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路街道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大宁路街道成立于1985年,位于静安区中北部,辖区面积6.24平方公里,下设20个居委会,43个居民小区,其中老旧公房和混合型小区22个、纯商品房小区21个。辖区实有人口8.41万人,户籍人口5.80万人;来沪人员2.18万人。街道党工委下属166个基层党组织,现有在册党员3922人。大宁路街道,全称:上海市大宁路街道,位于静安区中部,东沿北宝兴路、粤秀路、俞泾浦与虹口区隔河相望,南沿延长路、老沪...

大宁路街道成立于1985年,位于静安区中北部,辖区面积6.24平方公里,下设20个居委会,43个居民小区,其中老旧公房和混合型小区22个、纯商品房小区21个。辖区实有人口8.41万人,户籍人口5.80万人;来沪人员2.18万人。街道党工委下属166个基层党组织,现有在册党员3922人。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大宁路街道,全称:上海市大宁路街道,位于静安区中部,东沿北宝兴路、粤秀路、俞泾浦与虹口区隔河相望,南沿延长路、老沪太路共和新路街道相邻,西以万荣路为界与彭浦镇接壤,北沿走塘河与彭浦镇、彭浦新村为邻,辖区面积6.18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编辑

大宁路街道辖15个居委会。街道办事处设在共和新路2301弄1号。

人口民族

编辑

8.41万人,1.4万户居民,15个居委会。

政治

编辑

街道下设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学校、社区敬老院、街道图书馆、文化站以及社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等机构。

交通

编辑

全国首条集高架道路、轨道交通、地面道路“三位一体”的南北主干道——共和新路在辖区内贯穿而过,辖区内设有3个地铁出口站,兼有中山、新宁长途客运站和铁路北郊站。大宁路街道集高架道路、轨道交通、地面道路“三位一体”的南北主干道——共和新路在辖区内贯穿,地铁一号线在区域内设3个站点,与纵横交错的几十条公交线路构成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

社会

编辑

科教文卫

大宁路街道文体医疗资源丰富。上海马戏城、静安体育中心等文化体育单位,同济大学附属铁路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等4所医院坐落其间。大中小幼教育单位齐全,包括延长幼儿园、区实验小学、风华高级中学、上海大学延长校区等一批重点教育单位均在本辖区范围内。坐落于社区西南侧的大宁—灵石公园是浦西面积最大的公共绿地,不仅成为社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居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大宁路街道辖区内有上海大学、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大宁国际小学、上海马戏城、静安体育中心、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静安区中医医院、静安区妇女儿童保健所、大宁久光百货、大宁国际商业广场、大润发超市、延长中路商业街等,昔日的城乡结合部,正在发展成为交通发达、高楼林立、市场繁荣、生活方便的居民区。大宁路街道1999年建成上海市文明社区。

文明建设

大宁路街道注重开发利用社区资源,通过积极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磋商沟通,培植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动力。辖区现拥有5个社区学校教育基地、10个社区德育教育基地、2个党员教育基地和130余个中小学生“四个一”活动点。大宁社区1999年建成文明社区,时任市长的徐匡迪同志欣然题词:安居乐业在大宁。2004年初通过市文明办复查继续保持文明社区称号,目前有19个市、区级文明小区,90%居民生活在文明小区内。目前正在向建成学习型社区目标奋进。

城市建设

东西走向的广中路把辖区自然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部主要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设的居民住宅区。北部主要是原彭浦工业老区,国有大中型企业众多。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深化,土地置换,新梅共和城、大宁国际社区等一批高档商品住宅小区的兴建,大宁社区将逐渐成为人口导入区。为满足居民多层次消费需求以及文化、休闲、娱乐的要求,根据政府有关规划,大宁社区将成为区商业文化副中心。1994年以来,辖区内城市建设有很大发展。东西走向的广中路把辖区自然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部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成的居民住宅区。北部是原彭浦工业区,国有大中型企业众多。随着企业体制改革深化,企业转制、转产、转型,一批大厂整体搬迁或关闭,原甘家宅、朱家宅、雨伞店、杨湖宅等自然村落先后被拆除,建成新梅共和城、慧芝湖、宝华现代城等一批高档商品住宅小区,大宁社区逐渐成为人口导入区。

双拥工作

大宁路街道境内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单位3家,各类优抚对象261人。1985年,街道组织环卫所、房管所、粮管所、派出所、菜场、居委会组成拥军优属协作组。1987年,街道制订《优抚办法实施细则》,1991年,改为《优抚对象优待办法实施细则》。以后逐年修订,规定协作单位拥军优属职责和服务制度。同年,街道、部队、民兵领导组成街道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简称双拥领导小组)。各单位建立双拥领导小组13个,服务小组34个,有志愿服务者380人,形成两级网络。街道先后制订双拥工作议事规则、双拥工作制度。同中国人民解放军57394部队签订双拥服务,共建文明协议。为部队和优抚对象解决后顾之忧,优抚对象看病、区中医医院实行挂号、就诊、取药三优先。环卫所承包营房卫生工作。对特殊优抚对象定项目,定服务人员和服务时间,及时解决实际困难。部队帮助街道建设有线电视线路,义务为居民修家电,包护孤老等。每季度街道、部队、民兵合搞大型社区服务活动。做到节日与平时、大型集中与小型分散、为驻军与优抚对象服务相结合。1982~1993年,每逢建军节、春节街道给军人家属各发一封慰问信,送一件小礼品,召开一次军烈属座谈会,做一件好事,平时上门解决困难,调解纠纷,慰问探亲军人,送立功喜报。街道、部队、学校签订智力拥军协议。学校优先录取军烈属子女入学,成立辅助教导小组。街道将双拥基金用于特困军烈属子女支付学杂费。部队奖励辅导成绩突出教师。1992年,风华中学为军烈属子女重点辅导,36名初、高中毕业的军烈属子女全部录取高一级学校。1993年,街道兴办双拥企业锅炉维修第三门市部,每年提取2万元利润作双拥基金。兴办8只双拥服务亭。1989年,街道被评为市拥军优属先进集体。1991年、1993年,街道被评为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街道。

综合治理

1985年,街道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建立治安值班巡逻队,2479人参加。街道因城乡、厂区结合特点和刑事案件(简称刑案)高发、治安问题突出而成为全市重点整治地区之一。为了遏制刑案上升势头,1990年6月,成立厂区联防队,队员127人参加,配合公安检查厂内防范措施,整治治安秩序。至1993年,厂区联防队共参加地区夜间巡逻792次。1991年,街道外来人口登记在册8000多人,有50余支外地施工队。外来人口作案占地区刑案的80%,为加强对外来人口管理,街道提出抓班子、抓基础、抓队伍、抓宣传、抓打击措施。各居委会成立外来人口登记站。街道成立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以户口协管员为主,成立外来人口服务队。以成建制单位为主成立外来人口联防队,形成管理网络。街道制定外来人口服务队、联防队工作职责、守则、工作纪律和检查、考核奖惩、业务培训、民警领队活动等工作制度和措施,加强网络建设。实行工商、房管、卫生、计生等职能部门联合办公,做好外来人口登记审核、发证收费和分类管理。街道与建设单位和外来人口施工队签订协议,建立治保组织、每季度召开一次负责人会议,设工地红灯岗。颁发“私房出租须知”,实行“私房出租许可证”制度,规定房东协议出租,交纳安全保证金。街道定期,不定期清查外来人口。街道刑案1993年比1991年下降52.49%。

计划生育

1985年,街道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简称计生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简称计生办)。1986年,市属工厂、医院等单位领导参加。各系统、各单位成立计生领导小组、办公机构和配备专、兼职计生干部,形成三级工作网络。1989年11月,街道、居委会成立计划生育协会(简称:计生协会),上海烫金材料厂、重型汽车厂首先成立市属企业计生协会。全街道成立基层协会47个,有理事546人,会员6180人,其中团体会员115个,协会参与计生工作民主管理,协助计生办开展宣传教育、政策把关、落实措施、核实数据,兑现奖惩等管理活动。1990年,街道计生协会被评为全国计生协会先进集体。1991年9月25日,街道组织基层计生协会在广中公园举办中共中央关于计划生育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一封《公开信》发表11周年纪念宣传游园活动。有50家单位,5000多人参加这次活动。1992年,街道成立计生咨询服务试验站。1993年,有1.8万余人受到计生政策、人口理论、优生、优育知识教育。1992年,在辖区内的市属工厂中推广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街道抓年初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年中检查,年底考核奖惩三个环节,签约率从50%上升到85%以上。街道抓合格单位管理,计划生育符合率保持100%,人工流产率1993年比1991年下降3%。1985~1993年,街道连续4次被评为市计生先进集体。

文明创建

1990年,街道文明楼已达居民楼的37%,大宁新村第二居委会达67%。为了提高文明楼水平,制订星级文明楼评比标准和工作方案,开展创建星级文明楼活动。规定环境卫生好、管理制度好、居民参与管理好、治安调解好、家庭文化建设好为五个星级。大宁路181弄10号文明楼,1991年被评为街道第一幢五星级文明楼。楼组长和分管治安、卫生、文化教育等八个方面工作的负责人,组成楼组管理核心。下设宣传、治安调解、家庭教育、互助服务等管理小组,组织、轮值、清扫、服务等管理制度张贴墙上。全楼30户,有22户,28人参加楼内管理。送报组接力棒式把邮递员送来的报纸分送各层订报户。由服务组替楼内残疾人代买米和菜,送上门。对急病人,服务组和邻居立即护送医院治疗。调解组上门调解纠纷,矛盾冲突解决在楼内。公共走道明亮通畅,家教活动常搞常新。黑板报已出300多期。1991~1993年,《人民日报海外版》、《文汇报》、《上海家庭报》等报道10号楼的事迹,前来参观交流的省、市级各界人士达2万多人次。1992年,街道在各居委会推行创建星级文明楼。1993年,评出五星级文明楼5幢,四星级文明楼7幢,三星级文明楼12幢,二星级文明楼16幢,一星级文明楼17幢。

楼组管理

大宁路街道管辖常青楼、知识楼、影评楼、美食楼等908个楼组,许多都有响亮的名字。25年前,大宁街道把宾馆的五星级评星标准引入楼组建设中来。如今,街道已形成了楼组自治工作机制,并在2006年建立起首个以楼组协会为主导的楼组自治体系,不仅让居民间“能亲近”、“愿串门”,还组建了各种活动小组,打造楼组的特色品牌,形成了楼组文明建设的独特风景。各个楼组“各显神通”,户户居民“铆足了劲”,在每层一块宣传窗的强大“气场”中,不少居民都自发组织起来参与其中,有些楼组长因为年事已高不得不“退休”,但他们不舍得退,有的还跑到王叶庆处要求给他们一个“顾问”的头衔。在街道党工委的推动下,“六号楼现象”影响不断扩大,“雁阵”效应逐步显现。楼组党员胡国良带领小区健身器材维修队,坚持义务维修本小区及周边小区各健身站点中的健身器材。流动党员李春友通过自己所学,艰苦创业,成为家电维修行业的一名业主后,主动提出并在社区开通了“春友”服务热线,为社区近100户离退休干部家庭免费维修小家电。“六号楼”现象越来越多,居民积极性越来越高,2006年8月大宁路街道楼组协会正式成立。它通过不定期开展联席工作会议的形式,听取楼组长的汇报,及时发现楼组中居民的需要,把服务第一时间送到居民手中,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

大宁路街道

获得荣誉

编辑

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集体

大宁路街道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国人口文化先进集体540弄健身苑全国优秀全民健身活动站2002—2005年度上海市先进街道办事处上海市社区建设模范街道2004—2005年度上海市安全社区2003—2005年度上海市统一战线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一级卫生街道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区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591/

(464)
词条目录
  1. 地理环境
  2. 位置境域
  3. 行政区划
  4. 人口民族
  5. 政治
  6. 交通
  7. 社会
  8. 科教文卫
  9. 文明建设
  10. 城市建设
  11. 双拥工作
  12. 综合治理
  13. 计划生育
  14. 文明创建
  15. 楼组管理
  16. 获得荣誉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