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基本介绍
杭州天街是今天的杭州中山路,自南宋定都杭州,开十里天街连通皇宫,这条要道便成了商贾云集、店铺栉比的经济中心,文人骚客也时常往来其间。南宋时的杭州文人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惊叹:“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可见当时天街中山路的繁华程度。
基本介绍
编辑天街简介
南宋御街规划严整:路面中间分幅,分成专门供皇帝走的“御道”和老百姓走的路面;两边有排水沟;再往外,就是临街建筑。整条御街,鼓楼以南段最宽,可以并行9辆车;中间段,稍微窄点;再往北窄得连皇帝辂车也过不去了,只能乘辇。开封的北宋御街则是中间为皇道,两边有隔离物挡着;往外还有御沟和御廊。御沟里种荷花,御廊下走人,布局讲究。
南宋皇帝的行程路线是这样的:从皇城北门和宁门(现在的万松岭路和凤凰山脚交叉口南侧)出发,经中山南路过朝天门(现在的鼓楼)向北经中山中路、中山北路,再从观桥(现在的贯桥)往西沿着现在的凤起路,一直到景灵宫,也就是现在的武林路一带。整条路从南到北,再向西北方向延伸,全长约4185米。
这一路北去,路况很好,史料中记载“中道则铺细纱,下有阴沟宣泄雨水”,所以道路永远干燥,遇到雨天也无泥泞之苦。
路上铺着的是香糕砖,这些香糕砖因方方长长形似香糕而得名,把它们上下铺成两层,相交约45度,就可以增加下层砖的受力面,防止上层砖下陷。不过香糕砖不太耐磨。所以到南宋后期,曾经过大幅翻修,调换了2万多块石板。逐渐用青石板取代香糕砖,这些从水路运来的石板都是精挑细选的上等石料,耐磨防裂,很适合铺设地面。而这样大规模的修路也可见南宋的财力还是相对雄厚的。
走过羊坝头,再过了官巷口,便是当时著名的花市,再走过去便是高银街,当时这里银楼初形,酒肆林立。简直就是一条通宵达旦的不夜街。“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不论晴雨霜雪,皆然也。”
早市所卖的,大都是烧饼、蒸饼、糍糕、雪糕之类的点心。而夜市,除了饭食店摊热闹之外,还有中瓦、北瓦、里瓦这样大型的娱乐场所、小百货等,构成了更热闹的场面。
中山路,是中国最常见的路名。不过杭州的这条中山中路,八百多年前曾经是南宋天子出行的御街又叫做“天街”。这个名字,听听便有种至高无上的感觉。唐俊杰说,这条路是当时皇帝的专用之道,也是赵宋政权象征性的建筑,处于临安城的中轴线,连接着南宋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当年宋高宗南迁临安,曾为了迁都的事,反复周折了三次,终于选择了临安,这里水网密布金兵铁骑难入,又堪称万物富庶的“东南第一州”。定了都城,便开始选皇宫地址,凤凰山下是吴越国的王宫,数百年建设已颇具规模,改建皇宫可以节省财力人力,凤凰山与吴山相连,是全城制高点。
而这条御街,便是连接凤凰山和市区的中轴要道。
宋代皇帝一般会坐上祭祀的玉舆,踏上御道(御街中间专为皇帝所走的路)。前面是两头大象开道,紧随其后的是穿戴考究的群臣、禁卫,歌舞队连亘十余米,“有如仙队玉京来,妙乐钧天盈耳。”
御道外便是供百姓行走的道路和用于排水的沟渠,再往外商肆林立,大小铺席,连门俱是。
虽然御道和百姓行走的道路有黑漆杈子相隔,但百姓若想看到皇帝的龙颜倒也不难。皇帝出行,临安城是要万人空巷的,人群都挤到长达4100多米,宽不少于16米的御道上,与皇帝来个“亲密接触”。这在素以开放著称的盛唐是想都不敢想的,唐朝百姓被坊墙围起,不能随意走出指定范围。而到了宋朝,“市坊合一”,商品经济终于划时代而起。
“当时百姓和皇帝车队的距离可以近到说‘别挤啊!我看到皇上衣角的颜色了!’可见当时的皇帝还是挺‘亲民’的。”唐俊杰说,“不过毕竟是皇帝的鸾架到来,是禁止喧哗的。登高观礼者太不尊重,光膀子者太过不雅,都是被禁止的。
一条御街便可见当时南宋的繁华胜景。无论是“市坊合一”的商业结构还是百姓与皇帝共用一条御街的开放氛围都颇值得后人玩味。南宋,除了偏安的投降派外,究竟还留给后人多少有价值的遗产?是否真如现代史学大师陈寅恪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那个马可波罗笔下的“华贵城市”究竟有多么繁盛?一个个谜题等待着后人不断解答。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6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