有力的合作,加强区域的坚韧性;
(三)保留东南亚为无核武器区,同时保留其为无任何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地区;
(四)确保东盟的成员国和人民在一个公正、民主与和谐的环境中,同全世界和平共处;
(五)创造一个稳定、繁荣、极具竞争力且经济一体化的单一市场和生产基地,并有效协调贸易和投资,使货物、服务和投资能自由流动;商业人士、专业人士、人才和劳动力来去自如;资金流动也更为自由;
(六)通过互相协助和合作,在东盟范围内纾解贫困和缩小发展差距;
(七)在适当考虑到东盟成员国的权利与责任的情况下,强化民主加强良政与法治,并促进和保护人权与基本自由;
(八)根据全面安全原则,对各种形式的威胁、跨国犯罪和跨界挑战作出有效反应;
(九)促进可持续性发展,以确保本区域的环境、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文化遗产的保留及人民生活素质的提高;
(十)通过在教育与终身学习以及科技方面的更紧密合作,发展人力资源,以赋予东盟人民自强的能力并加强东盟共同体;
(十一)通过为东盟人民提供平等机会,让东盟人民享有身为人类所应有的发展、社会福利和公正,进而提升他们的福利和生计;
(十二)为东盟人民创建安全、有保障而无毒品的环境,加强合作;
(十三)推广以人为本的东盟,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并受惠于东盟体化和建设共同体的进程;
(十四)通过提高对本区域多元文化与传统的认识,促进东盟认同感;以及
(十五)保持以东盟为中心的原则以及其积极的角色,让东盟在开放、透明与兼容的区域架构中,成为同外在伙伴发展关系与合作的主要推动力。
原则
为达成《东盟宪章》所阐明的宗旨,东盟及其成员国重申并遵守东盟的宣言、协定、公约、协约、条约和其他文件所含的基本原则。东盟及其成员国须遵照下列原则:
(一)尊重所有东盟成员国的独立、主权、平等、领土完整与国家认同;
(二)以加强区域和平、安全与繁荣为共同承诺和集体责任;
(三)摒弃任何与国际法相悖的侵略行动以及武力的威胁或使用,或其他行动;
(四)依靠和平解决纠纷;
(五)不干涉东盟成员国的内政;
(六)尊重各成员国免受外界干预、颠覆和胁迫而存在的权利;
(七)就严重影响东盟共同利益的事宜,加强协商;
(八)遵守法治、良政、民主原则与宪法政府;
(九)尊重基本自由,促进和保护人权,以及促进社会正义;
(十)遵守联合国宪章以及东盟成员国所认同的国际法,包括国际人道主义法;
(十一)不参加任何东盟成员国或非东盟成员国或任何非国家行动者所采取的任何威胁东盟成员国主权、领土完整或政治与经济稳定的政策或活动,包括其领土的使用;
(十二)尊重东盟人民的不同文化、语言和宗教,同时秉持求同存异的精神,强调共同的价值观;
(十三)东盟在对外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关系方面奉行以东盟为中心的原则,同时保持积极参与、外向、兼容和一视同仁的处世态度;
(十四)遵守多边贸易规定和东盟各个以条规为基础的体制,以在市场驱动的经济中,有效实践经济承诺,逐步减少乃至消除所有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壁垒;
经济
编辑近年来东盟经济呈稳定增长态势,东盟GDP从2017年的28569.4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33433.5亿美元。2021年,东盟经济从新冠肺炎疫情中逐步复苏,GDP总体实现增长,仅缅甸、老挝为负增长;GDP前5位的成员国依次为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柬埔寨GDP分别增长7.6%、5.7%、3.7%、3.1%和3%,位列东盟前五位;新加坡GDP增幅超过世界平均水平(5.8%)。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数据,2021年东南亚(东盟10国和东帝汶)GDP增长率为2.9%。2021年东盟人均GDP从上年的4506.6美元上升至4965美元,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居和泰国居前4位。新加坡以72794美元位列全球人均GDP第五位。
一体化市场
东盟一直在推动实现区域内商品、服务、资本和技能劳动力相对自由流动,打造东盟区域单一市场和生产基地。随着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东盟各成员国在取消非关税壁垒及熟练工人流动限制等方面取得更多进展。2021年,东盟成员国内部进出口贸易额7099.8亿美元,占东盟国际贸易总额的21.3%;其中成员国间出口3696.6亿美元,占东盟国际贸易出口总额的21.6%;进口3403.2亿美元,占东盟国际贸易进口总额的20.9%。
东盟自贸区
1992年1月,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六国签署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的协议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共同有效普惠关税方案协议》(CEPT)。经过数次提速,东盟于2002年正式建成自由贸易区。
2009年2月,东盟成员国经济部长签署《东盟货物贸易协定》(ATIGA),合并了东盟自贸区项下CEPT所有规定,最终成为东盟单一的法律文件。其主要目标在于放宽关税限制,取消非技术壁垒。2010年以来,上述东盟6个老成员国基本实现零关税,新成员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在2015年陆续落实零关税。目前,除部分列在敏感商品清单上的产品外,东盟内部几乎所有商品都已实施零关税。
统一标准和技术法规
1992年以来,东盟为了取消非关税壁垒,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定、国际标准和国际实践致力于推进统一标准和技术法规以及统一评估程序的工作。2005年,东盟制定了标准和遵从指导政策,旨在提高技术法规的一致性和透明度。截至2021年,电器产业有了58个统一标准,橡胶产业有了3个统一的标准。其他优先制定统一标准的产业有农产品、化妆品、渔业、医药、橡胶产品、木制品、机动车、建筑、医疗设备、传统医药和保健等。
贸易
2002年11月,东盟和中国领导人批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开启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并于2010年全面建成自贸区,这是东盟首次整体对外商谈和建立自贸区,开创了其自贸区建设的先河。此后,东盟先后与日本(2003年)、印度(2003年)、韩国(2005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004年)及中国香港(2014年)举行自贸区或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谈判并陆续实施。2022年11月,东盟成员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基本完成了自贸协定的升级谈判。东盟也正在与加拿大开展自贸协定谈判。2023年6月2日,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亚太国家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生效,全球最大的自贸区由此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
2021年东盟对外货物贸易总额3.3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5.6%。其中,出口额1.71万亿美元,增长23.0%;进口额1.63万亿美元,增长28.3%。2022年东盟贸易额3.8万亿美元,增长14.9%。增长主要由燃料和电子产品推动,分别增长52.5%和11.7%。中国继续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7222亿美元,占东盟贸易总额18.8%。其次为美国和欧盟,分别占10.9%和7.7%。东盟内部贸易仍保持最大比重为22.3%。
对外关系
编辑东盟积极开展多方位外交,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区有多个对话伙伴。东盟通过论坛及会议等形式同各国家、地区组织进行合作对话,1994年7月,东盟倡导成立东盟地区论坛(ARF),主要就亚太地区政治和安全问题交换意见。1994年10月,东盟倡议召开亚欧会议(ASEM),促进东亚和欧盟的政治对话与经济合作。1997年,东盟与中、日、韩共同启动了东亚合作,之后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东亚峰会(EAS)等机制相继诞生。1999年9月,在东盟倡议下,东亚—拉美合作论坛(FEALAC)成立。东盟通过深化与对话伙伴国之间的互利关系,不仅发挥了其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成为冷战后该地区区域合作的主要驱动力,同时获得相关国家和地区组织对其推动区域一体化努力的支持,为东盟自身发展赢得有利的国际和地区环境,也为其一体化进程获得动力。
与中国
东盟与中国虽然互为近邻,但由于地区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双边关系也曾经历曲折发展的过程。在共同寻求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过程中,东盟曾与中国开展紧密合作,并取得重要成果,提高了东盟在处理地区事务中的地位;东盟也从中认识到与中国开展合作的重要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与东盟合作应对金融危机,维持人民币不贬值,从而缓解了危机对东盟各国的冲击,为其尽快走出危机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东盟国家广泛赞誉。这一时期被视为东盟与中国关系的分水岭。此后,东盟与中国在双边和多边领域建立起更加密切的关系,合作领域也不断扩大,双方在人力资源开发、公共卫生、信息通信技术、交通、环境和文化等领域签署了合作协议。2002年11月,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以及涉及非传统安全威胁、经济合作和农业合作的协议。在2003年举行的东盟峰会上,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双方还签署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安全等问题的《中国—东盟和平与繁荣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使双边关系迈上一个新台阶。
2023年广西南宁举行的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在经济合作方面,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正式建立,将拥有约20亿人口和3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成员国聚集在一起。中国此前提出的前期收获清单更增强了这个自由贸易区协议对东盟国家的吸引力,使他们能够尽早获益。2021年是东盟与中国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双边关系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新发展,中国与东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自2020年起,东盟连续3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地生效,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注入了新动力。2023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进出口3.08万亿元,同比增长5.4%,占同期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5.3%。
2021年,王毅外长与时任东盟秘书长林玉辉
文化交流方面,中国和东盟同属东方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双方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灿烂文明,持续不断的文化交流与融通,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011年11月,中国-东盟中心正式成立,成为促进双方经贸、教育、旅游、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服务平台。2023东南亚孔子学院联席会议上,来自东南亚10个国家62所孔子学院(课堂)及中外方合作院校代表近300人参加会议。作为友好交流和互相理解的文化桥梁,孔子学院以中文为介质,积极助推中国与东盟的双向互动。
与美国
美国对东南亚的影响长期而深远。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把部分后来的东盟成员国纳入其主导组建的“东南亚条约组织”,泰国和菲律宾签署了作为该组织基础的《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又称《马尼拉条约》),成为美国事实上的安全盟国。1967年,虽然美国军事干预越南的局势不断升级,但对东盟的建立仍持支持态度。同时,由于东盟面临的严峻安全形势,其从成立起就十分重视维系和巩固与美国的关系。1977年,东盟与美国建立对话伙伴关系,以加强双方在安全、经济及社会和文化等广泛领域的关系。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与美国驻东盟大使约翰尼斯·亚伯拉罕(Yohannes Abraham)
在东盟看来,美国在东南亚的存在能够减轻东盟各国政府对其他大国的担忧,在区域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在东南亚地区有着巨大的安全利益,因此也在东南亚地区积极参与建立各种多边安全对话机制。例如,1994年,美国成为东盟地区论坛的创始成员。2005年11月,美国与东盟签署了一项关于加强双边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寻求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2008年4月,美国提名负责东南亚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斯科特·马夏尔(Scot Marciel)担任驻东盟大使,成为第一个派遣驻东盟大使的国家。同时,东盟也致力加强与美国的经济关系。美国市场一直是大多数东盟经济体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2006年8月,东盟与美国缔结了贸易和投资框架协议。但东盟与美国的关系也曾多次出现起伏,如在奥巴马政府期间提出的“重返东南亚”“亚太再平衡”等战略推动下,美国与东盟关系一度得到加强;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则曾使双边关系一度陷于低谷。2022年11月13日,东盟和美国的关系升级为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与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与东南亚国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日本一直支持东盟的建立与发展。对东盟各国而言,日本的贸易和投资在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7年,日本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此后双方的经贸合作不断加强。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国内经济的转型,日本将许多制造业企业迁往东盟国家。东盟认为,其为东盟摆脱1997年金融危机影响提供了协助。2004年,日本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积极参与东盟为主导的区域合作机制,包括东盟地区论坛、“东盟+3”和东亚峰会等。2008年,日本与东盟宣布双方就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达成协议,这不仅是一个自由贸易协定,还涵盖了服务和投资等领域。得益于在东南亚地区的长期“耕耘”,日本得到东盟许多国家的信任。2023年12月17日,日本与东盟举行了特别首脑会议,以纪念双方建立友好合作关系50周年。会议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概述了双方对未来合作的愿景,日本与东盟确认加强海上安保领域合作,在经济领域,双方重点提出了包括电动汽车(EV)在内的下一代汽车产业合作。
与印度
历史上,东南亚地区的许多国家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这构成他们发展与印度关系的重要基础。1967年5月,时任印度外交部部长的查格拉(MCChagla)在访问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时表示了对建立东盟这一理念的支持。
冷战结束为印度发展与东盟的关系提供了新契机。1992年,印度推出“向东看”(LEP)政策,以加强印度东北地区与东南亚地区陆路联系,促进地区发展。因此,此举被视为印度实现国内发展目标及促进与东盟关系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地缘政治意义。2003年,印度与东盟制定了旨在实现共同繁荣的行动计划,以加强双边合作。2008年8月,双方宣布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但是,由于缺乏财政资源,印度难以完成连接印度、缅甸和泰国的公路项目建设。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Damodardas Modi)执政以后,进一步加强了印度与东盟的关系,使印度成为东盟日益重要的合作伙伴。印度试图通过“恒河—湄公河合作”框架,在该地区建设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走廊以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2020年9月,印度与东盟达成《2021—2025年共同行动计划》,确定双方将在海洋安全方面开展更大规模的合作。2022年11月13日,东盟和印度的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与欧盟
东盟建立之初,比较重视借鉴西欧的区域合作经验。1972年,东盟与欧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英文: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缩写:EEC)建立了非正式对话关系。1977年,东盟同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了双边合作关系。1978年,首届欧洲经济共同体—东盟部长级会议(AEMM)举行,双方的经济部部长参加会议,探讨增加东盟商品出口到欧洲市场的机会。
随着东盟经济的不断发展,欧盟与东盟双边合作也不断深化。1980年3月,在第2届欧洲经济共同体—东盟部长级会议上,双方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与东盟合作协议》,双方表示除了深化经济合作和贸易关系,还将开展政治对话与合作。此后,1996年建立的亚欧会议(ASEM)则为双方进一步开拓了对话渠道。2003年7月,欧盟委员会发表了《与东南亚新型伙伴关系》报告,提出处理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六项战略”,这标志着欧盟开始确立与东盟的长期战略关系。自2007年起,双方就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2007年11月,首次欧盟—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新加坡举行,庆祝双方合作30周年,以及推动双边合作迈上新台阶。2017年,东盟庆祝其成立50周年,欧盟则逢《罗马条约》签署60周年,两个区域组织还共同庆祝开展双边合作40周年。贸易方面,东盟与欧盟贸易持续增长,2022年东盟已成为欧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货物贸易规模达到29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6%。
与其他国家
东盟也积极发展与俄罗斯、韩国等国的关系。1994年7月,东盟倡导成立东盟地区论坛(ARF),就亚太地区政治和安全问题交换意见。1994年10月,东盟倡议召开亚欧会议(ASEM),促进东亚和欧盟的政治对话与经济合作。1997年,东盟与中、日、韩共同启动了东亚合作,之后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东亚峰会(EAS)等机制相继诞生。1999年9月,在东盟倡议下,东亚—拉美合作论坛(FEALAC)成立。
英国“脱欧”之后,东盟于2021年8月5日正式接纳其成为第11个对话伙伴,这也是东盟时隔25年后接纳的首个对话伙伴。历史上,英国与东南亚地区有着广泛联系,并且英国也是东盟的主要投资者和贸易伙伴。2018年,英国在东盟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达286亿美元。2019年,东盟与英国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为521.3亿美元。2021年,出席英国—东盟对话伙伴关系线上签字仪式的时任英国外交大臣拉布表示,英国正式与东盟建立伙伴关系,双方将在贸易、投资、气候变化、环境、科技和教育等问题上开展密切合作。
联盟象征
编辑盟旗与盟徽
东盟盟旗是各成员国团结一致,支持东盟的原则和努力的象征,也是提高东盟意识和团结一致的一种方式。东盟盟旗与盟徽代表着一个稳定、和平、团结和充满活力的东盟。盟旗与盟徽的颜色——蓝色、红色、白色、黄色代表所有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国旗的主要颜色。蓝色代表和平与稳定,红色代表勇气和活力,白色代表纯洁,黄色代表繁荣。徽章中心的稻茎代表了东盟创始者们的梦想,即建立一个由东南亚所有国家组成的东盟,在友谊和团结中联结在一起。圆圈则代表了东盟的团结。
东盟盟旗
东盟盟徽
盟歌
《东盟之路》(The Asean Way)是东盟的盟歌。2008年,东盟轮值主席国泰国外交部发起了创作东盟盟歌活动,要求歌曲必须是原创歌曲,用英语填写,需反映东盟文化和民族的多样性,体现东盟的尊严、合作与团结。最终,在同年11月20日在曼谷的评选中,来自泰国的歌曲《东盟之路》成功当选。
《东盟之路》歌词:“高高举起我们的旗帜,像天一样高;拥抱我们心中的自豪;东盟紧密团结如一体,内省自身,放眼全世界;以和平为起点,以繁荣为目标。我们敢于梦想,我们乐得分享。共同为东盟,我们敢于梦想;我们乐于分享,因为这就是东盟之路。”
注释
编辑展开[a]
在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台地区,东盟也被称为“东协”或“亚细安”(即东盟英文缩写ASEAN的音译)
[b]
东盟专指“东南亚国家联盟”,不等同于“东南亚联盟”
[c]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截至2021年末,东盟十国总人口逾6.73亿,仅次于中国、印度,是世界上人口较集中的地区之一,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6%。其中,人口最多的成员国是印度尼西亚,在全球总人口中排名第4位,其次是菲律宾(第13位)、越南(第15位)、泰国(第20位)。全地区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约为50%。该地区也是世界上外籍华人和旅居华侨最集中的地区,超过70%的外籍华人、华侨居留在东盟各国,居前三位的是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
[d]
东南亚是世界上民族最多元的地区之一,主要包括爪哇族、京族、泰族、缅族、巽他族等。东盟各国语言种类繁多,官方及常用语言存在多语种并存现象。泰国、缅甸、老挝和柬埔寨以佛教为主;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拥有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菲律宾信仰天主教。由于民族文化差异,东盟各国都拥有许多本国特色习俗,但因宗教信仰等关系,成员国具有共性的习俗也不少。东盟国家大部分都是有着宗教信仰的,这些信仰也生出许多宗教禁忌。
[e]
新加坡由于实行填海造陆的政策,其面积不定期扩大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谈东南亚联盟与东盟的本质区别
[J]. 东南亚, 1999, (04): 28-34+40.
[2]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及其主要合作机制.中国政府网. [2023-09-09].
[3]东南亚国家联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3-09-07].
[4]马汝骏.东南亚国家联盟[J]. 世界经济, 1978, (03): 74-75.
[5]瞰天下丨东盟:世界第三大人口集团,有望跻身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大众网. [2023-09-23].
[6]东盟各国原则上同意接纳东帝汶为成员国.新华网. [2023-09-23].
[7]ASEAN Economy to Grow 4.6 Pct This Year.jakarta globe. [2023-10-08].
[8]中国助力东盟打造经济增长中心.中国经济网. [2023-10-08].
[9]东盟:全球经济新亮点.国际合作中心. [2023-10-08].
[10]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概况.中国-东盟中心. [2023-10-09].
[11]《东盟宪章》:重要的里程碑.北方网. [2023-10-09].
[12]东盟共同体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环球国际. [2023-09-09].
[13]东亚峰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3-10-12].
[14]王勤. 东盟五十年:回顾与展望.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04: 12-29.
[15]张蕴岭. 东盟50年:在行进中探索和进步[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 (07): 21-37+154-155.
[16] 陆建人. 东盟50年: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的成功典范
[J]. 当代世界, 2017, (06): 26-30.
[17]东盟成立50年来一体化建设成就.人民政协网. [2023-10-12].
[18]RCEP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中国政府网. [2023-09-09].
[19]中国驻东盟使团经商处编.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 2022-03: 12-15. [2023-10-13].
[20]“东盟日”展望中国-东盟关系.广西新闻网. [2023-09-09].
[21] 杨保筠. 东盟对外关系政策的形成历史、发展目标与面临形势[J]. 东南亚纵横, 2022, (03): 3-18.
[22]背景资料:“10+1”、“10+3”、“10+6”和 “10+8”机制.共产党员网. [2023-10-13].
[23]东盟简史:从冲突、分散走向共同体(一).澎湃新闻. [2023-10-10].
[24]隆美尔,郑蔚康.菲律宾和东盟的40年:地区安全合作的成绩、挑战和展望[J]. 东南亚研究, 2007, (04): 18-24. DOI:10.19561/j.cnki.sas.2007.04.003.
[25]东盟简史:从冲突、分散走向共同体(二).澎湃新闻. [2023-09-09].
[26]周恩来与中国同东盟国家关系的开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2023-09-09].
[27]东盟系列峰会:“10+3”与“10+1”仍是基础.中国网. [2023-10-12].
[28]首届东亚峰会在吉隆坡举行 会后发表主席声明
.中国政府网. [2023-10-11].
[29]新闻资料:东亚峰会的由来.国际在线. [2023-10-11].
[30]蔡鹏鸿. 试论东亚峰会:制度安排、进程与问题[J]. 国际观察, 2005, (03): 48-53.
[31]东亚峰会.央视网. [2023-10-11].
[32]背景资料:历届东亚峰会
.新华网. [2023-10-11].
[33]侯静超.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建立的基础与对我国经济效应的分析[D]. 天津财经大学, 2016: 1.
[34]沈铭辉. 构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走向统一的地区架构[J]. 东北亚论坛, 2013, 22(04): 28-38+128. DOI:10.13654/j.cnki.naf.2013.04.002.
[35]RCEP签署: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胜利.中国网. [2023-09-09].
[36]RCEP是什么?16问答一图读懂,太涨知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023-09-09].
[37]RCEP正式对菲律宾生效
.央视新闻. [2023-09-09].
[38]中国驻东盟使团经商处编.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 2022-03: 4-6. [2023-09-23].
[39]东盟原则上接纳东帝汶为第11个成员国
.央视新闻. [2023-09-09].
[40]东盟简介.东盟商务. [2023-09-09].
[41]印度尼西亚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 [2023-10-12].
[42]印度尼西亚政治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023-10-12].
[43]马来西亚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 [2023-10-12].
[44]马来西亚议会的基本结构及运作特点.中国人大网. [2023-10-12].
[45]菲律宾.外交部网站. [2023-10-12].
[46]新加坡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 [2023-10-12].
[47]图说新加坡的填海造陆,新加坡23%的国土面积竟然是填海所得.狮城新闻. [2023-10-13].
[48]泰国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 [2023-10-12].
[49]泰国.world bank. [2023-10-12].
[50]二十一世纪世界君主制扫描.中国新闻网. [2023-10-12].
[51]文莱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 [2023-10-23].
[52]文莱达鲁萨兰国.world bank. [2023-10-12].
[53]文莱国家基本情况
.中国旅游研究院东盟旅游研究基地. [2023-10-12].
[54]越南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 [2023-10-12].
[55]缅甸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 [2023-10-12].
[56]老挝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 [2023-10-13].
[57]老挝.world bank. [2023-10-13].
[58]柬埔寨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 [2023-10-13].
[59]柬埔寨.world bank. [2023-10-13].
[60]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概况.中国-东盟中心. [2023-10-13].
[61]ASEAN Summit.ASEAN. [2023-09-09].
[62]东盟宪章.ASEAN. [2023-09-09].
[63]东盟历任秘书长.ASEAN
. [2023-09-09].
[64]背景资料:《东盟宪章》内容要点.北方网. [2023-09-09].
[65]中国驻东盟使团经商处编.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 2022-03: 18. [2023-09-23].
[66]国际热评:中国与东盟“双向奔赴” 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中国新闻网. [2023-09-09].
[67]东盟宣布同印度、美国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澎湃新闻. [2023-09-09].
[68]日媒:日本-东盟发表联合声明,回避点名中俄.环球网-今日头条. [2023-12-18].
[69]欧盟“热捧”东盟弦外有音
.新华网. [2023-09-09].
[70]asean-flag.ASEAN. [2023-09-09].
[71]asean-emblem.ASEAN. [2023-09-09].
[72][视频]盟歌《东盟方式》寄托东盟一体化心愿.央视网. [2023-09-09].
[73]Getting to Know the ASEAN Hymn “The ASEAN Way”.asean2023. [2023-10-09].
[74]东盟概况.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 [2023-09-09].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