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酸钾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高锰酸钾(Potassiumpermanganat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温常压下为深紫色细长斜方柱状晶体,俗称灰锰氧、紫色盐、过锰酸钾、PP粉等。化学式为KMnO4,摩尔质量为158.033949g/mol。高锰酸钾分类属于盐类,深紫色或类似青铜色有金属光泽的结晶,无味,溶于水成深紫红色溶液,微溶于甲醇,丙酮和硫酸。1817年P.V.Chevillot和W.F.Edwards第一次制备出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温常压下为深紫色细长斜方柱状晶体,俗称灰锰氧、紫色盐、过锰酸钾、PP粉等。化学式为KMnO4,摩尔质量为158.033949 g/mol 。 高锰酸钾分类属于盐类,深紫色或类似青铜色有金属光泽的结晶,无味,溶于水成深紫红色溶液,微溶于甲醇,丙酮和硫酸

历史信息

编辑

1817年P.V.Chevillot和W.F.Edwards第一次制备出高锰酸钾,他们用MnO2、KOH和KNO3熔化反应生成锰酸钾,再水解。之后,G.Forch-hammer等人提出用氯酸盐代替KNO3制备锰酸钾,A.Bechamp提出用CO2通入锰酸钾溶液制取高锰酸钾;G.Stadeler提出用氯气处理锰酸钾溶液制取高锰酸钾。之后陆续出现用Br2和O3转化成高锰酸钾的各种方法。到二十世纪初,由P.Askonasy和S.Lonowski提出用电解法制取高锰酸钾的工艺设备,不久首先在德国实现工业化生产,其规模10t/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用电解法制得高锰酸钠,再转化成高锰酸钾进行小型生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国对软锰矿的氧化焙烧、锰酸钾电解氧化的机理、工艺及其设备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各种改进,尤其是德国对锰酸盐的研究和发展有较大的贡献,使锰酸盐在转炉内氧化焙烧达效率得到较大提高,并对早期电解槽型进行改造和优化。到二战后,该早期装置转移到苏联,在德国比特费尔德中部城市又开始重建设备并开始生产。50年代后期,美国Carus化学公司建立了液相氧化制备锰酸钾,然后制高锰酸钾的装置,60年代初英国Boots公司和荷兰Kouinklijke合作建成生产高锰酸钾全自动、连续化的装置,使高锰酸钾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中国于50年代,在贵州遵义化工厂采用固相法生产高锰酸钾试验成功,继而广州同济化工厂、重庆嘉陵化工厂等相继建成高锰酸钾生产车间进行生产。

晶体结构

编辑

高锰酸根离子MnO4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锰原子位于四面体中心,4个氧原子位于四面体的顶点。

高锰酸钾

KMnO4的晶体结构

理化性质

编辑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稳定性

高锰酸钾固体,到 240°C左右时发生分解反应,热稳定性较差,因此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高温。反应方程式为:中学教材为:2KMnO4==K2MnO4  + MnO2 (s) + O2↑(反应条件:加热)经过对其分解产物探究,发现剩余固体全部溶于水呈墨绿色,表明并无二氧化锰(MnO2)生成。因此,高锰酸钾分解的主要反应应该为:6KMnO4==2K2MnO4+K2Mn4O8+4O2↑(反应条件:加热)KMnO4==KMnO2+O2↑(反应条件:加热)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晶体

腐蚀性

常温下高锰酸钾溶液与金属并不反应,但是却发现高锰酸钾溶液会腐蚀金属材料,这是因为在实验室配制的高锰酸钾溶液多为酸性或碱性,与金属材料接触形成了原电池,金属材料中不同成分构成正负极,酸性或碱性高锰酸钾溶液充当电解液,发生电化学腐蚀。对于非金属单质,高锰酸钾溶液与碳(C)的反应现象明显,腐蚀性强;与硫(S)不反应,无腐蚀性。而对于有机物,饱和的聚氯乙烯不能被腐蚀,不饱和的橡胶易被腐蚀,对皮肤组织的腐蚀较强。综上,常温下高锰酸钾溶液的腐蚀性主要是针对有机物,因此存放时不能使用橡胶塞,取用要小心操作或戴上手套防止腐蚀皮肤。

常温下高锰酸钾溶液与部分金属、非金属、有机物反应的现象

氧化性

KMnO4在酸性、中性和碱性介质中充当非常强大的氧化剂。在酸性介质中2KMnO4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3H2O + 5[O] MnO4 + 8H + 5e → Mn + 4H2O在中性或碱性介质中2KMnO4 + H2O → 2KOH + 2MnO2 + 3[O]MnO4 + 2H2O + 3e → MnO2 + 4OH高锰酸钾的氧化性主要针对两类物质:低价态离子和有机物。对于有机物,高锰酸钾可以氧化乙醇和乙醛等。与乙醛(CH3CH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在酸性环境中,KMnO4还原为Mn(溶液褪色)5CH3CHO+2MnO4 +6H → 5CH3COOH+3H2O+2Mn在碱性环境中,KMnO4被还原成MnO2棕色沉淀物)3CH3CHO+2MnO4 +OH → 3CH3COO+2MnO2↓+2H2O酸性高锰酸钾与乙醇(C₂H₅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5C2H5OH + 4KMnO4 + 6H2SO4→ 5CH3COOH + 4MnSO4 + 11H2O + 2K2SO4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₄+16HCl(浓)→2KCl+5Cl₂ ↑+2MnCl₂+8H₂O

其他反应

高锰酸钾在碱液中加热时,高锰酸钾变成锰酸盐并放出氧气。因此,高锰酸钾溶液做氧化剂时,常在酸性介质中进行反应。MnO4常用来氧化Fe、SO3、H2S等低价态离子。高锰酸钾在碱液中的化学方程式为:4KMnO4 + 4KOH → 4K2MnO4 + 2H2O + O2↑草酸(H2C2O4)与高锰酸钾(酸性)的反应方程式:2KMnO4+5H2C2O4+3H2SO4→ K2SO4+2MnSO4+10CO2↑+8H2O高锰酸钾溶液和硫化氢的反应方程式:5H2S+2KMnO4+3H2SO4→K2SO4+2MnSO4+8H2O+5S↓

制备方法

编辑

制备高锰酸钾的方法常被分为两种:一步法和两步法。

一步法

锰金属直接电解法

原理为:由锰铁、镜铁、锰合金等作阳极,在碳酸钾和氢氧化钾溶液里直接电解得KMnO4。其优点为简单、安全、耗碱少;其缺点为电能消耗大,阳极材料要求高。总反应方程式为:2Mn+2OH+6H2O

2MnO4+7H2

二氧化锰直接电解法

原理为:以 KOH溶液、MnO2 为原料,镍[niè]作阳极,铁作阴极,在60°C以上电解。当加入一定的催化剂(高锰酸钾、铁氰化钾等)可提高电解初期的电流效率。本法克服了传统直接电解法原料的缺陷,但电解效率低、能耗高。

两步法

固相法

工业上早先采用的是固相焙烧法,反应分两个阶段,首先将软锰矿与碱液(50%KOH)混合成浆状物,喷入第1个回转窑里,在大气中暴露很短时间温度达到300℃,这样使混合物发生反应不粘住反应器壁,产物经冷却、磨碎;第2阶段,将磨碎的产物在另一回转窑内,于140~250°C通空气进行再焙烧约4 h,使产物进一步氧化成锰酸钾。缺点就是生产为间歇操作,占地面积大,能耗高,操作环境差,生产周期长。反应方程式为:2KOH+MnO2

O2 → K2MnO4+2H2O

熔融物法

软锰矿与浓碱液反应生成均匀的熔融物,经搅拌使粒状产物粉碎,然后在另一反应器中进一步氧化成K2MnO4。此法的优点为能大大缩短粒状物料的制备时间,同时不会粘壁;但缺点就是因反应混合物很粘稠,以致于氧化反应极难进行完全,另外还需搅拌反应物,动力消耗大。

电解和结晶

用氧化工序生成的锰酸钾母液及水来溶解,经过滤、澄清配制成电解液。电解液需保持一定的温度、浓度和碱度。温度,可以使电解生成的高锰酸钾不析晶出来;浓度,应尽量使电解液中K2MnO4含量提高,以提高单槽产量,但也不能太高,太高则会发生副反应使得电流效率下降;碱度,主要是防止K2MnO4分解。

液相法

将浓度为65%一90%(质量)的氢氧化钾在加热成液相熔融状态下,与软锰矿进行液相氧化反应生成锰酸钾。此法目前是世界高锰酸钾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法具有设备简单,产品纯度高,操作时无粉尘,反应时间短,同时所需空气或其它含氧气体的量显著地减少,熔体搅拌时动力消耗不大,操作容易等特点。因其具备节能、环保和高效的特点。反应方程式为:6KOH+2MnO2

O2 → 2K3MnO4+3H2O (反应条件为170~350℃)2K3MnO4+H2O+

O2 →2K3MnO4+2KOH(反应条件为140~310℃)

应用领域

编辑

工业领域

在废水处理中作处理剂,除去硫化氢、铁、有机物等各种污染物;在采矿冶金中,用于金属的除杂和分离。在水处理中应用原理如下:利用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采用氧化还原一催化接触过滤法对电镀厂铁、铬、锰重金属离子严重超标的酸性洗漂废水进行处理。处理后,废水中总铬、锰、总铁及浊度的去除率均达到99%以上,出水COD、pH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用高锰酸钾对造纸废水进行预处理,后经混凝沉淀处理,可以提高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高锰酸钾也可作为城市用水消毒剂,抑制细菌生长,细菌总数的去除率可达到92.11%以上,另外,高锰酸钾也可作为管道预氧化剂,对有机污染物、浊度的去除效果优异,其最佳投加质量浓度为4~4.5 mg/L,在此条件下有机污染物去除率约为60%,浊度去除率接近100%。

化工领域

可用作制糖精、异烟肼、维生素C 等物质的氧化剂,也用作防腐剂、消毒剂和除臭剂等。实验室氧气、氯气等物质制备的原料,有机物的鉴定剂。

医学领域

高锰酸钾对细菌、真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主要用于创面粘膜、腔道的消毒。高锰酸钾粉对皮肤有腐蚀作用,但较轻。例如高锰酸钾溶液对于治疗鸡眼有较好效果,主要是利用高锰酸钾粉腐蚀鸡眼角质层使鸡眼尖端坏死而自行脱落。高锰酸钾的作用机制为氧化细菌体内蛋白的活性基因,并干扰其酶的功能而起杀菌作用;氧化还原生成二氧化锰(MnO2),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蛋白盐类复合物,该复合物与高锰离子具有收敛作用。但是需要注意高锰酸钾原药或高浓度溶液具有强腐蚀性,可致化学性灼烧。因此,在妇科方面,0.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可以冲洗阴道,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可以用于坐浴;高浓度高锰酸钾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黏膜糜烂出血。

生活领域

用作特殊纺织品、树脂、油脂的漂白剂,也可以用作木材表面的着色剂。

农业领域

高锰酸钾可用作稻谷浸种剂,淡水鱼养殖水塘去除有害有机物以及对鱼的烂鳃病、皮肤病有独特功效。在农作物缺少锰的时候,少量、适量加入高锰酸钾能够促进农作物生长,但是要适量,加入高锰酸钾过多会导致花卉、蔬菜、农作物受到毒害。同时,高锰酸钾中的氧化性,能够对花卉、蔬菜、农作物中的细菌、病菌、真菌等起到杀灭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治软腐病、枯萎病、猝倒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的效果。

户外领域

高锰酸钾的化学特性决定了高锰酸钾与有机物进行碰撞、接触、摩擦能够产生热量,释放出氧气,利用这个原理,在户外及野外环境中,高锰酸钾能够实现户外生火;根据高锰酸钾的物理特征,还可以作为路标使用,特别是在冰雪环境中,将高锰酸钾与冰雪融合,产生紫色的标记,能够达到路标的作用和效果。但是,高锰酸钾产生的紫色保存的时间较短,通常在两个小时左右。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水溶液

安全事宜

编辑

危险性

危险标识

GHS分类:H272:可能加剧火灾;氧化剂H302:吞咽有害[警告急性毒性]H361d:疑似损伤未出生的孩子[警告有生殖毒性]H400:对水生生物剧毒[警告对水生环境有害,急性危害]H410:对水生生物具有剧毒,具有长期影响[警告对水生环境有害,具有长期危害]

毒性

高锰酸钾毒性(不同生物体)

锰主要影响神经系统,可能导致行为变化和其他神经系统影响,行为活动做可能变得缓慢和笨拙,这种症状严重时的组合被称为“锰中毒”。

搬运和储存

安全搬运:远离易燃物(木材、纸张、油等);必需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否则不要接触损坏的容器或溢出的材料。当发现少量干溢出物:用干净的铲子将材料放入干净、干燥的容器中,并将容器从泄漏区域移走;当少量液体溢出:使用蛭石或沙子等不可燃材料浸泡产品,然后放入容器中进行后期处理。当发生大泄漏:在液体泄漏之前筑堤,以便日后处理。安全储存:与可燃物质、还原剂和粉末金属分离;门窗封闭良好;提供包含灭火、储存废水的设施;存放在没有排水或下水道通道的区域。

急救措施

误食:立刻进行催吐,随后进行彻底洗胃、镇痛、葡萄糖静脉注射、液体治疗和抗生素治疗。危急情况通过气管造口术可能挽救生命。吸入:立刻移动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并保持半直立姿势,情况紧急可能需要人工呼吸,情况严重立即就医。皮肤接触:首先立刻用大量的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再次冲洗,用亚硫酸氢钠溶液涂抹,并用水冲洗情况严重立即就医。误入眼睛:立刻用大量的水冲洗几分钟,用3%的硼酸冲洗,并用维生素C溶液洗涤1~2次,情况严重立即就医。

消防措施

小火灾:用水即可。大火:从远处用水覆盖火灾区域,如果货物已暴露在高温下,则不要去尝试移动货物或车辆。在安全地情况下,尽量将未损坏的容器移离火灾周围的区域。对火灾中的储罐或拖车装载物,应从最大距离灭火,用大量的水冷却容器,直到大火熄灭。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则尽快疏散周围人群。

泄露应急处理

对于泄露危急情况,应及时隔离和疏散。若泄露液体:应向泄漏区域周围隔离,并疏散人群至区域外至少50米(150英尺);若泄露固体:应疏散人群并撤离至区域外至少25米(75英尺);大型溢流:应疏散人群并撤离至区域外至少100米(330英尺);火灾:如果油罐车、轨道车或油罐车发生火灾,应疏散人群并撤离至区域外至少800米(1/2英里)。

注释

编辑

展开[a]COD一般指化学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4994/

(540)
词条目录
  1. 历史信息
  2. 晶体结构
  3. 理化性质
  4. 物理性质
  5. 化学性质
  6. 稳定性
  7. 腐蚀性
  8. 氧化性
  9. 其他反应
  10. 制备方法
  11. 一步法
  12. 锰金属直接电解法
  13. 二氧化锰直接电解法
  14. 两步法
  15. 固相法
  16. 熔融物法
  17. 电解和结晶
  18. 液相法
  19. 应用领域
  20. 工业领域
  21. 化工领域
  22. 医学领域
  23. 生活领域
  24. 农业领域
  25. 户外领域
  26. 安全事宜
  27. 危险性
  28. 毒性
  29. 搬运和储存
  30. 急救措施
  31. 消防措施
  32. 泄露应急处理
  33. 注释
  34.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