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陨石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石陨石(Meteorites)是那些在穿越地球大气层后幸存并撞击地面的流星体。它们的大小通常介于卵石和拳头之间。大多数小于足球场大小的空间岩石会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因压力超过其结构强度而解体,形成明亮的光焰。通常,原始物体的不到5%能够到达地面。在理论上,虽然像金牛座流星雨和双子座流星雨这样的流星雨偶尔会将石陨石送到地表,但并没有确切的残骸被追溯到它们。stonymeteorite,aerolite...

石陨石(Meteorites)是那些在穿越地球大气层后幸存并撞击地面的流星体。它们的大小通常介于卵石和拳头之间。大多数小于足球场大小的空间岩石会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因压力超过其结构强度而解体,形成明亮的光焰。通常,原始物体的不到5%能够到达地面。在理论上,虽然像金牛座流星雨和双子座流星雨这样的流星雨偶尔会将石陨石送到地表,但并没有确切的残骸被追溯到它们。

概况定义

编辑

stonymeteorite,aerolite石陨石是最常见的一种陨石,它含有的75%-90%硅酸盐矿物质(例如橄榄石),10%-25%的镍铁合金,以及铁化物。石陨石又分为两个子类:球粒陨石与非球粒陨石。大部分陨石都是球粒陨石,约占所有观测陨石的86%。

石陨石石陨石由硅酸盐矿物如橄榄石、辉石和少量斜长石组成,也含有少量金属铁微粒,有时可达20以上。密度3至3.5。石陨石占陨石总量的95。1976年3月8日15时,吉林地区东西12公里,南北8公里,总面积5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降一场世界罕见的陨石雨。所收集到的陨石有200多块,最大的1号陨石重1770公斤,1976年3月8日陨落。名列世界单块陨石重量之最。吉林陨石表面,有黑色、黑棕色熔壳和大小不等气印。化学组成成分为Sio2占37.2,Mgo2占3.19Fe占28.43。主要矿物有贵橄榄石、古铜辉石、铁纹石和陨硫铁;次要矿物有单斜辉石、斜长石等。石陨石是坠落最多的一类陨石。主要或全部由硅酸盐矿物,特别是铁镁硅酸盐组成的陨石的总称,其中金属铁镍[niè]含量低于30%。根据岩石结构有无球粒存在而分为球粒陨石和非球粒陨石两大类;根据整体化学成分,球粒陨石被分为碳质球粒陨石、普通球粒陨石和顽火辉石球粒陨石三类。非球粒陨石的第三级分类也是根据化学(矿物)组成进行的,岩石(矿物)含钙量高的叫富钙无球粒陨石,含钙低的叫贫钙无球粒陨石。石陨石的成分和外表都很像超基性岩,密度为3~3.5克/厘米^3。它在野外易被误认成普通地球岩石,所以虽其陨落数量很大,占总坠落数92%以上,但寻获数只占全部寻获陨石数的56.3%。

鉴别陨石

编辑

鉴定一块样品是否为陨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外表熔壳:陨石在陨落地面以前要穿越稠密的大气层,陨石在降落过程中与大气发生磨擦产生高温,使其表面发生熔融而形成一层薄薄的熔壳。因此,新降落的陨石表面都有一层黑色的熔壳,厚度约为1毫米。2.表面气印:另外,由于陨石与大气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陨石表面还会留下许多气印,就象手指按下的手印。3.内部金属:铁陨石和石铁陨石内部是有金属铁组成,这些铁的镍含量很高(5-10%)。球粒陨石内部也有金属颗粒,在新鲜断裂面上能看到细小的金属颗粒。4.磁性:正因为大多数陨石含有铁,所以95%的陨石都能被磁铁吸住。5.球粒:大部分陨石是球粒陨石(占总数的90%),这些陨石中有大量毫米大小的硅酸盐球体,称作球粒。在球粒陨石的新鲜断裂面上能看到圆形的球粒。6.比重:铁陨石的比重为8克/cm3,远远大于地球上一般岩石的比重。球粒陨石由于含有少量金属,其比重也较重。

陨石分类

编辑

大部分陨石是球粒陨石(占总数的91.5%),其中普通球粒陨石最多(占总数的80%)。球粒陨石的特点是其内部含有大量毫米到亚毫米大小的硅酸盐球体。球粒陨石是太阳系内最原始的物质,是从原始太阳星云中直接凝聚出来的产物,它们的平均化学成分代表了太阳系的化学组分。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是1976年陨落在我国吉林省的吉林普通球粒陨石,其中1号陨石重约1770公斤。无球粒陨石、石铁陨石和铁陨石统称为分异陨石,它们是由球粒陨石经高温熔融分异和结晶的产物,代表了小行星内部不同层次的样品。这些小行星的内部结构与地球相似,分三层,中心为铁核(铁陨石),中间为石铁混合幔层(石铁陨石),外部是石质为主的壳层(无球粒石陨石)。世界上最大的铁陨石是非洲纳米比亚的Hoba铁陨石,重60吨。在我国新疆的阿勒泰地区青沟县境内银牛沟发现的铁陨石,重约28吨,是世界第三大铁陨石。最近,世界各国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和非洲沙漠地区收集到了大量的陨石样品,其中包括罕见和珍贵的月球陨石和火星陨石。在南极发现的火星陨石(ALH84001)美国科学家1996年报道在这块火星陨石中发现了火星生命的迹象。中国南极考察队先后3次在南极的格罗夫山地区发现并回收了4480块陨石,其中有两块是来自火星的陨。石,“GRV99027”和“GRV020090”。“GRV99027”号火星陨石重9.97克,表面覆盖着很薄的黑色熔。壳。“GRV020090”号火星陨石重7.54克。这两块火星陨石属于较稀有的二辉橄榄岩,全世界仅有6块这样的陨石。

基本特征

编辑

1.熔壳陨石在陨落地面以前要穿越稠密的大气层,陨石在降落过程中与大气发生磨擦产生高温,使其表面发生熔融而形成一层薄薄的玻璃质的熔壳。因此,新降落的陨石表面都有一层黑色的玻璃质的熔壳,厚度约为1毫米。2.气印陨石与大气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气印是指陨石的一种熔壳特征,并不是所有陨石都有气印。气印看上去是凹陷的坑,许多的地球岩石也有类似形状的凹陷,形成原因多为撞击、水流冲刷或地质变化导致,所以不是有类似气印的凹坑就可以认定为陨石。气印的形成是流星体穿越地球大气层时,由陨石表面存在的高速扰动热气流形成的旋涡。3.内部金属大部分球粒陨石内部具有以铁-镍为主要矿物的金属单质,这些铁镍含量约占总质量的0.1-35%不等,由具体类型决定。95%类型的无球粒陨石不含单质铁镍金属矿物。球粒陨石内部的金属单质颗粒,大部分在毫米级,特殊受到局部冲击熔融的可能金属颗粒达到1cm左右,比较少见。无球粒陨石内部无金属球粒特征。4.磁性大部分石陨石是球粒陨石,其含有不等的铁-镍等金属单质以及磁性矿物等。因此,大部分球粒陨石类型的陨石具有不同程度的磁性。无球粒陨石由于其形成等因素,无球粒陨石是几乎没有或完全无磁性,具体类型的性质略有差异。5.球粒石陨石中91.5%是球粒陨石,这些球粒陨石中有大量直径毫米级的硅酸盐球体,称作球粒。在球粒陨石的新鲜断裂面上肉眼就能看到球粒结构。无球粒陨石,通俗讲是没有球粒结构特征的石陨石,是由于天体经历热变质和熔融分异作用,记录了太阳系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岩浆演化特征,学术有科学严谨的判别标准。一般是行星母体行星经历行星分异地质演化过程,即母体行星发生行星分化,物质全部发生熔融热变质作用,密度较大的成分向中心下沉,密度较小的物质上升至行星表面,使中心密度愈行增高的过程。物质发生熔融分异,球粒结构消失。

石陨石

球粒陨石

编辑

根据内部金属含量、矿物学、岩石学等特征再分为普通球粒陨石、碳质球粒陨石、顽辉球粒陨石、R型和K型。

无球陨石

编辑

无球粒陨石是分异型陨石,包括来自小行星带、月球和火星的陨石。根据矿物学、岩石学,同位素,化学等特征再分为:原始无球粒陨石、辉无球粒陨石、橄辉无球粒陨石、顽辉无球粒陨石、橄榄石无球粒陨石、HED陨石(灶神星陨石)、月球陨石和SNC陨石(火星陨石)。

原始无球粒陨石

原始无球粒陨石,其显示出部分熔融和部分分异的迹象。根据研究分析,发现它们有着相似的化学和物理特征,在矿物学和化学,同位素学等密切相关,起源于相同的小行星母体。原始无球粒陨石分为三个子群,即: A群陨石(Acapulcoites)、Lod群陨石(Lodranites)、W群陨石(Winonaites) 。1.A群陨石(Acapulcoites)A群陨石,Acapulcoites,属于原始无球粒陨石。主要由细粒的球粒状辉石组成,还有橄榄石,铁镍金属,陨硫铁和铁矿等次要组成,晶粒尺寸在0.2~0.4毫米。由于母天体经历过非常强烈的热变质作用,导致这类陨石广泛表现出重结晶特征。2.Lod群陨石(Lodranite)Lod群陨石,Lodranite ,与A群陨石具有相似的化学和物理特征,与A群无球粒陨石在化学和矿物学上密切相关。Lod群陨石的晶粒相对粗大,尺寸在0.5~1.0毫米,主要硅酸盐矿物是橄榄石,成分介于顽辉石或E型球粒陨石与H型球粒陨石之间。Lod群陨石奇特之处就在于保留了球粒陨石成分,但明显属于无球粒陨石。根据大量研究,Lod群陨石的粗颗粒表明形成于母体更深层中,在那里受到更强烈的热变质作用。根据研究提出:原始无球粒陨石的A群和Lod群可能是球粒陨石母体行星部分熔融的残留物。是正处于分异(熔融和分离)过程中,开始转变为无球粒陨石阶段,但转变尚未完成。两类群陨石最可能来自一个S型小行星。因此,两个类群原始无球粒陨石是处于球粒陨石和无球粒陨石之间过渡阶段。3.W群陨石(Winonaite)W群陨石,Winonaite,是以1928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现的Winona陨石的特征标本命名。发现的W群陨石都是中等晶粒度,且大部分为等粒的,偶尔残存一点球粒结构。在矿物学上,它的组分类似于球粒陨石的E群和H群之间。它含有铁镍单质和陨硫铁脉,可能代表原始母体上最早的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它与IAB和IIICD群铁陨石中发现的硅酸盐褒体密切相关。因为这个原因,W群无球粒陨石被划为铁陨石,但其同样被认为是无球粒陨石。

石陨石

灶神星陨石

编辑

灶神星陨石又名HED陨石,是三种类型无球粒陨石的总称,分别为:古铜钙无球粒陨石Howardite 、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Eucrite 、古铜无球粒陨石Diogenite 。HED陨石是较为稀少珍贵的类型之一,全球发现并国际命名的陨石(包括南极陨石)共有72445个,其中HED陨石仅有2341个,仅占陨石总数的 3.23%。岩石学属于玄武质(岩浆)无球粒陨石是完全熔融的产物,代表玄武质岩浆形成的火山岩和深成岩。它们通常被放在一起研究小行星玄武岩的成分。HED陨石通过大量科学分析与认为来自灶神星。因为灶神星不寻常的玄武岩成分,尤其是其光谱和HED陨石完全吻合。1.古铜钙长无球粒陨石(Howardite)古铜钙长无球粒陨石,Howardite:属于复矿物角砾岩,胶结的Eucrite和Diogenite的碎屑。通常含有碳质球粒陨石的黑色碎屑和外来包裹体。它们可能来自于造成灶神星南极地区巨大碰撞坑的那次撞击形成的碎屑。这种粉碎的Eucrite和Diogenite和外来物质混合形成了一个类似于月壤和小行星表土的物质。通过小行星不断的碰撞产生表土层,改造了小行星的表面样貌。无大气层的岩质天体的表土也是这样形成的。它与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Eucrite)一样,它具有黑色闪亮的熔壳,那是高钙成分(单斜辉石)的产物。同样与Diogenite一样罕见。2.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Eucrite)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Eucrite:约52%的HED陨石均为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新鲜的具有深棕色至黑色的带光泽的玻璃质的熔壳。主要由细粒的岩浆矿物碎屑组成。这种在岩浆条件下形成的岩石类似于地球的玄武岩。不过,Eucrite的这种玄武岩与地球的玄武岩差异很大。Eucrite内部颜色为浅灰色。由浅色单斜辉石和易变单斜辉石使得内部颜色变得较浅。Eucrite陨石富含钙,属于细粒火山岩。但与地球火山岩化学性质差异很大,除了易变辉石占主导地位的辉石以外,其它矿物包括富钙的斜长石,但由于灶神星缺乏液态水,导致矿物中不含有水合矿物。地球的玄武岩通常是黑色的,因为主要由富铁的单斜辉石组成,使岩石整体颜色呈深灰色至黑色。有时在Eucrite内部看到明显的长条状长石,那是白色长条状斜长石与易变辉石相连,那是表明母体被撞击而破碎的岩浆矿物碎屑组成。3.古铜无球粒陨石(Diogenite)古铜无球粒陨石,Diogenite:是灶神星地壳深处的深成岩。它是一种单矿物陨石,主要几乎是由纯粗粒斜方辉石(相对富铁的紫苏辉石和古铜辉石)和少量的富含镁的橄榄石和斜长石(钙长石)构成。内部的辉石很容易用普通低倍的手持式放大镜观察到。大颗粒可能是在灶神星母体深部岩浆房中缓慢形成的,几乎都是单矿物角砾岩。

石陨石

火星陨石

编辑

SNC陨石,俗称:火星陨石。“SNC”是三种类型的第一个字母的总称,即:辉玻无球粒陨石Shergottite 、辉橄无球粒陨石Nakhlite 、纯橄无球粒陨石Chassignite。1984年发现了第四个火星陨石类型:斜方辉石无球粒陨石(OPX群,即:Orthopyroxene-richmartianmeteorite),代表为发现于南极阿伦山的一颗被国际命名为“ALH84001”的陨石。1.辉玻无球粒陨石(Shergottite)辉玻无球粒陨石,Shergottite:所有的都显示出冲击造成的玻璃化倾向。Shergottite是SNC组中量最多的类型,大多数具有玄武质的组分,主要矿物为易变辉石、普通辉石和熔长石。熔长石是一种斜长石质的玻璃,它是由冲击过程中通过冲击熔融使斜长石玻璃化而形成的。熔长石约占体积的23% 。2.辉橄无球粒陨石(Nakhlite)辉橄无球粒陨石,Nakhlite:普通辉石是主要的辉石堆晶矿物,它约占陨石总质量的80%,使得内部呈现绿色的色调。所有Nakhlite都含微量的有被称为伊丁石的蚀变产物,这种蚀变产物经常在橄榄石中以脉体形式出现,是水存在的有力证据。与Shergottite和Chassignite不同,Nakhlite只显示出轻微的撞击迹象。3.纯橄无球粒陨石(Chassignite)纯橄无球粒陨石,Chassignite:在矿物学上由90%的富铁橄榄石组成。纯橄岩是几乎全部由橄榄石和少量辉石以及斜长石和铬铁矿组成的橄榄岩。大部分的长石都受到了很高程度的冲击(S5),并且以击变玻璃形态存在。它们含有约90%的富铁橄榄石、5%的单斜辉石和1.7%的斜长石以及少量其他副矿物。4.斜方辉石无球粒陨石(OPX群)斜方辉石无球粒陨石,OPX群,即:Orthopyroxene-rich martian meteorite,该类群仅发现一颗,即:AllanHills84001 陨石,简称ALH84001,是1984年12月27日美国科考队于南极阿兰山地区发现收集。该陨石主要由斜方辉石(紫苏辉石)组成,这颗陨石非常著名。

月球陨石

月球陨石,是月球遭受其他天体撞击飞溅出来并最终陨落到地球上的岩石碎片。是研究月球地质成分和演化历史等重要珍贵的样本。按照矿物化学分类月球陨石属于无球粒陨石。月球陨石根据矿物岩石学,化学特征可分为:1.月海玄武岩2.斜长质月壤角砾岩3.玄武岩-斜长质混合角砾岩三大类型。1.斜长质月壤角砾岩月球地壳主要是两种岩浆成因地形组成:月球高地和 冲击盆地,即:月海洼地。在月球和掉落在地球上的月球陨石绝大多数岩石都是斜长石,它们来自月球高地的岩石,主要是单矿物火成岩,主要是由钙长石矿物组成,具有富贫铁特征。研究发现月球上,高地岩石的约75~80%是月壤角砾岩。斜长石的白色碎屑在破碎的黑色基质中很容易识别,黑色的玄武岩碎屑分布在整个岩体中。内部深色的玻璃可能是长石受到强烈撞击的结果。2.月海玄武岩大约距今40亿年至32亿年前月球巨大的撞击盆地溢流着玄武岩浆,这些岩浆结晶形成月海玄武岩,这可能是由于冲击破碎一直延伸到地幔,从而为地表提供了岩浆通道。这些剧烈的活动在大约13亿年前结束。月球正面约17%被月海覆盖。月球背面的月海很少,大部分为大型撞击坑。月海玄武岩为黑色结晶火成岩,主要由富铁辉石、橄榄石、钛铁矿和斜长石组成。它们的铝元素含量低,从而反衬出更高亮度的月球高地来。根据化学成分的差异,研究人员也再将月海玄武岩做了进一步细分。3.混合角砾岩考虑到月球的冲击历史,大多数月球岩石是角砾岩也就不令人惊讶了。当我们知道许多角砾岩都含有高地斜长岩和玄武岩碎片时,也不应该感到吃惊。这个新近归类的陨石群包含11块月球角砾岩,分类为混合角砾岩。著名的Calcalong Cree它由50%的斜长岩和35%的玄武岩与其他月海矿物组成,可以看成两种类型之间的过渡。小行星成因无球粒陨石群小行星成因无球粒陨石包含4个类型,是罕见和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无球粒陨石类型群,即:钛辉无球粒陨石(Angrite)、顽辉无球粒陨石(Aubrite)、橄辉无球粒陨石(Ureilite)、B群无球粒陨石(Brachinite)。1.钛辉无球粒陨石(Angrite)钛辉无球粒陨石(Angrite),近一个多世纪一直都是独一份的陨石。全球不超过1%的各大博物馆中有该类型陨石的收藏。其中,巴西里约热内卢国家博物馆保留了最大的样本,101克。Angrite陨石主要由3种富钙的原生矿物——斜长石(钙长石)、单斜辉石和橄榄石组成的超镁铁质火成岩。截止2021年1月1日,全球发现并国际命名的陨石(包括南极陨石)共有72445个,其中Angrite群陨石总计35个,约占陨石总数的0.0483% 。2.橄辉无球粒陨石(Ureilite)橄辉无球粒陨石(Ureilite),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无球粒陨石,与其它无球粒陨石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主要由橄榄石、单斜辉石(易变辉石)、铁镍金属和陨硫铁组成的火成岩。研究人员已经发现3种橄辉无球粒陨石:橄榄石-易变辉石型、橄榄石-斜方辉石型 和 复矿物型橄辉无球粒陨石。大多数橄辉无球粒陨石几乎不含有长石。最大特点是含有一种黑色不透明的富碳矿物质,那就是碳低压同素异形体,一种六边形金刚石存在于陨石内部裂缝空隙间。高压碳的存在明显表明,陨石受到过冲击足以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一些硅酸盐也显示出不同阶段的冲击作用等。因此,表明橄辉无球粒陨石母体曾经具有剧烈的冲击历史。截止2020年1月1日,全球发现并国际命名的陨石(包括南极陨石)共有72445个,其中Ureilite群陨石总计573个,约占陨石总数的0.791% 。3.顽辉无球粒陨石(Aubrite)顽辉无球粒陨石(Aubrite),一类非常罕见的陨石类型,也是仅此一个具有浅棕色熔壳(缺铁元素导致)的陨石类型,与其内部乳白色形成鲜明对比。顽辉无球粒陨石主要含有少量的陨硫铁(FeS)、铁镍金属单质、斜长石(贫钙)、橄榄石和单斜辉石(透辉石)的无铁辉石的无球粒陨石。与E型球粒陨石密切相关,都表现出高度的还原并且氧同位素组成非常相似。截止2020年12月20日,全球发现并国际命名的陨石(包括南极陨石)共有72445个,其中Aubrite群陨石总计71个,约占陨石总数的0.0980% 。

科研价值

编辑

1.球粒陨石的成分组成与太阳光谱组成十分相近,且与地球表面和无球粒陨石完全不同。可能代表着原始太阳的组成;2.球粒陨石的形成年龄(4.6Ga)比任何地球、月球岩石都要早,也为月球、地球和太阳年龄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3.岩石学特征明显与任何已知的行星过程不一致。球粒陨石的“岩石学类型”也是一个广泛用于指示热变质程度的参数,在陨石及其母体小行星研究中常指示封闭温度或峰值温度。

形成过程

编辑

球粒陨石是原始太阳星云凝聚产生的最原始的物质。各种球粒陨石在化学、矿物学、岩石学、同位素成分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别,表明它们后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与原始太阳星云物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离。球粒陨石中球粒的矿物、化学和结构的多样性,形成过程也是多途径的。

凝聚形成模式

通过以陨石中挥发组分特征的观察为基础的系统研究,建立的有关陨石和星际物质形成的理论模式,就是陨石的凝聚模式。该模式认为,现今的太阳系是一团炽热的气体状星云,化学成分与太阳的成分相同。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气体逐渐在静电力、引力等综合作用下凝固凝聚成固体小颗粒,慢慢聚集成大小不等的原始太空岩石,当其坠落地球形成陨石。气体降温,物质冷凝的析出的顺序为冷凝顺序:1300℃时,冷凝出的化合物是富钛、钙、铝的氧化物;1000℃左右时,冷凝出橄榄石、辉石等铁镁质硅酸盐;800℃左右,生成长石、铁的硫化物等物质;温度更低时,析出蛇纹石等含水硅酸盐;0℃时,冷凝出冰。最原始析出的钛、钙、铝的氧化物在Allende陨石上找到了充足证据,其含有大量的富钙富铝难熔包体(CAI),揭示太阳系内存在氧同位素异常。由于球粒陨石是太阳系内最早形成的物质,因此它的形成年龄代表了太阳系的年龄,精确到45.6732±0.0016亿年。陨石凝聚模式的提出具有重大的意义,球粒的研究可提供太阳星云加热事件的信息,它为太阳系、行星的形成及演化提供了重要基础和依据。

固态重熔模式

球粒本是毫米级大小的固态尘埃的集合体(尘埃球),在太阳的强辐射下使尘粒重熔形成球粒或者尘埃之间的多次碰撞重熔再冷凝也会形成球粒,比如当太阳星云冷凝到一定温度时,星云中有许多已凝聚的尘埃物质聚集成小的团块,尘埃及团块以及它们本身之间的相互碰撞产生冲击熔融,形成熔体。熔体中的铁、镍、硫由于不混溶而分离并个形成铁镍金属和陨硫铁,熔体冷凝成斑状结构的碎块。碎块间的碰撞碎裂,有些重熔冷凝形成辐射状球粒和炉条状球粒。反之,有些碎片被保留形成形状不规则的斑状球粒,还有些受到还原作用,形成含有金属铁镍细小颗粒的斑状硅酸盐球粒。因此,可以说太阳星云的直接凝聚和固体物质的重熔冷凝都是形成球粒的重要过程。

典型案例

编辑

各国科学家们以及陨石猎人等在南极地区和戈壁沙漠等地区收集到大量的陨石样品。

曼桂陨石

2018年6月1日晚,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发生陨石坠落事件,经鉴定为普通球粒陨石的L6型,总重量达50kg,国际命名:Mangui。

中国吉林陨石

1976年3月8日15时,吉林地区东西12公里,南北8公里,总面积5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坠落一场世界罕见的陨石雨。共收集到的陨石有138颗。其中最大的吉林一号陨石重1770公斤,为世界单颗石陨石之最。吉林陨石的国际命名:Jilin,类型为:H5型。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415732/

(882)
词条目录
  1. 概况定义
  2. 鉴别陨石
  3. 陨石分类
  4. 基本特征
  5. 球粒陨石
  6. 无球陨石
  7. 原始无球粒陨石
  8. 灶神星陨石
  9. 火星陨石
  10. 月球陨石
  11. 科研价值
  12. 形成过程
  13. 凝聚形成模式
  14. 固态重熔模式
  15. 典型案例
  16. 曼桂陨石
  17. 中国吉林陨石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