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冰川(英文名:Glacier),又被称为冰河,是高山地区地表上存在的,并具有沿地面缓慢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冰川多年积雪,经过压实、重新结晶、再冻结等成冰作用而形成的。 冰川这个词是法语的借词,通过法兰克-普罗旺斯语可以追溯到庸俗的拉丁语,源自晚期拉丁语“Glacia”,最终是拉丁语“Glacier”,意思是“冰”。由冰川引起或与冰川相关的过程和特征被称为冰川。 冰川的形成和发育与气候因素有密切的关...

冰川(英文名:Glacier),又被称为冰河,是高山地区地表上存在的,并具有沿地面缓慢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冰川多年积雪,经过压实、重新结晶、再冻结等成冰作用而形成的。

命名

编辑

冰川这个词是法语的借词,通过法兰克-普罗旺斯语可以追溯到庸俗的拉丁语,源自晚期拉丁语“Glacia”,最终是拉丁语“Glacier”,意思是“冰”。 由冰川引起或与冰川相关的过程和特征被称为冰川。

形成

编辑

冰川的形成和发育与气候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冰川的发育是在一系列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作用下,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过程才形成的。从外部条件看,较低的气温和丰富的固体降水,在高纬度地区或一定的海拔高度和地形条件下才得以实现。从内部因素看,由雪的变质,经过粒雪化和成冰过程才能形成冰川冰。其中,固体降水的不断积累是其必要条件。冰川冰最初形成时是乳白色的,经过漫长的岁月,冰川冰变得更加致密坚硬,里面的气泡也逐渐减少,慢慢地变成晶莹透彻、带有蓝色的水晶一样的老冰川冰。冰川冰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慢慢流下就形成了冰川。

冰川

冰川形成

发育条件

雪线

大气固态降水的年收入等于年支出的界线,称为雪线。雪线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高度带,雪线以上终年积雪而不被融化掉,雪线以下则没有永久积雪。在冰川学中,还常常使用粒雪线的概念,粒雪线是指冰川上有积雪覆盖与无积雪覆盖的分界线,也就是冰川上的雪线。在暖渗浸成冰作用的冰川(海洋型冰川)上,粒雪线和雪线基本一致,而在冷渗浸或渗浸冻结成冰作用的冰川(大陆型冰川)上,由于有附加冰的存在,粒雪线位置则高于雪线。在现代冰川学文献中,常用平衡线代替粒雪线和雪线,指的是冰川上积累量与消融量相等处的诸点连线,通常和粒雪线高度一致,但是在有附加冰的冰川上,却低于粒雪线。

冰川

雪线

气温

从气候学的角度看,形成冰川的有利条件是全年低温和大量的固态降水,特别是夏季的低温,这样才有可能使固态降水不仅不被消融掉,而且每年不断积累。那么,雪线(平衡线)则是关键,而影响雪线高低的就是气温条件,气温高,雪线升高,气温低,雪线也相应降低。雪线附近的年平均气温越低,则为冰川发育所提供的冷储备就越充足,这种气温条件为冰川形成提供了很好的低温条件。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的冰川,雪线附近年平均气温要高得多,这种气温状况只有当具备非常充足的固体降水量时才有利于冰川的形成。

冰川

气温影响雪线高低示意图

降水

冰川的形成不仅取决于雪线附近的气温状况,而且还与那里的固体降水量有重要关系,在某些山区甚至也具有决定性作用。高山区的降水量一般随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加,并且固态降水的比例也相应增多。因此,雪线以上的粒雪盆中,固态降水为冰川发育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且有利的降水条件对冰川发育的规模有积极意义。

地形与地势

地形条件是冰川发育的另一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地球的两极地区即使在接近海平面的陆地上,由于长年低温和有限的固态降水的积累,也可以形成冰川。但是在大多数地方,特别是对山岳冰川,地形和地势仍是影响冰川形态、规模和性质的重要条件。如果山地海拔低于雪线以下,即使有宽阔的场地也不能发育冰川。如果山地的海拔高出雪线以上,但山势或山峰陡峻,没有停积冰雪的场所也不可能发育成冰川。如果山地高出雪线以上,并有宽阔的足以停积冰雪的场地,则可发育成冰川。

山脉和谷地的走向与大气环流的流动方向是否一致,对冰川发育也有影响。三者走向一致,则有利于冰川发育,水汽输送有利于山脉内部的冰川发展,并有可能成为冰川作用中心。如果它们互相垂直,在山脉外缘的迎风坡向上容易造成气流阻塞和骤然抬升,外缘山地的冰川可以得到充分发展,但却影响山脉内部的冰川发育。另外,山脉的坡向也会影响冰川发育,一般说来,阴坡有利于冰川的生存,而阳坡因接受太阳的辐射较多,且有消融作用,因而冰川规模小,甚至不能形成冰川。

冰川

地形对积雪的影响

形成过程

雪的变质

等温变质作用

降落到地面的新雪,孔隙很多,其中的空气为水汽所饱和。雪晶为了使其最大限度地达到稳定状态,力图使具有最小的表面能,而球体的表面能最小。所以,具有小曲率雪晶的水汽压力,要比那些枝状或棱角状雪晶的水汽压小,因而雪晶突出部分升华的水汽则向凹洼部分迁移并沉积。水汽迁移的结果,使各种几何形状的雪晶逐渐消失原来形态,而成圆球状雪粒,这就是雪的圆化作用。等温变质作用的特点是温度低,雪层内温度梯度很小,整个过程没有融水的参与。所以,又称冷型变质作用。

温度梯度变质作用

雪变质的另一种过程是由雪变成深霜。它的发育条件是雪层内存在着温度梯度。由于雪层具有隔热的特点,在寒冷的冬季,积雪下层温度比上层高,雪层内部形成温度差,使雪层下部较大的饱和水汽压使雪晶表面产生升华,水汽就向温度较低的上部迁移,当达到饱和时,雪晶表面则产生凝华。这种升华——凝华过程,一方面使下部雪层晶粒松散,并伴有瞬时沉陷;另一方面,使雪层上部晶粒形成更高级的具有多棱角的大雪晶体——深霜。

消融—冻结变质作用

与等温变质作用和温度梯度变质作用不同,消融—冻结变质作用的主要特点是有融水的参与。暖季,雪层温度接近0℃,白天吸收的热量使雪晶融化,夜间则放出热量,使雪层中的部分融水冻结。这种变化有时可以影响到整个雪层。融化—冻结过程在雪层内反复进行就产生消融一冻结变质作用。由于这一过程的温度相对较暖,故又称暖型变质作用。

粒雪化作用

粒雪就是雪晶变质成完全丧失其晶体特征的圆球状雪粒。粒雪化作用就是雪晶变质的圆化过程,该过程在雪的三种变质作用中都可发生。新降落的积雪可以在几天或1至2周内即可发展成粒雪,称为细粒雪或新粒雪,但它在成冰作用中意义不大。而当经过一个消融季节后残留下来的老粒雪,则可以参与冰川的物质积累,在成冰作用中才有意义。粒雪化作用除减少了雪层的亮度和透光度外,提高了雪的密度,相应的硬度也增强。

成冰作用

重结晶成冰作用

重结晶成冰作用又称为等温变质成冰作用,冷而干的粒雪依靠不断增加的雪层重力而缓慢地渐渐压实成冰。压力的增大使晶粒之间产生位移和变形,同时,也提高了晶粒的密度,当密度达到0.5至0.6克/立方厘米时,晶粒之间已靠得很紧,甚至很难作相对运动。当密度进一步提高到0.8克/立方厘米左右时,粒雪(层)则逐渐变为重结晶冰(层)。这种成冰过程需要经过较缓慢的进程才能实现,特别是固体降水积累量不多的地区。由于它是在较低的等温条件下进行的,又缺少融水的参与,所以,这种粒雪(层)常被称为冷粒雪(层),其过程属于“冷型”或“干燥型”成冰作用。

渗浸一冻结成冰作用

渗浸一冻结成冰作用又称为消融一冻结变质成作用,主要靠粒雪层的消融和融水下渗再冻结成冰的。如果冷季粒雪层完全冻结,而暖季时消融又很强烈,其成冰过程是通过融水下渗和冻结实现的,常形成附加冰和渗浸冰,密度可达0.88至089克/立方厘米,成冰进程较快。如果冷季粒雪层只部分冻结,而暖季消融微弱,粒雪层通过沉陷和再冻结作用成冰的,常形成渗浸——再结晶冰,冰的密度比前者稍小,一般达0.82至0.84克/立方厘米。

分布

编辑

冰川主要分布在地球的两极和中、低纬度的高山区,全球冰川面积160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极不均衡地分布在世界各大洲中。其中,96.6%的冰川是大陆冰川,位于南极洲和格陵兰。而其他地区冰川只能发育在高山上,称为山岳冰川。山岳冰川面积居世界前三位的国家依次是加拿大、美国和中国。而在中低纬度带(包括赤道带、热带温带,大体位于北纬60°至南纬60°之间),66%的冰川分布在亚洲,中国独占30%,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带冰川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欧洲冰川的总面积约8600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和阿尔卑斯山。非洲是全球冰川最少的大陆,冰川面积只有23平方千米。北美洲冰川面积共有6.7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地区。南美洲冰川面积约为2.5万平方千米。大洋洲冰川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新西兰。

分布

冰川

位置

简介

极地

兰伯特冰川

南极大陆

兰伯特冰川充填在一条长400千米、宽64千米、最大深度为2500米的巨大断陷谷地中,以每年平均350米的流速流注入海

彼得曼冰川

格陵兰岛

彼得曼冰川是格陵兰岛上的一个冰川,位于北纬81°,西经61°附近,据北极点约有1000千米,从格陵兰西北方开始,至内尔斯海峡东岸为止

汉博尔德冰川

凯恩海湾

汉博尔德冰川前沿冰崖高达100多米,冰层厚度在400米以上,每年大概流失25平方千米的冰

比尔德莫尔冰川

南极大陆

比尔德莫尔冰川长达200千米,宽40千米,极高原上直泻2200米到达罗斯冰架

松岛冰川

南极洲西部

松岛冰川面积巨大,冰层很薄,且处于不稳定状态,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海平面升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南极松岛冰川每10年都会发生一次自然冰裂,与全球变暖无关

南极血冰川

南极大陆麦克默多干燥谷

红色的水流从冰川裂隙中源源不断地流出,血冰川其铁锈般的颜色,被证实是铁的氧化所致。每隔一段时间、冰川就会喷出清激、富含铁的液体,之后就迅速氧化成骇人的深红色

亚洲

普若岗日冰原

中国西藏那曲地区

普若岗日冰原面积4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中低纬度冰川,并被确认为是世界上除南极、北极以外的世界第三大冰川,该冰原向四周山谷放射溢出50多条长短不等的冰舌,最低处海拔5350米

锡亚琴冰川

喀喇昆仑山脉南端约北纬35.5”,东经77.0”的巴控克什米尔、即控克什米尔和中国新疆之间

长约72千米,面积约3000平方千米,平均气温在-30至-50℃之间,地形上呈南北走向,西面为萨尔托洛山脉,东面为喀喇昆仑山主脉

拉雅冰川

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的交界线上

喜马拉雅冰川面积3.23万平方千米,平均年融水量约360亿立方米

绒布冰川

珠穆朗玛峰脚下海拔5300至6300米的广阔地带

绒布冰川全长22.4千米,面积达85.4平方千米,冰舌平均宽1.4千米,平均厚度达120米,最厚处在300米以上,是西藏最雄奇的景色之一

米堆冰川

藏东南的念青唐古拉山与伯舒拉岭的接合部

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拨有4600米,末端海拔2400米

纳木那尼冰川

中国西藏自治区

纳木那尼冰川长度超过10千米,最宽处超过3千米,单一冰川总面积超过10平方千米,而冰川的最大厚度超过200米

明永冰川

云南迪庆香格里拉

冰川末端的高差达4080米左右,雪线以上山体宽1000至3000米,超过海拨6000米的高峰有3座,海拔5000多米的高峰超过5座

特拉木坎力冰川

喀喇昆仑山脉

特拉木坎力冰川长28千米多,面积为124.53平方千米,冰川末端高度为4520米,冰川雪线高度为5390米,冰川冰净储量为26.774立方千米,换算成水量可达22.758亿立方米

祁连山七一冰川

甘肃省嘉略关市西南116千米处的祁连山腹地

七一冰川斜挂于坡度小于45”的山坡上,冰层平均厚度78米,最厚处达120米,冰峰海拔5150米,冰舌前沿海拔4300米

欧洲

瓦特纳冰川

冰岛东南部

瓦特纳冰川面积约8400平方千米,海拔约1500米,冰层平均厚度超过900米,部分冰层的厚度超过了1000米

朗格冰川

冰岛内陆的西部

朗格冰川长64千米,宽8至24千米,面积为1021平方千米

比利牛斯山脉冰川

法国和西班牙

比利牛斯山脉冰川仅有21座冰川,覆盖4.5平方千米以上的面积,其中有10座位于西班牙境内,11座位于法国

阿莱奇冰川

瑞士中南部伯尔尼兹山中

阿莱奇冰川面积171平方千米,主体部分长24千米,宽1.6千米,总重量将近300亿吨

冰海冰川

阿尔卑斯山脉

长约14千米,深200米,是法国最长的冰川

非洲

乞力马扎罗山冰川

坦桑尼亚气力马扎罗东北部,邻近肯尼亚,是坦桑尼亚与肯尼亚的分水岭,坐落于南纬3°,距离赤道300多千米

乞力马扎罗山冰川海拔高度达到5892米,顶部被白雪覆盖的历史长达1.2万年

肯尼亚冰川

肯尼亚的中部,内罗毕北方约160千米的赤道线上

2000年肯尼亚山冰川覆盖面积仅为0.4平方千米,并不断缩小

鲁文佐里山脉冰川

扎伊尔与乌干达国界上,蒙博托湖与爱德华湖之间,从赤道线起,西南—东北绵延96千米

鲁文佐里山脉冰川面积达7.5平方千米

美洲

库里卡里斯冰川

秘鲁南端安第斯山脉

库里卡里斯冰川是安第斯山脉最大冰川,也是全球最大、融化速度最快的热带冰川

白令冰川

北美洲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州

白令冰川面积约5180平方千米,长达190千米,是北美洲最大、最长的冰川

兀沙拉冰川

阿根廷西南部圣克鲁斯省的巴塔哥尼亚

兀沙拉冰川高出水平面60多米,长度跨越60千米,表面积595平方千米

莫雷诺冰川

阿根廷南部

莫雷诺冰川川高达70米,绵延30千米,总面积达到257平方千米。冰壁前端宽4千米,高约50米

海尔特斯库克冰原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海岸山脉南部

海尔特斯库克冰原覆盖面积约为3600平方千米

哥伦比亚冰川

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和瓦尔迪兹之间

哥伦比亚冰川长54千米,宽4.8千米,最高点为910米

雅各布港冰川

格陵兰岛西海岸

雅各布港冰川宽6.5千米,厚近1千米

大洋洲

福克斯冰川

新西兰南岛塔斯曼海的西岸国家公园

福克斯冰川深度达350米,年降雪量35至45米,是新西兰厚度最大的冰川

弗朗茨约瑟夫冰川

新西兰南岛西部

弗朗茨·约瑟夫冰川有12千米长,在距离塔斯曼海19千米处完结,流速以每日0.7米的速度增长,达到一般冰川流速的10倍

塔兹曼冰川

新西兰库克山国家公园

塔兹曼冰川有着200万年历史,长达27千米,是新西兰最大的冰川

注:上述资料来源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173/

(20)
词条目录
  1. 命名
  2. 形成
  3. 发育条件
  4. 雪线
  5. 气温
  6. 降水
  7. 地形与地势
  8. 形成过程
  9. 雪的变质
  10. 等温变质作用
  11. 温度梯度变质作用
  12. 消融—冻结变质作用
  13. 粒雪化作用
  14. 成冰作用
  15. 重结晶成冰作用
  16. 渗浸一冻结成冰作用
  17. 分布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