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杜(学名:Euonymus maackii Rupr),又名丝棉木、桃叶卫矛、明开夜合等,为卫矛科(Celastraceae)卫矛属(Euonymus)小乔木,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等国家。其常生于海拔100~800米的山坡林缘、路旁、河旁及灌丛等地;其喜光、耐寒、耐旱、也耐水湿,适宜生长在肥厚、潮湿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分类模式
编辑桃叶卫矛(Euonymus bungeanus Maxim.)叶柄细长,叶片多为卵状椭圆形或阔椭圆形,但有时叶柄较短,叶片较窄;在看到白杜(Euonymus maackii的模式(holotype A!)时,见到它的叶形与花果都和E. bungeanus一致,二种模式产地同为中国黑龙江地区,而E. maackii发表于1857,早于E. bungeanus Pampanini的描写产于中国湖北的E. oukiakiensis,其模式标本(holotype A!)也与此种相同;本种叶缘多为细密浅锯齿状,但有时齿缘变得粗深,在极端情况下就产生了E. mongolicus,但这种变异是极偶然的,即在模式产地也偶见,而其他产地也存在较大齿的叶缘,因此不能视为一个独立分类单位。
形态特征
编辑白杜为小乔木,高达6米。
白杜全株
叶
叶卵状椭圆、卵圆或窄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时而极深锐利;叶柄细长,常为叶片的1/4-1/3,但有时较短。
白杜的叶
花
聚伞花序3至多花,花序梗略扁;花4数,淡白绿色或黄绿色,直径约8毫米;小花梗长2.5-4毫米;雄蕊花药紫红色,花丝细长。
白杜的花
果实与种子
蒴果倒圆心状,4浅裂,长6-8毫米,直径9-10毫米,成熟后果皮粉红色;种子长椭圆状,种皮棕黄色,假种皮橙红色,全包种子,成熟后顶端常有小口。
白杜的果实
白杜果实中的种子
物种分布
编辑在世界范围内,白杜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等国家。在中国产地广阔,北起黑龙江包括华北,内蒙古各省区,南到长江南岸各省区,西至甘肃,除陕西、西南和两广未见野生外,其他各省区均有,但长江以南常以栽培为主。常生于海拔100~800米的山坡林缘、路旁、河旁及灌丛等地。
生长习性
编辑白杜喜光、耐寒、耐旱、也耐水湿;根系不仅深,而且发达;其可抗风,根蘖具较强的萌发能力,生长速度较慢,对二氧化硫抗性中等。此外,白杜的耐盐能力强,在中国上海崇明东滩、杭州湾南岸的白杜在3%~4%的滨海盐渍土中存活率不低于70%;在中国杭州北岸滨海盐渍土上能耐2.5%~3.2%的含盐量;其适宜生长在肥厚、潮湿且排水便利的土壤中;花期为5~6月,果期为9月。
繁殖方式
编辑白杜在花期时虽满树开花,但结实率较低;除落花率较高之外,白杜结实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小花的雄性功能异常。白杜的雄蕊成熟后,虽花药有明显干裂,但却未见花粉散出;对盛花期的小花柱头进行压片实验,发现白杜的柱头上无花粉粒,通过石蜡切片进一步检验发现,大部分白杜小花的雄蕊药室中空洞无花粉,功能性异常,发生雄性败育现象。
栽培技术
编辑育苗方式
播种
通常将每年采收的成熟果实日晒至果皮开裂后,将其种子收集起来晾干,并收藏;到第二年1月份用温水浸种,后用湿沙混匀,堆放在背阴处,并覆盖上草帘;到3月份后,给种子补充水分催芽,采用条播的方式,保持一定的行间距,并覆盖上一定厚度的土层。
扦插
通常选取健壮、大小均匀、无病虫害发生的10年生的白杜植株作为母树,剪取其靠近基部近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以河沙为扦插基质,在苗床上部搭建拱形棚,并覆盖上塑料薄膜,后将插穗插进基质中,一般60天左右就会生根。
组织培养
将消毒后的白杜嫩茎剪成一定长度的茎段,接种在附加一定质量浓度的蔗糖和琼脂且以MS为基本的培养基上,并将其放在温度为25±2℃,光照时间为12个小时左右,且光照强度控制在2000Lux左右的环境下诱导产生外植体;外植体产生后,继续培养并诱导其生根;一般培养25天后即可生根。
水肥管理
在白杜苗木的芽孢初起前,应浇灌解冻水一次,在白杜苗木栽种后,尤其是在每年的秋、冬季,更应加强水肥管理,灌水前应施加适量腐熟农家肥;幼苗栽种后,需在1~5月中旬期间施加一次尿素,并在7月中旬追施一次磷钾复合肥。
整形修剪
白杜的幼树一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干,逐年选留分布均匀、方向适宜的3~5个主枝构成基本树形,对过密枝、病虫枝等进行摘除,对残弱枝及时回缩更新,以保证树体枝叶繁茂,树形优美。
虫害防治
白杜上发生的害虫主要有金星尺蠖(Abraxas suspeta),发生时,叶片常缺刻,斑秃,严重时可致枝条枯萎,甚至植株死亡;在防治金星尺蠖时,一般需掌握该种群的动态规律并精准施药防治,或者利用蜘蛛、蚂蚁和喜鹊等天敌来防治害虫。
物种保护
编辑保护等级
在2019年,白杜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物种。
生态
编辑白杜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气体具较强的抵抗力,但其吸收有毒气体的能力较弱。据中国杭州分析,1千克的白杜干叶可吸硫3克以上;据中国南京分析,栽培在严重氟污染地区后,其1千克干叶可吸收氟725毫克;因此,白杜可作为大气污染地区的绿化树种。作为常见绿化乔木,白杜叶片还具有一定的净化空气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叶片表面以滞留降尘为主,对空气中总颗粒物的滞留量达11.75-1.32~11.75+1.32微克每平方厘米,高于常见绿化木本植物槭树,其中对PM>10的颗粒物滞留效果最好。此外,白杜的抗盐碱、干旱能力较强,可在干旱半干旱缺水地区和盐碱地造林中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用途
编辑园艺观赏
白杜为秋叶单色类彩叶植物,其树干端直、株型舒展、枝叶秀丽、叶色鲜艳,粉红色蒴果可长时间悬挂枝上,适宜孤植于林缘中,或在林间、草坪、路边、湖边及溪畔等地方种植,也可点缀于草坪边缘矮树丛中,还可植于湖岸、溪边构成水景,为较好的园林绿化树种。
白杜具有观赏性
医学药用
白杜根及根皮可入药,味苦、辛,性凉;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腰痛、跌打损伤、肺痈等症状。白杜的叶片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漆疮、痈肿等症状。
丝绵木(白杜的根及根皮)
其他
白杜的果实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白杜的木材可供器具、细木工和雕刻用;根皮和茎皮含橡胶;叶子可用来制茶;种子含脂肪油,可榨油或供制肥皂、润滑油及用做其他轻工业原料。
相关研究
编辑白杜的种仁资源可开发利用,以获取种仁油产品,其产品不仅提取效率高,而且稳定性好。如制备生物柴油,并利用GC-MS技术测定其柴油产品,发现其成分主要为亚油酸甲酯等,理化性质也与生物柴油的生产标准相符合,表明白杜可作为潜在的化石燃料,为一种可替代柴油能源的木本油用植物。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白杜DB.植物科学数据中心. [2023-06-23].
[2]白杜DB.物种2000中国节点. [2023-06-23].
[3]白杜DB.powo. [2023-06-23].
[4]朱俊义. 中国长白山木本植物彩色图志[M]. 吉林: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3: 165. (2)
[5]黄超群, 屠娟丽. 常用观赏树木彩色图谱[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6: 175. (2)
[6]固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固原树木图志[M]. 陕西: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7: 282. (2)
[7]白杜 Euonymus maackii Rupr.DB.植物智. [2023-06-23].
[8]董淑炎主编. 290种环保花木栽培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355-357. (4)
[9]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中药大辞典[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1103-1104. (3)
[10]白杜EB/OL.iucnredlist. [2023-06-23].
[11]崔心红. 长三角滨海绿化耐盐植物应用[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6: 255-256. (3)
[12]涂蔷, 娄寅生, 明晓等. 白杜花序和花的形态发生[J]. 湖南农业科学, 2012, 288(09): 113-115. [2023-06-23].
[13]朱志发, 杨朝霞, 张曼. 彩叶植物栽培技术及园林应用[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7: 263. (2)
[14]沈江洁, 陈强, 王丹等.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杜卫矛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1, 35(04): 5-9. [2023-06-23].
[15]郑亚琴, 李琳琳.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杜试管苗生长的影响[J]. 种子, 2010, 29(01): 90-91+95. [2023-06-23].
[16]马芳, 王兵. 丝棉木栽培管理及应用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 2019, 511(23): 8-9. [2023-06-23].
[17]马建平, 温鹏飞编著. 园林树木科学栽培技术[M].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210-211. (3)
[18]伊文博, 王师君, 刘子珍等. 白杜害虫钝肩普缘蝽的形态特征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22, 28(11): 96-98+136. [2023-06-23].
[19]赵红蕊, 李楠, 刘辉等. 吉林地区丝棉木金星尺蛾生活史及种群动态[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23(01): 20-25. [2023-06-23].
[20]彭苓, 韩磊, 韩永贵等. 宁夏河东沙区丝棉木树干液流昼夜变化及其受气象因子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2, 50(08): 28-32+48. [2023-06-23].
[21]刘巨钊. 白杜资源催化转化制备生物柴油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20[2023-06-23].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