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属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山茶属(CamelliaL.)为杜鹃花目(Ericales)山茶科(Theaceae)下的一个属,山茶属约由300个种组成。山茶属的起源中心位于中国南部和西南部,以云南、广西和广东为中心,横跨北回归线,经纬度范围包括85°W至150°E、37°N至10°S。山茶属内大部分物种在中国均有分布,只有30余种散见于印度、日本、东南亚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山茶属的分布中心位于中国滇、桂、粤三省北回归线的两侧,...

山茶属Camellia L.)为杜鹃花目(Ericales)山茶科(Theaceae)下的一个属,山茶属约由300个种组成。山茶属的起源中心位于中国南部和西南部,以云南、广西和广东为中心,横跨北回归线,经纬度范围包括85°W至150°E、37°N至10°S。山茶属内大部分物种在中国均有分布,只有30余种散见于印度、日本、东南亚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山茶属的分布中心位于中国滇、桂、粤三省北回归线的两侧,该分布中心内生长着超过80%山茶属植物,且特有种含量丰富,超过150种。

历史

编辑

名称来源

山茶属的学名(Camellia)是林奈为了纪念耶稣会传教士G. J.卡梅尔而命名的。1735年《自然》一书的系统中,林奈将在日本发现的一种植物命名为山茶树(Camellia tsubaki),后来在《植物物种》(Species Plantarum)一书中,改名Camellia japonica,即山茶现在的学名

栽培历史

山茶属的山茶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观赏花木,三国蜀汉时期的张翊在《花经》中将山茶列为“七品三命”。说明早在三国时期,山茶就已从野生状态转变为人工栽培。北魏年间的花卉专著《魏王花木志》中对山茶有“山茶似海石榴,出桂州”的描述。直到宋朝山茶栽培品种得到进一步发展,有记载的山茶花品种有15个,明朝的《群芳谱》中记载了28个山茶花品种,《学圃杂疏》首次记载了黄色山茶,清朝山茶花品种的培育达到了鼎盛时期,其中不乏芽变品种。

根据考古发现,西汉西安古墓和西藏阿里古墓的随葬品中存在加工过的茶,特别是西安古墓中的茶为幼芽所制,与现代茶类似。这一发现证明了在2100多年前的西汉中心地带已有饮茶的习惯,并且西藏阿里的人们也有使用茶叶。唐代的陆羽在《茶经》中曾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一尺、二尺,遁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油茶在中国种植和利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末期,到明代逐渐发展形成规模化种植,清代出现了大规模的茶油、茶籽贸易。

引种历史

山茶原产于中国,在公元7世纪初(唐代)日本曾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返回时将浙江山茶从温州港带回日本栽培,16世纪时东京盛行栽培山茶花,18世纪时山茶由日本传入欧美。引入后山茶在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地的适生性较高,当地温暖潮湿的气候和酸性土壤使得山茶得以茁壮成长。19世纪山茶又从英国引入澳大利亚

分类

编辑

分类系统发展

1920年山茶属登记的物种数为40种,1958年英国植物学家席勒Sealy将该属物种数量增加到87种,1982年该属物种增加至超过267种。截至2000年,山茶属中包含了超过300个种。据保守估计,全世界有3000多种观赏山茶属植物,其中2500多种已在美国山茶协会注册。山茶属内的分类结果未达成一致意见,1958年Sealy的研究结果中将山茶属的82个物种分为12个组。随着收集的材料数量的增加,Chang和Bartholomew于1984年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认为,山茶属可以被分为4个亚属,20个组。而Ming在2007年提出的山茶属系统中,山茶属被分为2个亚属,14个组和119个种。

山茶属分类

以Chang和Bartholomew于1984年构建的山茶属系统发育框架为例:

1.原始山茶亚属 Subgen. Protocamellia

古茶组 Sect. Archecamellia

实果茶组 Sect. Stereocarpus

越南茶组 Sect. Piquetia

2.山茶亚属 Subgen. Camellia

红山茶组 Sect. Camellia

糙果茶组 Sect. Furfuracea

小黄花茶组 Sect. Luteoflora

油茶组 Sect. Oleifera

短柱茶组 Sect. Paracamellia

半宿萼茶组 Sect. Pseudocamellia

瘤果茶组 Sect. Tuberculata

3.茶亚属 Subgen. Thea

短蕊茶组 Sect. Brachyandra

金花茶组 Sect. Chrysantha Chrysantha

离生雄蕊组 Sect. Corallina

秃茶组 Sect. Glaberrima

长柄山茶组 Sect. Longpedicellata

超长柄茶组 Sect. Longissima

茶组 Sect. Thea

管蕊茶组 Sect. Calpandria

4.后生山茶亚属 Subgen. Metacamellia

毛蕊茶组 Sect. Eriandria

连蕊茶组 Sect. Theopsis

形态特征

编辑

山茶属植物为灌木或乔木。

山茶属叶多为革质,羽状脉,有锯齿,具柄,少数抱茎叶近无柄。

山茶属

山茶——叶

花两性,顶生或腋生,单花或2~3朵并生,有短柄;苞片2~6片或更多;萼片5~6,分离或基部连生,有时更多,苞片与萼片有时逐渐转变,组成苞被,从6片多至15片,脱落或宿存;花冠白色或红色,有时黄色,基部多少连合;花瓣5-12片,栽培种常为重瓣,覆瓦状排列;雄蕊多数,排成2~6轮,外轮花丝常于下半部连合成花丝管,并与花瓣基部合生;花药纵裂,背部着生,有时为基部着生;子房上位,3~5室,花柱5~3条或5~3裂;每室有胚珠数个。

山茶属

山茶——花

果实及种子

山茶属果实为蒴果,5~3爿自上部裂开,少数从下部裂开,果爿木质或栓质;中轴存在,或因2室不育而无中轴。种子圆球形或半圆形,种皮角质,胚乳丰富。

山茶属

山茶——果实

起源及分布

编辑

山茶属起源于东亚,起源中心位于中国南部和西南部,以云南、广西和广东为中心,横跨北回归线,经纬度范围包括85°W至150°E、37°N至10°S。山茶属内大部分物种在中国均有分布,只有30余种散见于印度、日本、东南亚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同时山茶属的分布中心与起源中心重叠度较高,其分布中心位于中国滇、桂、粤三省北回归线的两侧,该分布中心内生长着超过80%山茶属植物,且特有种含量丰富,超过150种。山茶属的分布由北回归线向北,在川、黔、湘、赣等也有分布,再往北山茶属的分布则迅速减少,止于秦岭地区;由北回归线向南,越南拥有20余种山茶属资源,老挝泰国不超过5种。山茶属中油茶的野生种群分布广泛,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低山丘陵地区均有生长,主要分布于海拔800~2700米的酸性土壤或山顶灌丛中。

习性

编辑

山茶属植物为长日照、耐半阴植物,忌强光,但也不可长期处于阴蔽环境下,否则会导致枝条瘦弱,开花减少,因此种植时常选择墙角或者枝叶稀疏的阔叶林下。山茶属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适温18~24℃,相对湿度60%~80%为宜,冬季3℃以上可安全越冬。山茶属植物喜排水通畅土壤,忌低洼,且对土壤酸碱度敏感度较高,过酸或过碱均不利于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喜弱酸环境,其适生的pH值一般为5.5~6.5。

育苗方式

编辑

山茶属植物通常通过种子或扦插繁殖。种子繁殖是从母株上收集成熟的种子,在水中预先浸泡24小时,并去除种子外的坚硬表皮,留下内层的薄覆盖物,然后播种于苗圃中。在苗圃中生长12~18个月,植株达到15厘米以上的高度后即可转移到田间。扦插繁殖则是选择其中带有腋芽的插条,在荫凉的环境下将插条种植在苔藓泥炭中,生根后转移到田间。除了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外,山茶属植物还有两种繁殖方法,即压条和嫁接。压条法中,树龄超过2年的植物即可进行压条,将树枝上垂下来的叶子和嫩枝去除,然后用刀在树枝上切开一个小切口,把树枝向下固定到土壤中,然后用潮湿的泥炭土覆盖。切口形成根即可将枝条与母株分离,单独种植。嫁接法中,树皮嫁接通常在幼龄的山茶砧木的基部进行,同时还可以采用枝接或腭裂嫁接。日本九湖岛山茶中心的山茶属植物盆景就是通过在野生山茶根上嫁接实现的,嫁接后3~4年即可开花。

保护

编辑

类群现状

山茶属中有很多珍稀濒危保护物种,且特有种数量较多。例如薄叶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oides),异名Camellia longzhouensis,该物种分布范围狭窄,仅生长在中国东南部喀斯特地区土壤肥沃的天然次生林中。截至2020年,野外植株数量仅58株,幼苗数量少,种群结构失衡。类似的例子还有金花茶(Camellia petelotii),其野生种群分布范围不断缩小,个体数量急剧减少,主要分布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华石镇和大录镇,完整生境的面积小于100平方千米,野生金山茶个体数量不足1000个。

保护级别

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收录的山茶属濒危植物名录显示,山茶属中极危(CR)物种包括杜鹃叶山茶(Camellia azalea)、滇南连蕊茶(Camellia cupiformis)、防城茶(Camellia fangchengensis)、秃肋连蕊茶(Camellia glabricostata)、狭叶长梗茶(Camellia gracilipes)、河口长梗茶(Camellia hekouensis)、凹脉金花茶(Camellia impressinervis)、毛籽短蕊茶(Camellia pilosperma),此外还有19种濒危(EN)物种,25种易危(VU)物种等。

致危因素

山茶属植物的种子具有坚硬的种皮角质,严重阻碍了种子对于环境中水分的吸收,导致自身水分含量不足以供给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增加了物种繁衍的难度。此外山茶属植物的种子具有明显的休眠特征,在休眠过程中,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可能发生霉变、腐烂或者病虫危害,导致种子的萌发率降低。此外大多数山茶属植物为中国特有种,数量稀少,种群分布面积小。采挖砍伐、生境退化或丧失易导致物种灭绝风险增加。

保护措施

广西防城建立了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中的金花茶物种基因库是世界上金花茶物种最齐全、数量最多的金花茶基因库。

浙江、湖南、江西、广西、广东以及云南等地均开展了油茶资源相关的保护工作,建立了一批油茶种植资源圃;同时加强对其原生境的保护,在云南腾冲站乡建立了腾冲红花油茶(滇山茶)试验站,建立保护区如楚雄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江西德兴县浙江红山茶种群保护区等。

用途

编辑

工业原料

山茶属一些植物的种子可以提炼茶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纤维、纺织、制革等领域,如茶油经过深加工后可生产高级保健食用油、医药和天然化妆品用油等,其核心成分油酸可以滋养皮肤,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 (UVB) 的功能;茶油还可通过氢化制取硬化油,也可经极度氢化后水解制硬脂酸和甘油等,可用于生产肥皂、人造奶油、橡胶硬化剂、玻璃纤维乳化剂、塑料工业、机械工业的软化剂、润滑剂以及机械润滑油等工业品。榨油后茶饼还可浸提5%~8%的油,浸提后进行茶皂素的生产,茶皂素具有杀虫、杀菌、消炎、镇痛、乳化、发泡和表面活性等功效,可用于开发生物农药和各种洗涤剂,也可制刨光粉、复合饲料、农药和肥料等;留下的残渣经过粉碎加工,可用于生产虾、鱼塘的清洗剂和消毒剂;茶壳含有丰富的木质素、多缩戊糖和鞣质等化学成分,是提取糖醛、木糖醇和拷胶等工业原料以及制作高级食品用活性炭的良好原材料,还能作培养基生产食用菌等等。

食用营养

茶是最古老和全球最受欢迎的无酒精类饮料之一,茶产业是亚洲国家(包括印度、中国、日本、韩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以及马拉维、肯尼亚等非洲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茶叶中含有近4000种生物活性物质,有益于人体健康。研究表明饮茶有利于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具有降压、控制体重、抗菌、抗病毒、增加骨密度等作用。尽管茶叶的植物来源可能相同,但是根据不同的发酵方式可以获得不同类型的茶,在所有茶中消费最多的是黑茶、绿茶和乌龙茶,此外也有白茶、普洱茶和红茶。

山茶属一些植物的种子可以提取油,用于中式烹饪。可用于茶油提取的主要栽培树种为油茶(Camellia oleifera),占总面积的98%,此外还包括:小果油茶(Camellia meiocarpa)、越南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攸县油茶(Camellia yuhsienensis)、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广宁红花油茶(Camellia semiserrata)、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博白大果油茶(Camellia gigantocarpa)、茶梨(Camellia octopetala)、白花南山茶 (Camellia semiserrata var. albiflora)、南荣油茶(Camellia nanyongensis)、西南红山茶(Camellia pitardii)等。茶油含有在90%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还含有少量的亚麻酸等。茶油色泽金黄、味香可口、营养丰富、易吸收。且食用茶油有益于人体健康,因此茶油常被人们称为益寿油或长寿油。

园艺观赏

山茶属中许多品种是重要的观赏型花卉,在中国、日本、北美、西欧、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其中尤以山茶的观赏价值最为突出,世界上有3000多个观赏山茶品种。山茶为中国传统名花,山茶花卉品种占山茶属观花品种的80%,且在唐、宋时期已有栽培观赏历史。山茶花多为大红色,花大而美丽,花型、花色丰富多彩,株形紧凑,枝叶繁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时由于其深厚的文化历史,常作为观花灌木丛植点缀于庭院、寺庙,也可与山石配植成主景,常见于各种山茶专类园或盆景园中。

山茶属除了山茶外,滇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茶梅(Camellia sasanqua)、油茶(Camellia oleifera)等也是重要的园艺观赏资源。其中滇山茶树形高大,花大且繁密如锦,花色多为梅红和深桃红色,具有早花和晚花品种,花期可从12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常见于云南古寺庙及花园中,常孤植或对植,也可成片种植,形成整体景观。茶梅中大多数品种的花具有浓香味,原种 枝条横向展开,姿态丰满,株型高低因品种不同而变化多样,花色为白色或红色,矮生种常作基础种植及绿篱,亦可点缀草坪或盆栽观赏。油茶具有洁白的花朵,常形成素淡恬静的气氛,用于园林中丛植或花篱。

医学药用

山茶属中茶、油茶、山茶、普洱茶等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中药大辞典》中记载,山茶属植物山茶(Camellia japonica)、西南红山茶(Camellia pitardii)、窄叶西南红山茶(Camellia pitardii var. yunnanica)、以及滇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的种子研磨成末后外用可去油垢,主治头发油腻;其叶片具有清热解毒和止血之效,主治痈疽肿毒、汤火伤和出血;其根具有散瘀消肿和消食之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食积腹胀。

山茶花味苦、辛,性凉,具有凉血止血之效,主治吐血、咳血、便血、痔血、赤白痢、血淋、血崩、带下、烫伤以及跌扑损伤等。

油茶的种子具有润燥、滑肠、杀虫之效,可用于治疗食滞腹泻、大便秘结、皮肤瘙痒、汤火伤等,还可驱除蛔虫、钩虫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油茶子具有降血脂、溶血以及抑制精子活动的作用。油茶叶具有收敛止血、解毒之效,可用于治疗鼻衄、皮肤溃烂瘙痒、疮疽等。油茶花具有凉血止血之效,主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子宫出血等。油茶根具有清热解毒、理气止痛、活血消肿之效,主治咽喉肿痛、胃痛、牙痛、跌打伤痛、水火烫伤等。

普洱茶具有清热、辟秽、解酒、透疹的之效,主治暑热口渴、头痛目昏、痧气腹痛、痢疾、肉食积滞、酒毒、神疲多眠、麻疹透发不畅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普洱茶还具有抗氧化、降脂的作用。用普洱茶制成的茶膏可以治疗口破,缓解喉颈受热疼痛,还可以治疗受暑擦破皮血。

茶的种子具有降火、消痰、平喘之效,主治痰热喘嗽、头脑鸣响等。其叶片和嫩芽具有清头目、除烦渴、消食、化痰、利尿、解毒之效,主治头痛、目昏、目赤、多睡善寐、感冒、心烦口渴、食积、口臭、痰喘、癫痫、小便不利、泻痢、喉肿、疮疡疖肿、水火烫伤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茶叶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强大的兴奋作用,具有降血压、利尿、降血脂、抗动脉硬化、降血糖、抗血栓、延缓衰老、抗诱变等功效,此外还可以抑制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茶花具有清肺平肝之效,主治鼻疳、高血压

文化

编辑

象征意义

在佛教中,山茶又被称为曼陀罗树,“曼陀罗”在梵语中意为“悦意”。佛教界视曼陀罗为祥瑞之花,相传佛祖传法时漫天下起了曼陀罗花雨,因此“曼陀罗雨”成为了佛法传播和佛光普照的象征,而曼陀罗则被认为是佛教园林中的重要植物。江苏省苏州拙政园中有一处景点被命名为十八曼陀罗花馆。在文学作品中山茶也寄托着主人翁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据文史记载,王昭君以和亲之名下嫁匈奴时,发上别了一朵红色的山茶花,以此来代表思国、思亲和内心坚贞不移的心意。山茶花同时也是优雅的象征,俄罗斯19世纪的贵族妇女喜爱用山茶花装扮自己,尽显时髦。法国小仲马的著作《茶花女》中的主人翁玛格丽特也喜爱佩戴茶花,衬托其高雅气质。

诗词典故

唐代咏茶花的诗或诗句收录于《全唐诗》中的就有23首。韦应物曾描述山茶花凌霜盛放之姿,称赞其“海榴凌霜翻”,清代段琦的《山茶花》中 “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岂徒丹砂红,千古英雄血”,也将山茶花与梅花相比。山茶属中少数的白色品种更是常被文人赋予皓白之态、高洁之心及凌霜傲雪之骨气。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白山茶赋》中写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丽紫妖红,争春而取宠,然后知白山茶之韵胜也。”此外在长赋中也称颂白山茶是“禀金天( 秋天) 之正气,……乃得骨于昆阆, ……高洁皓白,清修闲修,裴回( 徘徊) 冰雪之晨,偃蹇( 傲立) 霜月之夜。”借以此表达自己不与那些权臣同流合污的意志。

艺术价值

在日本古称山茶花为椿或海石榴。宽永年代有写生山茶花品种的百椿图(1635年)、百椿集(1630年)及山茶花图谱等著作,有关山茶花的记载非常详细,许多艺术体裁,如绘画、雕刻、工艺品多与山茶相关。

相关研究

编辑

山茶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种类丰富,主要可分为黄酮类、皂苷类和生物碱类等。山茶属植物中含有的黄酮主要是黄酮醇类, 其中以槲皮素、山柰酚以及芹茶素最为常见。山茶属植物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成分,该类重要的二次代谢产物可以作为山茶属植物分类的标志性成分。山茶属植物中皂苷类多集中于茶、普洱茶、山茶以及油茶中,类型多为齐墩果烷型的五环三萜皂苷,糖部分由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阿戊糖、葡萄糖醛酸等组成。山茶属植物中的脂肪酸类成分主要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等,此外还含有亚麻酸、花生酸以及棕榈烯酸等。山茶属中的生物碱主要为咖啡因和可可碱,在茶、毛叶茶和苦茶中均有发现。

代表物种

编辑

山茶属的主要价值为油用、观赏、饮用等,此外还包含较多的珍稀濒危物种,基于此介绍山茶属的代表物种油茶(Camellia oleifera)、山茶(Camellia japonica)、茶(Camellia sinensis)和金花茶(Camellia petelotii)。

山茶

山茶(Camellia japonica)为红山茶组 Sect. Camellia的一个种,俗名洋茶、茶花、晚山茶、耐冬、山椿、薮春、曼佗罗、野山茶等。山茶的原产地为中国山东、浙江东部、台湾,韩国济州岛,日本中部和南部;中国中南部、几内亚湾岛、印度、越南等地均有引种。山茶为灌木或小乔木;叶革质,椭圆形;花顶生,红色,无柄;苞片及萼片约10片,组成杯状苞被,外面有绢毛,脱落;花瓣6~7片;子房无毛,花柱先端3裂。蒴果圆球形,2~3室,3爿裂开。花期1~4月。

山茶属

山茶

金花茶

金花茶(Camellia petelotii)为金花茶组 Sect. Chrysantha Chang的一个种,俗名中东金花茶。金花茶的原产地为中国东南部至越南北部。金花茶为灌木,叶革质,上下两面无毛。花单生于叶腋,黄色,花梗下垂;苞片4~6片,外面无毛,内面被白色短柔毛,萼片5片;花瓣10~13片,外轮近圆形,长1.5-1.8厘米,宽1.2-1.5厘米,无毛,内轮倒卵形或椭圆形,长2.5-3厘米,宽1.5-2厘米;子房3室,无毛,花柱3条,分离。花期12月至翌年3月。

山茶属

金花茶

油茶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油茶组 Sect. Oleifera的一个种,俗名野油茶、山油茶、单籽油茶等。油茶的原产地为阿萨姆邦、中国华南和东南、老挝、缅甸、越南等,中国华北地区有引种。油茶为灌木或中乔木;嫩枝有粗毛。叶革质,叶柄有粗毛。花顶生,白色,近于无柄;苞片与萼片约10片,背面有贴紧柔毛或绢毛,花后脱落;花瓣5~7片,倒卵形,背面有丝毛,至少最外侧有丝毛;子房有黄长毛,3~5室,花柱先端不同程度3裂。蒴果球形或卵圆形,3室或1室,3爿或2爿裂开;苞片及萼片脱落后留下的果柄粗大,有环状短节。花期冬春间。

山茶属

油茶

茶(Camellia sinensis)为茶组 Sect. Thea的一个种,俗名茶树、茗、大树茶。茶原产于阿萨姆邦,中国华南部、东南部、东喜马拉雅和海南,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地;阿根廷东北部、孟加拉国玻利维亚柬埔寨、中国华北、埃塞俄比亚、日本、韩国、尼泊尔、土耳其等地均有引种栽培。茶为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叶柄无毛。花1~3朵腋生,白色,花柄长4~6毫米;苞片2片,早落;萼片5片,无毛,宿存;花瓣5~6片,阔卵形,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先端3裂。蒴果3球形或1~2球形。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山茶属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Browse taxonomic tree.物种2000中国节点. [2023-08-27].

[2]Mondal T K. Camellia[M]. 2011: 15-39. [2023-08-27].

[3]闵天禄, 张文驹. 山茶属植物的进化与分布[J]. 云南植物研究, 1996, (01): 1-13. [2023-08-27].

[4]张常乐, 丁绍刚, 李升科. 山茶属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39(06): 314-316. [2023-08-27].

[5]山茶属.植物智. [2023-08-27].

[6]姚小华, 王开良, 罗细芳等. 我国油茶产业化现状及发展思路[J]. 林业科技开发, 2005, (01): 3-6. [2023-08-27].

[7]刘跃进, 欧日明, 陈永忠.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林业科技开发, 2007, (04): 1-4. [2023-08-27].

[8]张文驹, 戎俊, 韦朝领等. 栽培茶树的驯化起源与传播[J]. 生物多样性, 2018, 26(04): 357-372. [2023-08-27].

[9]Namita P, Mukesh R, Vijay K J. Camellia sinensis (green tea): a review[J]. Global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2012, 6(2): 52-59. [2023-08-27].

[10]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中药大辞典 上 第2版[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03: 249-250;2157-2160. (8)

[11]Li X, Wang J, Fan Z, et al. Genetic diversity in the endangered Camellia nitidissima assessed using transcriptome-based SSR markers[J]. Trees, 2020: 543-552. [2023-08-27].

[12]山茶属.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 [2023-08-27].

[13]中日两国山茶花的渊源及异同.中国知网. [2023-09-19].

[14]栽培茶树的驯化起源与传播.中国知网. [2023-09-19].

[15]中国西南山茶属植物传粉昆虫研究.中国知网. [2023-09-19].

[16]Orel G, Wilson P G. Archaecamellia: Theaceae) from Vietnam[J]. Kew Bulletin, 2011: 565-569. [2023-08-27].

[17]Camellia Species. International Camellia Register..International Camellia Society. [2023-08-27].

[18]野生油茶种质资源调查评价及群体遗传结构研究.中国知网. [2023-09-19].

[19]Xu Z, Ren H, Wei X, et al. Distribution and conservation status of Camellia longzhouensis (Theaceae), a critically endangered plant species endemic to southern China[J].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2021[2023-08-27].

[20]山茶属五种稀有濒危植物种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中国知网. [2023-09-19].

[21]山茶属贵州特有植物种子特性及种质创新前瞻的研究.中国知网. [2023-09-19].

[22]防城金花茶.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 [2023-09-19].

[23]我国西南和东部地区野生油茶及其近缘物种资源调查、收集与保护.中国知网. [2023-09-19].

[24]Teixeira A M, Sousa C. A review on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Camellia species[J]. Molecules, 2021, 26(8): 2178. [2023-08-27].

[25]宋昱, 史丽颖, 卢轩等. 山茶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J]. 中国药房, 2018, 29(15): 2143-2148. [2023-08-27].

[26]山茶.植物智. [2023-08-27].

[27]Camellia japonica.powo. [2023-08-27].

[28]金花茶.植物智. [2023-08-27].

[29]Camellia petelotii.powo. [2023-08-27].

[30]油茶.植物智. [2023-08-27].

[31]Camellia oleifera.powo. [2023-08-27].

[32]茶.植物智. [2023-08-27].

[33]Camellia sinensis.powo. [2023-08-27].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3559/

(37)
词条目录
  1. 历史
  2. 名称来源
  3. 栽培历史
  4. 引种历史
  5. 分类
  6. 分类系统发展
  7. 山茶属分类
  8. 形态特征
  9. 果实及种子
  10. 起源及分布
  11. 习性
  12. 育苗方式
  13. 保护
  14. 类群现状
  15. 保护级别
  16. 致危因素
  17. 保护措施
  18. 用途
  19. 工业原料
  20. 食用营养
  21. 园艺观赏
  22. 医学药用
  23. 文化
  24. 象征意义
  25. 诗词典故
  26. 艺术价值
  27. 相关研究
  28. 代表物种
  29. 山茶
  30. 金花茶
  31. 油茶
  32.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