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北京理工大学(英文名称:Bei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缩写:BIT),简称“北理工”“北理”,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肇始于延安自然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先后入选国家“211工程”学校名单、“985工程”学校名单、“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和“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1940年3月,经中...

北京理工大学(英文名称: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缩写:BIT),简称“北理工”“北理”,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肇始于延安自然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先后入选国家“211工程”学校名单、“985工程”学校名单、“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和“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历史沿革

编辑

延安建校初期

1940年3月,经中共中央书记处同意,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改名为自然科学院。1940年9月1日,自然科学院正式开学,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自然科学大学成立,成为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教学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1943年4月,延安自然科学院与鲁迅艺术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延安大学等5校合并,称作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1945年11月,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延安大学师生向东北解放区作战略转移。12月到达张家口,中共中央批准时任晋察冀中央局书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请示,同意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就地办学,为晋察冀边区培养技术人才。

北京理工大学

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

晋察冀边区时期

1946年1月,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与晋察冀边区工业职业学校合并,成立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9月,学校转移至蔚县暖泉镇,11月初迁移至建屏县柏岭镇,与晋察冀边区铁路学院合并,成立晋察冀工业交通学院。1947年11月,晋察冀工业交通学院预科班搬迁至河北井陉,改称晋察冀边区工业学校。1948年9月,晋察冀边区工业学校与北方工业大学工学院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工学院。

华北大学时期

1949年7月至9月间,华北大学工学院迁入北京,暂住在东黄城根的中法大学校舍内。1950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将中法大学校本部和数理化三个系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增强学校的办学力量。1951年11月,华北大学工学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自1952年1月1日起启用新的校名。

北京理工大学

华北大学旧址

北京理工大学时期

1988年5月,北京工业学院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并正式启用新校名。

北京理工大学

1988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2001年5月,北京理工大学西山试验区工程通过验收,北京理工大学增加西山校区。2004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以北京理工大学为办学主体,在广东省珠海市成立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

良乡校区甘棠园

2005年11月,北京理工大学启动良乡校区建设,2007年9月,良乡校区投入使用。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

2014年8月,北京理工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莫斯科大学签署《合作举办大学协议》。同年9月,北京理工大学与莫斯科大学签订设立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协议。2017年9月,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开学,正式招收首届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2024年1月,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发布北京理工大学(珠海)诚邀全球英才依托申报2024年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同年,北京理工大学雄安校区已获批建设,将和该校中关村校区、良乡校区、珠海校区及怀来校区共同构建“一脉五区、一体发展”的开放办学格局。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工业学院时期

1952年1月1日,北京工业学院启用新校名,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11月,东北兵工专门学校兵工专业并入北京工业学院。1956年9月,北京工业学院搬迁至北京市西郊新校址办公,发展成为中关村校区。

办学条件

编辑

院系设置

截止2024年6月,北京理工大学共有22个专业学院设有78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教育部设置的12个学科门类的8个学科门类。截至2024年6月,北京理工大学设有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等8个新型教研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本科专业设置

师资情况

截止2024年5月,北京理工大学现有教职工5860人,其中专任教师2666人、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350余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杰出人才143人、国家级青年杰出人才249人。

专家人才队伍

北京理工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何梁何利基金获奖人员

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北京理工大学学科建设涵盖工、理、管、文、经济、教育、法律、艺术、交叉学科9个门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专业学位类别15个。其中兵器学科位居全国第一,进入世界一流学科领域的有9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领域前列的有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的学科领域有9个。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4个学科入选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共有3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数字表演与创意学、光机电微纳制造科学与技术和空天智能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理工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学科

北京市重点学科

硕士研究生教育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53年,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高校之一,1996年获批首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之一,1997年获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截止2024年3月,硕士11737名,学位留学生1677名。

北京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类别(领域)目录(2022版)

博士生教育北京理工大学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之一,1984年被批准为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2012年获批首批工程博士试点单位之一,2019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自主审核单位之一。截止2024年3月,北京理工大学有博士6318名,博士生导师1514名。

北京理工大学一级博士授予点

博士后流动站截止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共设博士后流动2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和法学等5个学科门类的22个一级学科。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情况

教学情况

北京理工大学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院、书院共担责任、四年贯通的本科生管理体制。共设置本科专业78个,9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一流专业48个、新工科专业8个。开设课程3200余门,向社会开放慕课资源154门,其中国家精品课10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涵盖机械运载、电子信息、材化生命和经管法律等专业门类(数据发布于2024年5月)。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北京理工大学先后与有关行业企业联合建设“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6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同时,北京理工大学还建设有2个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2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

北京理工大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北京理工大学特色专业建设一览表

北京理工大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一览表

全国优秀教材奖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北京理工大学实验教学中心

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建设基地(2个)

国际交流

北京理工大学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成立“国际交流合作处暨港澳台办公室”执行涉外政策,协调国际及港澳台交流与合作事务。北京理工大学坚持全球布局和高质量发展,与6大洲77个国家、地区362所高校签订校级合作协议,在全球形成九大区域合作网络平台和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网络。

留学生招收项目

北京理工大学面向国际学生的留学项目包括本科生招生、研究生招生、交换生项目、海外学期项目以及语言生、预科、短期班和云课堂等项目。北京理工大学全面推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国际交流。组织学生出国参加各种交流活动。按项目类型可分为留学基金委、毕业设计、国际双学位、海外读研、出国设计、寒暑期学习、交换生和其他交流活动等。截止2024年5月,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换生项目遍布6个洲,涉及32个国家、地区,共计113个项目。

国际合作办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北京理工大学先后与其他国家合作举办的学位教育部分项目如下:

国际合作办学机构

孔子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与国外大学共同建设2个孔子学院。

学术研究

编辑

科研资源

图书馆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由中关村校区图书馆和良乡校区徐特立图书馆组成。截止2024年5月,图书馆总建筑面积55699平方米(中关村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25509平方米,良乡校区徐特立图书馆建筑面积30190平方米)。截至2024年5月,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文献积累总量达285.7万册,电子出版物总计1258.3万册,数据库共计315个,其中电子图书213万册,电子论文1610.1万个。“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馆藏基地”为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图书馆的资源类型包括图书、学位论文、期刊、会议文献、专利、教材教参、标准和科技报告等各个类型。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在建成集成管理系统、电子资源全文链接系统和电子资源跨库等检索系统,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无缝链接和获取目标信息一站式服务的同时,组建研究团队,设立信息资源管理和大数据分析研究方向。获批情报学、图书情报和大数据分析硕士学位授予权,于2016年建成“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使图书馆也成为北京理工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基地平台之一。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徐特立图书馆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5月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北京理工大学主办。1995年获得电子出版权,2005年获得音像制品出版权,2014年获得互联网出版权。注册商标为“理工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连续七年蝉联“世界馆藏影响力百强”出版机构称号。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入选“中国科技期刊高起点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建设项目,负责5个国际期刊的建设和出版:《能源材料前沿》《类生命系统》《空间科学与技术》《新能源与智能载运》和《无人系统》等。2011年至2020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共计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9个,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主题出版项目3个;开发交互式数字教材、视频库、试题库、网络课堂、仿真系统等多种形态的数字产品;研发《智荟数字出版社》——出版社综合业务数字化管理平台、《SunCloud课程视频库》——面向本科学生的教育培训平台;拓展国际版权贸易交流,与国外知名出版机构Springer 、Wiley、Taylor & Francis Group等联合出版学术作品,先后向德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引进并输出版权。

学术期刊

截止2024年5月,北京理工大学共承办各类期刊8种,其中期刊中心直接承办《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中文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中文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英文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等5种期刊。光电学院管理承办《光学技术》期刊,机械和车辆学院管理承办《车辆与动力技术》期刊,《安全与环境管理学报》由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冯长根教授担任主编。

科技平台

2009年,北京理工大学成立“北京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学校科学研究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服务以及学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内设国防科技研究院、基础科学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心2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83个。

 学术成果

1、北京工业学院时期,创造了新中国科技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台电视发射接收装置、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第一辆轻型坦克、第一部低空测高雷达、第一台 20 公里远程照相机。2、2009年,在中国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中,北京理工大学共参与受阅装备中12个空中方队中的10个方队、32个地面装备方队中26个方队的装备研制工作,并直接参与多项数字表演与仿真任务、焰火技术任务和彩车设计等技术保障工作。3、在中国“十二五规划”(2011年至2015年)期间,北京理工大学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3项。4、2015年9月3日,在中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北京理工大学参与27个地面装备方队中的17个方队,10个空中飞行方队中8个方队的装备研制工作。5、2017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朱日和阅兵的45个方队中,参与8个作战群、29个方队的装备研制工作。5、在中国“十三五规划”(2016年至2020年),北京理工大学牵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1项,其中一等奖3项。6、2011-2020年,学校累计申请专利13063件,累计授权专利8208件。7、2016年至2021年3月,北京理工大学共发表SCI论文11206篇。2020年,北京理工大学有16位专家学者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名单。8、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牵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9、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获获省部级一等奖25项,其中,教育部一等奖6项、学会一等奖13项,在国际顶级期刊主刊发表论文5篇。10、北京理工大学在航天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微波雷达信号处理设备成为“神八”与“天宫”首次对接的核心部件;“遥感卫星星上实时处理设备”,显著提升星上遥感数据智能实时处理技术水平;“空间多指标生物分析仪器”先后进入中国“长征七号”、中国“天舟一号”、美国龙飞船等空间飞行载荷,中国空间科学项目首次进入国际空间站;“嫦娥二号”采取北理工“轨迹”,成功飞越“战神”小行星;2019年,“北理工1号”成功发射,北京理工大学的科学之星成功进入浩瀚宇宙

学校排行

编辑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得分529.3分,排名第14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23年,北京理工大学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第101-150位。QS世界大学排名2023年,北京理工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355名。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340名。2025年,北京理工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302位。

校园文化

编辑

北京理工大学精神及其内核

北京理工大学精神是: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精神

政治坚定、矢志强国的爱国精神;实事求是、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淡泊名利、坚韧无我的奉献精神;不辱使命、为国铸剑的担当精神。 其精神文化的内核为:“延安根、军工魂。”

北京理工大学

精神文化内核

校训

北京理工大学的校训是:“德以明理,学以精工。”“德以明理”,是指要道德高尚,达到以探索客观真理为己任的思想境界;“学以精工”,是指要治学严谨,达到以掌握精深学术来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校训

校风

北京理工大学的校风是:“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校风

学风

北京理工大学学风是:“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

校徽

北京理工大学的校徽为圆形,核心底色为绿色。主标识以大树为造型,根部是延安宝塔图案和数字“1940”,树干部分为展翅高飞的雄鹰,顶端变成一只衔着橄榄枝的白鸽。标识外圈红底白字,顶端是中文名字“北京理工大学”,下部为英文名称“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标识

北京理工大学

校徽

校旗

北京理工大学的校旗形状为长方形,长宽比例为1:0.618。旗面为白色,校标居于正中,校标下方为中文“北京理工大学”字样和英译名大写字母。

北京理工大学

校旗

校歌

北京理工大学校歌歌词为:“清清延河水抚育你茁壮成长。悠悠岁月长磨炼你意志如钢。团结勤奋,为祖国和平播撒希望,求实创新,为中华富强造就栋梁。前进!向前进,北京理工大学振起腾飞的翅膀。前进,向前进,北京理工大学的未来充满希望。”师生词,吕远曲。

北京理工大学

行政管理

编辑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校长等)

注:以上内容更新截至2024年5月。

历任党委书记

北京理工大学历任党委书记及校长

校区

编辑

截至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共有5个校区:中关村校区、良乡校区、西山校区、珠海校区(在建)和雄安校区(在建)。

北京理工大学

00:27

北京理工大学的校园景色(来源:李全成(青春纪念册))

北京理工大学

00:15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航拍(来源: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校园照

中关村校区

中关村校区是北京理工大学的法定注册地址,也是北京理工大学的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中关村校区占地面积1063亩,处于北京海淀区文化城、中关村科学城和北京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心地段。中关村校区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每年秋季开学前,良乡校区的高年级本科生会集中搬迁至中关村校区学习。

良乡校区

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东路。总建筑面积72.27万平方米,分教学实验区、公寓宿舍区和生活配套区三大区域,可满足16000名学生学习和生活需要。

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驻区单位

西山校区

西山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冷泉东路16号,距离中关村校本部15公里,占地面积210亩。背靠西山风景区,是北京理工大学相关重点学科主要的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建设有重型车辆道路模拟实验台、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先进加工实验室、车辆传动重点实验室、动力排放实验室、无损检测与控制实验室、微小型制造实验室、激光微纳实验室等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室,以及“国家阻燃材料与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机构。

杰出校友

编辑

荣誉

编辑

1、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被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授牌“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成为首批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试点单位之一。

北京理工大学2、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先后获批教育部首批、二批高校思政课课程群虚拟教研室。3、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4、2021年11月,北京理工大学入选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名单”,案例名称为《以工作室建设为牵引 开启职业生涯教育2.0新篇章》。5、2020年11月,北京理工大学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6、2019年3月,北京理工大学首批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7123/

(726)
词条目录
  1. 历史沿革
  2. 延安建校初期
  3. 晋察冀边区时期
  4. 华北大学时期
  5. 北京理工大学时期
  6. 北京工业学院时期
  7. 办学条件
  8. 院系设置
  9. 师资情况
  10. 学科建设
  11. 教学情况
  12. 国际交流
  13. 留学生招收项目
  14. 国际合作办学
  15. 孔子学院
  16. 学术研究
  17. 科研资源
  18. 图书馆
  19. 出版社
  20. 学术期刊
  21. 科技平台
  22.  学术成果
  23. 学校排行
  24. 校园文化
  25. 北京理工大学精神及其内核
  26. 校训
  27. 校风
  28. 学风
  29. 校徽
  30. 校旗
  31. 校歌
  32. 行政管理
  33.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校长等)
  34. 历任党委书记
  35. 校区
  36. 中关村校区
  37. 良乡校区
  38. 西山校区
  39. 杰出校友
  40. 荣誉
  41.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