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UniversityofChina)简称“人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中国人民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同时也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04:07中国人民大...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人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中国人民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同时也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

04:07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简介(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陕北公学

1937年7月底中共中央在抗日战争时期决定创办陕北公学,任命成仿吾为陕北公学校长兼党组书记。同年10月23日,陕北公学开学典礼前一周,应成仿吾请求,毛泽东主席为陕北公学的成立与开学作了重要题词。1937年11月1日,陕北公学正式举行开学典礼。当时,中共中央部分领导人及延安各机关代表七八十人参加了典礼。毛泽东出席了开学典礼并发表“目前的时政和方针”的讲话。1938年5月,陕北公学于枸邑县开办分校,同年7月7日,陕北公学分校正式开学。

中国人民大学

陕北公学开学典礼

1939年1月,陕北公学总校从延安迁到枸邑看花宫与分校合并,6月中旬,陕北公学接到中共中央关于四校合并的通知后,开始准备合并事宜。下旬,陕北公学全体师生1000多人从枸邑看花宫于7月初返回延安桥儿沟原总校校址。陕北公学师生抵达延安后,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四校由中共中央决定联合成立华北联合大学。陕北公学正式改编为华北联合大学社会科学部。

华北联合大学

1939年7月,由中共中央决定,联合四校在延安成立华北联合大学。1940年3月成立了师范部,任务是培养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干部。1940年10月,华北联合大学向正规化方向发展,将各部改为学院,除原有的专修科外,增设本科和预科。为躲避日军扫荡,于1941年11-12月进行了第一次缩编。除了精减校部机关工作人员外,撤销群众工作部和中学部,只保留法政学院、文艺学院和教育学院。学1942年10月,中共晋察冀中央分局和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制定的精兵简政的政策,决定华北联合大学缩编,只保留教育学院。1945年12月10日,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决定全面恢复华北联合大学,设政治班;复建文工团,成仿吾任校长兼党委书记,实行校长负责制。1946年10月11日,国民党军队攻占张家口。华北联合大学又奉命向南转移到晋东北的灵丘县三山村一带休整待命。10月底,学校开始向冀中转移。为了隐蔽,华北联合大学对外称平原宣教团,校部称团部,各学院称中队,政治学院为第一中队、教育学院为第二中队、文艺学院为第三中队、外语学院为第四中队,而内部仍用华北联合大学和各学院的名称。1948年2月,平原宣教团奉命从束鹿县农村迁到正定县城,公开恢复华北联合大学校名和各学院名称,不再使用平原宣教团的代号。同年英语系和平剧研究院离开华北联合大学,分别成立外事学校和华北平剧研究院

华北大学

1948年8月24日,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华北大学成立,由中共中央华北局领导,地点河北省正定县城,吴玉章任校长,范文澜、成仿吾任副校长,钱俊瑞任党委书记,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华北大学下设四部两院:研究部,从事研究和培养、提高大学师资;政治训练班,训练知识青年进行短期政治思想训练;文艺学院,培养文艺干部;教育学院,为中等学校培养师资和教育干部;两院是农学院和工学院。1949年4月,华北大学迁至北平,并在正定和天津各办一所分校。1948到1949年期间,华北大学还抽调部分干部、教师分赴中原和广东,筹建南方大学和中原大学,同时学校下属单位也陆续脱离学校独立办学,农学院与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独立出来发展为北京工业学院(现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二部外语系离开学校,同北平外事学校合并为北平外国语学校,后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三部离开学校后分别筹建了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京剧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后更名为浙江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歌剧院、中央音乐学院以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青年艺术剧院等。

中国人民大学

为适应国家建设需要,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设立中国人民大学,接受苏联建设经验,并聘请苏联教授,培养新国家的各种建设干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中央决定以华北大学为基础,调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部分干部,合并中国政法大学组建成中国人民大学,任命吴玉章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胡锡奎、成仿吾为副校长,并于11月12日,成立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党组,胡锡奎任党组书记。1950年9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指示,教育部决定,将中法大学校部及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系合并到华北大学工学院。1951年11月,华北大学工学院改名为北京工业学院,即后来的北京理工大学。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共中央决定华北大学农学院和清华大学农学院、辅仁大学农学系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即后来的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

到1952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初具规模,设有9个系、38个教研室、1个编译室,此外还有专修科、预科、列主义研究班、研究生班、马列主义夜大学、夜校、函授专修班和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到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发展成为以培养财经、政法干部和马列主义师资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到1965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共有3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1个学院、12个系,下设19个专业。1966年开始,由于“文革”,中国人民大学全部教学、科研工作被迫停止。1970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停办,并被解散。

改革开放以来

1978年3月,成仿吾、郭影秋由中共中央派遣负责筹备恢复中国人民大学的工作;同年7月7日,国务院在国发[1978]129号文件中重申: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大学;7月29日,经过中共中央、国务院任命,成仿吾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郭影秋为党委第二书记、第一副校长。1978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恢复办学,并新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苏联东欧、外国经济管理、清史、人口理论、语言文字6个研究所,工业经济、政治经济学、哲学、贸易经济、中共党史、财政、农业经济、科学社会主义、法律、新闻、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历史、计划统计、档案、经济信息管理15个系,出版社、图书卡片资料社、青锋机械厂、附属中学等附属单位,以及外语、俄文、体育、电化教育4个直属教学单位。学校设有24个本科专业、14个硕士研究生专业。1979年,按照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扩大招生的部署,分别在崇文区和西城区创办第一、第二分校。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楼

1997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3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6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与深圳签署合作办学备忘录靳诺书记,2017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奠基校园总体规划已完成,通州校区一期建筑面积约为46.7万平方米,二期建筑面积约为98.5万平方米。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8年10月,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批复同意了通州新校区总体规划方案。2020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首个建设项目——北区学生宿舍一期工程封顶,社会与人口学院楼等22万平方米的新建工程开始建设。预计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一期工程预计于2023年8月竣工。2021年11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度)。2023年3月,人民大学成立全国首家中共党史党建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设6个学部,1个公共教学委员会。学士学位专业86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拥有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8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专业学位类别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在教育部2017年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人民大学获评A类学科的总数共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9门学科获评A+,政治学、哲学获评A,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在教育部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价中,学校14个一流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教学建设

截止2022年,学校共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1个,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学校依托强基计划及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人才培养基地等设立11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项目。截止2020年9月,学校有拥有13个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拥有5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特色专业18个(其中4个同时是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15个。另外在2023年4月,学校多门课程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截止至2024年1月,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53 门,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 26 门,校级“123”金课 342 门。学校还建设有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部级教学团队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5个。

师资规模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956人,其中教授801人,副教授751人。22人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47人入选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共有132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50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36人入选国家重大青年人才工程。

合作交流

学校主持构建了“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经济学学科建设共同体”、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等平台,开设了全球首个“管理学三学士国际项目”。截至2023年4月,学校同61个国家和地区的306所高校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伙伴关系,参与了8所海外孔子学院建设。合作伙伴来自包括美国耶鲁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意大利路易斯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韩国高丽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以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止2023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有5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和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中国高校第一。

科研资源

图书馆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是学校学术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前身是陕北公学图书馆、华北联合大学图书馆、华北大学图书馆。现有馆舍两所,总建筑面积5.6万㎡,藏书量412万册,中外文期刊近2000种,中外文数据库848多个。其中,40多万册线装古籍、20多万册民国出版物,10多万册民国时期图书,7万余册缩微音像光盘,另收藏校友学术著作、名师手稿,建设知名学者藏书专区、专柜、专架等。另外图书馆还设有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管理中心和原文传递管理中心、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秘书处、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经济学学科中心和法学学科中心、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北京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

图书馆外景

学术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是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于1987年1月创刊,双月刊,为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刊物;也是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曾连续三次获得我国期刊界的最高奖——中国期刊奖,并于2004年首批进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2009年入选中国期刊协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评选的“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2011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并入选全国百强社科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

2024年第2期封面

《教学与研究》于1953年5月创刊,月刊,由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是CSSCI来源期刊,并且还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该刊物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

中国人民大学

2024年4月刊封面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于1981年1月创刊,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4年,“经济热点”栏目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项目。该刊是CSSCI来源期刊,并被国家级各类科研基金确定为科研成果发表认定期刊,还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经济学理论专业核心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

2024年4月刊封面

《经济与政治研究(英文)》(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在2013年1月1日创刊,半年刊,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该刊是同行评议英文学术季刊,并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核心期刊目录,主要刊登国内外学者在经济学和政治学尤其是二者交叉领域的英文原创论文。《政治经济学评论》本刊的主办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编辑、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2006年被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刊。在作为学术期刊正式出版之前,从2002年开始到2009年,该刊曾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连续出版了15辑。

科研成果

2018年至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共获得资助22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其中47项重点项目,126项一般项目,56项青年项目。其中在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的著作论文奖包括一等奖13项、二等奖41项和三等奖16项。2018年至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共获得资助39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获得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9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8项重点项目,214项面上项目,15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联合基金项目,5项应急管理项目,1项国家(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学校排行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第501-600名。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第401-500名。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9名。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8名。QS世界大学排名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位列601-650名;在QS亚洲大学排行榜中位列第194名;在QS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位列第40名。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556名。2025年,中国人民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621-630名。

校园文化

校徽

中国人民大学

校徽

中国人民大学校徽由1988级校友章叶青设计,在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65周年,章叶青校友的团队设计了以“圆形篆书人字图案”、人大红和取自吴玉章校长手迹的“中国人民大学”行书字体的标准组合为核心的新中国人民大学校徽。校徽上三个并列的篆书“人”字图形是中国人民大学校徽的基础,三“人”并列,又隐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成众”“携手劳作”“同行并行”等意;三个“人”字分别寓意“人民、人本、人文”,也就是“人民的大学”“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特色”。校徽标准色是专门配制的“人大红”,并标注了学校中英文校名全称和建校时间。曾于2004年11月22日,在《中国青年报》公布的“公众最喜欢的大学校徽”中,中国人民大学校徽获选率名列第一。

校训

“实事求是”。1992年6月1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55周年校庆前夕,由学校召开党委全委会,经研究决定中国人民大学校训确定为“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一个古为今用的词语,最初指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学风。其出于《汉书·河间献王传》,文中说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后来唐代学者颜师古在注释《汉书》时,将班固所说的“实事求是”一词解释为“务得事务,每求真是也”,即把它引申为一种值得提倡的务实求真的学风。

中国人民大学

校训石

校歌

《陕北公学校歌》是中国人民大学校歌,由成仿吾作词、吕骥作曲。2019年6月24日,经教育部批复同意中国人民大学章程部分条款修改,修改后的《中国人民大学章程》(2019年核准稿)第六十九条规定:“学校校歌沿用《陕北公学校歌》” 由此中国人民大学校歌被定为《陕北公学校歌》。《陕北公学校歌》

中国人民大学

《陕北公学校歌》

学校校区

中关村校区中国人民大学中关村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居于海淀区重点高校圈核心地带,地处北三环、背靠中关村,周边有北大、清华、北师大、北理工、北航、北外、民大等重点高校环绕;国家部委、大型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新闻媒体、世界500强企业等集聚。

中国人民大学

00:20

中国人民大学中关村校区风光(来源:大学生就业指南)苏州校区苏州校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仁爱路158号,2012年9月4日正式设立,负责管理法学院和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等教学科研机构以及社会服务机构,是面向国际、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和培养高端人才的实验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

00:12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风光(来源:大学生就业指南)通州校区通州校区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地处北京城市副中心创新发展轴和生态文明带“一轴一带”相交形成的东北区域。校区用地规模110公顷,建筑规模有105万平方米,可容纳学生规模21800人。老校区老校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1949年,中国人民大学组建的校址就是在张自忠路3号院,现在已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就是“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

中国人民大学

00:22

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标志建筑

明德楼

中国人民大学

明德楼

明德楼于2005年建成,有教学、实验、图书阅览、办公、剧场、演播厅等多种用途,占地面积约3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如论讲堂

中国人民大学

如论讲堂

如论讲堂是由世纪金源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先生捐资建造。面积12000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二层,有座位1400个,具有讲堂和剧场等功能。如论讲堂曾多次承担文艺演出、文化沙龙等项目。世纪馆

中国人民大学

世纪馆

世纪馆是人民大学的体育馆,曾在奥运会期间用作训练场地。该馆包括多功能主体育馆、排球馆、篮球馆、网球馆、乒乓球馆、健身房、健身操房、多媒体教室、校史陈列馆以及人大出版社的读者服务部门。此外,世纪馆还充当礼堂,每年举行开学和毕业典礼。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杰出校友

学术界

企业界

商业界

其他

注:截止2023年3月,以上表格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

展开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7103/

(77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