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笠

斗笠,是用于遮挡阳光和雨水的帽子,采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有很宽的边沿。斗笠起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诗经》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说明它很早就为人所用。中国斗笠起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是早在新石器文化时期,就出现了与斗笠制作相关的竹篾编织技术。中国浙江钱山漾遗址(约距今4000—5100年)曾出土二百余件竹编器物,包括鱼篓、篮筐、簸箕、竹席等。《诗经·小雅·无羊》中有“何蓑何笠”的句子...

斗笠,是用于遮挡阳光和雨水的帽子,采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有很宽的边沿。斗笠起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诗经》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说明它很早就为人所用。

斗笠的起源

中国斗笠起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是早在新石器文化时期,就出现了与斗笠制作相关的竹篾编织技术。中国浙江钱山漾遗址(约距今4000—5100年)曾出土二百余件竹编器物,包括鱼篓、篮筐、簸箕、竹席等。

斗笠《诗经·小雅·无羊》中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这也说明斗笠很早就为人所用。《说文解字》中提到一个“簦[dēng]”字,意为竹篾编的有盖有柄的遮阳挡雨的器具,而有盖无柄的则称之为笠,又叫笠帽。俗语称之为斗笠,因其平面如斗大小,故名。唐代储光羲《牧童词》有“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的诗句,可以说明箬[ruò]笠在唐代开始普及。据湖南省嘉禾县山田村李氏旧族谱记载,早在元朝元贞时期(约1308年),山田先祖应森公就集纳各地笠帽,以竹篾与箬竹叶(粽子叶)为材质织制成箬笠,因笠顶尖,形如斗,而用名“斗笠”。后经几代人的改进,山田(鸾林)斗笠以美观、时尚、耐用而得名。明代中期直至清代中期,尾斗笠得到长足的发展,凯里湾水镇的所有村庄几乎都有马尾斗笠的编织能手,销售范围由凯里扩展到黄平、施秉、舟溪、龙场、挂丁、旁海、大风洞、万潮、炉山等县镇,成为苗家婚姻嫁娶不可或缺的礼仪用品。清顺治时期,李孟善之子(大白、大红)赴粤西、桂南一带经营斗笠。清咸同年间,由于苗民反清起义失败,清政府派军队镇压苗民,不少传承人被杀害,马尾斗笠生产几乎遗失。清末时期,有李运发在郴县开办斗笠店。产品远销旁海、万潮、炉山、大风洞、龙场、舟溪、挂丁等地。民国时期有李学仲、李太成、李孝成等人在郴县裕后街加工过斗笠。1949年后,山田村先后有数批年轻人前往郴县的塘村、盘江、广发、石桥、普满以及临近县的飞仙、浩塘、方元、六合等地的供销社加工斗笠。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科技落后、全社会倾注农业的时代里,不仅农村个个需要斗笠,城市机关人员为了支农,也需要斗笠,因此斗笠的需求量相当大。在人民公社集体化初期,山田村人冒着风险,采取“大人不织小孩织、楼下不织楼上织、白天不织晚上织”的对策来满足斗笠市场需求。全大队的男全劳动力,白天要应付生产队的农业生产,大量的斗笠加工只能依靠老人、小孩或妇女来完成。后来,为了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山田村人可谓“全民皆兵”,家家户户、街头巷尾、屋前屋后、里里外外到处可见编织斗笠的人。当时,全大队年加工斗笠最多时达9万余顶。成品斗笠除挑往县内及周边县的圩场销售外,其余由当地供销社统一收购后再运销外地。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老百姓耕种农田的积极性高涨,那时,“山田斗笠”还十分畅销。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少,因而人们对古朴的斗笠也渐渐疏远。由此,斗笠市场需求锐减,山田村编织斗签的人也越来越少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方县年生产斗笠800余万顶。20世纪80年代后,火星寨、米薅村、格种村、小翁由等寨各家各户又开始在农闲时编织斗笠出售,使得这门技艺得以延续和发展。21世纪以来,斗笠不再作为生活必需品出现,而是成为工艺品和装饰。除了中国,斗笠在越南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学者认为,在“玉鲁”铜鼓和距今2500-3000年前越南安沛陶盛出土的陶罐上就有了斗笠的形象。而安沛陶盛地区这样的陶罐,则可能受到了中国越地区的筒形陶罐的影响。

制作工艺

斗笠

  • 中国

红军斗笠首先是要破竹剖篾。将数年生的老毛竹砍来,剔去竹枝,用篾刀将竹干破开,剖成筷状的竹条,然后慢慢剥离开青黄层,竹青层部分比较坚韧,竹黄层部分则较为松脆,手艺人在剖竹时要注意分别对待。将青黄篾细心地剖离成很薄的竹篾,再用篾刀将篾条刮光滑,就能开始编织斗笠了。手艺人在剖竹时两眼盯着竹节,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着竹篾的一端,右手操刀,将竹篾剖分开后,退一退刀,再用力将刀滑向箨[tuò]环,以成势如破竹之态。新手一般很难将一大根竹干的竹篾从上到下一剖到底,这是个技术活,稍不注意,不是竹箨环断裂就是篾丝割手或篾刀切在手上。所以编织斗笠师傅的手,总是横七竖八地布满细碎的伤疤。制作“笠斗坯”先是编织竹篾条,其实就是经纬交织。这种方法有些类似于织布时的经纱和纬纱,编斗笠主要的手法是“挑”和“压”。在编制过程中,始终是挑起两条经篾压住一条纬篾,这是竹编中最常见的“挑二压一”的方法。等到竹篾挑压编织“捏蒂”成型后,再放置在一个形似凉帽盖的木头模具上“套模”定型,把竹篾编制成圆锥形的斗笠半成品。铺叶拼装“笠斗坯”完成后,接下来就是铺叶拼装了。山尾村制作的斗笠,由上下两顶“笠斗坯”拢合挤压组成,中间夹以塑料纸和呈放射状相互掩压、旋转而排列的箬叶。先把一顶“笠斗坯”翻转过来,顶部朝下放置在一个无盖中空的木桶中,均匀铺上裁剪过的几片塑料纸盖住俗称为“笠斗孔”的经纬篾间孔隙,就可铺箬叶了。在正式开始铺叶拼装前,要先在已经铺好的斗笠两侧的塑料纸上各放一小把俗称为“擦掩”的小竹叶片,其作用是,如果直接将箬叶放置在塑料纸上,怕上层的“笠斗坯”按下去时会带动塑料纸一起滑下去,导致斗笠走形。放了“擦掩”,等于是增加摩擦力,就不会使塑料纸滑下去了。将箬叶铺满倒置的“笠斗坯”后,再将另一顶“笠斗坯”翻转过来,连同铺好的箬叶一起按入这顶“笠斗坯”当中的凹陷部位,进行拢合挤压,然后用竹篾戳过箬叶稍微锁一下边,缝合上下两顶“笠斗坯”。为了在缝合过程中达到上下两层固定和严实的效果,还要在当中放上一块鹅卵石。在缝合好后,剪去伸出斗笠边沿多余的箬叶,再用竹篾细密地进行绕沿锁边后,一顶斗笠才算制作完成。马尾斗笠马尾斗笠编织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工序:1.备料。马尾斗笠以水竹竹篾、马尾、染色剂、桐油等为原料,挑选的水竹直径以三四厘米为宜,水竹竹竿要饱清厚实、竹叶茂盛、枝节完好、竹节长、无虫咬和疤痕。待水竹干透后,用铁刀破竹成条,用长指甲当刀,将靠竹青部位的第一、二层划成若干细条,最后用刀具划出均匀而细长如发的竹篾为原料。制作完成的竹篾有两种,用于编织斗笠上层的竹篾宽为0.2毫米,厚为0.1毫米;用于编织斗笠下层的竹篾宽度为1-1.2毫米,厚为0.1毫米。马尾是指马脖于后面的鬃毛,并非马尾巴上的毛发,竹编艺人所用的马尾是已经编织完好的马尾纱布,已经经过改性染色处理,颜色为白色,用于夹在两层竹篾中间,增加斗笠的牢固性。桐油与染色剂一般就地取材,每个竹编艺人家里都备有原料。2.编织斗笠。斗笠的,上层使用细篾编织,编织的全过程均在斗笠模具上进行。上层编织需要竹篾300余根,从斗笠的顶部向笠沿部位编织,采用三角编织法。斗笠的下层使用宽度较大的篾丝编织,使用三角编织法,篾孔较大,是斗笠的骨架,起着支撑作用。待上下两层编织完成后,需要对这两层进行收边,收编宽度为2-3厘米的环圈,同时留出收刀。3.上色。编织完成的上下两层斗笠骨架,其颜色是浅黄色的竹篾本色,为了使斗签呈现出金黄色,需使用染色剂把上下两层斗笠骨架染成金黄色。4.组装。前面提到,马尾斗笠分为三层,上下两层由竹篾编织,中间层为马尾铺垫。组装时,先把斗笠下层竹篾摆放平稳,然后在上面均匀地铺垫白色纱布状马尾,接下来把斗笠的上层盖在马尾上面。组合完成后,需用竹篾将斗笠的顶部和边沿进行包绾[wǎn](俗称锁边)。以前马尾斗笠直接使用篾丝进行包绾,但已普遍使用铜丝,这样更加经久耐用。5.上桐油固色。待斗笠组装完成后,为了使斗笠不变颜色,需将以文火烧制的优质桐油,精心刷在马尾斗笠上,并在阳光下晾晒7天左右。晒干过程中,以太阳越大越好,但晾晒时间必须把握到位,晒少了色不够。多了则失色泽。最终完成的斗笠光泽鲜亮,经久耐用。马尾斗笠从原料的选择、编织加工到制作出成品需要近40道工序,这些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

  • 越南

越南斗笠是以竹子作为骨架,再缠上棕榈和坚韧葵丝编成的宽大帽子。制作时取足岁且色泽饱满的竹子,等尺寸地劈成一段段长条状后洗净放置在阳光下暴晒,再经过火烤,搭成16圈圆锥形骨架,并用丝线固定其身。基本骨架搭成后,将葵丝、竹叶、棕榈叶等在外延附上一层,最后用针线将其固定,缝制时要紧贴骨架缝隙之处,保证针脚均匀,密而不疏。后期为方便固定帽子,人们会在骨架第2圈的对称两边用韧性较强的丝线拉扯出两个耳朵,穿入一条单色丝绸条。佩戴时将丝绸勾住下巴保证帽沿稳定,防止掉落。在越南一些中部地区,人们会在斗笠上作画点缀帽子。

中方斗笠

中方斗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发展经历了汉代的雏形期,明代的成熟期,清代的鼎盛期,民国的兴盛期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繁荣、衰败期。相传乾隆年间,时任太常寺博士的中方荆坪村人潘仕权执掌宫廷礼仪,他回乡省亲返京,将中方斗笠献给乾隆皇帝,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极高赞赏。从此中方斗笠成为清朝贡品,名声鹊起。解放后,中方斗笠历久弥新,十分走俏,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方年生产斗笠800余万顶。产品风靡中国香港,远销日本荷兰、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斗笠成为怀化首个打入国际市场的创汇产品。鉴于中方斗笠具有新颖、美观、时尚、防晒、透气、隔热、防雨、耐用等多种功能,加上本帽轻盈,顶戴舒适,防风稳固,帽型非常适合中国农民朋友们的习惯消费观念,它不仅是遮阳挡雨的劳动保护工具,更是时尚女性和钓鱼玩家的个性遮阳帽,还可做为舞台道具及家庭、饭店赏心悦目的挂件饰品,是很受世人欢迎的一帽多用的竹艺工艺品。中方斗笠现已占有了广西、安徽、贵州、四川、湖北、江西、广东及湖南本省大部分市场。

轶事典故

  • 中国

相传乾隆年间,时任太常寺博士的中方荆坪村人潘仕权执掌宫庭礼仪,他回乡省亲返京,将斗笠献给乾隆皇帝,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从此中方斗笠成为清朝贡品。

  • 越南

相传,一对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因相距较远而无法日日相见,女子为了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之情,便选择他们每月相会的农历十六这个数字编制了一顶缠绕了16个圆圈的斗笠送给她的心上人,期望他在每次看到帽子时便想起爱情的美好与浪漫。故事一经流传,越南人便将制作16个圈的斗笠作为一种表达美好希冀的意愿,代代延续了下来。

历史价值

斗笠是东亚及东南亚农夫及渔民的传统日常服饰,轻便好用,可遮阳挡雨。斗笠外形宽大、携带轻便,手感顺滑而不扎人,具备防晒、防雨、透气散热等多重功能。最初使用斗笠的大多是辛勤耕作的农夫。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每日天色刚亮,便抓起斗笠匆匆步入田野之中。斗笠保护他们的面部和颈部不受太阳的暴晒和风雨的侵入,方便耕作。后来,卖菜的妇女、模仿大人打扮的孩子,以及追求时尚的越南少女都相继开始受到斗笠文化的影响。而随着越南旅游业的成熟发展,斗笠更是流传于观光客之间,成为一道富有地域特色的风景线。此外,斗笠还可以作为钓鱼玩家的个性遮阳帽,舞台道具及家庭、饭店的挂件饰品。

文化特征

  • 中国

马尾斗笠是黔东南苗族地区的一种民俗礼仪符号,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凯里市湾水镇。当地民间流传一句俗语:“家家嫁姑娘,马尾斗笠配嫁妆;送金送银不稀奇,必配斗笠好回归。”斗笠在苗族婚嫁中是非常重要的礼仪性物品。这一习俗依然在湾水地区流传,成为礼仪习俗的重要符号。

  • 越南

越南斗笠是越南的传统日常装扮。斗笠本是越南人民生活劳作中遮阳挡雨的必备用品,适宜当地低纬度且多雨的热带气候,却渐渐与穿衣搭配融为不可分割的一体,发展成越南人的典型标志,成为朴素和勤劳的代名词。

非遗传承

2006年,中方斗笠列入湖南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2年,红军斗笠被列为江西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马尾斗笠制作技艺被列为贵州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社会影响

  • 社会展览

1979年,中方斗笠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1985年,湖南省中方县生产的马尾斗笠在北京农展馆展出。2015年11月19至24日,2015中国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江西省永新县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红军斗笠”受邀参加。

参考资料

展开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8182/

(48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