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大楼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武康大楼,曾用名诺曼底公寓,坐落在上海武康路、兴国路、淮海路、天平路、余庆路口五街交汇处,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始建于1924年,外形犹如一艘巨型航船。武康大楼由万国储蓄会出资兴建,设计师为匈牙利建筑设计师邬达克。1914年,法租界大规模扩张,其西界从重庆路、自忠路、顺昌路、太仓路一带大幅扩展至华山路一线,万国储蓄会趁此机会在法租界新地城内购置大量地产,开发了多个住宅和公寓,其中就包括武康大...

武康大楼,曾用名诺曼底公寓,坐落在上海武康路、兴国路、淮海路、天平路、余庆路口五街交汇处,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始建于1924年,外形犹如一艘巨型航船。武康大楼由万国储蓄会出资兴建,设计师为匈牙利建筑设计师邬达克。

历史沿革

编辑

建成

1914年,法租界大规模扩张,其西界从重庆路、自忠路、顺昌路、太仓路一带大幅扩展至华山路一线,万国储蓄会趁此机会在法租界新地城内购置大量地产,开发了多个住宅和公寓,其中就包括武康大楼。武康大楼建于1924一1925年,初名为“I.S.S公寓”,后改名“东美特公寓”,后再改名“诺曼底公寓”。 武康大楼是万国储蓄会在进军房地产界后所建造的一幢非常知名的公寓,当年的设计师邬达克因地制宜,在这块本略显“局促”的土地上建造起这样一幢形似“巨轮”的公寓,可谓上海建筑史上的一段佳话。公寓最初的住户多为外国侨民,如美亚保险公司上海办事处经理、西门子公司高级职员、罗办臣洋行老板、嘉第火油物业公司销售总代理等。20世纪30年代后,万国储蓄会在武康路一面对武康大楼进行了扩建。

被拍卖

1945年,抗战结束,华人不得入居租界的条令已成废纸。万国储蓄会破产,诺曼底公寓被拍卖.孔祥熙的二女儿孔令伟将大楼买下,自己住了进去,在二楼建了花园、私人游泳池。于是,这幢楼的产权实际归入孔祥熙名下。

改名字

1953年,诺曼底公寓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武康大楼。 许多文艺界人士先后成为这幢公寓新的住户,如郑君里、赵丹、王人美、菌、秦怡、孙道临和王文娟夫妇等。

被评为市建筑保护单位

1994年2月15日,武康大楼以优秀近代建筑,被上海市政府公布为市建筑保护单位。那时,距这艘巨轮“登陆”恰好70年。

进行修缮

武康大楼经历的两次大的修缮,分别在2010年和2019年。

第一次修缮

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夕,武康大楼经历了一次大修,恢复了最初的面貌。其中包括内部维修、外培清洗、统一安装空调架等。更可贵的是当时提出了修旧如旧的思想。

第二次修缮

2018年1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推进大会。随后2019年,武康大楼迎来大修。这次大修遵循的原则就是:既要修复老化的砖墙门窗,又要维护原汁原味;不仅要为武康大楼的“脸面”美容,还要清理它年久失修的“肚肠”管道,提升大楼里百余户居民的生活舒适感。修缮后的武康大楼不但未减少神秘沧桑的气质,还真正拥有了“网红体质”。大楼内部安装了智能传感器,可以进行全天候、全时段、全覆盖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楼外蜘蛛网般密布的电线全被收拾干净、埋入地下,大楼展现出疏朗的天际线。城市管理部门为保护游客安全和方便拍摄,还将人行步道空间向外拓展了3米多,为整个武康大楼的“最佳打卡点”增加了五百多平方米的人行流动空间。武康大楼一楼与周边的业态也得到改造,成为一个有颜值、能小憩、观赏与服务兼备的休闲空间。

武康大楼

武康大楼一楼外照片

建筑格局

编辑

武康大楼由三部分组成:老武康大楼、新武康大楼、车库及辅层。老武康大楼位于淮海中路1836-1858号,新武康大楼位于淮海中路1828—1834号,而在其北侧,即武康路435号处.建有1400平方米的汽车库及辅层,为新老武康大楼共同使用(1949年后也改造成住房)。老武康大楼占地面积为158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275平方米,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总共八层,楼高30米,大楼坐北朝南,平面依楔状地形布置,楼身狭长,立面横三段式划分,基座为连续券廊,中部外场间隔有突出的阳台作竖向构图,顶层有连通的挑出阳台,还有女儿墙,房檐部以双重水平线脚勾腰,大楼底层设为商店,裙楼前部为拱廊通道,四至八层为居住层,设有北外廊,居室多为南向,户型组合灵活:有一室户、二室户、三室户、四室户等,共有居室68套(方志载63套似有误),附房30余间,垂直交通除步行便梯外,设有载客、载贷电梯各一部。 新武康大楼,即位于淮海中路1828—1834号的东美特公寓,由万国储蓄会于1930年建成。共五层,混合结构,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基本归于现代主义风格。老楼二、四楼有通道与新楼连接。

建筑风格

编辑

武康大楼在建成的时候地处法租界,设计者是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邬达克设计时对西方建筑中的古典折衷风格有偏好,但又要考虑法租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武康大楼是他在上海设计的几十栋建筑中的早期作品。

楼外风格

00:29

直观了解武康大楼的楼外风格(来源:看看新闻Knews)武康大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形似远洋巨轮,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之一。大楼外立面体现出较为浓郁的法国文艺复兴风格,三段式明显:底下两层与顶层为斩假石墙面,中间部分为潜水红砖,其间还点缀有各式“牛腿”;底层沿淮海中路一面通过券廊样式的“骑楼”将建筑内外巧妙地分隔为两个空间,行人行走其中移步换景、颇具情调。武康大楼转角处阳台出挑.第三层窗楣上有山花装饰,腰线处的阳台采用宝瓶式护栏,楼内以金黄色为主色调。

楼内风格

武康大楼的室内设计都是按西方高级白领的生活方式和功能需求来进行设计的。虽然房型有小、中、大不同类型,但每套房里厨房、卫浴、热水汀一应齐全。最典型的就是每家门后过去都装有一个可折叠的烫衣板,以方便西装革履的职业经理人可以每天熨衣衣熨领带。即使跟现代的许多新式大楼相比,仍会觉得这里的楼道特别宽敞、通透、光亮。尽管每一层都住着许多人家,但人与人之间总可以保持距离,有独立自由的行走空间。

交通信息

编辑

公交:乘坐公交26、911、920、926路至淮海中路武康路站下。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582/

Like (224)
词条目录
  1. 历史沿革
  2. 建成
  3. 被拍卖
  4. 改名字
  5. 被评为市建筑保护单位
  6. 进行修缮
  7. 第一次修缮
  8. 第二次修缮
  9. 建筑格局
  10. 建筑风格
  11. 楼外风格
  12. 楼内风格
  13. 交通信息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