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峡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渤海海峡(英文名:BohaiStrait),位于中国东北部,辽东半岛的南端老铁山角与胶东半岛蓬菜登州头之间,是中国第二大海峡。西面与渤海相连,东面与黄海毗邻,海峡两端最短离约105.56千米,平均水深25米,海峡内有多个岛屿,主要岛屿为庙岛(长岛)群岛。 渤海海峡因渤海而名,春秋战国时曾一度把渤海海域称为"渤海";到了秦代,又将渤海改称为"勃海";东普十六国...

渤海海峡(英文名:BohaiStrait),位于中国东北部,辽东半岛的南端老铁山角与胶东半岛蓬菜登州头之间,是中国第二大海峡。西面与渤海相连,东面与黄海毗邻,海峡两端最短离约105.56千米,平均水深25米,海峡内有多个岛屿,主要岛屿为庙岛(长岛)群岛。

命名

编辑

渤海海峡因渤海而名,春秋战国时曾一度把渤海海域称为"渤海";到了秦代,又将渤海改称为"勃海";东普十六国时再次称为"渤海",自元朝以后,"渤海"的名称一直沿用。渤海海峡旧称直隶海峡,1929年,国民政府改直隶海峡为渤海海峡,沿用至今。

位置境域

编辑

渤海海峡位于中国辽东半岛的南端老铁山角与胶东半岛蓬菜登州头之间,它是渤海与黄海的天然分界线。经纬度范围为东经37°44′—38°43′,北纬120°27′—121°09′,北邻辽东半岛,南连胶东半岛,西部为渤海湾,海峡两端最短离约105.56千米,海峡内的庙岛列岛分布在海峡的中部和南部。渤海海峡是黄海和渤海联系的咽喉要道、渤海内外海运交通的唯一通道,是中国第二大海峡。

渤海海峡

渤海海峡位置图

历史变迁

编辑

渤海海峡和其诸岛地处渤海下沉带东侧,系长白山系的分支,为胶辽隆起的一部分,诸岛南北分布的范围占据了整个渤海海峡的五分之三长度。元古代晚期(距今6亿至18亿年),庙岛群岛为一整体,与南北陆地连成一片,尚无海峡。1.4亿年前的燕山构造运动和后期的喜拉雅山运动,先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北东东向、北北西向、北北东向和北东向的断裂活动,使陆地断陷分离成为诸岛雏形,并形成渤海海峡。

更新世以来,渤海海峡北部及庙岛群岛海域大量火成岩侵入,形成早玉木冰期地层构造,经历过多次火山活动后,渤海海峡海域形成了以凝灰岩为主的结构,晚更新世以来黄渤海陆架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海侵过程:全新世海侵、晚更新世晚期海侵、晚更新世早期海侵,三次海侵过程之间还经历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海退陆相沉积过程:晚更新世晚玉木冰期沉积、晚更新世早玉木冰期沉积,总体上来说,晚更新世以来渤海海峡海域的地层经历了一个“海侵一海退一海侵一海退一高水位”的沉积过程。

在距今10万的“庐山冰期”过后,气候进入间冰期的温暖阶段,冰川消融,大洋水量增加,海水上涨,越过了横亘胶辽之间的山娅沟,向古渤海湖及华北平原涌来,以至淹没了沧州(称“沧州海”)。从此,已经发生断裂的“胶辽地盾”就成为海中之岛。

海水占据渤海后,大约从距今7万年的“大理冰期”开始,寒潮来临,以海水蒸发为来源的陆地降水,大部分不能流回海洋,海水逐渐退出渤海盆地,海底成了陆地,庙岛群岛又与千里平原连成一体,成为陆地上的山丘。寒冷的气候到距今4.5万年前开始转暖,海侵又发生。这次海侵的规模比前一次更大,一直扩展到河北省的献县境内。在群岛的海拔60—70米处,普遍存有海蚀痕迹。献县海侵之后,仍趋海退。

至全新世,进入冰期后的温暖期,冰川大量消融,海面再次上升,最后冰期结束时,来自东北平原和燕山山地以及太行山的冰川融水,都汇集于渤海,并从最低处进入黄海,最终形成渤海海峡。至1300年前,诸岛岸线比现在岸线略高。至今,渤海海峡的庙岛群岛仍处于“南升北降”的微变中。

地理特征

编辑

气候

渤海海峡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气温日差较小,大陆度大于50,春季风大且回暖晚,夏季雨多气候凉,秋季干燥降温慢,冬季风频寒流多。

气温

渤海海峡年均气温为11.9摄氏度,其中1月气温最低,月均-1.6摄氏度;8月气温最高,月均24.5摄氏度。全年各季平均气温:春季(3至5月)为9.8摄氏度;夏季(6月至8月)为23.09摄氏度;秋季(9至11月)为15摄氏度;冬季(12至翌年2月)为-0.3摄氏度。极值最高温为36.6度(1957年7月30日),极值最低温为-13.3度(1970年1月4日)。

降水

渤海海峡降水量的年变化度差异较大。年均降水日数为80天,年均降水量为577.8毫米,多集中在6至9月,该期间的降水量之和占年降水量的70.8%,其中,7、8月的降水量最大。12至翌年3月降水量最少,该期间的降水量之和占年降水的6.7%。降水量的年变化也较为显著,有记录的年最大降雨量达881.4毫米(1973年),较年平均值高出323.6毫米;年最小降水量为282.3毫米(1965年),较年平均值低275.5毫米

渤海海峡最多风向频率及常风向:2至3月、9至10月,北北东风多,频率为11%—14%;4至5月,南向最多,频率为12%—14%;6至8月,东南、东向风最多,频率12%—17%;12至1月,北北西向风最多,频率14%—15%;11月北北东、北北西向风最多,频率为11%。常风向为北北东风向,频率为10%;次常风为北北西、东南东,率为8%;北东向频率最小,只有3%。各风向的平均风速:北、北北东、西北北—北北西的风速较大,平均风速为6.8—7.3米/秒;南东向风速较小,平均风速为36米/秒;11、12、1月风速最大,为7.3—7.4米/秒;7、8月最小为4.2—4.3米/秒;年平均风速为5.9米/秒,平均风速的季节变化冬季最大为7.2米/秒,夏季最小为4.4米/秒;春秋于之间为5.9—6.0米/秒。

相对湿度

渤海海峡的相对湿度年变化振幅在60%—85%之间。其中7至8月最大,为85%;12月最小,为60%,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7%。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1.6百帕,其中8月最高,为25.6百帕;1月份最低,为3.4百帕。相对湿度≤20%的日数平均为2.9天;相对湿度≥80%的日数平均为67.9天。

渤海海峡能见度普遍良好,但海峡全年都有雾出现,4—7月是雾季,其中7月雾日最多,月均雾日为4.4天;9月至翌年1月雾日最少,10月没有出现过雾日。雾的日变化比较显著,夜间至早晨雾易生成或发展,且雾最浓。一般情况下,雾有60%—80%,只持续1—4小时,绝大多数在上午9时前后趋于消散。

日照

渤海海峡年均晴天数95.7天,10月晴天日数最多,达11.5天;7月是雨季,晴天日数最少,只有2.7天。以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为一个雾日,渤海海峡地区雾的年变化是4至7月雾日较多,其中以7月最多,月均雾44天,9至翌年1月雾日最少,10月没有出现过雾。一般情况下,雾有60%一80%只持续1至4小时,绝大多数在上午9时前后于消散。

地质

地质构造

渤海海峡主要是北东、北西西向断裂,主要的断裂有郯庐断裂带,北北东向,其渤海段是控制渤海湾盆地东侧边界的断裂,也称营口—潍坊断裂。郯庐断裂带位于胶辽隆起带西界,基底由前震旦系鞍山群和辽河群组成。由于长期隆起,结晶基底大片出露。在古生代、中生代时,该地带局部断陷,形成浅海相和陆相堆积。新生代时,渤海海峡下沉,其余仍继续隆起。隆起具间歇性特征,在辽东隆起带,河流阶地发育(可见一四级阶地),沿海一带海岸阶地分布(辽东岛西可级岸阶地)。渤海海峡诸岛北邻辽东隆起,南连胶东隆起,处于胶辽隆起的接合部位。

渤海海峡

渤海海峡断裂构造

地层特征

渤海海峡区内出露地层为上元古界的“蓬莱群”,为一套浅变质岩系,上部为新生代的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

上元古界蓬莱群豹山口组,下部以绢云千枚岩为主,夹含砾石英岩和长石石英岩,上部主要为紫色、青灰色板岩夹长石石英岩或石英岩,主要分布于大竹山岛、小竹山岛、车由岛、砣子岛、高山岛、猴矶岛和砣矶岛等岛屿上;辅子夼组,下部主要为青灰色、紫色板岩与石英岩互层,主要分布在大钦岛、小钦岛、南隍城岛、北隍城岛、南长山岛、北长山岛、大黑山岛、小黑山岛等岛屿上。

新生代地层的第三系地层为两期火山喷发的玄武岩,下部气孔构造发育,具备有斑晶,斑晶为伊丁石化橄榄石;上部为深灰黑色、致密、坚硬的玄武岩,偶见斑晶,斑晶为辉石和伊丁石橄榄石。主要分布于大黑山岛,最大厚度达70米。

第四系地层在多数岛屿及海底均有分布,尤其在大钦岛、砣矶岛、大黑山岛、南长山岛较发育,由南向北逐渐增厚。在海底的第四系地层最大厚度初步估计达30米左右。第四系地层按其成因分为残积层、坡积—洪积层、海积层。残积层由砾石和棕红色亚黏土组成,厚度一般为1~3米,多分布于山丘地区;坡积—洪积层主要由砾石、含砾亚砂土和亚黏土组成,分布于沟谷两侧、山坡地带和平缓处;海积层主要由砾石、亚黏土、粉砂、海洋生物遗骸和贝壳组成,分布于各大岛海岸线平缓处。

矿产资源

渤海海峡海域是一个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的沉积盆地,油气田面积为58327平方千米,已发现油气田和含油气构造72个,是一个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的第三系沉积盆地,石油资源量76.7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万亿立方米。渤海海上油田与近岸的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和辽河油田三大油田一起构成中国第二大产油区。渤海海上石油是中国海洋石油开发的先驱,在中国六大海洋油气沉积盆地中,物探工作开展最早、钻井数目最多、已建成的固定生产平台占中国同类平台总数的90%以上。

地形地貌

渤海海峡海底地形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倾斜。海峡平均水深25米,南部各岛近岸的等深线为5米,北部各岛近岸的等深线为10米。冲蚀洼地深50米,最深处老铁山水道85米。渤海海峡的地貌由于受老铁山角和蓬莱角的扼制及岛屿的分割,形成沟脊横穿的崎岖海底地貌,主要分为诸岛地貌以及海底底质地貌。

渤海海峡

渤海海峡地形图

诸岛地貌

海峡诸岛的岛陆以剥蚀山丘和海岩地貌为主要特征。丘陵、山脉多与地层走向一致,山脊为抗风化的石英岩,山谷为易风化的板岩,近海微地貌极为发育。山丘地貌中诸岛山形多为平顶山和半劈山,坡度一般为0至40度,南、北长山,大黑山、砣矶、大钦和北隍城等岛有多山夹谷和局部小块平地外,多数岛屿为露海孤山(丘);海岸地貌中诸岛海岸多为基岩海岸,南、北隍城、大钦、高山、猴矶、车由和大黑山等岛的基岩海岸,占各自海岸长度的50%以上,并多系峭壁岩滩。由于岩性和产状不同,形成形态多姿的海蚀洞、拱和奇异石。

海底底质地貌

渤海海峡海底底质地貌由于受北端老铁山岬和南端蓬菜角的扼制及海峡诸岛的分割,构成水下沟脊横穿的崎岖地貌,整个海底地势自西向东、自南往北倾斜,海峡北端的老铁山水道底部成“V”形沟谷,形成洼槽形海潭与垄脊并列相间延伸的地形,北隍城岛北侧的断裂下陷部位与“V”形沟谷的南坡相连,形成海峡最深陡的洼槽海潭,潭底堆积着2一7厘米的砾石。

海峡南端的庙岛海峡底部由于冲刷槽底起伏较大,有两个深凹,分别位于南长山岛岛脚的砂坝东西两侧坡下。海峡诸岛之间水道的掘蚀洼地,平面轮廓多为规模较小的长圆形,主要分布在砣矶岛西北、大钦岛西向和东北以及小钦岛水道。其近岛侧的中心尖底,有砂砾覆盖,两壁呈水平层理的河湖相淤泥层,部分亦有基岩裸露。

水文

海浪

渤海海峡海域的浪型以风浪为主,源浪出现较少。据妃母岛海洋水文站多年统计结果表明,全年风浪出现频率占89%左右,涌浪占11%左右。根据南长山岛测站的资料整理分析,海峡各向波浪特征如下:全年十分之一大波波高的平均值为0.7米,周期平均值为3秒;北、北北东、北东和西北西向十分之一大波波高的平均值比其他方向大,其值为1.0至1.2米;南东和南南东向十分之一波波高平均值只有0.2米,南西向波浪(十分之一大波波高平均值0.6米)出现最多,其频率占17%;次常浪向为北、北东、北西向,频率占10%左右。

潮汐

渤海海峡的潮汐属正规半日潮,一昼夜两涨两退,俗称“四架潮”。潮流方向由左向右转移,一昼夜转一圈,称之“四开流”。潮一涨一退,需12小时24分,一昼夜两涨两退共需24小时48分,按阴历推算,半个月形成一个周期。因此,初一和十六、初五和二十的潮汐时间是对应的。阴历三十到初四、十四到十八大涨大退,俗称“大汛海”。其余时间,潮速慢,潮流小。

海流

渤海海峡所处的黄、渤海海区的海流,除表层因受风的影响而带有风生流外,其整个环流则是由沿流和暖流两个系统组成。暖流北上,沿岸流一般南下,两者大体上形成了半封闭性逆时针方向的流动。黄海暖流为对马暖流的一个分支流、流向终年偏北,流速冬强夏弱,平均为0.1节。夏季黄海暖流有一小部分进入渤海。渤海海峡在稳定的情况下,终年有北进南出的环流,流速夏强冬弱。入渤海后,因受地形影响,又分成二支流:一支右转入辽东湾;另一支左转入渤海湾,构成渤海环流。而其中辽东湾环流不稳定,其趋势随季风和河川的流量而变,渤海湾的环流,则较稳定。并与渤海南部沿岸流构成渤海南环流。黄、渤海的表层海流,受风影响很大,流速平均为风速的2.5%,冬季强面夏季弱,风影响深度一般为10米,最大20—30米。

潮流

渤海海峡的潮流,主要水道多为东西流,港湾多为回湾流,北部水道为西流,南部水道为东流。这种“北进南出”的规律在冬季尤为明显。夏季的潮流,南部一般在0.6—1.03米/秒之间,大黑山海区最小为0.6米/秒;北部海区一般在1.25米/秒,砣矶水道最大值达3.7米/秒。港湾回湾流的流速更小,砣矶岛的后口湾仅在0.4米/秒左右。

温度

渤海海峡历年水表层温度为11.5摄氏度,月平均温度8月份最高,为22.1摄氏度;2月最低为2.5摄氏度。极端最高温度为27.3摄氏度(1963年8月28日),极端最低温度为-1.2摄氏度(1969年2月28日),每年4至7月升温快,平均升温率为7摄氏度/月;10至翌年1月降温最快,平均降温率为4.1摄氏度/月。年度之间的水温变化:北部海区较缓,差值为22.8摄氏度;南部海区较快,差值为26摄氏度。

盐度

渤海海峡海区的海水表层含盐度年均为31.33‰,极端最高值为33.26‰(1962年4月3日),极端最低值为24.79‰(1964年7月6日),年度之内,2月份最高,历平均为31.82‰;8月份最低,历年平均30.49‰,南北海区(以砣矶岛为界)的海水表层含盐度,北部海区较高,南部海区较低。

透明度

渤海海峡的海水透明度南北差别较大。北部一般在3.7—9.5米之间,南隍城岛海区最高值达13.8米。南部海区一般在1.7一3.0米之间,庙岛周围海区大风过后透明度仅为0.2米左右。年度之内,海水透明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冬季透明度较小,夏季透明度较大,大风之后,海水的透明度普遍较小。

海水密度

渤海海峡的海水密度在冬季最高,约为25.0千克/立方米,春季时海峡密度约为24.0千克/立方米,夏季时为全年表层密度最低的季节,密度约为20.0千克/立方米,秋季时约为23.5千克/立方米。海水密度日变化、年变化显著,日变化中表层变化幅度为0.5千克/立方米,中层为0.8千克/立方米,底层为0.7千克/立方米;年变化中最大值发生在1—2月,其值为25.1千克/立方米,最小值出现在8—9月,其值为19.8千克/立方米,年变化幅度为5.3千克/立方米。

水团

渤海水团是由黄海水团经渤海海峡进入渤海后与沿岸低盐水不断混合形成的,分布在渤海中央及渤海海峡附近。该水团的特点是温、盐结构随季节而异,冬半年,由于海面冷却和蒸发导致的对流混合可达海底,形成整个水层呈均匀一致状态。夏半年,由于增温、降盐仅局限于表层,不能达及海底,使深、底层仍保持冬季遗留下来的低温、高盐特征。此时的水团温、盐结构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10米以浅的为高温、低盐水;下层为低温、高盐水,两者之间为温跃层。

土壤

渤海海峡主要分布砾石、细砂等海底沉积物以及黏土质粉砂沉积物。粗砂、砾石等粗粒沉积物主要分布在大陆和岛屿的岬角附近,泥和粉沙等细粒物质的含量在海湾和离岸较远、水动力较弱的海域较高。沉积物分布形态多呈东西向延伸。

生物多样性

渤海海峡生物种类繁多,庙岛群岛海域共有浮游植物147种,优势种为具槽直链藻、透明辐杆藻;浮游动物47种,主要有中华哲水蚤、强壮箭虫等为优势种;底栖生物260种,优势种主要有薄索足蛤、太平洋方甲涟虫等;游泳动物多达150种,以黄鲫、小黄鱼为主。

浮游植物

渤海海峡庙岛群岛海域共有浮游植物147种,出现的浮游植物中,硅藻门50属127种,甲藻门5属19种,金藻门1属1种,硅藻占明显优势。由硅藻、甲藻和金藻组成,硅藻在种类数量和细胞数量上均占绝对优势。具槽直链藻、透明辐杆藻、远距角毛藻、小角角藻、三角角藻及旋链角毛藻为优势种,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基本正常。

动物

浮游动物

庙岛群岛海域浮游动物共有47种,水螅水母类14种,管水母类1种,枝角类3种,桡足类18种,磷虾类1种,糖虾类5种,端足类1种,毛虾类1种,毛颚类1种,被囊1种,夜光虫1种,在个体数量中,以桡足类最高,浮游幼虫最低。浮游动物主要由桡足类、腔肠类和浮游幼虫幼体等组成,桡足类在种类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主要有中华哲水蚤、强壮箭虫等为优势种。

渤海海峡

中华哲水蚤

底栖生物

庙岛群岛海域底栖生物中共有260种,无脊椎动物213种,脊椎动物14种,它们分别属于13个门,以环节动物门的种类最多,为73种,占28.1%,其次是软体动物,为66种,占25.4%,甲壳类为47种占18.1%,棘皮动物21种,占8.1%;从区城分布上,南部岛群海区种类最多,为132种,北部岛群海区次之,为111种,中部岛群海区最少,为78种。优势种主要有薄索足蛤、太平洋方甲涟虫、双栉虫、中蚓虫等,主要集中在长山群岛附近海域。

游泳动物

庙岛群岛海域游泳动物以鱼类为主,尚有虾、蟹及头足类的一些物种。渤海的鱼类区系是黄海区的组成部分,鱼类多达150种,半数以上属暖温带种,其次为暖水种,主要有黄鲫、赤鼻棱鯷、焦氏舌鳎、小黄鱼、棘头梅童、青鳞鱼、黑鳃、梅童鱼、银鲳、刀鲚、多鲚等。

渤海海峡

青鳞鱼

重要岛屿

渤海海峡分布着众多岛屿,庙岛群岛位于渤海海峡最狭处,基本呈一直线南北摆开,占据海峡3/5的海面,南距蓬莱角7千米,北距旅顺老铁山42千米。庙岛群岛共有32个岛屿、66个明礁、16个暗礁、2处长滩。南北岛距56.4千米,东西宽30.8千米。庙岛群岛中较大的有北隍城岛、南隍城岛、大钦岛、砣矶岛、高山岛、大黑山岛、北长山岛和南长山岛等,南长山岛面积最大。

南长山岛

南长山岛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南部,经纬度范围为北纬37°53'~37°59',东经120°40'~120°45',南长山岛面积12.8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0.02千米,该岛呈北西西—南东东走向展布,地势东高西低,最高海拔为156.1米。南长山岛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1.9摄氏度,年降水量550~700毫米,年均无霜期243.9天。南长山岛为基岩海岛,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岩和板岩,土层瘠薄,多砂砾,土壤主要分为棕壤、褐土和潮土,主要植被类型为黑松、刺槐、麻栎、酸枣、扁担杆等为主。

南隍城岛

南隍城岛位于山东省蓬莱区庙岛群岛北部,北距辽东半岛的老铁山西角43千米,西距小钦岛4.24千米,南北长3.1千米,东西宽1.6千米,面积1.83平方千米。最高峰大顶山海拔100.9米,岸线长12.09千米。南隍城岛地势西侧高陡,东侧平缓,中部较平坦,西侧及北端海岸多为海蚀崖,近岸遍布礁石,东侧多为砾石摊。海岛年均气温11.9摄氏度,年均降水量565.2毫米,植物主要有黑松、刺槐等,植被覆盖率约75%,林木覆盖约57%。附近海城盛产鲅鱼、对虾、海参、鲍鱼、海胆等。

大钦岛

大钦岛位于山东省蓬莱区庙岛群岛北部,北距辽东半岛的老铁山西角52千米,南距砣矶岛10.5千米,岛体北部如卵形,东西向展布,东北端至西端长4.9千米,宽2千米,面积6.44平方千米,最高海拔202.4米,海岸线长14.55千米。海岛南北两端高陡,中段低平,北端和西侧毒岸多为海蚀崖,近岸遍布礁石,其余部分多为卵石滩,出露岩层主要为板岩、石英岩互层,有较厚的第四纪黄土堆积,土壤主要为褐土。海岛年均温度11.9摄氏度,年均降水量565.2毫米,植物主要为刺槐、黑松等耐旱抗风植物,植被覆盖率约47.6%。近海盛产鲅鱼,对虾,银鲳鱼和海参、鲍鱼、海胆、扇贝等。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4845/

(27)
词条目录
  1. 命名
  2. 位置境域
  3. 历史变迁
  4. 地理特征
  5. 气候
  6. 气温
  7. 降水
  8. 相对湿度
  9. 日照
  10. 地质
  11. 地质构造
  12. 地层特征
  13. 矿产资源
  14. 地形地貌
  15. 诸岛地貌
  16. 海底底质地貌
  17. 水文
  18. 海浪
  19. 潮汐
  20. 海流
  21. 潮流
  22. 温度
  23. 盐度
  24. 透明度
  25. 海水密度
  26. 水团
  27. 土壤
  28. 生物多样性
  29. 浮游植物
  30. 动物
  31. 底栖生物
  32. 游泳动物
  33. 重要岛屿
  34. 南长山岛
  35. 南隍城岛
  36. 大钦岛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