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下镇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廊下镇位于上海市金山区中部西南,与张堰、金山卫镇相邻,与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镇、新仓镇毗邻,与吕巷镇相接。该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廊下镇实行镇区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辖1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为46.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30180人(2017年)。镇党政机关驻地为景乐路228号。廊下镇被定位为上海市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区域面积为51平方公里,实行镇与园区合一管理体制。该镇于2...

廊下镇位于上海金山区中部西南,与张堰、金山卫镇相邻,与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镇、新仓镇毗邻,与吕巷镇相接。该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廊下镇实行镇区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辖1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为46.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30180人(2017年)。镇党政机关驻地为景乐路228号。廊下镇被定位为上海市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区域面积为51平方公里,实行镇与园区合一管理体制。该镇于2020年荣获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镇荣誉称号。截至2019年底,廊下镇户籍人口为30939人,有3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7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

廊下概况

编辑

地理位置上海市廊下镇(与上海市金山区现代农业园区实行镇区合一行政管理体制)位于金山区中部偏西南,东接张堰、金山卫镇,西与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镇交界,南与浙江省平湖市新仓镇毗邻,北与吕巷镇相接。处于长三角交通枢纽地位,是上海连接浙江的主要门户。

廊下镇

中华农家乐

辖万春、勇敢、景阳、山塘、南陆、友好、南塘、光明、中联、中丰、中民、中华村民委员会和廊下居民委员会。总户籍8747户,人口31107人。镇人民政府驻廊下镇景乐路228号。

交通环境

廊下镇坐落于上海西南的东海之滨,杭州湾跨海大桥入口处。镇域内拥有漕廊公路、金廊公路、朱平公路、廊平公路等高等级公路,分别与上海郊环(G1501高速公路)、莘奉金(S4高速公路)、沪杭(G60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浙江省平湖市相连接,上高速公路只需5分钟。山塘河、惠六河横贯镇域南部、中部;惠高泾、六里塘纵贯镇域中、西部,能通航20吨~100吨级船舶。新卫高速(S19高速)、金廊、漕廊、廊平、金石、金平、景邱、景钱、廊华等公路为陆上干道。距上海市中心60千米,距虹桥机场50千米,距浦东国际机场70千米,距大洋山港80千米,距杭州湾跨海大桥25千米,到达杭州、宁波、苏州等地均在1个小时左右,处于长三角交通枢纽地位,是上海连接浙江的主要门户。

历史沿革

天宝十年(751年),廊下地区隶属华亭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华亭县为府。翌年,松江府仍立华亭县,廊下仍属华亭县。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析亭华县境置娄县,廊下地区属娄县胥浦乡。

廊下镇

廊下吉祥物“琅琅”、“霞霞”

雍正四年(1726年),分娄县置金山县,廊下地区属金山县。民国2年(1913年),隶吕巷乡。民国16年建廊下乡。民国18年(1929年),为第七区(廊下)。民国23年(1934年)撤第七区(廊下),隶第五区。民国36年(1947年),恢复廊下乡建置。1949年,属吕巷区,廊下地区有廊下乡、余万乡、龙泖[mǎo]乡、南堡乡。1957年,撤区并乡,复建廊下乡,隶金山县人民政府。辖有10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即:勇敢社、勤劳社、新建丰社、新建江社、中联社、中丰社、中民社、中华社、红星社、友好社。1958年,廊下乡10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建廊下人民公社。1984年,实行体制改革,恢复廊下乡建置。1989年,廊下乡人民政府隶属金山县人民政府。1993年9月,廊下撤乡建镇,建立廊下人民政府,实行镇管村(居委会)管理体制。1997年5月,金山撤县建区,建立金山区人民政府,廊下镇人民政府隶属金山区人民政府。2003年8月31日,金山区现代化农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挂牌,廊下镇与金山区现代化农业园区实行镇区合一行政管理体制,隶属金山区人民政府。

现代农园

编辑

总体概况

廊下镇被定位为上海市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区域面积为51平方公里,实行镇与园区合一管理体制。现代农业园区作为金山区“三区一线”战略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按照“世外桃源、诗情画意”的建设理念,分别建成国内领先的园区管理中心、国际农业展示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孵化区、生态农业休闲区、农产品加工区、绿化环带等一心、五区、一环区域,届时将成为上海12个农业园区中具有规划理念、功能齐全、体制、机制相统一的重点园区。

廊下镇

金山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图

万亩粮田

位于廊下镇西北部,涉及南陆、友好、南塘、景阳等六个村,区域面积13000亩。2005年按照市农委建设高标准设施粮田的要求,平整土地8000亩,完成砂石路30公里、水泥明沟45公里、地下渠道12公里,形成4000亩核心景观水稻栽培区。2005年5月24日市政府夏季农业工作现场会在这区域召开。2006年进一步完善万亩设施粮田,建设18公里道路、翻建6座桥梁、新建1座桥梁、新建5000平方米的仓库、烘干房,添置精米加工、小包装加工设施,逐步形成优质稻米的品牌。同时,从日本购置15台插秧机(每台插秧机每小时可插5亩),从一粒谷到一粒米采用全程机械化栽培措施,用工业化手段,实现水稻生产现代化。

廊下镇

万亩设施粮田

草坪基地

位于现代农业园区科技孵化区内,占地面积800亩。基地利用进口草根繁育草种,引进国外暖季型及冷季型2种草坪品种进行生产,二年三季生产冷暖季型草坪供应上海及周边城市高尔夫球场与各运动场馆。

廊下镇

廊下镇农场

基地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从草皮生产、草坪建植到草坪维护,都制定了全面详细的工艺程序、严格的产品质量评定标准,做到质量第一、信誉第一。基地还从事上海地区适宜草种选种、育种、驯化工作,高质量草坪的建植、养护试验工作等多个项目课题。

民间艺术

编辑

莲湘

廊下是金山打莲湘的发源地,有史可查的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据《廊下志》 记载,早在民国24年(1935年),廊下畓[duō]里村(现勇敢村6组)就已成立由民间艺人王金法组织的10余人的莲湘队。这一时期的莲湘属民间的一种祭祀舞蹈,一般由一人、二人或四人表演,内容多为驱邪、撵鬼、祭奠神灵,祈求五谷丰登、岁岁平安等,带有一定神秘色彩,一般在庙会时表演。到解放初期,经过解放军文艺部队和当地人民群众的改良,形成了比较正规系统的莲湘舞蹈,动作更加丰富,姿态更加优美,民间打莲湘的文艺队伍也有了很大发展。1989年,廊下小学把打莲湘作为一个特色活动编入学校的兴趣小组,经过数十年的传承,莲湘已成为学校的一门特色课程。学校开设了莲湘课,普及到每个学生,凡是琅小毕业的学生人人会打莲湘。廊下中学则利用广播操时间组织全校学生打莲湘。

廊下镇

打莲湘

2006年,廊下莲湘被列为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为廊下镇“一镇一品”。2007年10月1日,廊下镇成功举办了首届莲湘文化节。2008年2月11日,中央电视台在金山区特色文化大展演时对廊下莲湘作了现场报道。22008年3月16日,廊下镇老年莲湘队代表金山区参加上海市第八届老人运动会开幕式入场式。2008年10月1日,廊下镇32人莲湘队参加了在南京路世纪广场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59周年主题文化活动,廊下镇的莲湘表演乡土气息浓厚、民俗特色鲜明,赢得了市领导的赞许和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2008年10月26日至10月29日,廊下镇成功举办了首届“廊下杯”长三角地区莲湘邀请赛。来自浙江、江苏和上海地区的11支莲湘队伍参加了这次盛会。廊下莲湘的品牌特色在于创新。通过创新,廊下莲湘的总体质量不断提升。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在保留原有特点和基本元素的基础上,不断拓宽视野、博采众长,使莲湘不断注入新的内容,使特色更鲜明,特征更显著。廊下莲湘已初步打造成具有廊下特点、金山特色、时代特征的廊下文化品牌。

剪纸

剪纸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廊下剪纸作为廊下文化三枝花之一,在廊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廊下中学不仅将剪纸艺术融入教学,而且以新农村生活、传统文化和校园文明理念为题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廊下镇

邦国委员长肯定廊下中学剪纸

廊下中学面向六、七年级的学生开设了剪纸兴趣班,把剪纸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来开发。每周设定两次课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还注重从文明手册、课本、传统文化典籍中寻找创作灵感,把传统文化美德和现代文明理念通过剪纸表现出来,让学生在动手中感悟、体会到文明和文化的魅力。自2004年廊下中学开设特色剪纸班以来,已经创作了上万幅剪纸。2005年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的赞许,让廊下剪纸更有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专门编撰了《廊下剪纸》的书籍,系统地介绍廊下剪纸的成果。

农民画

虽然金山农民画的起源地在枫泾,可是廊下的农民画另有一番风韵。这里除了传统的农民画,还有精致新颖的农民画衍生品,就是把画画在平时所使用的一些生活用品上,铁皮桶、农具上都可以作画,甚至可以用在种子、五谷杂粮、土布做农民画。

获得荣誉

编辑

2020年5月13日,荣获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镇荣誉称号。2020年8月,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乡村旅游

编辑

中华村农家乐中华村农家乐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坐落于金山区廊下镇中华村。是由锦江国际倾力打造的“锦江农家”第一村,村内生态自然、空气清新、处处田野风光。农家客房在保留了金山民居“白墙、黛瓦、观音兜”原味风貌的同时,内部按照星级酒店标准进行了统一装修,是上海郊区设施最为舒适、服务最为规范的农家乐之一。

廊下镇

中华村农家乐

中华村以民居特色、小桥流水、绿荫环绕、桃李芬芳的农家村落加以先进现代化内部改造,体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尚。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成为吸引城市居民前来度假休闲的重要因素。生活环境的改善正逐步带动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而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步也带动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厨师们共同发掘整理推出的农家菜系,富有农家特色,阿婆红烧肉、中华大丰收、干烧咸菜虾、囤鸭豆腐干、大行灶菜饭、菜汁饼等深受游客喜爱。农家作坊中现学画金山农民画。农家乐还提供中小型会务服务,开展果园采摘、垂钓、亲子活动、户外拓展训练、术训练、自行车、棋牌、卡拉OK、露天电影等活动。

廊下镇

中华村农家乐

远离城市的喧嚣,放下沉重繁琐的经营事务,汲取土地中灵气之精华,感受别样的风土人情... ...游客在农家氛围中,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赏农家景、享农家乐,体现城乡居民的和谐共处和沟通。金山农村新天地农村新天地和中华村农家乐联合一道都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它是一个集农业生产、科研、展示、销售和农业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项目,占地达1100亩。

廊下镇

造型独特的展示中心

内有600亩的香樟林。香樟林中辟出约170亩的食用动物养殖区,分为禽类区、家畜区和水产养殖区。根据生态学原理,进一步探索林养结合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约170亩的食用动物养殖区,分为禽类区、家畜区和水产养殖区。根据生态学原理,进一步探索林养结合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香樟林内还辟出了一块约100亩的农家客栈度假区。度假区内现建有9栋法式小木屋,可以一次接待近四十位高端游客住宿。乡村大舞台是上海地区户外最大,最有特色的乡村舞台,每逢节假日,大舞台是最具人气的活动场所,莲湘表演、文艺汇演、乡村游戏、启动仪式等户外的大型活动都会在这里举行。优质农产品展示中心既是廊下农副产品的展示和销售中心,同样也是大型活动的临时指挥中心。农业科普馆上海农业科普馆(金山馆)位于廊下生态园的核心区域,占地面积2112平方米。科普馆既是展示现代农业的窗口,又是青少年学习农业科普知识的殿堂。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元化的都市现代农业。“三生融合,三产联动”是上海现代农业发展的精髓,也是上海农业科普馆展示的主要内容。

廊下镇

科普馆

科技带领农业(科技促进融合、科技带领农业、科技改变农业)是科技馆的主题。展馆共分为序厅、新农村新天地、农科奥秘馆、农科实验馆、探索未来馆5大功能分区,20个展项。申漕特种水产园该基地是上海水产大学的产学研基地,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又叫凡纳滨虾,与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并称世界三大养殖对虾)和罗氏沼虾。该基地占地面积160亩,总投资3000万元。建有11000m3水体工厂化苗种生产车间、7700m3水体温室工厂化养殖车间、1500m3水体沉淀与调配池车间、2.4hm2水面积优良种虾养殖塘,配备有完善的水处理、水质监控等配套设施。

廊下镇

廊下生态园

盛姆桃园盛姆桃园占地面积80亩,总投资300万元。主要种植从以色列引进的优质早熟水蜜桃品种——特早红仙桃(国内定名),进行保护地反季节栽培生产。2004年从以色列引进以来,该基地进行了科学的改良并结合原有的种植经验,自主开发了特早红水蜜桃独特的种植技术,并于当年成功进行了大规模种植。

廊下镇

盛姆反季节桃园

项目在实施方案中,采用了国内外十几种新技术。通过采用高密度定植和快速整形新技术,使桃树一年中开两次花、结两次果。通过采用果树动态人工促控技术,亩产量可达到5000公斤。果品以果大核小、色泽鲜艳、皮薄多汁、风味香甜等优势位于国内同类品种之首。山塘民俗苑建于1907年的山塘 小学曾经是爷爷、奶奶辈的课堂,如今,随着廊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废弃的小学脱胎变成了廊下民俗苑。民俗苑位于廊下镇山塘老街,占地2500平方米,典型白墙、黛瓦的江南民居风格,与浙江南山塘一河之隔,四周竹林和水杉环抱,是理想的生态教育基地。

廊下镇

廊下山塘民俗村

民俗苑充分利用廊下镇的自然文化资源,让孩子们与自然、社会充分融合,感受大千世界的点点滴滴,在宽松愉悦的心境下完成自然、社交、文化、语言、科技、表演的学习。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323/

Like (533)
词条目录
  1. 廊下概况
  2. 交通环境
  3. 历史沿革
  4. 现代农园
  5. 总体概况
  6. 万亩粮田
  7. 草坪基地
  8. 民间艺术
  9. 莲湘
  10. 剪纸
  11. 农民画
  12. 获得荣誉
  13. 乡村旅游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