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撒拉族,全名撒拉尔(撒拉语:Salır),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目前主要居住在中国的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乡,以及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大河家地区。民族语言为撒拉语,现多使用汉语。 撒拉族在追忆族源时,自称Salar或Salir。这应当是“撒鲁尔”的变音。撒鲁尔部落属西突厥乌古斯部。历史上,该部在撒拉族、土库曼族、奥斯曼人(今土耳其人)的形成中起过重要作用。关于撒...

撒拉族,全名撒拉尔(撒拉语:Salır),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目前主要居住在中国的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乡,以及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大河家地区。民族语言为撒拉语,现多使用汉语。

族名起源

编辑

撒拉族在追忆族源时,自称Salar或Salir。这应当是“撒鲁尔”的变音。撒鲁尔部落属西突厥乌古斯部。历史上,该部在撒拉族、土库曼族、奥斯曼人(今土耳其人)的形成中起过重要作用。关于撒鲁尔部落的来源、分支和迁徙情况,在中外史料中均有记载。赫穆德·喀什噶里在《突厥语大词典》中列出了乌古斯部的22 个部落及其标志(印在牲畜身上的记号),其中有撒鲁尔部落,写作Salkur。他还解释道:每个部落都是由该部落始祖的名字命名的。 据《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引拉施德丁《史集》:传说,撒罗(鲁)儿,乌古斯汗之孙,搭黑汗的长子。“撒鲁尔”意思是“挥动剑和锤矛者”。据《撒拉族政治社会史》引《突厥民族之发展及其移动》:“撒鲁尔有六个儿子,以后分衍成6 大支,75 小支,大者上千帐,小者百余帐。”6 个支中太凯(Teke)一支,分成 13小支,其中有阿干罕(Akhal)一支,阿干罕乃是尕勒莽的父亲。”

历史沿革

编辑

族源传说

历代王朝的典籍中也缺乏对撒拉族早期历史的记载,所以关于撒拉族来源的资料主要依靠流传在本民族的口头传说。据民间传说,撒拉族是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的后裔,传说撒拉尔即乌古斯汗之孙,塔黑汗之长子。原住唐代中国境内,后西迁中亚。元代13世纪取道撒马尔罕,经长途跋涉迁徙到青海省东部,定居循化地区,与周围汉、藏、回、蒙古等族融合,逐渐形成了一个民族。

根据传说,撒拉族的祖先杂勒莽与国王之间发生了矛盾,于是他率领族群带着一头白色骆驼,驮着水、土和《古兰经》,离开了撒马尔罕,并向东迁徙到循化地区。当他们看到那里平坦且水源充足时,决定在此定居。随后,他们逐渐吸收了当地藏、回、汉等民族的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单一的民族,至今已有大约700年的历史。

民族迁徙

撒拉族主体原属乌古斯部落联盟撒鲁尔部的尕勒莽部落,游牧于锡尔河中下游地区。最初,撒拉族居住在唐朝时期的中国境内,后来迁徙至中亚地区。11-12 世纪由于克普恰克人的扩张而西迁。尕勒莽部落的一部分人迁到撒马尔罕一带。

成吉思汗征服中亚以后,于1225-1227年征当地居民组成“西域亲军”到东方攻打西和南宋其中来自撒马尔罕的尕勒莽人住屯于今循化,第一批勒撒鲁尔人就是这样东迁的。撒拉族的始祖尕勒莽和阿合莽兄弟曾定居在撒马尔罕地方,在伊斯兰教中享有威望,但遭到当地统治者的忌恨和迫害。为了逃离迫害,尕勒莽和阿合莽带领着同族的18人,牵着一匹白色骆驼,携带着故乡的水、土和一部《古兰经》,向东寻找新的家园。他们经过天山北路,途径肃州、甘州、宁夏等地,最终来到现在的甘肃夏河县的甘家滩,然后穿越孟达山,攀上乌士斯山。当时已经黄昏,不慎走失了骆驼,于是点起火把在山坡上寻找。于是后来人们称这个山坡为“奥特贝那赫”(即火坡)。天刚破晓时,他们到达了青海省循化县街子地区的沙子坡,于是后来人们称之为“唐古提”(即天亮了)。在黎明中,他们眺望街子一带,发现土地肥沃、清流纵横,是一个理想的居住地。下山后,他们看到一眼泉水,走失的骆驼躺在水中,已经变成了一尊白石。大家都非常高兴,尝试称量水和土的重量,发现与他们从故乡带来的水和土的重量相同。因此,经过漫长的旅程后,这群人决定在循化街子地区定居下来。当时,撒拉族是一个相对较弱小的族群,迁徙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一方面,由于迁徙过来的族人人口较少,另一方面,当时青海省循化地区仍然以藏族为主。因此,生存成为撒拉族先民的首要任务。根据当地撒拉族和藏族的传说,撒拉族先民在定居下来后,向靠近的藏族边都沟(文都)地区求婚。尽管信仰不同,但为解决漂泊不定的境况,撒拉族选择依附藏族,主要通过与藏族人结亲解决撒拉族人婚姻和民族延续的问题。

撒拉族迁徙到循化一带后,并没有分散居住,而是以血缘为核心组织的社会组织形式,即“阿格乃”“库木散”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地缘组织“阿格勒”(即村)中聚居。该地区的西边和南边是藏族和蒙古族,北边隔着黄河是土族和回族,东边是汉族。撒拉族的先民在迁往街子后,不断吸收这些民族的新血液,人口快速增长,自然地向四周扩散,在青海省的循化县、化隆县的甘都乡以及积石山一带定居。这片河谷地区被称为“撒拉川”。这个地区拥有良好的农业条件,撒拉族主要从事农业,并形成了本民族特色,例如种植棉花和培植果园等。在共同的领土范围内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撒拉人形成了对本民族传统、族源、信仰和生活习惯的认同感。他们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以及共同的心理素质,这使得他们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元明清时期

元代,撒拉族的首领被中央王朝封为"世袭达鲁花赤”“世袭百户"和"副千户",成为该民族的统治者。明朝和清朝时期延续了这一制度,撒拉族内部出现了"尕最"(世袭总掌教)制度和"哈尔"(长老、头人)、土司等新的统治者。明朝时,撒拉族是河州茶马古道上的19个马背贸易商之一,每年以马匹交换茶叶。明初实行了"金牌信符"制度,撒拉族领有一面金牌,每年交纳大约360匹马匹。嘉靖时期获得两面金牌,交纳数量加倍,但清雍正时终止了这一制度。

撒拉族

藏族文化对撒拉族文化产生了影响,在包括习俗、语言等方面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同时,撒拉族周围还有回族人居住,由于共享信仰和生活习俗等共同之处,撒拉族常常被视为回族的一部分。除了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保障外,随着撒拉族人逐渐过渡为当地居民。相对于中原地区,撒拉族始终处于边缘地位,在时间的推移中,撒拉族的族人改变了姓氏,与中央王朝建立臣属关系,服从中央统治,并随时为王朝参与战争。除了清朝中后期的反清起义,基本上处于和平归顺中央王朝的局面。在这一阶段,撒拉族在地理空间上不断扩散,与藏族缔结姻亲,最大程度地发展友好关系,扩大人口规模,并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人口分布

编辑

《中国统计年鉴-2021》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撒拉族的人口数量为165,159人。

撒拉族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撒拉族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边缘地区,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及其毗邻的化隆同族白治县甘郸乡,还有一些分布在甘肃省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乡村。此外,还有一小部分撒拉族散居在青海省西宁市及其他州县,以及甘肃省夏河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县和乌鲁木齐市等地。

语言文字

编辑

语言

撒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乌古斯语支,也有人认为是撒拉尔言。语言内部相对统一,没有方言区别。撒拉语中有很多词汇是从汉语中借用的,也有从藏语中借用的词汇。

此外,撒拉族中也有一些人会说汉语和藏语。

文字

撒拉族一般使用汉字来进行书写和交流。

撒拉族

撒拉语

在历史上,撒拉族曾使用基于阿拉伯文字母的撒拉文,本民族称之为"土尔克文"。到了18世纪,这种"土尔克文"不仅用于宗教注释、经典翻译和教育,还成为社会通信、写契约、记录历史和著作的应用文字。至今,撒拉族民间仍保留着使用这种文字书写的一些与历史、宗教和文学相关的文献。

宗教信仰

编辑

撒拉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这对于撒拉族的历史、风俗、经济和文化产生了影响,例如撒拉族行伊斯兰教土葬。

清朝前期,教内除单纯的“逊尼派外,无其他派别。清代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出现了教派林立的局面。

民族文化

编辑

经济生产

撒拉族主要经营农业、畜牧业及园林业,并以加工牦牛细毛绒见长。红辣椒是他们的特产。

饮食

撒拉族的主要食物是小麦,同时也会食用青稞、养麦、马铃薯和各种蔬菜作为辅助食品。在特殊场合,如节日庆祝或招待客人时,撒拉族会炸油香、搓馓子、做油搅冈、手抓羊肉、蒸糖包等美食。此外,奶茶和麦茶是撒拉族男女老幼喜爱的饮料,家家都备有火赤和盖碗等茶具。在肉食方面,撒拉族主要食用牛肉、羊肉和鸡肉,但忌食驴、骡、猪、狗、马以及自然死亡的动物。这些饮食习惯反映了撒拉族对于食物的选择和信仰观念。

服饰

撒拉族服饰的特点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浓厚的伊斯兰文化色彩,其次是受到回、藏、汉等民族服饰的影响,并在融合之后进行了创新。早期的撒拉族服饰仍然保留着中亚游牧民族的风格,偏好穿着皮制品,并崇尚宽松和自然的风格。

撒拉族

撒拉族传统服饰

男子的服饰包括头戴卷檐羔皮帽,脚穿半腰皮靴。在隆重场合,男性会身穿名为“裕木夹”的礼服,腰系红绫布带,喜欢在腰带上挂着长度约为15~25厘米的腰刀。妇女戴着赤青色的缫丝头巾,身穿长裙,单衫称为“裕”,棉衫称为“厄西麦合”。男子一般穿宽大的短上衣或长衫,头上缠着名为“答斯达尔”的头巾。妇女戴着黑色的头巾称为“包头”。男子的圆顶帽可以是白色或黑色,身穿白汗裕,外套上穿黑色坎肩,腰间系上布绸带,下身穿黑色或蓝色大档裤,脚穿布料鞋。在寒冷的冬季,他们通常穿着白板羊皮短款皮袄或羊毛织的褐色长衫,脚上穿着轻便、结实、保暖的牛皮“络缇”(毡靴)。富有的人会穿着绸缎或搭配布面的羔皮皮袄。老年男子在做礼拜时,头上缠着白色的“答斯达尔”,身穿名为“中拜”的礼拜服长衫。

青年妇女喜欢穿着颜色鲜艳、带有大襟的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的坎肩,下身穿各种颜色的长裤,脚上穿着绣花布鞋。妇女通常穿着长衣,戴着盖住整个头部的头巾,只露出面庞。头巾的颜色因年龄而异,年轻姑娘和新婚妇女戴墨绿色,婚后时间较长或生了孩子后戴黑色,50岁以后或在家人去世、丈夫去世时戴白色。妇女在劳动时会用青布缠头。在喜庆节日,她们还会披上带有花边的披风。妇女喜欢佩戴长串耳环、戒指、手镯、项链、针线包等饰品。

居住

撒拉族迁徙到循化一带后,并没有分散居住,而是以血缘为核心组织的社会组织形式,即“阿格乃”“库木散”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地缘组织“阿格勒”(即村)中聚居。撒拉族地区在历史上形成了一种名为"工"的行政区划单位。最早出现"工"的名称是在清朝末年。当时以县城为中心分为12个"工",后来合并为8个"工"。其中上四工包括街子、查加、苏只和查汗大寺,下四工包括清水、张、崖曼和孟达。经过一百多年的相对稳定发展,撒拉族人口增加,一些人迁移到邻近地区居住,在化隆县境内形成了甘都工、卡尔岗工、上水地工、扎巴工和十五会工。与循化本土的8个工相对应,这五个工被称为化隆外五工。

民族姓氏

撒马尔罕人与周围的藏族、回族、汉族、蒙古族等不同民族长期以来共同生活、融合和发展,形成了如今的撒拉族。撒拉族拥有韩、马、沈、兰、何、刘、王等20多个姓氏,但韩姓在撒拉族中被称为根本的姓氏,“十个撒拉九个韩”的说法也因此产生。

改革开放以来,撒拉族群众对学习汉文化和取名更加重视。撒拉族的汉姓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除了韩、马两大姓外,撒拉族还有冶、何、沈、靠、鲁、张、喇、童、周、李、兰等40余个姓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周围的回族有着深厚的关系。例如,街子地区的撒拉族沈姓,据《循化志》记载,他们的祖先是从甘肃临夏迁来的回族,在几代之后逐渐成为撒拉族。在当时,也有部分汉族移民在历经岁月之久后与当地土著逐渐融合,成为了撒拉族的一员。这显示了撒拉族与回族、汉族之间的混合和交流。撒拉族作为一个独特的民族,在与周围民族的互动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与姓氏传承。

民风民俗

禁忌

撒拉族有一些禁忌,包括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自死的畜禽肉以及动物的血液。此外,严禁在清真寺内或其附近吐痰或携带污浊之物进入清真寺。在做礼拜时,他人不得从面前走过。此外,撒拉族忌在水井、水塘附近洗涤衣物,还忌咳嗽和擦鼻涕。如果到撒拉族做客,必须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在餐饮时避免提及猪肉等词汇。进餐时,忌讳随意拨弄盘中的食物,不要随意靠近锅灶。如果吃手抓饭,食前要洗手。

成年仪式

撒拉族的成年仪式确实是撒拉族文化中重要的传统。根据这一文化传统,撒拉族男孩在七八岁时会进行割礼仪式。而女孩在八九岁时则会开始戴上头巾,象征她们已经进入成年阶段。完成这两个仪式后,男女便要开始承担起宗教义务。同时,家长们也会开始为子女物色未来的配偶。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撒拉族的青少年通常会结婚,并开始组建自己的家庭,生育子女。这是撒拉族社群中传统的婚姻和家庭观念。

婚俗

撒拉族姑娘出嫁前夕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就是进行哭唱。她们用撒拉语称之为“赫撒斯”,意思是“解开辫子变发型”。这是撒拉族迎亲仪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个时刻,至亲好友和“金兰姐妹”们会来到姑娘的闺房中。他们一边看着长辈为姑娘改变发式,梳妆打扮,一边倾听姑娘哭嫁的歌声。哭嫁的歌曲内容多种多样,因为每个姑娘的情况和婚姻状况都不同,所以吟唱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异。通常歌者可以即兴编词,创作出与众不同的赫撒斯,但基本的歌调是被允许的。现代撒拉族姑娘在哭嫁时,经常是为了离别父母、告别亲人而哭泣。但在旧时代,哭嫁的歌曲中也包含着姑娘们对早婚的不满,对封建买卖婚姻的痛恨的情绪。这反映了撒拉族女性对于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呼唤自由的愿望。

按照撒拉族的婚俗,姑娘出嫁至男家时,要由女方送亲的长辈(或请民间艺人),在宴席前向男方亲家说嘱托词,称之为“吾热合苏斯”,意味“亲家之言”。在婚礼上,新娘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下来到新郎家时,同村的小伙子要在门口阻挡新娘入门,称为“挤门”。

在民间,婚丧嫁娶等活动都要炸油香和煮麦仁饭。参与炸油香和煮麦仁饭的妇女必须进行沐浴,未经沐浴或经期妇女不允许参与这项工作,也不允许靠近油锅附近。

重商观念

撒拉族作为西北地区的穆斯林民族,其多数人具备从事商贸活动的经验。伊斯兰文化注重商业价值观,这一观念促进了穆斯林民族商品贸易的繁荣。此外,伊斯兰教强调诚实劳动的精神,这也激发了撒拉人民的劳动热情。

在明清时期,撒拉人承担了中原地区与西北茶马互市的重要角色,后来又依靠丝绸之路与周边民族进行商业贸易,为撒拉族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近现代,撒拉人的商业视野不再局限于周边民族,而是拓宽了范围。尤其是19世纪中叶,随着外商在甘青地区增多,循化地区出现了英国洋行等外国商人收购青海皮袄、羊绒毛、山羊皮等特产的商业行为。循化地区作为贸易往来的中转地带,自然推动了撒拉族与外商的贸易活动。大量的撒拉商人开始涌现,撒拉族的商业意识也逐渐提高。商业成为他们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使得撒拉族在大西北地区经济走向商业化的过程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节日庆典

撒拉族庆祝的主要节日包括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古尔邦节,这时撒拉族会宴请宾客,煮手抓羊肉、炖鸡肉,制作糖包、油炸蛋糕、炸馓子等各种美食。而妇女还有法图麦节,这是为了纪念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儿。相传在13世纪,撒拉族的先民在首领尕勒莽和阿合莽的带领下,带着一部手抄本《古兰经》,跋山涉水,克服千里艰险来到华夏大地定居,并逐渐与当地的藏族、回族、汉族等不同民族融合在一起。他们繁衍生息,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并为祖国社会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这部阿拉伯文手抄本《古兰经》由于年代久远且版本珍贵,目前全世界仅存三部。

文学艺术

文学

撒拉族的文学艺术主要以民间说唱文学为主要形式。说唱包括故事、神话、传说、寓言、谚语和笑话等,语言幽默而含蓄。

音乐

撒拉曲是撒拉族人民用本民族语演唱的一种抒情民歌。而撒拉花儿则是一种汉语演唱的山歌。撒拉族的唯一乐器是口弦,一般是用铜或银制成的,形状酷似马蹄。

舞蹈

撒拉族最流行的舞蹈是四人骆驼舞,通常在举行婚礼时表演。这种舞蹈的动作简单,节奏平缓。

撒拉族

撒拉族舞蹈

建筑

在居住方面,撒拉族的民居通常由堂屋、灶房、客房和圈房四个部分组成。堂屋位于院落的正中间,而灶房和客房则分别建在两侧,圈房通常建在院落的东南或西南角。典型的撒拉族民居采用夯土建造的院墙,保留了中亚西亚的建筑风格。房屋的结构多为土木结构,但正房朝向北方,融入了汉族的庭院建筑风格。房屋的房檐、门窗通常都雕刻着精美细致的花纹,经过一层清漆的涂抹。院内会种植瓜果和辣椒,而门窗下方常常挂着一串串火红的干辣椒,增添了一抹色彩。

撒拉族

撒拉族建筑

手工艺

此外,刺绣和剪纸也是撒拉族妇女擅长的一种装饰艺术。他们通过刺绣和剪纸来制作各种精美的图案和装饰品。

体育运动

撒拉族具有非常多的体育项目,其不仅仅有游牧民族的体育项目,还有农业民族的体育项目,具有民族特色代表运动包括打缸与摔跤活动、登棍与打蚂蚱游戏、羊皮筏子运动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产生活的进步,撒拉族还形成了包括马术、射箭、登棍、打蚂蚱、摔跤等等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

撒拉族

撒拉族体育运动——赛皮筏

医药

撒拉族民间疗法中有几个特色方面,包括“糟体合”“都哇”和“薰疗”。其中,“糟体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将新宰杀的羊皮喷洒麝香火后直接覆盖在人体裸露部位或患处;另一种是将患处直接装入新宰杀的羊肚或牛肚中,有时也会将婴幼儿整个放入牛或羊的肚子里。这两种方法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湿疹、麻风病、各类皮肤病和其他一些疑难杂症,据说有一定疗效。“都哇”是一种宗教治疗手段,包括“赞子都哇”和“麦都哇”等。其中,“赞子都哇”是将祛邪经文写在碗中,由阿匐边念经边吹气,然后用水冲洗经文后让病人饮用,被认为可以治愈各种疾病。而“麦都哇”多用于皮肤病、湿疹、麻疹等病症的治疗。“薰疗”是通过烧破布片、破鞋、草糠等物品来给病人进行熏烧,被认为可以祛邪避鬼。

民族现状

编辑

近代以来,撒拉族人民的命运紧密地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相连,他们经历了反清起义、斗争、清王朝的民族政策压迫、民国时期的军阀混乱、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在抗日战争中也发挥了作用。通过土地改革和新时期的国家建设,各民族人民得到了平等的待遇和权利,在经济上也希望能够发挥各民族的优势参与国家建设。

1954年,撒拉族正式被确认为一个民族,族群的边界也变得更加清晰。特别是随着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成立,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得到了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这改变了撒拉族在历史上一直处于政治、经济和文化边缘地位的情况。在这一时期,撒拉族通过建立“撒拉族自治县”的政治框架来满足国家对民族的需求,摆脱了宗教共同体的束缚。他们赞美自己祖先迁徙后建立的以街子为中心、靠近黄河、适合农牧业的新生活空间,这个地方能够从事多种生产活动,成为他们的“新天地”。

解放后,撒拉族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平等的地位。

政治

撒拉族的传统政治组织形式是“阿格勒”和“工”。解放后,撒拉族聚居区实行了区域自治,撒拉族人民真正成为了家庭和社区的主人。自治县的县长是撒拉族人,自治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也有大量的撒拉族人。自治县中大量撒拉族干部分别在党委、行政机关和企业等各个工作岗位上工作。

经济

在过去的时期里,从事农业的撒拉族劳动农民面临着土地的缺乏或者没有土地的问题。他们不得不向地主租种土地,并经历了残酷的封建剥削。同时还受到封建军阀马步芳的抢夺,导致农业经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很多青壮年农民也被征召入伍,撒拉族聚居的农村出现了人丁稀少的景象。1951年,党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消除了封建剥削制度,并展开了互助合作运动,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自治县的粮食总产量在1953年已经达到了超过2000万多斤,超过了解放前的最高年产量。随着农业实现合作化,1956年的粮食总产量更是达到了3051万斤,农民的生活逐年变得富裕起来。

循化县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人口约为7.5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2%。以循化县撒拉族自治县为例,其经济发展呈现如下特征:

  1. 农业为主导:农业在循化县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1%。该地区种植了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同时也以辣椒、花椒等经济作物闻名。

  2. 经济相对落后:循化县长期处于相对贫困状态。但在省、地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逐步改善。

  3. 扶贫开发县:循化县作为国家级的扶贫开发县,享受着一系列优惠政策。该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宗教文化信仰为其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资源。近年来,青海省重视生态保护并致力于发展旅游业,这也为循化县带来了发展机遇。

总体而言,在过去十几年里,循化县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蓬勃发展。该地还拥有水力资源和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对于循化县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教

在解放前,循化县只有20所小学,撒拉族学生数量很少。而到了1957年,自治县已经拥有11所完小和20所初小,撒拉族儿童在校学生数量已经超过2000人,并且还培养出了20名撒拉族教师。此外,还有很多撒拉族青年在民族学院和中等学校接受教育。

卫生

在解放前,循化县没有医疗卫生机构。而现在,自治县已经设立了1个卫生院,并且各个区也建立了卫生所、妇幼保健站和接生站,广泛为各民族人民提供医疗和预防疾病的服务。

撒拉族代表人物

编辑

韩占祥

韩占祥是撒拉族地区歌手和撒拉族文化热心人士。1964年,他刚从西北民族学院教育系毕业三年,凭借自己创作的一首《新循化》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他以一把二胡和一支笛子伴奏,用歌声打动了观众。在1965年,韩占祥整理并创编了表现撒拉族东迁历史的舞剧《骆驼泉的故事》。这部舞剧通过舞蹈和音乐,生动地展示了撒拉族的历史和文化。1979年,北京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民间歌手、诗人座谈会”,韩占祥作为撒拉族代表参加了会议。他创作的四个撒拉族节目代表青海省参加了全国乌兰牧骑文艺调演,并获得了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和一个三等奖

马文娥

马文娥是青海撒拉族女歌手。在 1987 年的青海省首届“花儿杯”电视公开赛专业组中,她荣获金奖,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同年,她还参加了全国“长江杯”歌会并获得了银奖。

马建新

马建新是一位撒拉族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艺术家。他通过各种作品表达对自己民族和家乡的热爱与眷恋。他的美术作品《牡丹》(国画工笔)、《收获》《阿姑》(摄影)、《母亲》(素描)等在国内外多次获得奖项,为撒拉族赢得了荣誉。他同时是一位作家、书画家、摄影家、民俗学家和编辑,对于撒拉族文化的发展和推广作出了贡献。

张进锋

张进锋是撒拉族谚语和歇后语的典型传承人。他的爷爷精通撒拉语和藏语,而他的母亲则是村里唯一一位能够兼通阿拉伯语、撒拉语和汉语的撒拉族妇女。由于这种语言的天赋,他不仅熟悉自己民族的语言,还了解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语言。他一直致力于挽救和保护撒拉族母语文化。在20世纪90年代初,他开始录制《撒拉尔语》的录音带。张进锋还收集整理了撒拉族婚礼赞辞、儿歌童谣、劳动号子以及歌曲《巴西古溜溜》等。他所创作的民族语诗歌《驼铃声声》填补了撒拉族没有民语歌唱和民语诗咏的空白。他运用传统的借物寓情和借物咏志等比喻手法,创作了《萨拉夸家乡》《请到循化来》等许多歌曲。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河州史话》编纂委员会编. 河州史话[M]. 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6-09: 121-122.

[2]范小青, 张世超. 时空视角下中国撒拉族的族群身份建构[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46(02): 88-92. [2023-07-02].

[3]刘雪芹主编. 中国民族文化双语读本 汉英对照[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3-03: 252. (2)

[4]米娜瓦尔·艾比布拉编著. 撒拉语话语材料集[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0.11.[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0-11: 3.

[5]刘雪芹主编译. . 中国民族文化双语读本 汉英对照[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3.03.: 250.

[6]《中国少数民族》编委会编.. 中国少数民族[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0-09: 83.

[7]米娜瓦尔·艾比布拉编著. 撒拉语话语材料集[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0-11: 6-7.

[8]《河州史话》编纂委员会编. 河州史话[M]. 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6-09: 122.

[9]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21-分民族、性别的人口数EB/OL.中国统计年鉴. [2023-07-10].

[10]张记彪, 编著. 中国民族风俗[M]. 北京: 企业管理出版社, 2014-04: 34.

[11]姜伯奎, 著. 中华民族婚礼[M].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20-08: 351.

[12]张记彪, 编著. 中国民族风俗[M]. 北京: 企业管理出版社, 2014-04: 35.

[13]撒拉族.中国政府网. [2024-04-08].

[14]彭岚嘉, 主编. 西北文化资源大典[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18-12: 931.

[15]米娜瓦尔·艾比布拉编著. . 撒拉语话语材料集[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0.11: 2.

[16]韩得福. 多元文化视域下撒拉族姓名文化研究[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5(01): 120-124.

[17]刘雪芹主编. 中国民族文化双语读本 汉英对照[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3-03: 251.

[18]索文清等主编. 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大观.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05: 549.

[19]索文清等主编. 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大观[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05: 548.

[20]马成俊,于晓陆,王雪. 论撒拉族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7(04): 97-102.

[21]马玲. 撒拉族体育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 2015, 162(12): 70-73.

[22]贾伟,李臣玲. 新疆撒拉族历史迁徙与文化变迁研究[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1(04): 84-90.

[23]依群编著. 我国少数民族简介[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58-09: 129-130. (3)

[24]董高洋.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研究——以循化县撒拉族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 2021, 673(17): 14-15.

[25]瞿明安,何明,邓启耀,杜新燕主编. . 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M].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8-04: 346-347.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7720/

(38)
词条目录
  1. 族名起源
  2. 历史沿革
  3. 族源传说
  4. 民族迁徙
  5. 元明清时期
  6. 人口分布
  7. 语言文字
  8. 语言
  9. 文字
  10. 宗教信仰
  11. 民族文化
  12. 经济生产
  13. 饮食
  14. 服饰
  15. 居住
  16. 民族姓氏
  17. 民风民俗
  18. 禁忌
  19. 成年仪式
  20. 婚俗
  21. 重商观念
  22. 节日庆典
  23. 文学艺术
  24. 文学
  25. 音乐
  26. 舞蹈
  27. 建筑
  28. 手工艺
  29. 体育运动
  30. 医药
  31. 民族现状
  32. 政治
  33. 经济
  34. 文教
  35. 卫生
  36. 撒拉族代表人物
  37. 韩占祥
  38. 马文娥
  39. 马建新
  40. 张进锋
  41.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