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炭疽[jū]病(anthrax)即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简称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牛、马、羊等草食动物。人类主要通过接触病畜的皮毛及其产品或者食用病畜的肉类而感染。 炭疽的英文名称“anthrax”,意指煤炭,因典型皮肤炭疽的黑痂而得名。 炭疽根据炭疽杆菌侵入途径不同,主要分为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脑膜炎型炭疽和败血症型炭疽,具体如下: 最常见,占95%以上。通...

炭疽[jū]病(anthrax)即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简称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牛、、羊等草食动物。人类主要通过接触病畜的皮毛及其产品或者食用病畜的肉类而感染。

命名

编辑

炭疽的英文名称“anthrax”,意指煤炭,因典型皮肤炭疽的黑痂而得名。

分型

编辑

炭疽根据炭疽杆菌侵入途径不同,主要分为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脑膜炎型炭疽和败血症型炭疽,具体如下:

皮肤炭疽

最常见,占95%以上。通常是因炭疽芽孢杆菌经由皮肤伤口、刮伤处等侵入而引起。病变常发生于面颊、颈部、肩、手、足等裸露部位皮肤。

炭疽病

皮肤炭疽

肺炭疽

较少见,多为原发性。主要是因吸入含有炭疽杆菌芽孢的尘埃而引起,也可继发于皮肤炭疽。

肠炭疽

极罕见,约占1%以上。主要是通过食用没有煮熟的病畜或被污染的食物而引起。

脑膜炎型炭疽

多继发于伴有败血症的各型炭疽,原发性患者偶见。

败血症型炭疽

多继发于肺炭疽、肠炭疽,因皮肤炭疽引起者较少见。

病原学

编辑

生物学特性

炭疽杆菌是一种革兰阳性需氧或兼性厌氧的粗大杆菌,长约3~9μm,宽为0.4~2μm,菌体两端平削呈竹节状长链排列,无鞭毛,不活动,在人与动物体内可以形成荚膜。有荚膜者致病力强,无毒菌株不产生荚膜。炭疽杆菌在不利环境中可以形成芽孢,芽孢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可以在自然界中长期生活。炭疽杆菌芽孢体在土壤中可以存活60年。繁殖体对高温、常用浓度的消毒剂敏感,但在-15℃保存的鲜肉中可以存活2周以上,在腌肉、干燥血浆中可存活1月以上。芽孢的抵抗力较繁殖体强。炭疽杆菌有荚膜抗原、菌体抗原、保护性抗原及芽孢抗原四种抗原成分。其中荚膜抗原属于多肽,有抵抗机体细胞的吞噬作用;菌体抗原属于耐热的多糖类,没有毒力;保护性抗原是蛋白质,有很强的抗原性,是炭疽毒素的组成部分;芽孢抗原有血清学诊断价值。

致病性

炭疽杆菌繁殖体可以产生炭疽外毒素,此毒素由水肿因子(EF)、保护性抗原(PA)及致死因子(LF)3种因子复合组成。3种因子单一注射动物体内均没有毒性反应,只有组合起来才有致病作用。PA使EF和LF进入靶细胞后才能发挥其水肿及致死作用。炭疽杆菌产生荚膜和外毒素的能力取决于细胞中存在的质粒-炭疽杆菌的毒素质粒pXO1和荚膜质粒pXO2,新生霉素可以消除此质粒。无毒菌株如果获得这两个种质粒即可变为有毒株。炭疽杆菌也经CP51噬菌体传递而获得某些耐药质粒,具有耐药性,增强其致病力。

发病机制

编辑

炭疽杆菌通过有损伤的皮肤、呼吸道、胃肠道黏膜侵入人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在局部繁殖,之后播散至局部淋巴结,并经淋巴管或血管扩散,导致局部出血、坏死、水肿性淋巴结炎、毒血症或败血症。细菌繁殖过程中产生外毒素和抗吞噬作用的荚膜。外毒素是炭疽杆菌致病的主要物质,PA结合于细胞表面受体,促进LF和EF进入细胞内,LF和PA结合形成致死毒素(LT),EF和PA结合形成水肿毒素(ET)。导致明显的细胞水肿和组织坏死,并形成原发性皮肤炭疽,严重时可致多器官衰竭死亡。

病理学

编辑

炭疽的病理特征主要是组织与脏器的水肿、出血和坏死。

  • 皮肤炭疽:病灶呈痈[yōng]样,出现周界明显的红色浸润,中央隆起,呈炭块样黑色痂皮,四周为凝固性坏死区。
  • 肺炭疽:是出血性气管炎和小叶性肺炎,常累及胸膜和心包,纵膈[gé]呈胶冻样水肿团块
  • 肠炭疽:主要病变在回盲部,病灶呈局限性痈样及弥漫性出血性浸润,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腔有血性浆液性渗出液。
  • 脑膜炎型炭疽:软脑膜及脑实质有极度充血、出血及坏死,大脑、脑桥和延髓等组织切面均见显著水肿和充血。
  • 败血症型炭疽:全身各组织脏器表现为广泛的出血性浸润、水肿和坏死,还伴有肝脓肿、肾脓肿和脾肿大。

传播机制

编辑

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牛、马、羊、驴、骡、骆驼等食草动物;次要传染源是猪、狗、狼,猪可因食染菌青饲料而染病,狗、狼等食肉动物可因吞食病畜肉而染病。它们的皮毛、肉、骨粉等均可以携带细菌造成传播。炭疽患者的带菌分泌物及粪便也有感染性。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极少见。

传播途径

  • 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常因肢体直接接触病畜或污染的畜产品、土壤及用具等感染。
  • 呼吸道传播:通过呼吸道吸入带大量炭疽芽孢的尘埃、气溶胶而感染。
  • 消化道传播:食用被炭疽杆菌污染的肉类、乳制品而感染。
  • 昆虫叮咬:较少见,如吸血昆虫叮咬病畜后,再叮咬人类。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常见于牧民、动物饲养员、农民、屠宰工人、接触肉类及皮毛加工的人员、兽医、实验室人员等人群。 炭疽多为散发,感染后可以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临床表现

编辑

炭疽症状与其感染类型有关。感染前期可不出现明显症状,症状可在感染后几小时至几天时间内出现,潜伏期因侵入途径不同而异,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症状均可蔓延至全身。

皮肤炭疽

潜伏期为即刻发生至12天,一般为1~5天。与带菌物直接接触后局部皮肤会出现小丘疹或斑丘疹,次日出现水疱,水疱内含淡黄色液体,周围组织硬而水肿;第3~4天皮损中心出现出血性坏死,稍下限,周围出现成群小水疱,水肿区扩大;第5~7天,坏死区破溃成浅小溃疡,形成炭块样黑色的焦痂,焦痂下有肉芽组织并形成炭疽痈。周围组织有非凹陷性水肿。焦痂坏死区直径大小不一,可1~6cm不等,水肿区可大到5~20cm,皮损处没有疼痛,但有轻度的瘙痒感;继之水肿消退,焦痂在1~2周内脱落,再过1~2周愈合结成瘢[bān]痕。少部分抵抗力低的患者,如果皮损发生在皮下组织松软处,如大腿、颈部、眼睑等部位,则可以出现大面积水肿和坏死,引起严重的毒血症、菌血症甚至败血症,进而导致休克及死亡。发病1~2日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局部淋巴结肿大、脾大等表现。皮肤炭疽一般是非发热性疾病,如果出现发热常提示伴有其他病原体感染,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感染,或全身感染。皮肤炭疽不经治疗,80%可以自愈,20%可以发展为败血症和其他类型炭疽而死亡。

肺炭疽

潜伏期一般不超过1周,也有数周至2个月者。起病多急骤,临床表现为双相型。初期类似感冒症状,可有低热、全身不适、咳嗽、咳粘液痰带血、胸闷等,此期可持续数小时至2~4日,部分患者可有短暂的缓解。继而进入第二期,可突然出现高热、寒战、呼吸急促、咳嗽、咳血性痰、 胸痛、发绀[gàn]、心率偏快、出汗等症状,有时在颈部、胸部出现皮下水肿。肺部体征与病情通常不相符,仅可出现散在的细小湿啰音、摩擦音、呼吸音降低等胸膜炎体征。肺炭疽病情比较凶险,容易并发败血症和脑膜炎,如果诊治不及时,多在急性症状出现1~2日内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呼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肠炭疽

潜伏期短者一般为12~48小时,长者可达4~5天。潜伏期短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中无血,多于数日内好转;潜伏期长者可出现腹痛、腹胀、腹泻、血水样便、严重呕吐等急腹症样症状,可发生腹膜炎,腹腔有血液渗液,如果不及时治疗,可于病后3~4天内因败血症发生感染性休克而死亡。

脑膜炎型炭疽

临床表现与其他细菌导致的脑膜炎相似,但病情凶险,进展快,患者可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继而出现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等,脑膜刺激征明显,脑脊液压力升高,多呈血性,白细胞可达到100×10/L以上。

败血症型炭疽

临床表现与其他细菌导致的败血症相似,患者可有高热、头痛、呕吐等表现,容易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感染性休克,皮肤可出现出血点或大片瘀斑,腔道中可出现活动性出血,并迅速出现呼吸与循环衰竭。此型患者常很快死亡,病死率几乎达100%。

诊断

编辑

炭疽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可怀疑该病,然后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免疫学检查方可诊断。

流行病学史

患者生活在已证实存在炭疽的地区,或发病前14天内到达过该类地区;有病畜接触史或从事与动物及其产品接触的工作;食用过可疑病死动物的肉类或其制品;在可能被炭疽杆菌污染的地区从事耕耘或挖掘等操作,对炭疽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症状诊断

皮肤炭疽具有一定特征性,如皮损中部有黑色焦痂,周围有小水疱及明显的非可凹陷性水肿,疼痛不明显,病损附近淋巴结肿大等,可考虑炭疽的可能。肺炭疽、肠炭疽及脑膜炎型炭疽较少见,临床表现与其他病原引起者相似,但在流行地区高危人群中,应考虑该病的可能。

检查项目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一般增高达(10~20)×10/L,病情严重可达(60~80)×10/L,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病原学检查

  • 涂片检查:取水疱内容物、病灶渗出物、分泌物、痰液、呕吐物、粪便、血液、脑脊液、胸腹水等作涂片,进行革兰染色检查,多可发现粗大竹节状革兰阳性杆菌,可帮助临床诊断,但需要与类炭疽杆菌相鉴别。
  • 细菌培养:取血、粪便及上述标本进行培养,如有菌落生成,可以做进一步鉴定。

动物接种

取患者血液、脑脊液及各种分泌物接种于小白鼠或豚鼠等动物皮下组织,24小时如果注射部位出现水肿、出血,即为阳性,动物大多于36~48小时内死亡,其血液和内脏内还可发现大量有荚膜的炭疽杆菌。

血清免疫学检查

可以用免疫荧光检测法检测炭疽杆菌的荚膜抗体,患者病期4~7日时阳性率可达68.2%,一周时大多可为阳性。荚膜抗体滴度随病后时间逐渐下降,9月后仅个别患者仍阳性,1年后抗体消失或仅呈低水平。血清抗炭疽特异性抗体滴度出现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主要用于炭疽的回顾性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

细菌核酸检测

在正常的无菌标本(如血液、脑脊液)涂片镜检中,未发现大量的均一的革兰阳性杆菌,而仅靠细菌分离培养才获得可疑的炭疽杆菌时,可采用PCR方法进行细菌核酸检测以帮助确诊。但目前炭疽杆菌核酸检测虽已广泛应用,却尚未进入诊断标准。

影像学检查

X线

肺炭疽,胸片可见纵膈增宽、肺部炎症、水肿、栓塞、胸腔积液等征象。

诊断依据

疑似诊断

具有典型的皮肤损害,或具有流行病学线索,具有任何一型炭疽的临床表现者。

临床诊断

疑似诊断病例基础上,皮肤损害分泌物或血液、脑脊液等标本中,通过显微镜检查找到大量两端平齐呈串联状排列的革兰阳性杆菌。

确定诊断

临床诊断病例基础上,经细菌涂片、细菌培养、动物接种、细菌免疫学检查等任何一项结果证实有炭疽杆菌感染者,可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

编辑

皮肤炭疽

应与痈、疖[jiē]、蜂窝织炎及羌虫病等相鉴别。痈、疖、蜂窝织炎均有明显的疼痛,局部呈化脓性改变,但皮肤炭疽疼痛不明显,病灶处呈出血性坏死而非化脓;羌虫病的焦痂多在会阴、肛门、腋窝等皮肤潮湿及较隐蔽的部位,而皮肤炭疽多在皮肤裸露处。

肺炭疽

应与各种肺炎、肺鼠疫、肺大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等相鉴别。肺炭疽患者病程呈双相型,中毒症状很严重,肺部X线常表现为出血性肺炎、纵膈影增宽等征象,而其他肺部病变症状可不明显;肺鼠疫与肺炭疽临床表现相似,但通过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可鉴别诊断。

肠炭疽、脑膜炎型炭疽、败血症型炭疽

肠炭疽应与急性胃肠炎、出血坏死性肠炎等相鉴别,脑膜炎型炭疽和败血症型炭疽应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败血症等相鉴别,鉴别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及病原学检查结果。

治疗

编辑

炭疽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严密隔离、对症支持治疗及积极抗菌治疗。

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首先对患者进行严格隔离,对其分泌物、排泄物按芽孢消毒方法进行处理,同时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根据具体病情采取血流动力学支持、机械通气、药物治疗等,具体如下:

  • 对呕吐、腹泻或不能进食的患者可予以补液治疗,以维持水电解质和热量平衡。
  • 有出血、休克、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给予止血、抗休克、降颅压、镇静等治疗。
  • 对皮肤恶性水肿和重症患者,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以控制局部水肿的发展及减轻毒血症。
  • 高热、惊厥者,给予退热药、镇静药。
  • 皮肤炭疽禁忌挤压和切开引流,以防感染扩散。局部应用1:2000的高锰酸钾温敷或2%过氧化氢液喷洗。
  • 重度颈部肿胀导致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考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 肺水肿患者应限制液体入量,并进行吸氧和强心治疗。

病原治疗

青霉素G为首选治疗药物,及时足量地给予是改善预后、获得根治的关键。皮肤炭疽可口服给药,其他型炭疽一开始就应静脉给药,病情控制后可序贯口服给药。用药前应采集患者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及时根据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皮肤炭疽一般采用青霉素口服或肌注,疗程7~10天,对于恶性水肿应采取青霉素静滴。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氧氟[fú]沙星、环丙沙星、多西环素等药物治疗。肺炭疽、重症肠炭疽、脑膜炎型炭疽及败血症型炭疽,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或环丙沙星联合头孢唑林静滴,同时需要联用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类药物静滴,疗程一般为2~3周。其中脑膜炎患者应选择青霉素、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能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

免疫治疗

因抗生素只对炭疽杆菌有效,对炭疽毒素却没有效果,因此,对于毒血症严重者可加用抗炭疽血清中和毒素,用前须先做皮试。注意轻症患者不能使用此治疗方法。

预后

编辑

炭疽的预后因临床类型、诊断与治疗是否及时而不同,具体如下:

  • 皮肤炭疽和胃肠炎型的肠炭疽预后一般较好,但皮肤炭疽如果未经抗菌治疗,发展为全身感染,病死率可达20%;若及时经抗菌治疗,病死率可下降到1%。
  • 急腹症型的肠炭疽、肺炭疽、脑膜炎型炭疽、败血症型炭疽,因病情凶险,发展迅速,虽经治疗,病死率仍在90%以上。

因此,早期诊断及恰当的治疗时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预防

编辑

炭疽的预防策略主要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管理传染源

  • 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至皮损焦痂脱落,创面愈合,分泌物和排泄物细菌培养连续2次阴性(2次检查时间相隔5日),方可解除隔离。
  • 对病畜进行隔离治疗,不用其乳类。
  • 死畜严禁剥皮或煮熟,应加大量生石灰深埋到地下2米以下或焚烧。

切断传播途径

  • 加强食品管理,严禁出售病畜肉、皮毛和乳类。
  • 对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及使用过的敷料器具认真消毒或焚烧;对尸体进行活化。
  • 对可疑的皮毛、骨粉等进行环状沉淀(Ascoli)试验,如为阳性,应严格消毒处理。

保护易感人群

  •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皮肤破损。如有破损,立即涂擦3%~5%碘酒,以防感染。
  • 健康的牲畜和病畜分开放牧,对接触病畜的畜群进行疫苗接种,动物炭疽被控制后,人的感染才能被消灭。
  • 对从事畜牧产品饲养、收购、加工、屠宰及兽医等工作的人员以及处于疫区的人群进行炭疽疫苗接种。炭疽减毒活疫苗每年接种1次,采用上壁皮肤划痕法。此外,已有保护性抗原疫苗,第1年肌注3次,相隔3周、6个月是接种第4次,之后每年接种1次。
  • 密切接触者和疑似患者应留验8日,必要时早期使用环丙沙星、多西环素等药物预防性治疗。

历史沿革

编辑

炭疽及炭疽杆菌发现史

现代医学界认为,1752年Maset和1769年Fewrnier是描述人畜炭疽病最早的人。而中国《蟠[pán]龙水长歌行(有序)》一文,记载了1680年至1682年(清康熙十九年至二十一年)在蟠龙水(即今贵州省桐梓县蟠龙乡)大疫的情形,据现代流行病学的理论可知,此场灾疫是炭疽病,这使人类历史中记载人兽炭疽病流行情况的历史提前了70年。1863年,炭疽被微生物学家西米尔·达韦纳(Casimir Davaine)正式确立。1877年,炭疽杆菌由著名微生物学家柯赫(Robert Koch)首次发现,这也是人类证实的第一个细菌病原菌。

炭疽命名史

19 世纪中叶,养殖场、毛纺厂、皮革厂的工人们常常会患上一种让皮肤溃烂变黑的病。因剪羊毛的工人们患病率最高,故该病被称之为“拣毛工病”。炭疽的英文名称“anthrax”来自古希腊文“anthrakos”,经由拉丁文“anthrax”(痈、疔[dīng])转至中古英语“antrax”(恶性疖子)演化而来。患上炭疽的人,皮肤上会出现斑疹、水疱,随病情进展,患病皮肤区域会扩大,病结成黑色(像煤炭一样)的结痂。1863年被Casimir Davaine首次正式命名为炭疽(anthrax)。

疫苗研究史

1881年,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开始致力于研究炭疽疫苗,他对绵羊进行了炭疽疫苗注射,结果显示,所有注射疫苗的绵羊均没有患上炭疽,而其他没有注射疫苗的对照组绵羊全部死亡。1937年,科学家马克斯·斯特恩(Max Sterne)成功研制出动物用炭疽减毒活疫苗,并广泛应用于动物身上,由此减少了人类炭疽病例。1954年,前苏联正式采用人用炭疽减毒活疫苗。1962年,DONG生产了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该疫苗的动物效力试验结果显示,炭疽活疫苗保护力优于以保护性抗原为主要成分的其他类型疫苗。1970年,美国批准了炭疽吸附疫苗。1979年,英国批准使用的炭疽沉淀疫苗并沿用多年。炭疽吸附疫苗疫苗最初免疫程序为6针次皮下接种,2008年,根据免疫应答峰值非劣效性评价结果,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免疫程序改为五针次肌内接种;2012年批准其初免程序为 0、1、6月的3针次;2015年,FDA批准了炭疽吸附疫苗用于暴露后预防,免疫程序为皮下 0、2、4 周接种 3 剂。

炭疽杆菌用作生物研制及恐怖袭击史

1979年,前苏联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个军方生物研究机构),在制备精细研磨的分散型芽孢时,发生了炭疽芽孢泄漏事故,在6周内很多人员因吸入芽孢先后发生肺炭疽,至少66人死亡。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的炭疽恐怖事件,是炭疽杆菌第一次被运用于恐怖袭击,这次事件引起了美国人民的极大恐慌,也使世界各国政府和研究人员进一步认识到了炭疽杆菌检验、预防、治疗研究的重要性。

流行病学

编辑

国际

炭疽散发于世界各地,尤其在南美洲亚洲南部和中部以及非洲等牧区较为多见,呈地方性流行。因皮毛加工等集中于城镇,使炭疽在城市暴发的可能性也增大。全年均有发病,常发生于夏、秋季节,但肺炭疽多见于冬、春季。因发达国家广泛开展接种疫苗和动物类医疗工作,其动物和人类炭疽几乎消灭,但这种细菌已被用于美国的生物恐怖袭击。在发展中国家,炭疽仍在一定范围内流行,每年发病数约为1万~20万。美国在20世纪初期年发病120余例,经控制后每年发病不足1例。1979年至1985年间,津巴布韦是炭疽最大的爆发流行地,约有10万余例患者。

中国

中国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如云南、贵州、新疆、广西、湖南、西藏、四川、甘肃、内蒙古、青海等地。每年炭疽发病数波动在40~1000人。20世纪前,炭疽在中国比较流行,解放后由于卫生防疫工作的积极开展,发病率极低。

公共卫生

编辑

炭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中肺炭疽要求按甲类感染病上报疫情。

社会影响

编辑

因炭疽芽孢在环境中抵抗力极强,在军事方面,常被用作生物战剂。二战时,日军把感染了炭疽的马、骆驼等牲畜放出,让炭疽传播给中国的牲畜与人员。现在国际上恐怖活动是把炭疽粉末投放到对方大楼的通风装置中,以及邮寄炭疽粉给目标对象。21世纪初,部队尚无炭疽疫情发生,但随着自然灾害、恐怖活动及突发事件等威胁因素的不断增多,部队在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面临炭疽袭击的危险也较多。

相关人物

编辑

罗伯特·柯赫(Robert Koch)

著名微生物学家罗伯特·柯赫(Robert Koch)于1877年证明了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这是人类证实的第一个细菌病原菌。此后,他又以同样的方法证明了结核杆菌是肺结核病的病原菌,并提出了柯赫原则。1905年,柯赫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

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于1881年开始致力于制造炭疽疫苗,将研制出的第一种炭疽疫苗对绵羊进行了注射,结果显示,所有注射疫苗的绵羊均没有患上炭疽,而其他没有注射疫苗的对照组绵羊全部死亡。

马克斯·斯特恩(Max Stern)

科学家马克斯·斯特恩(Max Stern)于1937年成功研制出动物用炭疽减毒活疫苗,并广泛应用于动物身上,由此减少了人类炭疽病例。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5748/

(27)
词条目录
  1. 命名
  2. 分型
  3. 皮肤炭疽
  4. 肺炭疽
  5. 肠炭疽
  6. 脑膜炎型炭疽
  7. 败血症型炭疽
  8. 病原学
  9. 生物学特性
  10. 致病性
  11. 发病机制
  12. 病理学
  13. 传播机制
  14. 传染源
  15. 传播途径
  16. 易感人群
  17. 临床表现
  18. 皮肤炭疽
  19. 肺炭疽
  20. 肠炭疽
  21. 脑膜炎型炭疽
  22. 败血症型炭疽
  23. 诊断
  24. 流行病学史
  25. 症状诊断
  26. 检查项目
  27. 实验室检查
  28. 血常规
  29. 病原学检查
  30. 动物接种
  31. 血清免疫学检查
  32. 细菌核酸检测
  33. 影像学检查
  34. X线
  35. 诊断依据
  36. 疑似诊断
  37. 临床诊断
  38. 确定诊断
  39. 鉴别诊断
  40. 皮肤炭疽
  41. 肺炭疽
  42. 肠炭疽、脑膜炎型炭疽、败血症型炭疽
  43. 治疗
  44. 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45. 病原治疗
  46. 免疫治疗
  47. 预后
  48. 预防
  49. 管理传染源
  50. 切断传播途径
  51. 保护易感人群
  52. 历史沿革
  53. 炭疽及炭疽杆菌发现史
  54. 炭疽命名史
  55. 疫苗研究史
  56. 炭疽杆菌用作生物研制及恐怖袭击史
  57. 流行病学
  58. 国际
  59. 中国
  60. 公共卫生
  61. 社会影响
  62. 相关人物
  63. 罗伯特·柯赫(Robert Koch)
  64. 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
  65. 马克斯·斯特恩(Max Stern)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