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大街东侧,面积约为273万平方米,是明清时期皇帝冬至举行祭天和祈谷、祈雨仪式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在北京仿照南京天地坛建造了北京天地坛祭祀天地。北京天地坛中心建筑为大祀殿,北部为圆形,南部为方形,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建造有大门。南面大门为正门,内部建造有直接连通大祀殿的雨道,被看作一条贯通天坛南北的轴线,轴线西侧为...

天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大街东侧,面积约为273万平方米,是明清时期皇帝冬至举行祭天和祈谷、祈雨仪式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历史沿革

明代

初建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在北京仿照南京天地坛建造了北京天地坛祭祀天地。北京天地坛中心建筑为大祀殿,北部为圆形,南部为方形,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建造有大门。南面大门为正门,内部建造有直接连通大祀殿的雨道,被看作一条贯通天坛南北的轴线,轴线西侧为斋宫,东侧为贮冰预备于夏秋祭祀使用的凿石,北部为大祀殿。大祀殿位于高台之上,周围分布有、廊庆、配殿、大祀门等建筑。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并在天地坛举行了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天坛

斋宫

更名

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朱厚熜[cōng]进行“大礼议”并采纳给事中夏言的建议,决定恢复洪武元年(1368年)天地分祀的旧制,将祭天活动和祭地活动分离。嘉靖皇帝重新修建了祭天的圜丘坛,将天地坛分开,天地坛更名为天坛,同年修建了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明世宗朱厚熜(cōng)改泰神殿为皇穹宇,并诏令拆大祀殿。嘉靖十九年(1540年),明世宗朱厚熜在大祀殿原址建大享殿,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建成三重檐攒尖顶式的大享殿,与圜丘及皇穹宇一起呈南北对称分布的建筑布局。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天坛扩建外墙至北京城内,打破了北京城内主要建筑要在中轴线上的传统,天坛的坛域面积达到237万平方米。

天坛

清代

扩建

清代前期基本沿用明代的祭祀制度,仍以天坛为祀天之所。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乾隆皇帝高度重视祭祀活动,并对天坛进行大规模的修缮、改建和扩建。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皇帝对圜丘进行扩建,将圜丘原先使用的青色琉璃换成更坚固的艾叶青石,将大享殿改名为寓意五谷丰登,祈求上天带来好收成的祈年殿,并对祈年殿进行重修。清乾隆十七年(1751年),皇穹宇大殿与重檐建筑改为单檐式建筑,将原有的琉璃地面改用艾叶青石铺设,将皇穹宇原有的圆形围墙改用临清城砖干摆砌成。临清城砖表面光滑无比,且“敲之有声,断之无孔”。这也是现存的“回音壁”,它以奇妙的声学景观闻名于世。乾隆年间对天坛进行改扩建之后,基本形成了现有的格局。

重建

光绪十五年(1889年)八月二十四日,祈年殿因雷击引发火灾而损毁,由于祈年殿在祭典中的重要地位,光绪皇帝下令重新修建祈年殿,任命刑部尚书麟书、工部尚书潘祖荫负责重建工程。由于典籍及档案中没有祈年殿构造图及相关的文字记述,清工部依据参加过祈年殿修建工程的工匠回忆完成的祈年殿重建设计,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祈年殿重建工程竣成,重建后的祈年殿与旧殿基本相似。

近现代

1900年,天坛在八国联军(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侵华中遭到严重破坏。1912年—1927年期间,天坛曾被开辟为公园,面对公众开放,后由于战争多次遭到破坏。1951年北京市政府组建了天坛管理处,1957年天坛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1年,北京市政府投巨资对祈年殿进行了落架大修,并恢复了祈年殿匾,1972年恢复了正位宝座及大屏风。1990年天坛公园管理处按照清《太常寺则例》的记载恢复了祈年殿清代祈谷大典祭祀陈设。

天坛

00:14

天坛公园祈年殿风景(来源:爱拍照的彭于晏📷)

天坛

天坛祈年殿

主要建筑

天坛由内坛外坛两个部分组成,主要古建筑和景点集中在内坛,外坛以祭坛的附属建筑和古树群落为主。天坛内坛最南部为圜丘,位于南门北部,东部为宰牲亭、神厨等建筑。圜丘北部为皇穹宇,回音壁即位于皇穹宇。皇穹宇北部为丹陛桥,西侧建造有斋宫和钟楼。丹陛桥北部为祈年殿,祈年殿西部有宰牲亭、神厨等为祭祀而服务的附属建筑。祈年殿西部为月季园、百花园,北部为皇乾殿。

天坛

00:35

天坛公园航拍(来源:航拍小.)

天坛

天坛公园导览图

圜丘

圜丘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原为蓝色琉璃制作的圆台,乾隆十四年(1749年)进行了扩建后,材质由琉璃变为汉白玉、艾叶青石。圜丘是明清两代冬至举行“祀天大典”的场所,也被称作祭天台。圜丘高通高5.17米,分为上、中、下三层,且四周设有栏板、望柱,这些栏板、望柱的数目都采用的是“天数”,象征着“九五至尊”的皇权。圜丘中间的一整块圆形石板被称为“天心石”,象征着皇天上帝统治人间的权力全都集中在这一点上,同时天心石具有回声效果,站在天心石上说话的声音会被周围的栏杆反射回来,形成回音。圜丘东南西北四面都设有出陛,且各个出陛都为九阶,出陛两层设有栏板,在栏板上刻有唐草纹,出水嘴均为龙头。圜丘设有两重内圆外方的围墙,皆为砖制,四周是蟠柴炉、痊坎、望灯台、燎炉座等为祭祀服务的设施。

天坛

圜丘

皇穹宇

皇穹宇位于圜丘北部,是存放圜丘祭祀神牌位的场所,也被称为天库。皇穹宇修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初始名为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名为皇穹宇,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建时将其从重檐圆攒尖顶建筑改为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皇穹宇高19.5米,直径15.6米,建筑基座由汉白玉构成,建筑主体为传统木拱结构,由8根檐柱和8根金柱为主要支撑。皇穹宇大殿前的雨道上存在着声学现象,当有人站在雨道前的第一块石板上说话或者击掌,就能听到一声回音;如果在第二块石板上说话或者击掌,就能听到两声回音;在第三块石板上说话或击掌,便能听到三声回音;在第四块石板上说话或击掌,就能听到四声回音。因此人们把这由北向南的三块石板分别命名为“一音石”“二音石”“三音石”和“四音石”。除此之外,由于皇穹宇四周的墙壁光滑,当声音遇到光滑的墙壁就会连续反射出声波,传到另一边,人们便将此处命名为“回音壁”。因为这些奇特的声学现象都发生在皇育宇和圜丘内,故将其称之为天坛回音建筑。天坛回音建筑被列为中国四大回音古建筑之首。

天坛

皇穹宇

丹陛桥

丹陛桥位于皇穹宇北部,其修建时间一说为明永乐年间与大祀殿同期建成,一说建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丹陛桥长360米,宽29米,南北走向,其南端稍高出地表,北端高出地表约4.5米,是一座漫长的砖石混做平台,桥面为城砖海墁[màn],史书称为海墁大道,因其下有两孔涵洞,且又为祭祀时的必经之道又被称为丹陛桥和神道。1976年丹陛桥桥面由城砖海墁改为平铺水泥方砖。

天坛

丹陛桥

斋宫

斋宫位于丹陛桥的西侧,修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供皇帝生活起居的建筑。斋宫呈正方形,面积为4万平方米,内有正殿无梁殿及服务性的建筑:寝殿、钟楼、值守房等。祭祀期间皇帝的生活起居及斋戒均在斋宫进行。

天坛

斋宫

祈年殿

祈年殿位于丹陛桥北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原名为大祀殿,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建为大享殿,乾隆十四年(1749年)更名为祈年殿。祈年殿光绪十五年(1889年)曾因雷击引发火灾而损毁,现存的祈年殿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重建。祈年殿高38.2米,为下坛上屋的圆形木结构的三重檐建筑,由31.8米的大殿和6.3米的汉白玉圆台底座(也被称为坛)构成,其底座分为三层,中层直径79.6米,下层直径90.8米,底座周围均建造有汉白玉石栏。祈年殿是明清两朝举行祈谷及祭天的大殿,殿中共有柱子28根,象征中国古人用来判断季节,保证农业生产的28星宿,其中4根龙井柱又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12金柱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12檐柱象征着当时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金柱与檐柱共24根,也代表着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祈年殿意味祈祷农业丰收,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人”重视农业的思想。

天坛

祈年殿

长廊

长廊俗称72长廊、菜廊子,位于祈年殿东部,呈曲尺形,连接祈年殿、神厨院及宰牲亭等建筑,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为运送祭祀贡品的通道,1937年,北平市文物整理实施事务处将七十二连房进行改造后,开辟为供游客休息的长廊。长廊宽为5米,长350米,共72间。

天坛

长廊

皇乾殿

皇乾殿位于祈年殿北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贮存祭祀神版、神牌所用的殿宇,在举行祈谷大典的当天,皇乾殿的牌位会被拿到祈年殿供奉。皇乾殿为五开间,面阔29.21米,进深10.5米,整座大殿坐落在巨大的白石须弥座之上,石台周围为汉白玉石栏。皇乾殿内正中有高约1.57米,长6.7米,宽3.22米的石座雕镂,陈列有深色九龙屏风并青色神龛[kān],龛中供奉皇天上帝神主。

天坛

皇乾殿

双环万寿亭

双环万寿亭位于祈年殿西部,由一对重檐圆亭套合而成,因其亭基形状酷似桃形又被称为桃亭,为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乾隆皇帝弘历为其母祝贺五十大寿所建,原建于中南海,1975年迁建至北京天坛内。双环万寿亭整组建筑由双环万寿亭、方胜亭、扇面亭、游廊及垂花门诸建筑组合而成。

天坛

双环万寿亭

百花亭

百花亭位于双环万寿亭南部百花园内,原建于北京东城区西总布胡同内,是清末重臣李鸿章家祠堂中慈禧太后御碑亭,因亭子上装饰有苏式彩画,且彩画多绘以兰草花卉而得名百花亭。百花亭为重檐六角攒尖建筑,顶部装饰有琉璃,周围种植有黄杨等植物。1977年,百花亭迁至天坛百花园内。

神乐署

神乐署位于天坛外坛西部,东部为斋宫,是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为神乐观。清乾隆八年(1743年)改神乐观名为神乐所,乾隆十九年(1754年)神乐所改名为神乐署。神乐署署院为两殿三进院落,坐西向东。明清时期的天坛神乐署规模极大,除署院外还有大量的附属建筑,神乐署的正殿为凝喜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初建成时称太和殿,清康熙皇帝下诏改为凝喜殿。神乐署南建有牺牲所,是祭祀牺牲之神和祭祀用品牺牲的地方,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原规模很大,清末以后建筑陆续衰败,至20世纪70年代,牺牲所的残存建筑被拆除,今仅余一段残墙及部分石础,残墙位于天坛西里居民中,石础现存放于天坛斋宫南面的草地中。

天坛

神乐署

建筑特征

天坛

06:06

北京天坛的建筑布局(来源:三维地图看世界)天坛的建筑规制、体量、屋顶形制与颜色等严格受到祭祀礼制的规定。

布局和形制

天坛分为内坛和外坛,在平面上呈现北圆南方的形态,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天坛由南侧圜丘坛建筑群、北侧祈谷,坛建筑群与西侧斋宫建筑群组成,建筑空间布局呈“品”字形,“回”字形。祈谷坛与圜丘坛位于主轴线北朝向,而斋宫位于偏位东西朝向也体现了中国“天尊人卑”“天父人子”的尊天思想。丘坛东、南、西、北方向按传统设四座天门的名字分别为“泰门”“昭门”“广门”“成门”,其中名称中含的字,取义《周易》中“乾为天,乾卦元亨利贞”之意。其最为突出的建筑特点有三点:一是视野开阔。从天坛的平面图上,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而圈丘坛和祈年殿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进入后视野较好。二是天坛空间设计的艺术处理上,注重协调和重点的突出。祈年殿从地平面到宝顶高达38米,而圈丘的高度包括石栏近6米,圆丘后面的主轴线上设计一座单檐圆形赞尖顶的建筑皇穹宇,其形式与尺度都是祈年殿与园丘坛的过渡,通高为19.2米,起到了协调的作用。而在祈年殿与圆丘之间的主轴上,设计了六座门,既有五开间殿宇式大门,又有砖券门和灵星门。使得祈年殿作为重点有所突出,并解决了祈年殿与圖丘的高差悬殊所产生的主次错觉。三是天坛建筑处处通过寓意、象征等古代特有的艺术手法,并且集古代哲学、历史、数学、力学、美学、生态学于一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

建材和构造

天坛在建筑材料上,多使用砖木和汉白玉、琉璃。天坛的屋顶建筑形式主要可分为攒尖顶、重檐歇山、单檐庑殿、单檐歇山、单檐悬山、单檐硬山顶等六种。攒尖顶与庑殿顶是规格较高的建筑形式,天坛中的祈年殿为三檐攒尖顶,皇穹宇为单檐攒尖顶。宰牲亭、钟楼为重檐歇山顶。皇乾殿、斋宫正殿为单檐庑殿顶。内外坛门及院落正、侧门以及主建筑东、西为单檐歇山顶。主轴线两侧的神厨院落内的建筑为单檐悬山顶:除正殿外斋宫内的建筑均为单檐硬山顶。

外观和色彩

天坛屋顶的建筑色彩受礼制的约束主要分为两类:青蓝色与绿色琉璃瓦顶。颜色鲜艳程度从主体建筑到次要建筑逐渐变浅。主体祈谷坛、圆丘坛建筑群包括圆丘坛坛墙瓦色延续了清朝乾隆时期的规制,均为青蓝色,突出主体建筑与天色相接的整体感觉。其余附属建筑包括坛门等均采用规制低一级的绿色琉璃瓦顶。外坛的建筑,如神乐署与牺牲所屋顶色彩则为更低一级的灰色瓦顶。祭坛外坛西门则单独采用了黑色绿剪边琉璃瓦顶,黑(灰)色瓦顶在民间是最普遍的,在“五行”中黑色代表水,将建筑设为黑色瓦顶,含有“水压火”之意。

收藏文物

瓷器

天坛库存瓷器以祭祀礼器为主,于祈年殿东部的神厨内展出,年代由明至清,有豆、簋[guǐ]、篮、登、铡[zhá]、爵、尊、馔盘及盏等。这些瓷器陈设于正位、配位及从祀位,盛放各类供品。清代祭器为乾隆改制后的规制,大多为光绪年间制造,主要瓷器有清光绪官窑祭兰釉瓷盏、清光绪官窑祭兰釉荷叶形盖尊、清光绪官窑祭兰釉刻花瓷豆等。

清光绪官窑祭兰釉瓷盏

清光绪官窑祭兰釉瓷盏制作年代为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为瓷质,撇口,弧腹,深腹平底,圈足。外部为祭蓝釉,内部为白釉。表面无花纹。底部书青花“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清光绪官窑祭兰釉瓷盏是天坛祭天礼器之一。圜丘坛从祀神位陈设,祭祀时盛清酒。

天坛

清光绪官窑祭兰釉瓷盏

清光绪官窑祭兰釉荷叶形盖尊

清光绪官窑祭兰釉荷叶形盖尊制作于清光绪(1875年—1908年),其材质为瓷质。直口,平唇,短颈,丰肩,收腹,隐圈足。荷叶形盖,子口,盖上刻荷叶茎脉纹,螺钮。外部的釉色为祭蓝釉,内部釉色为白釉。外表无花纹,底书青花“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清光绪官窑祭兰釉荷叶形盖尊也是祭天礼器之一。天坛大祀,清光绪官窑祭兰釉荷叶形盖尊放置于圜丘坛正位、配位、从位及祈谷坛正位、配位陈设,用于盛放祭酒。

天坛

清光绪官窑祭兰釉荷叶形盖尊

木器灯具

天坛内木器灯具多分布于道路旁、祭坛上及宫殿内,主要有坐灯、方灯、庙儿灯等。座灯通高191厘米,灯罩边长34厘米,托座边长50厘米,高55厘米,宽42厘米,攒尖顶高8.5厘米,宽34厘米,6棱。底座长79厘米。座灯有红纸座灯、青纱座灯,按清代有关规定,陈列于室外的为红纸座灯,陈列于室内的为青纱座灯。座灯由灯罩、底座两部分组成,灯罩6棱,上收,平顶。底座上以圆立柱支撑托座,以承灯罩。底座4岐墨十字形。通身红色金缘。插灯与座灯同,只是底座插在石础内,置于殿内及路侧。庙儿灯通高36.5厘米,檐方28厘米,足方20.6厘米,呈方形多陈设于祭坛正位前和台阶上,用于祭祀时照明。

座灯

座灯高191厘,由灯罩和底座组成,为尖顶。灯罩呈六棱形,边长34厘米,侧面镶嵌有透明玻璃。底座四歧呈十字形,边长50厘米,高55厘米,宽42厘米,通体为红色,边缘为金色。

天坛

座灯

庙儿灯

庙儿灯制作于清末,为方形,通高36.5厘米,檐长28厘米,底部宽20.6厘米。四边装饰有铜框,一面为门,铜框两侧、底有花纹装饰,盖顶为穹隆形,顶部四脊间装饰有四镂空金钱眼纹,中间为圆尖钮。庙儿灯通常陈设于祭坛正位前和台阶上,用于祭祀时照明。

天坛

庙儿灯

金银铜器

天坛内金银铜器众多,有明鎏金铜编钟、清乾隆十年制黄钟款铜编钟、清光绪款镀金银质云鹤纹八卦圆薰炉等,现于祈年殿东部的神厨内展出。其中清光绪(1875年—1908年)款镀金银质圆熏炉通高63厘米,通长31.7厘米,腹围71厘米。装饰有双天官耳、回纹、八卦云纹何云鹤纹,后有香靠具缺刻,炉底刻款:“恒利银号造京平足纹,光绪癸卯年制,重一百九十一两五钱,镀金十五两。”

清光绪款镀金银质云鹤纹八卦圆薰炉

清光绪款镀金银质云鹤纹八卦圆薰炉制作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为镀金银质。清光绪款镀金银质云鹤纹八卦圆薰炉通体呈圆形,由炉身和香靠具组成。炉身有两层,表面刻有八卦云鹤纹、炉口装饰有雷纹、炉底有三足。香靠具共有七个,上面装饰有鹤纹如意云头,中间香插有圆框,以插圆形柱香。炉底阴刻楷书款“恒利银号造京平足纹,重约9500克,镀金约750克。天坛大祀时,陈设于神位前正中炉几之上,用来熏香。

天坛

清光绪款镀金银质云鹤纹八卦圆薰炉

清斋戒铜人立像

清斋戒铜人立像制作于清代,材质为铜质,立像头部戴冠,左手向胸,右手平抬向上,作抱持“斋戒”牌状。脚下方形底座,以钎[qiān]插接上方人像。清斋戒铜人立像主要用于皇帝祭祀之日时,警示皇帝敬诚致斋。

天坛

清斋戒铜人立像

价值与地位

北京天坛是明清皇帝祭天的场所,也是规模较大的坛庙建筑群,天坛规模较大,融合了古代哲学、历史、数学、力学、美学、生态学,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天坛布局严谨,建筑结构具有特色,装饰丰富,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结合明、清建筑技术、艺术的优点。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和生态环境的实物,也是皇家祭坛建筑群中的代表。天坛从总体到局部,都是建筑作品,也是工艺作品,是华夏民族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的遗迹和载体,其中包含着物化了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着丰富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天坛无论在建筑布局、建筑形式和建筑艺术上,都可以代表中国古代祭祀建筑的最高设计水平和技术水平,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上代表之作,在中国建筑史和世界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开发与保护

开发

1918年,天坛被开辟为公园对外开放,其建筑性质由皇帝祭坛转变为了社会公园。后续天坛曾办过农场、林场等,截止到1980年天坛收入仍以果品为主。1998年,天坛开始申报世界遗产,并于同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2年,天坛公园开始尝试和探索中和韶乐展演,2006,神乐署表演队成立并在凝禧殿正式开始向游人展示中和韶乐,2012年,天坛公园成立神乐署雅乐中心并先后推出《中和韶乐与天坛文化发展关系》《中和韶乐溯源》《中和韶乐乐器复制研究报告》等学术文章。2015年11月6日起,天坛开始举办天坛文物展,并向游客开放北神厨、北宰牲亭建筑群。

保护

1951年北京市政府组建了天坛管理处,1957年天坛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底,天坛公园成功收回位于天坛内坛西南机械厂所占的土地,2001年,成功收回原属于天坛北外坛的中山花圃所占的土地7万平方米。2002年,天坛对公园西大门至西二门地区、双环亭地区和回音壁地区进行环境提升改造,2004年,天坛公园管理处将园林学校迁出坛域,次年天坛公园管理处从北外坛搬迁到公园游览区以外。2007年,天坛进行病虫害防治,及时收回、销毁500余株阔叶树上诱捕美国白蛾的草绳,清理、销毁古柏和其它树木折枝断杈10余车,减少虫源。同年,天坛对文物库周围环境保护状况,圜丘、皇穹宇等景区地面文物、馆藏文物保护现状及展陈情况进行综合检查,并修补部分脱落的简介文字,更换祈年殿处的部分展板射灯等。2011年,天坛对丹陛桥东区景观进行环境改造,次年年对西北外坛景观进行环境改造,将天坛西北外坛、北外坛、东北外坛坛域连成一体,形成以常绿林木和自然地被为主的绿地。2013年,天坛收回被社会单位占用的北神厨及北宰牲亭,并对北神厨及北宰牲亭启动大修,恢复北神厨北墙原貌。2014年,天坛启动广利门迤南至昭亨门迤东119米处南内坛墙的修缮,同时修缮广利门,次年,天坛公园腾空了广利门库房并进行封闭隔离保护,天坛核心区简易楼腾退项目、天坛东门外、天坛东里北区1至8号楼简易楼腾退项目启动。2017年,东城区完成腾退,次年天坛公园修缮了公园西南侧的广利门迤南至昭亨门、昭亨门迤东119米处内坛墙,修缮面积约704平方米,天坛坛墙重新为世人所见。2019年9月,经过搬迁腾退和大修,天坛泰元门复原修缮工程完工,天坛内坛完整格局得到了恢复。2020年,天坛东里北区1至8号楼拆除后,原址建起7600平方米的街边公园,形成自然式混交林,历史上天坛外坛的郊祀景观得以恢复重现。

相关文化

中和韶乐

中和韶乐源于中国古代雅乐,又名郊庙乐,是一种将礼、乐、歌、舞融为一体的典礼音乐,明清时期举行祭祀、朝会及宴飨[xiǎng]活动时多使用中和韶乐。2002年,天坛公园开始尝试和探索中和韶乐展演,2006,神乐署表演队成立并在凝禧殿正式开始向游人展示中和韶乐,2021年,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坛

北京天坛“中和韶乐”

祭天文化

天坛本身是祭坛,是明清时期皇帝冬至举行祭天和祈谷、祈雨仪式的场所,也是中国祭天文化的结晶之一。天坛的建筑均为皇家祭祀而服务,如圜丘是明清两代冬至举行“祀天大典”的场所,也被称作祭天台、皇穹宇位于圜丘北部,是存放圜丘祭祀神牌位的场所等。明清两代先后有22位皇帝在此举行过654次祭天大典。

天坛

天坛圜丘

文化活动

天坛文物展自2015年11月6日起开始举办,观看时间为9:00—16:00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举办地点为天坛内北神厨和北宰牲亭两处院落,其中北神厨三个展厅展览总面积1100平方米,分别以“天、地、人、和”为主题,设置敬天礼地、祭器之源、祭品之备等14个展陈单元,集中展示了天坛馆藏的祭祀礼器、中和韶乐乐器、服饰,皇帝致斋所用陈设、器物,书画、宗教造像等文物精品;北宰牲亭展厅展览面积280平方米,内含遗址面积90平方米,主要展示了楠木檩[lǐn]、碑刻等大型文物和祭祀宰牲所用的锅灶、漂牲池等历史遗迹遗存。

重要事件

1961年,天坛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2021年,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

展开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8208/

(87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