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科[lú cí kē](学名:Phalacrocoracidae),是鲣鸟目一科大中型游禽的统称,俗称鱼鹰、水老鸦。截至2024年1月,在生物物种名录(COL)中,该科包括有3属37种,3属分别为蓝眼鸬鹚属、小鸬[lú]鹚[cí]属和鸬鹚属,其中鸬鹚属的白令鸬鹚在2023年2月20日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已灭绝(EX)。因该科鸟类嗜食鱼类,且捕鱼技巧高超,很早便被中国水乡渔民驯养后作为捕鱼之用。
形态特征
编辑鸬鹚形态特征图
鸬鹚是中到大型的海鸟。鸬鹚有深色的羽毛,有一些南半球的鸬鹚是黑色和白色,少数(生活在新西兰的如点斑鸬鹚)羽行相当丰富多彩。鸬鹚的眼和喉部的颜色是明亮的蓝色、橙色、红色或黄色。通常在繁殖季节变得更鲜艳。鸬鹚的喙长而薄,锥状,先端具锐钩,下喉有小囊,脚有四个脚趾,之间有蹼。鸬鹚成鸟(夏羽)脸颊、颏和上喉均白色,形成一半环状,后缘稍沾棕褐色。头、羽冠、颈等为黑色,有金属紫绿色反光,并有白色的丝状羽,两肩和翅的上覆羽均青铜绿棕色,羽缘蓝黑,初级飞羽黑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呈灰褐色,下体蓝黑色,并沾金属反光,下胁有一个显著的雪白色块斑;尾灰黑色,羽干基部灰白。成鸟(冬羽)上体羽色与夏羽相似。冬羽头无羽冠,头和颈均元白色丝状羽,脸颊、颏和上喉的白色半环变为浅灰棕色,下体余部呈灰褐色,下胁的白色块斑不明显或全消失。虹膜呈翠绿色,眼睛呈橄榄绿而缀以黑点,上嘴呈黑褐色,嘴缘是灰白色,下嘴也是灰白色,缀以红斑,喉囊为橄榄黑,冬时变为橙黄色而具黑斑。体征数据:体重:雄性1990~2250克,雌性1340~2300克;体长:雄性770~870毫米,雌性716~836毫米;嘴峰:雄性64~75毫米,雌性61~66毫米;翅:雄性318~375毫米,雌性337~342毫米;尾:雄性185~220毫米,雌性160~182毫米;跗[fū]跛:雄性70~90毫米,雌性61~78毫米。
物种对比
编辑分布栖息
编辑地理分布
世界分布: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澳洲和北美。从北美东北海岸和格陵兰岛西部到冰岛、法罗群岛、英伦三岛、北欧,往东到萨哈林岛、日本,往南到中欧、非洲、东欧、土耳其、伊朗、印度、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繁殖在北半球北部,越冬在繁殖地南部。中国分布: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suí huà]、伊春、吉林省吉林、白城、延边、大连、呼伦贝尔、乌梁素海、青海西宁、玛多、台湾、海南、河北、山东、江苏、福建、西藏的西部和南部。
栖息环境
鸬鹚栖息于河口、水库、河流、湖泊、河塘、沼泽等各类水域环境。
生活习性
编辑活动行为
鸬鹚捕食图
鸬鹚是群居鸟类,白天活动,善游泳和潜水。游泳时颈向上伸得很直、头微向上倾斜,潜水时首先半跃出水面、再翻身潜入水下,潜水后羽毛湿透,需张开双翅在阳光下晒干后才能飞翔。飞行时头颈向前伸直,脚伸向后,两翅扇动缓慢,飞行较低,掠水面而过。休息时站在水边岩石上或树上,呈垂直坐立姿势,并不时扇动两翅。鸬鹚在海草丛生的水域主要用脚蹼游水,在清澈的水域或是在沙底水域,鸬鹚就脚蹼和翅膀并用。鸬鹚一般可潜水1~3米,有时达10米之深,时间一般为30~45秒钟。鸬鹚的叫声粗暴,略似“喀—拉,喀—拉”。
觅食行为
鸬鹚主要以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为食。鸬鹚捕食时会偷偷的靠近猎物,突然伸长脖子用嘴发出致命一击。这样,无论多么灵活的猎物也绝难逃脱。在昏暗的水下,鸬鹚一般看不清猎物,因此,它只有借助敏锐的听觉才能百发百中。鸬鹚捕到猎物后一定要浮出水面吞咽。
天敌
鸬鹚天敌有白头鹰、白尾鹰、红狐狸、海鸥、乌鸦。
生长繁殖
编辑发情期
鸬鹚的繁殖期在每年的4~6月,只找一个伴侣。求偶时,雄性挥动翅膀来吸引雌性到它们的巢穴,它们将翼尖向上和向外抬起,同时交替隐藏和露出大腿上的白色斑块。一旦成为一对,雄鸟会踩到雌鸟背上进行交配。交配时会相互梳理羽毛、缠绕脖子。交配时间为12~30秒。
产卵期
鸬鹚图
鸬鹚两性共同营巢,巢筑在近水的岩岸、陡岩坎间或沼泽地中的树上,以柳枝、芨[jī]芨草及残羽等造成,呈浅杯形,大小不一。鸬鹚的巢高52厘米,宽9厘米,深9厘米。每窝产卵3~7枚,以4~5枚居多。卵呈长卵形,通常两端相等。壳的构造很细致,外面常附有一层白垩[è]质。卵色白而带蓝或淡绿色光泽,平均大小为66.8毫米×40.3毫米,卵重平均为54克。由雄雌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为28~30天。
育雏期
鸬鹚的雏鸟刚孵出时全身赤裸无羽,大约在孵出2周左右,身上才被满绒羽,同时飞羽和尾羽开始长出。雌雄亲鸟共同育雏,雏鸟将嘴伸入亲鸟咽部取食半消化的食物,经过亲鸟约60天的喂养,幼鸟才能飞翔和离巢,3年左右性成熟。
寿命
记录的最古老的野生鸬鹚是22岁,大多数不会超过15岁。
鸬鹚种类
编辑鸬鹚(39种)
物种保护
编辑致危原因
鸬鹚成鸟大多因为被渔具缠住或被人类猎杀而死亡;幼鸟死亡的原因有:被其他动物捕食、饿死和从悬崖上的巢穴坠落。由于中国生态环境不平衡,水资源日益缺乏,造成栖息地退化,使鸬鹚逐渐濒危减少。
保护措施
鸬鹚图
2020年,为了更好保护中国绵阳区的鸬鹚,建议从每年的9月直到来年4月加强管理和巡护,限制游船活动的范围,给鸬鹚留下足够的活动水域、同时减少对集中夜栖息林地的干扰,其次禁止使用船只捕鱼,打击非法电鱼行为,保护鸬鹚觅食场所。2021年,为做好保护鸬鹚等鸟类的工作,在湖北省的孝感朱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了爱鸟护鸟宣传活动,开展鸟类生境维护、爱鸟知识科普、受伤鸟类救助、打击盗捕鸟类等工作,并成立了由湿地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森林公安、孝感市和孝南区野生动物保护救助站技术人员、生态环保志愿者组成的护鸟队、巡逻队、突发问题处理工作专班。在欧盟,鸬鹚被列入245个特殊保护区,为其创造合适的饲养条件。
种群现状
2015年,鸬鹚全球数量有140万~210万只。欧洲数量有80.3万~102万只。2021年11月,回朱湖湿地的鸬鹚可以达到5万只以上。2021年12月19日,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老爷庙湖区发现难得一见的特大野生鸬鹚群,数量约有5000只。2022年10月13日消息,台湾嘉义县鳌[áo]鼓湿地出现首例“白化”颅鹚。
保护级别
2000年8月1日,鸬鹚列入中国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18年,鸬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LC)物种。
衍生文化
编辑鸬鹚图
由于鸬鹚高超的捕鱼技巧,一千多年前,中国的渔民们就已经懂得利用驯养的鸬鹚协助捕鱼,这种情况在南方较为常见。唐代杜甫曾在诗中介绍三峡地区的风俗:“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诗中的“乌鬼”便是指鸬鹚。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蜀人临水居者,皆养鸬鹚,绳系其颈,使之捕鱼。”通常渔民们,会用一些植物的茎编织成项圈,系在鸬鹚的脖子上,防止它们吞食捕到的鱼。等它们上岸后,在脖子上轻轻一挤,鸬鹚就会把储藏在喉囊里的鱼吐出来。结束后渔民会把鸬鹚脖子上的项圈解开,并奖励它们一些小鱼。现在,这种用鸬鹚捕鱼的情况已几乎不见,偶见于旅游景点的表演项目。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415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