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

哈密瓜(学名:Cucumismelovar.saccharinus,英文名:Hamimelon),又名玉瓜、洋香瓜、东湖瓜等;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黄瓜属(Cucumis)甜瓜(CucumismeloL.)的一个变种植物;其主产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吐鲁番、塔里木、准葛尔三大盆地和哈密地区。哈密瓜为喜温作物,其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可忍耐轻度盐碱,适宜种植在疏松的砂...

哈密瓜(学名:Cucumis melo var. saccharinus英文名:Hami melon),又名玉瓜、洋香瓜、东湖瓜等;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黄瓜属(Cucumis)甜瓜(Cucumis melo L.)的一个变种植物;其主产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吐鲁番、塔里木、准葛尔三大盆地和哈密地区。哈密瓜为喜温作物,其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可忍耐轻度盐碱,适宜种植在疏松的砂壤土或pH7.5-8.5的沙壤土和轻粘壤土中。

栽培历史

中国新疆是哈密瓜的起源地之一,哈密瓜在新疆的栽培历史悠久,现在哈密和鄯善等地仍存在哈密瓜的野生种。哈密瓜古称甜瓜、甘瓜、穹隆,据北宋李昉撰写的《太平广记》记述:“汉明帝(公元58-76年)阳贵人,梦食瓜,甚美。时敦煌献异瓜种,名穹隆……。”“甜瓜”在古回纥语中叫做“Kognn”,现维吾尔语仍保留“库洪”的称呼,而“穹隆"”二字读音与“Kagnn”相仿,由此可见,汉明帝梦食之"穹隆"瓜之名来自于古回纥语对哈密瓜的称呼;而敦煌之“异瓜种”来源于突厥及回纥民族居住之地,当时被认为西域之地,也就是包括哈密在内的现今新疆地区。此外,中国其他史料中也有关于哈密瓜的记载,汉朝《汉书·地理志》记载:“古瓜州地生美瓜,长者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而《后汉书·郡国志》中也记载:“敦煌古瓜州地,生美瓜”;晋代杜预也在《左传·昭公九年》注有“瓜州,今敦煌”。而公元3世纪东晋葛洪撰写的《抱扑子》中也有“至昆仑山有玉瓜,其形如世间瓜……”的描述,据考证,这里所说的“昆仑”是指和田—带,而玉瓜就是哈密瓜。唐代诗人骆宾王在《晚度天山有怀京邑》一诗描述哈密瓜道:“忽上天山路,……归期未及瓜。……”。元朝李志常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记载“甘瓜如枕许,其香盖中国之未有也”,对哈密瓜的形状及品质进行了描述。现代,1959年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发掘出的阿斯塔那古墓群遗址中的其中一座晋墓中有半个干缩的哈密瓜,这证明了哈密瓜在中国有已近两千年的栽培历史。

名称来源

中国新疆的“哈密瓜”香甜可口,于是有人便想当然地把“密”字写成了“蜜”。但是,“哈密瓜”的得名却与其甜度无关。据中国清代傅恒等所撰的《西域同文志》记载,哈密是回语“哈勒密勒”的转音;哈勒,义为“嘹望”;密勒,是建筑在高墩上的报警台,发现敌情便点起烽火报警。由于哈密位于新疆东部,是古代通往西域的必由之路,沿途筑有烽火报警台,所以取名“哈勒密勒”,缩略后便称“哈密”。《元史·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传》称之为“哈密力”,也是“哈勒密勒”的转音。哈密瓜之得名始于清朝初期康熙年间,据《回疆志》记载:“自康熙初年,哈密投诚,此瓜入贡,谓之哈密瓜。”道光年间,曾在哈密住过多年的清代诗人肖雄,在一首咏瓜诗的注释中说:“西域多瓜,一为甜瓜,列为贡物,称哈密瓜。”从此,中国新疆所产的厚皮甜瓜,被人们统称为哈密瓜。

哈密瓜

01:46

哈密瓜命名来源(来源:《大喀说》巴依小哥)

特征特性

形态特征

哈密瓜的瓜蔓生长势较强,粗壮,绿色;叶片近圆形,有裂刻,叶片上下表面具茸毛;两性花;果实为椭圆形或卵圆形,大果型为3千克以上,中小果型为1-3千克;果肉呈桔红、白、青绿色。

哈密瓜

品种分类

哈密瓜分早、中、晚熟三个品种。早熟品种通称“瓜旦子”,中熟品种通称“夏瓜”,晚熟品种通称“冬瓜;吐鲁番、鄯[shàn]善瓜产区的维吾尔族瓜农按照哈密瓜的皮色、条带分为可口奇甜瓜(意为绿皮的)和密极干甜瓜(意为复有条带的,像维吾尔族妇女穿的花裙上的花纹);还有按瓜皮外观特征将其分为”光皮类”和“网纹类”两种。哈密瓜的早熟品种主要有黄旦子和纳西干;黄旦子果实为圆形,一般瓜重约1.5公斤,成熟后皮色鲜黄,肉白而脆嫩多汁,散发芳香气味;纳西干果实为卵圆形,一般瓜重1.5-3公斤,光皮绿色,具黄色斑点,瓜面上具10道灰色纵肋,密布茸毛,瓜肉不厚,桔红色,质脆,味甜香。哈密瓜的中熟品种有一包糖、夏黄皮、香梨黄等;一包糖的果实为卵圆形,一般瓜重3公斤左右,瓜面黄绿色,具深绿色斑点,网纹粗而密;瓜皮较厚且硬,瓜肉白色,质脆,汁多;夏黄皮果实卵圆形,一般瓜重3-4公斤,瓜面黄绿或黄色,上有绿色放射状斑点,光皮平滑,稍有网纹,瓜肉白色,质紧而脆,充分成熟后松软、多汁;香梨黄果实长椭圆形,一般瓜重2-3公斤,皮面光滑,浓黄色,局部有网纹,美观,肉白色,质生脆熟软,细,香、甜。哈密瓜的晚熟品种主要有黑眉毛密极干、耻争等。黑眉毛密极干果实长椭圆形,一般瓜重4-5公斤,瓜面金黄色,复十条宽1-1.5厘米的墨绿色纵条带,状似眉毛,全面密布网纹,瓜肉黄白色;耻争一般瓜重4.6-6公斤,瓜皮绿色,全面密布网纹,肉青白色,刚采收时质脆,汁多,具醇香味。

哈密瓜

产地

哈密瓜主产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吐鲁番、塔里木、准葛尔三大盆地和哈密地区。其中吐鲁番的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光照充足,尤其是吐鲁番盆地,素有“火洲”之称,尤其是鄯善县产出的东湖瓜,为哈密瓜中之首;准噶尔盆地,包括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博乐、精河等,该区属于温带沙漠气候,水、土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所产的哈密瓜含糖量高;哈密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地,为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年积温高,日照时间长,十分适宜栽培哈密瓜。此外,伊犁河谷和喀什、和田、伽师等地也盛产哈密瓜。

哈密瓜

田间的哈密瓜

习性

哈密瓜为喜温作物,其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种子吸水后,温度达到30℃左右条件下发芽最快;果实生长期最适宜的温度为30-35℃;在生育期内,品种不同,对有效积温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早熟品种有效积温为1500-2200℃,中熟品种为2200-2900℃,晚熟品种为2900℃以上。哈密瓜适宜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每日光照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日夜温差都大于11℃的地区上种植;若每天日照不足8小时,则其生长发育不良;若气候湿润、雨水多,日夜温差小,则其含糖量低,品质劣。此外,哈密瓜可忍耐轻度盐碱,适宜种植在疏松的砂壤土,如草甸土、盐化草甸土,潮土、盐化潮土等,或土壤酸碱度(pH值)为7.5-8.5的沙壤土和轻粘壤土中;若土壤中含有微量的盐分,对哈密瓜植株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促进其开花结果,增加果实的含糖量。

哈密瓜

栽培技术

哈密瓜

04:26

哈密瓜种植技术(来源:问问农事)

整地选地

哈密瓜的根系较大,适宜种植在疏松的耕作层中,对其选好的瓜地,需进行秋耕,熟化过冬;开春解冻后,应及时耙细、耙平,保持土壤疏松,并提前施好基肥;若土壤含盐碱较重,整地前应进行洗盐压碱。此外,实行轮作制,不得与油料、蔬菜、烟草作物接茬。

育苗方式

哈密瓜主要采用播种繁殖,一般选择具有本品种特性、籽粒饱满且无病虫害的种子,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并对土地浇水两次,第二次浇水与第一次浇水需相隔2-3天,可促进瓜出苗整齐;播时需按株距穴播,再覆盖上湿土。此外,哈密瓜的早熟品种一般可在三月底或四月初播种,晚熟品种则在沙枣开花时播种较为适宜。

哈密瓜

农业生产中的哈密瓜

养护管理

对于施过基肥的瓜地,需在出苗3至5片真叶时追肥一次;未施基肥的瓜地,追肥时应施足腐熟的厩肥,如农家肥料、骆驼刺等。在哈密瓜的苗期应少灌水,座瓜前后应勤灌水;成熟期要尽量控制浇水。此外,当哈密瓜出现1-2片真叶时可间苗,使苗疏散开;当出3-4片真叶时,可定苗。

病虫害防治

哈密瓜上发生的病害主要为疫霉病、蔓枯病、白粉病、病毒病和褐斑病等,可采取及时清除病株、控制浇水及选用抗病品种等农业防治措施,也可喷施福美双、粉锈宁等化学药剂来防治病害。哈密瓜上发生的虫害主要为蝼蛄、地老虎、红蜘蛛及蚜虫等,可喷施敌百虫或乐果乳油等化学药剂来防治虫害。

采收与贮藏

作为鲜食的哈密瓜适宜在清晨采摘,作为远运及贮藏的哈密瓜适宜在清晨至上午十时采收,作为制干的哈密瓜也适宜在上午采摘;采摘时,可用刀或蓟[jì]刀切去瓜柄,严防损伤瓜果,轻采轻放。哈密瓜的贮藏主要采用两种方法:窖藏法和埋藏法,贮藏的瓜不宜过熟,通常选用晚熟品种来作为贮藏瓜。

哈密瓜

哈密瓜的采收

用途

食用营养

哈密瓜不仅制备便利,而且色泽正常、肉脆或软、含糖量高、香甜多汁、口感细腻,可直接切开生食,也可制成哈密瓜干、瓜脯、瓜汁、瓜酒、水果罐头等来食用;还可将其加入到酸奶和麦片中食用;还可作为饮料,包括冰沙、鸡尾酒等,或者与椰奶、冰淇淋混合制作成奶昔;还可以与猪肉、火鸡等肉类、虾、鱼等海鲜、薄荷等香草、黄瓜等蔬菜搭配。此外,哈密瓜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膳食纤维、维生素、钙、铁、磷等矿物质元素;其含有的各类有机酸和维生素的含量高于其他水果,如苹果、西瓜等,营养成分多样,食用效益较高。

哈密瓜

经济用途

哈密瓜营养丰富,已成为中国新疆的名贵特产;其种子含油率达25%,可榨油食用;茎叶可做饲料。此外,中国新疆重视哈密瓜的加工增值,其自治区轻工业厅食品处、兵团石河子食品厂等单位试制出了“哈密瓜脯” “哈密瓜带头”“哈密瓜汁饮料罐头”等新产品,并已投放世界市场。

产量

1985年,新疆哈密地区种植哈密瓜达3万亩,总产达4万吨,有3万吨运往中国十几个省、市区、区,出口250吨;吐鲁番地区的哈密瓜的种植面积达5万亩,产量为19多万吨,销往中国香港900多吨。1985-1990年,哈密瓜种植面积在18.64-40.05万亩,年总产量在31.41-68.43万吨;1991-1998年,哈密瓜种植面积和总产一直徘徊在6.6-16.56万亩和9.7-22.18万吨;1999-2002年,哈密瓜平均种植面积为34.7万亩,总产量为49.8万吨;2002年,哈密瓜种植面积为60万亩,总产85万吨;据新疆2015年鉴统计,新疆2014年哈密瓜种植面积约66.69千公顷,产量达到234.95万吨。2022年,新疆鄯善县种植秋季哈密瓜6.63万亩,预计产量为9.9万吨。

哈密瓜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哈密瓜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所辖行政区域、伊吾县所辖行政区域、巴里坤县所辖行政区域、吐鲁番市所辖行政区域、鄯善县所辖行政区域、托克逊县所辖行政区域等。

哈密瓜

专用标志使用

自2009年,中国各地质检部门开始对哈密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措施,哈密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延伸文化

相关诗词

哈密瓜个大肉厚,质细汁多,甘甜可口,古往今来一直受到人们的赞美。如元代耶律楚材曾写出:“自愧不才还有幸,午风凉处剖新瓜”的佳句;清代萧雄也吟出:“镇心齐剖绿沉瓜,翡翠冰融月一牙,更有录芳黄不软,橐驼筐篚[fěi]贡天家”的诗章;清代诗人程荣在其诗中写道:“龙碛[qì]漠漠风搏沙,胡驰万里朝京华。金箱丝绳慎包匦[guǐ],使臣入献伊州瓜。”中国现代诗人舒春光在其诗集中也写道:“绿叶青藤不畏炎,瑶池开宴推极品。方将琼玉蕴心田,甜有金牙月一弯”等。

其他文化

哈密瓜具有丰富的贡瓜文化系统,自1993年8月,中国哈密市首次举办哈密瓜节,到2023年共举办了十七届哈密瓜节;其中,2023届哈密瓜节的定位为“开放的盛会,百姓的节日”,以展现“丝路名城,甜美哈密”为主题,同时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来进行。此外,2023年4月10日,中国吐鲁番市哈密瓜协会第一次委员会在双城宾馆召开,标志着吐鲁番市哈密瓜协会的正式成立。

哈密瓜

第十四届新疆哈密瓜节

相关研究

药理研究

哈密瓜钾含量较高,钠及脂肪含量较低,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有研究发现,哈密瓜在促进内分泌和造血机能、控制血压、缓解血管硬化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前景。

香气成分研究

有学者利用热脱附-GCMSD方法对哈密瓜的果肉和果汁进行香气萃取并分析,发现了哈密瓜果肉有31种香气成分,哈密瓜果汁有46种香气成分,其中乙酸乙酯、乙酸丙酯等是其果肉的主要关键香气成分。此外,哈密瓜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香变”。研究发现,58℃的热加工条件可使其产生强烈异味,加热处理数分钟后,其香气便损失殆[dài]尽,失去原本的风味。

低温胁迫研究

有学者对哈密瓜的低温胁迫研究,发现随着低温时间的不断延长,哈密瓜抗寒品种中的POD(过氧化物酶)、SOD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强,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等含量也增强,得出了在低温条件下,植物体内的抗氧化系统可通过提高酶的活性,来缓解低温对细胞膜的伤害,从而减轻植物受到损伤的结论。

参考资料

展开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5月31日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6118/

(5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