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簧管(Oboe),又称高音双簧管或C调双簧管,属于木管双簧气鸣类乐器。双簧管源出于古竖笛,早在远古时代,用簧哨发音的方法就已为各民族所熟知。音乐史上,曾认为古希腊是乐器的摇篮,双簧管可能就是从这里开始传遍地中海东方各国,然后又传入西欧,并在现今的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南部定居下来的。双簧管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发展过程,现代双簧管的形状直到十八世纪前半叶才形成。
命名
编辑“簧片乐器”的称呼流行于中世纪,那时人们称使用簧片的圆锥形吹奏乐器为“卡拉梅鲁斯“(calamellus,拉丁语名),源于拉丁语calamus(意为:簧片)。后来又出现“肖姆双簧管”(shawm)的名称,最终出现法语名:“双簧管”(hoboy),由法语词hautbois(高木,硬木,或响木)而来,也就是法文中的高(Haut)和木材(bois)之意的合成语。此外,双簧木管乐器,源自意大利语oboe,来自法语hautbois的音标拼写(16世纪借入英语成为hautboy),源自haut“高,响亮,高音”的意思,加上bois“木头”的意思。因为它是木管乐器中最高的音域,所以被称为“高音管”。
双簧管与其中的簧片
历史流变
编辑在历史上双簧管以吹奏两片树叶发出的声音为起源,这是原始簧片乐器有可能经历过的。自古代双簧乐器开始发展起来,如古希腊的奥罗斯(Aulos),古罗马的“特比”(Tibia),古埃及的“哈里”亚洲人常用的“苏尔奈”(唢呐)(surna)。这些用一支哨子来演奏的乐器统称为为霞尔梅(Schalmei),也算是双簧管的祖先。
肖姆管
但双簧管的前身也有人说是肖姆或卡拉姆斯。在14世纪,肖姆(Shawm)作为是一种重要的双簧乐器首次出现,并且一种次中音肖姆--蓬巴德(Bombarde)被称为老式双簧管。肖姆有两大类,一类是由唢呐演变而成的军乐肖姆,另一类是脱胎于风笛旋律管的民间肖姆,如查拉梅拉(Ciaramella)等。肖姆这种乐器起源于印度,同时也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普及,在伊斯兰国家里该乐器与小号、长号等乐器共同作为军乐队的乐器使用着。这种乐器有多种尺寸,发音响亮。但历史上传入中国的肖姆乐器由于声音粗糙,音色差,只在野外吹奏。到了16世纪,除了尺寸大小不同的肖姆在军乐中使用外,还出现了一些合奏型双簧乐器,如杜凯恩(Doucaine)、尼科罗(Niclol)、克鲁姆双簧管(Crumhorn)、库塔尔双簧管(Curtal)等,其中库塔尔是大管(Bassoon)的前身,脱胎于风笛的持续音管,大约1540年始入记载。
克鲁姆双簧管
库塔尔双簧管
尼克罗
在17世纪中期。先前,演奏者们几乎不能控制这种乐器所发出声音的音调,这种乐器响亮甚至尖锐的声音,使双簧管成为理想的露天仪式或盛典的演奏乐器。经过制作者让·奥特泰尔(Jean Hotteterre)等人在法国的不断精心改进,双簧管发出的声音变得不再粗糙刺耳,终于在18世纪得到广泛接受,并应用于正在发展中的室内演出的合奏团。1690年之后的一个世纪是两、三键双簧管的发展阶段,在那一时期,双簧管作为木管组的基础音色乐器首当其冲地成为正在发展的双簧制混合管弦乐队的一员,由于它极富表情与歌唱性,很快又被列为乐队中的独奏声部。
两键古典双簧管
19世纪是双簧管的机械化时代。在1800年至1825年,乐器上又多出了八个键子,其结构更加表露出便利指法、改善发音的要求。1825年,维也纳宫廷乐师约瑟夫·塞尔纳(Josef Sellner)发明了十三键双簧管,极大地推动了其发展速度,致使维也纳乐器一度占有明显优势。但到了1839年,亨利·布罗德(Henri Brod)根据力学原理将一些机械改造后,所有制造商均采用布罗德的方法,将键子设计得平均而简易。布罗德及其同代人最赞赏的是特里伯特(Triebert)生产的法国双簧管,当时特里伯特体系的双簧管可分为六种式样。1878年特氏死后,做了许多年商行工头的洛里(Loree)不久便生产了一种右手三个手指(食、中、无名指)均可自由控制bB-C键的A6式乐器,乔治·吉勒特(Georges Gillet)于1882年在巴黎音乐院成功地使用了A6式双簧管,从此以后,A6又有了别名--“音乐学院型”。特里伯特式双簧管的生产极大地推动了而后仍属其体系的A·M·R巴雷特(Barret)式双簧管的发展。从1850年迄今,特里伯特与巴雷特双簧管一直是各厂家生产的基本产品,只是今天有些演奏者使用的乐器上节除了全自动泛音键之外还有一个独立存在的第三泛音键或者半自动泛音键。
A6式双簧管
基本构造
编辑管身
双簧管的管身上有大约20个不同大小的气孔,气孔上装有镀金或镀银的音键,用以覆盖气孔调节音高。整套音键以复杂的杠杆结构组成,吹奏按键时,杠杆组合会按所吹奏的音高,自动打开或关闭所需的气孔。
双簧管结构组成
按键系统
音乐院双簧管的结构
类型种类
编辑音乐特点
编辑双簧管的音色明晰、清新、响亮,在乐队中总是那么引人注意。例如,维瓦尔第、莫扎特、R·斯特劳斯、阿尔比诺尼,贝里尼的作品里双簧管的技巧和优美声音区发挥得更是淋漓尽致。双簧管在一个交响乐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富于直率和美妙的音色特点。现代双簧管的性能又得到进一步的扩大,由于近代的技术发明开拓出新的可能性,使双簧管能够同时奏出两个或更多的音。双簧管的音色柔和、甜美、富于田园风味,是很好的旋律乐器。其发音有迟鲷[diāo]钝之感,但声音穿透力极强,具有民间牧笛的特点。它的音质甜美纯净,音色很有特点,其优美带点鼻音,又非常富有表现力,令人叹服,热情沸腾。双簧管还可以独奏、重奏,用G谱号记谱。双簧管是一种具有田园风味或牧歌风味的木管乐器,双簧管在自己的声部中如歌般的纯粹旋律性的东西越多,它也就越加喜欢拒绝技巧性的演奏。
木管乐组,右二为双簧管
演奏技巧
编辑姿势
演奏双簧管需要熟练掌握演奏姿势的控制技巧,比如身体姿势、手势姿势。以身体姿势为例,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人员要保持双脚分开的姿势,要控制双脚的距离与肩宽相同,保证双簧管的位置与身体呈现出45°角,且将全身的重量均匀分给双脚,双肩放松,呼吸平稳。一般情况下,检验演奏者的密势是否正确,就要观察演奏者的身躯是否放松、呼吸是否流畅自然;初学者一般以站立式演奏为主,合奏时可以采取坐姿演奏。
演奏双簧管的姿势
口型
演奏双簧管需要掌握口型控制技巧。在演奏时,演奏人员利用“双包”的形式吹奏双簧管就是指演奏人员的唇部、舌头、牙齿及口腔含住簧片,且保证上下牙齿分开,双唇以牙齿为垫子包裹住牙齿,保证下巴平直,将簧片放置在双唇间。演奏人员还要控制含哨的力度,且保证嘴放松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簧片发生振动。若演奏人员的嘴唇无力,不能够控制嘴型吹响哨子,则就会导致演奏的声音音调偏低,使听众感觉音乐“下垮”;若演奏人员的嘴唇用力过大,则会加大簧片的压力,促使声音变小,音程发生变化。
音准
演奏双簧管需要掌握音准的控制技巧。在交响乐队中,双簧管被认为是固定音高的乐器,往往是一支乐队的“音准”,在乐队中定音时通过双簧管的A音调整。作为一名双簧管演奏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音准控制能力,要通过合适的方法控制音准,比如:制作45mm-48mm规格的哨座作为哨片;或者是利用气息与口型控制的方法,实现对音高与音程的控制,避免由于口型或者气息控制不足影响双簧管的音准。
气息
演奏双簧管需要控制自身气息,通过气息的调整控制双簧管的演奏动力,振动管壁,完成音乐的演奏。在演奏过程中,演奏人员要采用胸腹式呼吸方法,全面调节呼吸器官,加大气息容量,放松双肩,促使呼吸顺畅;演奏人员还要控制呼气与吸气的气流大小与速度,以此保持气流的稳定性,保证演奏效果。
演奏风格
编辑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风格音乐是十七世纪末期最为流行的音乐风格,其具有自由、热烈、开放、潇洒、无拘无束的特点,同时也具备自然厚重的特质;在巴洛克风格音乐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融合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以此达到多元化、夸张的效果,塑造出具有强烈的空间感与立体感的音乐。例如,在演奏阿尔比诺尼的《D大调双簧管协奏曲》时,演奏人员要关注这一乐曲的时代背景与音乐风格,明确音乐旋律,促使双簧管在与乐队其他乐器公共演奏的过程中互相呼应,凸显乐曲主体,促使乐曲主题多样、丰富。
浪漫主义风格
浪漫主义风格音乐起源于巴洛克风格音乐,是其结合不同的时代特色衍生而来的具有独特魅力的音乐风格。在浪漫主义风格音乐的发展时期,著名作曲家们逐渐摆脱传统思维禁锢[gù],突破了教会宫廷的束缚,进一步拓展了音乐乐曲创作空间,将音乐作为表达自已内心情感价值的有力途径。因此,浪漫主义音乐充满个性,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加之受到启蒙运动思潮与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这类型的音乐作品普遍县有感性、自由、个性、张扬、民族性的特点。演奏人员利用双簧管演奏浪漫主义风格音乐,比如:圣桑的《双簧管与钢琴奏鸣曲》,就要深刻理解音乐中的浪漫主义思想,在演奏的过程中,要做出更多的细节处理,以此提升双管演奏的音乐表现力。
表现主义风格
在浪漫主义风格音乐的发展晚期,理查·施特劳斯创作出了完全不同风格的乐曲:这位著名的音乐家在成长时期受到了传统古典主义风格的影响,其作品中具有严谨、朴素的风格:在创作生涯与人生后期,受到瓦格纳等作曲家的影响,其作品逐渐发生转变,音乐结构宏大、音乐风格多变,重点强调了双簧管的演奏手法与技巧形成了特有的表现主义风格。双簧管演奏人员演奏表现主义风格的音乐时,要注意感受乐曲中的思想情感,联合作者在创作乐曲时的经历与心态,着重表达乐曲中远近本的情感。
代表人物
编辑海因兹·贺利嘉(Heinz Holliger)瑞士著名双簧管演奏家。早年在贝伦音乐学院学习时,随卡萨诺瓦学双簧管,后又在巴黎师从毕耶洛。1959年在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中,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贺利嘉为双簧管项第一名,接着又荣获瑞士联邦奖。1960年获瑞士音乐家协会奖,次年又在慕尼黑国际音乐比赛中夺魁。贺利嘉把双簧管的表现范围无穷扩大,使其变成现代乐器。他被誉为双簧管演奏界的天才,本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年轻时录制了很多精彩的唱片,代表作包括理查·施特劳斯的《双簧管协奏曲》。
海因兹·贺利嘉
皮埃尔·毕耶洛(Pierre Pierlo)法国著名双簧管演奏家。早年在西班牙巴伦西亚音乐学院学习,后进入巴黎音乐学院深造。毕业后,就任巴黎喜剧院管弦乐团团员。1949年,在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得双簧管项目的冠军。从此开始活跃于双簧管独奏界,并和郎帕尔等人组成了法国管乐五重奏团,以及巴黎巴罗克合奏团等音乐团体。毕耶洛灌制过许多唱片,不管取出那一张,都精彩无比。
皮埃尔·毕耶洛
罗达·柯贺(Lothar Lock)德国著名双簧管演奏家。初学牧笛,后改为双簧管,14岁入艾森国立音乐学校,三年后,担任巴登怀拉管弦乐团团员,后因德雷塞的邀请,就任弗赖堡管弦乐团首席双簧管。两年后,在布拉格的双簧管音乐比赛中夺魁,1961年起活跃于独奏舞台。柯贺曾用双簧管演奏过巴赫的长笛奏鸣曲,相当精彩。在他所录制的唱片中,最经典的是他与卡拉扬指挥的柏林爱乐管弦乐团一起灌制的《长笛协奏曲唱片》,其中包括莫扎特和理查·施特劳斯等著名音乐家的作品。
罗达·柯贺
牛占英中国双簧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文艺五级。中国音协会员。历任文工团员、教学组长、队长,师职研究员等职。1954年从师上海交响乐团俄籍演奏家沙利切夫,后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德国魏切希专家班。演奏技术娴熟,音色优美,能揭示作品内涵艺术魅力,有民族风格。张正地中国双簧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轻音乐学会理事。他自幼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97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央乐团专修班学习双簧管演奏,师从石里先生。1979年毕业后进入中央乐团任演奏员,不久,升至中央乐团双簧管副首席、首席,中央乐团改组为中国交响乐团后,他担任乐团的首席双簧管。2000年,中国爱乐乐团成立,张正地成为中国爱乐乐团首席双簧管。张正地曾演奏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交响乐作品以及协奏曲、歌剧、芭蕾舞音乐、中国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等。他曾与许多中外指挥家、独奏家、歌唱家合作演出。在曾随中国交响乐团出访了美国、西班牙、马来西亚、韩国、德国、奥地利、英国、日本、墨西哥等国及港澳台地区,1987年赴美国演出,担任柏辽兹“罗马狂欢节”序曲中的英国管独奏,得到美国《华尔街邮报》的高度好评。
张正地
经典作品
编辑管弦乐:《勃兰登堡协奏曲》第1首及第2首(巴赫),《第5号交响曲》第1乐章,有一段著名的华彩乐段独奏,即是由双簧管担任、《第3号交响曲》第2乐章,著名的送葬进行曲即是由双簧管演奏、《第6号交响曲》第1乐章,由双簧管演奏最先出现的田园主题(贝多芬),《青少年管弦乐入门》(布里顿),《示巴女皇的到访》(亨德尔),《彼得与狼》—以双簧管代表鸭子的角色乐段(普罗科菲耶夫),《库普兰之墓》(拉威尔),《天鹅湖》中的“情景”(柴可夫斯基)等。协奏曲:维瓦尔第(Antonio Lucio Vivaldi)创作过15首双簧管协奏曲,泰雷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亨德尔(Georg Friedrich Händel)、阿尔比诺尼(Tomaso Giovanni Albinoni)等人亦创作了大量的双簧管协奏曲。独奏作品和室内乐:F大调双簧管四重奏K.370(莫扎特),为双簧管、木笛及数字低音的三重奏鸣曲(泰雷曼),三重奏、三首组曲(玛德莲娜‧德林),《六首奥维德的变形》(布里顿),无伴奏双簧管独奏曲,《五首双簧管独奏曲》(杜拉第),三首浪漫曲Op.94(舒曼),《友谊》-选自联篇歌剧《光》之《星期一》(施托克豪森)。《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莫扎特的《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在管乐协奏曲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世界双簧管比赛中最高阶段的固定必吹曲目之一,也是莫扎特一生谱写的唯一一部双簧管协奏曲,被视为双簧管爱好者一生的必听之作。《六首奥维德的变形》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Bemiamin Briten)的这六首双簧管独奏曲是根据奥维德的诗集《变形记》所作,创作于1951年,在以当时现代音乐创作技法大量释出的年代来说,此乐曲始终保持调性色彩和以元表变形拓展乐曲,可说是以相当复古的创作手法来完成。
价值与影响
编辑双簧管是交响乐队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可独奏、重奏。早期,J.-P.拉莫和J.S.巴赫等都很重视它,但真正具有技巧性的发展,则始自G.F.亨德尔的作品。亨德尔为它写过6首协奏曲、12首奏鸣曲。例如,L.van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中的“葬礼进行曲”、《田园交响曲》中的谐谑曲,П.И.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中的第 2乐章,E.格里格的《挪威舞曲》等,都有双簧管的著名片段。此外,双簧管在交响乐队针对乐器进行顺序排列时,也占据管弦乐的中心位置。交响乐队中各个乐器的音乐演奏是以双簧管作为标准音的确定,所有乐器应该根据双簧管的发音音高,进行适当的调音,且其他乐器在发音中需要双簧管为其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此外,双簧管在交响乐的演奏中所呈现出的音色十分独特,表现出的情感张力极强,为此,双簧管在演奏中经常属于独奏的代表、在对部分作品进行演绎时,独奏作为作品核心内涵的重要呈现环节需要其表现能力较强,能够做到对作品情感的有效传达,双簧管通过演奏方式的不同音色巧妙调换,具有较为丰富的表现力,对情感的表达更为精准,在演奏过程中能够使得观众产生重为强烈的共鸣在交响乐整个演奏中,双簧管经常是独奏的代表乐器,在交响乐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传承与发展
编辑中国双簧管艺术的民族化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入21世纪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全人类的工作、生活等产生了巨大变化也为中国双簧管艺术民族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应借助网站、移动互联网终端等,对中国双簧管艺术进行广泛的宣传。如建立专题网站、开发手机app等,对中国双簧管艺术进行图文并茂的展示和介绍,借助新媒体所具有便捷性、交互性等优势,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在中国,随着交响音乐的普及和人们对音乐认识的提高,双簧管也已进入中国人民的音乐生活中。例如,通过山西民间音乐编创双簧管独奏作品,不失为一条推动中国双簧管艺术发展的路径。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尝试将山西民歌改编为双簧管独奏曲。10多年来,已经改编、演奏并录制了10首山西民歌双簧管独奏曲,改编过程中完全保留原民歌的风格色彩,将双簧管的各类演奏方法运用其中,甚至借鉴采用各类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尽可能的还原民歌原有的味道。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对双簧管音色的应用已不再满足于舞台音乐中,而更多地投向于艺术表现各个领域。比如,在中国戏曲作品中融入双簧管音色用于塑造非常人物形象或是染某种特定氛围;在语言类舞台表演作品中运用双簧管音色配音以达到声画如一的艺术效果。还有越来越多的国影视作品音乐中运用了双簧管的音色以村托出影视作品的叙述性,例如法国电影《我想吃掉你》,描述主人公玛丽犹豫且怅的心理活动时,运用了德国作曲家舒曼《狂欢节》之《琪安丽娜》,短短一分半钟的曲子,开头情绪便向上爬升,经过一段起伏跌宕的情感转换,如实的呈现了玛丽焦躁浮动的心境;随后,法国著名印象派大师拉威尔的作品《死公主的孔雀舞曲》紧接着前部作品把主人公玛丽内心不安且激昂的情绪推向高潮;最后,配乐师巧妙地运用了同是法国作曲家普朗克的双簧管奏鸣曲的旋律,再次把主人公玛丽内心活动展现出来。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