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鼠蛇(学名:Ptyas korros)是游蛇科(Colubridae)鼠蛇属(Ptyas)的一种蛇类,其属名Ptyas是源自古希腊的传说中关于毒液被吐入男子眼睛故事,但该蛇没有毒性。灰鼠蛇吻钝,头及体背棕灰色,唇缘及腹部淡黄色。眼体大且圆,瞳孔呈圆形,身体每片鳞中央呈深褐色;各鳞前后缀连黑褐色的细纵纹,类似细网纹。幼体背部具有横向、细小的白色圆形斑点,或具有狭窄的黄色横条。包括尾长在内,成年体长约一米左右。
形态特征
编辑01:23
灰鼠蛇介绍(来源:小少爷蛇说)
鉴别特征
灰鼠蛇吻部较短,眼睛大而圆,瞳孔为圆形。成体的头、背部呈棕灰色、灰黑色或黑褐色;背部每个鳞片中央颜色较深,上下两侧颜色较浅,前后鳞片相连形成深浅相间的纵纹,且鳞片间有黑色细纹,相互交织成细网状纹。唇缘及腹部淡黄色,近尾部的腹鳞及尾下鳞两侧边缘为灰黑色。体细长,一般在1m左右。雄蛇的半阴茎不分叉,呈圆柱形。幼体体色和成体稍有不同,幼年灰鼠蛇的背部具有横向、细小的白色圆形斑点,或具有狭窄的黄色横条。且有发现浙江和云南的部分成年个体,在体前段也具有约半鳞宽的浅色细横纹。
灰鼠蛇成体
灰鼠蛇幼体
头部鳞片特征:颊鳞一般有2~3枚,少数为1;上唇鳞多数为8枚,少数7或9,鳞片分布呈3(4)-2-3式;眼前鳞1枚,眼前下鳞1枚,眼后鳞2或3枚。
灰鼠蛇头部鳞片特征
相似物种比较
根据《中国动物志》记载,中国境内分布的鼠蛇属仅两类,即灰鼠蛇和滑鼠蛇(Ptyas mucosus)。两者可从唇部背部纹路和腹部颜色,习性等方面进行区分。
分布栖息
编辑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于广东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湖南省,湖北省,贵州省,云南省,江西省,重庆市,安徽省,浙江省,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中国境外分布于中南半岛(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西部)、新加坡岛、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栖息环境
生活在山区、丘陵及平原地区,一般分布于海拔500m左右,在云南等地可分布至1000-1600m。在浙江的山地中,灰鼠蛇多出现于下坡和山谷处。由于灰鼠蛇以往可能喜好分布在洪泛区,在洪泛区开发为水田、旱田等农田后,灰鼠蛇便经常出没在水田和旱地中;还出没于草丛、灌丛、河边、路边、沟边及石堆等处。喜好在阴雨天,喜在近水边区域活动,擅游泳。
生活习性
编辑作为半树栖型的蛇,灰鼠蛇白天休憩时大多在树枝上;在巴厘岛曾记录灰鼠蛇在2.5m-3.5m高的树上休憩长达2200小时,并相互间隔1m以上。在晚上或捕食时才会活动到地面,昼夜皆会出没。行动敏捷,性情较温和,攻击性较弱,除非人为捕捉,通常不会主动攻击。
食性
食物主要为蛙、蜥蜴、鼠类及其他小型啮齿动物为食,偶尔捕食鸟类;多在农田、旱地等区域觅食。偶尔进入人居环境中进行捕食,甚至能攀爬至屋顶或房梁上捕捉青蛙或鼠类。
冬眠
根据在安徽黄山的研究记录,在半露天的人工饲养环境下,灰鼠蛇在12月上旬、气温降至15℃以下时,陆续进入冬眠期,并于翌年3月初出眠,3月中旬即开始捕食,活动频繁;约4月中旬至5月上旬开始交尾,进入繁殖期。而野生条件下灰鼠蛇的冬眠与复苏时间未明,暂无研究数据。
生长繁殖
编辑生长
根据人工饲养环境下的统计,灰鼠蛇的初生幼蛇长约26cm,重约510-715g之间。雌性幼体的体长、尾长和总长平均大于雄性幼体。幼蛇在第一次蜕皮后开始进食,从出生到第一次蜕皮需约5天左右。生长满一年的体重会明显增加,有报道灰鼠蛇较初生时平均增重718倍,体长平均增长214倍。个体从孵化到性成熟,起码需一年以上
繁殖
灰鼠蛇每年5-6月进入繁殖期,活动变得频繁。根据人工环境下养殖的观察,雌雄交尾多在地面进行,每次交尾时长长约2-3小时;而野生个体也被观测到可在树上进行交配。卵生,母蛇每窝产卵8-12枚;卵白色,壳较硬。根据人工饲养记录,灰鼠蛇卵重量约在8-11g间;卵长径约为32.21±8.92mm,短径约为18.87±1.14mm。灰鼠蛇卵在22-32℃环境下均可孵化,在该温度区间,孵化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时长约为47-102天,孵化期间湿度须在80-95%间。灰鼠蛇有“同窝多父本”的现象,即母本会与多个雄性个体交配,在繁殖的同一窝后代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父亲。该现象的出现,一是源于雌性个体会多次交配,二是源于雌性具有储存精子的功能。对于产卵数量多,体质较好、适合度较高的雌性个体而言,“同窝多父本”可增加自身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对于体质较差、适合度较低的雌性个体,雌性可通过该方式对精子进行筛选,增加优势父本子代的数量,提高后代的体质与适合度。
亚种分化
编辑1929年,Rudolf Mell根据灰鼠蛇的腹鳞、尾下鳞、背鳞的数量,与成体体长的差异,将灰鼠蛇分为3个亚种,并于《中国蛇类名录》进行了记载:截止至1998年,该亚种分类在学界上存在争议。有专家认为,根据广西、云南西南部(包括西双版纳)、浙江、福建、安徽、贵州等省的部分灰鼠蛇标本情况,和《贵州爬行类志》的灰鼠蛇体征记载,其腹鳞、尾下鳞的数量并非完全符合R.Mell的划分标准。但是由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期间广东、广西、浙江、安徽等地采集的标本数据量未达统计学意义,所以争论未有结果。
使用价值
编辑食用价值:灰鼠蛇蛇肉鲜嫩味美,是广东、广西的主要食用蛇种之一,也曾是中国主要食用蛇类之一。它常与金环蛇、眼镜蛇一起浸泡于纯净米酒中9-12个月,配制成“三蛇酒”。药用价值:灰鼠蛇胆囊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其胆汁可制成胆陈皮、胆姜、胆川贝等药物,可用于治疗小儿咳嗽、百日咳、清痰、支气管炎等疾病。工艺价值:灰鼠蛇等蛇类的皮可用于制作皮鞋、皮票价,和二胡、高胡、中胡及热瓦普等乐器。
物种保护
编辑保护级别
2000年,灰鼠蛇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且在2021年依旧位列《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中。根据2019年的评估数据,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近危(NT)物种。
种群现状
尽管受到严重的捕猎,这个物种仍分布较广。虽然目前没有较为全面的定量分析资料,但种群密度可能比过去低。根据有关人员十二年来在缅甸地区的工作和观察,截止至2011年缅甸部分村庄附近已难以见到灰鼠蛇;而2007年在越南的调查,发现由于过度捕猎,估计十年间当地种群数量下降超过50%。而同期中国地区的野生种群数量也预计下降超30%(2009年时预估)。根据2019年IUCN的统计,印度尼西亚、爪洼岛等地,根据当地的人类开发活动,数量也可能在下降,但目前该区域没有明确的调查数据。因为缺乏灰鼠蛇其他分布地区的种群数据,所以该物种种群的全球下降率无法准确估计。根据其他报道,灰鼠蛇在尼泊尔东部相当罕见,在孟加拉国不常见。而在不丹、印度等地区仍较为常见。
致危因素
根据IUCN组织在2019年发布的调查报告,灰鼠蛇因经济价值较高且体型较大,常在人类聚居地附近活动,所以在泰国东北部、老挝、柬埔寨和越南等地的市场中是最为常见的的售卖蛇类,卖于食用和药用。而且中国在2000年前曾有大量蛇类出口至日本、美国、韩国和等地区并用于制药,其中灰鼠蛇的出口数量最多。
保护措施
在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灰鼠蛇被捕数量巨大,野生种群数量日渐减少。中国为了保护和扩大灰鼠蛇的种群,将灰鼠蛇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同时开展了人工养殖的研究,以满足消费需求。2020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灰鼠蛇养殖活动,允许用于药用、展示、科研等非食用性目的的灰鼠蛇养殖,进一步完善了灰鼠蛇的养殖和保护。在其他国家中,也相继采取了不同措施。如越南的Red Data Book中也将灰鼠蛇列为濒危物种;同时在印度阿萨姆邦,尼泊尔和不丹等地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或国家公园,覆盖了灰鼠蛇的分布区域。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41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