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栎

白栎(学名:QuercusfabriHance)为壳斗科(Fagaceae)栎属(Quercus)落叶乔木或灌木,别名小白栎。分布于中国、朝鲜等地,在中国产于长江流域和华南各地,生于海拔50-1900米的丘陵、山地杂木林中。白栎喜光,耐干旱和土壤瘠薄,幼树稍耐阴,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且肥沃的沙质壤土中。白栎为落叶乔木或灌木状,高达20米。树皮灰褐色,深纵裂。小枝密生灰色至灰褐色绒毛;冬芽卵...

白栎(学名:Quercus fabri Hance)为壳斗科(Fagaceae)栎属(Quercus)落叶乔木或灌木,别名小白栎。分布于中国、朝鲜等地,在中国产于长江流域和华南各地,生于海拔50-1900米的丘陵、山地杂木林中。白栎喜光,耐干旱和土壤瘠薄,幼树稍耐阴,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且肥沃的沙质壤土中。

形态特征

白栎为落叶乔木或灌木状,高达20米。

白栎

树皮灰褐色,深纵裂。小枝密生灰色至灰褐色绒毛;冬芽卵状圆锥形,芽长4-6毫米,芽鳞多数,被疏毛。

白栎

白栎的茎

叶片倒卵形、椭圆状倒卵形,长7-15厘米,宽3-8厘米,顶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窄圆形,叶缘具波状锯齿或粗钝锯齿,幼时两面被灰黄色星状毛,侧脉每边8-12条,叶背支脉明显;叶柄长3-5毫米,被棕黄色绒毛。

白栎

白栎的叶

雄花序长6-9厘米,花序轴被绒毛,雌花序长1-4厘米,生2-4朵花,壳斗杯形,包着坚果约1/3,直径0.8-1.1厘米,高4-8毫米;小苞片卵状披针形,排列紧密,在口缘处稍伸出。

白栎

白栎的花序

果实

坚果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直径0.7-1.2厘米,高1.7-2厘米,无毛,果脐突起。

白栎

白栎的果实

物种分布

白栎分布于中国、朝鲜等地,在中国产于长江流域和华南各地,如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白栎生于海拔50-1900米的丘陵、山地杂木林中,多与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等植物混生,有时会形成次生矮林。

生长习性

白栎喜光,尤其在开花期需保持光照充足,其耐干旱和土壤瘠薄,幼树稍耐阴。白栎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红壤岗地、低山丘陵、干燥坡地中均能生长,但最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且肥沃的沙质壤土中,在低湿处易生长不良。白栎1年长3次梢,春梢生长量大,是主要的结果枝和生长枝;夏、秋梢量少,顶芽常不充实,天然林中植株生长较缓慢。6年生白栎可开花结果,花期4月,果期10月。

栽培技术

播种

白栎果实成熟后及时采种,可随采随播,也可采种后沙藏层积保存,以待翌年3月播种。播种可采用垄播或穴播,播时要使种子横卧并保持一定行距,以便种子生根、出苗。播后覆并及时浇水,约1个月左右即可发芽。

移栽管理

白栎幼苗的移栽应在春季进行,起苗时要尽量保存完整根系,提前挖好种植穴,并施加腐熟堆肥作为基肥。移栽时将幼苗放在穴中,填入细土踩实,然后浇水并培土。栽后立支柱,并浇透水。栽植后连续2-3年进行除草松土,修剪以疏枝为主,多在春季植株萌动前进行,以便培养优良干形。

虫害防治

白栎的常见虫害有栎毛虫、赤腰透翅蛾等,防治栎毛虫可在幼虫群集为害时,进行人力捕杀,在虫口密度大且幼虫分散的情况下,可喷施敌百虫、敌敌畏、马拉松乳剂、亚胺硫磷乳剂等药剂杀虫。赤腰透翅蛾发生时可寻找有虫粪的部位刮除幼虫,或在成虫发生期对树干喷施布西维因、害扑威等药液杀虫。

生态

白栎适应能力强,能抵御多数有害气体的侵害,可作为工矿绿化树种用于净化环境。并且白栎为深根性树种且根系发达,枯枝落叶层厚,能有效改良土壤,又可防止水土流失,是优良的经济、生态兼用型树种。

用途

食用营养

白栎种子含淀粉、糖类、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可制作成坚果淀粉掺入面粉或包谷粉中做成豆腐、粉丝等食品,也可酿酒饮用。白栎的坚果是橡实的一种,淀粉含量高,质地和口感较好且营养丰富,可作为木本粮食资源食品。

工业原料

白栎的壳斗和树皮含鞣质,可提制栲胶,其木材为环孔材,边材浅褐色,心材深褐色,花纹美观且坚硬耐用,可制成农具、家具、车辆等工业产品。白栎带皮的树干还可培植香菇、木耳等,也可作薪炭使用,其嫩叶可饲养柞蚕,老叶可用作绿肥。

园艺观赏

白栎萌芽力强,树形优美,枝叶繁茂,秋季其叶片季相变化明显,可作园林绿化树种,孤植、丛植或群植于公园、庭院、街道边、建筑旁等多处。

白栎

医学药用

据《云南中药志》记载,白栎的壳斗和果实上带有虫瘿的总苞均可入药,具有健脾消积、理气清火、明目的作用,可治疗小儿疳积、大人疝气、急性结膜炎、消化不良,头疖[jiē]等疾病。

相关研究

种源差异研究

有学者通过实验发现白栎果实的形态特征在种源内和种源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种源内的变异高于种源间的变异,其果实营养成分的含量在种源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白栎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其果实特征参数与地理气候因子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种群生态位研究

有学者通过实验对中国贵州凯里岩溶石山白栎的种群生态位进行研究,发现白栎种群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在群落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是该群落的建群种。其中白栎种群与乔木层和灌木层优势种群生态位重叠值集中在0.1-0.2,与各种群的竞争趋势不明显,对资源共享趋势较明显,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462/

(19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